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探索和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举措。

为深化学校研究生教学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参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目标。

按照教育部“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力争建成一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教学改成果的研究生精品课程,进一步推进学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与创新,帮助研究生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学术思想,激励学术创新。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三条申报范围。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资助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及学位专业课。

申报课程须已连续开设3年(含3年)以上,且至少还要连续开设3年,在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教学质量高,修读的研究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不得少于该学科录取人数的50%),并且学生对本门课程满意度较高。

第三条教师队伍。

主讲教师应由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有优良师德和教风的研究生导师担任,一般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此外,课程建设还需要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成果突出、课程改与建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第四条教学内容。

符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

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应科学地体现其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应把握得当;学位专业课应体现实践性、先进性和前沿性,要有利于研究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条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选择科学、灵活、鲜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考核形式科学、规范,符合课程要求和当今教学改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利于研究生个性化发展。

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文件

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文件
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二 O 一八年四月
-1-
申请者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及小组所有成员自愿申报“大连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 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大连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申报书》(以 下简称《申报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 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在建设工作中,接受大连工业大学以及所 在学院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4:
色和案例情景;使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
10
教学形式 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互动,通过互动交流增强了教学
效果
5:
板书或课件版面清晰,重点突出;授课表达生动流畅,
10
授课技巧 富有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高
案例叙述清晰,背景介绍详实;选材恰当,组织合理,
6:
结构严谨;理论分析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备注
教材名称
项目组成员教材编写情况
字数 出版时间
出版社
获奖情况
-4-
二、申报依据
1.项目建设的意义;国内外建设概况、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2.前期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所授课程中的案例使用情况。
-5-
三、建设方案
拟建设的相关案例内容;建设思路,包括:案例库组建思路,案例研制总体思路、研制数 量;建设的进度安排;预期成果与形式。
研究生学院 二O一八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专业学位 案例库 建设 研究生学院
2018 年 5 月 14 日印发
3
附件一:
大连工业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
申报书
案 例 库 名 称: 专 业 类 别: 专 业 领 域: 所 在 学 院: 申 报 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申 报 日 期:

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英国文学史”课程为例

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英国文学史”课程为例

2024.4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引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

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校学生可以根据高校间的协议选择修读非本校开设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且所获学分须由本校审核后给予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1]。

该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也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次有效尝试。

该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高校与高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师资力量优势互补,更为重要的是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沈阳理工大学“英国文学史”是辽宁省精品课程资源、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美文学教学团队作为用课方,在收到《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申报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申报工作的通知》后,分别于2021年、2022年秋季学期选用沈阳理工大学“英国文学史”作为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并正式展开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研究背景2005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

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2]。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作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一种重要方式[3]。

这2份文件为各高校的跨校修读学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之后,各高校积极应对,有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跨校修读学分实践与探索。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2011年8月,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选题遴选”工作,共计60个项目获批,为跨校修读学分工作做好了初期准备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 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项目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坚实的工商管理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企业管理硕士点企业管理硕士点具有一支学科研究方向广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渊博的企业管理研究和教学的专家队伍,企业管理硕士点依托工商管理学院运营与物流管理研究所、营销与战略研究所、人力资源与旅游管理研究所,在研究方向上还具有教育部工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CIMS中心、力迪市场营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等研究单位,为研究生的专业化培养创造了优秀的实践空间。

主要研究方向有:1、企业战略管理2、生产管理与物流管理3、市场营销4、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5、企业法律环境(二)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依托工商管理学院技术经济研究所,该硕士点有丰富的科研成果。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技术经济研究所采取研究生参加助研、助教、助管等方法,大大促进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几乎所有科研课题均有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在某些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有:1、技术管理2、高技术产业化与国际化3、创业管理与产业转型4、技术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5、区域创新发展(三)会计学硕士点会计学硕士点依托工商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所。

该硕士点近年来围绕最新会计理论和企业财务工作实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本硕士点注重发挥理工院校在数量方法上的优势,将会计理论问题定量化、会计行为分析实验化,形成了与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投资者利益保护密切相关的特色研究方向。

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工作

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工作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DUT
6年累计经费投入 近2年累计经费投入
3、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深入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
承担和参加教改项目:部级2项、省级2项、校级7项 出版教材3部、合编出版教研文集2部、发表教学论文31篇 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工程训练》,校级优秀课程3门 进入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 或教学成果省一等奖2项、校一等奖2项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省级以上奖57余项
车工 13% 2天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DUT
3、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先进制造技术模块的课时分配情况
自动化 6% 特种加工 13% 数控铣 19% 线切割 19% 机械检测 6% 数控车 18%
电火花 19%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DUT
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基本数据
1.1 教学规模
教学面积12000

