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的教材体例新模式
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
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一、专业基础课编写模式1)可采用传统的编写模式,如章、节等层次,具体可见《作译者手册》与编写须知,也可参照原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
2)教材每章前要有本章学习目的。
3)每章内容由基本知识点与典型小实例组成,典型小实例的展开是针对基本知识点而进行的。
4)每章后要有小结,突出重点、难点,为专业项目化教学打好基础。
5)章后要有思考练习题。
思考练习题要与考工、考试结合起来。
6)前言要写上本书特色、总课时安排及每章课时安排。
7)有些教材还要进行立体化开发,如附带电子教案、CAI课件,为教师、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
二、专业课编写模式项目一**********(即标题,要有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要结合工厂与社会,使学生学有所用)任务一 ###########(即要达到的目的)基本知识:与项目或任务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即基础理论知识的简化。
技能训练:针对具体项目或任务的训练(即典型实例,包括训练步骤、注意事项、考核内容以及项目或任务完成后的检查。
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层次可参见《作译者手册》与编写须知中的第二种。
一、########(标题)1.#######(标题)(1)##### #########。
(前空两格,无标题,接排)1)#############。
思考与练习:思考练习题要与考工、考试结合起来。
多媒体教学:教材还要进行立体化开发,如附带视频实录、仿真操作、电子教案、CAI课件,为教师、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汪光灿。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探析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析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1.以项目为主导: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式,师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展开合作学习,通过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
3.团队合作: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增强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4.多元评价: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表现和思维能力等方面。
二、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1.项目选题: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项目主题,例如“设计一个游乐园”、“制作一个数学游戏”等。
2.项目设计: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项目要求和完成方式。
3.项目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活动,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研究、讨论和实践,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总结:项目结束后,学生要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问题并改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项目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展示活动将项目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三、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挑战:项目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具学习乐趣和挑战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项目式教学参考体例1
《报检实务》目录学习情境一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初步认识任务一认识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学习情境二报检单位备案/注册登记任务一申请网上注册任务二办理注册登记任务三取得注册登记证书学习情境三报检员从业资格任务一取得报检员职业资格证书任务二办理报检员注册学习情境四电子报检任务一申请开通电子报检任务二开展电子申报业务学习情境五出境检验检疫任务一申请出境检验检疫任务二准备检验检疫单证任务三协助实施检验检疫任务四取得出境货物通关单学习情境六入境检验检疫任务一申请入境检验检疫任务二提供检验检疫单证任务三取得入境货物通关单任务四协助实施检验检疫任务五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附录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附录二出入境检验检疫代理报检管理规定附录三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管理规定出境检验检疫工作流程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流程学习情境一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初步认识任务目标·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含义、产生及发展·明确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法律地位及作用·熟悉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主要职能任务提出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量的迅猛增长,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也在急剧增加。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作为“国门卫士”,既是国家主权和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也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维护人民权益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皇岛市某高校国际物流专业学生赵某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职业生涯规划,立志毕业后从事出入境报检工作。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报检员,首先要对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性质、任务、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为此,赵某要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认识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任务一认识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必备知识一、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概念出入境检验检疫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国家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等要求,对出入境货物、交通运输工具、人员等进行检验检疫、鉴定、认证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的统称。
项目化教材案例
项目化教材案例一、项目背景。
咱们学校啊,总是感觉学习生活有点枯燥,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
于是呢,学生会就想出了一个超棒的点子——搞个校园美食节!这可不得了,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了一颗超级有趣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二、项目目标。
1. 让同学们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什么麻辣烫、煎饼果子、寿司等等,把大家的味蕾都照顾得服服帖帖的。
2. 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平时大家可能就跟自己班上的同学熟,美食节的时候,为了一口美食,那不得满校园找人聊天,交换美食心得啊。
3. 还有就是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毕竟这个美食节可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定的,得大家齐心协力,就像一群小蚂蚁搬大蛋糕一样。
三、项目团队组建。
1. 美食采购小组。
这组的同学那可都是“美食探险家”。
他们要在学校周围甚至更远的地方去寻找那些美味又实惠的食物。
他们得跟小吃摊主们讨价还价,就像精明的小商人一样。
比如说,小明就是这个小组的一员,他平时就特别爱吃,对周围的美食了如指掌。
他就带着几个小伙伴,一家一家地去问价格,跟摊主说:“老板,我们可是为了全校同学来采购的,你给个优惠价呗,我们以后还来呢!”2. 场地布置小组。
这是一群充满创意的“小艺术家”。
他们要把学校的操场或者食堂变成一个超级有氛围的美食广场。
他们会从家里带来各种装饰品,像彩色的气球、漂亮的彩带。
小红就在这个小组,她的想法可多了。
她指挥着大家把气球绑成各种形状,什么爱心啦、小动物啦,让整个场地看起来就像童话世界里的美食城堡。
3. 宣传推广小组。
这组就是美食节的“小喇叭”。
他们要让全校同学都知道这个美食节。
他们会制作超级吸引人的海报,海报上画着各种美食的图片,让人看了就流口水。
还会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像小广播员小李,每天在课间就会大声说:“同学们,美食节要到了,到时候有超多好吃的,千万不要错过哦!”四、项目实施过程。
1. 美食采购阶段。
美食采购小组的同学们可是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列了一个长长的美食清单,上面有各种大家爱吃的东西。
基于“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项目式学习实践
