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合集下载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王笛近代学堂大规模的兴趣是在二十世纪初,对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皆造成了深刻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而新政的推行,为近代学堂的兴起创造了机会。

清王朝利用政权的力量促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变革,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目前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学堂兴起原因及措施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由国家共办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和电报学堂、广东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南京陆军学堂等,近20所。

这些学堂注重西文和西艺,主要适应培养洋务人才”的需要。

如在对外交涉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1),因而办同文馆;鉴于“北洋现筹购碰快铁甲等船,需人甚众”(2),而办天津水师学堂。

这批学堂造就了第一代科技人才,翻译了第一批科技新书,成为中国近代学堂的嚆矢,但没有引起中国教育制度的根本改变。

在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把“变法”与“兴学”联系在一起,康有为指出:“中国之弱由于学之不讲,教之未修,故政法不举”(3);梁启超更是疾呼:“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子学校”(4)。

据《戊戌政变记。

一书统计,1895—1898年三年间全国出观学堂19所。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通过光绪帝颁布了一些教育改革法令;设京师大学堂,筹办高、中、小各级学堂,兼习中学西学,各省会大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郡书院改为中等学堂等。

一些省开始道首行动,如黄槐森之于广西、胡聘之之于山西、荣禄之于直隶、刘坤一之于江南、张汝梅之于山东等。

虽然变法失败而教育改革未能实施,但实已造成很大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说;“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见,亦由民习巳开,不可抑遏。

”(5)到二十世纪初;有识之士更进一步认识到已进入“学战”时代,指出:“今日之世界,竞争剧烈之世界也,……争之为道有三;兵战也,商战也,学战也。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堂 , 省会办的为高等学堂 , 府城的为中等学堂 , 县城 的为小学 堂。将 民间祠 庙不在祠典 ( 淫祠 ) 者也改 为学堂。明令设立京 师大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设立对新政期间新式 学 堂涌 现起 了效 应 作用 。 科举制的废除。科举起于隋代 , 在其初始 , 作 为魏晋以来九 品中正制 的否定 物, 它曾经是一种 含有历史合 理性的东 西。但经历 了一 千多年之 后, 这种制度已经走向了它 的反面。科举之弊 , 明 季归有光慨乎之 :士方没首濡迹于其间, 。 不复 知 有人世当为之事 , 荣辱得丧 , 缠绵萦系, 不可解脱 , 以至老死而不悟” ” 在此之后, 。 批评科举 和八股 者代有人 出。1 1 9 年清政府下诏 , 0 并于第 二年废 止了八股 , 但科举并 未被逐出历 史。10 93年, 袁 世凯, 张之洞 遂上 奏亟 呼废除科 举 , 中说 : 其 其 患之深切著 明, 足以为学校之 的而阻碍之者 , 实莫 甚于科举 ……” 同年张之 洞、 。 张百熙 、 荣庆奏 请“ 递减科举 , 注重学堂” 从下届丙午科起 , 。“ 每 科递减中额 三分之一 ” 而科举所减之 额酌量移 , 作学堂取 中之额。“ 全国 臣民确见裁 减科 举 , 俾
止 。科举 的废除 为学 堂 的大量 涌现创 造 了条件 。
程》 《 、 高等学堂章程 》 《 、 中等学堂章程》 《 、 小学 堂章程》 蒙学堂章程 》 , 及《 等 虽然这一 系列章程 都未实施 , 但为依法办学 , 依法治校奠定 了基础。
维普讯
第 l 7卷
第 1 期
乐 山师范学院学报
Jun lo . a e c esC l g o ra fI s n T a h r ol e eh e
Vo 7 L1 Nn 1 F b2 0 e' 02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清朝末年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试图挽救清朝的衰落,但最终却未能取得成功。

然而,清末新政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政治方面
清朝新政的推行,试图推动政治体制与时俱进,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废除科举制度、设立洋务机构、推行洋务运动、试图借鉴西方制度,推进政治现代化,但由于推行时间短暂,改革力度过大等原因,改革失败。

