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浇注过程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冶炼浇注操作规程,1200字

冶炼浇注操作规程,1200字

冶炼浇注操作规程冶炼浇注操作规程一、工作准备1.1 进入冶炼浇注作业区域前,必须戴上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1.2 确保所需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准备充分,并处于良好状态。

1.3 确认相关设备的安全开关、手柄等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1.4 检查和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杂物、油污等。

二、熔炼准备2.1 将冶金炉内残留的废料清理干净,并将废料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2.2 根据冶炼工艺要求,按照指定比例投入所需原材料。

2.3 对投入的原材料进行搅拌,确保均匀混合。

2.4 启动熔炼炉,按照预定程序提升温度,待炉内温度达到要求后,开始熔炼过程。

三、炉内熔炼操作3.1 在炉内进行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冶炼工艺要求控制炉温、炉压等参数。

3.2 定期对炉内温度、压力进行检测,保持炉内参数的稳定。

3.3 根据冶炼工艺要求,及时添加需要补充的原料,保持冶炼过程的连续性。

3.4 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炉区,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浇注操作4.1 冶炼完成后,停止加热,待炉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开始浇注操作。

4.2 检查铸造模具的状态,确保其完整性和准备就绪。

4.3 将浇注工具、夹具等设备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烫伤等事故发生。

4.4 开始浇注前,必须对浇注口、放砂口等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浇注顺畅。

4.5 按照铸造工艺要求,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保证铸件质量。

4.6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铸件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缺陷。

4.7 浇注完成后,对浇注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杂物。

4.8 将浇注得到的铸件进行标识,并按照要求进行后续处理。

五、操作注意事项5.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并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

5.2 在熔炼过程中,要及时控制炉内参数,避免发生爆炸、渗漏等危险情况。

5.3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注意防范热风、热辐射等对身体的伤害。

5.4 严禁未经批准将杂质混入熔炼料中,以免影响铸件质量。

熔炼操作规程

熔炼操作规程

熔炼操作规程熔炼是一种将固态金属熔化成液态金属,并通过冷却固化成所需形状的金属加工方法。

熔炼操作在金属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涉及到高温和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工作安全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熔炼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操作前的准备:1.检查熔炉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确认熔炉周围的工作环境清洁整齐,没有障碍物。

3.提前准备好所需熔炼原料和辅助材料,并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保护。

4.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二、装料前的准备:1.将熔炉加热至适当的温度,并确保温度稳定。

2.将熔炉清理干净,去除废料和杂质。

3.将所需熔炼原料按照比例准备好,并做好标识。

4.确保装料工具和容器洁净,防止杂质混入。

三、装料操作:1.根据熔炉的容量和加热能力,合理确定装料量,避免超过熔炉的承载能力。

2.小心操作,避免熔炼材料的溅 splatter。

3.将装好的熔炼材料均匀分布在熔炉中,避免堆积过高,影响熔炼过程。

4.在装料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扭动和摇晃容器,避免熔炼材料泄漏。

四、点火和加热过程:1.点火前,确保熔炉周围没有可燃材料,确保安全。

2.点火时,使用适当的点火工具,保持合适的距离。

3.点火后,逐渐提高炉温,避免过快过热,产生危险或炉温不均。

4.在加热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燃烧器的火焰大小和位置,以保证熔炼温度的控制。

五、熔炼过程的控制:1.在熔炼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熔炉的温度、压力和其他参数,确保操作正常。

2.根据产品要求,在熔炼过程中适时加入必要的辅助材料,如助剂、氧化剂等。

3.根据需要,对熔炉进行调温、搅拌等操作,以提高熔炼效果。

4.严禁在熔炉中投入不符合规定的材料,以防止产生有毒气体或其他危害。

六、倾炉和浇注操作:1.熔炉熔化达到要求后,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倾炉。

2.在倾炉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翻溅和烫伤。

3.根据需要进行过滤和脱气处理,以保证铸造品的质量。

简述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及铁水质量控制的方法。

简述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及铁水质量控制的方法。

球墨铸铁熔炼过程及铁水质量控制方法本文简述了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以及铁水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球墨铸铁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铸铁材料,其生产过程中铁水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别介绍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和铁水质量控制方法。

