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还是数字复制_对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的辨析_许鹏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网络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
其作品表现形式很多,但共同特点是使用者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并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
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换——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其最鲜明的特质为联结性与互动性。
了解其创作需要经过5个阶段:联接、融入、互动、转化、出现。
首先必须联接,并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2、绘画派摄影:作品题材大多较有宗教色彩,拍摄时,作者预先有准备,然后以摆拍为主,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这种拍摄追求照片画面上的绘画效果,随后其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扔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旧没有脱离学院派法则。
当其发展到画意阶段时,就注意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由于绘画主义的创作大多脱离生活,加上创意上的被动,后来随着摄影器材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变化,又受到自然主义的冲击,失去了它的绝对统治地位,但对非纪实性的摄影艺术思想的发展起到启蒙作用。
3、立体主义:以破坏真实,驱动幻想的方式,开启绘画的自由空间的概念,完成造型的彻底革命。
4、光效应艺术:又译作视觉派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主要的非具象派艺术运动,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图案或几何形象制造各种光,色彩效果,运用色度和色彩排列和运用形式与线条之间的张力,产生各种运动幻觉的抽象派艺术。
5、偶发艺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术流派。
以表现偶发性的事件或不期而至的机遇为手段,重现人的行动过程。
6、后印象派出自印象派,但有与之完全相反的艺术主张,反对印象派忠实地描绘自然物体“外在”形式的做法而力求通过画揭示自然物体“内在的真实”,即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
7、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Visuc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艺术作品的制作和传播更加方便和迅捷,然而,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真实性和原创性的思考。
在过去,艺术作品的制作主要依靠手工创作,艺术家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借助于画笔、雕刻刀等手工工具赋予作品生命。
这种制作方式保留了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独立创作能力,使得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无法复制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然而,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艺术作品的制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地传播和交流,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艺术家的作品。
摄影技术的进步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现实世界,将它呈现给观众。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更是让艺术家能够通过电脑软件和设备进行创作和处理,实现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达。
然而,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在复制过程中,原本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被大量复制,使得每一份复制品都无法与原作相提并论。
其次,机械复制技术可能削弱了艺术家的创作独立性。
以数字化技术为例,艺术家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合成,然而,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否满足了传统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自我表达和个性化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原创性和真实性的概念。
原创性并不仅仅指的是创作作品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于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
在机械复制时代,我们需要关注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初衷和创作过程中的个人见解和情感体验,将其作为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原创的标准。
另外,我们也需要重新思考艺术作品的真实性。
尽管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然而,何谓真实性也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在信息技术和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作品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的艺术形式。
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本文将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包括数码艺术、立体打印艺术和机器人艺术等。
数码艺术数码艺术是指艺术家使用计算机和数码技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数码艺术作品通常以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存在。
艺术家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等工具来进行创作。
数码艺术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科技感和现代感,表现出艺术家对科技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思考和表达。
立体打印艺术立体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将设计图纸输入到立体打印机中,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快速变成实体作品。
立体打印艺术作品具有真实感和触感,让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
立体打印艺术作品常常以雕塑、装置艺术和珠宝设计等形式呈现。
机器人艺术近年来,机器人艺术逐渐受到艺术家的关注。
艺术家开始将机器人作为他们创作的媒介和表达方式。
机器人可以被编程来产生特定的动作和音乐,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多的创造力和交互性。
机器人艺术作品常常涉及到机器人装置、动态雕塑和机械舞蹈等领域。
机械复制作品的挑战和反思机械复制的技术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反思。
