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有效实践
浅谈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有效实践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造性、体验性的
方式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
有效实践可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以下是几点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有效实践的建议和思考。
1. 创设情境,增强体验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创建虚拟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例如,读一段描述田园生活的文章时,可以在
教室里布置一些田园农具或模拟田园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加投入、
体验并感受到农耕之乐。
2. 借助多种媒介,深化理解:除了文字,还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例如,阅
读一篇关于动物趣事的故事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物视频,让学生
感受到动物的真实形态和行为。
3. 多元化表现,培养创意:给学生创造多种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力。
例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自由地组织演讲、诵读、绘画、写作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和
感悟。
4. 良好的合作氛围,丰富思维:打破传统的单纯口头阅读,通
过合作式阅读,让学生在对话、讨论、交流中深化阅读,丰富思维。
例如,组织学生共同阅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自主分工、收集信息、
交流讨论,最后在小组展示自己的收获和成果。
总的来说,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注重培
养学生的兴趣、体验和创意,通过多媒体、情境布置等方式营造浓
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以古代为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趋势。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亲身经历与感知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情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体验与感知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和情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体验式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将会更加主动地去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体验与感知、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能力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1)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
选择的文学作品应当是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作品,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还要考虑作品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选择了适合的文学作品,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2)进行情境再现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情境再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情境再现,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情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
情境再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学作品的演讲、朗诵、小品、话剧等,也可以是文学作品的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真实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并感悟阅读内容的内涵。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我在课堂上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一、视觉体验在进行文本阅读之前,我会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来展示给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的氛围。
在阅读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时,我会播放一些美丽的风景视频,或者带着学生到校外的自然风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
让学生通过视觉体验,在阅读之前就建立起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和感情联结,激发出对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二、情感体验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我会加入一些戏剧表演的元素,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立体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艺术细胞。
三、实践体验针对一些实践性的课文内容,比如操作说明、实验报告等,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课文中的方法和技巧。
借助实践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将体验式阅读教学引入课堂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得到了改善。
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激情。
以前枯燥乏味的阅读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
他们在阅读后能够融会贯通,理解到生活中的道理和智慧,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课文的内容。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时会表现出不适应或者抵触情绪,认为这种方式浪费时间或者过于幼稚。
一些学生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也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鼓励分享我鼓励学生在体验结束后主动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和交流。
通过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塘下一中钱秀丽内容提要在在语文教学中,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把内涵式阅读体验与外延式阅读体验结合,在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中,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关键词体验内涵式阅读外延式阅读正文2001年,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7次之多,贯穿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主要方面,可以说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吹出的又一阵清新之风。
体验教学是现代育人哲学的深刻思考,也是当代世界母语教育新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体验”是打开通向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课文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规律和方式来看,主要可有两种体验阅读方式:首先是内涵式阅读体验,即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然后能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从而逐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认识。
其次才是外延式阅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先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评价课文,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本学期的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内涵式阅读体验有 8种基本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体验教学的尝试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体验教学的尝试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则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要从珍视学生的体验入手,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中穿行,让他们个性在放飞中张扬,让体验学习真正走进语文阅读教学。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教学中抓住导入、过程和结尾三个环节,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特定的生动的教育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和体验。
