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2 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7.2 定义与命题》教案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7.2 定义与命题》教案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7.2 定义与命题》教案x一. 教材分析《7.2 定义与命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定义与命题的概念,理解命题的构成要素,学会如何书写和阅读命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命题中提取信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命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定义与命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从命题中提取信息,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以及如何从命题中提取信息。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理解命题的构成要素。

2.学会如何书写和阅读命题。

3.学会从命题中提取信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定义与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要素。

2.难点:如何从命题中提取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以及如何从命题中提取信息。

六. 教学准备2.PPT。

3.教学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定义,什么是命题。

例如,定义一个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然后,给出一个命题: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个顶点。

让学生思考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定义与命题的概念,以及命题的构成要素。

让学生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子,尝试自己书写和阅读命题。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命题的构成要素。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定义与命题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定义与命题相关的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命题,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6.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定义与命题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与定义与命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7.2 定义与命题 (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7.2 定义与命题 (第1课时)
(4)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5)对顶角相等.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探究新知
知识点 4 真假命题的概念 有些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而有些命题 题设成立时,结论不一定成立. 如命题:“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就是 一个正确的命题. 如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就是一个错 误的命题.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假命题. 注意: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反例是指具
2. “两点之间 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 离” 是“ 两点之间的距离 ”的定义;
巩固练习
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 ⑴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⑵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
直角三角形.
⑶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都是
常数且k≠0)叫做一次函数.
⑷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
探究新知
注意: 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 它就不是命题. 如:画线段AB=CD.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命题的识别
例 判断下列四个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哪个不是命题?并说
明理由: (1)对顶角相等吗? (2)画一条线段AB=2cm; (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的例子.
探究新知

5. 温柔的李明明;

6. 玫瑰花是动物;

7. 若a2=4,求a的值;

8. 若a2=b2,则a=b.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2 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2 定义与命题例题与讲解 北师大版

2 定义与命题1.定义对某些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对名称和术语下定义.谈重点下定义的注意事项①在定义中,必须揭示出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区别.②定义的双重性:定义本身既可以当性质用,又可以当判定用.③语句必须通顺、严格、准确,一般不能用“大约”“大概”“差不多”“左右”等含糊不清的词语.要有利于人们对被定义的事物或名词与其他事物或名词区别.【例1】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解析:判断是不是定义,关键看是否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而且作出了规定.很明显,A,C,D没有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故应选B.答案:B点技巧分清定义与命题注意定义与命题的区分,作出判断的是命题,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的是定义.2.命题(1)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2)命题的组成结构:①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②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到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谈重点改写命题命题的改写不能是简单地加上“如果”“那么”,而应当使改写的命题和原来的命题内容不变,且语句通顺完整,命题的条件、结论要清楚可见.有些命题条件和结论不一定只有一个,要注意区分.【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分析:命题的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解:①条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条件:ab=1,结论:a与b互为倒数.③条件: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④条件: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结论: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点技巧分清条件和结论“若……则……”形式的命题中“若”后面是条件,“则”后面是结论.3.公理、定理、证明(1)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①公理是不需推理论证的真命题.②公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定理及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常用的几个公理: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其他公理:等式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等量代换都可以看作公理.(2)定理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①定理是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②定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其他命题的依据.(3)证明推理的过程叫证明.推理必须做到步步有据,条条有理.【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命题都可以作为定理B.公理不需要证明C.定理不一定都要证明D.证明只能根据定义、公理进行解析:真命题并不都是定理,故选项A不正确;定理必须经过证明,故选项C不正确;证明可以根据定义、公理、定理进行,故选项D不正确;公理是公认的真命题,不需要证明,故选B.答案:B点评:掌握公理、定理、命题之间的区别,明确其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命题及真假命题的判断(1)命题的判断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定义.①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具有明确的判断性.如果一个句子对某一件事情没有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②命题并不是数学所独有,凡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正确或错误的语句都是命题.③命题是陈述语句,其他形式的句子,如: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都不是命题.如:“你爱好什么运动?”没有作出判断,这不是命题.注意:错误的判断也是命题,不能以正确与否来判断是否为命题.(2)真假命题的判断命题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可以将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①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②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③真命题、假命题的判断与比较: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有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根据公理和定理证明.谈重点判断真假命题的方法①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也一定成立,那么这样的命题为真命题;②如果题设成立,但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为假命题.【例4-1】下列句子中是命题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②正数都小于0.③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补.④太阳不是行星.⑤对顶角相等吗?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解析:判断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所以①②③是命题,它们都对事情作出了肯定回答;④是命题,它对事情作出了否定回答;⑤不是陈述语句;⑥只是描述了一个作图的过程,并未作出判断,不是命题.答案:①②③④【例4-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解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析各题设能否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由a·b>0可得a,b同号,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所以A是假命题;a·b<0可得a,b异号,所以B是假命题;a·b=0可得a,b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所以C是假命题;若a·b=0,则a=0,或b=0,或二者同时为0,所以D是真命题.故选D.答案:D【例4-3】已知下列命题: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内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__________(填序号).解析:①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真命题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假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假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析规律巧判真假命题命题是判断事情的语句.若命题判断的事情是正确的,则命题是真命题;反之,命题为假命题.5.命题的组合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的,当条件成立,结论也成立时,该命题即为真命题.命题的组成就是通过选择一定的条件,使结论成立,即组成真命题.组合新的命题是考察命题的概念及有关知识的重要题型.该题型常见于对几何的考查,一般是给出几个单独的论断,根据有关知识内容结合图形重新组合写出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往往不是固定的,要使所组合的命题是正确的,要求必须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点评:①命题组合时,条件可能不止一个,注意两个条件的情况.②组合命题一般是几何中的某一图形的性质或者判定.【例5-1】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 =∠C;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用序号⊗⊗⊗⇒⊗的形式写出)解析:答案不唯一,如:由AB=AC,∠B=∠C,BD=CE,得到△ABD≌△ACE,则AD=AE.所以①③④⇒②.答案:①③④⇒②【例5-2】对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五个论断:①a∥b;②b∥c;③a⊥b;④a∥c;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解析:答案不唯一.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可得出:若①②,则④.答案:若①②,则④。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北师版 (共15张PPT)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七章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北师版 (共15张PPT)
(7)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不是命题 (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假命题 (9)过直线l外一点作直线l的平行线; 不是命题 (10)如果a>b,a>c,那么b=c. 假命题
小结
拓展
1.定义:对某些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 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 2.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3.命题的结构: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 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 的事项. 4.命题的特征:一般地,命题可以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 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5.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举反例).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例子,使之 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 反例.
下列句子中若是命题,并判断它是真命题 还是假命题? (1)动物都需要水; 假命题 真命题 (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 (3)玫瑰花是动物; 假命题 (4)美丽的天空; 不是命题 (5)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假命题 真命题 (6)负数都小于零;
1.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上述的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怎么知道 它们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