但新政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经验。

经济方面
清朝新政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改革税制、加强对外贸易、鼓励技术进步等措施,试图振兴国民经济。

同时,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社会方面
清朝新政的影响也在社会领域得以体现。

新政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变革,促进了近代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兴起。

同时,一系列社会改革也为后来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埋下了种子。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虽然未能实现其最初的目标,但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随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更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契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分析

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分析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清朝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

在整个国家史上,它的统治时间虽然长达近300年,但其间的政治变化却是颇为剧烈的。

尤其是康乾、嘉庆、道光这三朝,更是总结为“康、嘉、道三朝”,其中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社会变革,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后继发展。

本篇文章将着力探讨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以此揭示清朝末期的历史演变及其给后世留下的历史启示。

一、清朝末年的政治局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尽管西方列强逐渐占领了中国的领土,并通过不平等条约捆绑了中国的命脉,但正统士大夫的旧秩序仍旧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

这种大繁皇权、小权衙门的政治结构,使得清朝的政治毒瘤愈加严重。

随着日益恶化的政治局面,愈发显得必须提出变革与进步的声音,而这也恰好是新政的指向和基础。

清末的政治变革的功臣,少不了康有为。

康有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士大夫,是当时洋务派的核心人物,他曾在日本学习,深受明治时期的改革运动的影响。

康有为回到中国后,他撰写了多篇变法的文章,提出了多项改革的方案。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同书》,这是一篇康有为提出全面改革的著作。

另一位功臣则是光绪皇帝。

光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期是清朝的新政期,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光绪帝并不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在位时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唯一的亮点就是能够听取谏言。

他明白,要想改变外交、军事、教育、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他也就接受了康有为的建议,与康有为携手合作推进了“百日维新”运动。

二、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清朝末年的政治变革是在康有为的推动下实现的。

新政释放了康有为的变革精神,其目标是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核心措施,建设现代的国家机构体系。

具体内容包括:(1)设立内阁,改革官制;(2)加强军队,改革外交,破除“康有为主义”思想;(3)推行西学文化教育,设立咨议局,完善现代教育制度。

在新政的推进过程中,虽然内阁设立和官制改革等措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仅仅起到了化风为雨、独吹壹声风笛的作用,但新政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有更加具体的成果。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来考察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来考察
省城 均 改设 大学 : 各府 厅直 隶 州均 设 中学 堂 , 州 县均 设小 学 堂o L4 2 r 成效也最 突
出, 当然出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故此段成为该书重头也就理所 当 然, 舒新城编订该集的要求是“ 搜集在博, 鉴别在严” 。故该书在此后 6 o年未有能超乎其上的, 成为研究近代教育史的权威著作之一 圈 作为该书着力最大的部分, 清政府新政时教育方面改革 : 制定新学 制、 废除科举、 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都能从该辑中反映出来。


引言
为有识之士的 ' 。 - ~ 张之洲、 L; 1 刘坤一在《 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 指 出: “ 窃渭中国不贫_财丽贫于人才 , T 不弱=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 『 贫, 由于见闻不广、 学业, 实; 志气之弱, 由于苟安者无覆危救 亡之远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为人民教育出版社 于 16 年出版 , 91 按该 书《 出版者的话 》“ ,这本书所选 的资 料, 14 从 80年鸦 片战争起, 到 11 年五四运动前后止”“ 99 ,大部分资料所反映的是当时统治阶级 的 教育意见和教育措施”“ ,教育制度 的资料选录的多。 u而 纵观 全 ”[ 书, 可知清末新政时的教育资料 占了该 书所辑资料的大部分, 这与舒 新城编辑该书的目的有关。舒新城(83 90 , 19 ~16)湖南溆浦人 , 国 我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出版家。为了总结近代 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 训, 作为以后教育发展的借鉴 , 舒新城编辑了该书 , “ 专述近代中国人 之教育活动, 求出其因果关系以供现代及后代教育上之资鉴为中国
限 、 机关 及学生 毕 业 的 身 份授 予 等 一 系列 制 度 , 参 酌东 鹾学 主管 并
制, 将学科分为七大门类 即经学、 格致学、 兵学、 农学 、 政治学、 史学、 工学。这样 , . 4 -  ̄院改学堂的过程中, . - f 就提出了完整的学制系统 。 清政府接受建} 于 10 年 9 义, 91 月下令将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 中小学堂 : “ 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 , 著将各省所有书院, 于

