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领导权变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行管考研历年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学科学学派:2、管理的法律方法23、学习型组织24、标杆管理5、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6、部门化7、内容型激励理论8、管理信息系统9、组织文化10、领导力11、人际关系运动12、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琪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
包括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包括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13、系统理论14、信息传递链现象15、管理的行政方法16、行为决策理论17、沟通18、目标控制19、法约尔跳板20、系统原理21、德尔菲技术22、价值链23、领导权变理论24、授权25、头脑风暴法26、指导性计划27、双向沟通28、内容型激励理论29、管理伦理(伦理管理的特征)30、全面质量管理3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232、目标管理233、SWOT分析方法34、非正式组织35、扁平结构36、组织文化3(及其特征)37、超Y理论38、追踪决策39、制度分权40、管理方格理论41、柔性管理42、管理幅度43、权变理论44、领导45、组织设计46、“管理科学”学派47、行为决策学48、责任原理49、管理的属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他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是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6.3.3领导权变理论
6.3.3 领导权变理论一、菲德勒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领导方式和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因此,管理必须随着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领导者应做什么以及怎样做,要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
或者说,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权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结合作用体。
菲德勒提出了一个全面的领导权变模型。
菲德勒认为,良好的群体绩效只能通过如下两种途径取得:要么使管理者与管理环境相匹配,要么使工作环境与管理者相匹配。
菲德勒模型是将确定领导者风格的评估与情景分类联系在一起,并将领导效果作为二者的函数进行预测。
1.确定领导者风格菲德勒设计了LPC问卷,即最难共事者问卷,来测试领导者个体基础的行为风格。
菲德勒让答卷者回想一下自己共事过的同事,找出一个最难共事者,用16组形容词中1~8等级对他进行评估,从最消极的评价到最积极的评价,得分依次增高。
最难共事者量表➢令人愉快的8 7 6 5 4 3 2 1 令人不愉快的➢友好的8 7 6 5 4 3 2 1 不友好的➢随和的8 7 6 5 4 3 2 1 不随和的➢乐于助人的8 7 6 5 4 3 2 1 使人泄气的➢热情的8 7 6 5 4 3 2 1 冷淡的➢轻松的8 7 6 5 4 3 2 1 紧张的➢密切的8 7 6 5 4 3 2 1 疏远的➢温暖人心8 7 6 5 4 3 2 1 冷若冰霜。
2.2第二章 领导理论第三节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Behavior Theory of
Leadership )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三)领导权变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or Situational
Theory) Theory)
20世纪60年代早期——9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早期——90年代
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二)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 (二)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Behavior 领导行为理论( Theory of Leadership )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早期
1.有关领导行为的早期研究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p54
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Biblioteka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p54
第二章 领导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这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 的意义, 的意义,他们发现了领导行为的两个最基本的考 察维度, 察维度,他们所提出的四种领导风格也为以后的 许多类似研究奠定了基础, 许多类似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许多领导理论如 利克特(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理论、 利克特(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理论、布莱克 (Blake)和默顿(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 和默顿(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 (Blake)和默顿(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坦南鲍 (Tannenbaum)等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PM领 等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姆(Tannenbaum)等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PM领 导模型等,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导模型等,就是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下面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影响比较大的管理方格理论。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影响比较大的管理方格理论。
权变理论案例分析钢材公司三个科长的管理风格
权变理论案例分析钢材公司三个科长的管理风格案例三:钢材集团总公司下有8个分公司。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分公司是集团中规模最大的分公司。
张、王、李三人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分公司的业务科长。
今年比利时召开全球钢材交易大会,此次会议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和市场定位非常重要。
