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颜色、质地等特征,从而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为土壤分类、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门塞尔比色卡3. 土壤坚实度测定仪4. 皮尺5. 剖面刀6. 铅笔7. 塑料袋8. 采样器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实验基地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最好是一片耕作过的农田。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在选定的地点挖取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和记录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记录其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土壤剖面中,每隔10厘米采集一次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入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6. 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观察结果:(1)颜色: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颜色逐渐变深,表层土壤呈灰棕色,底层土壤呈黄棕色。

(2)质地: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质地逐渐变细,表层土壤为沙质土,底层土壤为粘质土。

(3)结构: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结构逐渐变差,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底层土壤为块状结构。

(4)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耕作层)、B层(心土层)、C层(母质层)。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含水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约为20%,底层土壤含水量约为15%。

(2)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2%,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1%。

(3)pH值: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pH值逐渐降低,表层土壤pH值约为7.5,底层土壤pH值约为6.5。

(4)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1%,全磷含量约为0.05%,全钾含量约为1.5%;底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05%,全磷含量约为0.02%,全钾含量约为1.0%。

土壤剖面土层实验报告(3篇)

土壤剖面土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剖面土层的划分和特征;2. 掌握土壤剖面土层观测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土壤剖面土层的形成和分布规律;4. 为土壤资源调查、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地点与时间实验地点:某农业大学校内试验田实验时间:2023年3月20日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剖面样品、土壤剖面图、土壤剖面描述表格、皮尺、剖面刀、土壤样品袋等;2. 实验仪器:土壤剖面挖掘工具、土壤质地分析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有机质测定仪、土壤养分测定仪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试验田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观测;2. 挖掘土壤剖面:使用剖面刀沿自然结构面挖掘土壤剖面,注意保持剖面完整;3. 观测土壤剖面:记录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特征;4. 采集土壤样品:按照不同土层采集土壤样品,放入样品袋中;5. 分析土壤样品:使用土壤质地分析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有机质测定仪、土壤养分测定仪等仪器对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6. 整理实验数据:将观测和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土层划分根据土壤剖面观测结果,该试验田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土层:(1)枯枝落叶层:厚度约2cm,呈棕色,有机质含量较高;(2)腐殖层:厚度约10cm,呈暗棕色,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较疏松;(3)淋溶层:厚度约15cm,呈黄棕色,质地较紧实,有机质含量较低;(4)淀积层:厚度约20cm,呈灰棕色,质地较紧实,有机质含量较低;(5)母质层:厚度约25cm,呈灰白色,质地较紧实,有机质含量极低。

2. 土壤剖面特征分析(1)土壤颜色: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颜色逐渐变浅;(2)土壤质地:从表层到深层,土壤质地逐渐变紧实;(3)土壤结构:从表层到深层,土壤结构逐渐变差;(4)土壤水分:从表层到深层,土壤水分逐渐减少;(5)土壤有机质:从表层到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

(完整版)土壤剖面观察

(完整版)土壤剖面观察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土壤剖面观察一、目的和要求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基本原理1.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有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具代表性。

不受人为扰动的自然平坦地区。

2.土壤剖面的挖掘长2m 宽1m 深1-1.5m3.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4.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常有如下的剖面模式:O层:枯落物层(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A层:腐殖质又叫表土层(含大量腐殖质)E层:淋溶层B层:淀积层又叫心土层(表层物质淋至此层淀积)C层:母质层(以风化岩石为主)R层:母岩层(未风化的坚硬岩石)5.土壤剖面描述1)颜色(色调、亮度、彩度)2)湿度3)质地(砂土、砂质壤土、壤土、粉砂壤土、粘壤土、壤粘土、粘土)4)土壤结构(块状、团块状、核状、粒状、圆顶柱状、棱柱状、片状、板状、页状、鳞片状、垡状、碎块)三、作业1.剖面点位于南京林业大学后山2.剖面深6.83.剖面示意图4.剖面形态特征5.土壤类型判断,土壤利用及改良措施。

黄棕壤,黄棕壤地区的水热条件优越,自然肥力较高。

很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是中国 经济林的集中产地、也是重要的农作区,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

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业,高度重视水土保持,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

四、反思与总结做实验前要预习不然就会什么都不懂。

土壤剖面点选取很重要,不然在挖掘的时候会很麻烦。

观察时需要用手去感受土壤的湿度,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准确。

土壤剖面观测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剖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测方法。