命题的判断


反之,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 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例如: (1)你喜欢数学吗? (2)作线段AB=CD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2定义与命题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2定义与命题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2定义与命题说课稿定义与命题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定义与命题,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谈谈我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规范的表达数学命题,是学生学习后面的各种几何证明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必备的基础命题判断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

2.教学目标(1)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能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在实例中体会定义、命题的含义,通过举反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具体的例子提炼出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的抽象能力和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够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教学难点: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学生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数学上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证明,并且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命题。

(2)能力层面: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已初步形成,能够进行一定的逻辑判断。

(3)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的容的学习有相当兴趣,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仍不均衡。

教法学法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引导发现、小组合作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亲生经历概念的形成阶段,从而达到重点的突出。

学法: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发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逐步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八年级上册数学 7.2定义与命题(2)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7.2定义与命题(2)教案

7.2 定义与命题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

2.会在简单的情况下判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3.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命题引入数学命题,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类比、归纳、分类等思维方法。

2.在学生总结命题、真命题、定理和公理之间的关系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初步体验举反例、推理说明等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推理中感觉到数学的有用性。

教学重点:命题的真假的概念和判别。

教学难点判别命题的真假其实已涉及证明。

教学过程一、复习1、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2、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3、命题的结构: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4、命题的特征:一般地,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钝角大于它的补角;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二、新授课想一想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生1:用学过的观察、实习法生2:这些方法往往不可靠生3:能不能根据已知的真命题来证明呢?生4:那已知的真命题又是怎么证明的?生5:…….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推理的过程叫证明。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5.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定理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2定义与命题(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2定义与命题(教案)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命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命题的构成、分类和证明方法,提高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数学命题,培养他们对数学概念、定理的抽象理解和运用。
3.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通过命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来描述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命题的分类:根据命题之间的关系,将命题分为真命题、假命题和不确定命题,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命题的证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知定理、公理和定义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5.命题的应用: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命题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定义与命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判断一个陈述是否正确的情况?”比如,有人说“所有的鸟都有翅膀”,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陈述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命题的奥秘。
-举例:命题“如果一个整数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定是12的倍数”,需要通过分析4、6和12的公倍数来理解。
-理解命题否定的逻辑:对于简单命题的否定,学生可能会混淆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逻辑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
-举例:解释“不是所有的猫都怕水”这个否定命题的逻辑结构,与原命题“所有的猫都怕水”的区别。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在命题的证明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数学运算规则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八年级数学上册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2定义与命题,主要介绍定义与命题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掌握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能够正确书写定义与命题,并能够分析、判断命题的正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命题与定理的内容,对命题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分析判断命题的正确性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关系,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命题正确性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定义与命题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