集团决定让最具规模的第一、第二、第三分公司的科长同去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3天,加上来回的路程和周末,一共用去了一周的时间。
回来后,第四分公司没有参会的赵科长是新近被提拔的年轻的科长,很想同他们了解一些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动态,就主动给张、王、李打电话询问什么时间方便开个小会。
第一分公司的张科长还没有搞清楚赵科长的意图就打断说:"我现在手头有很多积压的文件,一半天没有时间,无论什么事情等过两天再说吧。
"第二分公司的王科长比较耐心的听完后,思考了一下说:"上午我要处理开会期间没有办的工作,下午有时间,欢迎你来找我。
"第三分公司的李科长表现的很热情:"没问题,你现在来都可以。
"赵科长感到三个科长管理风格相差很多,觉得他们可能从会上感受到的内容也可能各有不同,决定分别找三个科长聊聊,时间上也不发生冲突。
这样既可以了解市场的动态,又可以分别向三个科长请教一些管理的方法。
问:三个科长是同行业的,假定他们的职责大体相当,开会离开的七天里,科里工作也是大致相似的,那么,三个科长会后的状况为何如此不一样呢,结合领导理论,你认为哪种科长的管理风格更可取,为什么,答:首先我们假设三位科长都是称职的,并认真地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
三个科长的状况不同,缘于各自的领导管理风格差异。
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张科长属于任务型领导(9,1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事务,但不大关心人,人际关系上比较缺乏沟通与协调,长此以往可能影响士气,生产效率不能持久。
王科长属于团队型领导(9,9型),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的因素,其领导行为注重管理责任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一致和统筹解决,比较有效。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
领导科学资料复习资料一、填空题课后习题答案1.美国最著名的领导学家柯维认为,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
2.领导者经常使用的领导方式一种是命令,另外一种就是(授权)。
3.领导权变理论包括了(菲德勒模型,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按照领导产生的方式,可以将领导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
5.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可以将组织类型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领导职位不会因为某一领导者的离职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加入而(增加)。
7.权威是一种以(职位性权力)为基础或以个人拥有的(特殊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8.人格权威与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
9.珐仁和卡耶人为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角色除了指导者和组织者外,还充当了(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和(最终帮助者)的角色。
10.(领导力)是实现领导效能的核心。
11.(实事求是)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
12.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成正比。
13.头脑风暴法,也称(专家会议决策法)。
14.勒温提出三种领导方式:(专制型的领导方式,民主型的,放任性的)。
15.参与型的领导者相信(追随者)参与做决定的(合法性),尽管他们可能保留做出最后决定的权力。
16.把参与性与指导性领导方式对立的原因是把(做决定)和(执行决定)作为一件同样的事的趋势混淆起来了。
17.魅力型领导者有四种个人特征,即(自信)、支配欲、(对他人施加影响的需要)和确信自己的信仰在道义上的正当性。
18.情境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通过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的需要采取最适合的领导行为的领导方式。
19.情景型领到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命令型)、教练型、(参与型)、委派型。
20.交易型领导方式人为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关系。
21.变革型领导方式是一种领导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领导方式。
管理学第七章第三节
• 菲德勒认为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境的领导模式并不存 在,相反,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找到一种与特 定情境相适应的有效的领导模式 • 认为领导工作面临的情境具体可分解为:
•
• •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好坏) 工作任务结构(明确、不明确) 领导者的职权大小(强弱)
• 菲德勒根据这三种情境因素的不同组合,归纳出8 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条件;并认为:
1、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示型领导带来更 高的满意度
2、当下属从事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会带来 更高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3、对高智力或者经验丰富的下属,指示型领导可 能被视为累赘 4、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是明确,越官僚化 , 领导者应展现支持型行为,降低指示行为
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
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 领导理论和方法,领导行为效果的好 坏,除了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外, 还取决于诸多客观因素,如被领导者 的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它们是诸 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个观点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领导=f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因此,没有一种“最好的”领 导行为。一切要以实践、地点、条 件为转移,这便是领导的权变理论 的实质。
菲德勒认为:领导行为是和 该领导者的个性相联系的,所 以领导者的风格或领导方式基 本是固定不变的。当一个领导 者的风格或方式与情境不相适 应时,解决的办法是:改变情 境,使之与领导风格相适应。
二、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此理论首先由卡曼提出,后由赫 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德 (Kenneth Blanchard)进一步 发展。 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他们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程度 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会取得领导 成功。