2. 通过土壤剖面观测,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3. 掌握土壤剖面描述的基本技巧,提高野外调查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市XX县XX镇XX村四、实验器材1. 土壤剖面观测记录表2. 铁锹3. 剖面刀4. 皮尺5. 研钵6. 电子秤7. 门塞尔比色卡8. 铅笔五、实验步骤1. 选择观测点:在实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如田地、林地、草地等。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沿观测点挖掘土壤剖面,挖掘深度根据土壤层次厚度确定,一般为1米。

3. 观测土壤剖面:记录土壤剖面各层的颜色、质地、结构、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每个土层采集土样,用于后续分析。

5. 分析土壤样品:将采集的土样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如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结构:根据观测记录,该土壤剖面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A层:0-20cm,黑色,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为壤土,结构良好。

(2)E层:20-40cm,棕色,有机质含量中等,质地为壤土,结构较好。

(3)B层:40-60cm,黄棕色,有机质含量较低,质地为砂壤土,结构较差。

(4)C层:60-80cm,红棕色,有机质含量极低,质地为砂质土,结构差。

2. 土壤剖面特征分析:(1)颜色:土壤剖面各层颜色由上至下逐渐加深,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2)质地:土壤剖面各层质地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反映了土壤母质和成土过程的影响。

(3)结构:土壤剖面各层结构由上至下逐渐变差,反映了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生长条件。

3.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A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为25%;B层土壤含水量最低,为15%。

(2)有机质含量:A层有机质含量最高,为5%;B层有机质含量最低,为2%。

(3)pH值:土壤剖面各层pH值在5.5-7.5之间,呈中性。

土壤剖面形态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形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了解土壤剖面的基本结构和层次划分。

2. 学习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和记录方法。

3. 掌握土壤剖面形态与土壤性质、类型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地区XX地点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材料1. 实验工具:铁锹、剖面刀、皮尺、土壤盒、土壤样品袋、记录本、铅笔、相机等。

2. 实验试剂:土壤pH值测定盒、土壤含水量测定盒等。

四、实验方法1. 选择实验地点,确定剖面挖掘点。

2. 挖掘土壤剖面,观察并记录各土层的颜色、质地、结构、湿度、松紧度、孔隙状况、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等形态特征。

3. 使用土壤pH值测定盒、土壤含水量测定盒等仪器,测定各土层的pH值、含水量等理化性质。

4. 对所挖掘的土壤剖面进行拍照,以便于后续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结构及层次划分根据实验结果,该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耕作层(A层):厚度约15-20cm,颜色较浅,质地较细,有机质含量较高,结构松散,孔隙度较大。

(2)犁底层(B层):厚度约10cm,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结构紧实,孔隙度较小。

(3)心土层(C层):厚度约30-40cm,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结构紧实,孔隙度较小。

(4)母质层(R层):厚度约50-60cm,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极低,结构紧实,孔隙度较小。

2.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分析(1)颜色:各土层颜色逐渐加深,说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

(2)质地:耕作层质地较细,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质地逐渐变粗。

(3)结构:耕作层结构松散,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结构逐渐紧实。

(4)湿度:各土层湿度逐渐减小,说明土壤水分逐渐减少。

(5)松紧度:耕作层松紧度较大,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松紧度逐渐减小。

(6)孔隙状况:耕作层孔隙度较大,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孔隙度逐渐减小。

(7)植物根系:耕作层植物根系较发达,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植物根系逐渐减少。

土壤表层样点 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土壤表层样点 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土壤表层样点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土壤表层样点和土壤剖面调查是土壤调查的常见方法,可以了解土壤质量、结构和肥力情况。

下面是进行土壤表层样点和土壤剖面调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土壤表层样点调查步骤:1. 选择调查区域:根据需要选择调查区域,如农田、林地或草地等。

2. 网格布点:根据调查需求,在调查区域内进行网格布点,以确保样点均匀分布。

3. 划定样方:在每个样点处,划定一个正方形样方,通常边长为1m或2m。

4. 取样:在每个样方内,使用土壤钻头或铁锹等工具,垂直向下取样,注意避开明显的异物和土壤质地不同的部分,取得土壤样品。

5. 标记样品:对取得的土壤样品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和处理。

6. 记录相关信息:在野外记录表中记录样点编号、地理位置、土壤深度等信息。

土壤剖面调查步骤:1. 选择调查区域:根据需要选择调查区域,通常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2. 根据调查目的,决定埋设深度。