首先,机械复制作品的大规模生产可能导致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受到质疑。
其次,机械复制作品的存在给艺术家带来了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问题。
同时,机器的介入是否会削弱艺术家的创作主体性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数码艺术、立体打印艺术和机器人艺术的推动下展现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尽管机械复制作品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反思,但它们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和新的艺术体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实践,我们可以期待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能够不断突破界限,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和思考。
块茎·游牧·脱域:元宇宙赋能艺术教育新生态
收稿日期:2023-01-05作者简介:李元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块茎·游牧·脱域:元宇宙赋能艺术教育新生态李元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摘 要:后疫情时代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转型,人类的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徙。
该趋势凸显出思考“Web3.0时代艺术教育生态转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元宇宙”的出圈为该问题的求解赋予了新的想象力。
其中,元宇宙艺术创作中媒介的延展、艺术鉴赏中灵晕的复归、艺术传播新范式的浮现等艺术活动的变革唤醒了块茎式的艺术教育思维;元宇宙独有的三种持存、数字化身的映射、创作者话语权的重构促使艺术教育的对象从“定居”走向“游牧”;元宇宙中多模态的时空、情境、叙事促使艺术教育的环境进入“脱域—再嵌入”的模式。
关键词:艺术教育;元宇宙;游牧;再嵌入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3)06-0019-08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3.06.003 后疫情时代为元宇宙(Metaverse)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元宇宙成为这个时代新的语境。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1]形成一种虚实共生的生命生态,新的世界法则,新的社会关系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2]元宇宙概念所代表的是数字时代的又一次媒介演进,而多元化、实时性、在场感、社交性、身份感等特点在构建新交流平台并迭代人们的认知的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创生出新的艺术范式和美感体验。
一、从树状到块茎:艺术活动背后的思维转向 德勒兹的块茎思维模式(rhizomaticmodelofthought)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而区别于传统的树状思维模式。
新媒体艺术
以影像为主要范式的新媒体视觉艺术是一 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它有自己鲜明的文化 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新媒体视觉艺术受众的普泛化
1.视觉艺术是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播信息, 排除了书面文字对大众的限制。 2.视觉艺术是一种典型的“直观”艺术:人 的“看”和“听”。 复制技术的发达:这种机械复制方式的出 现使艺术的受众呈几何级数增加。艺术鉴 赏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专利,而成为全 民性的、大众化的群体消费行为大众实现 了对艺术的向往和实践。
视觉转向乃是由通过语言把握世界到通过 图像把握世界,其实质是从语言范式向图 像范式的转变,其核心是视觉化。数字化 网络特别是宽带网技术带来的网上看电影、 看戏、参加网上音乐会、网上参观画展等, 更是把视觉转向推向电子网络,从而进一 步加剧了文字传播的式微和视听图像的媒 体霸权。
二、新媒体视觉艺术的主要特征
举例:1998年夏天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了 一个“图像艺术展”,从平面效果看参展 作品类似于绘画作品,但每幅图像都是摄 影、计算机绘图、喷涂等多种艺术手段的 结合。如此大拼盘艺术在网络中更为流行。 数码多媒体艺术把人的文化体验的个性化 因素降到最低点并使艺术的大众化成为一 种潮流。
人们消失了审美距离感由“沉思式”审美 向“投入式”审美转变。 举例:时尚的青春偶像剧所构建的“仿真 世界”投射着青年和女性亚文化群体的欲 望,是一种欲望化的展示。这种戏剧通过 对梦幻的追逐和欲望的宣泄,为年亚文 化和女性亚文化提供了逃避世界的途径并 成为一些与之共鸣的青年人狂欢的“娱乐 场所”。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 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充满了全新实验精神的艺术 创作活动,包括数字视频、网络多媒体技术、全 息摄影、三维动画,以及图形处理、虚拟现实等 等。它涉及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 学、哲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 融合的综合体。 举例:好莱坞许多大片都依赖电脑数字影像技术 来创造形象,从《指环王》、《2012》。 3D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功夫熊 猫》……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与创新表达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新媒体与创新表达提出问题:在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与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再限于纸上绘画或雕塑,而是融合了新媒体的元素。
数字化时代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哪些变革?新媒体如何催生了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引言:数字化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变革的时代,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兴起,使得艺术的创作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数字媒体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表达出丰富多样的创作想法。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聚焦于新媒体与创新表达。
艺术创作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所面临的最大变革莫过于数字媒体的兴起。
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局限于纸上绘画、雕塑等有限的媒介,而数字媒体的出现让艺术家能够利用光影、声音、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数字媒体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段,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自由、丰富多样。
数字媒体让艺术变得更加互动数字媒体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便是互动性的增强。
传统的艺术作品往往是静态的,观众只能通过眼睛去欣赏作品。
