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学习古今异义的有关知识。
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三、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重点理解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一)导入课文
在必修二中我们学习过《鸿门宴》,它的选自那个史学著作?作者是谁?以提问形式,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史记》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记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如果说之前我们通过《史记》认识了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等一系列秦末英雄的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来自战国的两位豪杰——廉颇与蔺相如。
(二)战国形势(重点在秦与赵)
公元前284年,长期与秦国对峙的东方强国——齐,在六国的联合围攻下一败涂地。
齐国破败之后, 西方强国——秦,自然地成为七雄之首,而赵在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国内实力大增,加之赵惠文王信任贤能,其弟平原君赵胜善能延揽天下人材。
赵国背后的燕国与赵维持着巩固的同盟。
所以,地广兵劲又无后顾
之忧的赵国, 已成为东方六国中最为强大的力量。
当然赵国也就成为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秦赵对立从此拉开了帷幕。
在四年的对抗里,秦军虽然占了上风,但赵的基本国力尚属完整,要想决出胜负,就必须诉诸于双方的主力决战。
而就在此时,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齐人经过五年苦战,奇迹般地转变了战局。
即墨守将田单以火牛阵打垮了燕军主力,齐国本土70余城尽皆收复。
齐国君臣视燕赵为仇敌,企图把燕赵所占河北、河间之地尽数夺回。
面对齐军的席卷之势,燕人几失招架之功,赵人也惊骇万分,急欲与秦妥协,回身对付复兴的齐国。
无独有偶。
饱受秦军重压30多年的南方大国——楚,乘秦赵胶着之际,在公元前279年派军向秦反攻, 很快夺回黔中郡,并乘胜追入秦之巴郡,攻取了旧巴国的都城枳。
秦的后方基地巴蜀地区仍面临着丧失的危险。
在后院起火的形势下,秦也无心再与赵国相争,共同的需要使双方坐到了一起。
这样即相互对抗、对立又需要联盟的两国为两位豪杰的登场搭好了历史的大舞台。
(三)课文字词解读
1.听录音诵读课文,掌握重点、难点字词读音。
2.课文重点词语积累
A.通假字
(1)
(2)(庭:通廷,朝廷)
(3)
(4)(缪:通穆)
(5)
B.古今异义
1.
(古义: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动词;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
3.
(古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
“亲戚”一般指内亲,有时也指外戚。
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比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
)
C.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安置住宿
用刀杀
穿
走向前
⑵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
在朝廷上
向上
在朝廷上
⑶使动用法
使……完整
使……破,撞破
使……承担
使……回去
⑷意动用
羞,以……为羞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D.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宾语前置:
①何以知之
②君何以知燕王.
(3)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4)状语后置:
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5)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6)省略句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之)以(之)
②大王见臣列观。
臣(于)列观
③遂与秦王会渑池。
会(于)渑池
④不如因而厚遇之。
(我们)不如
(四)学生诵读
第二教时(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艺术特色)
(一)诵读并思考
请同学再次诵读课文,注意读音。
并请同学们思考本文写了哪几件历史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负荆请罪)
(二)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第二部分(3-13)完璧归赵(分3层)
1.(3-5)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
2.(6-11)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与秦王斗争的经过
3.(12-13)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取得的成果
第三部分(14-16)渑池会(分3层)
1.(14)写会前计议
2.(15)写会上斗争
3.(16)写斗争结果
第四部分(17-21)将相和(分3层)
1.(17-18)写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
2.(19)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
3.(20-21)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三)文章的中心
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能言善辩的大智大勇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宽厚待人的高尚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忠君爱国、勇于改过、坦率直爽的磊落胸怀。
(四)人物形象分析
(1)作者是如何通过三个故事刻画蔺相如的形象?
作者写蔺相如主要从缪贤的评价“其人勇士,有智谋”为张本,详写了他一生经历的三件事。
在“完璧归赵”中写他献策、入秦、智斗,最终将玉璧完好无损地送回到赵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在“渑池会”中,写他逼秦王击缶,戏秦臣献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在“将相和”中,写他避让廉颇,慷慨陈志,化敌为友。
这三件事,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对国家的耿耿忠心和不畏强暴,申明大义的品质。
(2)对廉颇、蔺相如的描写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用了明写、详写的方法,笔墨酣畅,具体入微。
除了正面描写外,还用了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方法。
对廉颇的描写采用了暗写、略写的方法,往往是寥寥几笔,性格全出。
(3)总结人物形象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件,在尖锐的矛盾
冲突中刻画廉颇、蔺相如的性格。
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
这两个事件主要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在“负荆请罪”中,表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厚待人。
本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廉颇的性格主要在“负荆请罪”中体现出来,那就是直率坦白、勇于改错。
(五)艺术特色
一、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
(三个故事,集中、凝练、鲜明)。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
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
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和好,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
3.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
4.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5.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第三教时(知识链接)
(一)人物点评
课内知识链接
1.你能数出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蔺相如廉颇缪贤赵惠文王秦昭王
2.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哪一个?请略作点评
请同学自由发挥。
高考链接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
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姑年老,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所获。
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丹从之,即刑讼女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
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车请之。
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衣遁去。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
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
臣不敢苟私乡曲,窃
感禽息2,亡身进贤。
”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
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全国高考卷)
A.孟尝品性正直。
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
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
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解析:应选D。
原话是“尝竟不见用”,没有说孟尝拒绝任用。
)
人物评价小结
人物评价知人论事
事件归纳前后有别
感情评价恰如其分
时间概述有先有后
(二)课文重点句子翻译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策没有确定,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重点:求、可、使)
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赵国城池,其实不能到手。
(重点:度、特、以……为、实)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只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重点:去、亲戚、事、徒、者……也)
(三)课堂作业
请根据“负荆请罪”的文言材料,以“蔺相如其人”为题,赏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