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8例剖析
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用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好
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用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好过敏性紫癜又被称为lgA血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以及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关节、肠道和肾脏小血管的炎症和出血。
此病并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当中,2-6岁儿童较为常见,约75%的患者<8岁,约90%的患者<10岁。
因此对于此病人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异常情况积极就医选择正确、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即分析过敏性紫癜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效果,主要内容见下文:过敏性紫癜在进行西药治疗时一般常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过敏以及抗组胺药物、抗凝剂、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调节免疫的功能,主要适用于严重关节肿痛、腹痛和肾病综合征型紫癜肾炎患者。
使用此药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控制后,需要根据身体实际情况调整剂量,防止过多或者过少影响病情。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②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治疗依赖感较强的患者,可以选择改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能够改善胃肠道症状、关节炎症状和皮疹反复发作型。
在使用此药时,需要密切对肝肾功能进行检测、观察,防止引起肝肾功能损坏。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
③抗过敏以及抗组胺药物:抗过敏以及抗组胺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皮疹和水肿症状,常用的抗过敏以及抗组胺药物有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孟鲁司特钠等。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药后身体变化,极容易引起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
④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药物有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两种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或者血栓形成。
⑤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严重过敏性紫癜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果的患者,采用丙种蛋白球能够有效改善紫癜坏死、皮疹、脑血管炎、肠道出血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反应,对肾功能进行密切监测,防止发生肾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过敏性紫癜儿童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和半年后复发率。
结果统计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8.3%,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22.2%。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较单一西医治疗有效率高,复发少,起效快,是临床应用的可选方案。
标签:中西医结合;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疗效过敏性紫癜是发病于毛细血管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的小动脉变态反应性炎症,多伴有皮疹、关节肿痛、消化道反应等症状[1]。
本病常见于青少年,多发于春季,西医治疗多采用抗过敏和激素治疗,因而具有有效率低,复发率高,见效较慢的特点[2]。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报道将结合现有报道和工作实际,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的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符合《内科学》(第七版)的确诊标准,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紫癜、血管炎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8.5±4.23)岁。
对照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3±4.31)岁。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38例
基本 , 根据不 同兼 症佐 以祛 风除 湿 、 活血 通络 或清脾 利湿 或养 阴清热 。前 人经验 “ 风失治 血 、 治 血行 风 自 灭 ” 里所 指的 “ ” 包 含着 毛细 血 管变 态 反 应 或 这 风 它
SS S 是由窦房结起搏功能和窦房传导障碍而产 生多种 心律 失常并 I 全 身 、 起 神经 及 心 脏 等一 系列
症状 的综 合病 征 。相 当 于祖 国医 学 的 迟脉 证 . 以心
的能源而恢复传导功能。另外尚可通过促进 c十内 a 。 流而增加心率 、 改善传导作用。
参 考 文 献
悸、 胸闷气短, 黑朦眩晕 , 心前区疼痛 . 一过性记忆丧 失 , 来迟 缓或代 。 脉 甚者晕 厥 、 抽搐 为主要 表现 。
SS中 医辨 证 多 为 心 阳亏 虚 , 力鼓 动 脉 管 。 S 无 以附 子 、 枝 、 桂 红参益 气 温 阳 , 参 、 丹 灵芝 补益 心 血 ,
收稿 日期 :0 1 0—1 20 —1 7
维普资讯
4 ・ 8
中医研 究 20 年 2 02 月
第 1巷 5
第】 期
T M 陆 .er r 2O C Fb a 2Ⅷ .5 o u yO 1 N
5 典 型病例 索某 , ,2岁 , 男 1 学生 。19 9 6年 1 0月 9日初 诊 ,
扑 尔敏 , 剂 等综 合治疗 。治疗组 在 口服 紫地汤 ( 钙 紫 草 1g生 地 1g赤 芍 9 . 皮 1g地 龙 1g 玄 参 5, 5. g丹 2, 0. 1g蒲 公英 1g茜 草 1g蝉 衣 1g 水煎 服 , 日 5, 2, 0, 2) 每 1 的基 础 上 加 服西 咪替 丁 im /g 分 3次 口服 剂 O g k. 6 为 1疗 程 。加 减 ; 关 节 肿 痛 者 加 虎 杖 、 天 伴 白花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8例临床观察