教学仪器设备985台套,合计资产1778万元 本校最大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接纳本科学生能力:256~384人/天,3600~4500人/年
年完成教学工作量:约42~45万人时数;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DUT
铣刨磨钳 15%
冷热平衡问题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DUT
3、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工程训练工种的课时分配情况(二周型)
电子工艺 13% 2天 电加工 13% 2天 材料成型 13% 2天
钣焊锻压 18% 2.5天

《电工学》精品课程申报方案

《电工学》精品课程申报方案

《电工学》精品课程申报方案一、课程描述(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电工学课程目前是高等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电子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

在我校,本课程史建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历经了梁汉生、傅光、李大强、黎建波、施汉基等我校老一辈知名教师的建设。

最初,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电机及其控制、仪表与测量、电子管电路等部分。

根据电气工程技术和电子工程技术各个时期的发展,电工学课程的教师们一直致力于课程的建设,老一辈的教师们编写了相应时期的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1997年前,教师们自制学生实验板、教学模具、挂图等。

在老一辈教师们的努力下,本课程在各个时期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般优于相应时期其他课程。

1998年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不再单一使用粉笔+黑板进行理论教学,而是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且此时期也是学校扩招时期,上专业,加班级数。

在此时期,本课程的主要建设在于:根据各专业要求制定相应教学大纲,精选教材;制定学生的学习大纲;进行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制作并不断修改PPT课件;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本课程组是一个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气氛浓厚、团结互助、轻松活泼的教学团队。

老教师良好的师德风尚和淳厚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有着深刻的示范作用,传、帮、带作用显著。

教学队伍中吸纳了来自本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电子、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实现了专业系与基础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既促进了专业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思想的转变,也提高了基础课程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课程组适应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在21世纪初学校创办了电气工程专业,本课程输送的中青年教师已成长为该专业的骨干教师,其中仍有教师现在还继续着电工学课程的教学。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精品课程是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具有示范性的课程。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将在树立教学形象,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带动我校的学科建设等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的初步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将研究生英语、5门左右专业基础课、10门左右的专业课建设成研究生精品课程,力争建成几门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精品课程.1.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

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应当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4.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使用自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提倡双语教学。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践教学。

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研究生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

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实效。

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6.激励和评价机制。

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自查报告与《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自查报告与《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自查报告与《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合集《机械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自查报告《机械基础》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机械工程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

也是技术工程系重点建设课程。

多年来,学院和系部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上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建设为关键,以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和操作性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尤其是通过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机电工程实训中心等方面的工作,使《机械基础》课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学内容逐步充实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机电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总体目标《机械基础》课程开设到现在,一直被列为学院工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建设,《机械基础》课程从学科体系、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有了长足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建立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

其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我们确定的《机械基础》课程建设上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课程组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机械基础》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要求。

为打造机械类省级精品专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教师队伍建设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的达100%;这些高级职称的教师均是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双师型教师,而且年富力强,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5、评价与反馈:课程结束后,教师会就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标准不仅包括学生的学术规范掌握程度和论文写作能力,还包括他们的学 习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更好地提高自己。
三、实践结果
通过在《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A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术 道德和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大部分研究生在课程结束后都能 较好地遵守学术规范,并且能够在论文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 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更加注重研究 的实际意义和社会影响。
三、文献综述
在撰写论文之前,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可以总结出已有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 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
在明确了研究方向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对它们进行阐述。研究方 法应该是针对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一种手段或策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 作性。本次演示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 等,以及它们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学术规范、论文写作等 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问题的内 涵和意义。
4、写作实践:教师会布置一些实际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 掌握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技巧。同时,教师也会密切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发 现并纠正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结论
大连理工大学的实践表明,重视研究生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教学措 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技巧和了解学术规范要求,进而提高其综合素 质和竞争力。未来,大工将继续完善相关课程设置,为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 和良好学术道德的研究生而努力。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涉及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与开发
1. 结合社会需求,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计划。

2. 强调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合适的课程教学方式。

3. 着重强化实践操作环节,以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研究实践的能力。

4. 训练科研能力,指导学生从课程中的主题出发,开展独立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师建设
1. 选派优秀教师负责精品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熟悉课程内容,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教学经验。

2. 对于新授任精品课程教师,采用师生互动、教学观摩等方式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能力。

3.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反馈和学生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三、教学管理
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管理好学生学习过程,确保课程教学进度和质量。

2. 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如MOOC课程、在线测试系统等,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反馈信息,随时掌握课程的教学效果和问题。