清末新政改革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主要内容包括:
一、各项制度改革
1. 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式教育,设立各级学校,推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2. 实行轮流上府选官制度,降低地方官员的任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建立现代国家机构,设立各级机关,实行官僚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4. 改革税收制度,增加财政收入,扩大中央财政权力。

5. 推行货币改革,建立银行业,发行新式货币,加强国家财政控制。

二、经济发展
1. 大力推动工业化,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家创业。

2. 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来投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 改革土地制度,推行私有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社会改革
1. 废除一切封建制度,赋予人民平等权利,推动社会进步。

2. 推进民主改革,设立议会机构,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

3. 倡导新文化运动,推动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素质。

以上就是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该政改以大力变法、改
革政治制度和加强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下是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变法
新政府成立后,决心推行新政,大力变法。

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
式学校”,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普及新知识。

除此之外,新政府还废除关税自由政策、实行了新的税制,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政治制度改革
新政府还进行了政治制度改革,废除了帝国制度,建立民国政府。


政府试图推行宪政、民主制度和法治观念,规划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框架。

实行帝国主义,承认普遍选举,清除了官员的级别差别,制定了
新的官员选任法规。

三、加强教育
新政府还进行了教育改革,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校”。

在新
政府推动下,各级政府新设了大量的现代学校,包括实业学校、铁路学校、交通学校、商业学校、农学院、师范学校等。

同时,他们还通过增加支持公费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义务教育等措施,推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

总之,清末新政改革涉及了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政下的培育和重视教育,不仅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和素质,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广,促进了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国家前进。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从总体上看,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 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
毕业; 分科类, 3 年毕业; 加习科, 1 年毕业。此外, 与高等学堂平 它直接导致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行的还有进士馆, 3 年毕业; 译学馆, 5 年毕业。
的进程, 是历史的进步。废除科举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制的
势, 诏准“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
试亦即停止”[6]。自隋朝以来施行了 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一、废科举、兴学堂
至此寿终正寝。 伴随着科举制的颓废与终止,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逐步兴起。
清 沿 明 制 , 取 士 仍 由 科 举 , 但 科 举 制 度 的 腐 败 已 彰 显 出 来 。 最早的是 1862 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此后, 洋务派兴办了 30 多
要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 首 先 , 学 制 突 出 体 现 了“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的功能; 学堂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私塾、书院
的思想。封建性课程在初等、中等学堂占三分之二以上, 初等小 生徒只读儒家经书, 知识结构单调、狭窄, 而学堂不单纯读经, 还
学 堂 的 读 经 课 每 周 多 达 12 小 时 ; 同 时 , 学 制 也 规 定 了 各 级 各 类 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其次, 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限长, 达 29 至 30 年。第 三, 该学制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更为周密和完备, 实业 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 式, 对以后学制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留学, 开辟了一条与科举取士不 为 政 事 之 本 ”“, 除 京 师 已 设 大 学 堂 , 各 府 及 直 隶 州 均 改 设 中 学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评价及其现代启示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评价及其现代启示

