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引言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在临床上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中医护理在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肠梗阻中采用中医护理的方案,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一、肠梗阻的概述肠梗阻是指肠道腔内内容物流通受阻,引起胃肠内容物阻塞的一种急性腹部疾病。
常见的肠梗阻病因包括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肠梗阻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肠穿孔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二、中医护理在肠梗阻中的优势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护理在肠梗阻中具有以下优势:1.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对患者整体状况的评估,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等,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2.综合治疗:中医护理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疗法、推拿等,综合调理患者的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加速康复进程。
3.副作用小:中医护理方法大多采用草药和物理疗法,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中老年患者以及一些不能耐受药物的患者。
三、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3.1 体质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以及病情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1.湿热蕴滞型:湿热蕴滞型患者常见症状为腹胀、大便稀溏等,护理方案包括清热泻湿、利水消肿等方法,可采用中药治疗,如白术、茯苓等。
2.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患者常见症状为腹痛剧烈、大便干燥等,护理方案包括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方法,可采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3.脾胃虚弱型:脾胃虚弱型患者常见症状为腹胀、无力等,护理方案包括健脾养胃、益气健脑等方法,可采用中药调理。
3.2 饮食调理在肠梗阻的护理过程中,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保持水分摄入:肠梗阻患者常有呕吐等症状,容易出现脱水情况,因此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2.轻易消化食物:患者应以易消化的、软烂的食物为主,如稀粥、面条汤等,避免吃过硬、刺激性的食物。
3.少量多餐:患者应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以减轻肠道负担。
中医特色护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特色护理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医特色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制约中医特色护理发展的原因分析2、在ICU中运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探讨3、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构建4、中医特色护理在社区养老院的应用5、中医特色护理在缓解普外科病人术前焦虑中的应用6、中风康复期中医特色护理体会7、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8、改革目标管理模式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质量9、浅谈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践操作10、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11、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12、我院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和体会13、中医特色护理实践教学在养老院中的实施14、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癌性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15、中医特色护理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运用16、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17、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18、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19、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科的运用体会20、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高血压失眠二、中医特色护理论文题目大全1、中医特色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2、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3、中医特色护理在地震伤员中的运用体会4、以病人为中心,建设中医特色护理文化5、86例胸痹心痛患者中医特色护理总结6、浅谈中医特色护理7、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分析8、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9、0级糖尿病足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观察10、中医特色护理在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中的运用11、基层中医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12、突出中医特色护理拓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13、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优质服务的体会14、退变性腰椎管狭窄Coflex装置内固定术后的中医特色护理15、中医特色护理运用于痔病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研究16、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术后中医特色护理17、中医特色护理慢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18、眩晕中医特色护理体会19、中医特色护理思想与实践20、探讨中医护理查房推广在提升中医特色护理中的实践成效三、热门中医特色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慢性重型肝炎的中医特色护理2、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3、中医特色护理在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4、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5、慢性重型肝炎的中医特色护理6、中医特色护理学研究7、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中医特色护理应用研究8、中医特色护理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的应用9、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观察10、强直性脊柱炎52例中医特色护理11、中医特色护理在O级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2、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13、中医特色护理产后缺乳14、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预防保健中的实践研究15、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16、中医特色护理体会17、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18、中医特色护理小组的构建与组织管理19、中医特色护理对痔疮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体会20、对骨折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观察四、关于中医特色护理毕业论文题目1、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中医特色护理在ICU病房中的应用3、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4、以整体观念评价与改进中医特色护理5、满意度攻关在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中的应用6、