以上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方面,通过全方位的设计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产业界和学术界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誉。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注明。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
信息
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来自所在学院职 称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主要
教学
情况
主要
科研
成果
二、课程团队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方向
职称
承担教学工作
三、课程简介(限2000字)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知识模块、学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等)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书
学院(盖章):
课 程 名 称:
一 级 学 科:
二 级 学 科:
课程负责人:
联 系 电 话:
申 报 日 期:
XX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4年6月 制
填 写 要 求
一、本表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填写,文字要明确简练。
二、表格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用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实验(践)课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课程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
(四)教学条件(包括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境及网络教学环境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六)课程特色
四、学院初审意见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五、学校评审意见
年 月 日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培养方案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6月目录物理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3)博士研究生 (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3)光学工程一级学培养方案 (31)博士研究生 (3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5)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37)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44)博士研究生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49)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学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专业)代码:0702授予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理论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生物物理学、神经信息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物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二、学科群、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学科点包括国家重点学科:等离子体物理;辽宁省重点学科: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2003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离子体物理1998年获得博士授予权, 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物理1986年获得硕士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授予权,2008年获批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群依托教育部三束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先进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设有理论物理研究所等十余个研究机构,拥有先进大型研究设备近百台(套),在“十一五”期间,共承担了各类课题1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际重大合作项目;“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研究计划ITER专项(课题),02专项(课题),“863”科技攻关项目;国防项目及预研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和博士点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1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

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学科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拥有教育部“精密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模塑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中心”;是国家“九五”“211工程”、“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形成了机、电、信息等多种学科交叉和高度融合的学科优势,致力于机械制造中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装备的研究与教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微细、快速、精密特种加工新技术2、计算机智能加工技术3、先进切(磨)削技术4、计算机辅助快速制造技术5、柔性制造技术6、现代集成制造技术7、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基于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实践能力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和导师负责制。

即用一年时间学习课程,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同时整个学习过程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学习课程、查阅文献、参加学术交流、确定课题、从事科学研究。

既能使硕士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其科学研究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2、学习年限:2.5~3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综合奖励办法(试行)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综合奖励办法(试行)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综合奖励办法(试行)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综合奖励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鼓励研究生刻苦钻研、奋发向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精英人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大连理工大学在校研究生,指在校通过注册取得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及MBA、MPA、MEM等研究生)参加学校各项个人或集体优秀称号及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的评比。

第三条各类奖励的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二、奖励设置第四条学校设置以下个人奖励奖项:1、校优秀研究生。

奖励品学兼优,业绩突出的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授予荣誉证书。

评选比例为在校可参评研究生数的10%。

2、校优秀毕业研究生。

奖励品学兼优,业绩突出的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授予荣誉证书。

评选比例见当年通知。

3、校优秀学生干部。

奖励思想进步、工作积极、业绩突出的研究生学生干部,授予荣誉证书。

评选比例为在校可参评研究生数的1.5%。

4、研究生单项奖励。

奖励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的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研究生,授予证书和奖牌。

获奖人数视申报情况和个人业绩而定,原则上不超过学部(学院)研究生总数的1%。

校级以上荣誉称号(省、市级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评选按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执行;第五条优秀研究生标兵。

学校每年在荣获“校优秀研究生”称号的研究生中择优评出不超过10名“优秀研究生标兵”,授予证书,同时授予“屈伯川奖学金”,奖金额度10000元/人。

第六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学校每年在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研究生中择优评出不超过10名“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授予证书。

第七条专项奖学金。

由热心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海内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资设立各类专项奖学金,奖励名额及额度每年根据相应奖学金协议执行。

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评选实施方案

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评选实施方案

附件1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评选实施方案一、精品课程建设目的与原则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应坚持教授主讲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效、教学资源共享等基本原则。

通过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精品课程的评选条件1.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

课程以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生培养为根本,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和科技成果,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2.教学队伍: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使用网络管理,在网上体现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

4.教材:课程组应积极更新有关参考教材,使用国外高水平优秀原版教材与国内其它优秀教材。

鼓励整体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

6.机制:鼓励教授积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各申报单位要从体制机制和投入上切实采取措施,能够为精品课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三、精品课程的评选范围与要求1.全省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正在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2.课程负责人应是教授或担任副教授职务3年以上。

课程支撑网站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主讲教师不少于2个学时的现场教学录像。

3.申报课程已连续开设3年(含三年)以上。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质量高,得到广大研究生、教师和专家的好评。

四、精品课程的申报及评选程序1.申报程序申报单位按照课程评选范围与要求,择优推荐精品课程,填写《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申报表》, 将课程名称以及申报表以文件形式报省教育厅。

2. 评选程序组成省研究生精品课程专家组,负责对各高校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辽宁省教育厅网上进行公示。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是否双语教学
( )A.是B.否
项目