而在数字化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互动技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动作感应等技术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这种互动性的增强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艺术作品,使得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数字媒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统的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打破了这些限制。
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创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例如,艺术家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环境,在其中进行绘画、雕塑等创作活动。
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减少了艺术家的物质成本,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此外,数字媒体还通过网络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迅速传播,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广泛地与观众交流。
新媒体与艺术表达的创新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方式,还催生了许多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新媒体艺术属性特征[论文]
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属性特征摘要: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领域中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在文化和商业领域的影响日渐增强。
走进新媒体艺术的殿堂,新媒体艺术与传统摄影和电影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传承关联,本文将从三者比较的视角切入,与大家共同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属性特征。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网络传播摄影电影数码影像一、时代的产物(一)广泛性谈起新媒体艺术,也许有人觉得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它在不经意中已经深入到了现代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新媒体艺术通俗讲就是数码艺术,电脑图形图像是它的主要表现手段,即许多业内人士所说的cg。
这种新的艺术门类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载体,其核心基础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之上。
(二)应用性目前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手段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类。
(三)相关性不同时代都曾经产生过相应的艺术种类,这是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念、艺术潮流、商业走势和制造技术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新媒体艺术是网络时代的艺术现象,当然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思考社会,用各种形象化语言表述观念,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某种波动,并形成一种力量作用在某个环节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代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
二、跨学科的融合(一)技术进步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在不同节点和层面上,促进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变革。
欧洲十五世纪几何透视学的进步,使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三维空间的表现上有了跨越式发展;十七世纪矿物和油料提纯技术的提高,在制作环节上推动了欧洲油画艺术的繁荣;十九世纪中期摄影的发明,对欧洲传统视觉艺术产生了巨大冲击,摄影从再现功能的层面替代了绘画;而十九世纪末电影的发明,又以动态画面的时间延续场景,从整体感知上超越了静态的摄影。
(二)观念变革摄影和电影发端始于技术而非艺术,但它们却以当时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迎合那个时代精神需求,很快地转换为艺术,并持续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重要学科和庞大产业。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人们常说,“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
”无论是古代的绘画、雕塑,还是现代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艺术作品一直都是对社会现象、人类情感、价值观念的表达和反思。
然而,在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后,艺术作品是否还能保持其原本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似乎已经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轻松地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本文将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创作和艺术界的冲击,并对其可能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冲击1.1 影像艺术的复制随着摄影、电影和电视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利用这些技术来创作影像艺术作品。
影像艺术的复制性使得作品可以轻松地被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作品只能存在于特定时空的限制。
观众不再需要亲自前往艺术展览或画廊,通过电影院、电视机、网络等媒介,影像艺术以其独特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这也使得影像艺术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受到了挑战,观众往往无法分辨真正的原创作品和复制品。
1.2 数字艺术的复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艺术成为了新的艺术创作领域。
数字媒体的复制性更加突出,使得艺术家们可以轻松地创建、修改和复制自己的作品。
数字艺术作品可以被以无限的方式复制和传播,几乎没有传统艺术作品所受到的材料限制。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作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难以验证,数字作品的价值和收藏性也面临着挑战。
二、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界的影响2.1 艺术价值与商品化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迅速被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从而提高了艺术市场的流通性和活跃度。
然而,由于大量的复制品涌入市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逐渐被商业化,艺术家经常面临市场利益和创作价值之间的冲突。
很多艺术品成为了商品,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难以判断。