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施7、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运用8、子午流注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中医特色护理9、中医特色护理的教与学10、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11、中医特色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12、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13、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干部人群中的应用研究14、眩晕中医特色护理体会15、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内的中医特色护理16、中医特色护理在基础护理中运用的体会17、中医特色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应用18、中医特色护理在胆石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19、中医特色护理文化主题活动的实施20、在ICU中运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探讨五、比较好写的中医特色护理论文题目1、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2、中医特色护理妇科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3、早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脊柱手术后腹胀的影响4、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5、中医特色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的疗效观察研究6、中医特色护理预防肛肠科病人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7、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推进“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8、中医特色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9、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10、中医特色护理辅助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丹毒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1、中医特色护理对老年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1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中医特色护理13、中医特色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14、浅谈中医特色护理在ICU中的临床实践15、中医特色护理在中医院的作用与意义16、玉树地震伤员中医特色护理的运用体会17、弘扬中医文化推进中医特色护理回归18、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19、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结肠炎病人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的影响20、糖尿病足中医特色护理。
浅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护理进展

浅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护理进展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中医认为肠梗阻属六腑疾病的范畴。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动而不静、降而不升、以通为用。
肠梗阻的病理特点是不通则痛,临床表现为痛、胀、吐、闭、热等腑气不通的症状。
因此,在治疗上应根据以通为用的理论,针对肠梗阻常见的病变过程,采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攻下为主的辨证论治原则,使六腑气机通调,恢复泄而不藏的生理功能。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肠梗阻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液从肛门注入,使之保留于肠道内并吸收,从而达到全身或局部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一个比较好的给药途径,其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不方便服药,或服药后呕吐的患者作用更为显著。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具有吸收快、药力大、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就其护理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中药灌肠的应用1 中药灌肠的适应症适用于痞结及淤结型的肠梗阻,即无血运障碍的粘连性、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或蛔虫、粪块堵塞的肠梗阻。
2 中药灌肠的优点①不经过上消化道,可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②中药灌肠是保守治疗手段,其具有畅通肠腑、排除积滞、增强肠蠕动、迅速恢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不但能降低手术率,减轻病人痛苦,还能降低医疗费用;③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具有吸收快、药力大、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药代动力学表明,黏膜给药的峰浓度比口服高3倍~10倍,生物利用度比口服高 5 倍~9 倍,与静脉给药相似;④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药物保留灌肠通过肠黏膜的直接吸收,约 50%~70% 药物不经肝脏进入大循环系统,大大减少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药物对肝脏的影响,起到护肝作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中医护理技术。
比较两组肠梗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炎症指标。
结果:实验组肠梗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的时间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炎症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炎症指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肠梗阻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症水平,缩短住院和症状消失时间。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肠梗阻;应用效果肠梗阻是由肠道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紊乱疾病,常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而造成肠梗阻的原因很多,病情复杂。
甚至有患者伴随肠坏死,电解质紊乱、肠穿孔等并发症,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1-2]。
目前肠梗阻治疗方法有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等,但需加强护理。
本研究分析了中医护理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9和16例。
年龄21-75岁,平均(47.24±2.11)岁。
传统护理组男性、女性分别是28和17例。
年龄22-76岁,平均(47.61±2.55)岁。
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方法传统护理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中医护理技术。
①情志护理:在护士的有效沟通下和安慰下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其相关需求,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调整心理状态。
②中药护理。
给予厚朴、芒硝、桃仁、赤芍、大黄、枳实、菜菔子等组成的药物进行经胃给药,进行煎煮,放至合适温度之后经胃管注入,对胃管夹闭2小时,每天两次。
单纯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单纯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武素芹;高凤云;于慧敏【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2(034)010【总页数】2页(P1564-1565)【关键词】肠梗阻;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护【作者】武素芹;高凤云;于慧敏【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中医医院外科,河北滦县063700;河北省滦县中医医院皮肤科,河北滦县063700;河北省滦县中医医院防保科,河北滦县06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205.8;R248.1单纯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运行或通过障碍,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情志不畅等。