例如,想要了解土壤的垂直分布情况,可以决定埋设到不同深度。

3. 使用铁锹等工具,挖取土壤剖面,通常可以选择多个不同位置进行剖面调查。

4. 将挖取的土壤剖面进行分层观察。

可以根据颜色、质地、根系分布等进行分层。

5. 记录相关信息:在野外记录表中记录调查地点、土壤深度、分层特征等信息。

注意事项:1. 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野外遇到危险情况,如陡坡和悬崖等。

2. 保护环境:在进行样品采集和挖取土壤剖面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

3. 没有特别需要,尽量避开明显异常的地方或受到人为干扰的地方。

4. 样品的取样要均匀,避免集中在特定区域或避开特定区域。

5. 记录清晰:在野外进行调查时,要确保记录清晰,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

总的来说,进行土壤表层样点和土壤剖面调查需要认真和仔细,采集的土壤样品要准确代表实际情况,记录的信息要详细和清晰,以保证后续研究和分析的可靠性。

土壤学实习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习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习实验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土壤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在初步掌握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操作,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土壤性质和林木生长的关系。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悉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土壤各项指标的方法。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实习地点:某地区三、实习内容和过程1. 土壤剖面挖掘我们按照预先确定的调查剖面位置,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土壤剖面挖掘。

挖掘过程中,我们遵循了正确的操作步骤,使用罗盘、剖面刀等工具,详细观察并记录了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

2. 土壤样品采集在挖掘土壤剖面的过程中,我们按照不同土层采集了土壤样品,以便后续的实验分析。

采集的样品主要包括原状土壤、土壤溶液和土壤动物。

3. 土壤样品处理和分析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以下处理和分析:(1)土壤容重和含水量测定:我们采用环刀取样的方法,对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进行了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我们采用醋酸铵浸提法,对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

(3)土壤pH值测定:我们采用电位法,对土壤样品的pH值进行了测定。

(4)土壤肥力评价:我们综合分析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对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

四、实习成果和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和观测方法,掌握了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技巧,并进行了土壤性质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了土壤学在资源调查、环境评价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知识。

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挖掘过程中遇到坚硬的岩石层,导致剖面挖掘困难;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等。

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丰富的实习成果。

总之,本次土壤学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加深了对土壤学理论知识的认识。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土壤剖面的性质和组成。

3. 学习利用土壤剖面的特征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规划。

实验材料1. 铁铲、尺子、手帕、对数表等。

2. 正常林地、旱地、水田等土壤剖面。

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并用铁铲挖出一块直立的土壤剖面样品,尽量保持完整。

2. 观察土壤剖面的外观,记录颜色、质地、土壤层的厚度和分界面的性质等。

3. 用尺子测量每个土壤层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4. 用手帕沾水轻轻擦拭每一层土壤的表面,观察有无结壳、密度、孔隙度、透水性、透气性等性质,并记录下来。

5. 用对数表测量每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6. 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分析土壤剖面的性质,包括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肥力水平、适用作物等方面,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实验结果样品一:正常林地土壤剖面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枯枝落叶层、淋溶层、粉砂质土层和粘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大,从黑色、暗棕色到黄色,质地也有所不同。

各层土壤具有一定的厚度,分界面也比较明显。

经过擦拭比较,枯枝落叶层较轻,透水性、透气性好,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导致pH 值偏酸。

淋溶层是粉土和黏土的混合层,密度较大,有较高的肥力,但透水透气性差。

粉砂质土层是较为肥沃的土层,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粘土质土层质量较为粘稠,透气透水性更差,适用性较差。

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稻草层、稻壳层、粘土质土层和黏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小,基本都是浅褐色,质地相对较为粘稠。

经过擦拭比较,稻草层和稻壳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透水透气性。

粘土质土层适用性较好,肥力水平也较为平均,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黏土质土层虽然粘稠但较为肥沃,容易培育作物。

