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等,观察患者呕吐的伴随状态、呕吐物的量、气味、呕吐次数,并做好记录。

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和相关因素如年龄、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及颅内压急骤升高的相关因素等。

定时监测病人生命体、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态及自理能力;视力下降的患者做好安全宣教,防止摔伤。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片X光片,头CT。

2)专科检查:①影像学检查:头CT,头MRI②神经外科检查:数字显影(DSA),腰椎穿刺,ICP监测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剃头、腹部及会阴部,为手术做准备。

5)个人卫生: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征的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

【护理措施】1、保持安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避免约束,以防止因患者挣扎而导致颅内压进一步的增高。

2、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头颈部应放置在一直线上,不要压迫和扭转颈静脉。

3、头痛的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分析引起头痛的原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对不能忍受的头痛,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或脱水药。

4、呕吐的护理:吸痰时动作轻柔,勿刺激以免诱发呕吐;对出现呃逆患者,采用压眶,遵医嘱肌注氯丙嗪等措施进行控制,以免频繁呃逆引发呕吐;密切观察呕吐的伴随症状、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呕吐的次数,并做好准确记录;呕吐时给予安慰,并随时清除呕吐物。

呕吐期间,暂时禁食,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5、严格控制腰穿指征,防止诱发脑疝形成,尤其是重度颅内压增高患者,对于有腰穿指征的患者,穿刺后嘱平卧6小时。

6、做好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定时喂饮食,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随时更换尿湿、便污的衣被,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

严格掌握热水袋和冰袋的应用指征,防止烫伤和冻伤。

7、意识、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床栏、约束带,必要时专人守护。

8、氧气吸入:给氧不仅可以改善脑缺氧,而且可使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

9、避免胸内压或腹内压上升的主要措施:(1)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患者肌肉过度收缩及髋关节长期屈曲。

(3)指导患者翻身时行呼气动作。

(4)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舌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5)避免剧烈咳嗽。

10、避免血压骤然变化过大措施:(1)吸痰、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应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2)按医嘱给予止痛腰缓解患者疼痛,以免因疼痛造成血压升高。

11、预防全身感染:(1)体温高于38℃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更换患者伤口敷料和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遵医嘱输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一、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增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监测血压时要特别关注舒张压,因为它是反映颅内压的重要指标。

心率和呼吸速率的增加常常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表现,体温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受损导致的。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气道开放:将患者头部放在侧卧位或半卧位,保持气道通畅。

2.定期吸痰:颅内压增高患者通常会分泌较多的痰液,定期吸痰可以减少痰液的堵塞。

3.辅助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进行辅助呼吸,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三、控制疼痛:1.使用镇痛药物:可以给予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等。

2.安静环境:尽量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3.冷敷:可以在患者头部附近用湿毛巾进行冷敷,缓解头痛。

四、保持液体平衡:1.限制液体摄入: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水肿加重。

2.监测尿量:定期监测患者的尿量,观察是否存在尿量减少或潜血等异常情况。

3.输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适量的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五、控制体位:1.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2.头部抬高:可以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一些,减轻颅内压的压力。

3.避免颈部过度活动:避免患者颈部过度活动,减少颈部肌肉的张力。

六、监测神经系统功能:1.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反应能力等。

2.瞳孔反射: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

3.运动功能: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力量等。

4.脑神经功能:观察患者脑神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如面部肌肉麻痹、听力减退等。

以上是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些基本措施,当然,具体的护理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是一种危机情况,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以下是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1. 维持呼吸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头部抬高、吸氧等方法实现。

2. 监测神经系统功能:护士应始终监测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异常,例如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反应等。

3. 维持液体平衡:护士应确保患者的液体平衡,使其水分摄入和输出相匹配,避免引起水中毒或脱水等问题。

4. 减少刺激: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如吵闹和强光等,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5. 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6. 依从医生嘱咐:患者应依从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检查,以便及时纠正缺陷。

总之,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护士应不断地调整其姿势、关注其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液体平衡、避免刺激和定期翻身。

以上是护理颅内压增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医院颅内高压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颅内高压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颅内高压患者护理常规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脑肿瘤、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共有征象。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200mmH20),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症状。

严重者可引发脑疝危象,使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专科护理(一)护理要点降低颅内压,缓解疼痛,维持正常的脑组织灌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及处理并发症,避免颅高压危象的发生。

(二)主要护理问题1.脑组织灌注量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3.体液不足与应用脱水剂及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有关。

4.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脑疝。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血压骤升而导致颅内压增高。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