主要表现为痛、吐、胀、闭,属中医学肠结、腹痛范畴。
研究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梗阻可获治愈或好转[1]。
2008-05—2011-05,我们对52例单纯性肠梗阻,或不能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并进行辨证施护,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52例均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男36例,女16例;年龄27~71岁,平均45岁;病程3~16 d,平均5.5 d;中医辨证:痞结型36例,瘀结型14例,疽结型2例[2]。
1.2 诊断标准依据《外科学》确诊[3]。
1.3 治疗方法1.3.1 西医治疗常规禁食水,补液,纠正水电解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胃肠减压及清洁灌肠等。
1.3.2 中医治疗①针刺治疗。
取穴: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天枢。
常规进针,强刺激,留针15~30 min。
②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或低压保留灌肠,每日2次。
1.4 护理1.4.1 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抚患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使他们有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态变化,观察腹痛性质、程度,腹胀是否减轻。
若患者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肢冷脉微,常为肠坏死或病情恶化。
肠梗阻中医护理优秀【20页】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 (1)腹痛 ❖ (2)呕吐 ❖ (3)腹胀 ❖ (4)停止排便、排气
常见症候要点及施护
❖ 气血亏虚证 ❖ 淤血内停证 ❖ 温热蕴肠证 ❖ 燥热内结证
常见症候要点及施护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
❖ 本病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疗大 法,拟以理冲汤保留灌肠。
❖ 理冲汤加减灌肠是治疗肠梗阻的常用方,源于张锡纯《医学 衷中参西录》理冲汤。理冲汤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散结功效, 可改善梗阻肠管缺氧、低灌注状态,保护胃粘膜,促进肠蠕 动,有利于肠粘连松解,治疗肠结、痞满、腹痛等症状。
方剂
❖ 黄芪30g、白术15g, 参15g,山药 15g,天花粉30g,三棱15g,莪术 15g,鸡内金15g,水蛭12g,桃仁 15g,当归15g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
❖ 用药方法:每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患 者取左侧卧位,保留灌肠,2~3次/日。患者腹 痛、腹胀消失,无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 正常后,停止灌肠治疗,继续适当补液、抗炎及 对症治疗。
秘结,嗳腐吞酸,恶食,小便黄赤,舌 苔黄腻,脉沉有力。 ❖ (2)、施护 ❖ 1)重者暂禁食,好转后或轻症可进流 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 ❖ 2)病室温度略低,清爽通风,空气新 鲜。 ❖ 3)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腹症、脱证 (目合口开,手撒肢冷)等危机片象。 ❖ 4)汤药宜温服。 ❖ 5)针刺:取穴中脘、天枢、气海、内 庭、足三里等,以泻法为主。 ❖ 6)遵医嘱使用清热解毒中药及补充血 容量,配合使用中药敷脐。
❖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常规医学

避免剧烈运动。
养生保健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对肠道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 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枸杞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患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练习冥想等 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需要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 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通过腹部X线平片、腹部CT等检查, 可以观察到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如肠 管扩张、气液平面等。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肠梗阻的护理中,需 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病情、体质、年龄、性别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肠绞窄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观察腹痛及腹部体征
详细描述
肠绞窄是肠梗阻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情 况及腹部体征。如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迹 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结词
控制肠梗阻症状
详细描述
为预防肠绞窄,应积极控制肠梗阻症状。根据病情,可采 取禁食、胃肠减压、灌肠等措施,以减轻肠道压力,缓解 梗阻症状。同时,保持肠道通畅,避免粪便和气体在肠道 内积聚。
Hale Waihona Puke 证候分类实证实证主要分为气滞证、瘀血证和痰阻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气排 便不畅;瘀血证表现为腹部刺痛、固定不移;痰阻证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痰 涎。
虚证
虚证主要分为气虚证和血虚证。气虚证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血虚证表现 为面色苍白、心悸失眠。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一)痞结型:腹痛阵作,痛无定处,叩之如鼓,伴有肠鸣音亢进,腹部可见肠型或蠕动波或持续性胀痛,腹稍胀,恶心,呕吐。
无排气排便,腹软,无腹膜刺激征,舌苔白薄,脉弦细。
(二)瘀结型:腹痛剧烈,痛有定处,腹胀明显,可见明显肠型,腹痛有定位的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
可扪及腹冶痛性包块,肠鸣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或金属音,伴有胸闷,气促,呕吐,无大便无排气,发热,小便短赤,舌质红,甚或绛紫,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三)疽结型:脘腹胀痛,痞满,腹如鼓,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剧烈,有呕血或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全身情况差,伴发热自汗,四肢厥冷,口干舌燥,苔黄腻或燥,脉细数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腹痛腹胀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寒冷或空气干燥等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
2.使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
3.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
4.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5.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和引流量。
发现血性引流液时,应报告医师。
6.肠梗阻为缓解前禁食水。
7.胃肠减压抽出积聚在梗阻上端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内张力,有利于改善肠壁血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对于需要手术者也是一种良好的术前准备。
8.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空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等。
(二)排气排便停止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寒冷或空气干燥等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
2.密切观察有无排气、排便以及大便的性状。
3.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多不再排便排气。
高位梗阻与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则例外,可有少量排便。