基本的路径——目标理论模 型如下图所示。路径——目标理 论提出了两类情境或权变变量作 为领导行为——结果关系的中间 变量。领导人的行为会影响下属 的工作动机,而个人和环境特点 也会影响这种关系的性质。
2011年春领导科学与艺术作业(二、三、四)答案
2011(春)领导科学与艺术作业二一、填空题1.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一种____影响______过程。
2. “明确地告诉人们自己所希望的事项,然后放手让其自由发挥”这句话强调的是领导活动的重要性。
3. 领导环境与领导活动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输入- 转换_ -输出4.按照领导系统中纵向权力配置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分为集权制与_____分权制_______。
5.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是在___人性假设_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的。
6. 只有一种肯定性的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却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是确定型决策分析。
7. 绝对被领导者是组织目标得以最终完成的决定性力量8. 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决策系统。
9. 领导效能反映了领导活动进行的状态和结果。
10.没有一种“最好”的领导行为,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种是领导_ 权变______理论。
二、名词解释题1.领导者领导者是在社会共同的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或从群众中涌现出现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方向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
2.领导者的职位领导者的职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的规定,按照规范化程序选举、聘用和任命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责任。
3.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素质是指从事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4.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指制约或推动领导活动展开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组合,是影响领导行为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学技术、自然要素等组织内、外氛围和条件的总称。
5.领导决策领导决策是指享有领导权力的领导者或领导机关,为达成特定的管理目标,在综合考虑各种需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为处理领导权力范围内的事务而进行的一种决定政策、对策和方案的活动过程。
三、简答题1.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答: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第一,领导具有前瞻性,管理具有当前性。
2022年全国自考现代管理学模拟试卷(三)
2022年全国自考现代管理学模拟试卷(三)2022年全国自考现代管理学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更为突出的特点是()A.科学性 B.自然属性C.开放性D.社会属性答案:C解析:(P22)本题考查现代管理学具有的新特点: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和实用性。
2.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A.归因理论B.强化理论C.公平理论D.期望理论答案:C解析:(P215)该题涉及典型的激励理论的代表,考生应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
3.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是()A.文化组织B.社会组织C.正式组织D.非正式组织答案:D 解析:(P104)非正式组织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一般没有清晰的边界、明确的制度。
管理组织职能的重点是正式组织,但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关注其作用。
4.我国大中型工商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模式是()A.职能制B.直线职能制C.多维制D.事业部制答案:B解析:(P121)直线职能制一方面具有直线制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优越性,避免了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职能制管理专业化的优点,既充分发挥了职能管理机构的参谋作用,又弥补了最高管理人员在职能管理领域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的不足。
我国大中型工商企业组织普遍采用直线职能制。
5.人事理论形成的标志是()A.人际关系论的诞生B.早期行为科学的产生C.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D.需求层次理论的产生答案:C解析:(P140)人事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
6.克服集中趋势偏差的基本方法是()A.考评工作公开透明B.重构考评指标体系C.承认考评对象的个性D.不允许将功抵过答案:B 解析:(P159)集中趋势偏差是因为考评对象的工作表现与工作绩效相差较小,无法拉开档次而造成的考评误差其症结在于考评方法不得当,考评标准简单、笼统,因此应重构考评指标体系,重新选择考评方法。
领导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领导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领导特质理论这实际是管理科学的兴盛时代,产生了领导学的最早流派:领导特质学派。
一、亨利·法约尔的领导特质理论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高级领导都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身体健康并且体力好;二是有智慧并且精力充沛;三是道德品质;四是有丰富的一般文化知识;五是有管理才能。
法约尔认为管理才能包括:第一,自己拟定和让别人拟定行动计划的能力;第二,懂得怎样组织怎样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指挥和管理人的艺术;第四,协调调节行动,使力量集中;第五,控制;第六,对所有基本职能都有一般性概念;第七,在企业特有专业方面有尽可能大的能力。
二、德鲁克的领导特质理论第一,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把认清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作为起点;第二,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第三,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第四,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第五,能作有效的决策;三、吉赛利的领导特质理论四、美国管理协会的研究成果五、巴纳德的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者应具有:①活力和忍耐力②当机立断③循循善诱④责任心⑤知识和技能。