2.对症护理11)脑组织灌注量异常的护理1)给予头高位,抬高床头15。

〜30。

,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适当限制盐摄入量,每日宜V5g,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对已有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开塞露或低压小剂量灌肠,禁忌高压灌肠。

2)头痛的护理: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变化,避免咳嗽、打喷嚏、弯腰、用力活动等以加重头痛,遵医嘱应用镇痛剂,但禁用吗啡、哌替唳,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3)体液不足的护理:使用脱水剂时要注意观察24小时液体出入量,并准确记录。

有呕吐的患者,要观察呕吐物的量和性质,防止误吸。

4)焦虑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给予适当解释,缓解其紧张情绪。

5)潜在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脑疝发生。

特别是观察意识状态,如意识由清醒、模糊转为浅昏迷、昏迷或深昏迷时,应立即提醒医生。

监测患者呼吸节律和深度、脉搏快慢和强弱、血压和脉压的变化。

如出现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

根据病情给予应用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易春梅(一)概念和病因1、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所产生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与颅腔容积相适应,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力,此压力随呼吸、血压有细微波动。

正常值为(70~200mmH2O),儿童为0.49~0.98KPa(50~100mmH2O)。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并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

2、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可归纳为三类;一、颅内容物体积增高,如脑水肿、脑积水、脑血流增加。

二、颅腔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

三、颅腔容积的缩小,如狭颅畸形、颅底陷入症等。

(二)临床表现1、头痛是最早和最主要症状,以清晨和夜间为重,咳嗽、打喷嚏、用力、弯腰和低头时加重。

2、呕吐喷射性呕吐,常出现在剧烈头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后头痛可缓解。

3、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指标,病人常有一过性的视力模糊,早期视力无明显,晚期可隐视神经萎缩而致失明。

4、意识障碍是急性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主要由于脑血流量减少或脑移位压迫脑干所致,慢性颅内压的病人不一定出现昏迷,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淡漠和呆滞。

5、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增高明显,脉压增大,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呼吸深慢等。

(三)护理诊断1、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2、组织灌注量改变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和长期不能进食有关4、焦虑/恐惧与颅脑疾病的诊断有关5、潜在并发症脑疝、窒息等(四)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平卧位,或担高床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高流量给氧(3)意识清醒者,低盐普通饮食;不能进食者,应输液,要控制速度和总量,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保证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的供应。

(4)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避免意外损伤。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1.降低颅内压
(1)脱水降颅内压,遵医嘱以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每天2~3次,以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从而缩小脑体积,降低颅内压。

同时可配合使用利尿脱水剂,如呋塞米20~40mg
静脉推注。

(2)脑室穿刺外引流通过放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3)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同时避免头部扭转,以利于颅内血液和脑
脊液引流。

(4)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做好细致的心理安抚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各种不良刺激,避免情绪激动、屏气、剧烈咳嗽、癫痫发作等
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的诱因。

2.充足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充足给氧可以改善脑缺氧,并可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

3. 吸痰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措施,吸痰前予
以吸入高浓度氧气,防止缺氧,吸痰应彻底、有效,吸进深部痰液,以维持SaO2。

4. 高热、尿崩、呕吐等病人,应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水量,监测血生化指标,及时处理低钠低氯血症,并适当增加补液。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2、护理评估内容:患者症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3、护理措施: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

4、患者教育内容:疾病知识、治疗配合、生活注意事项等。

1、护理目标11 短期目标111 在护理干预后的 24 小时内,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呼吸频率。

112 缓解患者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12 中期目标121 在一周内,有效控制颅内压的升高,避免颅内压进一步恶化。

122 观察并预防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3 长期目标131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32 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

2、护理评估21 症状评估211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记录头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发作频率。

212 注意患者有无呕吐,包括呕吐的次数、量和性状。

213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复视等。

22 生命体征评估221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222 观察呼吸节律和深度的改变。

23 意识状态评估231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方法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232 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如从清醒转为嗜睡、昏迷等。

24 瞳孔评估241 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

242 记录瞳孔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护理措施31 体位护理311 将患者床头抬高 15° 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12 避免患者头部剧烈转动和颈部扭曲。

32 呼吸道护理3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322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

33 病情观察33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每 15 30分钟记录一次。

332 注意观察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是否加重。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1. 引言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升高到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

颅内压增高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

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脑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严重损伤。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士了解如何有效地减轻颅内压增高对患者的损害,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2.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2.1 确定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征兆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征兆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瞳孔异常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迹象。