2.2 艺术创作与技术创新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不仅对艺术作品有影响,同时也对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三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历史
达·芬奇(1452-1519)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 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 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 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 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 “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位将科学与艺术完 美结合的科学艺术巨匠。
第1讲: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简洁性、对称性与大自然美学
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 (1834-1919)认为生物学在许多方面与艺术类似。自然界中的对称, 比如单细胞生物中的放射虫对他的艺术天赋有很大的启发。海克尔擅长版 画和插图,尤其著名的是他画的浮游生物和海母的画,这些图画生动地体 现了生物世界的美。在其1896年发表的巨著《自然的艺术形式》中含有 数百幅非常细腻的植物、花卉和放射虫的骨骼的插图。他的插图生动地体 现出了大自然赋予生物的绝妙的对称结构。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艺术
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艺术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那里则体现为对光影、 透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技法的钻研和运用。由此,经过数百年中 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绘画体系。这种绘画能在 二维的平面上再现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形象,造成一种逼肖客观自然的“幻象”。
鹦鹉螺所蕴涵的奇妙数学
分形几何学与分形艺术图案
分形艺术图案体现了数学和“大自然美学”之间的联系。 分形艺术图案与大自然的许多植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的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精美分枝、螺 旋状、羽叶状树叶不仅使数学家、物理学家为之迷恋,而 且使许多艺术家趋之若鹜,他们认为在这些无穷放大或缩 小的自我相似的螺旋形结构中蕴藏着宇宙的奥秘。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误读辨析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误读辨析许鹏目前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性、艺术特性和文化特性存在明显的理论误读,应当予以澄清。
数字新媒体技术改变的是艺术的记录物化语言,而新媒体艺术建构审美意象,传达审美体验的造型物化语言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真正内在地支撑新媒体艺术特有的造型机制的是依托数字化“多媒融合”的“媒体蒙太奇”,而不是作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表现手法的“拼贴”;新媒体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大众传播媒体,新媒体催生的新媒体艺术也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大众传播催生的大众文化现象。
新媒体艺术近年来呈现出加速深化与进展的态势,但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却存在不少的理论误读,这样的误读越来越明显地干扰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的观察和理论思考,妨碍我们以清晰的学理逻辑准确地评判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总体状况和社会价值。
因此,指出这些误读现象,分析其原因,匡正其误读的偏颇,是深化新媒体艺术研究、保障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对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误读主要表现在“技术误读”、“艺术误读”和“文化误读”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阐明。
一、物化语言与艺术审美我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新媒体艺术,广义地讲,既包括非艺术类的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也包括新媒体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主要是指以数字方式复制的传统艺术作品;狭义的新媒体艺术则是指,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的完全新型的艺术形态①。
我在这里讨论的是狭义的新媒体艺术。
所谓的对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误读”就发生在这一层面。
正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催生并推动了新媒体艺术,但也由此引起了人们对于新①参见拙文《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期。
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媒体艺术表面的技术特性的种种误读,其中最为流行的观点是由这样的疑问构成的:新媒体艺术以抽象的、非物质的、“冷冰冰的”“0”与“1”,如何能够孕育、构建、传播与还原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艺术生命的审美形象?这种疑虑显然是把新媒体艺术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机理简单而直接地等同于情感意象的造型机制。
论新媒体艺术中科技与艺术的整合
2 0 1 4 年 第2 期
论新媒体 艺术 中科技与艺术 的整合
何 滢 贽
( 云南艺术学 院美术学 院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 摘 要 :以当代科技的发展 为背景 ,立足 于新媒体 艺术 的发展现状 ,探析新媒体 艺术这一新兴学科。通过对新媒体 艺术
2 0世纪 5 0年代 ,欧美信息产业革命推动 了信息技术 的发 展 。与此 同时 ,在艺术领域 ,数 字语 言的运用 、信息 的传播 、 网络的普及加快 了技术 与艺术 的相互 渗透和融合 。然而 ,在艺 术发展史 中,科技 与艺术始 终是 一对矛盾体 。瓦特 ・ 本雅 明早 在7 0年前就质疑过机 械复制 时代来 临之后 , 艺术 “ 灵韵 ”的消 失。 当科技 的恩典再次 降临到艺术本身 ,但又逼得艺术无从逃 避的时候 ,机遇 和变革总是 同时 向着艺术发 问 ,如何实 现科 技 与艺术 的协调 整合 ?那是理性与感性 的整合 ,机器 与人 性的整 合 。一旦整合成功 ,将是人类文化艺术 的一次完美延伸 。 1 矛盾 中的质疑 与融合 科技 和艺 术 ,是人类智慧 的双生花 。它们 的发展决定着人 类文 明的进步程度 ,是人类发展不可 或缺 的两个决定性 因素 。 科学 ,属于理智型活动 ,运用逻辑推 理 ,揭示 自然和客观规律 为最 终 目的 。而艺术 ,在认 知的同时 ,需要运用丰富 的想象力 评 价生活和表现情感 ,是一种 主观性 的创造活动 。基于学科分 析 ,两者确有诸多不 同。然而 ,马克思 指出 :“ 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 。 ”艺术 和科技 , 存在 于统一辩证 中 ,两者 虽有诸 多不 同,但都是在揭示 人类 进步 的真理 ,且不能相互取代 。两 者互为矛盾体 ,必 然可以在相互斗争和相互作用 中不断前进 , 共 同带来新事物 的产生和发展 。 纵观历史长河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在源源不断地给 艺术注入新 的活力。