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常林地土壤肥力较好,适用于农业和林业生产。

土壤学实习报告挖剖面

土壤学实习报告挖剖面

实习报告:土壤学实习中的挖剖面实践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农业、环保等领域对土壤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土壤学实习成为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和特性,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和分析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了土壤剖面的概念、挖掘方法及观测指标。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铁锹、剖面刀、尺子、比色卡、pH指示剂等。

2. 实习过程中的剖面挖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土壤剖面挖掘。

首先,我们观察了周围的地形、植被等环境因素,了解了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

然后,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逐层挖掘并记录土壤剖面。

在挖掘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含有物等特征,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3. 实习过程中的观测与分析在挖掘出土壤剖面后,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观测与分析。

首先,我们用尺子测量了土壤层的厚度、粒径等物理指标。

然后,采用比色卡、pH指示剂等工具,对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根系分布等情况,以了解土壤的生物特性。

4. 实习过程中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习结束后,我们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土壤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分析了土壤剖面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类型。

此外,我们还结合实习地的地形、植被等因素,探讨了土壤与环境的关系。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观测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还对土壤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土壤剖面的各项指标,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土壤学在农业、环保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土壤学研究的兴趣。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不足。

例如,在挖掘土壤剖面时,部分同学对土壤层的划分不够准确,影响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202班姓名陈俊霞学号20121190102成绩日期2014年6月19日目录一、实习目的 (3)二、实验器材 (3)三、实验地点: (3)四、实验时间 (3)五、实习内容 (3)(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3)(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4)(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4)(四)土壤剖面描述 (5)(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 (5)1.鉴别土壤颜色 (5)2.湿度 (5)3.质地 (5)4.土壤结构 (6)5.土壤松紧度 (8)6.孔隙 (8)7.植物根系 (8)8.土壤新生体 (9)9.侵入体 (9)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9)一、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

土壤的剖面形态全面的反映并代表了土壤发生学特征、物质组成、性质、及其综合属性,以及土壤景观的总体特征。

它是诊断土壤性状的基础和进行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

1.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

2.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3.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地点:我们所选的实验地是文家山,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

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

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

文家山为山地地形,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25米左右。

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土壤较湿润,适宜动植物生长。

其气候特征,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四、实验时间日期:2014年6月19日经纬度:北纬30.233°东经115.05°气压:996.2百帕海拔:48.7m天气:25℃-33℃多云转阵雨五、实习内容(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
境学院
土壤地理学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实验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 1202
姓名:王双双
学号: 19
日期: 2014年6月21日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
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
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
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内容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二)实验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

土壤学野外实习指导书(4) 土壤坚实度:表示土层坚实程度,根据剖面刀入土难易可分松、稍紧、紧、极紧、坚实等。

( 5 )土壤干湿度:野外可用手测区分为以下几级:①干:把土放在手上,无凉润感觉。

②润:把土放在手上有凉润的感觉,捏紧不会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

③潮:用手轻轻挤压土块,土壤成团状,指缝无水流出,手上有湿印。

④湿:用手挤压土块时,指缝有水流出,沾手。

( 6) 孔隙状况:观察孔隙大小,孔隙密度,裂隙宽度以及根孔,虫孔的多少等状况;可用有无、多少来衡量。

( 7 )新生体:在土壤形成及发育过程中,某些矿物质盐类或其它物质的细颗粒,在剖面的某些部位特别增加或集中,常常生成新生体。

如盐霜、盐结皮、石灰质斑点、假菌丝体和各种结核、胶膜等。

记载各种新生体的颜色,形状,分布的特点和深度等。

( 8 )石灰反应:用 1:3HCl 滴在土壤上,判断土壤石灰性强弱,视气泡发生情形可分为以下四级,无气泡 ( 一 ) ;徐徐地放出细小气泡 (+) ;明显地放出气泡 (++) ;急剧发生气泡,呈沸腾状,历时较久,并发出吱吱声 (+++) 。

(9) 、侵人体:土层中与土壤形成关系不大,大多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物体,如砖块、瓦片、煤渣等。

