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案例十_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金融学第九讲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课件
(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2020/9/15
3
三 成因
1、需求拉动 过多货币追逐过少商品,导致物价水平 持续不断上升。
理论渊源:早期的休谟、李嘉图,现代 的费雪、马歇尔等都把货币数量作为物价水 平的唯一影响因素。
2020/9/15
一文,指出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呈负相
关关系: P
(物价)
2020/9/15
0
U*
u(失业率)
11
(2)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和 就业的增加无关,其理论依据也是“菲利浦 斯曲线”。
1967年弗里德曼撰文指出,菲利浦斯曲 线有一大漏洞,即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和 工人对真实工资的关心。
短时期内,由于“货币幻觉”,可能扩
18
2、针对成本推动论、控制以下成本 (1)物价; (2)工资; (3)租金; (4)利率; (5)利润率。
2020/9/15
19
3、收入指数化政策(Indexation)
将通货膨胀纳入预期,对工资、利润、 利息等各项货币收入按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以使收入得到保障。
2020/9/15
20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 概念
通货紧缩:是指在不兑换纸本位制下, 伴随社会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而出现的 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一种经济现象。
2020/9/15
2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金融学之货币供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精品PPT课件共68页)
第三章 货币供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二)信用的发达程度
在一个信用发达、信用制度健全的国家里,货币需求量较 少;而在一个信用制度不健全的社会里,人们要取得贷款或现 金就不太容易,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量。
第三章 货币供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 含义及实质,以及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货币供求均衡、通货 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类型及经济影响。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三章 货币供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
(一)货币需求
(一)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1.中央银行创造通货 人民币发行程序
发行库 (中国人民银行)
出库 入库
业务库 (商业银行)
现金投放 现金归行
流通领域 人民币存量
第三章 货币供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
(一)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2.中央银行创造存款准备金
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要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 账户,并保留必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同时也可以保留超额 存款准备金。
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消费倾向大, 则货币需求量也大;反之则反是。
第三章 货币供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五)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 M=PQ / V
M-货币需求量 P-物价水平 V-货币流通速度 Q-社会商品可供量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ppt课件
ppt课件
15
这种指数的局限性主要是:原材料只是 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原材料价格变 动,也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物价总水平变 动情况。由于批发价格的变动幅度常常 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 在用PPI来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 系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的现象。
ppt课件
16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The Implicit GNP Deflator ),或称国民生产总值折 算价格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 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 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实际上就是名义 GNP 与实际 GNP 的比值。
ppt课件
10
通货膨胀的测定
判断经济生活中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 膨胀的程度,需要借助以下指标来进行测定:
居民消费零售物价指数(CPI)。它是一种用来 测量各个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 和服务各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根据企业所购买的 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反映了包括原材料、 中间商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的批发价 格的变动幅度。
涨。
ppt课•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程度可分为:温 和型通货膨胀、快速型通货膨胀和恶 性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 型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上 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 型通货膨胀
中日通货紧缩比较.ppt
比如,中国企业经营体制原因导致的国 企亏损,收入分配体制原因导致的人们 收入差距扩大,户籍制度、城市就业制 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原因导致的 劳动力自由流动困难,土地集体所有制 和土地经营家庭承包制原因导致的土地 难以集中经营和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农 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乏导致的农村居 民消费的不振,投融资体制特别是银行 体制和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导致的中小 企业融资困难等等。
