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品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中的应用
叶章颖*,祁凡雨,裴洛伟
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叶章颖,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电解水工程化应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Email:**************.cn 来源:《水产工业化养殖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刘鹰、朱松明、李勇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9-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养殖水体杀菌和环境消毒、毒藻清除,以及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品活体净化、清洗杀菌、贮藏保鲜等卫生品质中的应用进展。提出进一步推广微酸性电解水的应用范围、加强电解水专用设备的研发及完善电解水的相关标准规范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水产养殖,水产品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2011年我国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5611万吨。水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并不是水产养殖技术强国,当前渔业水体环境的污染和渔药残留等因素严重制约我国水产行业的发展。同时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研究表明,微生物污染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甲壳类、贝壳类水产品多数生活在近海或淡水中,其表面或体内易携带致病菌;淡海水中的水产品均有感染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等的可能。一些水产品如牡蛎、三文鱼等在食用前不经过加工或半加工,消费者不可避免的会通过该种食用方式感染某些食源性疾病,尽管这些疾病一般不会威胁生命,其症状一般从短期温和型肠紊乱到急性胃肠炎,但极可能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因此,抑制或消除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是保证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1]。一般通过养殖过程中的水体净化和水产品加工处理两方面来进行。
水产养殖过程常用的水体净化技术是紫外照射和臭氧杀菌以及一些化学杀菌剂。紫外线处理海水时,海水的浑浊度、颜色及其可溶性铁盐均能影响紫外线通过海水的透过率,降低杀菌作用进而影响净化效率。臭氧是一个强氧化剂,用于海水消毒时会首先与海水中的离子反应产生副产物,其次,如何精确的控制臭氧发生量,均匀地溶于海水,并保持海水中稳定的臭氧浓度尚存在困难,同时臭氧发生装置要求高,操作不便[2]。相对来说,化学杀菌剂使用方便,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危害
性。
水产品加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化学类杀菌剂有双氧水、臭氧、含氯制剂等。双氧水属于低毒杀菌剂,使用量如果不当会对人体产生潜在致癌性。臭氧虽能有效杀菌,但因为存在着残留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副产物的可能,其使用一直存在质疑;含氯制剂因其对设备的腐蚀性及存在余氯残留的危害,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3]。近年来新起的冷杀菌技术如超高压杀菌、辐照杀菌等虽能较好的保持产品固有的营养价值及色泽风味,但均因杀菌成本高、适用范围小等不利于工业化推广[4]。
酸性氧化电位水(又叫酸性电解水、电生功能水等)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机能水,通过直流电解稀盐酸溶液或食盐溶液产生,具有广谱抑菌活性、高效、安全无害、环境友好等特点,可现场生产,操作简单且生产成本低。已有研究表明,电解水对于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5-6]。目前,酸性电解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日本已有大量报道,在食品加工、农产品保鲜、植物病害防治等领域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剂,酸性电解水直接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消毒杀菌在我国报道还很少,本文将其目前在水产业中的应用进行整理,期待为其应用于我国的水产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1 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基础及杀菌机理
1.1酸性氧化电位水基础介绍
1990年日本学术年会上,由于酸性电解水能迅速杀灭造成医院内感染的MRSA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而引起医学界广泛注目。酸性氧化电位水及其电解仪器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日本研制成功,最开始获得批准并投入使用的是强酸性电解水(pH 2.2-2.7),采用有隔膜的电解槽电解产生。后来有学者开始认识到强酸性电解水的腐蚀性、残留氯高等问题,因此,近年来新起的微酸性电解水(pH 5.0-6.5,ORP 500-800mv, ACC 10-30ppm)因其无腐蚀性、几乎无余氯残留、杀菌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2002年6月10由日本厚生劳动省认定微酸性次氯酸水可作为食品添加物使用(日本官报第3378期)。
在我国,对电解水的研究已经起步,已有很多家医疗卫生相关机构引进设备或用国产设备进行了消毒效果观察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电解水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都集中在酸性电解水杀菌机理的问题上。此外,在电解水物理化学特性、贮藏条件方面所做的研究也很多。Horiba[7]等人考察了中性电解水(pH6.1) 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各理化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对白色念珠菌和17种细菌(其中15种细菌从感染的根管中分离) 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密闭避光条件下贮藏21天,中性电解水的pH值、ORP值基本保持不变,有效氯浓度则变化较大,由18.4 mg/L降到10.6mg/L。另外,贮藏后中性电解水的杀菌活性降低。Cui[8]等人研究表明:加热和冷却对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ORP和电导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证明了加热和冷却时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略有
升高,ORP下降,电导率显著增加,有效氯浓度变化不大。稀释对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ORP没有显著影响,但电导率和有效氯浓度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微酸性电解水和酸性电解水的pH值和电导率基本不变,光照对微酸性电解水的各项理化性质没有显著影响(p>
0.05),不同贮藏条件不影响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而酸性电解水开口贮藏后杀菌效果下降。
1.2 杀菌机理
目前,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有关酸性电解水的杀菌作用机理,初认为是由于其pH值及ORP值超出了微生物生长的最适范围,使微生物的细胞膜发生电位改变,导致膜通透性增强,细胞内容物溢出,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并且杀菌效果与ORP值成正比[9]。Liao 等认为高ORP值能影响并损害大肠杆菌的GSSG/2GSH的氧化还原状态,破环细胞外膜和内膜[10]。后来曾新平[11]研究发现Na2SO4、NaNO3电解水的灭菌能力远低于酸性电解水,pH为2.50的H3PO4、HCl溶液的灭菌效果都很差,他认为电解水的高效杀菌作用是以ACC为主导、低pH值及高ORP 值为重要促进的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CC起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提出了几种解释,主要有上述的ORP学说、有效氯学说、活性氧学说、自由基学说等。例如郝建雄[12]等认为强酸性电解水的杀菌主要成分是次氯酸,当有效氯浓度达到一定值,其存在形式HClO或ClO-则是决定电解水杀菌强弱的关键。杨敏[13]认为电解水杀菌过程中,活性氧和有效氯的协同消毒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电镜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中的羟自由基也在消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有效氯学说被确立为酸性电解水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学说。电解水的杀菌机理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解释,需进一步证实研究。
2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 养殖水体杀菌和环境消毒
表1总结了电解海水对于鳗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的杀灭效果。沈晓盛等[14]将海水及海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后通过氧化电解水装置进行电解不同时间后,所得酸性电解海水对病原菌及食品加工表面接触材料(地板砖、不锈钢板、瓷砖、手套、抹布)的消毒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海水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能将107 CFU/mL的病原茵悬液在l min内几乎全部杀死,能将表面材料含有的107CFU/cm2病原菌在5 min之内几乎全部杀灭。由此说明电解海水对食品加工表面接触材料具有明显的消毒效果,能取代以淡水为原料的电解水杀菌效果是高效廉价和不浪费淡水资源的一种理想消毒剂。Jorquera等[15]对电解海水用于扇贝孵化场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经高压蒸汽或紫外处理过的海水,电解海水有较高的微藻生长率,具有低水平的Cl-含量的电解海水就能起到消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