文艺复兴时期 的绘画处处投射 出解 剖学 、透 视学的智 慧;颜料的提纯技术塑造 了北欧油画的明快风格 ;印象 派的诞生得益于对光学色谱 的研究 ; 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借助照 相机帮助他实现 了完美的人体 比例。由此可以看出,科技与艺术 的矛盾其实是存在于新旧事物 的交替中。 科技始终是 以引导者的 身份实现着艺术 的革新和重生 ,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 进入 2 1世 纪,科学和艺术的相互渗透愈发加深 :( I ) 干 斗 技的 进步 为艺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新 的物质技术支持 , 使众多新艺术产 生。②导致部分传统艺术形式衰落 。但这并不能阻止科学技术的 发展 给艺术带来的新观念和创造力 , 数字技术 的融人大大改变了 艺术 家的视觉传达方式和创作思维 。 正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理 论家保 罗 ・ 瓦德里所言 :“ 在所有艺术 中,都存在着一种 已不能 再像 以前那样去观赏和对待的物质成分 , 因为这种物质成分不能 不受制于现代科学 和现代实践。 伟大 的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 巧 ,这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 , 最终或许还会 以最迷人的方式 改变艺术概念 本身。 ”于是 ,科技带来 的种种新媒 介 ,从改变艺
浅谈当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浅谈当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气韵流动的“中国画卷”徐徐拉开,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让全世界为之惊艳,陶醉于高科技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
开幕式策划和实施是一大批新媒体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运用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展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
此外,人们最关心的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和过程,也采用了新媒体艺术互动表演的形式,为世人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享受。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量使用新媒体艺术手段并获得巨大成功,昭示着未来中国在重大活动开幕、展览、演出和会议上将大量运用新媒体艺术元素,预示着中国新媒体艺术时代的到来。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日益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支。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呢?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
新媒体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
广义新媒体艺术的定义涵盖了一系列包含人类思想传递的信息媒介,通常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泛指以信息或数字技术为手段,以移动通讯和网络媒体为平台创作的各种区别于以往传统手段表现的艺术形式,一般均带有强烈的高科技和互动特征。
一、新媒体艺术诞生的基础新媒体艺术即在20 世纪艺术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诞生出来,大约有30年的历史。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有两大支柱。
其一是20 世纪初期诞生的众多艺术门类和思潮。
如观念艺术,早期的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60 年代的偶发艺术,70 年代的表演艺术,以及70 年代的电子艺术,装置艺术和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脱胎于传统的媒介土壤,却无意中奠定了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想基础,最终更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新媒体艺术的怀抱。
其二,20 世纪后期的新科技也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土壤。
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人类世界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大为着迷,神经科学、生物学、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艺术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分化和演绎,各种新兴艺术门类层出不穷,并大多数地带有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烙印。
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数字艺术在网上的表达与交流
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数字艺术在网上的表达与交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兴形式,也逐渐在网上得到了广泛的表达和交流。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数字艺术在网上的表达与交流的现状和影响。
一、数字艺术的定义与特点数字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媒体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媒体性:数字艺术可以融合多种媒体元素,如图像、声音、视频等,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2. 互动性:数字艺术作品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可以通过点击、滑动等方式参与到作品中,增加了参与感和沉浸感。
3. 可复制性:数字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复制和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作品,扩大了艺术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对数字艺术的推动新媒体的出现为数字艺术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数字艺术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1. 艺术作品的传播:通过互联网,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作品。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
2. 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观众可以与艺术家进行互动,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艺术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观众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3. 艺术市场的拓展:互联网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他们可以通过网上拍卖、在线展览等方式销售自己的作品,扩大了艺术市场的规模。
三、数字艺术在网上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数字艺术在网上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 1. 网上展览:艺术家可以通过网上展览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欣赏到作品,无需实际到达展览现场。