4.中药灌肠: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
(三)呕吐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寒冷或空气干燥等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
2.密切观察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量、色、气味、性状。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

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见于小肠和结肠。
中医认为肠梗阻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气滞、湿阻、血瘀等因素导致的,因此在护理肠梗阻患者时,中医护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肠梗阻中医护理方案的一些探讨和建议。
一、舒肝解郁,疏肝理气。
肠梗阻患者常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这与肝气郁结有关。
因此,在护理中应当通过舒肝解郁、疏肝理气的中医方法来缓解症状。
可以采用适当的按摩、针灸等方法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二、祛湿化痰,通络活血。
肠梗阻患者常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与湿阻痰浊有关。
因此,在护理中应当通过祛湿化痰、通络活血的中医方法来改善症状。
可以采用适当的草药熏洗、穴位贴敷等方法来祛湿化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调理脾胃,健脾和胃。
肠梗阻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在护理中应当通过调理脾胃、健脾和胃的中医方法来促进消化吸收,改善症状。
可以采用适当的食疗、药膳等方法来调理脾胃,增进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四、情志调摄,心理疏导。
肠梗阻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症状,这与情志失调有关。
因此,在护理中应当通过情志调摄、心理疏导的中医方法来稳定情绪,改善症状。
可以采用适当的心理疏导、情志调摄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在护理肠梗阻患者时,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舒肝解郁、疏肝理气、祛湿化痰、通络活血、调理脾胃、健脾和胃、情志调摄、心理疏导等中医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科学的护理。
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对照组患者采 取 常 规 治 疗 手 段,包 括 对 症 治 疗、胃 肠 减
压、肠梗阻导管、纠正酸碱失衡、禁食、减少活动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本院使用的
中药灌肠液配方为大黄、枳壳、厚朴、芒硝,加水煎煮,放置约 40℃待用;而后进行灌肠操作,具体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向 患者解释中药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利于药物吸收;2) 护理 人 员 准 备 好 灌 肠 液 及 灌 肠 器 械,包 括 治 疗 盘、弯 盘、纱 布、肛管、治疗巾、输液架、血管钳、50mL注射器等;3)患者取 侧卧位,护理人员使用注射器抽药液,连接肛管,而后使用血 管钳夹肛管送入患者肛门;4)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同 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若患者出现不适,放慢推药速度;5)推 注药液完毕后,分离注射器,抽 10mL 温 水 继 续 注 入;6)分 离 注射器,抬高患者臀部约10cm,缓慢拔出肛管;7)操作完毕, 嘱患 者 卧 床 休 息,尽 量 延 长 药 液 停 留 时 间,最 好 1h 以 上,2 次/日,中间距离时间6~8h。
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差异性显著(犘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保胎情况比较[狀(%)]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χ2 犘
狀 保胎成功 产后大出血 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38 36(94.74) 1(2.63) 1(2.63)
0
37 27(72.97) 2(5.41) 3(8.11) 4(10.81)
护理实论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8年7月第14期
中医特色疗法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

中医综合疗法干预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结
[
1]
构及饮食 方 式 的 变 化,肠 梗 阻 的 发 病 率 逐 年 增 高. 本
研究从中医角度分析 中 医 综 合 疗 法 干 预 对 单 纯 性 肠 梗
阻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 择 2016 年 3 月 至 2018 年 10 月 在
患者一般资料比 较,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符 合 «外 科 学 »中 单 纯 性 肠 梗 阻 的 诊
断 标 准 [2],同 时 接 受 生 理 病 理 检 查 确 诊 . 符 合 腹 痛
的 中 医 诊 断 标 准 [3],中 医 辨 证 为 里 热 内 结 型 :腹 痛 拒
将 葱 白 与 少 许 盐 混 合 后 捣 成 泥 状 ,随 后 制 成 0
5 mm
厚 的 饼 状 ,放 置 在 关 元 、神 阙 穴 ,将 薄 生 姜 片 放 置 在 饼
上 ,随 后 进 行 艾 灸 治 疗 . 艾 灸 过 程 中 ,护 理 人 员 应 密
切关 注 患 者 局 部 皮 肤 情 况 ,避 免 出 现 烫 伤 . 若 出 现 烫
晋城市人民医院就诊 的 50 例 单 纯 性 肠 梗 阻 患 者,按 照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每 组 25 例. 对 照
组男 15 例,女 10 例;年 龄 20~70 岁,平 均 (
39
87±
作者:张爱莲,
E
Gma
i
l:
n
i
ngn
i
ng996688@s
i
na
中医特色疗法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

中医特色疗法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目的:总结中医特色疗法在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与护理经验。
方法:将6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37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优于对照组90.0%。
结论:中医特色疗法与护理治疗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标签: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医特色疗法;护理与观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7.9%[1]。
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容易引发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2]。
临床并不少见,多见于年龄大、体质差、手术创伤大、渗血多、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3-4]。
若处理不当,易造成多发性肠瘘、肠坏死、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是密切病情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自1999年3月-2013年3月间本院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并发EPISBO患者67例,其中3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年龄22~60岁,平均(36.7±3.7)岁。
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16例,子宫全切术10例,剖宫产术后4例。
观察组37例,年龄25~63岁,平均(38.2±4.3)岁。
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23例,子宫全切术12例,剖宫产术后2例。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梗阻症状出现在术后5~13 d,平均7 d。
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运用体会

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运用体会摘要】目的以4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取4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其主要护理措施为艾灸法,护理结束后,观察受试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结束后,4例受试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其护理有效率高达100%,并且所有受试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结论对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纯性肠梗阻;中医特色护理;艾灸【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12-01肠梗阻是病情相对比较危急的一种急腹症,其具有发病迅速且病情变化快的临床特点。