基于“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项目式学习实践作者:周怀盛金小燕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16期“双新”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变化。
课程项目化、课堂活动化、学习个性化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学科教师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概念和项目式学习的理解和实践,构建高中项目式学习“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理解与实践素养为本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
一、素养为本的高中项目式学习“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构建(一)素养为本的高中项目式学习“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三阶段1.项目准备阶段。
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例,分析项目背景,制订项目规划,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依据“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原则,确定项目主题和问题,将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化、结构化重组,设计大单元下的整合项目,教师全方位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2.项目实施阶段。
该阶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协作交流,发现、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项目活动探究,综合使用各种数字化工具获取处理信息和管理学习过程,既要达到对学科核心概念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项目评价阶段。
成果交流、项目评价。
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品质,体验收获成果的乐趣,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二)素养为本的高中项目式学习“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六环节1.学案领学学案在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中相当于项目学习单,一般包含项目背景、项目规划思路(建立模型)、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项目评价等部分。
2.微课自学微课自学应用在项目式学习,第一步:学生可以灵活交互按钮来观看、操作视频;第二步:学习新知识、总结知识;第三步:学生针对所学内容提出瓶颈问题。
3.小组互学教师将学生分组,可以自由组合,可以优中差组合。
自由组合方式的小组积极性比较高,学生之间会非常默契,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优中差组合的小组,层次不一,需要优生带领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学习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题。
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项目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新课程理念对项目式教学的要求、项目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指导原则、项目式教学设计的体例设置以及项目式教学设计中的活动设计。
结论部分总结了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项目式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内涵、体例、活动设计、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设计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合作探究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下,项目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更多地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设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进行探究和创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项目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包括任务设计、资源整合、评价策略等方面,指导原则则包括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重视任务的实践和应用等。
项目式教学设计的体例设置包括项目任务的设立、项目分工合作、项目策划与实施等环节,活动设计则围绕项目任务展开,包括启发性讨论、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
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和跨界合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
2. 正文2.1 项目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问题或任务中进行探究、解决和表现,来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培养和情感体验。
课程(项目)教学标准编写体例
课程(项目)教学标准××××(课程名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要求:阐述课程的类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主要任务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建议:主要描述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应具备知识、能力和职业情感。
能力目标表述要明确,并且能够在培养目标和典型职业活动描述中找到相应能力的表述。
知识目标表述中以专业能力为主线,融合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职业情感的表述应紧密结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贯穿于课程活动中。
三、参考学时四、课程学分要求: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表述。
包括完成课程教学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原则上要涵盖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职业标准等部分内容。
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要求:描述完成课程内容所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建议: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创设工作情境,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
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评价方法要求:描述对本课程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方法。
建议: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结合课堂提问、学生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技能竞赛及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三)教学条件要求:描述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教学条件。
建议: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学习。
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作者:高雨婷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6期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和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创设项目情境、集中项目资料、确定项目小组、制定项目计划、拓展项目学习课后实践、汇总项目成果六个方面出发,探讨以项目式学习教育理念为基础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而非将知识直接以“倾倒式”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
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这种情况不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实践要求。
而项目式学习能够将教学的重心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移到学生的综合发展上。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出更加健全的学习体系,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持续发展。
(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对例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忽视学生动脑、动手等能力的培养。
而项目式学习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公式和解题技巧的掌握,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较少。
在项目式学习理论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被动式的学习思维。
