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神,为保证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一、目标与任务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紧缺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校转型发展总需求。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拟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
经过校院两级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
二、组织与实施(一)组织与建设教务处负责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并按照学校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精品课程“准入”与“退出”机制,由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和遴选、评价标准,分类指导和组织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确保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教师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建立和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计划,组织好教师团队建设精品课程,确保课程质量。
鼓励开课单位采取院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报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建设精品课程,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二)申报与评审采取遴选准入方式的精品课程,由各二级学院统一向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推荐到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报教务处审定备案。
辽宁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实施办法
辽宁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实施办法研字[2017]007号(试行)为了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工作,为了保证教学案例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的目标通过教学案例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以此为契机带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二、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建设范围和条件1.教学案例建设范围包括我校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适宜采取案例教学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2.教学案例编写面向全校范围相关硕士专业学位授课教师征集。
申报人在所在的专业学位相关职业领域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讲授过所申报的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熟知案例教学的基本规范,熟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建设周期为一年。
三、案例编写基本要求1.编写的案例应具有综合性并符合案例教学要求。
案例应基于真实情景,在编写中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2.编写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案例应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职业领域的重点问题或实践中的代表性问题,并与案例科学研究相结合,保证案例库的建设质量。
3.案例的编写要符合《案例基本结构与体例格式要求》(详见附件1),其中案例正文篇幅要达到8000--15000字。
四、教学案例的申报及评审1.研究生院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的申报工作,申报前发布当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立项申报通知”。
2.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立项者应根据通知要求填写《辽宁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材料报所在学院。
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模版
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为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方案》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在已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整合相关工作,全方位推进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为保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办法一、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重点建设一批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适应、富有创新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培养一批学术造诣高深、梯次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生教学骨干团队,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前沿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范围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先进性与实效性,以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为主体,包括研究生一级学科通开课、全英文课程、专业必修课(含研究方向必修课)。
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一级学科通开课一级学科通开课是指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按一级学科设置、通开通讲的学位课程,与专业必修课有明显的体系承袭关系,既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与前瞻性,也要实现学科特色与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势。
每年资助20-30项,建设周期2年,资助经费4万元/项,建设要求如下:1、课程内容应体现一级学科的内涵、学科发展趋势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覆盖下属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所涉及的重要理论及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与本科生同类或相近课程知识有显著区别。
2、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行团队授课,由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参与课程建设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带头人共同承担该课程的讲授与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3人以上)。
3、积极开展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注重高水平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好,研究生评价高。
关于加强精品课建设的实施细则
关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细则(讨论稿)一、总则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精品课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全院的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培育校、省级精品课程,使其在全校以至全省的课程群建设的整体优化中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特制定本细则。
二、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教师梯队一流、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手段科学、教材选用优秀、教学考核合理”为指导思想,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型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提升我院整体教学水平。
1、目标准确定位。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质量标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知识和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同时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整体科学优化。
加强教材适用性研究,充分吸收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优秀教改成果,精选教学内容,突出个性,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不同环节的教学与管理,融“教、学、做”于一体。
提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鼓励实行工学结合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队伍综合提升。
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研究型教学团队。
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并逐步赶超工程认证标准。
(二)、建设标准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一流的教学方法、一套先进的教学设施、一套适用的教材、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精品课程是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具有示范性的课程。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将在树立教学形象,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带动我校的学科建设等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的初步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将研究生英语、5门左右专业基础课、10门左右的专业课建设成研究生精品课程,力争建成几门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精品课程.1.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
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应当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4.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使用自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提倡双语教学。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践教学。
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研究生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
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实效。
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6.激励和评价机制。
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教学质量、技术实现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明确课程目标:在开始建设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前,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确保课程内容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和要求。