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电话
电子邮件
申请人近五年在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生培养情况简介
项目组其他主讲人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所在院系
主讲课程名称
在本项目中分工
本课程建设的背景与建设目标(包括近三年该门研究生课程教学简况及其特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队伍、多媒体课件、教材建设与使用情况等)
(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专家组评议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一式三份,批准后一份存申请人处,一份存申请人所在院系、(部),一份存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本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考试方法建设,教学研究建设等)
预期成果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经费预算
项目负责人承诺:
我申请精品课程项目,按研究生院有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在发表与项目相关的成果时注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精品课程经费资助”字样或相关字样。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申报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在院系(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二○○七年六月

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工作要点概要

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工作要点概要

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工作要点200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新一轮“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机遇,以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学科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校60周年。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1.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主题,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全过程,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

继续推进“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专题研究组”的研究工作,推动基层组织的理论学习。

2.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

结合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坚持正面教育,突出实践特色。

党校要认真总结学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形成按类别、分层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和体系,全面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继续组织管理干部赴海外调研考察。

丰富理论学习的载体,面向全校干部开辟新的网络培训教育平台——依托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建立大连理工大学在线学习中心。

3.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十七大关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求,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

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推行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强化群众参与和监督。

着力创新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继续探索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任务,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有效机制。

探索基层党内民主多种形式,调动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分析化学》课程建设规划

《分析化学》课程建设规划

《分析化学》课程建设规划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各专业、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能源科学、医药卫生、食品等领域,是我校化学、化工、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误差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定量分析中的试样准备与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等。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遵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指导思想,按照“加强基础,重视应用,提高素质,培育潜能”的原则,以国家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院系规划为指导,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契入点,以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树立现代分析化学理念为目的,构建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把分析化学发展的新成果适当地引入课堂教学,使课程做到现代性和基础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分析化学课程体系。

充分体现以知识为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现代教学思想,使分析化学课程在逐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础上,为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和必要的基础。

经过3年的努力,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成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体系,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争取三年内达到国家优秀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分析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分析化学是一门人们赖以获得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及有关信息的科学,分析化学所获得的信息对于工农业生产、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分析化学常常被称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参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启动我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为规范管理,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建设目标
第二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整合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创新教育模式,加快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步伐,构建研究生自主型、创造性学习的模式。

按照教育部“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力争建成一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系列研究生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章项目资助原则、范围
第三条优先支持夯实研究生大类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校管和部(院)管课程。

申报课程已连续开设3 年(含三年)
以上(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不受此条件限制),且至少还要连续开设3 年,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
质量高,修读的研究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学生对本门课程满意度较
第四条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应由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有优良师德和教风的研究生导师担任,一般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精品课程建设应由一个知识、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优秀教学团队共同完成。

第五条精品课程建设应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研究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学科脉搏,适应社会及国际竞争的能力。

第六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第七条精品课程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 年。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
第八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要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考试方法和教学研究建设等方面形成鲜明的风格与特色,具体为: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建设建立符合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设置体系,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

公共课、基础理论课应科学地体现其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应把握得当;学位专业课应体现实践性、先进性和前沿性,要有利于研究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建设
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原版教材,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双语教学,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

积极鼓励自编特色教材,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组建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试题库、资料库、案例库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五)考试方法建设
强化研究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全面地反映研究生学习情况,创建研究生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研究建设
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工作,潜心研究教学规律,形成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和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

第五章项目的申报
第九条研究生精品课程的申报与评审采取“自由申报、公平竞争、专家评审”的办法。

第十条研究生精品课程申报办法为:
(一)研究生院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研究生精品课程的评审,申报前发布当年的“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申报通知” 。

(二)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立项者应根据通知要求填写《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报所在院系。

(三)申请人所在院系组织初评,写出初评推荐意见后报研究生院。

(四)研究生院对各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由研究生院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第六章项目的资助
第十一条获得立项的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根据申报者研究力量和基础、预期成果等情况确定具体资助额度。

资助经费方案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十二条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经费由研究生院管理,立项项目经费分两年报销核算,原则上第一年不超过总资助经费的50%。

第十三条研究生精品课程经费主要用于资助课程建设所需的调研费、资料费、学术活动费、部分实验器材费等。

第七章项目的管理和验收
第十四条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规划,以强有力的管理来保障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第十五条立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

项目负责人对立项项目的研究工作、经费使用、成果形式以及阶段性检查和验收、鉴定等负全面责任。

第十六条立项项目在建设一年时,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大
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

对建设无明显效果的项目,将终止其精品课程建设资格,并停止经费资助。

对于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立项项目,可以追加资助。

第十七条立项项目到期后进行项目验收,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资助项目总结报告》和成果材料,由研究生院聘请专家进行项目验收。

第十八条验收合格的项目,根据成果的效益、资助经费使用状况将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

第十九条验收不合格或未完成任务的项目,又没有充足的理由,对已拨出和发生的经费,将在该院系下年度的研究生切块费中扣除。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