一、熔炼过程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调整和浇注四个步骤。

1.原材料准备:球墨铸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铁水、废钢、回炉料等。

铁水要求含碳量在2.5% 以下,硅、锰、硫、磷等元素的含量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废钢和回炉料要求干净、无油污、无杂物。

2.熔炼:球墨铸铁的熔炼一般在电炉中进行。

熔炼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废钢和回炉料,并控制好熔炼温度和时间。

熔炼结束后要进行精炼,以去除杂质和气体。

3.调整:调整是指在熔炼结束后,对铁水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整。

调整的目的是使铁水的成分符合要求,并使其温度达到浇注所需要的范围内。

4.浇注:浇注是球墨铸铁生产的最后一步。

在浇注前,需要对铁水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好浇注温度和速度。

浇注过程中要保证铁水充满模具,并防止出现冷缩、缩孔等缺陷。

二、铁水质量控制方法球墨铸铁的铁水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铁水、废钢和回炉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使用劣质原材料。

2.控制熔炼工艺:要求熔炼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废钢和回炉料,并控制好熔炼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和过冷。

3.控制调整工艺:要求对铁水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整,使其符合要求。

4.控制浇注工艺:要求浇注前对铁水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好浇注温度和速度,避免出现冷缩、缩孔等缺陷。

铸造铝合金熔炼 浇注操作规程

铸造铝合金熔炼 浇注操作规程

铸造铝合金熔炼、浇注操作规程1 铝合金的熔化1.1 坩埚、锭模及熔炼工具的准备1.1.1 石墨坩埚的准备:1.1.1.1 根据熔化量的多少选用容量适当的坩埚;1.1.1.2 新坩埚使用前,应由室温缓慢升温至 900℃进行焙烧,以去除坩埚的水分并防止炸1.1.1.3 旧坩埚(注意同一个坩埚不能用于熔化不同牌号的合金)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损坏,物,装料前预热到 250~300℃。

1.1.2 铁质坩埚一般采用球铁坩埚,也可用铸钢(或钢板焊接)坩埚。

为提高坩埚使用寿命处理。

1.1.3 坩埚、锭模及熔炼工具,使用前应将残余的金属、氧化皮等杂物清除干净。

1.1.4 新坩埚及有锈蚀污物的旧坩埚,使用前应吹砂或用其它方法清除干净,并加热到 700~以除去坩埚吸附的水分及其它化学物质。

1.1.5 铝镁系合金的熔炼工具,使用前应在光卤石等溶剂中洗涤干净。

1.1.6 坩埚、锭模、熔炼工具使用前应涂防护涂料。

搪衬的保温坩埚重复使用时,可不涂防1.1.6.1 涂料成分可按表 1 中的规定:表1 坩埚和工具用涂料代号名称成分配比(重量百分比)%氧化锌滑石粉水玻璃水T03 涂料三号25~30 / 3~5余量T04 涂料四号/ 20~30 61.1.6.2 涂料的配制:涂料成分中的所有固体组元,配制前应磨碎,并经过 100~140 目过筛,然后混合均匀。

使用时,先将水玻璃倒入 80~10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固体组元后再搅拌均匀,冷却后备用。

配好后的涂料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1.1.6.3 将坩埚、锭模、熔炼工具预热到 180~250℃,涂以防腐涂料。

1.1.7 用于保温的碳素钢板焊接坩埚,其内表应用耐火材料搪衬。

耐火材料可按表 2 中的规定:表2 耐火材料成分配比成分(重量百分比)%耐火熟粘土石英砂耐火土水45 35 20 适量(另加).2原材料1.2.1 配制铝合金所用的金属材料应符合 QB004《原材料技术条件及验收标准 >标准》中的规定。

冶炼浇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冶炼浇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冶炼浇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一、引言冶炼浇注操作是以熔融金属为原料,通过浇筑或注入的方式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制造金属制品的过程。

在进行冶炼浇注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本文将就冶炼浇注操作的规程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二、冶炼浇注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清理作业区域:将作业区域内的杂物、垃圾等清理干净,确保作业区域整洁。

