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梳理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3篇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上)1.生物的分类方法(1)形态分类法:依据生物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
(2)发育分类法:依据生物发育历程特征进行分类。
(3)生态分类法:依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特征进行分类。
(4)进化分类法:依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现代生物学采用此分类方法。
2.生物的五大层级分类生物界→动物界或植物界→门→纲→目→科→属→种3.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化学组成主要由以下六大元素构成:碳、氢、氮、氧、磷、硫。
分别构成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4.细胞的结构所有细胞都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核酸)。
有的还包括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5.细胞的生命活动(1)营养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运输和排泄。
(2)能量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生长和发育:细胞分裂、体积增大和形态上的变化。
(4)维持稳态:维持细胞内稳定的环境,如细胞水分、离子浓度、酸碱度等。
6.细胞分裂(1)有丝分裂:分裂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发生,有前期、中期和后期。
7.遗传物质(1)DNA:双链螺旋结构,由核苷酸组成,储存遗传信息。
(2)RNA:单链结构,由核苷酸组成,参与蛋白质合成。
8.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组合。
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分为X和Y染色体,决定性别。
9.性状的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础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多基因遗传:多对基因共同决定同一性状,如人类的血型。
10.基因组和基因工程基因组是生物体所有基因的集合体,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切割和重新组合DNA分子,开创了新的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中)1.植物体的结构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1)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
(2)茎:连接根和叶,传递物质,支撑植物体。
生物必修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 生物进化: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如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相似性等。
3. 遗传与进化: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的基本原理以及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包括基因的突变、基因组的变异和基因流动等。
4. 生物的调节与协调:了解生物体内调节和协调的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响应等。
掌握神经传递、荷尔蒙调节和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
5.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与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和胚胎的发育过程。
6.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包括生物圈、种群、群落和生态位等的概念。
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
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这些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第一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系统、生物命名法等2.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概念、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位、生态平衡等3.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态失衡、生态破坏与生态保护等第二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起源和原生生物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原生生物等2.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变异、适应、自然选择等3.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关系等第三章细胞及其生命活动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组成、细胞器及其功能、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细胞骨架、中心体等2.细胞膜和物质运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过细胞膜的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作用等3.细胞的代谢细胞的能量转化、酶、代谢途径、无氧和有氧代谢、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等4.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和无丝分裂、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修复等第四章遗传与遗传的分子基础1.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2.遗传的分离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因素遗传、二因素遗传、自由组合规律、连锁性遗传等3.分子遗传学基础DNA、RNA、基因的分子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表达调控等4.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第五章免疫系统1.生物的免疫机制非特异性防御机制、特异性防御机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2.人类免疫系统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抗体、人造免疫等3.疫苗和疾病控制疫苗的概念、疫苗种类、疫苗的制备、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等第六章生物科学与社会1.生物技术和社会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伦理、基因治疗、生物农业等2.生态问题和社会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森林砍伐、生态灾害和生态保护等3.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生物学与化学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一、细胞增殖(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不见。
个性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构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构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构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构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构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记忆点: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必须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构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构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构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持续纯种。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 1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免疫功能( 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 2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__→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__(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__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__性和生物体结构的__性。
生物必修二知识简短梳理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分类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归纳和整理。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形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
五、稳态与环境
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包括内环境稳态和生态平衡。不同类型的生物体有不同的调节和适应机制,比如温衡、水盐平衡和血糖平衡等。
通过对生物必修二知识的简要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生物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生物必修二知识简短梳理
生物必修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基础且重要的知识。下面将对生物必修二的知识进行简要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类型的细胞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和分化等,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是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包括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规律。R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mRNA、tRNA和rRNA等不同类型。遗传密码子和蛋白质的合成也是遗传的重要过程。
三、生物体内物质的获取和利用
生物体需要获取营养和能量才能维持生命活动,主要通过新陈代谢和呼吸来实现。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细胞呼吸是动植物体内的主要新陈代谢过程。