2.2 维持良好的气道通畅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损害,容易导致气道受限。

护士应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保持气道通畅。

对于痰液多、粘稠的患者,可采用气道湿化等措施,以促进痰液排出。

2.3 保持合适的体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

通常情况下,头部应保持中线卧位,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支撑头部,减少颈部弯曲。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采取特殊体位,如卧位、仰卧位等,以降低颅内压。

2.4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脑疝、脑水肿、脑血管意外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留计量尿管、监测尿液排出量,避免体位改变过快等。

2.5 控制体温高热可加重颅内压增高,因此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冰敷等。

2.6 监测神经功能状态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对于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护士应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其功能恢复。

2.7 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对外界刺激敏感,护士应注意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避免过度刺激。

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聊天声、电视声等噪音,避免剧烈摇晃床位等动作。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是一种危重疾病,通常发生于颅脑损伤、脑肿瘤、脑水肿等疾病。

颅内压增高容易导致脑缺血、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来说,护理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1. 药物治疗颅内压增高病人的首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脱水剂(如甘露醇)、利尿剂、降颅压药等。

神经保护剂和神经营养剂也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神经功能障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剂量和疗效,及时报告医生有关情况。

2. 营养支持颅内压增高病人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护理人员应该给病人提供易于消化的饮食,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果病人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则需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病人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溃疡和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3. 观察和监测颅内压增高病人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以及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监测病人的呼吸、心律、血压和呼吸机设置等参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 疼痛管理颅内压增高病人通常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镇痛、消炎药、抗恶心、止吐等药物治疗,以缓解病人的不适。

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睡眠质量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5. 安全措施颅内压增高病人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以预防病情恶化。

护理人员应该确保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要保持病人的卫生环境和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专业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我们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实践。

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常规

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常规

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常规急性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并且病情进展迅速的一种急性病情。

此时,护理措施的目标是减轻颅内压力,保持脑组织的灌注供应,并防止颅内血管损伤和神经功能损害。

下面是对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常规的详细说明。

专注于保持基本生命体征稳定:1.监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2.对于心率变快或过慢、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1.维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湿润,监测及维持正常呼吸道湿度。

2.保持患儿自主呼吸,尽量避免过度通气或低通气。

3.帮助患儿保持正确的体位,例如半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气。

维护循环稳定:1.确保患儿血液循环稳定,监测心脏指标(如心率、心律、血压等)和中心静脉压。

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容量,避免过度或过少的补液,确保患儿的血容量适宜。

3.防止静脉注射过快,避免引起急性脑水肿。

控制颅内压力:1.定期监测颅内压力,如脑脉搏波、颅内压力监测仪等,并记录监测结果。

2.对荨麻疹、脉冲亢进、呼吸抑制等症状进行观察和护理反应。

3.协助医生进行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等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措施。

控制并预防脑水肿:1.监测并维持患儿的液体平衡,避免过多的液体负荷。

2.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时提供镇痛、保护舒适的环境。

3.使用降温措施,如冰凉湿毛巾敷于患儿头部、身体等。

保持患儿的精神状态: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度的刺激。

2.定期观察患儿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如意识、瞳孔反应等。

3.按需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例如给予镇痛药物。

营养支持:1.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

2.如患儿无法经口进食,可通过胃管或肠内营养等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患儿与家属的教育:1.向家属详细解释颅内压增高的原因、病情的变化以及可能的并发症等,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安慰。

2.教育家属监测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并告知何时应立即就医。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概念】指在安静状态下,侧卧位腰椎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力。

成人>1.96kPa(200mmH2O);儿童>0.98kPa(100mmH2O)。

【护理评估】1、病人头痛、呕吐的程度及休息状况。

2、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诱因是否及时解除。

3、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的改变。

【护理诊断/问题】1.适应能力下降;2.自理能力缺陷(部分的或全部的):与活动无耐力或肢体功能障碍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肢体功能障碍有关;4.疼痛:与可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有关(如咳嗽、用力排便等);5.呕吐:与体位、头颈部活动、饮食等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自主运动减少有关;7.功能障碍性悲哀:与神经功能受损有关;8.自我形象紊乱:与手术剃光头发有关;9.便秘:与活动减少或饮食习惯改变有关。

【护理措施】1、给与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2、预防各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诱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力咳嗽;环境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

3、抬高床头15-30°,利于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4、给与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部缺氧症状。