2. 艺术博客: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或个人网站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批评理论建构
1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批评理论建构魏毅东 左 千摘 要:在视觉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代,艺术表现出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崭新的艺术形态和样式。
传统艺术批评理论未能及时更新,已经不能描述和概括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及其性质,陷入了一种“失语”的状态。
视觉文化、视觉技术进入当代艺术生产与消费,改变了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向。
视觉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多专业交叉融通的性质。
在视觉文化时代,要尝试建构跨学科交叉融通的艺术批评理论体系,使之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用之指导艺术实践,把握视觉文化和视觉技术驱动的当代艺术发展的命运。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批评理论;视觉文化;交叉学科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艺术批评”一词相当复杂。
美学家莫里斯•韦茨将“艺术批评”定义为:“有关艺术作品的一种经过一番研究的论述的方式,这种方式系使用语言来试图促进和丰富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
”[1]7艺术批评的对象涵盖了所有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等,中心是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描述艺术实践活动,向公众传达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为艺术家创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一样,艺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探索,与艺术创作、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研究紧密相连。
一、视觉文化时代艺术的嬗变与传统艺术批评理论的“失语”19世纪照相术发明以来,视觉文化发展迅速。
“当代社会是视觉文化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视觉文化的无限制扩张对现代与当代艺术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1,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视觉艺术领域,视觉因素压制和驱除非视觉因素,独占艺术表现与艺术体验的所有空间,艺术走向视觉极致化的道路,即“视觉垄断”;二是在非视觉艺术领域,视觉因素植入并驱逐非视觉因素,艺术走上视觉化的道路,即“视觉殖民”。
视觉对各类艺术的侵扰和改造,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与体验。
与此同时,传统艺术批评理论未能及时更新,不再适用于描述和批评当代艺术的新发展和新变化,陷于“失语”状态。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_许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1 2013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许 鹏[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12XNL006)[摘要] 技术对艺术的支撑主要表现为技术决定了艺术的造型方式、记录方式与传播方式。
以技术对艺术的造型、记录与传播功能为经,以艺术与技术关系类型的历史演变为纬,能够透视新媒体艺术种种特性间的内在结构关联,在学理结构层面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以中国的网络文学为分析对象,一方面可以印证新媒体艺术学理结构的合理与适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揭示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发展轨迹。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技术与艺术;造型方式;记录方式;网络文学[作者简介] 许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中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近30年的艺术实践和近20年的理论探索,期间历经命名的困惑、文化的定位、概念的界定和范畴的建构。
时至今日,我们可将新媒体艺术界定为新媒体所催生的一切艺术现象而不仅仅是“新的媒体艺术”。
具体来说,就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而这一新型艺术形态包含三个层面的概念外延:第一,泛艺术的层面,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第二,广义的层面,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第三,狭义的层面,即符合上述新媒体艺术基本内涵的艺术形态。
[1]现今,新媒体艺术尤其是我国的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说在谈到新媒体艺术时,学者大都会总结它的特点,例如数字化、个性化、在线性、交互性、体验性、多媒融合、远程传播、虚拟现实等。
但是这些特征彼此间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等价的,还是递进、序列的?是唯一、排他的,还是复合、叠加的?这些都尚未廓清。
机械复制时代的人与艺术
2016/05机械复制时代的人与艺术文/王曼曼【摘要】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它在促进经济、政治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技术手段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品被人们从神圣的祭坛上请下来,神秘性与距离感土崩瓦解。
机械复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与价值,对现代艺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复制;艺术观念;电影艺术;大众图像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由高科技和大众文化所操作的时代,一个丰盈与匮乏相交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喧嚣与躁动的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狂轰滥炸、日复一日的感官刺激,使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态度从最初的震惊走向麻木,导致现代人整体经验的破碎与贫乏。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科技彻底改变和塑造了现代人的生活,而且推动了精神文化产品的蓬勃发展,使人们的思维、行动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不同时代感知艺术的方式历史的斗转星移常常会改变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方式。
史料记载最早的艺术作品起源于某种礼仪——起初是巫术礼仪,后来是宗教礼仪。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道:原始的审美或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一种原始巫术礼仪或图腾活动之中。
我们不清楚早期人类是否信仰神灵的存在,但他们相信通过艺术可以激发出超自然力量的观念相当明显,于是人类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无法理解的力量的崇拜。