案例:在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年四季美丽的田园风光及劳动人民在田地间劳作的画面,让学生受到感染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学习的主题;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学生带入到多媒体课件营造的音画情境中,让学生随着音乐入情入境地读,诗意自然而然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再结合诗文注释加以理解,诗意逐渐清晰、明了;在引导学生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句诗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些儿童种瓜时在想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让孩子们在问题情境中畅所欲言,从而体会到学种瓜的孩子勤劳、天真可爱和田园生活的美好,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二、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教语文不应该局限在课本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
案例:教《触摸春天》一文,导入时教师问学生:春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草地绿了;公园里的花儿开了,姹紫嫣红;燕子忙着做窝;池塘里小蝌蚪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孩子们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说了出来。
之后,又把美丽的春天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
在体验盲童安静身上“神奇的灵性”时,教师让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的黑暗在世界里摸索的艰难,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安静是靠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的,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三、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体验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进行思考、感悟、体验。
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备受关注。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并分享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式阅读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流利度,还能够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进行阅读。
4.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1. 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文学角、设立阅读墙、开展朗读比赛等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 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活动,如朗读、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阅读分享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倡导全班共同分享阅读之乐。
1. 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教师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得到积极的阅读体验。
2. 注重感受与体验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活动,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趣。
体验性阅读教学尝试
体验性阅读教学尝试摘要:近年来,体验性教学引起我国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重视。
体验性阅读是一项新的学习实践活动,融入了全新的课改理念,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感知文本、感受情感、感悟内涵、感应心灵,开阔语文视野,研习语文知识,操练语文技能,展示智力才华,从中不断获得新的启迪与新的力量。
关键词:体验性阅读;学习实践;课改理念“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达课程理念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之一。
那么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它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引发联想,并生成意义。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的显著特征,它是一种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
它具有主动性、内发性、独特性和亲历性,是活化、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
体验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对学习的亲心体验(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或亲身实践,达到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目的,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实地体验生命的快乐。
一、体验快乐,激发学习欲望能否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还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
因此,教师一开始教学就应该创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情趣,开启学生丰富的思维,激发参与欲望,体验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还可以在语言、表情、声像上下功夫,以点醒或激活学生潜在的情趣和思维。
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乐描述,音乐中不时发出爆裂、折断、熔岩滚滚的声响,学生听得投入。
教师创设的情境简洁自然,极具神话特色,生动的音乐又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文本,去领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感受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主动学习来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和理解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4.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感知、表达、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感、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如何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1. 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来让学生“以身试法”,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实验演示、游戏互动等方式来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内容,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而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阅读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验活动,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4. 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反馈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引导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体验活动,从而更好地学会“以身试法”。
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探要
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探要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基础、以阅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
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以阅读为核心。
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要把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目的。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可以张贴一些有关阅读的海报、图片、书评等,同时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和杂志,并鼓励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和读书交流。
2.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材料。
教师应该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包括名著、现代小说、科普读物、历史文献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视频、观察图片等方式,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投身进去,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式阅读。