(2)检查设备:检查冶炼浇注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准备耐火材料:根据冶炼浇注的类型和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耐火材料,确保耐火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足够使用。

(4)安全装备检查:检查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是否齐全,并确保其功能良好。

2. 熔炼操作(1)加入原料:按照工艺要求,准确地称取所需的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依次加入炉中。

(2)点火:在炉中放入点火介质,使用点火设备点火,并注意观察点火情况,确保炉内的燃烧稳定。

(3)调温:根据熔炼金属的要求,逐渐升高炉内的温度,直到金属完全熔化。

(4)搅拌:在金属熔化过程中,通过搅拌或其他方式使金属均匀熔化,消除金属中的夹杂物。

(5)测温:定期使用温度计等工具测量炉内金属的温度,确保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 浇注操作(1)模具准备:准备好待浇注的模具,并确保模具内部干燥和清洁。

(2)浇注准备:将炉中的熔融金属倒入浇注容器中,并根据需要加入合适的浇注辅助剂。

(3)浇注熔融金属: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确保浇注速度均匀,并避免产生气泡或夹杂物。

(4)冷却保持:待金属完全冷却后,将模具打开,取出制品,并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4. 清洁与整理(1)清理设备:在冶炼浇注操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理,清除残留的金属、碎屑等杂物。

(2)整理作业区域:将作业区域恢复整洁,清除杂物,归放工具和设备,并确保设备妥善存放。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1)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冶炼浇注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铸钢熔炼与浇注操作工艺规程.doc

铸钢熔炼与浇注操作工艺规程.doc

无锡市灵通铸造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Z/LTZZ/RLJZ-2015A/0铸钢熔炼和浇注操作工艺规程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实施编制校核审核版本号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名年月日批准修改状态1、目的本工艺规程通过对中频电炉筑炉、烘炉以及铸钢熔炼和浇注工艺等相关技术要求的描述,以达到确保中频电炉正常熔炼和指导铸钢件生产的目的。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中频电炉筑炉、烘炉工艺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中频电炉筑炉材料规格及混制备料工艺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铸钢熔炼和浇注操作的基本要求。

3、职责本工艺规程由技术质量部归口管理。

材料员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提供各种原材料。

筑炉工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筑炉、烘炉操作。

熔炼、浇注工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熔炼、浇注操作。

4、程序4.1 原材料要求4.1.1所有炉料如低碳碳素废钢、浇口或废铸件等回炉料、各种合金等,都必须明确其化学成分,无标识或化学成分不明的炉料严禁使用。

4.1.2炉料必须无油、干燥、干净,潮湿、泥土、严重锈蚀、表面油污的炉料不准入炉;严禁任何有色金属混入;严禁爆炸物品混入雷管、密闭空气罐和有水的钢管等。

4.1.3辅料:a、脱氧用1)锰铁Mn2)硅铁 Si-753) 铝 2#Al4)硅钙5)硒土b、增碳用石墨电极100%c、覆盖剂:珍珠岩覆盖剂,干燥、洁净。

4.2 常用铸钢材料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常用铸钢材料化学成分牌号 C Si Mn P S Cr Mo Ni V Cu ZG230-450.2 ~ 0.3 0.2 ~ 0.5 0.5 ~ 0.9 ≤0.04 ≤ 0.04 / / / / ≤0.3GS20Mn5 0.17 ~≤0.6 1.0 ~ 1.5 ≤ 0.02 ≤0.02 / / / / ≤ 0.3 0.23SCW480 0.18 ~0.4 ~ 0.6 0.9 ~ 1.2 ≤ 0.04 ≤0.04 / / / / ≤ 0.3 0.2045Mn2 0.40 ~0.2 ~ 0.4 1.6 ~ 1.8≤≤/ / / / / 0.50 0.035 0.035304 ≤ 0.08 ≤1.50.8 ~ 2.0 ≤ 0.04 ≤0.03 18.0 ~/8.0 ~/ / 20.0 11.0316L ≤ 0.030 ≤1.0 ≤ 2.0 ≤ 0.03≤16.0 ~ 2.0 ~10.0~14/ / 0.045 18.0 3.0 .021.0 ~2.5 ~4.50 ~2205 ≤ 0.030 ≤1.0 ≤ 2.0 ≤ 0.03 ≤0.02 3.5 / /23.0 6.504.3 中频电炉筑炉、烘炉工艺4.3.1 主要原材料:中性炉料修补辅助材料:水玻璃M2.6-3.4 d1.3左右硼酸工业硼酸应经过筛选后再用。