所以,在远古时代,艺术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人们并没有把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进行审美观照。
中世纪以来,雕塑被视为一种偶像崇拜,《圣经》成为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西方的雕塑和绘画有许多关于宗教题材,有些作品直接被置入教堂供人膜拜,比如耶稣受难的雕塑。
在基督徒看来,这是上帝赋予了艺术家技艺,因而艺术只能用来传递上帝的旨意。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开始站在世俗立场从审美角度看待这些宗教题材的作品,继续表达着对它们的崇敬和赞美。
实际上东方的雕塑,尤其是与佛教有关的雕塑,也是作为崇拜对象来对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6-10作者简介:许鹏(1953) ),男,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文化理论。
2007年第5期总第35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 l of Ji angsu A d m i nistrati on Instit u te N o .5,2007G enera lN o .35#文化研究#机械复制还是数字复制)))对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的辨析许 鹏(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2)摘要:人们习惯于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定位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身份。
实际上新媒体艺术依托的是数字复制技术,它与本雅明讨论的机械复制分属于艺术复制的不同阶段,从复制原理、复制功能到价值意义存在着一系列重大差异。
简单沿用机械复制理论和文化工业理论将无法正确把握新媒体艺术基于数字复制技术的整合功能而形成的多元兼容、和而不同的基本文化品性。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机械复制;数字复制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7)05-0031-07没人知道新媒体艺术确切的问世日期,一般认为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算来也是到了/知天命0的年纪,可是在文化艺术的家族中,它仍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婴儿0。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身份,我们已知道它的母亲是/艺术0,而它的父亲是/技术0,确切地说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支撑的新媒体技术,但关于/身份0的说法仍然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这种认识上的模糊不仅妨碍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因为这一健康发展是要以清晰正确的自我身份确认为前提的;而且更妨碍了新媒体艺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因为如果文化身份不确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就失去了基本的定位坐标,学术对话也就失去了共同的语境。
所以,关于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的研究已经成了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重要课题。
一、与生俱来的/原罪0我们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作为理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泛艺术层面的含义,即是指新媒体节目(title)中一切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东西。
第二,广义层面上的含义,即是指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主要是指以数字方式复制的传统(即不是在数字化环境下创作的)艺术作品。
第三,狭义层面上的含义,即是指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狭义层面上的新媒体艺术。
我们之所以这样定义新媒体艺31术,是要凸显其与传统艺术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首先,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基于此种技术的科学模拟、多媒融合、实时互动、平等共享等诸多功能尽可以用来为艺术审美创作服务;其次,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这种出新从艺术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复制开始,进而引发了艺术活动整体的/链式反应0,艺术活动已经可以全面依托于数字化的新媒体平台,活动形态本身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例如,/创作-传播-欣赏-批评0不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历时性过程,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界线也不再泾渭分明等等);再次,艺术活动形态的变化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形成新的审美机制;最后,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型艺术形态,其艺术理念、审美理想乃至评价体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嬗变。
在5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6一书中,本雅明首先将艺术复制的历史概括区分为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两个阶段,在对比分析了机械复制的阶段不同于手工复制特征的基础上,以艺术复制方式的变革为切入点,重点考察了艺术审美的变化。
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对艺术审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艺术/灵韵0的凋谢、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的转变、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的转换、凝神专注式的接受转向消遣式的接受。
阿多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音乐理论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
阿多诺亲身经历了大众文化的兴起,流行音乐和大众传媒成为了阿多诺的思考对象,他提出的具有强烈针砭意味的/文化工业0概念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理论中的一个经典概念。
1941年,阿多诺在助手的协助下发表论文5论流行音乐6。
文中提出三个著名观点:流行音乐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征;流行音乐刺激的是被动消费;流行音乐是社会的黏合剂。
法国著名学者鲍德里亚在本雅明论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描绘了当代文化发展的危险图景,正是数字化的大批量的艺术复制,使得后现代的影像生产已经彻底摆脱了原作的束缚,从而导致影像生产不再与现实紧密相联,而仅仅是影像自身的不断复制和模拟。
人们往往只惊叹于数字复制所带来的视觉或听觉的刺激,而根本无暇对艺术做出深入的思考。
具有充分膜拜价值并让人凝神静气欣赏的艺术往往被快餐文化和一次性艺术所取代,大众化、通俗化和平面化的艺术审美趣味正愈演愈烈地四处蔓延。