(10) 、土壤酸碱度:用广泛试纸测出剖面上每一土层的 pH 值。

( 11) 、根系分布和动物穴:观察每一土层根系分布的多少、深度、粗细、动物穴的多少大小等。

识别土壤肥瘦一、看土壤颜色。

肥土土色较深,瘦土土色较淡。

二、看土层深浅。

肥土土层一般都大于21厘米;瘦土较浅。

三、看土壤适耕性。

肥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瘦土土质粘犁,耕作费力。

四、看土壤淀浆性。

肥土不易淀浆;瘦土极易淀浆,板结。

五、看土壤裂纹。

肥土土壤裂纹多而小;瘦土土壤裂纹少而大。

六、看土壤保水能力。

水分下渗慢,灌一次水可保持6-7天的为肥土;不易下渗或沿裂纹很快下渗的为瘦土。

七、看田水水质。

水滑腻、粘脚,日照或脚踩时冒大气泡的为肥土;水质清淡无色,水田不起气泡,或气泡小而易散的为瘦土。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掌握土壤剖面的分析方法,为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复杂体系。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到岩石或地下水层的一段土壤垂直剖面。

土壤剖面的观察可以揭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土壤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

2. 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

3. 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

4. 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对土壤剖面进行分析和解释,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四、实验结果1. 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剖面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常可以分为红色、黄色、棕色、黑色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颜色由上至下依次为黑色、棕色、黄色、红色,这是由于土壤中铁、锰等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所致。

2.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和比例,通常可以分为粘土、壤土、沙土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壤土,下层为粘土,这是由于土壤中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3.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排列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块状、柱状、板状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块状结构,下层为柱状结构,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4. 土壤层次土壤层次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通常可以分为表层、次表层、底层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表层,下层为底层,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5. 土壤厚度土壤厚度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厚度,通常可以分为薄层、中层、厚层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薄层,下层为厚层,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厚度和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不同,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土壤学野外实习报告

土壤学野外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四川盆地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紫色土和黄壤,其中紫色土分布最广。

土壤学野外实习能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土壤的分布、分类、形成条件、剖面特点。

通过实习能掌握土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地观察和动手能力,并对主要土壤类型的形状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土壤问题打下基础。

一、实习目的1.观察土壤,野外判定土壤理化性质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技术和土钻取土技术3.了解四川土壤主要分布类型以及土壤的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二、实习意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实地观察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实习工具及试剂1、土铲,用于挖掘土壤剖面。

2、剖面刀,用于整理土壤剖面,注意要从土壤表层向底层依次整理。

3、土钻,取土。

4、土色卡,比较土壤发生层颜色。

5、比色卡,比较确定土壤pH值。

6、白瓷盘,土壤pH测定的平台。

7、邻菲罗琳指示剂,用于检测亚铁离子,显色越深,亚铁离子含量越高。

8、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9、稀盐酸,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四、实习地点及时间1.地点邛崃市:土地坡磨子山、天台山脚下、平乐镇禹王社区15组2.时间 2011年11月17日五、实习内容及结果1.磨子山土地坡——黄壤(北纬30°22.848′,东经103°27.251′,海拔526m)到磨子山土地坡后,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一小块未耕作的农用地,紧接着便开始讲解此处土壤的相关性质,示范用土钻取土,土铲挖掘剖面土的全过程,教我们如何手测土壤质地、紧实程度、干湿程度并判断土壤结构,以及如何测定土壤的PH值。

我们知道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是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成土因素是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人为因素。

对磨子山黄壤有影响的自然成土的因素是,①气候: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②植被:原生为常绿阔叶林,现为次生植被;③母质:老冲积物覆盖在基岩上。

在四川高阶地上,由老冲积物形成的黄壤可被开垦为耕地,即丘的顶部。

(完整版)实验四土壤剖面野外观察

(完整版)实验四土壤剖面野外观察

实验四土壤剖面野外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学会用简单方法认识土壤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农业生产性状,从而认识土壤,并联系土壤生成环境,分析其与土壤形成及利用改良方面的关系。

二、壤形成夜因素的研究观察(一)气候资料的调查:包括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霜期、风、水、旱、涝灾害等。

(二)母质:直接由岩石风化而形成的残积物母质。

要记载岩石的种类、风化程度及形态;如系冲积物、风积物等运积母质,则记载其种类、生成过程及其性状。

(三)地形:地形通常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冲积平原,盆地及洼地等。

当了解地形时要记载地点、周围环境、地形的变化情况与土壤发育与分布的关系。

(四)侵蚀情况:在山区进行土壤调查与观察时要更为重要,要详细记载侵蚀方式、程度、引起侵蚀的原因,如何采取防止措施。

(五)土壤的排水及灌溉情况:首先观察地表水的有无及其状况,地下水位深度、灌溉条件的有无,现有灌溉的系统及灌溉的可能性。

其次要记载该地区的排水情况、排水系统等。

(六)植被情况:包括植物群落、生长情况、指示植物、造林状况。

(七)农业生产状况调查:包括农作物种类、产量、茬口安排、及施肥情况、丰产经验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等。