龙源期刊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8例临床观察
作者:韩斗星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第11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患儿在对照组35例患者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槐杞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42-02
过敏性紫癜是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会累及全身多器官,多发于儿童时期,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关节炎、消化道出血等。
通常过敏性紫癜会累及肾脏,发展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小儿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1],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严重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影响。
现笔者以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73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治疗,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36例目的:对6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治疗和对比分析。
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35例,有效率达97.2%。
对照组有效23例,有效率达82.1%。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程短,治愈率高,随访复发少。
标签: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消癜汤过敏性紫癜是较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血管出血。
其基本病变是广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无菌性炎症反应。
本人更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6例患者,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
治疗组男15例,女21例。
年龄15~54岁,平均(26.8±10.4)岁。
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
年龄20~48岁,平均(24.2±9.8)岁。
所有病例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
其中,治疗组单纯型24例,腹型6例,关节型5例,混合型1例。
对照组单纯型18例,腹型5例,关节型1例,混合型4例。
病程1~10 d。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中医治疗:自拟“消癜汤”,方药组成有:连翘20 g,升麻10 g,丹皮10 g,生地10 g,徐长卿10 g,玄胡10 g,醋白芍20 g,大枣6 g,甘草3 g 。
根据《中医内科学》[2]辨证加减:①血热妄行型,证见紫癜色红或色紫,甚则融合成片,皮肤痒起或起风团,身热面赤,起病急骤,齿衄,溲赤便干,尿血,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以清热泻火、凉血化瘀,基本方加用水牛角、赤芍、生石膏;②阴虚火旺型,证见紫癜鲜红或紫黯时发时止,起病较缓伴头昏目眩,五心烦躁,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对2010年~2012年收治的4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在给予卧床休息、清淡、免鱼虾蛋奶饮食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静点酚磺乙胺、腹型紫癜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治疗,治疗组23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
对照组23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
标签: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皮疹过敏性紫癜已成为临床儿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皮疹容易复发,迁延不愈影响患儿及家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给家庭造成经济和生活负担,故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非常必要,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意义重大。
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病例以期对今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过敏性紫癜46例,诊断均符合2001年过敏性紫癜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
年龄4岁~12岁,均有双下肢鲜红至深红色皮疹,以下肢伸侧、足背、臀部较密集,高出皮面,对称分布,1~4d病史,血小板正常范围,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
1.2方法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卧床休息、清淡、免鱼虾蛋奶饮食,对照组予口服西替利嗪、静点酚磺乙胺、腹型紫癜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治疗,基础方连翘解毒散加减,药用:薄荷10g、防风10g、牛蒡子10g、连翘10g、紫草10g、玄参10g、赤芍10g、当归10g、山栀10g、黄芩各10g,甘草各6g,皮肤瘙痒加蝉蜕、地肤子。
久病不愈加党参、白术、茯苓合用健脾养阴益气摄血,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关节肿痛加三七、仙鹤草、牛膝,1剂/d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紫癜消褪时间及复发情况。
1.3疗效判定显效:治疗36~48h后无新出皮疹,原皮疹色变淡,腹痛及关节肿痛缓解;有效:治疗72h后无新出皮疹,原皮疹消失,无腹痛及关节肿痛;无效:治疗72h后,皮疹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的临床探讨
过敏性紫癜又称中毒性毛细血管炎、许蓝-享诺(Sc h nl e i n-H e noc h)综合征。
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毛细血管。
除皮肤紫癜外尚可有腹部、关节及肾脏受累表现。
