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焕发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焕发活力

摘要:”数学情景问题”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重要源泉。学生通过情景问题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再通过自己的发现解决新的情景问题,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的问题情境,体验实验精神,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教学故事化生活化人文精神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他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堂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情景问题”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新教材特别重视情景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重要源泉。学生通过情景问题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再通过自己的发现解决新的情景问题,使学生在解决现实

问题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的问题情境,体验实验精神,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

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故事化情境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路子,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应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一年级的”统计”课,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今天大象过生日,来了不少小动物祝贺;接着要求统计各种花的朵数;再是练一练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我把这三个教学环节编成一个故事:今天大象过生日,小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大象送来的礼物是各种各样的鲜花,大象招待小动物们的是各种好吃的水果,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长着一颗神奇的果树,上面有西瓜、苹果、香蕉、桃子等,你喜欢神魔水果就去摘吧!”这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整节课自始至终学习兴趣浓厚,同时还渗透科幻的意识。

二、生活化情境

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教学”分类”时,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百货商店。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4人一组将生活、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的模拟活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1、教学内容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如在认数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学生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例如教学”分米和厘米”后,可让学生测量文具盒的长度,并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再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算出每个房间的面积等。

2、创设情景生活化: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的生活情景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可亲可近”,此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进入了对数学知识的探求。如教学”统计”时,创设”小熊请客”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去发现、讨论、感知。

再如教学”退位减法”时,利用教室的图书角把教室设置成”图书室”,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图书管理员,几位小朋友充当充当借阅者的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计算出”60-35=?”。由于学生对这些生活情景较为熟悉,学生学得不仅主动而且兴趣盎然。

三、渗透人文精神的情境

“人文精神”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和社会有责任感,这也是新课程的最终目标。如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要浪费7杯水,请你计算你们班级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全校同学一天一共浪费多少水?全国一天浪费多少水?如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一周共用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算出全班平均每个家庭每周共用多少个塑料袋?全国每年大约用多少个塑料袋?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践证明,新教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不拘于教本,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切实发挥实验教材的目的,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