评价
现代启 示
2 世纪初期晚清社会 内外交 困 ,清政 府进行 了一场 自救性 的 O 改革 , 史称“ 清末新政 ” 。在教育 方面 , 主要推行壬寅癸卯学制 , 并且 废除科举制 , 办学堂 , 兴 大量派 遣 留学生 。这次教 育改革尽 管是县
花一现 , 但在我 国的教育改革史 中意义深远 , 影响重大 。
育的制度化是在近代社会才产生 的。 非与教育的产生是 同时进行 并 的。封 建社会 时期 的教育虽然也有制度 , 但是 这些 制度只能是属于 教育实体的类别 ,而这次的新政 教育改革 推进 了教 育制度 化的进
程。 “ 癸卯学 制” 的颁布和实施 标志着学校 教育规范化 、 制度化 , 保 证了教育的实施 , 同时也启动 了中国近代学 制建设 的步伐 , 在 中 这 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 的意义 。在 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的之际 , 清政府还通过改革 教育行政体 制 , 厘定教育 宗 旨 , 加强了对 全国教 育事业 的宏 观管理。这是在 国家层 面上第一次 厘定教育宗 旨, 它规 定了全 国统一 的培养方案 。近代 教育首 先是通过学 校教育 制度化
模仿甚至是完全 抄袭 日本学制 , 这是对 中国近代 教育 的发展产生了 不利影 响。只是 引进 了新的教育 思想 、 观念 和教育 制度 , 而与 当时 的现实 国情完全不相适 应 , 也就是说 自主创新 和本土化 做得不够 , 因此 出现了水土不服 的现象 。众 多的新式 学堂和 旧学 堂很难适应 当时的改革 , 这样 反而阻碍 了教育 的发展 。 另外教育 对象仍然带有 歧视性 。这次 改革表面上 是允许大众 受教育 , 际上 , 实 还有 繁琐的程序来 限制受教育 。例如 : 癸卯学制虽 然关注 了女子教育 , 但认 为“ 中国此时情形 , 设女学 , 若 其间流 弊甚 多, 断不相宜 ” “ , 中国男女 之辨 甚谨 , 少年女 子断 不宜令其 结 队入 学 ”“ ,不宜 多读西书 , 学外 国习俗 ” 故“ 误 , 女子 只可 于家庭教之 ”1 [ 1 。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

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刍议【摘要】文章认为,清末新政是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虽然其改革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体现在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为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政治近代化,促进了近代法律的萌芽,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推动了教育,废除了落后的科举制,颁布新学制,促使新式学校的勃兴。

【关键词】清末新政;历史地位;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教育近代化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1901年至1911年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改革措施的总称。

此前相当长时期称之为“假维新”、“伪变法”。

这种说法有片面之处。

清末新政虽然最后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首先清末新政推动了经济近代化,为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其次推动了政治近代化,既促进了近代法律的萌芽,又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最后推动了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颁布新学制,促使新式学校的勃兴。

“新政”推行了军事现代化,使新式军队成为军队的主体。

关于军事近代化的详细论述参见冯兆基的研究,[1]在此不赘述。

一、推动了经济近代化清末新政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

这相对于传统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而言。

在传统经济领域,以农为本,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且对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

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

仍令合籍共财。

”[2]这就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不相容。

甲午战争失败迫使清政府对经济政策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

用当时的话来说:“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

”[3]因此,光绪三十年(1904)初,朝廷接连颁布《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等。

其中规定“凡设立公司赴商部注册者,务须将创办公司之合同、规条、章程等一概呈报商部存案。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 当时实际的地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 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 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 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 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 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 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 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
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 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 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 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思考题
名词解释题 1.学部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1.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壬寅”学制(1902)
张百熙
《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的意义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

1840年前后,中国的教育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几种新教育,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落的封建帝国,教育仍然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

清末科举流弊百出。

“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

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

(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

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终于在1902年和1904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除了政府国人主动学习国外思想教育外,外国人也在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
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 程》,开放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 比男子少1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 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 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 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仿照西方建立三级学校系统; 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培养目 标上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重视实业教育与师 范教育;将分年课程规划、 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 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封建性: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 教育;读经讲经课比重较大;入学具保;奖励功 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爆发。
二、“庚款兴学”与留美高潮
1、“庚子赔款” 2、兴起背景(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 “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3、 1908年美国决定从1909年起将庚款用于留美教育。
“先赔后退”
4、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严
格挑选。47,70,63) 5、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
“壬寅”学制(1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返回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大举侵略,清朝统治者深感政权统治的危机,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

其中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现代启示一、清末教育新政实施的背景1.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这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根本原因。

义和团的排外行动以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深感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

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对内满足国民对新式教育的需求、缓和阶级矛盾,对外希望培育新式人才以维护帝国的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的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广开新学堂等。