无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
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单纯性皮肤改变,临床治愈率较高,但是对于混合型,尤其是合并肾脏病变的,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生长。
本研究通过观察过敏性紫癜的多项指标,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从而探讨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为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5~30岁之间,以8~14岁居多,占82%,病程5d~6个月之间。
单纯皮肤病变的21例,皮肤合并关节病变的21例,皮肤合并关节胃肠病变的22例,皮肤合并关节胃肠及肾脏病变的16例。
80例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的42例,有荨麻疹病史的有10例。
按就诊单双数,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大致相当,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设过敏性紫癜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昆明山海棠为治疗组,单纯传统西药治疗为对照组。
1.2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及疗效标准》[1]确诊病人。
1.3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1.4方法1.4.1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扑尔敏4m g,每日3次口服;路丁20~40m g、口服每日2次;维生素C2~3g,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氢化考地松100~200m g或氟米松10~20m g 每日静脉滴注,连续3~5d,病情转后改口服。
病情控制后宜用小维持量;昆明山海棠片(火把花根片)0、25每日3次饭后30m m口服,一般需1~3个月。
对照组:应用扑尔敏4m g,每日3次口服;路丁20~40m g、口服每日次;维生素~3,每日次静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氢化考地松100~200m g或氟米松10~20m g每日静脉滴注,连续3~5d,病情转后改口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7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7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7例,分别给予一个疗程4周的治疗。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91.9%。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紫癜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以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为主要症状,常伴有鼻衄、尿血等症,好发于学龄儿童,有些患儿病情缠绵,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我院于 2003~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67例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患儿,符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紫癜的诊断标准,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出血性疾病,其中男31例,女36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 11岁;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2-12岁。
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热伤络型和气不摄血型,其中风热伤络型12例,表现为起病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或伴有发热,尿血,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气不摄血型25例,表现为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点、瘀斑颜色淡紫,常伴有鼻衄、齿衄,神疲乏力,面色苍黄,脉细无力。
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P >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抗感染,停止使用可疑的药物或食品。
②改善血管脆性10%维生素C 100mg/kg/次,每日一次缓注,葡萄糖酸钙10ml,每日一次缓注。
③泼尼松1mg/kg/d口服,用于严重反复出现的皮肤紫癜或有关节肿痛、腹痛者。
疗程4周。
治疗组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配以中药治疗,风热伤络型治以疏风散邪,清热凉血,方药: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赤芍,紫草,生地,玄参,当归各10g,薄荷,防风,甘草各6g;气不摄血型治以健脾益气摄血,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生姜,大枣,阿胶,仙鹤草各10g,云南白药(冲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在临床中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划分为甲组(15例)与乙组(15例),甲组接受常规西医方式治疗,乙组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多项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甲组与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33%,差异显著(P<0.05);乙组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较甲组短(P<0.05)。
结论: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可有效缩短多项症状消失时间,并从整体上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102-01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发生于在儿童时期的血管炎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小血管炎症,临床主要表现有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等,好发于学龄期儿童[1]。