5、严密观察头痛、呕吐状况及生命体征、意识障碍的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未明确诊断前禁用冬眠药物及吗啡类止痛药,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2、减少对病人的探视,避免病人情绪过度激动;3、告知病人颅内压增高各种诱因的预防措施。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精选3篇)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下面给大家分享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篇1】1、颅内压正常值:成人0.7-2.0kPa(70-200mmH2O);儿童0.5-1.0kPa (50-100mmH2O)。

__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冬眠低温治疗的护理要点:(1)环境和物品准备(2)降温方法:先冬眠后降温,每小时体温下降1 ℃,肛温32-34 ℃为宜(3)观察病情: P100次/分、BP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4)饮食(5)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低血压、冻伤(6)复温:先停降温,后停药,任其自然复温。

3、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

脑室引流放置时间不宜超过5-7日,以免时间过长发生颅内感染。

4、Glasgow昏迷评分法 (最高15分,最低3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自动睁眼4 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6呼唤睁眼3 对答错误4 __定痛动作5痛时睁眼2 吐词不清3 __肢体回缩4不能睁眼1 有音无语2 __异常屈曲3不能发音1 __异常伸直1__无动作 15、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1)引流管的位置(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2)引流速度、引流量(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3)保持引流通畅(不畅时查明原因)(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5) 无菌操作(6)拔管。

6、急性脑疝的急救护理:(1)脱水(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准备气管插管及呼吸肌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4)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5)做好紧急手术前特殊检查及准备(6)一般护理。

7、颅内压增高:颅脑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征。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1)卧底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以免血压升高而加重颅内压增高.(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颈部过曲,过伸或扭曲;对意识不清及咳痰困难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当病人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胸,腹腔内压力增高.有诱发脑疝的危险.因此,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咳嗽.应鼓励能进食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已发生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气排便,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加重脑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和脑积水等共同的综合征.当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内压增高.病因:1.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a脑体积增加:脑组织损伤,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导致脑水肿.b脑脊液增多: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c脑血流量增加:高碳酸血症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脑血管扩张致脑血流量增多.2.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a先天性因素: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先天性畸形使颅腔容积变小.b后天性因素: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大片凹陷性骨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2.生命体征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反应.3.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增高,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4.其他症状与体征复视(展神经麻痹),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饱满,张力增高和骨缝分离.辅助检查1.腰椎穿刺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做化验.2.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摄片,CT,MRI,脑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要点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补液.给予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者要考虑做气管切开.2.病因治疗作病变切除术,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3.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高渗利尿剂.常用口服药物有:氢氯噻嗪,乙酰唑胺,呋塞米.常用口服药物有20%甘露醇,呋塞米.4.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可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5.冬眠疗法或亚低温疗法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6.脑脊液体外引流经脑室缓慢放出脑脊液少许,以缓解颅内压增高.7.巴比妥治疗大剂量异戊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可降低脑的代谢.8.辅助过度换气目的是使体内CO2排出.9.抗生素治疗控制颅内感染或预防感染.10.症状治疗抽搐发作的病人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烦躁病人给予镇静剂.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头部敷料情况.