六、鲍莫尔有效领导者的条件理论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一、领导方式理论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心理学家勒温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的领导作风对下属群体行为的影响,根据权力和决策定位的不同,他认为存在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即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
二、领导四分图理论(图)定规维度指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关怀维度指的是一个人具有信任和尊重下属的看法与情感的这种工作关系的程度。
三、管理方格理论(图)布莱克和默顿二人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
布莱克和默顿在《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1)为贫乏型,领导者对职工和生产都极不关心,效果最差。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三)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三)(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______SSS_SINGLE_SELA 二元四分模型B 菲德勒模式C 管理方格模型D 勒温模式分值: 1答案:B[解析] 菲德勒经过长达15年的调查研究,于1967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菲德勒模式。
他重点做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问卷测量领导者的性格特征;(2)情景因素的分类。
2.“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菲德勒B 李克特C 耶顿D 霍曼斯分值: 1答案:A[解析] 菲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其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是否有效是在领导者行为与某种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势下决定的。
一些领导者在一种形势下或在一种组织内可能有效地领导,而在另一种形势下或另一种组织内却无效。
所以,任何领导类型既非十全十美,也非一无是处,而应与环境相适应。
3.菲德勒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于______年提出。
SSS_SINGLE_SELA 1964年B 1966年C 1967年D 1970年分值: 1答案:C[解析] 菲德勒经过长达15年的调查研究,于1967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菲德勒模式。
4.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 被领导者的特点C 领导的情景D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分值: 1答案:C[解析] 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领导的情景。
情景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观对象,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情景,并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领导活动的预想目标。
5.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______SSS_SINGLE_SELA 愿意追随的程度B 任务的结构C 参与支持D 职位的权力分值: 1答案:A[解析] 菲德勒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吸引力和为他们所接受的程度,表现为对领导者信任、喜爱、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
第二章领导行为-第一节领导理论(三)及第二节领导风格与技能
【例题9:20l5年单选题】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不属于情景性因素的维度是()A.工作结构B.领导与下属的关系C.领导风格D.职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
【例题10:20l1年单选题】领导理论中的权变理论强调的情景性因素不包括()。
A.领导与下属的关系B.领导风格C.工作结构D.职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
情景维度包括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工作结构和职权。
【例题11:2010年单选题】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最适合于关系取向领导风格的情境是()。
A.上下级关系较好,工作结构化程度较高,领导者职权较大B.上下级关系较坏,工作结构化程度较低,领导者职权较大C.上下级关系较坏,工作结构化程度较高,领导者职权较小D.上下级关系较好,工作结构化程度较低,领导者职权较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权变理论。
最适合于关系取向领导风格的情境是上下级关系较好,工作结构化程度较低,领导者职权较小。
【本知识点结束】【考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乔治·格雷恩)【例题12:2010年单选题】关于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者在与下属确立关系的早期,就已经分出了“圈里人”和“圈外人”B.领导者对于“圈里人”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感情以及更多的正式领导权威C.在工作中,“圈外人”要比“圈里人”绩效更高D.领导—成员交换的过程是单向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者把下属分为“圈里人”和“圈外人”。
【本知识点结束】第二节领导风格与技能【本节考点】1.领导风格★★2.领导者的技能★★【本节内容精讲】【考点】领导风格★★1.早期、俄亥俄、密歇根模式领导风格【例题1:2014年多选题】俄亥俄大学研究得出领导行为的维度包括()。
A.关心环境B.关心人C.工作管理D.工作设计E.目标设计【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俄亥俄模式。
俄亥俄模式研究得出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关心人、工作管理。
西方领导理论演变的三个阶段[管理资料]
西方领导理论演变的三个阶段领导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复杂性的增加和对管理研究的深入,西方领导理论经历了从20世纪的领导特质及行为理论、领导环境理论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当代领导理论三个阶段。