西医中尚且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但是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指出,对其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开展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划分为甲组(15例)与乙组(15例)。
甲组中男性与女性患儿例数分别8例、7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2岁,平均(7.14±2.03)岁,病程1~14个月,平均(7.46±1.43)个月;乙组中男性与女性患儿例数分别9例、6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3岁,平均(7.16±2.05)岁,病程1~13个月,平均(7.44±1.42)个月。
均由其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对比(P>0.05)。
1.2 方法甲组接受常规西医方式治疗,主要包括:①静滴钙剂;②维生素C;③西咪替丁,每日20~40mg/kg;④氯雷他定,5~10mg/d。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医
38
2020/11/14
39
辨证施食
1.红萝卜竹蔗汤水 2.鲜藕节红萝卜水 3.花生衣红枣茶 4.阿胶瘦肉汤 5.田七乌鸡汤等。
2020/11/14
40
预防与调摄
1、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 能力。
2、寻找、防治致病原因,不吃易引起紫 癜的食物和药物。
3、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时,卧床休息,限 制活动,避免外伤、出血。
水牛角30 赤芍9 丹皮参各9 藕节炭9
生地9
白芍9 甘草3
参三七6
银翘各9 蝉衣3 茅芦根各15 虎杖9
蚕砂9
辛夷9
2020/11/14
13
2月4日,患儿无新生皮疹,双下肢还可见少量 陈旧性皮疹,已有明显的好转趋向,停用阿莫 仙及赛庚啶,继观。
2月5日患儿除左下肢的少许陈旧性点状皮疹, 双下肢基本无明显皮疹,因症情好转及其家属 要求,视其病情,审其预后,准予出院。
2020/11/14
血 不 虚
血
瘀
离经之血 血行不畅
2020/11/14
瘀血
血 热 成 瘀
瘀阻肠络 瘀阻肾络 瘀滞关节 瘀积在里
20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感染、异性蛋白食物,药物、大自然之 物及其他
发病机制: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抗体,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沉着于全身的小血管壁,引起血 管炎为主的病理改变。造成组织损伤.有两种 方式:一、是速发型变态反应;二、有补体参 与。
2020/11/14
11
2020/11/14
12
2月2日患儿双下肢皮疹减退,左下肢有少量新 发点状皮疹,色红,压之不退色,无瘙痒,无 疼痛。从当日化验报告来看患者有轻度支原体 感染,即停用青霉素钠,改以其仙静滴继续抗 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年8月第16期55症吸收,疼痛缓解。
2结果12例患者中,治愈96例,好转6例,完全治愈率为94. 1%。
见 表1。
创面愈合时间8〜17 d,平均11.5 d,同时痒核全部脱落或萎缩。
术后无一例发生大出血,9例出现肛缘水肿,加用高渗盐水外敷,4 d 左右缓解。
1年后随访,1例排便仍有部分黏膜脱出,无一例复发。
所有患者肛门功能均正常,无肛门狭窄或黏膜外翻。
表1 102例的临床效果比较(n,%)性别例数治愈好转治愈率男5654296.4女46424913合计10296694.13讨论痣病的病因主要为长期坐立使下部静脉回流困难,直肠静脉没有 静脉瓣以及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是痒形成的基础,直接的病因有:①习惯性便秘;②腹内压增高;③直肠下端和肛管的慢性炎症;④长期的 饮酒及刺激性饮食等。
从中医辨证来说,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脉络,或脏腑本虚,因排便、负重,经产用力,使肛门部经脉横解,瘀阻肛门而生[2]。
肛缘水肿即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引起肿胀、疼痛的症状,是混合痒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痒手术中由于肛门局部组织被切除、剥离或缝扎,使创缘局部原有的静脉、淋巴循环通路破坏,或术后引流不畅、伤口感染使局部炎性改变均可使局部循环障碍,肛 门局部血管组织渗透压增加,加之肛门及痒组织的生理特点,极易造成肛门局部水肿,肛门创伤和炎症刺激致肛门痉挛,使疼痛加剧、静脉 和淋巴回流受阻,加重肛缘水肿。
另外,混合痒术后1〜4d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稀饭、粥等。
4d后开始进软食,忌食辛辣、肥厚、油腻、香燥之品及牛奶、豆类产气多的食物,以免加重湿热。
除此之外,对于因惧怕解便疼痛而不敢进食者,应向其耐心解释饮食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6: 423 -424.[2] 韩文康.改良外剥内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治疗混合痔30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6,21(11) :26. 2217年7月31日收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分析刘新强(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医院陕西渭南711700)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凉血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8例
0 FP R A C T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5 . v 0 1 . 3 1 N 0 . 5
笔者用小柴胡汤合左金丸治疗胆汁返流性 胃炎4 0 例 取得 较好 疗效 ,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4 0 例均为2 0 1 1 月1 月至2 0 1 3 年6 月 门诊 患 者 。男 2 3 无胆汁 。显效 :症状 明显减轻 ,胃镜提示 胃黏膜轻度红 肿 , 胃液 淡 黄 色 ,幽 门 口有 少 量 胆 汁 。 有 效 :症 状 减 轻 ,胃镜 复查 稍有 好转 。无 效 :胃镜 提示无 明显 变 化 。
版社 .
3 疗 效标 准
参照 《 实用 中 医消 化 病 学 》有关 疗效 标 准 。临 床治 愈 :胃脘疼 痛 、 口苦 、胀满 、嘈杂 、食 欲 不振 等 症 状消失 ,胃镜提示 胃黏膜红肿消失 ,胃液清亮 、幽门口
[ 3 ] 李仪奎 ,姜名英. 中药药理 学 [ M ]北京:中医药
参 养 阴 和 胃 ,白芍 养 阴柔 肝 、缓 急止 痛 ,大枣 益 胃气 扶 正 以助祛 邪 ,干姜 温 中散 寒并 防黄连 苦 寒 伤 胃 ,枳实 行 气 宽 中消胀 。药 理研究 证 明 ,枳 实 、柴胡 可促 进平 滑 机 收缩 ,增 加 胃蠕 动 ,增 强 胃排 空能 力 ,与 白芍合 用 可 提高幽门括约肌张力 ,抑制胆汁返流 。诸药合用 ,共奏
小柴胡汤合 左金 丸治疗胆 汁返 流性 胃炎4 o  ̄ ' f J ,
龚举君
( 重庆 市开县精 神卫 生保 健 院 ,重 庆 开 县 4 0 5 4 9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11 临床 资料 .