与此同时,项目式学习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还具有多变性和创新性,更加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设计需要考虑项目的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项目的内涵体例设计项目的内涵体例是指项目的目标、内容、活动以及评价标准等。
在项目式教学中,项目的内涵体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明确的项目目标:项目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明确地反映出学生需要达到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目标应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开放的项目活动:项目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项目活动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多样化的评价标准:项目的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点。
评价标准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思维过程,能够充分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体验性的活动设计:项目的活动设计应该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进行实践和体验。
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个性化的活动设计:项目的活动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活动设计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点,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项目式教学设计需要考虑项目的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通过明确的项目目标和真实的项目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开放的项目活动和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启发性的活动设计和合作性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体验性的活动设计和个性化的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
只有综合考虑了这些方面的设计,才能真正实现项目式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内核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活动,融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以任务为主导,教学活动以任务为中心,任务本身是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
学生通过任务的开展,自觉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2.跨学科整合项目式教学需要整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能够全面发展。
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应用数学、语文、科学、社会等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3.问题导向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学习科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学生主体性项目式教学的核心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5.实践性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活动,进行实践探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活动设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一项好的项目式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结合数学学科,设计一项具体的项目式教学活动。
项目名称:《实践中的数学》项目目标:通过设计一个主题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项目步骤:第一步:确定项目主题在进行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主题。
在确定项目主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所学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项目式教学被视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项目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实践和多学科交叉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下面,本文将从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体例1.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式教学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需要学科之间进行紧密的融合。
在项目式教学中,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和能力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例如,在解决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中,需要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也需要运用多学科技能与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处于一个主动实践、参与合作的状态,教师不再是直接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自主探究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获得有关团队协作、沟通等方面的宝贵经验,这有助于提升其自身能力水平。
3.实际问题导向项目式教学需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通过探究和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展示交流等。
这些能力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更具备实践价值。
二、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1.确定项目主题教师可以通过面向学科或跨学科的方式,为学生寻找和确定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如健康饮食、环境保护、创新设计等。
主题的确定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同时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和挑战性。
2.制定项目计划根据项目主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指导学生按照计划逐步实施,例如制定课程框架、时间分配、任务分工等。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摘要】项目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和技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详细探讨了项目式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并分析了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意义。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项目式教学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对未来教学的启示和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和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促进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落地。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内涵、体例、活动设计、研究意义、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逐渐显露出无法满足当代学习需求的弊端。
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应运而生,通过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跨学科整合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了解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研究意义项目式教学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参与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增强学习的实践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动机和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项目式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项目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3.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项目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教学素养,包括项目设计的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评价学生的能力等,通过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项目式教学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项目式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现一个个的项目来达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体例1. 项目式教学的基本意义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实现一个个的项目来达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能够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项目的主题、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成果共享等。