一、20世纪西方领导理论回顾20世纪上半叶,西方领导理论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领导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性格理论阶段,20世纪开始到30年代,研究侧重于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研究集中在身体特征、个性特征、才智特征方面。
第二阶段,行为理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侧重研究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领导作用和领导方法。
第三阶段,权变理论阶段,20 世纪70年代迄今,权变理论主要特点是:认为一种领导行为效果好不好,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许多客观因素。
领导行为是一个很多因素的函数在心理学中,特质理论是研究人类人格一个主要的方法.特质理论家主要的兴趣在于测量“特质”,这可定义为行为、思想和情绪的习惯性模式。
特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相对稳定,个体之间是不同的(如有些人是外向,而另一些是害羞的),并会影响行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是一位特质研究的早期先驱。
在他的理论中,“核心特质”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是基本的,而“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是较为外围的。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是那些在一种文化内部和各种文化之间公认的特质。
“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是其中那些使个体能被强烈辨识出来的特质。
由于在奥尔波特的时代,特质理论家都更侧重于群体统计而不是单个的个人。
奥尔波特将这两种分别称为“常规的”(nomothetic)和“独特的”(idiographic)。
几乎有无限数量的潜在的特质可以用来描述人格。
但是,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已经证明,特质的特定集群可靠地关联在一起。
汉斯·艾森克建议,人格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特质。
管理名词解释与选择
1.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
2.概念技能:是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或者说是分析判断一种状况并能识别其因果关系的能力。
3.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力,或者说是理解、改变、领导、控制其他个人或群体行为的能力。
4.技术技能:是执行一项特定任务必需的能力。
5.协调:就是使多个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如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有限资源与远大目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之间有机结合、同步和谐。
1、管理环境: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称为管理环境任务环境因素: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任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这些因素对组织具有直接和具体的影响。
2、组织文化: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
3、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不确定程度由组织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来决定。
4、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指代表着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特殊利益的群众组织,如工会、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织等。
1、决策:狭义上,决策作为行动,是指在一系列方案中做出选择决定的行为。
广义上,决策是指发现问题__或机遇,然后加以解决或利用的过程。
(或: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决策目标: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预测希望得到的结果。
1、目标:目标是人们期望在未来能够达到的一种状态或能够取得的成果2、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对公司未来所期望达到的状态的广义陈述,适用于整个组织3、战术目标:组织内主要机构或部门所期望取得的成果称为战术目标。
战术目标应用于中层管理,说明中层管理者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所做必须从事的工作以及工作结果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答案要点:这是指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
(1分)该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的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
(1分)菲德勒把领导环境具体划分为3个方面。
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
(2分)菲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LPC)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难合作的同事的评价。
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种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
相反的是高LPC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
(2分)在情境状况有利的或者不利的时候,采取低LPC型(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情境状况中等的时候,采取高LPC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2分)菲德勒认为个体的领导风格是稳定不变的,因此,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
第一种方法,你可以选择领导者以适应情境。
第二种方法是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不过,第二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2分)2、答案要点:关系:直线关系:由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产生的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1分)参谋关系:伴随着直线关系产生的,组织的规模越大,活动越复杂,参谋人员的作用就越重要。
(1分)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力;而参谋关系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
区分直线与参谋的另一个标准是分析不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组织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有直线责任的部门称为直线机构,实现组织基本目标协助直线人员有效工作而设置的部门称为参谋机构。