3.能够正确书写定义与命题。

4.能够分析、判断命题的正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定义与命题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

2.教学难点: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分析判断命题的正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合作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定义与命题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分析判断命题正确性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定义与命题的例题。

2.准备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学习的命题与定理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定义与命题的概念,讲解定义与命题的相互关系。

让学生明确定义与命题的区别与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定义与命题的概念,尝试书写几个简单的定义与命题。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书写格式上的优点与不足。

4.巩固(10分钟)讲解定义与命题的书写格式,强调书写要求。

让学生再次尝试书写定义与命题,并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5.拓展(10分钟)分析判断一些给定的命题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定义与命题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命题的正确性。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2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课件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2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课件

【方法归纳】 命题是判断事情的语句.若命题判断的事情是正确的,则命题是真命题;反 之,命题是假命题.
【方法归纳】 先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的部分是条 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知识点三 举反例说明假命题 【例3】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若|a|=|b|,则a=b; (2)若a=b,则a+c=b+c; (3)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解 (1)假命题.反例:|2|=|-2|,但2≠-2. (2)真命题. (3)真命题.
平行线的证明 2 第1课时 定义与命题
核心·重难探究
知识点一 命题的判断 【例1】 下列句子:①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②正数都小于0.③如 果∠1+∠2=180°,那么∠1与∠2互补.④太阳不是行星.⑤对顶角相等吗?⑥作 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其中是命题的有 ①②③(④填序号). 思路分析 是否对事情作出判断→作出判断的是命题,否则不是命题. 【方法归纳】 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知识点二 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例2】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 式: (1)三角形的高交于一点; (2)垂直于同一直线它的条件 与结论.
解 (1)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三条线段分别是同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结 论是“这三条高交于一点”.可改写成“如果三条线段分别是同一个三角形三 条边上的高,那么这三条高交于一点”. (2)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结论是“这两条直 线平行”.可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7.2定义与命题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7.2定义与命题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角的平分线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角的平分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利用尺规作图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3.证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角的平分线定义及基本图形性质进行简单命题的证明。
4.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角的平分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角的平分线定义,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5.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重点讲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平分线的表示方法。
-举例:如讲解角的平分线时,可以通过具体图形说明什么是角的平分线,如何用符号表示等。
-角的平分线性质:强调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核心性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角的平分线的基本概念。角的平分线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这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角的射线。它是解决几何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角的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找到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 7.2 定义与命题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7.2 定义与命题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定义与命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2.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从具体例子中提炼数学概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践的联系.●重点: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难点:命题的概念的理解.●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创设“一对父子的谈话”场景让学生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师总结:可见,在交流时对名称和术语要有共同的认识才行.设计说明:用这种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