4.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书评、文献整理、文本分析等任务,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5.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角逐、口语表达比赛、阅读注释训练、语言文化秀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和梯度性的指导。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有趣的故事情节,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和熟悉各个领域的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探究、体验和参与,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部分,体验式阅读教学已经深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也被视为未来语
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所以,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是关键。
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思考,体会,感受语文的情趣,更深入地理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丰富知识、培养感性,激发学习欲望。
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驱动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注重语
言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较完
整地阅读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的阅读教学也需要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结合。
不要“一刀切”,单纯把体验式阅读教
学套用到课堂,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
当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基础时,
可以采用传统的阅读方法,而当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时则可以采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
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语文理解,获得更深刻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利
用阅读技巧理解语文,为深入学习、高考等填上语文基础,为今后深度研究更宽广的文学
古典和文学基础打下基础,为踏上更宏大的文学殿堂奠定基础。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
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以身试法”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以文字阅读和理解为主,学生缺乏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感知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体验式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以身试法”,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
学习一篇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实地走访作者的故乡,体验作者生活的环境,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心境,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学习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模拟当时的情景,穿越时空,感受当时的生活和社会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投入。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所学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冲突,增强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学习历史事件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活动来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所包含的情感和价值。
在情感投入的作用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和专注度会得到提高,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感知所学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应用和巩固知识。
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表演和创作来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从而巩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思维。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增强情感投入、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批判思维。
浅谈体验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浅谈体验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一、体验式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体验式阅读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和真实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
而体验式阅读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式的教学活动中,深入感知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式阅读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还能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对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式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体验式阅读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文学作品,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体验式阅读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
在体验式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文字的信息,更是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学生需要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语言的运用,让角色更加生动和鲜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验式阅读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体验式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多种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增强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取了知识,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于体验性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
老师们把语文课当作了知识传授课,试图用狭隘的机械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致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受到严重扼杀。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出体验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普通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们或者碍于学校和学生的现实条件,或者迫于眼前一次次考试的无形压力,体验性阅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化、表面化。
面对这种尴尬境地,老师们亟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改变语文课堂低效的现状。
为此,笔者经过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三步走体验性阅读教学方法。
一、课前自我阅读也叫裸读。
它是指学生在没有受到老师、参考资料或其他途径的影响,完全依据个人的经验,自主阅读一篇课文。
对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感知、思考、探究、质疑,并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组织成文字,写在预习本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前自我阅读相当于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
老师们把语文课当作了知识传授课,试图用狭隘的机械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致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受到严重扼杀。
阅读课堂体验教学的实践方法
阅读课堂体验教学的实践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是指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内容、情感等方面的经验与感受,而阅读本身是属于个性化的行为,因而这种体验自然也带上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由于每篇课文在教材中都承载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阅读课文的个性化体验就需要建立在服务语文素养整体要求的基础上,是一种包含个人见解的体验。