如瞳孔不等大,血压偏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应立即报告医生.(3)给氧: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乏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4)饮食与补液:吞咽障碍的病人给予鼻饲饮食,给予少量多餐饮食.成年人每天静脉输液在1500—2000毫升,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保证每日尿量600毫升以上.(5)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治感染:高热病人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遵医嘱应用抗生素.(4)加强生活护理,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损伤.缺氧和脑水肿.2.药物治疗的护理 (1)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注意输液速度.最常用高渗性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毫升,15-30分内滴完,每日2-4次.但对儿童,老人及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压效果更好.(2)激素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3.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药.冬眠低温时间一般为3-5日.4.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预防与护理(1)保证病人机体营养,适当调整饮食;(2)了解水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根据检验指标进行饮食调整;(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病人平均每小时尿量超过300—400毫升,通知医生予以处理.5.脑室外引流护理 (1)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性质及量.(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6)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清洁.6.缓解疼痛(1)有效降低颅内压.(2)遵医嘱应用镇痛药,但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因素的方法.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癫痫病人避免饮咖啡,浓茶.3.指导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维持血压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4.针对治疗药物对病人进行宣教,讲解目前的治疗,以及用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颅腔由大脑廉,小脑幕分隔成三个腔,小脑幕以上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幕上肿瘤,小脑幕以下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幕下肿瘤.临床表现(一)幕上肿瘤1.脑膜瘤起源于脑膜与脑膜间隙,属良性肿瘤.(1)肿瘤生长缓慢;(2)局灶性症状:肿瘤对周围脑组织,脑神经的压迫症状;(3)颅内压增高症状;(4)颅骨的改变.2.颅咽管瘤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展而来的良性先天性肿瘤.(1)颅内压增高症状;(2)视力视野障碍;(3)垂体功能低下;(4)下丘脑损害的表现:体温偏低,嗜睡,尿崩症,以及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3.垂体腺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泌乳素(PRL)型:闭经,溢乳,不育;(2)生长激素(GH)型:巨人症,面容改变,肢端肥大症;(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高血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4)促甲状腺激素(TSH)型:饥饿,多食,多汗,畏寒,情绪烦躁;(5)促性腺激素细胞瘤:性欲下降.(二)幕下肿瘤1.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是典型的神经鞘瘤.(1)耳蜗及前庭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2)头痛,伴有病区枕骨大孔区的不适;(3)小脑性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4)临近颅神经受损症状;(5)颅内压增高症状.2.四脑室室管膜瘤肿瘤多位于脑室内,少数肿瘤的主体位于脑组织内.(1)颅内压增高症状;(2)脑干症状与颅神经损伤症状:出现桥脑或延脑诸神经核受累症状;(3)小脑症状: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3.血管网织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叶组织,为颅内真性血管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1)头痛;(2)呕吐,眩晕,复视.(3)脑脊液循环不畅可产生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升高.(4)眼震,共济失调.辅助检查X线平片,CT或MRI检查.治疗要点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疗.护理要点(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术前常规准备.2.术前观察(1)病人的精神,意识状况;(2)病人语言表达状况: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判断失语的具体类型如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等;(3)病人的运功状况;(4)病人的记忆能力;(5)病人视力,视野状况,判断视野有无缺损;(6)病人是否有癫痫发作及癫痫发作的类型;(7)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一般处理:体位:抬高床头15~30饮食与补液:予清淡饮食,每日盐《5g,同时遵医嘱补充因脱水失去的水分吸氧协助进行生活护理慎用镇静、止痛、降压药、禁用哌替啶、吗啡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三主征”以及Cushing反应出现正确判断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必要时随时复查CT有条件者行颅内压监护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遵医嘱行脱水治疗,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遵医嘱行激素治疗,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感染等不良反应亚低温治疗者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症,密切监测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降温及复温均不宜过快,应循序渐进,预防寒战,冻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遵医嘱行辅助过度通气等治疗,适当调节参数,定时血气分析。