戊戌变法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其教育改革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种学堂的建立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既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又为其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为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教育改革之后,日本近代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日本教育近代化迅速发展,并挤入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国情相似,文化相似,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成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范本和重要借鉴,晚清统治者便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

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晚清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摘要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

科举制始于隋代,以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整合凝聚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公平,是中国传统社会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在保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有序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过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经过一千多年的流变,科举制反而走向了它的反面,其积弊之深,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批判,终于在清末教育改革中废除。

后来各种新式学堂得以迅猛发展,并出现了新的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主要由官学大臣张百熙制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和颁布意味着中国实行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始。

但此学制因自身不够完备以及满清权贵对张百熙的猜忌而未能实行。

癸卯学制是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钦定学堂章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并实施的近代学制,较“壬寅学制’等更为系统完备。

两个学制在指导思想上均强调“中体西用”,在内部体系上都是西化的产物。

伴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确立,清政府也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宗旨。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学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但是清政府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措施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近代学制;启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呈现出中西文化冲突、社会思潮多元等倾向,尤其是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朝野上下,无不感受到这一非常之变所带来的强有力的震撼。

为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顺应国际潮流,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在这种“不变亦变,变亦变”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无奈地开出了“新政”这趟列车。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清末新政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面貌,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因此,对清末新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末的新政对中国的社会现状有着重大的改变,从政治上来说,清末新政是一次宪政革命,它是清王朝开启其末期改革运动的一次重要尝试。

新政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政治上的自由化,也消除了当时削弱皇权的私有特权,实行了宪政制度,为中国进入近代化进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清末新政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清末新政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中国的财政状况得到缓解,金融体系也得到了完善。

此外,清末新政还制定了《两千里改良方案》,对中国的农业进行了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的农业形成了现代农业的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清末新政着力实施义务教育制度,这使得中国乡村普遍实施了义务教育,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同时,清末新政还着力推行现代文化,并鼓励古典文学的再创作,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给中国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为中国向近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清末新政也有其缺点,比如社会反对力量激增,还有一些政治派系的争斗,这些都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因此,要充分发挥清末新政带来的积极影响,继续调整中国的政治体制,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发展。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的一次跳跃式发展,它为中国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现代化和文化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并且清末新政还启发了中国未来近代化进程的实践,拉开了中国近代发展的序幕。

因此,应该对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赞赏,从中吸取教训,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评价清末新政

评价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社会,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清政府为了给外国赔款,缓和国内矛盾,就实行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政,文化教育制度上:清末“新政”在政治上增设了一些适应近代化的机构,修改了《大清刑律》,废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给西学以合法地位,允许学习和传播资本主义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此外,学堂的兴办,也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清政府在一些具体措施上做了变革,比如废科举,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选官制度经济上:我觉得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经济自由。

允许和奖励私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承担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责任,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条件。

军事上:在军事上,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建军理论和原则,使古老的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一些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清廷所推行的“新政”,仍然强调“三纲五常”。

官制改革只是裁并一些旧衙门,增设一些新衙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几乎没有触动。

财政的困难也限制着新政的推行,新政显得支离、拖沓。

由于举办“新政”,清政府允许地方自行筹款,人民不胜负担。

有的地方由“抗洋捐”、“反赔款”发展到武装起义,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新政”虽然裁撤了一些中央和地方的衙门,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现了新旧机构重叠,如军机处和督办政务处、户部和财政处并存等。

“新政”引起了新旧势力之间以及旧势力内部对待新势力不同态度的派系之间的种种纷争。

这就加剧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盲、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

在“新政”推行期间,袁世凯是继曾国藩、李鸿章而起的又一权臣。

清末新政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

但是新政只是顽固势力跟资产阶级和国内矛盾妥协的产物,实际上竭力维护清朝没落封建统治,这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住革命的进程,客观上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清朝的灭亡。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面临外患和内忧的背景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末新政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新政实施了教育改革,建立了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兴办的京师大学堂,该学堂采用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化的专业人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清末新政推进了法律制度的改革。