(2)经济衰退或经济增速下滑。1992—1995年,日 本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0.3%、0.6%、 1.5%,1996年回升到3.5%,从1997年第二季度 开始,经济形势急剧恶化,1997年GDP增长率只有0.7%。199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GDP增长 率为-2.8%,1999年和2000年虽然分别比上年增长 了0.3%和1.5%,但2001年却又比上年下降了 0.5%。1992年以来的10年里,日本有6年的实际经 济增长率低于1%,三年负增长,年均增长率只有 0.47%。而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992-2001年也一直 呈下滑趋势,其中只有2000年比上年提高0.9%, 与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相比,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 只及其一半。
(2)经济增长率存在较大差距。两国通货紧 缩下经济运行中一个最主要的不同是,尽 管中国GDP的增长率基本也是处于不断下滑 之中,但1998年以来一直仍保持在7%—8 %的高位上,而日本经济从90年代以来则 长期处于停滞之中,1997、1998年和2001 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经济增长率存在的 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同是处于通 货紧缩状态,日本经济情况比中国要严重 得多。
1.中日两国通货紧缩下的经济运行的相同 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需求严重不足。90年代日本居民消 费增长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1997-2000年分别 比上年增长-1.2%、1.3%、1.5%和0%, 2001年上半年也仅增长了0.5%。据2001年2月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报告显示,占GDP60%的 个人消费支出在以年均0.63%的速度下降。日 本企业设备投资90年代以来持续不振,1992— 1995年连续三年下降,1996、1997年虽然有所增 长,但1998、1999年又分别下降了5.2%和1%, 2000年略有反弹,但2001年第一、二季度又下降 了0.9%和2.8%。
6.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影响
• 2.1998_1999年通货紧缩的成因与1991— 1995年期间有着明显区别,主要是由于政 策性紧缩因素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因素的 影响
• 1998年开始的通货紧缩,是日本60年代以来最严重 • 第一,1996—1997年上半年的经济回升,主要是政 府投资带动的结果,市场自发性增长动力尚未完全 形成,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 本解决。 • 第二,紧缩性政策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 • 第三,在第一次通货紧缩时期,日元升值是造成物 价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 第四,90年代以来,不良资产问题的恶化对日本经 济产生了严重的收缩效应,这一问题在1997年以后 表现的更加突出。
三、通货紧缩பைடு நூலகம்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 第一,在物价连续下降条件下,由于名义销售 额减少,企业收益随之下降,并且随着通货紧 缩程度的加深趋于恶化。 • 第二,由于名义销售额减少,市场销售预期下 降与实际利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未来收 入预期下降、债务偿付预期上升。因而主动收 缩商业借款,减少设备投资。 • 第三,消费者预期稳定时期,物价的下降意味 着家庭资产升值,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提高家庭 • 消费倾向。但是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物价的下 降反而会带来消费需求的下降。
二、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
• 1.1991—1995年的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周期 性经济衰退和“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
• 1991—1995年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作为经济周期循环的具体表现,以制造业为中心,企业 的设备投资明显减少; • 第二,由于80年代后期政府未能有效控制经济过热和泡沫成分 的膨胀,造成股市动荡,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的持续下降, 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存量调整的幅度,并带来最终需求的疲软; • 第三,日元的持续升值削弱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减少海 外净需求的同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并严重冲击了国内市 场价格的稳定,加大了通货紧缩压力; • 第四,由于泡沫经济破灭的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增长减缓。 • 总之,这一时期出现的物价下降,名义经济增长率下降到战后 最低水平等通货紧缩特征是上述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90年代日本的两次通货紧缩
6/8/2012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1990年9月,日本银行又通过所谓的“窗口指导”,要求所有都市 银行把1990年第四季度的新增贷款额比上年同期减少30%。 紧缩的货币政策很快反映到股票和房地产市场,1990年11月,日 经指数跌至22211点的新低。经济主体信心的丧失,导致这些资产大幅 缩水,接着便是银行不良资产的上升以及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下降,通 货紧缩随之而来。 泡沫的急剧崩溃出乎日本政府的意料,因此再次决定降低利率, 从1991年7月至12月,日本政府连续三次降息。然而,这对经济的复苏 却收效甚微。一方面银行必须处理大量坏账从而减少贷款,另一方面 由于居民预期的改变,使得公司的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 1992年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了1.1%,1993年又进一步下降 到0.1%,通货紧缩进一步恶化。
6/8/2012
财政支出的具体措施
时间 主要内容 资金规模 序号 (万亿日元)
1992.8.28
1993.4.13 1993.9.16 1994.2.8 1995.4 1995.9 1998.4.24 1998.11.16 1999.11.11
扩大公共投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面临问题,促进民间设备投资