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明白下定义的重要性.二、自主探究探究1:证明时,为了交流的方便,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同的认识.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他们的定义.解:设赤道的周长为x m,则铁丝与赤道的间隙为:如: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大家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的定义;解:两点之间的距离3、“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是“”的定义;解:无理数4、“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是“”的定义;解:多边形5、“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是“”的定义;解:等腰三角形目的: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考考你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有理数(2)直角三角形(3)一次函数(4)一元二次方程(5)压强探究2:你认为线段a与线段b哪个比较长?线段a比线段b长.线段b比线段a长.线段a与线段b一样长.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下面的语句中,哪些语句对事情作出了判断,哪些没有?与同伴进行交流.(1)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角是直角;(2)对顶角相等;(3)无论n为怎样的自然数,式子n2-n+11的值都是质数;(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你喜欢数学吗?(6)作线段AB=CD.解:(1)(2)(3)(4)对事情进行了判断,都是命题.(5)(6)没有对事情做出判断,不是命题.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与同伴进行交流.(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如果a=b,那么a²=b²;(3)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做一做: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1)动物都需要水;(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3)玫瑰花是动物;(4)美丽的天空;(5)相等的角是对顶角;(6)负数都小于零;(7)你的作业做完了吗?(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9)过直线l 外一点作l 的平行线;(10)如果a=b,a=c,那么b=c.解:(1)(2)(3)(4)(5)(6)(8)(10)是命题.三、合作探究探究3:指出下列各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其中哪些命题是错误的?你是任何判断的?与同伴进行交流.(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2)如果a≠b,b≠c,那么a≠c;(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4)如果室外气温低于0℃,那么地面上的水一定会结冰.解:(1)条件:两个角相等,结论:它们是对顶角.(2)条件: a≠b,b≠c ,结论: a≠c.(3)条件: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它们的面积相等.(4)条件:室外气温低于0℃,结论:地面上的水一定会结冰.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说明假命题的方法:举反例使之具有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做一做:四个命题:①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1,﹣2);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是()解①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正确;②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③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1,﹣2),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才是菱形,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③.四、合作探究探究4: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证明:除了公理外,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本套教科书选用九条基本事实中已认识的其中八条是: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定义与命题
1.定义
对某些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对名称和术语下定义.谈重点下定义的注意事项
①在定义中,必须揭示出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区别.②定义的双重性:定义本身既可以当性质用,又可以当判定用.③语句必须通顺、严格、准确,一般不能用“大约”“大概”“差不多”“左右”等含糊不清的词语.要有利于人们对被定义的事物或名词与其他事物或名词区别.
【例1】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解析:判断是不是定义,关键看是否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而且作出了规定.很明显,A,C,D没有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故应选B.
答案:B
点技巧分清定义与命题
注意定义与命题的区分,作出判断的是命题,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的是定义.
2.命题
(1)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结构:
①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②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到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谈重点改写命题
命题的改写不能是简单地加上“如果”“那么”,而应当使改写的命题和原来的命题内容不变,且语句通顺完整,命题的条件、结论要清楚可见.有些命题条件和结论不一定只有一个,要注意区分.
【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分析:命题的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解:①条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条件:ab=1,结论:a与b互为倒数.
③条件: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④条件: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结论: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点技巧分清条件和结论
“若……则……”形式的命题中“若”后面是条件,“则”后面是结论.
3.公理、定理、证明
(1)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①公理是不需推理论证的真命题.
②公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定理及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常用的几个公理: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其他公理:等式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等量代换都可以看作公理.
(2)定理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①定理是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
②定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其他命题的依据.
(3)证明
推理的过程叫证明.推理必须做到步步有据,条条有理.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命题都可以作为定理
B.公理不需要证明
C.定理不一定都要证明
D.证明只能根据定义、公理进行
解析:真命题并不都是定理,故选项A不正确;定理必须经过证明,故选项C不正确;证明可以根据定义、公理、定理进行,故选项D不正确;公理是公认的真命题,不需要证明,故选B.
答案:B
点评:掌握公理、定理、命题之间的区别,明确其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命题及真假命题的判断
(1)命题的判断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定义.
①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具有明确的判断性.如果一个句子对某一件事情没有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②命题并不是数学所独有,凡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正确或错误的语句都是命题.
③命题是陈述语句,其他形式的句子,如: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都不是命题.如:“你爱好什么运动?”没有作出判断,这不是命题.
注意:错误的判断也是命题,不能以正确与否来判断是否为命题.
(2)真假命题的判断
命题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因此可以将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①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②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③真命题、假命题的判断与比较: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有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根据公理和定理证明.谈重点判断真假命题的方法
①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也一定成立,那么这样的命题为真命题;②如果题设成立,但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为假命题.
【例4-1】下列句子中是命题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②正数都小于0.③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补.④太阳不是行星.⑤对顶角相等吗?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解析:判断是否为命题,要根据命题的特征:一是必须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所以①②③是命题,它们都对事情作出了肯定回答;④
是命题,它对事情作出了否定回答;⑤不是陈述语句;⑥只是描述了一个作图的过程,并未作出判断,不是命题.
答案:①②③④
【例4-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解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析各题设能否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由a·b>0可得a,b同号,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所以A是假命题;a·b<0可得a,b异号,所以B是假命题;a·b=0可得a,b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所以C是假命题;若a·b=0,则a=0,或b=0,或二者同时为0,所以D是真命题.故选D.
答案:D
【例4-3】已知下列命题: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内错角相等.
其中假命题有__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
等腰梯形的
答案
析规律巧判真假命题
命题是判断事情的语句.若命题判断的事情是正确的,则命题是真命题;反之,命题为假命题.
5.命题的组合
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的,当条件成立,结论也成立时,该命题即为真命题.命题的组成就是通过选择一定的条件,使结论成立,即组成真命题.
组合新的命题是考察命题的概念及有关知识的重要题型.该题型常见于对几何的考查,一般是给出几个单独的论断,根据有关知识内容结合图形重新组合写出正确的命题.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往往不是固定的,要使所组合的命题是正确的,要求必须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
点评:①命题组合时,条件可能不止一个,注意两个条件的情况.②组合命题一般是几何中的某一图形的性质或者判定.
【例5-1】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 =∠C;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
命题__________.(用序号⊗⊗⊗⇒⊗的形式写出)
解析:答案不唯一,如:由AB=AC,∠B=∠C,BD=CE,得到△ABD≌△ACE,则AD=AE.所以①③④⇒②.
答案:①③④⇒②
【例5-2】对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五个论断:①a∥b;②b∥c;
③a⊥b;④a∥c;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解析:答案不唯一.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
行”,可得出:若①②,则④.
答案:若①②,则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