在项目的主题方面,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能够在项目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项目设计方面,要把握好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探究,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项目实施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在项目评价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在项目成果共享方面,要注重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注重学生的表现和展示,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形式包括课程项目、课外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
在课程项目方面,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以致用。
在课外项目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项目,让学生在外出实践中积累知识和经验。
在社会实践项目方面,要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在项目式教学的前期调查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合适的项目主题和项目目标,为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作者:巫雪琴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年第09期信息技术教育正从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走向关注应用信息技术特有的学科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育理念的变化必然触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
当前,课程项目化、课堂活动化、学习个性化成为教育发展趋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一线教师积极建构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倡导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而让学生能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学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
要想落实新课程理念、应对当前变革,必须提升一线教师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能力,这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设计再认识现实中,常有教师把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相混淆,其实,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在概念、功能、体例以及撰写方法上都存在诸多不同。
首先从概念与功用来看,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把教育与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學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方法以及评价调控方法,形成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过程。
而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如果说传统教案侧重“教什么”“如何教”,那么教学设计则更侧重分析,聚焦“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其次从着眼点与范围来看,教学设计是着眼“学”的设计,而传统教案是着眼“教”的具体安排。
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一个单元,也可以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而传统教案一般是针对一节课。
再次从体例结构上来看,教学设计体例分为系统分析、策略优化、教学评价三个大的方面,而传统教案大致包含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三个方面。
项目教学法课程模式下的教材开发
浅谈项目教学法课程模式下的教材开发【摘要】在项目教学法课程模式下,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状态,与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岗位标准对接,开发出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教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材;开发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教育的理念方法,特别是教材建设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近年来,市场上虽有大量的中职教材出版,但大多教材缺乏职教特色、`没有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没有体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
因此加强中职校教材建设,研究和开发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教材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实践为导向,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任务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研究,努力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
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学生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仅仅起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课程模式下教材的开发实践1.项目教学法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项目教学法教材编写的理念是:主张打破学科体系设置,注重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行动导向、项目组合的形式对中职教材进行书目和内容的整合。
其基本思路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工为依据,考虑职业技能鉴定需要,确定培养目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模块方式为教材结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工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成基本任务单元,通过完成一个个基本任务单元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 项目化教学体系
教材内容项目化教学体系
项目化教学体系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完善。
其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主题确定:教师根据学科要素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一个具体的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现实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项目目标设定:在项目主题确定后,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项目目标。
项目目标应该具体、可行,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3. 项目设计: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需要确定项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4.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将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各个学习任务和活动。
教师在此阶段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5. 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项目成果的评估。
评价可以通过笔试、实践操作、报告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和调整。
项目化教学体系的特点是以项目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
项目化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以项目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项目式教学设计应包括项目的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
项目的内涵体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导向、跨学科、综合评价和个性化学习。
项目式教学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项目式教学应该跨学科。