13.2 6.2 15.3 7 14.2 16.75 23.9 18.54
1
2 3 4 5 6 7 8 9
6/8/2012
减税的具体措施
时间 1994.1.28 1994.2.3 1994.2.8 1998.3.29 减税规模 6-7万亿日元 5.3万亿日元 5.47万亿日元 3-4万亿日元 制定过程 政府案预计 政府案预计 政府最终决定 政府、自民党方针
1
启动总金额达16.6万亿日元 (1270亿美元)觃模的经济 对策计划。
案例: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通货紧缩困扰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出现出一系列通货紧缩性征象。
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直到2001年年3月16日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前森喜朗政府才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
根据日本官方观点,目前日本经济出现的通货紧缩状态在战后还是第一次。
以往物价下跌大多具有局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而目前日本的物价下跌却具有全面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即一方面表现为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同时呈现下跌态势,如在1999和2000年,不仅综合批发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下跌了3.3个和0.1个百分点,而且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分别比上年下跌了0.3个和0.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物价下跌已成为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一种长期态势。
如在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间,日本综合批发物价指数有8年呈下跌态势。
尤其是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999和2000年也出现了战后从未有过的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
进入2001年,日本物价总水平的下降趋势更加强烈,前6个月无论是批发物价还是消费者物价,月月都是负增长,其中消费者物价在5月份还创了单月下跌的最高纪录。
当前日本通货紧缩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在日本政府长期推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的背景下形成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巨额财政赤字和超低利率水平等正常情况下不应同时出现的现象目前却纠缠在一起。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连续推出了力度强大、规模空前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一方面,从1992年8月起连续10次推出以减税和增加公共事业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涉及财政收支规模达130万亿日元之巨。
其后果是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扩大,财政危机空前恶化。
到1999年度,其国债发行额已猛增至37.5万亿日元,比1989年度增加了4.7倍,其中赤字国债也增至24.3万亿日元,比90年代前的最高水平还高2.4倍;其国债依存率(国债发行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率)更高达42.1%,比战后至90年代前的最高水平还高出7.4个百分点;其国债余额按2001年度预算将增至388.7亿日元,相当于1990年度的2.3倍,若加上地方政府债务,日本的公共债务余额将达666万亿日元,相当于其全年GDP的1.3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国家。
《金融学》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PPT课件
2021/6/7
41
2003年后的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 背景:
• 2003 —2006 年, 我国的居民消费者价格 指数上升幅度较小, 分别为1.2 % , 3.9 % ,1.8 %和1.5 %。而进入2007年后, 物价 上涨幅度明显加大, 特别是受食品价格持 续上涨的影响,2007年1 —11月CPI计上 涨4.6%。
2021/6/7
29
促进论
• 1、通货膨胀实质相当于政府对公众的一 种隐含的强制税收,即 “通货膨胀税”; 政府支出增加大于民间投资减少,总产出 增加;
• 2、货币幻觉效应,促使就业增加,投资 增加,总产出增加;
• 3、通货膨胀使得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
人们倾向于减少现金持有,增加消费,消
费和投资规模增加;
10
• (三)混合型调节——同时压缩货币供给 量和增大货币需要量
• (四)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 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时,反其道 行之,即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 供需在新的起点实现新均衡。
21/6/7
11
第二节 通货膨胀
2021/6/7
12
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胀
•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一直是 一个典型的经济案例,年通胀率平均达到 450%,1990年初之前的12个月其通胀率 更飙升至200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 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胀吞噬一切。
2021/6/7
30
促退论
• 1、虽然通货膨胀在短期内会促使人们增 加当期消费和投资,但会导致人们储蓄倾 向的下降和削弱人们的储蓄能力,阻碍投 资,生产会出现萎缩;
第十八章 通货紧缩《金融学》PPT课件
18.1.2通货紧缩的度量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互为对称的一种货币现象,它们 都要反映在物价变动上,通过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可以大 致测定通货紧缩的程度。因此价格波动度量方面,通货紧缩 与通货膨胀的度量是一样,主要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价 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这里不再具体描 述。除此以外,判断经济活动中某一时期是否出现通货紧缩 现象,除观测价格变动外,还要看通货量是否萎缩、经济是 否不景气,因而还有其他方面对通货紧缩的度量,如货币供 应量、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
内生性通货紧缩,是指实体经济运行本身的因素冲击 或经济收缩所引起的货币创造机制障碍——如有效需求不 足、金融体系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导致货币供应量增 长率持续下降,从而引发物价水平、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 长率进一步下滑。