在肠梗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同时,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1]。
目前,在临床护理措施中,除常规的护理方法之外,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也均能取得十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本研究以4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
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4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均符合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
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例,剩余1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7.4±5.1)岁。
所有受试患者均无手术病史,并且均表现出腹痛、腹胀以及呕吐和排气排便停止等肠梗阻症状。
所有患者在接受中医特色护理之前均接受了西医抗感染以及补充能量等基础治疗措施。
1.2方法本研究中的4例受试患者均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护理措施主要为艾灸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暴露患者的皮肤,并选择患者的中脘穴,神厥穴以及腹痛点,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压患者的中脘穴,神厥穴以及腹痛点,按压时间为每穴5至10min,保持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5至20次,每次共30min。
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将中医护理模式应用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出74例来院治疗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
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中医护理干预。
然后分析各组护理质量。
结果护理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中医护理模式应用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效果显著,既能提升护理有效率,还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应用。
关键词:有效率;单纯性肠梗阻;效果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单纯性肠梗阻属于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病灶多处于直肠区域、乙状结肠区域、回肠末端,具有病情进展迅速、危害严重等特点,不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治疗中还易让其产生负面情绪,致使其治疗积极性不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
为此,单纯性肠梗阻病人治疗期间需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以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将中医护理模式应用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出74例来院治疗的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
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均是19:18,前组病人年龄区间是在38-83岁,平均(43.25±4.34)岁;后组病人年龄区间是在39-86岁,平均(43.23±4.38)岁;对比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用药指导、生活护理。
观察组用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1)情志护理:单纯性肠梗阻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导致其治疗期间会出现严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与护理的顺利开展。
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情志护理,以提升其治疗积极性。
单纯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中药灌肠结合铜砭刮痧护理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中药灌肠结合铜砭刮痧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在医院进行单纯性肠梗阻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肥皂水及中药灌肠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铜砭刮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对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中药灌肠结合铜砭刮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中药灌肠;铜砭刮痧;单纯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 1672-9676.2022.01.033单纯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中药灌肠结合铜砭刮痧护理的效果作者单位: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佘广燕 辛学玲 刘超肠梗阻即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进而导致患者肠管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的症状,作为临床常见症状,肠梗阻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及便秘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可影响患者内分泌功能[1],临床上根据梗阻程度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及不完全性肠梗阻。
目前,对该类患者除药物治疗外,主要采用灌肠护理[2],灌肠液包括生理盐水、肥皂水及中药制剂等类型,中药制剂因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成为首选方法,但随着近些年患者对疗效要求的提高,单纯中药灌肠已逐渐难以满足患者相应要求[3]。
铜砭刮痧为中医传统干预方法[4],具有舒筋解痉、扶正益损的作用,常用于血运不畅类疾病的护理。
中医通里攻下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

中医通里攻下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
李玉梅;曾小丽;王琴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10(005)011
【摘要】@@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根据肠梗阻的类型可分:机械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一般机械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如果单纯性肠梗阻保守治疗2~3天效果不佳者采用手术治疗.我科针对单纯性肠梗阻的疾病,进行了研究采用西医疗法加用中医药治疗和护理后,效果显著,避免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详细资料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3328-3329)
【作者】李玉梅;曾小丽;王琴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通里攻下法在急症中的应用 [J], 童广平
2.用中医通里攻下法为主治疗坏死性肠炎75例的疗效观察 [J], 杨长泉
3.中医通里攻下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 [J], 李玉梅; 曾小丽; 王琴
4.中医通里攻下法联合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J], 陶丽娟;刘小静;王彩芹;郭丽霞;肖胜霞;牛彦轻
5.中医通里攻下法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陈海龙;吴咸中;关凤林;裴德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邵长凤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6(8)1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非手术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西医非手术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滴肛、中药包外敷、脐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并实施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等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