2. 精选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定位,精选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同时要考虑到研究生的学术背景和需求。
3. 优化教学设计:在线开放课程需要注重教学设计,确保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制作高质量课件:课件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课件内容要准确、清晰,同时要注意版面设计和视觉效果,提高课件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5. 建设课程资源:除了课件之外,还需要建设其他课程资源,如习题、案例、参考文献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6. 建立评价机制:在线开放课程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
评价机制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的质量。
7. 考虑技术实现:在线开放课程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平台来实现,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如视频录制、直播互动等。
8. 团队合作: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包括教师、教学设计专家、技术人员等。
团队成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同工作,共同推进课程建设。
9. 反馈与改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技术实现方式,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研究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同时也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和持续改进。
XX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模板】
江苏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学校决定在已有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相关工作,全方位推进研究生(含留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为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二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促进课程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重点建设一批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适应、富有创新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打造一批学术造诣高深、梯次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生教学骨干团队;编著出版一批反映我校学科特色和教学水平的研究生精品教材,全面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第三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先进性与实效性,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以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并保证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第四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包括研究生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核心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中的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在线课程以及部分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共选修课程。
第五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要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式、教材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形成鲜明的风格与特色,具体为:(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理论课应科学地体现其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应把握得当;专业课应体现实践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有利于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涉及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与开发
1. 结合社会需求,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计划。
2. 强调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合适的课程教学方式。
3. 着重强化实践操作环节,以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研究实践的能力。
4. 训练科研能力,指导学生从课程中的主题出发,开展独立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师建设
1. 选派优秀教师负责精品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熟悉课程内容,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教学经验。
2. 对于新授任精品课程教师,采用师生互动、教学观摩等方式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能力。
3.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反馈和学生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三、教学管理
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管理好学生学习过程,确保课程教学进度和质量。
2. 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如MOOC课程、在线测试系统等,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反馈信息,随时掌握课程的教学效果和问题。
以上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方面,通过全方位的设计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产业界和学术界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誉。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
信息
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来自所在学院职 称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主要
教学
情况
主要
科研
成果
二、课程团队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方向
职称
承担教学工作
三、课程简介(限2000字)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知识模块、学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等)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书
学院(盖章):
课 程 名 称:
一 级 学 科:
二 级 学 科:
课程负责人:
联 系 电 话:
申 报 日 期:
XX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4年6月 制
填 写 要 求
一、本表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填写,文字要明确简练。
二、表格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用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实验(践)课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课程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
(四)教学条件(包括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境及网络教学环境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六)课程特色
四、学院初审意见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五、学校评审意见
年 月 日
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一、前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优质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则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研究生优质课程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涯,是他们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
优质课程的建设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原则1. 照顾研究生需求:根据研究生的专业需求和学习水平,确定优质课程的设置方向和内容,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2. 强调学科交叉与创新:优质课程的建设应该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鼓励跨学科合作和研究,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实效性,增加实践环节,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4. 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优质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来支撑,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1. 课程审核与评估:建立课程审核和评估机制,对研究生优质课程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课程质量和水平。
2. 专业导师制度:建立专业导师制度,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学术咨询,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修读优质课程。
3. 学分认定与管理:建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明确研究生在修读优质课程后所获取的学分认定标准和程序。
4. 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在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优质课程的建设中来。
5. 教学资源支持: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教材资料等。
6. 课程咨询与反馈:建立课程咨询与反馈机制,为研究生提供课程咨询和反馈渠道,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善和完善课程设置。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慕课建设与应用指南》,结合学校实际,以加强学校专业、专业群建设,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为做好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第一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程,均可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
已取得校级立项的课程不得重复申报立项。
第二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分类1.资助建设类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己立项建设的校级以上品牌(培育)专业、专业群项目中,列入建设规划的精品课程;(2)经立项评审认定,建设基础良好,己取得较突出建设成果的课程;(3)同一批次立项建设课程中,资助建设类课程占比约60%。