(4分)正确发挥参谋作用:(1)明确职权关系(1分)(2)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1分)(3)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3、答案要点:麦格雷戈提出了X、Y理论。
(1分)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地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
管理学基础第6章习题及答案
第6章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只有把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同计划、组织和控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协调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努力,才能使目标有效实现。
( √)2.领导特质理论着重研究优秀而成功的领导者的品质和特性(如形象、气质、语言、心理、观念、行为方式等)与领导成就大小的关系。
( √)3.领导管理方格论中,1.1 型方式,表示对工作和对人都极为关心。
这种方式的领导者能使织的目标与个人的需求最有效地结合起来,既高度重视组织的各项工作,能通过沟通和激励,使群体合作。
( X )4.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经济报酬激励人的行为。
“社会人”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
( X )5.Y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X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 X )二、单项选择题1.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C)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
A.内在因素B.领导因素C.情境因素D.控制因素2.(A)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他主张把管理者与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工人参加企业管理。
A.泰勒B.梅奥C.法约尔D.吉米3.(B)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A.劳动能力B.领导者素质C.学习能力D.工作能力4.领导艺术是指在领导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领导艺术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就是领导(D)。
A.计划模式B.决策模式C.利益模式D.行为模式5.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对岗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B)需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素质才智,安排相应的岗位。
A.过度用人B.量才用人C.任人唯亲D.用有能力的“超人”三、多项选择题1.领导的作用(ABCD)A.指挥作用B.激励作用C.沟通作用D.协调作用2.领导二维构面理论将领导行为从两个构面加以描述(BC)。
领导权变理论3:“目标---途径”理论
知识点6 领导权变理论3:“目标——途径”理论《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领导职能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伊万斯于1963年首先提出,其后由其同事豪斯及华盛顿大学教授米切尔予以扩充和发展。
目标——途径理论把激发动机的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结合在一起,其研究的核心是以帮助下属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努力达成目标而展开的。
目标——途径理论的提出目标——途径理论的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最有效的领导方式不一定是领导行为四分图中“高主导”和“高关心”的组合,而必须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同时该理论也不赞成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单纯以员工的成熟度来决定采用何种领导方式,认为应该根据员工的个性特定和工作环境来选择领导行为。
(1) 指示型 (3) 参与型 (2) 支持型 (4) 成就导向型豪斯认为领导行为可分为四种类型:下属面对的环境 ●任务结构 ●正式权力系统●工作群体结果 ●绩效 ●奖酬满意度领导者行为 ●指示型 ●支持型 ●参与型 ●成就导向型下属的个人特质 ●控制点●经验 ●感知到的能力路径 —— 目标理论图路径——目标理论模型领导方式的选择领导行为环境指示型确定群体任务目标明确各自职责严格管理员工用正式的权力管理群体的任务是非程序化的员工期望得到指点支持型友好、平易近人明白下属的兴趣用奖励支持下属任务缺乏刺激性员工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和激励参与型让下属参与决策分担职责鼓励协调一致用非正式权力领导任务复杂、需要团体协调员工希望自我控制员工具备一定的工作所需技能成就导向型鼓励下属设置高目标让下属充分发挥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任务复杂员工希望自我控制,员工能自我激励员工有所需工作技能目标和费德勒不同,豪斯主张领导方式的可变性,认为领导方式是 有弹性的,四种领导方式可以在同一个领导者身上出现,同一个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斟酌选择,在实践中采取最适合于下属特征和工作需要的领导风格。
豪斯强调,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来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
(完整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1、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特征: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4、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分配资源,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5、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6、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A 科学管理的出发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遵循的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②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三种权力类型:1)理性—合法的权力2)传统的权力3)超凡的权力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2、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备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研究④接地板接线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三、领导权变理论 _管理学基础_[共4页]