在项目的设计中,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跨学科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项目式教学应该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不仅需要获取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协调的能力。
在项目的评价上应注重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项目式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和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除了内涵体例的设计,项目式教学还需要合理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项目探究、合作学习、情境实践和展示交流。
学习活动应该以项目探究为核心。
学生通过项目的探究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习活动应该注重合作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并培养他们的合作协调能力。
学习活动应该注重展示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和交流思考的方式,向教师和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应包括项目的内涵体例和活动设计。
项目的内涵体例应以问题导向、跨学科、综合评价和个性化学习为主要内容;学习活动设计应包括项目探究、合作学习、情境实践和展示交流等环节。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简析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方法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简析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方法作者:王福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摘要】“双减”政策拉开课改创新、提质增效的时代序幕,教师自觉融入到高效施教、优质育人的新课改活动中,竭力为小学生架构高层次、高价值的课程环境。
为了优化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教师简要概括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特殊性,务实剖析项目式学习模式与信息科技教学的兼容性,扼要简述项目式学习模式下信息科技教学的价值性,详细总结项目式学习模式下信息科技教学的科学方法。
因此,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特资源优势,使小学生在科技情境中快乐认知、多维拓展、优质成长。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模式特殊性兼容性价值性科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5-0058-03信息科技教学是小学生非常乐于进行课程知识探究的区域,以计算机为课程活动基础支持,辅助小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在实践验证中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虚拟产品”。
为了优化信息科技教学,教师精心为小学生架构项目式学习模式,推动小学生踊跃融入到学习共同体之中,以群体交互、齐心协力、经验共享为活动媒介,推动小学生在集思广益、智慧互助中结伴而行。
所以,项目式学习模式能够开启小学生信息科技探究活动的新局面,助力小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课程。
一、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特殊性第一,小学生拥有特殊的学习工具——计算机。
在信息科技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以计算机为课程知识验证工具、主观想法应用媒介,这是其他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
小学生能够在人手一台的计算机上进行知识学习、实践应用、创意验证,拥有着与其他课程学习活动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平台与实践高度。
第二,小学生拥有特殊的学习方式——实践认知。
小学生能够融入到理论学习与实践验证的完备认知环境中,能够架构起“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科学化课程探究模式。
小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慢慢将课程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术活动进行深度融合,逐渐形成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教学案例——项目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项目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教育模式呈现快速创新的态势,出现许多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法便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
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指导,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目前有很多学校将项目式教学法运用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足以说明项目式教学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值得我们共同去发掘和探讨。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里是比较常见的,在我国也渐成燎原之势,得到了很多教育专家的提倡和支持。
中国的古典教育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项目式教学不谋而合,相互呼应。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因此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一、历史课堂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价值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缺少互动交流和学生探讨的部分,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管理和对学生的能力建设。
这种学习往往不够深入,必然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足,无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会阻碍学生的历史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历史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面对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中学生,课堂教育必须改变教师在许多方面取代学生的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项目式教学法适用于在历史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整个课堂过程中知识的探索、收集资料数据、分析和探索,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彼此合作,学习历史知识,促进内化,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此外,项目式学习是学生的实践过程,参与实践不仅可以获得经验,独立构建知识框架,还可以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精神素质。
“项目式教学”专业教材设计
职 业OCCUPATION专业建设文 / 齐 鸣“项目式教学”专业教材设计摘 要:项目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职业学校教材建设,在专业课领域已多有尝试之作。
本文试图将专业课领域项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归纳,探讨项目式专业教材的设计方向。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专业教材 设计建设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知识传承、能力训练、品德培育的物质载体,教材是一个序列化的系统。
对于教材而言,知识的呈现方式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是践行“过程逻辑”的新做法。
一、尊重“过程逻辑”的基本规律教材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二是按照什么样的逻辑结构将所选内容组织起来。
在观念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摒弃了知识本位、学科体系的课程观,提出了“目标导向”“能力本位”等观点;在教学上,提出了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等以“过程逻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过程逻辑教学模式的“常识”,可以简单地概况为四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者,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应当是自主的、主动的、全程的,教师永远不能用自己的讲解来替代学生的学习行为。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按照学生“学”的逻辑决定自己“教”的逻辑,即所谓以学定教。
遵循先疑后学、先学后议、先议后教的原则,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东西,教师绝不去教。
3.以“活动”为平台学校的教学行为,应当是用学习者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教给他们最有用且最感兴趣的内容。
“活动项目”的选择是关键,它应来自生产和生活,贴近学生的生命体验,立足于学生的职业需要和生涯发展,立足于学生社会角色的实现,立足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就是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主动地按照活动过程的逻辑导向,在真实(仿真)的情境中开展、分工协作完成的。