过度通气不超过24小时。

巴比妥治疗发现颅内压有回升时即应增补剂量,可按照2~3.5mg/Kg计算防止ICP骤然升高的护理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予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便秘:禁高压灌肠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防止躁动对抗高热:中枢性高热,亚低温治疗疗效最佳病因治疗积极准备进行原发疾病的处理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患者平卧或抬高床头10~15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躁动,预防管道堵塞、扭曲及脱落有创颅内压监测应严格保持无菌,监护时间不超过1周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原因及症状,以及相关促发因素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颅内压增高应避免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等积极预防癫痫发作观察护理重点:1:病情观察2对头痛、呕吐、血压高等症状的判断和处理应慎重3防止颅内压骤然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1)卧底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以免血压升高而加重颅内压增高.(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颈部过曲,过伸或扭曲;对意识不清及咳痰困难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当病人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胸,腹腔内压力增高.有诱发脑疝的危险.因此,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咳嗽.应鼓励能进食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已发生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气排便,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加重脑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和脑积水等共同的综合征.当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内压增高.病因:1.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a脑体积增加:脑组织损伤,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导致脑水肿.b脑脊液增多: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c脑血流量增加:高碳酸血症时血.脑血管扩张致脑血流量增多,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2.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a先天性因素: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先天性畸形使颅腔容积变小.b后天性因素: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大片凹陷性骨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2.生命体征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反应.3.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增高,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4.其他症状与体征复视(展神经麻痹),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饱满,张力增高和骨缝分离.辅助检查1.腰椎穿刺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做化验.2.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摄片,CT,MRI,脑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要点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不对意识不.给予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内压.能进食的病人应补液.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者要考虑做气管切开.2.病因治疗作病变切除术,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3.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高渗利尿剂.常用口服药物有:氢氯噻嗪,乙酰唑胺,呋塞米.常用口服药物有20%甘露醇,呋塞米.4.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可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5.冬眠疗法或亚低温疗法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6.脑脊液体外引流经脑室缓慢放出脑脊液少许,以缓解颅内压增高.7.巴比妥治疗大剂量异戊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可降低脑的代谢.8.辅助过度换气目的是使体内CO2排出.控制颅内感染或预防感染.抗生素治疗9.10.症状治疗抽搐发作的病人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烦躁病人给予镇静剂.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头部敷料情况.如瞳孔不等大,血压偏高,脉搏和呼吸减.应立即报告医生,慢.(3)给氧: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乏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4)饮食与补液:吞咽障碍的病人给予鼻饲饮食,给予少量多餐饮食.成年人每天静脉输液在1500—2000毫升,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保证每日尿量600毫升以上.(5)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治感染:高热病人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遵医嘱应用抗生素.(4)加强生活护理,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损伤.缺氧和脑水肿. 2.药物治疗的护理(1)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注意输液速度.最常用高渗性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毫升,15-30分内滴完,每日2-4次.但对儿童,老人及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压效果更好.(2)激素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3.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药.冬眠低温时间一般为3-5日.4.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预防与护理(1)保证病人机体营养,适当调整;(3)根据检验指标进行饮食调整,了解水电解质紊乱的程度;(2)饮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病人平均每小时尿量超过300—400毫升,通知医生予以处理.5.脑室外引流护理(1)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性质及量.(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6)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清洁.6.缓解疼痛(1)有效降低颅内压.(2)遵医嘱应用镇痛药,但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因素的方法.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癫痫病人避免饮咖啡,浓茶.3.指导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维持血压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4.针对治疗药物对病人进行宣教,讲解目前的治疗,以及用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颅腔由大脑廉,小脑幕分隔成三个腔,小脑幕以上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幕上肿瘤,小脑幕以下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幕下肿瘤.临床表现幕上肿瘤(一)1.脑膜瘤起源于脑膜与脑膜间隙,属良性肿瘤.(1)肿瘤生长缓慢;(2)局灶性症状:肿瘤对周围脑组织,脑神经的压迫症状;(3)颅内压增高症状;(4)颅骨的改变.2.颅咽管瘤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展而来的良性先天性肿瘤.(1)颅内压增高症状;(2)视力视野障碍;(3)垂体功能低下;(4)下丘脑损害的表现:体温偏低,嗜睡,尿崩症,以及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3.垂体腺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泌乳素(PRL)型:闭经,溢乳,不育;(2)生长激素(GH)型:巨人症,面容改变,肢端肥大症;(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高血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4)促甲状腺激素(TSH)型:饥饿,多食,多汗,畏寒,情绪烦躁;(5)促性腺激素细胞.性欲下降:瘤.(二)幕下肿瘤1.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是典型的神经鞘瘤.(1)耳蜗及前庭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2)头痛,伴有病区枕骨大孔区的不适;(3)小脑性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4)临近颅神经受损症状;(5)颅内压增高症状.2.四脑室室管膜瘤肿瘤多位于脑室内,少数肿瘤的主体位于脑组织内.(1)颅内压增高症状;(2)脑干症状与颅神经损伤症状:出现桥脑或延脑诸神经核受累症状;(3)小脑症状: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3.血管网织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叶组织,为颅内真性血管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1)头痛;(2)呕吐,眩晕,复视.(3)脑脊液循环不畅可产生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升高.(4)眼震,共济失调.辅助检查X线平片,CT或MRI检查.治疗要点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疗.护理要点术前护理一()1.按外科术前常规准备.2.术前观察(1)病人的精神,意识状况;(2)病人语言表达状况: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判断失语的具体类型如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命)病5(病人的记忆能力;(4))病人的运功状况;3(名性失语等;人视力,视野状况,判断视野有无缺损;(6)病人是否有癫痫发作及癫痫发作的类型;(7)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是否存在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异常;(8)观察头痛的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3.心理护理适度的解释手术方法,危险性,病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并介绍成功病例,树立病人信心。

4.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对营养不良,脱水贫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病人,遵医嘱给予适当补液,输血,对症处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5.呼吸道准备吸烟病人应劝其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6.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练习在床上的用便器大小便,以适应术后排便方式的改变。