共收集住院病人 3 1例 ,符合过敏性紫
过 敏性紫癜 是一种常见 的血管变态反应性 出血性疾 病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 消化道粘膜 出血、关节肿胀、腹痛、便血、 血尿等。可
同 时 出现 皮 肤 水 肿 荨 麻 疹 等 其 它 过 敏 表 现 。相 当 于 中 医 的“ 衄”“ 肌 , 紫斑 ” 实 验 室 检 查 无特 异 性 , 小 板 正 常 , 。 血 出凝血 时问均正常 ;本病的直接病 因往往不明确,其主
中国协和 医科 大学联 合出版社 , 9 , 537 1 8 8.8. 9 3 【]冀 学斌, 2 侯明. 过敏性 紫癜 [. J中国社 区医师, 0 ,38 J 2 7: . 0 52
( 本文校 对 :庞春 渝 收稿 日期 :2 0 —2 1 ) 0 9 1— 5
2 洽疗结果 . 2
皮肤型治愈 1 5例;关节型治愈 3 ,好 例
[】罗 丽兰 . 孕与 不育 [ . 京: 民卫生 出版 社, 9 : 0 12 1 不 M] 北 人 1 81 -9 . 9 9 []陈 如钧, 鱼. 2 江 不孕 不育 治疗 学[ . M】 上海 : 上海科 学技 术出版 社, 9 : . 1 51 9 2 【】王建 华 , 珍 . 西医 结合 诊 治女 性不 孕 与 男性 不育 [ . 州: 南 医 3 李香 中 M】 郑 河 科 大学 出版 社, 9 : . 1 79 9 7 [】程 泾 . 4 实用 中西医 结合 不孕不 育诊疗 学 [ . M] 北京 : 国中医药 出版 社, 中
笔者 自 2 0 0 5年至今运用 中西医结 合治疗小儿过敏 性紫癜 3 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關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reatingHenoch-Sch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又称享诺-许兰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及其他器官毛细血管炎性反应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尤以学龄期儿童好发。
紫癜样皮疹为本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伴见腹痛、肾脏损害、关节疼痛等症状。
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以2015年3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5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1]:①皮肤紫癜:分批出现的可触性紫癜,或下肢明显的瘀点,无血小板减少。
②腹痛:急性弥漫性腹痛,可出现肠套叠及胃肠道出血。
③组织学检查:以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或IgA沉积为主的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④关节炎或关节痛:关节炎:急性关节肿胀或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痛:急性关节疼痛不伴有关节肿胀或活动受限。
⑤肾脏受累:蛋白尿>0.3g/24h或晨尿样本白蛋白肌酐比>30 mmol/mg;血尿,红细胞管型:每高倍视野红细胞>5个,或尿潜血>2+,或尿沉渣见红细胞管型。
其中①为必要条件,加上②~⑤中至少一条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3~16岁;③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0例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0例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血尿及皮肤紫癜。
该病可对患者的健康及生长发育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案,仅通过相应的西药治疗进行缓解、控制,后期易出现复发。
而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改善。
在本次调查中,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西药治疗相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4±0.3)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3±0.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组胺类药物,氯雷他定糖浆等。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联合应用钙剂。
指导患者服用维生素C、潘生丁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对于血热妄行症患者,给予水牛角、山栀、连翘、防风各10g,紫草、生地黄各15g,牡丹皮、赤芍各12g。
对于皮肤搔痒症患者,添加荆芥炭、稀莶草。
对于久病不愈,发作反复者,给予党参、黄芪各15g,鸡血藤、白术、鸡内金、茯苓各12g,仙鹤草、大枣、茜草各10g,木香5g。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发表时间:2019-09-20T17:27:14.1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0期作者:谷建芬[导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中医医院云南建水 654300摘要:目的:讨论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7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西医治疗和中西医治疗方案,以治疗有效率、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种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中西医;过敏性紫癜;效果观察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儿科疾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本质是过敏变态反应导致出血性反应,而过敏性紫癜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小儿患者由于年龄较小,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下,药物、食物、花粉、粉尘等均有可能成为过敏源,极易导致疾病的发作,如何快速有效、安全的实施治疗方案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本文着重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详情见下文:1一般资料1.1资料来源本研究选过敏性紫癜儿科患者70例,平均年龄(9.6±5.3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就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和各项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1)所选患者符合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2)所选患者无其他重要器官病变,生命体征稳定;(3)本研究开展征得患者家长和医院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8例剖析【摘要】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新紫癜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成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中西结合除用西药常规治疗外,另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30天为宜疗程。