六、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转基因作物和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典型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结构与生物膜的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4.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6. 溶酶体和气泡的结构与功能7. 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2. 遗传物质的复制3. 遗传物质的转录与翻译4.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化5.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三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4. 微生物的应用5. 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6. 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食物链与食物网3.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的多样性4. 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5. 人类与生态系统第五章生物进化与分类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3. 进化的模式和速度4.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演化5. 动物的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六章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2. 生物间的捕食与逃避3. 生物的竞争关系和有限性资源的利用4. 生物间的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5. 生物间的调节和平衡第七章植物的物质与能源1. 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转化2. 植物的营养与水分运输3.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调节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人的性别遗传与表现型3. 人的生殖的协调调节4. 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协调调节以上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共13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①多次利用:K离子,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缺少时新组织受损)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
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2细胞与稳态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1)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生物必修2知识点

生物必修2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是高中生物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人类遗传和进化、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生物必修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遗传与进化
-遗传概念: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规则、DNA复制
-突变与变异:突变类型(点突变、插入突变等)、突变的原因与后果
-遗传离散性: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连锁遗传
-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种群遗传学-自然选择:选择压力、适应性、群体的遗传变化、择偶选择
2.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学概念:生态位、生态系统、生态圈、种群
-生态因子:光能、温度、水分、土壤等对生物影响的因素
-生态位与竞争:资源竞争、职业特化、生态位的重叠
-营养关系: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金字塔
-生态平衡与稳态:群落组成、相互依存、动态平衡
-破坏与保护:生态系统破坏、物种灭绝、环境保护活动
3.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生物材料应用:生物燃料、生物塑料、生物染料等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设立、濒危物种保护、自然保护
4.细胞生物学
-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器官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器功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摄取等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信号传导:表达调控、细胞分化、细胞通讯等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而隐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的形成过程发生在精巢(哺乳动物称),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在卵巢。
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而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所不同,有变形期,而卵细胞没有。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和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进行联会和四分体现象,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
5.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种类取决于生物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 细胞与生命:生命的层次结构、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代谢
2.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分类、细胞的分化
3.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DNA复制、RNA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合成
4.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的多态性、遗传的变异
5. 生物工程与技术: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6. 生物圈的基本特点:生物圈的层次结构、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生物圈的能量流动
7. 物种与演化:物种的概念、物种的形成和灭亡、演化的证据、进化的机制
8.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9.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圈: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10.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原核生物的起源、真核生物的起源、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生命的演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第一篇: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细胞质:由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组成,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
3. 细胞核:由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等组成,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自我复制:细胞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进行自我繁殖和复制。
2. 维持生命活动:细胞进行代谢反应和物质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和物质基础。
3. 感受和响应外界刺激: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 调节细胞功能:细胞内的酶系统能够调节细胞功能和反应,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5. 遗传物质传递:细胞核内的DNA能够传递遗传物质,实现后代物种的遗传特性传承。
三、常见的细胞类型1. 原核细胞:不具有明确核子膜和亲核物质,形态小而简单,细胞内没有细胞器。
如细菌。
2. 真核细胞: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具备明显的细胞核和内质网等多种细胞器。
3. 细胞的相同点:避免任何外来侵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以生存和自我繁殖为目的。
四、细胞的组织和器官一个细胞不能完成所有的生理功能,需要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如:动物体内的组织包括肌肉、骨骼、神经、脏器、体液等。
植物中常见的组织有根、茎、叶等,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协同发挥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整个生命体的生长和发展。
对于细胞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领域的知识,以及解决某些生物学问题。
第二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过程之一。