2.自筹建设类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他获得立项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第三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与建设1 .立项基础(1)课程具备一定的前期建设基础,已在专业课程平台开设一个学期以上,课程知识点/技能点配套视频资源不少于30个(总时长2150分钟),每个知识点/技能点至少配套一个教学课件,课程配套试卷库2套。
资源与试卷库建设标准参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标准》执行。
(2)课程建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课程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能够及时更新与完善课程内容。
2 .申报立项(1)立项工作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上一批次课程完成结项验收工作后,组织下一批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申报工作。
(2)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按照下列程序申报:①填写《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申请表》;②学院组织初审后,报教务处审查;③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确定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
根据《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为加强我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并使其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足于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坚持服务需求、深化改革、立德树人。
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于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第二章建设原则第三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由学校统一规划,培养单位主体建设,课程负责人具体承担。
第四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应突出精品意识,以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位课程(含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为主,实行课题立项动态管理。
第五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应体现学校的学科优势,形成以精品课程为支点,体现我校特色、代表我校水平、引领我校研究生课程改革的系列课程。
第六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应体现学科前沿理论动态,反映师资队伍的研究能力,重点支持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课程建设。
第七条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重在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促进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第三章申报条件第八条申报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课程以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生为根本,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第九条申报课程应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第十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一般按一级学科进行,个别专业可以按二级学科设置精品课程。
第十一条精品课程建设一般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
课程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应具有2年以上研究生教学和培养经验,且近3年承担了与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显著。
第十二条申报课程应已连续开设2年以上,教学与学术水平高、覆盖面较宽,研究生对本门课程满意度较高。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附件1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精品开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我省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省内各高等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做好课程建设与共享工作。
现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公布如下。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与任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将通过科学布局,优化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建设,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和教学者需要,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合理配置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课程的结构比例,兼顾学科、专业、地域和层次的分布,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和适应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向高等学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育资源服务,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构建满足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共同需求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运行(一)建设模式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多元评价、共建共享为建设机制,采用省、校两级建设方式。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将分为重点课程和一般课程,重点课程将由我厅组织实施,采取招标方式进行建设,一般课程通过校、省逐级遴选的方式实施。
教育厅将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省级共享系统建设,负责制定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遴选和评价标准,发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南,组织实施重点建设课程建设和一般建设课程的申报、遴选以及省级资源共享课的监管,并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统筹遴选,择优向教育部推荐。
省内各高等学校作为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体,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配合教育厅做好重点课程建设,并组织本校教师自主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择优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
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评选实施方案
附件1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评选实施方案一、精品课程建设目的与原则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应坚持教授主讲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效、教学资源共享等基本原则。
通过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精品课程的评选条件1.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
课程以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生培养为根本,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和科技成果,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2.教学队伍: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使用网络管理,在网上体现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
4.教材:课程组应积极更新有关参考教材,使用国外高水平优秀原版教材与国内其它优秀教材。
鼓励整体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
6.机制:鼓励教授积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各申报单位要从体制机制和投入上切实采取措施,能够为精品课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三、精品课程的评选范围与要求1.全省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正在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2.课程负责人应是教授或担任副教授职务3年以上。
课程支撑网站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主讲教师不少于2个学时的现场教学录像。
3.申报课程已连续开设3年(含三年)以上。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质量高,得到广大研究生、教师和专家的好评。
四、精品课程的申报及评选程序1.申报程序申报单位按照课程评选范围与要求,择优推荐精品课程,填写《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申报表》, 将课程名称以及申报表以文件形式报省教育厅。
2. 评选程序组成省研究生精品课程专家组,负责对各高校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辽宁省教育厅网上进行公示。
(完整版)精品课程建设及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精品课程建设及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我校的专业建设工作,切实推进我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辽宁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以课程建设为重点,进行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结合我校实际,特提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规划和管理办法。
一、建设目标精品课程建设分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个级别。
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要遵循“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工作目标是每年立项4-6门级精品课程,建设3-5门省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每个试点(品牌)专业以国内同类专业一流水平为参照系,不断审视教改方案,完善建设计划,打造精品课程。
二、建设具体步骤(一)师资队伍建设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坚持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造就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措施,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通过助教制、试讲制、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国内外交流、外语培训等方式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骨干。
所有新毕业的青年教师都要担任助教工作1-2年,跟随不同主讲教师上课,从中学习经验并帮助制作多媒体课件等,通过试讲合格后才能登上讲台,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选拔优胜者给予奖励,并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中青年教师队伍稳定。