那么,教师在阅读课堂体验教学中,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一、创设真实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读取的也是一个个汉字承载的信息,容易理解的是字面意义;而文字组合生成的深层意蕴,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所限,不能直接加以领悟。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本特点与班级学情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真实情境去感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
如教学《影子》一课,学生对影子并不陌生,却很少关注它,因而缺乏真实的体验。
笔者在备课时就注意到学生的这一学情并创设情境。
在学习课文之前,笔者根据天气预报选择一个晴好的日子,提前布置学生在早上、中午和傍晚的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自己朝着太阳与背着太阳走时,影子在哪儿?能不能把影子跑丢掉或者追上影子?将影子与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谁长谁短呢?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的情形,还可以玩一玩踩影子游戏,注意自己的感受。
在进入课文学习时,学生理解“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些诗句的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了。
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在早晨、中午、傍晚的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的真实体验说出来,学生对“前”“后”“跟着”“小黑狗”的理解就变得生动、具体了。
影子在前,说明光线从背面照过来,人是不能超过影子的;影子在后,说明光线从正面照过来,人是不能把影子跑丢掉的;不论是早晨、中午还是傍晚,影子都是與脚连在一起的;在中午的时候,影子比较小,像小黑狗一样跟在人身边。
这些都是学生在笔者创设的具体情境中的真实体验。
二、关注个体差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就是课文的读者,对文本内容、情感的理解与体验,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语文教学也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其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备受关注。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主体地参与阅读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思考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进行反思与实践研究。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倡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思考文本,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体验式阅读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体验式阅读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取得阅读成就的途径。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其次,注重情感与经验的融合。
体验式阅读教学通过情感、情绪和经验等方式来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感投入和经验回忆等方式更好地理解文本,更深层次地感受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从而增强阅读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度。
再次,强调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辨,不断提出问题和质疑,鼓励他们不断思考和创新。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反思在实践中,我发现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有时候我在设计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时,过于注重内容,忽视了形式的创新。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形式有着较高的期待,希望能够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参与阅读活动。
因此,我应该在设计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时,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我发现在某些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这可能与我在活动设计中对学生的参与度、活动规划和引导不够细致有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前做好活动准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中来。
课堂阅读教学“体验式”浅探
课堂阅读教学“体验式”浅探体验式阅读,实际就是古人常说的“情景阅读”,它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激情,并能在“语境體察”、“心动之余”寻出或浅表、或深层、或醒目、或隐蔽的各种信息,为己所用,从而进行研究性的实验学习。
笔者在绵阳市涪城区推行“体验——生成——运用”构建优质高效阅读课教学模式中,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在体验式阅读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经过近一年的摸索,收到一定的成效。
现总结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创设体验式阅读情境,激发和强化学生自主意识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一个显著特点是他的积极主动性。
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他们获得知识、经验的前提条件。
因而,在阅读教学前,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体验阅读之中,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作为在新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象、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而对“家”、“乡愁”等缺乏生活阅历,难以理解。
这时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多媒体、图片、音乐视听、动情导引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联想,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创造契机。
1、预设问题情境以激疑。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揣摩、深思,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激动、感悟……2、创设体悟情境以明理。
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通过体悟情境的创设发掘课文的文化内蕴,教会学生理性地接受优良文化的积淀。
情境创设的鲜明形象、所伴随抒发的真挚感情以及开拓的广远的意境,这三者融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伴随着阅读主题获得的体验是伴随着情感和形象的,是有血有肉的。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伴随对情境创设的感性现象认识的过程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体悟。
创设体悟情境的目的在于阅读主体的“自悟”。
这首先要排除教师越俎代庖式的“讲解法”,而应诱导学生亲历蕴涵“理趣”的情境并从中体悟。
如:阅读朱自清的《春》,能把学生带到草长莺飞的野外,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设身处地、沉浸陶冶,更能悟理明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学习方法专家施坦纳博士做过一个实验:夏娃、马丁和芭芭拉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去长跑,看谁的体验最深。
刚到野外,空中阴云密布,暴雨将至。
雷声隆隆,大颗大颗的雨滴很快就落了下来,三人做出了不同的反映。
夏娃终止了跑步,躲在一棵大树茂密的叶子下避雨。
马丁很生气,沮丧地掉头回家。
芭芭拉在大雨将至时就对这种情况做了打算,要体验一下雨中长跑的感觉。
她感觉到了开始落下的雨滴,在发热的皮肤上那股凉丝丝的感觉。
同时她闻到了路面变湿的气味。
雨越下越大,置身其中,恍若淋浴,头发渐湿。
芭芭拉自顾自地笑起来,感觉不错。
一刻钟后,阵雨过去了。
街道与田野还散发着潮气,芭芭拉闻到了沿途经过的庄稼地的气味。
她感觉棒极了,又多了一个小小的奇遇。
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反映。
芭芭拉以新的视角,体验了雨中长跑的感觉,夏娃和马丁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躲避了雨,以致限制了自己的视线,把自己与新体验隔绝开来,感受不到意外的惊喜。
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正是需要芭芭拉的激情、勇气、好奇,大胆地去体验,才能在阅读活动的长跑中,经受情感的洗刷,美感的陶冶,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双丰收。
体验式阅读教学,充分发挥了阅读者的主体能动性,使阅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书本为中心,视学生为容器,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间接、简约,过于强调知识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觉,过于强调理性认识的任务。
毫无疑问,语文教学中的体验研究,对剔除此种弊端、进一步认识体验并在教学行为上落实这一新理念,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蕴藉和情调。