三、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形态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土壤的外部形态,也能了解土壤的性质及农业生产价值。

在田间观察土壤时除观察土壤的自然环境外,还要借助于土壤剖面的观察与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土壤的一切特性。

(一)土壤剖面位置的选择及挖掘:土壤剖面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切忌在道旁、沟边、肥堆及土层经过人为翻动或堆积的地方挖掘剖面和采取样品。

在选择有代表性地点后,挖长约2米,宽1米,深1~1.5米的土坑(如地下水位较高,达到地下水时即可),将朝阳的一面挖成垂直的坑壁,而与之相对的坑壁挖成每阶为30~50厘米的阶梯状,以便上下操作。

(如图)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土壤学剖面实习报告

土壤学剖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土壤学剖面实习旨在通过野外实地操作,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省某市某县某森林保护区。

三、实习内容1. 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确定了调查剖面的位置。

选择剖面点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剖面点应位于代表性土壤类型区域,以便全面了解该土壤类型的特点。

(2)剖面点应选择在土壤侵蚀较轻的区域,以确保剖面结构的完整性。

(3)剖面点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采集样品和进行观测的区域。

2. 土壤剖面挖掘与土层划分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挖掘位置,使用罗盘测量方位角,记录剖面长度和宽度。

(2)挖掘剖面,使用剖面刀进行挖掘,注意保持剖面垂直。

(3)观察土层颜色、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等特征,记录土层划分情况。

(4)使用剖面刀将土层进行分层,每层厚度约为10-20cm。

3. 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在挖掘过程中,我们对土壤剖面形态进行了观察与记录。

主要内容包括:(1)土壤颜色:记录不同土层颜色的变化。

(2)土壤质地:观察土壤的粗细程度,记录质地类型。

(3)土壤结构:观察土壤颗粒排列情况,记录土壤结构类型。

(4)土壤有机质含量:观察土壤有机质分布情况,记录有机质含量。

4. 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与环刀采样根据实习要求,我们对土壤剖面进行了分析样品采样和环刀采样。

具体步骤如下:(1)分析样品采样:在每个土层中,采集一定数量的土样,用于室内分析。

(2)环刀采样:在每个土层中,使用环刀采集一定厚度的土样,用于测定土壤容重和含水量。

5. 样品处理与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以下处理:(1)测定容重和含水量:使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和含水量。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质地、颜色等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分析土壤剖面特征与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资源调查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习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土壤剖面刀3. 皮尺4. 铅笔5. 塑料袋6. 门塞尔比色卡7. 土壤坚实度仪8. 土壤样品盒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确保剖面具有代表性。

2. 使用铁锹和土壤剖面刀挖掘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并记录土壤剖面的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等特征。

4. 使用皮尺测量各土层厚度,并记录数据。

5. 采集各土层样品,放入塑料袋中,标注土层深度。

6. 使用门塞尔比色卡测定土壤颜色,记录颜色编号。

7. 使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土壤坚实度,记录数据。

8.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层次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A层:耕作层,厚度约20cm,颜色为黄棕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团粒结构,湿度较大。

(2)B层:过渡层,厚度约3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3)C层:心土层,厚度约4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4)R层:母质层,厚度约1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砂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小。

2. 土壤颜色根据门塞尔比色卡测定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颜色分别为:(1)A层:5YR5/2(2)B层:5YR4/2(3)C层:5YR3/2(4)R层:5YR2/23. 土壤质地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质地分别为:(1)A层:壤土(2)B层:壤土(3)C层:壤土(4)R层:砂壤土4. 土壤结构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结构分别为:(1)A层:团粒结构(2)B层:块状结构(3)C层:块状结构(4)R层:块状结构5. 土壤肥力分析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肥力指标如下:(1)A层:有机质含量2.5%,全氮含量0.15%,碱解氮含量100mg/kg,速效磷含量10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