每门课程需有一名主讲教授或副教授(副教授任职三年以上)负责,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3至5人的教师梯队,并根据课程类型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试验教师。
主讲教师要在近三年的校内教学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
(二)教学成果建设建立健全教研、教改措施及奖励方案,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的教改论文,以科研带动教学改革。
辽大校发〔2004〕44号辽宁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辽大校发〔2004〕44号辽宁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深远影响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教高厅[2003]3号)的有关要求,以及《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辽教办发[2003]141号)精神,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授承担本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开展“辽宁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1.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根据21世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课程内涵,加大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使课程建设与改革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发挥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
2.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工作结合起来,把学校“十五”和“211”工程、迎接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与课程自我发展结合起来,集中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的精品课程,使我校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为主,与我校本科主干课建设和优秀主干课评选工作结合起来,与校级核心课和省级优秀课建设结合起来,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立项的公示
关于2018年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立项的公示研字[2018]052号各培养单位:根据《辽宁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实施办法》(研字[2017]007号)和《关于2018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立项的通知(研字[2018]005号)》的工作安排,经项目负责人申请、单位推荐、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立项评审组专家评审,确定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域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等3项教学案例为立项建设项目(名单见附件),建设周期为一年。
学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编写项目实行专项经费资助,每项2000元。
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生院将对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凡未按计划进行教学案例建设或不按时参加中期报告的,将被视为停止此项计划,并停止经费资助。
案例教学作为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各立项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立项案例的建设工作。
公示期一周,联系电话:82159196。
研究生院2018年12月18日附件: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建设名单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建设名单序号负责人参与人学院学位类别专业领域项目名称建设周期1姚佳胜陈大超、田佳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2019年2月-2021年1月2程绍仁谷忠玉、陈迁、刘燕飞、曲亚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学前教育基于儿童负向情绪与行为的游戏活动实践(学前游戏与案例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3王秋菊孙立樵、张丽艳、伊娜、丁利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行政管理学2019年2月-2021年1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研字[2017]006号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014]5号)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教发[2015]18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启动我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保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办法。
一、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重点建设一批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适应、富有创新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精品课程,培养一批学术造诣高深、梯次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生教学骨干团队,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前沿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范围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先进性与实效性,以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为主体,包括研究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
申报课程须已连续开设3年(含三年)以上,且至少还要连续开设3年,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质量高,修读的研究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学生对本门课程满意度较高。
精品课程建设应由一个知识、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优秀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主讲教师应由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有优良师德和教风的研究生导师担任,一般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
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要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考试方法和教学研究建设等方面形成鲜明的风格与特色,具体为:
1.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建设
教学内容符合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应科学地体现其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应把握得当;专业必修课应体现实践性、先进性和前沿性,要有利于研究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材建设
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原版教材,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双语教学,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
积极鼓励自编特色教材,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组建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试题库、资料库、案例库等。
3.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5.考试方法建设
强化研究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全面地反映研究生学习情况,创建研究生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6.教学研究建设
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工作,潜心研究教学规律,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和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
四、研究生精品课程的申报及评审
1.研究生院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研究生精品课程的申报,申报前发布当年的
“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申报通知”。
2.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立项者应根据通知要求填写《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报所在学院(中心)。
3.申请人所在学院(中心)组织初评,写出初评推荐意见后报研究生院。
4.研究生院对各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由研究生院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5.通过评审的课程经公示后立项建设。
五、研究生精品课程的管理及资助
1.经批准立项的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
负责人对立项项目的研究工作、经费使用、成果形式以及阶段性检查和验收、鉴定等负全面责任。
2.项目管理实行过程评估制,中期检查在建设周期达到一半时间时进行,结题验收在项目建设周期完成时进行。
中期检查:立项的精品课程在建设一年时,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课程负责人应提交《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项目(中期检查)年度进展报告》,对建设无明显效果的项目,将终止其精品课程建设资格,并停止经费资助。
结题验收:立项项目到期后进行项目验收,项目负责人应提交《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项目总结报告》和成果材料,由研究生院聘请专家进行项目验收。
验收合格者授予“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荣誉称号,颁发证书。
验收不合格者,可延期验收一次,对于建设开展不力的课程,将减少或终止资助,直至撤销。
3.学校建立“研究生课程建设”网站,凡学校资助建设的课程,要将相关的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件、习题、教材及参考书等通过校园网对全校开放,并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凡学校资助建设的课程,开课学期应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课程评教。
4.学校对获批立项的精品课程予以资助,资助标准为每门课程3万元,分两年进行资助,每年1.5万元。
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
资助经费主要用于精品课件制作、课程调研、教学资料收集整理、教材编写及出版等。
5.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经费由研究生院管理,经费的使用需按照批准预算进行,票据必须符合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可使用范围包括资料费(包括复印,购置图书、文献、报刊及教学用品)、印刷费、教学研讨及国内调研差旅费、视频制作费等。
六、附则
1. 对通过验收的“研究生精品课程”,学校将推荐其参加“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评选。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研究生院
二0一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