杰姆逊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成绩卓著的研究者,他把/复制0问题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来看待。
在北大讲演录5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6中认为,后现代社会是由平面化、无深度感统治一切的。
后现代社会的无深度主要表现在四种/深度模式0的消失。
这四种模式的消失,说明后现代主义文化已完全脱离和背叛了黑格尔、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和符号学确立的关于区分本质与现象、明显与隐含(意识潜意识)、确实性与非确实性、所指与能指的思维模式,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文化历史意识正在消失,历史传统行将断裂。
这么多重量级理论家众口一辞的否定性评价,不知道这是新媒体艺术的荣幸还是悲哀。
最可悲的是新媒体艺术/摊上0(而不是/犯下0)的是与生俱来的/原罪0,而且看来无可救赎。
但是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上述四位理论家中的本雅明和阿多诺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新媒体艺术,鲍德里亚的研究著作分析对象集中于广播电视,而杰姆逊尽管生活于计算机网络时代,尽管有研究者坚称:杰姆逊所考察的/复制0决不是本雅明曾在30年代关注的机械时代的复制,而是数码复制时代的/复制0,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数码复制所可能面临的/深渊0,在北大讲演录5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6一书中,他对此问题展开了具体的论述。
然而,就是这篇96页的文章,作者只在不到一页的篇幅中提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并把它形容为/对社会整体问题的一个更深刻、更富喻意的误读和夸张0[1](P488),所有具体分析的作品没有一件取自新媒体艺术。
对此合乎逻辑的解释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这些理论家或他们的引用者认定:新媒体艺术所应用的数字复制与本雅明当年论述的机械复制大同小32异,或者干脆就是一回事。
二、艺术复制的发展迄今为止的艺术复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手工复制、机械复制和数字复制。
本雅明在5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6一书中正确地分析了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两个阶段。
他指出,在艺术品的手工复制阶段,由于技术水平非常有限,/希腊人只知道两种用技术复制艺术品的方法:铸造和制模,他们能够大量复制的艺术品只有青铜器、陶器和硬币,其余的艺术品则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0[2](P81)。
在手工复制阶段,复制品对原作的依照程度是非常高的。
由于复制品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复制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原作在数量上的不足之处,一般很难对原作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其艺术价值也根本无法与原作相提并论。
19世纪,石印术、照相术、声音复制术与早已有之的印刷术一起,从文字到图像、声音开辟了全方位的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而摄影术则是/第一种真正革命性的复制手段0[3](P267)。
机械复制使艺术作品的副本大规模大范围得以诞生,复制品能随时随地出现在欣赏者面前,为欣赏者占有。
尤为重要的是,/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开始经受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0[2](PP83-84),机械复制技术由此不仅仅是艺术品复制的手段,同时已经发展成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要素之一。
与手工复制相比较,机械复制具有鲜明的新特点:第一,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实现了批量化的复制,艺术的复制显得益发容易,艺术复制品的数量也由此不断增加。
第二,机械复制比手工复制更加独立于原作,可以借助设备和技巧对原作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复制品可以突出展现艺术原作的不同的侧面。
第三,机械复制的艺术复制品可以传播到原作无法达到的境地,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艺术品原作影响,赋予原作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本雅明的正确性不但体现于他的上述结论,更体现于他的理论敏感以及研究问题的原则与方法:第一,历史主义的原则。
本雅明站在工业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对艺术复制方式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审视和分析。
第二,比较分析的方法。
本雅明不仅分析了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两种复制方式的不同之处,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区别。
第三,从技术变革切入,立足于审美新变的考察的思路。
艺术复制方式的变革主要还是技术层面上的变化,本雅明没有停留在此,固步自封,而是以此为前提和基础,继续仔细考察了艺术审美由此发生的新变。
电子计算机被人们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以它为标志的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几乎改变了我们周围的一切,甚至我们自身,当然包括艺术复制。
不仅如此,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它从改变艺术的物化载体和传播方式开始,还一步步催生了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
正如保罗#瓦德里所言: /在所有艺术中都存在着一种已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去观赏和对待的物质成分,因为这种物质成分也不能不受制于现代科学和现代实践,,人们必须估计到,伟大的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
0[2](P78)技术原理的变化必将带来艺术审美的改变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作为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数字复制技术,在许多层面上依然继承了机械复制技术的特点。
但是数字技术的先进程度远胜于机械复制,而且数字复制最为核心的技术原理、传播媒介与机械复制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数字化时代前行的过程中,数字复制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计算机发展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主要解决艺术复制活动中的模拟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还原的逻辑运算技术问题,这是数字复制的第一步,为艺术复制提供数字化平台,开启了数字复制时代的大门。
第二,光存储发展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解决艺术复制活动中的数字信息的存储、编辑、出版的多媒体交互式光盘技术问题,这是数字复制广泛进入文化出版领域的关33键一步,创立了艺术复制的非线形信息结构,使得数字复制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互联网发展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解决艺术复制活动中的实时互动远程传播的传输协议的技术设计问题,这是根本改变艺术复制观念,变/复制0为/共享0的重大一步,以此为契机,新媒体艺术在行为方式(参与性)上,进而在艺术观念上(交流性)全面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