土壤学实习报告挖剖面

土壤学实习报告挖剖面

一、实习背景土壤学作为一门研究土壤的形成、性质、分布和利用的科学,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土壤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10月开展了土壤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剖面挖掘、土壤样品采集、土壤剖面描述等。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土壤剖面挖掘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挖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结构,了解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

3. 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2. 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0日3. 实习指导老师:XX教授4. 实习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在实习前,我们学习了土壤剖面挖掘的理论知识,了解了挖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习当天,我们携带了挖掘工具(地质锤、剖面刀、软尺、记录表等)和记录用品。

2. 挖掘土壤剖面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实验基地。

根据事先确定的剖面点,我们开始挖掘土壤剖面。

挖掘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垂直挖掘:剖面挖掘要保持垂直,以避免破坏土壤结构。

(2)分层挖掘:从地表开始,依次挖掘不同土层,记录各土层的厚度、颜色、质地等特征。

(3)标记:在每个土层底部和顶部用剖面刀刻划标记,以便后续描述。

3. 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在挖掘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土壤剖面结构,记录了各土层的颜色、质地、有机质含量等特征。

以下为部分观察结果:(1)A层:浅棕色,质地较细,有机质含量较高,根系丰富。

(2)B层:灰棕色,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

(3)C层:黄棕色,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

4. 土壤样品采集根据实习指导老师的要求,我们在各土层底部采集了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整理了挖掘记录和土壤样品,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B 或B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h ,粘粒淀积Bt,铁质淀积Bir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选择原则:
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
(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 B或B 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 h,粘粒淀积B t,铁质淀积B ir等。

四、土壤剖面描述
按照土壤剖面记载表的要求进行描述
1、记载土壤剖面所在位置、地形部位、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下水深度、地形草图可画地貌素描图,要注明方向,地形剖面图要按比例尺画,注明方向,轮作施肥情况可向当地社员了解。

2、划分土壤剖面层次,记载厚度,按土层分别描述各种形态特征,土层线的形状及过渡特征。

3、进行野外速测,测定pH值、高铁、亚铁反应及石灰反应,填入剖面记载表。

4、最后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简单的野外速测,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名称,鉴定土壤肥力,提出利用改良意见。

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
1、鉴别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的含量。

很多主要土类就是以土壤颜色来命名的。

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色,该比色卡的颜色命名是根据色调、亮度、彩度三种属性的指标来表示的。

色调:土壤呈现的颜色。

亮度: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

把绝对黑定为0,绝对白定为10,由0到10逐渐变亮。

彩度:指颜色的浓淡程度。

色调为亮红棕色,亮度为4,彩度为6。

使用比色卡注意点:
(1)比色时光线要明亮,在野外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比色,室内最好靠近窗口比色。

(2)土块应是新鲜的断面,表面要平。

(3)土壤颜色不一致,则几种颜色都描述。

2、湿度
通过土壤湿度的观察,能部分看出土壤墒情这个主要肥力特征,可分为干、润、湿润、潮润、湿五级。

(1)干: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飞扬。

(2)润: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

(3)湿润: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的感觉。

(4)潮润: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并能捏成土团,捏不出水,捏泥粘手。

(5)湿: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

3、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径土粒的组合比例关系叫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根据其机械组成的近似性,划分为若干类别,这就叫质地类别,土壤质地对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分级有重要意义。

在野外鉴定土壤质地通常采用简单的指感法(见表1)。

表1 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
号质地名称土壤状态干捻感觉能否湿搓成球
(直径1厘米)湿搓成条状况(2毫米粗)
国际制苏联制
1 砂土砂土松散的单粒状研之有沙沙