§ 18.3通货紧缩的原因
18.3.1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包括四部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四)出口减少
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本币汇率高估,会 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经营难度。对于依赖国 外市场的国家来说,出口减少将直接造成对本国产品需求的 减少,使本国的生产出现供过于求的矛盾,进而造成某些出 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其影响进一步扩散,就有可能导致一般 物价水平的下降。
18.3.2生产能力过剩
生产能力过剩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过剩;二是 相对过剩。前者是指与主观愿望上的社会需求相比,生产能 力显得过大了,这种情况并不常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生 产能力过剩是相对的,即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需求来 说,生产能力过剩了。无论是绝对过剩,还是相对过剩,其 必然结果就是市场出现商品供过于求,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 中,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当一国经济中的大多数产业部门 都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是不可避免 的。
第十一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学习教案
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
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
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
第32页/共58页
五、 通货膨胀的效应
(一)对产出的效应
1、促进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原因:存有“货币幻觉”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 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 动供给和消费支出。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资的提高引起产品单位成
本 增加,便会导致物价上涨。 在物价上涨后,如果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而再度使成本
增加,便会导致物价再次上涨。 这种循环被称为工资—物价“螺旋” 。
主要原因:
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增 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
第3页/共58页
2、对通胀的理解
(1)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一般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但我们
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4)通货膨胀的发生与货币供应量的超经济增长相
联系。
第4页/共58页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 况编制的。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反映一国生产的 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
第6页/共58页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 ➢爬分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3%;
➢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4%~9%; ➢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10% ~ 100%;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
财务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课件
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5
2.按表现状态划分
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
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
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 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 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 经济现象。
➢ 助长贪污腐败,损害政府信誉。
至下2节3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24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1.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
(1)需求拉动说。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货币追 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 了在现行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 价水平的上涨。其理论分析可用下图加以说明。
11
⑤破坏正常的信用关系,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 从而缩减银行信贷业务,使流向生产性部门的资金比重下 降,流向非生产性部门的资金比重增加,导致产业结构和 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畸形发展;
⑥阻碍本国商品的出口,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同时还会鼓励 外国商品进口,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国内进口替 代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并导致贸易收支逆差。
图示 通货膨胀 与失业率的相 关关系
33
2.收入紧缩政策
收入紧缩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 性手段,限制工资的提高和垄断利润的获取,抑制成 本推进的冲击,从而控制一般物价上升幅度。
(1)工资管制。 政府以法令或政策形式对社会各
部门和企业工资的上涨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办法包 括:① 道义规劝和指导;② 协商解决;③ 冻结工资; ④ 开征工资税。