7.术前检查准备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肺功能检查,MRI,CT等检查。

8.特殊术前准备垂体瘤经蝶入路的病人,术前三天开始氯霉素,麻黄素滴鼻业滴鼻,用消毒液漱口,术前一天剪鼻毛并清洁鼻腔。

指导病人练习张口呼吸。

(二)术后护理1. 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幕上开颅,需侧卧或侧俯卧位,幕下开颅手术;以免切口受压,手术应卧向健侧.吞咽功能障碍者应侧卧,以免口咽分泌物引起误吸,应使头部与脊柱的中线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影响呼吸及颈静脉回流.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头部敷料情况,及早发现颅内血肿,脑水肿,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3. 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1)限制病房探视及陪住;(2)有引流管病人头下铺无菌小巾,保持头部敷料清洁,干净,污染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气道湿化,定时叩背,吸痰;(4)定时消毒尿道口,更换尿袋,无特殊情况早日拔除尿管;(5)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温湿度适宜.4 .神经功能损伤的护理(1)注意安全保护,防止病人因精神异常出现自伤及他伤的现象,以及视力,视野下降和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发生外伤;(2)使用手势或图片交流,了解病人的自觉症状,进行有效的交流;(3)定时进行肢体运动,给予病人清洁时,水温适宜,防止烫伤;(4)若出现眼睑闭合不全,应上眼药膏并覆盖无菌凡士林纱布进行角膜保护;(5)吞咽障碍的病人,限制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6)中枢性高热的病人,给予冰毯持续进行物理降温.5. 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下丘脑功能障碍,肿瘤压迫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如病人尿量大于300毫升/小时(儿童大于150毫升/小时),应及时报告医生.(1)保证病人机体营养,适当调整饮食;(2)了解水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根据检验指标进行饮食调整:低血钾,遵医嘱给准确记.(3)氯化钠10%服盐或静脉输入,高血钠;病人口服或静脉补钾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应用抗利尿药物.6. 饮食护理饮食要求易消化,营养均衡.吞咽障碍的病人需严格禁食水,给予鼻饲饮食.病人高颅压期间,需给予少量多餐饮食.面瘫病人进食时应注意防止口腔黏膜烫伤,进餐后加强口腔护理.7.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观察病人有无呕血现象,注意排便的颜色.8. 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根据医嘱按时做好角膜护理,滴眼药水或涂眼药膏,戴眼罩,必要时眼睑缝合.9.术后癫痫的预防与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避免客观因素对病人的精神刺激;(2)遵医嘱准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并确定服下;(3)病人卧床时给予床档保护;(4)当病人出现癫痫发作时,立即让其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立即通知医生;(5)观察病人癫痫发作时的表现以及持续时间.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或家属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足下垂.2.告知手术后一月内伤口处不可沾水,防止感染,注意伤口红,肿,热,痛时应及时就诊.3.按时服用激素类及抗癫痫药物,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减药.4.认真向带气管套管及鼻饲管出院者家属交待应注意的事项(1)损伤有关.出血严重者要采取胃肠减压,经胃管采用冰盐水洗胃,胃管内注入云南白药同时静脉用止血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应该以预防为主,及早给予洛赛克静点.(2)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易发生在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所以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嘱病人要多饮水,起到冲洗膀胱和尿道的作用.压疮的预防(1)长期昏迷病人可采用防压疮气褥,气褥内气交替更换,改变颅.无渣屑,干燥,.(2)机体受力的部位而有效地预防压疮昏迷病人的床单位要保持清洁脑损伤病人的护理颅脑损伤可分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临床表现(一)头皮损伤1.头皮血肿(1)皮下血肿:体积小,张力高,疼痛十分显著.(2)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宽广,血肿张力低,波动明显,疼痛较轻,有贫血外貌.(3)骨膜下血肿:界止于骨缝,一般伴有颅骨线状骨折.2.头皮裂伤大多数单纯裂伤仅限于头皮,有时可深达骨膜.3.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在强力的牵拉下,将头皮自帽状腱膜下间隙全层撕脱,使颅骨外露,病人大量失血,可致休克.(二)颅骨骨折按骨折形态分为颅盖骨折,颅底骨折.1.颅盖骨折线形骨折常伴发局部骨膜下血肿.凹陷骨折多见于额,顶部.2.颅底骨折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外漏或颅内积气,一般视为开放性骨折. (1)颅前窝骨折:表现为眼睑青紫,眼结膜下出血,俗称”熊猫眼征”,鼻和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合并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2)颅中窝骨折:在耳后乳突区皮下出现淤血.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可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3)颅后窝骨折:在耳后及枕下部出现皮下淤斑,偶有第9—12对颅神经损伤.(三)原发性颅脑损伤1.脑震伤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缓,呼吸浅慢,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临床表.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脑裂伤指软脑膜脑挫裂伤 2.现为(1)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2)伤灶症状与体征.(3)头痛,呕吐,生命体征多有明显改变.(4)脑膜激惹征.3.脑干损伤(1)中脑损伤:意识障碍较为突出,瞳孔时大时小及去脑强直症状.(2)桥脑损伤:意识障碍,双瞳也常极度缩小,角膜反射及嚼肌反射消失.