新政对传统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制定了新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此外,新政还积极引进了西方的法律制度和观念,为中国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新政推动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新政实施了军事改革,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引进了西方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这为中国在抵御外敌入侵和保卫国家主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末新政还在经济和工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政推行了许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如修建铁路、开发矿产资源、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清末新政还在思想文化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政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倡导了科学、民主、进步的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清末新政在教育、法律、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它为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尽管新政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但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学院 09届学年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姓名邓永芳学号 20091201119所属系人文学院专业年级 09级历史1班指导教师李可2011年 12 月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摘要】: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伴随着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

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关键词】:清末新政;近代化;教育制度肇始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发起的最后一次旨在救亡图存的自强运动。

它的出现是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与高涨的变革呼声双重作用的结果。

尽管清末新政随清朝的灭亡而结束,但是它历时十年,各项改革措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杜会在总体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政治、官制、司法、财政、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均见成效。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20世纪的头10年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

在清末改革中,最早施行且影响较大的当属教育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

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设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颁布教育法规、制定教育宗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无一不促进了中国旧式的封建教育向近现代教育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清末教育改革堪称中国教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改革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虽然清末教育改革没有完全脱离“中体西用”的旧藩篱,但它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之近代化, 奠定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方向,实现了中国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推动着中国教育现代的进程。

一、废除科举制度,传统教育制度解体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它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

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

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

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但经过一千年后,这种制度已经走向反面,成为了桎梏人们思想,阻碍历史前进的障碍,其危害引起了社会的批判。

明末清初著名的顾炎武曾悲愤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①而到了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形成了对人才体系更新的要求,科举制显然无法担负培养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社会变革人才的使命。

在一片批判声中,迫于时势,1901年实施新政,清政府随即颁布改科举之上谕:“著明年为始、、、、、、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

”自此,八股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同年8月,清政府又下令“嗣后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着即一律停止”。

②1903年11月,张百熙、张之洞、荣庆联合上《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请求“自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1/3,侯来科中额减尽以后即停止乡试会试”。

③这一奏折得到得到清政府的首肯,并准照此执行。

1905年各省督抚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折》,奏请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在这种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颁布上谕:“著即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乡科考试亦即停止”。

④自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盛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正式寿终正寝,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近代学制的产生,教育立法近代化法制化是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特征,而要实现教育的法制化,是以教育立法为开端,通过教育法规实施得以实现的。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此学制由一系列具体学堂章程组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独立的较完备的法定学制和我国第一个较完整的教育法规系统,是中国近代教育走向依法执教的开端。

1904 年, 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等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教育法规, 即( 奏订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其中《学务纲要》为设办各学堂的纲领性文件, 涉及学校培养目标, 学校系统设备考试奖惩等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务纲要》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的教育基本法。

《各学堂管理通则》涉及学校教务、作习、礼仪、校园建设等, 是当时学校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 可称之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学校行政管理法。

《任用教员章程》则严格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员的职责、资格及教员基本义务, 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教师法。

《实习学堂通则》其内容则涉及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职责, 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法规。

此外该学制还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法规, 包括普通教育类法规、幼儿教育法规、大学高等教育法规、师范类教育法规、职业教育法规等等, 共计2 2 个。

分析该学制的广泛内容,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实业教育、从师范教育到留学教育、从教育行政到学校管理都制订了一系列法规, 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为完备的教育法规系统, 是中国近代教育立法之发端, 对于当时的教育改革和此后我国的教育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辛亥革命后的《壬子癸丑学制》就是在该学制的基础之上而制订的。

这些立法为我国近代教育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 推动着我国近代教育走向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三、建立近代教育结构,完善近代教育学制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 还产生了《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和《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 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

前者因不够完备而没有实行, 后者则明确地规定, 学堂教育从蒙养院开始, 招收3 一7 岁幼儿, 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

初等小学堂, 招收7 岁以上儿童人学。

高等小学堂招收初等小学毕业生人学, 学习年限4 年, 这相当于现在的小学。

中学堂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 同等学历亦可报考, 学习年限5年, 类似于现在的初中。