PPT案例十_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当前日本通货紧缩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在日本
政府长期推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的背景下形成 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巨额财政赤字和超 低利率水平等正常情况下不应同时出现的现象目 前却纠缠在一起。
根据日本官方观点,目前日本经济出现的通货 紧缩状态在战后还是第一次。以往物价下跌大多 具有局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而目前日本的物价 下跌却具有全面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即:
一方面表现为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 同时呈现下跌态势
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物价下跌已成为日本经济运行 与发展中的一种长期态势。
尤其是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999和2000年 也出现了战后从未有过的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
愈演愈烈的通货紧缩,已经并仍将对日本经济的运行与 发展造成多层面的消极影响:
一是恶化了企业经营环境
二是加剧消费需求低迷
三是加重财政赤字危机。
从1997到2000年度,日本的国税收入由539415亿 日元减少为456780亿日元,3年间减少了15.2%。在 导致税收减少的因素中,除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而主动 采取的减税政策外,物价下跌导致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 的减少也是其重要原因。
到1999年度,其国债发行额已猛增至37.5万亿日元,比1989年度增 加了4.7倍,其中赤字国债也增至24.3万亿日元,比90年代前的最高 水平还高2.4倍;其国债依存率(国债发行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率) 更高达42.1%,比战后至90年代前的最高水平还高出7.4个百分点; 其国债余额按2001年度预算将增至388.7亿日元,相当于1990年度 的2.3倍,若加上地方政府债务,日本的公共债务余额将达666万亿日 元,相当于其全年GDP的1.3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财政赤字与公共 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资料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连续推出了力度强大、 规模空前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一方面,从1992年8月起连续10次推出以减税和增加公共事业投资 为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涉及财政收支规模达130万亿日元之巨。 其后果是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扩大,财政危机空前恶化。
到1999年度,其国债发行额已猛增至37.5万亿日元,比1989年度增 加了4.7倍,其中赤字国债也增至24.3万亿日元,比90年代前的最高 水平还高2.4倍;其国债依存率(国债发行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率) 更高达42.1%,比战后至90年代前的最高水平还高出7.4个百分点; 其国债余额按2001年度预算将增至388.7亿日元,相当于1990年度 的2.3倍,若加上地方政府债务,日本的公共债务余额将达666万亿日 元,相当于其全年GDP的1.3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财政赤字与公共 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国家。
愈演愈烈的通货紧缩,已经并仍将对日本经济的运行与 发展造成多层面的消极影响:
一是恶化了企业经营环境
二是加剧消费需求低迷
三是加重财政赤字危机。
从1997到2000年度,日本的国税收入由539415亿 日元减少为456780亿日元,3年间减少了15.2%。在 导致税收减少的因素中,除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而主动 采取的减税政策外,物价下跌导致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 的减少也是其重要原因。
案例十: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 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出现出一系列通货 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 本经济正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 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直到2001年年3月16日讨论2001年3月《月例 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前森喜朗政府才公开 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 中”。
1991年7月起连续下调官定利率,到1995年9月第9次下 调后已降至0.50%,并将这一超低利率水平一直维持了5年之 久。
此间日本银行还曾于1999年2月至2000年8月实行了“零利 率”政策,且到2001年2月又连续两次下调官定利率,分别下 调至0.35%和0.25%。与1991年7月下调前相比,日本银行的 官定利率已经连续下调了5.7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目前日本的 官定利率不仅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低水平,而且也创了连 续下调幅度的历史最高纪录。
思考题:
对比日本的状况,如何看待我国的通货 紧缩现象?
进入2001年,日本物价总水平的下降趋势更加 强烈,前6个月无论是批发物价还是消费者物价, 月月都是负增长,其中消费者物价在5月份还创了 单月下跌的最高纪录。
当前日本通货紧缩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在日本
政府长期推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的背景下形成 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巨额财政赤字和超 低利率水平等正常情况下不应同时出现的现象目 前却纠缠在一起。
根据日本官方观点,目前日本经济出现的通货 紧缩状态在战后还是第一次。以往物价下跌大多 具有局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而目前日本的物价 下跌却具有全面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即:
一方面表现为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 同时呈现下跌态势
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物价下跌已成为日本经济运行 与发展中的一种长期态势。
尤其是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999和2000年 也出现了战后从未有过的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