了解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一、细胞的生长1. 细胞生长的来源:来自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的供给,以及细胞内新的分子合成。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必修二的生物课程主要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工程与技术、种群和环境以及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等内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章: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合成物质、能量转化、细胞分化、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与传递3. 生物膜的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起到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4. 细胞的器官: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二、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DNA是一种长链状分子,由四种碱基(A、T、C、G)组成,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2. DNA复制:通过DNA聚合酶将DNA分子拆分为两条DNA 链,然后合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3.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指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4. 突变和遗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可能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进而影响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三、生物工程与技术1.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内部的基因组成和组织结构,改变其性状和功能2. 重组DNA技术:将不同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目标生物体的染色体上,实现基因的转移和改造3. 克隆技术:通过人工手段复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生成与原生物体基本相同的个体4. 基因检测技术:通过检测DNA中的遗传信息,判断个体是否携带特定基因或发生了某些遗传疾病四、种群和环境1. 种群: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同属一种的个体群体2. 种群增长: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分为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3. 种群调节:包括内在调节(生物因素)和外在调节(环境因素)两个层面4.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体和其生存环境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五、生物学与人类健康1. 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自身抗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式,识别和清除入侵人体的病原体2. 病媒与传染病:病媒是指传播疾病的生物介质,如蚊子、蜱虫等3. 病毒性疾病:病毒是一种无机体,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4. 细菌性疾病: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可以分为有益菌和致病菌5. 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动脉硬化是血管内膜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形成斑块,容易导致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以上是高中必修二生物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和归纳,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工程与技术、种群和环境以及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等内容。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有机物质。
3.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4. 线粒体:能量的合成和供应中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5.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参与植物的光能转化和有机物合成。
6.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7.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8. 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9.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废物的降解和消化。
10. 液泡: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
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1. 有丝分裂:细胞核和细胞质同时进行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2.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子细胞。
3. 无丝分裂:只有一个细胞核进行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4. 增殖:细胞数量的增加,通过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实现。
三、遗传与变异1.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决定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2. DNA:基因的物质基础,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组成。
3. 基因型:个体的遗传信息总和,由基因的组合决定。
4. 表现型:个体的外部特征和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
5.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决定个体性状的两种基因类型,显性基因的表现型会覆盖隐性基因的表现型。
6. 纯合子和杂合子:基因型中只有一种基因的个体称为纯合子,有两种基因的个体称为杂合子。
7. 变异:基因或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导致个体性状的差异。
8. 突变:基因或染色体结构发生的突然改变,可以是自然突变或人工突变。
9. 自然选择:环境中适应性强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
四、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1. 进化: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适应环境的变化。
2. 物种形成:新物种的产生过程,通过自然选择和隔离等因素实现。
3. 自然选择:环境中适应性强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
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介绍了基因、染色体、DNA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解释了基因的表达与控制机制,介绍了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遗传与进化-详细介绍了遗传的变异、随机性和可遗传性。
-研究了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如突变、基因漂变、遗传偶合等。
-着重介绍了自然选择与繁殖隔离对进化的影响。
3.单倍型和嵌合型-解释了单倍型和嵌合型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了联锁和连锁不平衡的现象。
4.人类遗传与进化-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历程,探讨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分析了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生物工程与技术1.DNA技术基础-介绍了重组DNA技术和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解释了DNA指纹的原理和应用。
探讨了基因工程与生物信息学的关系。
2.人工选择与转基因技术-研究了人工选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家畜和作物的改良。
-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和抗病性等。
3.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探讨了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了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
第三章:细胞与遗传1.细胞的复制与分裂-探究了细胞的复制和生长过程。
-详细介绍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解释了同源染色体互换和基因重组的现象。
2.DNA与蛋白质合成-分析了DNA的复制过程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详细讲解了DNA的信息传导,如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和染色质调控。
-解释了基因突变和DNA修复的过程。
4.基因与优生优育-探讨了基因与智力、身高、性别等特征的关系。
-详细介绍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物的种群与群落-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解释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如共生、捕食、竞争等。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必修二主要包括生物遗传与进化、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技术实践三个部分,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生物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DNA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由核苷酸组成,是双螺旋结构。
- RNA是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一种重要分子,跟DNA不同的是,RNA是单链分子。
- 遗传信息是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传递到蛋白质合成。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基因是决定性状传递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体通过染色体来传递遗传信息。
3. 遗传的模式- 孟德尔遗传定律:有七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其中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基因。
- 孟德尔装备定律:孟德尔的组合点突变变异法则,体现在植物花的颜色和株高上。
4. 变异与进化- 变异是种群内个体间遗传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别。
- 进化是种群代数量突变或适应环境变化,使得种群性状变异并遗传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物种。
5.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个体性状的表现。
- 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病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在生物体中出现的现象。
6.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决定因素:自然选择、突变和随机的遗传漂变。
- 进化的结果:新物种的形成,类群多样性增加。
7.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分类学的原则:系统演化分类、地理期地带分类和数字分类。
- 分类的方法:形态分类、细胞分类和分子分类。
8. 物种形成与演化- 物种的形成是种群的进化过程,主要表现在生境分割、群体隔离和生态适应。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中的生物技术应用:转基因农作物、动物细胞和胚胎培育技术、生物育种等。
- 医药生产中的生物技术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
2.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的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3. 生物环境与人类社会- 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防治。