在这五种典型的领导风格中,9.9协调型效果最好,其次是5.5中间型。
因此,领导者在工作中既要关心人,也要关心工作,在满足5.5合格领导的基础上向9.9型努力,以实现最高的效率。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应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领导风格,以最能获得工作效果的类型为最好。
129
图5-2 管理方格图
三、领导权变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不少学者发现,要找到一个适合任何组织、任何性质的工作和任务的固定的领导人格特质或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领导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领导者的特性与行为,而且也取决于领导者所处的环境,领导科学的研究方向逐步向权变理论转变。
领导权变理论也被称为领导情景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素质和行为,才能达到有效的领导。
(一)连续统一体理论
1958年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R. 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他们认为,领导方式存在两种极端状态,即专制的领导行为和
民主的领导行为,在这两个极端点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领导方式,领导者行使权力的范围与下级自由活动的范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专制与民主水平,构成一个连续统一体。
如图5-3所示。
第五章领导工作113
图5-3中,从左到右领导者的权利范围越来越少,而下属的自主权越来越多。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说明了领导风格的多样性和领导方式与情境相适宜的性质。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认为,7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中,不存在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多数情况下能够评估各种影响环境的因素和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和因素来确定自己的领导方式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8 友善-8 拒绝-1 有益-8 不热情-1 紧张- 1 疏远- 1 冷漠-1 合作-8 助人-8 无聊-1 好争- 1 自信-8 高效-8 郁闷-1 开放-8
7 7 2 7 2 2 2 2 7 7 2 2 7 7 2 7
6 6 3 6 3 3 3 3 6 6 3 3 6 6 3 6
5 5 4 5 4 4 4 4 5 5 4 4 5 5 4 5
好 好
高 高 强 弱
好
低 强
好
低 弱
差
高 强
差
高 弱
差 差
低 低 强 弱
有利情境和不利情境下,采用任务导向绩效更好;中等情境下,采用关系 导向会有更好的绩效。
1、菲德勒权变模型
菲德勒认为个人领导风格是不变的,要想提高 绩效,有两种途径:
第一,更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 第二,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如:任务结构规范
分的关心和理解,在部下有需要时能够真诚帮助。
3.参与型领导(Participative Leadership):邀请下属一起参与决策。同下属一道
进行工作探讨,征求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融入决策中去。
4.成就取向型领导(Achievement-Oriented Leadership):鼓励下属将工作做到
化;授权;调整上下级关系。
评述:
①领导者有可能改变领导风格。 ②情境变量难以评估
2、情境领导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科曼首先提出,后经赫西 和布兰查德发展形成。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方式(工作行为、 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度。由工作行为 和关系行为相组合形成四种领导方式: (1)高工作低关系——命令式 (2)高工作高关系——说服式 (3)低工作高关系——参与式 (4)低工作低关系——授权式
4 4 5 4 5 5 5 5 4 4 5 5 4 4 5 4
3 2 1-不快乐 3 2 1-不友善 6 7 8-接纳 3 2 1-无益 6 7 8 -热情 6 7 8 -轻松 6 7 8 -亲密 6 3 3 6 6 3 3 6 3 7 2 2 7 7 2 2 7 2 8 -热心 1-不合作 1-敌意 8 -有趣 8 -融洽 1-犹豫 1-低效 8 -开朗 1-防备
尽量高的水平。为下属制定高的工作标准,寻求工作的不断改进。并非常信任下属 有能力制定并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4、路径——目标理论
如果下属是教条的和权力主义的,任务是不明确的,组织的规章和程序是 不清晰的,那么,指导型领导方式最适合。 对于结构层次清晰、令人不满意或者是令人感到灰心的工作,那么,领导 者应该使用支持型方式。当下属从事于机械重复性的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 时,支持型方式能够为下属提供工作本身所缺少的“营养”。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刘二涛
领导权变理论
1、菲德勒权变模型
2、情境领导理论
3、领导者——参与模型 4、路径——目标理论
1、菲德勒权变模型
① LPC问卷——两种领导风格:关系导向型、任务导向型
② 三种情境因素——8种情境组合
a) 领导-成员关系:好、差 b) 工作任务结构(规范化程度):高、低 c) 职位权力:强、弱
他们有什么希望,如何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等等。为下属制定出明确的 工作标准,并将规章制度向下属讲得清清楚楚。指导不厌其详,规定不厌其细。
2.支持型领导(Supportive Leadership):对下属的态度是友好的、可接近的,
关注下属的福利和需要,平等地对待下属,尊重下属的地位,能够对下属表现出充
4、路径——目标理论
环境权变因素 • 任务结构 • 正式权力系统 • 工作群体
领导行为
结果: •绩效 •满意度
•指导型 •支持型 •参与型 •成就型
下属权变因素 • 控制欲 • 经验 • 知觉能力
4、路径——目标理论
1.指导型领导(Directive Leadership):对下属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说明,包括对
有能力达到目标的自信心。事实上,成就导向型领导可以帮助下属感到他 们的努力将会导致有效的成果。
小结
1、菲德勒权变模型 2、赫西和布兰查德,情境领导理论
3、领导者——参与模型
4、路径——目标理论
考核要点
在菲德勒权变模型理论中,通过LPC问卷,可以测试出领导者的领导风格, 是关系导向型还是任务导向型。 菲德勒权变模型中的三种情境因素是,领导成员关系;工作任务结构;职 位权力。 在菲德勒权变模型中,有利情境和不利情境下,采用哪种风格的领导绩效 会更好? 菲德勒权变模型认为,个人领导风格是不变的,要想提高绩效,两种途径 :一是更换领导以适应情境;二是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风格。 根据情境领导理论,当员工成熟度为M1阶段,即无能力,无意愿,那么哪 种领导风格比较有效?(命令型)当员工成熟度为M2阶段,即无能力,有 意愿,那么哪种领导风格比较有效?(说服型)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A1
5.如果 决策者 单独进 行决策 的话, 下属会 接受决 策吗?