熔铸车间工艺流程

熔铸车间工艺流程

熔铸车间工艺流程一、引言熔铸车间是创造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它涉及到金属材料的熔化、浇铸和冷却等工艺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熔铸车间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浇铸、冷却和后续处理等环节。

二、原材料准备1. 原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作为熔铸的原料。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锌等。

2. 原材料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项目包括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

三、熔炼1. 炉前准备:清理炉子,确保炉子内部干净,并进行预热以提高炉子的工作效率。

2. 原料投料:按照配比要求,将原材料投入炉子中。

根据需要添加熔剂、脱氧剂等辅助材料。

3. 熔炼过程控制:通过控制炉子的温度、燃料供给等参数,控制熔炼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温和氛等因素。

4. 炉后处理:熔炼完成后,对炉子进行清理和维护,准备下一次熔炼。

四、浇铸1.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要求,制作或者选择合适的模具。

模具可以是砂型、金属型或者陶瓷型等。

2. 浇注准备:将炉中的熔融金属倒入浇注容器中,确保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和流动性。

3. 浇注过程控制:控制浇注的速度、角度和浇注口的位置,以确保金属材料能够填充模具中的空腔。

4. 冷却:等待金属材料冷却固化,使其成为所需的产品形状。

五、冷却和后续处理1. 冷却:待浇铸的金属材料冷却后,进行脱模,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2. 清理和修整:对产品进行清理,去除多余的材料和表面缺陷。

根据需要,进行修整和加工。

3. 检验: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尺寸、外观、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4. 包装和存储: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妥善存放,以便后续的运输和使用。

六、总结熔铸车间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浇铸、冷却和后续处理等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要求,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熔铸车间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浇铸操作规程

浇铸操作规程

浇铸操作规程浇铸操作规程一、引言浇铸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金属成型方法,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到预制的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的金属零件。

为了确保浇铸操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稳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准备1. 熔炼设备的检查和准备:确保熔炼设备完好无损,熔炼炉内无残留物,炉体无渗漏。

2. 模具准备:检查模具的外观和尺寸,确保无损坏和变形,需要修整的模具及时进行修整。

3. 熔炉预热:将熔炉加热到工作温度,通风良好。

三、浇铸操作1. 温度控制:根据金属种类和铸件形状确定熔融金属的浇注温度,严格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质量问题。

2. 紧固模具:将模具固定在浇注机械上,确保模具稳定不移动。

3. 涂布剂处理:根据需要,在模具内涂布一层适量的涂布剂,以防止金属粘附。

4. 浇注金属:打开炉门,将已融化的金属连续倒入模具中,保持均匀浇注,避免气泡和金属喷溅。

5. 密封模具:金属注入模具后,及时关上模具的上盖,确保模具内金属不外泄。

6. 冷却凝固:等待金属在模具中冷却凝固,时间根据金属的成型要求而定,不可过早或过晚取模。

7. 开模取件:当金属完全凝固后,用相应的工具打开模具,取出铸件。

注意慢慢取出以避免损坏。

四、操作要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模具必须清洁,无残留金属,以保证铸件尺寸和表面质量。

3. 涂布剂必须均匀涂布于模具内表面,并充分干燥后方可进行浇铸。

4. 浇注金属时必须保持稳定的手势和均匀的力度,避免金属喷溅和浪费。

5. 模具外观有异常时,应及时检查并修整,确保模具质量及浇铸效果。

6. 在冷却凝固过程中,不得用外力加速,以免导致裂纹和变形。

7. 当有冷却剂使用时,需注意冷却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免影响铸件质量。

五、安全与故障排除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禁触摸熔融金属或超过温度范围的设备。

2. 若发生炉体漏气、漏电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排除故障,并通知维修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炼浇注过程控制程序
编号:JS(T)-05-2017(A/0)
1、目的
通过对熔炼、浇注过程及人员进行控制,确保最终毛坯满足材质及管理体系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中对熔炼、浇注过程的管控。