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疗效。
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优于西药治疗组。
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结合治疗
过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又称Schonlein-Hench综合征。
为常见的血管反应变态性疾病[1]。
也是一种免疫因素介导的全身血管炎症,其致敏因素众多。
在中医诊断学上属血症范围。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重要的治疗方法。
弊在治愈后易复发。
本文作者在临床中运用西药治疗该病的同时,联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单纯型(皮肤型)儿童过敏性紫癜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整理分析并报告于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儿76例,其诊断均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标准[2]。
其中68例患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其中男26例,女50例。
年龄最小6.5岁,最大12岁,平均9.1岁。
全部病例血、尿常规均正常,并可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尿中有红细胞﹢﹢者3例,﹢者5例,尿蛋白﹢2例。
1.2分组依来院先后交替决定的方法,将76例病患儿分成各38例的两组,中西医组(治疗组),西药组(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强的松1~2mg/kg、vitc0.1tid并配合使用芦丁片、安络血等。
中西组在应用上述西药同时,加用中药防风通圣散治疗。
基本方药为防风5克、荆芥5克、连翘5克、麻黄4克、薄荷3克、川穹4克、当归5克、白芍5克、白术5克、山栀子5克、制大黄8克、芒硝8克、生石膏12克。
黄苓5克、桔梗5克、滑石15克、甘草3克。
便秘重的制大葱该生大黄(后下),恶寒壮热不严重的,可去大黄,减少石膏用量。
脉浮而数的,去当归、白芍、白术,加牛蒡子、羌活。
没有便秘的,去芒硝,改制大黄。
腹泻的去大黄、芒硝,黄岑改为黄岑碳。
皮肤肿胀明显的加车前草、茯苓皮等,水煎服,一日一剂,15剂为一疗程。
2个疗效后与对照组行疗效比较。
1.3不良反应监测每2日作血常规1次,肝脏功能检查每15天1次。
1.4疗效判断治愈:皮肤紫癜消退,临时症状消失,血、尿常规正常,随访一年无复发者;有效:皮肤紫癜消退,临时症状消失,半年之内无复发者。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
无效:皮肤紫癜消退,临时症状消失。
但半年内有复发者。
1.5统计学方法采用Ridt分析两组疗效并比较。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总有效率无效
中西组3834397.371
对照组3824986.845
P值<0.05<0.05
2.2两组治疗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3.1过敏性紫癜通常是发生在全省加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明确的相关。
多发于儿童和少年,四季皆可发病。
秋季的发病率稍高。
西药以糖皮质激素作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病的特点是易于复发。
文献报道,过敏性紫癜患儿大多有高粘滞血症[3]。
其形成于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与炎性介质的释放可能有关,这一存在将导致组织缺氧,血管内皮受损。
任少敏等[4]报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VEGF)在急性期的增高。
可能是对细胞粘附因子-1启动血管炎症,产生血管损伤的保护性代偿反应。
也可能是其表达过高的结果,也符合在VCAM-1和VEGF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复杂而协调的血管炎症反应。
马秀梅的报道[5]则说TNF-a作为过敏性紫癜重要炎性反应性因子,参与过敏性紫癜的病理生理过程。
西药治疗本病,疗程稍长,用药种类大,且停药后易发生。
近年提倡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疗效好,且安全,但费用太高时其弊。
3.2本病在中医里属血症。
或可列肌学丑、斑疹范畴。
邪、热、瘀为其病理基础。
如上所述,微循环障碍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因此,改善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成了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
缪锋等文献[6]指出:防风通圣散“活血化瘀中药有
清除自由基,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凝血及调节机体免疫机制等作用。
益气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与活血化瘀药同用则有协同效果。
”防风通圣散中防风、麻黄等解表药,可令风热在皮肤的,依汗而解。
荆芥、薄荷等清上药,使风热在巅峰者,由鼻而泻。
大黄、芒硝等通利药,泄热通便,配以石膏、黄岑、连翘、桔梗解肺胃之热。
山栀、滑石等水道药,风热之邪由溺而泄却。
中药中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说法。
故以当归、川穹、白芍养血活血。
方中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缓急,诸药联用,故而疗效可观。
本文的治疗效果,足以说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6.
[2]毛荫,杜立中,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0.
[3]常冬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5例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2009,17(12):424.
[4]任少敏,傅卓,张春霞,等.儿童过敏性紫癜VCAM-1和VEGF 血浆含量及相关性[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1932~1933.
[5]马秀梅.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a表达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6):13~14.
[6]缪锋,王小英.防风通圣散队麻疹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结合杂志,2006,26(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