6.下属 愿意参 加有关 组织任 务目标 的决策 吗?
7.决策 是否在 下属中 引起 冲突?
A1 是 否G 是 A1 否 A2 是 否 否 是 是
A1
A2
是 否 是
G
否
是
C2
否 C1
否 是
C2
是G 否 C2
③ 菲德勒模型
1、菲德勒权变模型
LPC测试问卷是给领导者测试的 测试领导的风格:关系导向、任务导向
设想一个最不能共事的人,此人是你现
在的同事或是过去的同事。这人不一定
是你最不喜欢的人,而是你认为最难共
事的人,请描述你对这人的印象。
1、菲德勒权变模型
2、情境领导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员工的成熟度分为四个阶段
M1:无能力,无意愿(不成熟)
M2:无能力,有意愿(初步成熟)
M3:有能力,无意愿(较为成熟)
M4:有能力,有意愿(完全成熟)
2、情境领导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3、领导者——参与模型
1973年维克多·弗罗姆(Victor Vroom)和菲利普·耶顿 (Phillip Yetton)提出了领导者—参与模型(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 该模型将领导行为与参与决策联系在一起。这一复杂 的决策树模型包含7项权变因素(可通过“是”或“否 ”选项进行判定)和5种领导风格。
你所作出的决策可能受到或不受下属的影响。
磋商2(C2):你与下属们集体讨论有关问题,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然后你所作出的决策可能受到或不受到他们的影响。
群体决策(G):你与下属们集体讨论问题,你们一起提出和评估可行
性方案,并试图获得一致的解决办法。
3、领导者——参与模型
1、决 策是 否有 质量 上的 高要 求 2.是否已 掌握了 进行有 效决策 所需的 各种信 息情报? 3.决策者获得 和分析各种 信息情报的 渠道是否 畅通?信息 情报传递的 组织结构是否 已形成? 4.下属对 决策的 接受程 度对完 成任务 很重要 吗?
当任务不明确时,参与型领导效果最佳,因为参与活动可以澄清达到目标 的路径,帮助下属懂得通过什么路径和实现什么目标。另外,如果下属具
有独立性,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参与型领导方式也具有积极影响,因为这
种下属喜欢参与决策和工作建构。
如果组织要求下属履行模棱两可的任务,成就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最好。
在这种情境中,激发挑战性和设置高标准的领导者,能够提高下属对自己
3、领导者——参与模型
独裁1(A1):你使用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料独立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 独裁2(A2):你从下属那里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独自作出决策。在从
下属那里获得信息时,你可以告诉或不告诉他们你的问题。在决策中下属
的任务是向你提供必要信息而不是提出或评估可行性解决方案。
磋商1(C1):你与有关的下属进行个别讨论,获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LPC测试 问卷
1、菲德勒权变模型
LPC>=64分,人际关系型的领导者 LPC<=58分,任务型的领导者
58<LPC<64,较为理想,但也必须根据具体情
境来分析
1、菲德勒权变模型
绩效
任务导向 关系导向
好
差
情境的有利程 度 类型
有 1 2
利 3 4
中 等 5 6
不利 7 8
上下级关系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