4.遵守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等。
二、直面基于“过程逻辑”行动导向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践行“过程逻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人”的问题,即教师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项目教学的教材体例新模式
[摘要]传统的教材体例都受限于学科体系架构,无法适应项目教学的需要,需要创建新教材模式。
新教材模式以课程化的实践体系为引导,以实践过程为教学主线,把理论模块化,根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适时进行理论教学,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建立起基于项目教学的教材体例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材改革教材体例项目教学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下,教材改革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局面,但是教材改革与教材体例始终受限于学科体系的架构和思想层面的制约。
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下,本文试图探讨一种与教学过程配套的教材新模式。
一、高职教材现状
1.教材改革与教学改革相脱节。
当前高职教材的体系架构虽呈现多样性,但仍滞后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许多院校在职教改革中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并实施项目教学,但缺少与之配套的教材。
虽然有项目教程,但这类教材实质上仍是学科体系架构的教材体例模式。
2.教材的体例架构受限于学科体系。
几乎所有教材均是按照学科体系的框架来设置体例的,但是职业教育教学越来越不适合学科体系思路,这在各职业院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3.教材与项目教学不匹配。
项目教学已经逐渐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的主流。
一些学校把项目教学实施成“模仿案例”或“模仿项目”或手把手的实行“项目”,而不是“设计导向”的教学过程。
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本教材是“设计导向”的思路。
二、现有高职教材体例分析
1.“理论+实训”的模式。
所谓理论加实训的模式,即是在传统教材模式中与操作或实践相关的每一章内容里再增加一个实训模块。
这种教材模式的特点是按照概念、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的顺序进行内容编排,然后安排实训操作或项目任务。
这是典型的学科体系框架下挂接实践模块的模型。
这类教材最适合于先理论后实践的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就是在脑子里先建立概念、理论知识框架,然后再
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理论,或通过实训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2.学科框架下的案例模式。
学科体系框架下的案例模式就是把案例插接在章节大块内容里面,而总体框架依然是学科体系的。
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编排内容,即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会被抽象出一个知识架构,然后把操作或实践内容与案例结合。
从本质上讲是理论加实训的模式。
3.框架案例或项目与理论配备模式。
框架案例或框架项目均是在学科体系框架下,把理论知识划分为若干模块,再把操作类模块分为几个案例或几个项目。
这里把学科体系框架下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再进行案例或项目包装的结果,而形成的教材模式称为框架下案例或项目与理论配备模式。
这种教材模式的特点是全书以案例或项目为一级标题,每一个案例或项目内容都配备理论知识,内容结构包括“情景描述”“学习目标”“专业知识”或“相关知识”“工作任务”和“思考与操作”,其中展示的思路依然以前期讲解为主。
这种教材实质上仍是学科体系框架下的模块重命名。
三、教材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1.以课程化的实践体系思路为引导。
通过上述分析,理论+实训的教学思路仍是学科体系的,它是在理论框架下挂接了实践模块,即先理论后实践。
而本文提出另外一种思路,即经过教学化处理的实践体系的教学思路,是从实训到理论。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安排以项目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从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自我检查和控制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到展示成果。
2.教材新模式及应用群体。
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我们开发了一种教材新模式。
教材以嵌入式技术行业调研为基础,针对嵌入式系统移植工程师助理岗位,结合一系列典型应用,通过实现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剪裁、系统编译、系统移植及其应用系统的移植、系统测试等目标,达到该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为此特别设计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材体例。
该教材是适用于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相关课程的一本教材,对应的课程是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或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或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等。
在新教材模式下,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项目实施准备。
介绍项目总任务目标、工作条件与流程、工作要求与规范化、工具准备等。
第二部分,项目任务与要求。
给出了三个微小项目任务和两个来源企业的实际小项目任务,包括任务目标、要求及背景等相关资料,这一部分是核心内容,学生在整个学期都要围绕项目任务展开工作和学习,其中项目任务书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需求说明书、项目设计要点、项目任务与要求、项目目标及项目实施建议等内容。
第三
部分,理论模块。
阐述了基本知识理论、基本操作和系统移植的实现机制。
第四部分,参考案例。
介绍一个真实案例,以供教学项目实施时参考。
该教材在建设过程注重突出以下特点:突出岗位职业实践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从人才需求、职业技能需要出发,确定教材内容;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自我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化构建课程内容,采用基于项目实践的体系架构,以实践过程为教学主线,围绕项目任务灵活组织理论模块教学。
该模式教材可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包括各类职业教育培训、高职院校、本科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及爱好者。
尤其是适合于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如嵌入式系统移植、嵌入式技术支持与维护等)的各类教学。
四、教材实践——难点与建议
按照设计导向的教学思路,采用这一教材模式实施教学流程是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自我规划、实施、完成项目任务,并通过几个项目的实施来强化这一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为突出实践项目任务并以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教材可以忽略篇章的篇幅均衡。
教材实施或教学实践过程,主要难点在于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理解了教材的这一思路,在完成项目过程主动学习,理论模块根据学生需要穿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展示与验收四个阶段。
1.教学过程。
把第二部分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第一部分是铺垫,第三部分要围绕第二部分的项目任务展开教学。
根据学生文化基础的差异选择理论模块进行教学,不同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块和采用不同的学时数,采取区别化对待、个性化教学策略。
2.教师角色。
教师的一个角色是职业导师,教师要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背景、职业岗位特点、学生特点以及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最终确定职业方向。
教师的角色又是新工具的试验员,与职业能力形成、教学等相关的各种工具,包括工作岗位上将要使用的工具、网络办公工具、教学用工具等,教师首先要进行试用、试验,然后才能把新工具教给学生。
教师也是技能陪练师,学生应该在不断训练、不断实践中成长。
教师还是信息咨询师,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答疑解惑。
教材改革要以课程化的实践体系为主线,根据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学生特质和教育规律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避免学科体系框架的干扰与束缚。
新教材模式以课程化的实践体系为引导,以实践过程为教学主线,把理论模块化,根据学
生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适时进行理论教学。
教学实践过程要以设计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行业发展的步伐深入进行社会实践,转变角色,摒弃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式与工作惯性,按照新体系架构的思路勇于开展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丁立明.浅谈高职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孔旭影.嵌入式Linux应用项目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