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战争”中的多元文化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文化战争”中的多元文化教育
作者:陈建英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0期
摘要: 教育人类学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指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分为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两个流派。面对美国教育界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几十年持续不断的“文化战争”,教育人类学从人性和文化的视角来审视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并指出其优越性。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人性视角文化视角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族群的移民国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以文化保守主义为主的各种右翼势力和以多元文化为主的左翼势力引发的“文化战争”一直此起彼伏。这场“文化战争”不仅是一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战争,而且是一场教育的价值观念取向问题的战争。教育人类学这门研究人、教育和文化相互关系的新兴交叉学科,站在自身独特的视角上来审视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具有更加积极、深远的意义。
一、教育人类学介绍
人类学与教育学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发展目的上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教育学与人类学就形成了联姻并诞生了教育人类学。所以,教育人类学是由教育学和人类学相互交叉并通过科际整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一)教育人类学的两大流派
教育人类学萌芽于十七世纪,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教育人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历史发展中,教育人类学形成以德、奥为代表的哲学教育人类学和以英、美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两大流派。
在欧洲大陆上,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哲学家康德主张:应该从人的知(知识)、性(感性)、意(意欲)三个方面来进行人类学的研究。1941年,德国敏斯特大学教授杜普·霍华德(HeinrchDopp-Vorwald)提出哲学人类学概念,他认为: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尤其是精神的改变,教育的力量在于发生“精神的作用”,教育的功能在于促使教育的引导,即“精神的引导”。罗特在其《教育人类学》论著中指出:“教育人类学探讨由人的本质到人的心灵与精神的改变的一门学问。”哲学教育人类学研究人与教育在功能、发展、实现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如何通过教育把第一(自然)本性和第二(社会)本性相协调并顺利地发展起来,以获得人的全面本质。[1]以人的研究为核心,它从阐释如何建立健全人性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与人类的发展问题。
文化教育人类学是英美等国在解决多民族、多种族文化冲突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少数民族、移民、黑人、土著人(aboriginalpeople)和原住民(indigenouspeople)在教育上的屡屡失败,民族和种族上的纠纷频繁。美国的人类学家们率先发起用人类学来寻求解决教育问题的答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各布教授认为:教育被视为是文化传承与习得,学校教育仅是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文化教育人类学对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割裂的研究持否定态度,而认为应该将学校教育放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它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二是人生活于文化之中,人的发展是接受文化传递,适应文化变迁的过程;三是文化变迁与教育变迁是一致的。
哲学教育人类学与文化教育人类学两者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人的可教育性是人性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人的思想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文化提供了人自身没有的成长环境。哲学教育人类学家O.F.博尔诺夫也认为:“人是一种天生的文化生物。”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这两个派别是可相容的。
(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目的和价值
冯增俊在综合了各研究目的的论述后提出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目的,即通过运用人类学的概念和方法,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行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人类、国家与个人的全方位思考,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性和现代教育的特征,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2]通过教育中人类学的介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发展。
教育人类学研究者李政涛在《教育人类学引论》中提出教育人类学的两点重要价值。
1.生命价值。他认为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理想标杆一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二是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又能直面人类的苦难和危机,三是直观并深度地介入人类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意义,最终促使人达到一种美好的生命形态。
2.文化价值。教育人类学保护文化,促使文化对话并推动文化转型与变革。[3]在全球化时代,普世文化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边缘文化却在逐渐消退,文化保护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对于多文化国家的教育也开始超越狭隘的本国的主流教育文化转而以促进所有学生跨文化的能力为教育目标。由于文化变迁与教育变迁存在着一致性,文化的转型即教育的转型。教育人类学能够提供教育经验与策略而推动文化的转型与变革。
二、美国的教育文化
(一)理论派别
美国是一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多民族、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在解决各种族和民族的文化上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各种社会文化理论应运而生。由于美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和继承的,因而这些文化理论也必然首先在教育领域里出现并在教育领域里集中体
现。美国的社会文化理论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理论(Anglo-conformity)、熔炉理论(MeltingPot)、文化多元主义理论。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理论和熔炉理论是美国右翼保守派所持的理论,而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美国左翼进步派在批判保守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
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理论兴盛于19—20世纪,该理论认为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各少数民族亚文化必须融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遵循主流文化的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可表述为B(亚文化)→A(主流文化)=A(主流文化)。
熔炉理论认为:当美国的主流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接触时,两种文化中的优秀、精华部分经过美国社会的熔炉煅炼后熔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的、更优秀的美国文化。可表述为A(主流文化)+B(亚文化)→C(更优秀的新文化)。从理论思想上来看,熔炉理论比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理论更加强调了对于文化的平等性的尊重。但是,在现实的美国的社会中,熔炉的结果仍然是融入了美国的主流民族文化。
文化多元主义理论来源是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论派别的观点。该派别的基本观点是: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文化没有进步或落后、原始与文明之分;基于经验下判断,而经验是由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承来说明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具有不同价值的文化成员应互相理解。该理论认为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当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亚文化接触时,各种文化都有权利保留他们自己的文化特质(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可表述为A(主流文化)+B(亚文化)=A+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这种理论在美国的教育界获得了各族成员的赞同和拥护,并且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实践和运用。如为帮助少数族裔和女性改变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劣势地位的“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Action)政策和“政治正确”(PoliticalCorre ct)原则的提出得到了美国公立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各高校的各种多元化的课程改革计划快速地在高等院校中实施。据统计,到1990年为止,美国46%的大学要求开设非主流文化课程;研究种族、民族和妇女历史的研究所或研究机构不断涌现。到九十年代末,绝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研究种族和妇女史的专业课。
(二)文化战争
美国的教育文化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六七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的激进派思想到八九十年代宣扬主流文化的保守主义的复兴。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的自由派基调占主导,宗教右翼面对美国道德沦丧、家庭解体等的社会问题而逐渐兴起。到八十年代末,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平分秋色;九十年代中后期,保守主义有加强之势。
美国主流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延伸,是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主流文明的价值和理念都根植于西方。保守主义认为,文化多元主义无异于是美国文明的一场灾难。他们歧视其它种族的文化并认为西方的文化传统才是最好的东西,其它任何文化都不能望其项背。而进步主义认为,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有其价值,没有优劣之分,反对美国主流文化在美国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