不能成球不能成条
2 砂质
壤土砂壤土不稳固的土块
轻压即碎
有砂的感觉可成球、轻压
即碎无可塑性
勉强成断续的短条,一
碰即断。

3 壤土轻壤土土块轻搓即碎有砂质觉,
绝无沙沙
声。

可成球,压扁时,边缘
有多而大的裂缝
可成条,提起即断。

4 粉砂有较多的有较多的云母片面粉的感觉可成球,压扁,可成条,变成2厘米直
壤土云母边缘有大裂缝径园时即断。

5 粘壤土中壤土干时结块,
湿时略粘干土块较难
捻碎。

湿球压扁边缘
有小散裂缝。

细土条弯成的园环外缘
有细裂缝。

6 壤粘土重壤土干时结大块,
湿时粘韧土块硬,很
难捻碎
湿球压扁边缘
有细散裂缝。

细土条弯成的园
环外缘无裂缝压
扁后有裂缝。

7 粘土粘土干土块放在水中
吸水很慢,湿时
有滑腻感。

土块坚硬,
捻不碎,
用锤击亦难
粉碎。

湿球压扁的
边缘无裂缝。

压扁的细土环边缘无裂
缝。

如果土壤中砾质含量较多,则要考虑砾质含量来进行土壤质地分类,砾质含量的分级标准如下,石质大于2mm直径砾石的含量(见表2):
表2 砾质含量分级标准
4、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经外力分开,沿自然裂隙散碎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单位个体。

土壤结构大多按几何形状来划分,目前采用的结构分类标准如表3
表3 土壤结构分类表(按查哈洛夫)
5、土壤松紧度
又名坚实度,土壤紧实度指每单位压力所产生的土壤容积压缩程度,或每单位容积压缩所需要的压力,单位为公斤/(厘米)3。

测定土壤坚实度可使用土壤坚实度计,其使用方法如下:
(1)首先判断土壤的坚实状况,选用适当粗细的弹簧与探头的类型。

(2)工作前,弹簧未受压前,套筒上游标的指示线,如为kg(公斤)时应指于零点,如深度为
cm(厘米)时,应指于5(厘米)处。

(3)工作时,仪器应垂直于土面(或壁面),将探头掀入土中,至档板接触到土面时即可从游
标指示线上获得读数,即探头的入土深度(cm)和探头体积所承受的压力(kg)。

(4)根据探头入土深度,深头的类型,弹簧的粗细,再查阅有关壤土坚实度换标表,即得土壤
坚实度的数值(kg/cm3)。

(5)每次测定完毕,必须将游标推回原处,以便重复测定,但必须注意防止游标产生微小滑动,
以免造成测定误差。

(6)工作结束,坚实度计必须擦拭干净,防止仪器生锈,以保证仪器测定的精度。

如果没有土壤坚实度计,可按下列标准加以描述(表4):
表4 松紧度等级划分
等级刀入土难易程度土粘入土难易程度
1、极松自行入土土钻自行入土
2、松可插入土中较深处稍加压力能入土
加压力能顺利入土但拔起时不能或很难带取土壤
3、散刀铲掘土,土团即分

4、紧刀钞入土中费力土钻不易入土
5、极紧刀铲很难入土需要用大力才能入土且速度很慢,取出也不易,取出的土带有光滑的外
表。

6、孔隙
指土壤结构体内部或土壤单粒之间的空隙,可根据土体中孔隙大小及多少表示(表5):
表5 孔隙分级
7、植物根系
描述标准可分为四级(表6)
表6 土壤剖面内根系分级
8、土壤新生体;新生体是成土过程中物质经过移动聚积而产生的具有某种形态或特征的化合物体,常见的新生体有下列几种:
(1)石灰质新生体:以碳酸钙为主。

形状多种多样,有假菌丝体,石灰结核,眼状石灰斑,砂姜等,用盐酸试之起泡沫反应。

(2)盐结皮、盐霜:由可溶性盐类聚积地表,形成白色盐结皮或盐霜,主要出现在盐渍化土壤上。

(3)铁锰淀积物:由铁锰化合物经还原,移动聚积而成不同形态的新生体,例如锈斑、锈纹、铁锰结核、铁管、铁盘、铁锰脐膜。

(4)硅酸粉末:在白浆土及黑土下层的核块状结构表面有薄层星散的白色粉末,主要是无定形硅酸。

9、侵入体;例如砖块、石块、骨骼、煤块等,是土壤的外来物,非成土过程的产物。

10、石灰反应;含有碳酸钙的土壤,用10%盐酸滴在土上就产生泡沫,称为石灰反应,根据泡沫产生的强弱记载石灰反应程度(表7)。

表7 石灰反应等级
11、pH值的简易测定;可用广泛pH试纸。

或pH混合指示剂(配方见后),取黄豆大土粒碾散。

放在白瓷板上,滴入指示剂5-8滴,数分钟后使土壤侵入液淌入瓷板上另一小孔,用比色卡比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