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二总结(实用6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二总结(实用6篇)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二总结第1篇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如Aa(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选用豌豆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大,容易操作2、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的株高、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看两个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在于抓住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杂交实验的操作要点(人工授粉的操作要点):①去雄:在花蕾期,将母本的雄蕊全部除去并套上纸袋隔离。
②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并套袋。
③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注意】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共有两次套袋处理。
上述人工授粉是针对雌雄同体的情况,而雌雄异花的情况不用去雄,如玉米。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数量787277比例3:1(1)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产生的F1均为高茎豌豆【注意】正确区分正交和反交、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把一个亲本组合称为正交,那么交互性别的亲本组合就成为反交。
(2)F1(杂合子)自交产生的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3)孟德尔共进行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的性状分离比从2.82:1到3.15:1,这说明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绝不是偶然的。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提出的假设要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目的: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从而验证孟德尔的假说的正确性2、方法:将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注意】(1)用F1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原因: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而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与含其他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不影响其他遗传因子的表达,这样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是一致的,从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就可以知道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梳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
语句: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 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 :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 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 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 yr →F2: 1 YyRr:1Yyrr :1yyRr :1 yyrr。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6、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第三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
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 (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 b 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附:遗传学基本规律解题方法综述一、仔细审题:明确题中已知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1、基因的分离规律:A、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 B、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A、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C 、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伴性遗传:A已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B、♀♂性状表现有别、传递有别 C记住一些常见的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钟摆型眼球震颤(X-显)、佝偻病(X-显)等二、掌握基本方法:1、最基础的遗传图解必须掌握: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包括亲代、产生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各项)例:番茄的红果—R,黄果—r,其可能的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P ①RR × RR ②RR × Rr ③RR × rr ④Rr × Rr ⑤Rr × rr ⑥rr × rr★注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一个事实必须记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 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B、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 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C、 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
3、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首先要知道:一对基因杂交,后代有几种子代基因型?必须熟练掌握二、1)例:AaCc ×aaCc其子代基因型数目?∵Aa×aa F是Aa和aa共2 种 [参二、1⑤] Cc×Cc F是CC、Cc、cc共3种 [参二、1④] ∴答案=2×3=6种(请写图解验证)4、计算表现型种类:子代表现型种类的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表现型数目的乘积[只问一对基因,如二1①②③⑥类的杂交,任何条件下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子代有多少基因型就有多少表现型]例:bbDd×BBDd,子代表现型=1×2=2种, bbDdCc ×BbDdCc ,子代表现型=2×2×2=8种。
三基因的分离规律(具体题目解法类型) 1、正推类型:已知亲代(基因型或纯种表现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等),只要能正确写出遗传图解即可解决,熟练后可口答。
2、逆推类型:已知子代求亲代(基因型),分四步①判断出显隐关系②隐性表现型的个体其基因型必为隐性纯合型(如aa),而显性表现型的基因型中有一个基因是显性基因,另一个不确定(待定,写成填空式如A ?);③根据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推出亲本中的待定基因④把结果代入原题中进行正推验证。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小结:总原则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建立在基因的分离规律上的,所以应采取“化繁为简、集简为繁”的方法,即:分别计算每对性状(基因),再把结果相乘。
1、正推类型:要注意写清♀♂配子类型(等位基因要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组合”成子代时不能♀♀相连或♂♂相连。
2、逆推类型:(方法与三2相似,也分四步)条件是:已知亲本性状、已知显隐性关系(1)先找亲本中表现的隐性性状的个体,即可写出其纯合的隐性基因型(2)把亲本基因写成填空式,如A?B?×aaB?(3)从隐性纯合体入手,先做此对基因,再根据分离比分析另一对基因(4)验证:把结果代入原题中进行正推验证。
若无以上两个已知条件,就据子代每对相对性状及其分离比分别推知亲代基因型五、伴性遗传:(也分正推、逆推两大类型)有以下一些规律性现象要熟悉:常染色体遗传: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相等。
伴性遗传: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不等(男女平等);女性不患病——可能是伴Y遗传(男子王国);非上述——可能是伴X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重女轻男);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重男轻女);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六、综合题: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主要是自由组合。
所有的遗传学应用题在解题之后都可以把结果代如原题中验证,合则对,不合则误。
若是选择题且较难,可用提供的A—D等选项代入题中,即试探法;分析填空类题,可适当进行猜测,但要验证!2、测交原理及应用:①隐性纯合体只产生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与杂合体产生的配子受精,能够让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所携带的基因表达出来(表达为性状),所以,测交能反映出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从而推知被测杂合体的基因型。
即:测交后代的类型和数量比 = 未知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数量比。
②鉴定某一物种(在某个性状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方法: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有两种及以上表现型),则它是杂合体;后代只有一个性状,则它是纯合体。
七、遗传病的系谱图分析(必考):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显性还是隐性遗传:①只要有一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②只要有一双亲都有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2、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①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②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2.反证法可应用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判断(步骤:假设——代入题目——符合,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第四节生物的变异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名词: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