3、职责权限
3.1技术部负责制定相关的工艺文件及检验文件。

3.2生产一部负责配备相关设备以及具备资格的操作人员。

3.3质管部负责对过程中所需的材料以及铸件材质的检验。

4、工作程序
4.1熔炼过程的控制
4.1.1人员资格要求
熔炼过程所需的熔炼工由生产一部负责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进行书面(占比40%)和实际操作(占比60%)考核评定,综合成绩合格(80分以上),并由生产一部下发合格证件后方可上岗。

每年度还应对熔炼工进行再培训和考核,以确认其能力持续符合要求。

4.1.2熔炼工艺评定
技术部应按材质标准或顾客要求确定所需的熔炼工艺,并对熔炼工艺进行评定,评定后编制熔炼工艺评定报告。

4.1.3作业指导书
技术部根据熔炼工艺评定结果、图纸和产品要求制定熔炼类作业指导书(《电炉操作规程》、《冲天炉操作规程》《球墨铸铁球化处理作业指导书》《灰铸铁孕育作业指导书》),经生产一部经理审核、技术部经理批准后下发给铸造车间执行。

熔炼类作业指导书应规定相应的熔炼工艺基本要求。

包含设备操作要求、铁水孕育要求、铁水的化学成分、出炉温度以及孕育剂的加入量等相关工艺参数。

4.1.4熔炼设备
熔炼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由生产一部协同机电部进行校准评定。

再校准的周期为从上次校准算起的12个月以内。

主要评定熔炼设备的加料系统、送风系统、熔化系统、水冷系统、除尘系统、电控系统。

熔炼设备所用的测温装置应按照《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定期校准。

4.1.5熔炼记录
熔炼记录应注明熔炉编号、材质、各原材料加入量、孕育剂加入量、出炉温度、炉前碳硅含量、碳当量(FC)、车间、班次以及责任人等内容。

4.1.6熔炼工作的实施
在进行熔炼作业时,熔炼工必须严格按照熔炼类作业指导书(《电炉操作规程》、《冲天炉操作规程》《球墨铸铁球化处理作业指导书》《灰铸铁孕育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艺参数实施操作,并填写熔炼记录。

4.2浇注过程控制
4.2.1人员资格要求
浇注过程所需的浇注工由生产部负责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进行书面(占比40%)和实际操作(占比60%)考核评定,综合成绩合格(80分以上),并由生产一部下发合格证件后方可上岗。

每年度还应对浇注工进行再培训和考核,以确认其能力持续符合要求。

4.2.2浇注工艺评定
技术部应按实际生产条件以及铸件大小确定所需的浇注工艺,并对浇注工艺进行评定,评定后编制浇注工艺评定报告。

4.2.3作业指导书
技术部根据浇注工艺评定结果制定浇注作业指导书,经生产一部经理审核、技术部经理批准后下发给铸造车间执行。

浇注作业指导书应规定相应的浇注工艺基本要求。

包含浇包的维护、铁水除渣打渣、浇注温度以及单包浇注时间等相关工艺参数。

4.2.4测温装置
测温装置应按照《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定期校准。

4.2.5浇注测温记录
浇注测温记录应注明车间、班组、测温范围、炉号、时间、规格型号、
测温、记录人等信息。

4.2.6浇注工作的实施
在进行浇注作业时,浇注工必须严格按照浇注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艺参数实施操作,并填写浇注测温记录。

4.3原材料检验的控制
原材料的验收及检验。

质管部依据验收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和测试,检验项目有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机械性能、化学成分,若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进行金相检验。

5支持的文件和标准
5.1《电炉操作规程》
5.2《冲天炉操作规程》
5.3《球墨铸铁球化处理作业指导书》
5.4《灰铸铁孕育作业指导书》
5.5《浇注作业指导书》
5.6《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编制:审核:批准
会签:
铸铁技术部
2017年7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