如果说传统阅读方式是“观摩游泳”,那么体验式阅读方式则是“自己游泳”。
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
语文有文体之分,每篇文章又各有特点,所以我认为不必对每篇文章作全面的分析,要大胆的取舍,在教学中各有侧重。
我针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特点,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以“读”激活体验“读”是实施体验教学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课堂中必须要有“读”这个环节。
作品中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深刻的哲理、炽热的情感、深远的意境、缤纷的画面……这些都隐含在语言材料中,是一种隐性潜在的东西。
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
《背影》中我与父亲之间浓浓的爱;《父母的心》中父母几次送子、换子的内心挣扎;《海燕》里在苍茫的大海上与波涛、乌云斡旋的“黑色闪电”表现出来的坚毅;《长征》中红军战士“若等闲”的英雄气概激起沸腾的血液无不在读中得到领悟。
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
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在“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在“读”中体味文本的情理,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2以“问”引导体验阅读活动的本质内涵就是一个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是阅读主体在思维活动中获得各种阅读体验的过程。
而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组织和启动、激发主体积极思维和体验的主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根据学生真实的阅读心理、阅读水平、阅读规律来设计课堂问题,这样的问题多是新颖、深刻,富于变化,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领学生体验、感悟,品味作品的情思、意味,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探究。
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深入作品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或站在作品之外观照历史和生活经历,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得体验的过程,这就是真实性的提问。
例如,在讲玛格丽特的小说《窗》时我设计了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奇思妙想等教学环节。
在整体感知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内涵:①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和___________他们的病情都___________。
③一开始,两人关系_________,他们经常__________,靠窗的病人还经常为同伴描述__________。
后来,不靠窗的病人因为________,所以他在同伴生命垂危的时候_____________。
而在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设计的问题如下: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一扇什么样的窗,并说明你的理由。
②你想评价哪位病人?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③小说以“窗”为题有什么作用?④根据小说的内容请你说说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通过这些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序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其阅读体验,使他们在兴趣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3以“想”投入体验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读者只有调动起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体验感悟,或富有创造性而又个性化的解读。
如在讲《孔乙己》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①孔乙己如果生活在当代他的命运会怎样?②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在今天给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后各抒己见,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实际谈得十分深刻。
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而且在思考和体验中得到了有益的感悟。
4以“情”深化体验“移情”说创始者里普斯说:“这种向我们周围的现实灌注生命的一切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而且以独特的方式发生,都因为我们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
这种向内移置的活动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因而显得更易理解。
”“移情式阅读”让读者在阅读某一文学作品时不是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而是自己钻入到作品中,寻找作品中某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并以此人物自居于作品之中,将自我的情感移入到文本中的人物中,以此来体验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
在体验中“物”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
自我仿佛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
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我尽量引导提示学生移情入文,以自己的经历与心境去细心体验与感知文本内容,使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从而领略文本意境,感受文本精神。
5以“批”记录体验评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
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将评点批注引入语文课堂是体验教学的需要。
语文教学意义上的批注类似于评点式的读书笔记,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体经验去赏鉴、探究文字中潜藏的各种“意义”并加以精到的文字表述。
它不仅是评点者自身感受的外溢过程,而且是合作交流语言运用、字斟句酌地表情达意的言语实践过程,最能见出个性和才情。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评点批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调动自己的经验与作者对话;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重视自己的独特体验,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几个单元都是是以品评对话作为单元要求,在每篇文章的旁边都留出了空白作为对话栏,要求学生记录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
教学中以《绿》作为切入点,教与学生品评的方法,学生可就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与文本展开对话。
学习《囚绿记》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边阅读边动笔,记录感受、评价和质疑,提高了阅读和讨论的质量,效果较好。
做评点批注,意味着阅读进入感受阶段,进入体验品味阶段,进入领悟判断阶段,所以评点批注应该成为体验阅读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
6以“演”升华体验对于戏剧表演,学生大多有一种表现和表演欲,把表演引入课堂,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
因为要把角色演好,必须回到课本中挖掘写作背景、了解人物身份、把握人物性格,从而体现出与之相应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
而只要有动作、外貌、肖像、神态的课文都可以借助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
像《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轮流出场进行表演,一人演皇帝,两人演骗子,一人演大臣,其他同学则做观众和评论家。
通过学生的表演-评价-再表演的过程,学生的表演越来越逼真,惟妙惟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活动中,演员的表演跟观众和评论家的评论共同促使学生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的性格凸现出来,大家都充分地体会到皇帝的愚蠢、大臣的虚伪、骗子的狡猾、孩子的天真,学生就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中获得对课文内容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真切的生活体验,不仅担当角色的同学得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未担当角色的同学也会对表演有较为具体而形象的感知。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学生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即“对话”),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种浸润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除了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外,更迫切地需要采取一些必要而有效的途径。
而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建构的主体体验,正是有效途径之一。
我愿沿着这条研读的路,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发现,真正走进这博大精深、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