(3)延髓损伤:呼吸抑制和循环紊乱.4.丘脑下部损伤(1)意识与睡眠障碍:伤后即可出现嗜睡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昏睡不醒.(2)循环和呼吸紊乱:以低血压,脉速多见.(3)体温调节障碍:伤后即可出现中枢性高热,高达41—42摄氏度.(四)继发性颅脑损伤1.急性硬膜外血肿(1)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即昏迷—好转或清醒—昏迷的过程;(2)颅内压增高;(3)神经系统体征;(4)生命体征变化.2.急性硬膜下血肿(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伤后持续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很快出现脑疝的表现;(2)神经系统体征加重,颅内压增高,意识逐渐恶化;(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3.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由于原发性脑挫裂伤较轻,出血速度稍缓.颅内压增高症状主要表现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4.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颅内压升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5.脑内血肿(1)颅内压增高症状;(2)血肿累及功能区,则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及局灶性癫痫等征象;(3)意识障碍持久且进行性加重.护理要点(一)术前护理1.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禁用吗啡止痛.有休克征象者,应查明有无头部以外部位损伤,如合并内脏破裂等.外露的脑组织注意保护.昏迷病人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其血迹,开放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颅内压增高的动态观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视力及视野情况,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3.头皮损伤的护理头皮血肿早期给予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之后改为热敷,以促进吸收,注意观察病人血压,脉搏,预防失血性休克,预防感染.4.脑疝的急救(1)小脑幕切迹疝: 典型症状为患侧瞳孔先缩小而散大,光反应消失,进行性意识障碍,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a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500ml,并及时通知医生.b备血,剃头,做急诊CT检查,行急诊手术.(2)枕骨大孔疝: 颅后窝血肿的病人易发生急剧的枕骨大孔疝,表现为突然呼吸衰竭.应立即给予简易呼吸辅助呼吸,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脑室穿刺及手术准备.(二)术后护理2.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神经系统病症等变化,及时发现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迹象,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3.脑脊液漏的护理防止逆行性颅内感染,具体措施有(1)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2)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放置干棉球,棉球渗湿及时更换,并记录24脑脊液鼻,冲洗和滴药,耳道的堵塞,禁忌鼻腔;(3)以此估计漏出的液量,小时浸湿的棉球数.漏者,严禁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4)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5)禁忌做腰椎穿刺;(6)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颅内感染.(7)观察有无低颅压综合征.营养支持颅脑损伤病人常因昏迷,高热,强直,4.呕吐或呼吸急促和抑制而造成代谢紊乱,伤后每天静脉补液1500—2000ml,应用甘露醇脱水要及时补钾.3天后仍未清醒不能禁食的病人要下鼻饲管,以保证营养物质,水分的摄入.神经源性肺水肿神经源性肺水肿多见于下丘脑损伤的病人,常有呼吸困难,发绀及大量5.血性泡沫痰,此时应迅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高流量给氧.给予地塞米松20mg,抑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或渗出,并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设置安全措施,预防意外(1)昏迷病人床两侧必须要有床档,以防坠床.(2)昏迷病人用热水6.袋时要防止烫伤,温度50摄氏度为宜.(3)对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要注意约束,四肢约束带松紧要适宜,对严重躁动病人除四肢约束外,可用大单约束病人的肩部和膝部.(4)对严重躁动的病人,身边必须留人看护.遵医嘱给予镇静治疗.躁动的护理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头痛,7.呼吸道不通畅,尿潴留,便秘,被服被大小便浸湿,肢体受压等,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切勿轻率给予镇静药,以免影响病情观察,对躁动病人注意保护.8.并发症的护理(1)肺部感染:清醒病人卧床期间应鼓励病人有效咳痰,昏迷的病人要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吸痰,每次翻身后要叩击肺部,以利痰液脱落利于吸出,遵医嘱按时做雾化吸入,对昏迷时间较长且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早行气管切开.(2)消化道出血:一般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能与丘脑下部或脑干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2.对存在失语,肢体功能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当病情稳定后即开始康复锻炼,应持之以恒,通过再学习,以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3.有外伤性癫痫的病人,应按时服药控制症状发作,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不做的的登高,游泳等有危险的活动,以孩意外发生.4.对重度残废者的各种后遗症采取适当的治疗,应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其部分生活自理;并指导家属生活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5.随诊定期复查,去骨瓣者半年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