观察组有效率、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急、病情复杂,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中医特色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132-134)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邵长凤
【作者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8
【相关文献】
1.优质护理在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郭锦锦
2.高渗盐水在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蒋明;崔海宁
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早期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J], 黎丽娇
4.临床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J], 郝霞
5.优质护理在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王会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1-12T14:45:30.8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作者:白晶
[导读] 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疗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太原市中医医院山西太原 030009)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护理,所选患者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显效19例,a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
结论: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疗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单纯性;肠梗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25-02 单纯性肠梗阻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临床常见急腹症[1]。
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确保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1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原则进行样本纳入,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部胀痛、排气异常、排便异常等,在患者入院时,采用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检查,可见肠管扩张、多处气液平面。
本组患者均未见肠道血运障碍,故确诊为单纯性肠梗阻患者。
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26岁~75岁(平均48.5岁±5.5岁)。
1.2 方法
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包括病情检查,生命体征指标监测以及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对所选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药护理,研究对所选患者应用大承气汤进行肛滴,患者体位取右侧卧位,排空小便后,取180ml药汁(39℃左右),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缓慢滴入药液,滴完药液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大承气汤是通腑荡积、通里攻下、活血化瘀、行气散结的良方,经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方剂能够改善腹腔内血运、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肠胃道的蠕动,减轻组织水肿,抗菌抗炎等;
②电针护理,可起到调节胃肠功能、通腹泄热、理气止痛的作用,电针刺激可促进大肠传导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取穴足三里、上巨虚,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垂直刺入穴位,当患者自觉酸麻胀沉时接通电针治疗仪,通电30min,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电流量,每日2次,每5次为1个疗程,中病即止;③中医个性化护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中医个性化护理:第一,对于身体情况较好,耐受针刺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护理,取内关穴,常规消毒后,采用5mg胃复安分别注射于患者的双侧内关穴,要求垂直刺入穴为约0.9寸,行针取提插法,以患者自觉酸麻胀沉为度,回抽无血时注射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做好记录工作,当患者出现剧痛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注射;第二、针对不耐受针刺治疗的患者,采用隔葱盐灸法,取神阙、关元穴,取适量细食盐、葱白捣烂成泥制成厚度约0.5mm的小圆饼状,覆盖在穴位上,并于神阙上放置一片生姜,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3柱~5柱,每日灸1次~2次,治愈为止。
隔葱盐灸法能偶起到行气通腑、通畅气机、健脾驱邪的作用,可用于缓解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症状,但在施灸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针对出现水泡者,辨别水泡大小,小水泡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大水泡则需要在消毒局部皮肤基础上,采用无菌注射器进行抽吸,并涂覆红花油,覆盖无菌纱布以预防感染;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患者在治护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效果,依据患者的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将疗效分为显效(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正常)、有效(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见少量气液平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经护理,所选患者中未见并发症发生,达显效标准者19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5.1%。
3.讨论
单纯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患者起病急骤,并且病情变化速度快,因此,需要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精心护理,从而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大众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国粹,中医护理已是普及到社区和家庭。
具有操作简单、有效、性价比高等优势而被患者所普遍认同。
中医特色护理是将中医作为护理基础,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内循环和脏器功能。
随着中医特色护理的普及应用,大量临床事实表明,中医特色护理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激发患者的抵抗力。
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施以电针、药物、穴位注射或者隔葱盐灸,以起到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的作用,同时,中医特色护理具有调整患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作用,从而切实的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研究对所选41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本组患者未见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为95.1%,证实了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疗效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劲林,李振东.大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5(3):152-154.
[2]何华,周晓玲.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