高等学堂招收中学堂毕业生, 学习年限3 年, 要求各省城必设一所, 类似于现在的高中。

大学堂招收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毕业生, 修业年限除政法、医学为4年外, 其余皆 3 年, 类似于现在的大学。

通儒院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属研究院性质, 只有具备分科文学毕业资格或学历相等者, 经分科大学教员会议选定, 复由总监督核定, 方可人学, 学习年限 5 年, 类似于现在的研究生教育。

这种从学前教育蒙养院到研究生教育通儒院的相互衔接, 构成了我国近代教育结构的纵向体系。

从横向分析, 癸卯学制规定之教育类型结构除普通教育外, 还涉及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两大体系, 师范教育分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 实业教育则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等。

专业涵盖了农工商, 女子教育、留学教育亦在教育结构之列。

与此同时, 按办学方式来分, 则出现了公办、官办私办相结合的灵活办学方式, 民间教育与官办、公办教育融合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横向纵向的教育结构共同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结构的基础。

当然有些教育结构层次, 如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等早在19 世纪末便开始试办或出现, 但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皆处于萌芽状态, 未形成体系, 真正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则是从新政时期开始。

以教育之母师范教育为例, 早在维新运动时期, 梁启超就提出: “欲革旧习, 兴智学, 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要义。

”⑤但却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直至19 0 4 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师范教育系统才得以确立。

而其他重要教育阶段, 如学前教育则是在1 901 年8 月上谕中第一次提出, 上谕令各州县多设蒙养院学堂 , 自此中国有了学前教育。

无疑, 在新政教育改革热潮中, 近代教育体系结构真正建立, 建构了我国现代教育结构的模型。

四、变革传统教育行政体制, 教育管理近代化中国传统的教育行政体制以科举考试管理为基本特征,没有专门管理教育的机关。

从礼部国子监到学政、府县学官,教育管理职能狭窄, 且一直未能形成独立的系统, 始终是各级政府机构的附庸或由政府官员兼管。

科举考试的废除, 学堂的勃兴, 引发了教育行政体制的大变动。

1905年12月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 序列礼部之前, 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 结束了以往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各不相属, 各自为政, 国子监在礼部下实行纯属名义上管理全国教育实则不相闻的历史, 是中国教育行政近代化的起步。

之后, 又建立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各省设提学使司, 管理地方学务,为各省统一的新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省下府州县教育行政机构为劝学所, 任务是划办区域、劝办小学, 以期推广普及教育。

由此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三级教育行政体制, 此乃我国第一套结构完整、职权明确的教育行政体制, 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开中国教育管理近代化之先河。

教育行政体制的近代化还体现在职能扩大上, 以学部为例, 围绕新式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模式的需要, 学部制订了一系列法令章程, 使全国教育趋于统一化、规范化。

编辑审定教科书, 扭转了学堂教学用书混乱的局面。

编汀学务统计, 发挥中央教育行政的统筹规划作用, 为全面掌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状况, 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

委派专员巡视学务, 遴选高等以上学堂校长及各省学务议长, 审视各地办学活动, 强化考务管理⋯⋯ ,这些教育行政职能皆是传统教育行政部门所不具备的而又在新政以后被沿用。

五、实施教学改革,教育内容、方法近代化清末新政随着新学制的颁布, 对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变革, 从教材编审、课程设置、西方先进教育方法的引人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近代化。

1901 年, 张百熙奏称“译书局非徒翻译一切书籍, 又须翻译一切课本。

今学堂即须考究西政、西艺, 自应翻译此类课本。

”⑥这是我国近代由政府组织编辑教材的开始。

1 906 年公布了《学部第一次审定教科书凡例》, 该凡例对诸如审查对象、审定标准、有效期限及图书售价等作了详细规定, 此乃我国近代由教育行政机关审定教科书的开始。

1909 年学部把所编初小《国文》、《修身》等教科书各第一、第二册招商承印, 这是我国部编教科书的开始。

而《奏定学堂章程》亦对教科书的编审作了全面详细的规定, 指出教科书编写要公私结合, 即“官局私家合力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