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医(修订版)
小议《周易》与中医
小议《周易》与中医小议《周易》与中医《四库提要》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为吾国吾族文化之源,中医乃吾民族文化之系,二者关系以为何?唐人逊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乃言易之于医具其指导意。
明人张景岳复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阴阳也;医易同源乾,因此变化也。
”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
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必多有发挥。
医易相通,相得益彰。
可见一斑。
易理之于医学,其涉及范围之广,使用医家之众,影响后世之远,皆有史可微也。
今且可观之,凡基础理论、辩证论治、方药制剂、针灸气功等各体系,皆明显受到《易》之影响,且渐成其有机组成部分。
纵观中医之发展史,易学之兴衰对其产生作用之大,实不可估量。
自三古之易、汉易、魏易、唐易、宋易、清易及现代易之演变,为中医之前行供以理论武器。
同时,也正因中医学之蓬勃发展,亦反之作用于易理之探讨、领悟。
脱离医学及自然科学之轨道而论易理,以经注经,以经解经,经中求经,经上叠经,则必于象数之理解囿于一隅,难得发展。
故于易理之指导下,中医始终以宏观整体时空条件下来解读事物,此大一统之思想乃使中医所独具特色。
《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内经》复曰:“太虚寥廊,肇基化元,万物资生,五运终天,布云真灵,总统坤元”。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
《内经》复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易经》、《内经》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体用,同属一国计民生耳。
张景岳故言:“然则天下相与之际,精哉妙矣。
周易与中医(修订)
三易:《郑康成易赞》曰:“易一名而含三义: 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纬乾 凿度》谓,“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 (1)变易 (2)简易 (3)不易
2、《周易》的作者
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是“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 上古:伏羲 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发明八卦
鹿茸; 凡天地间物,其秉气以生者,多秉先天卦 气也。有兽如鹿,是秉先天坤震之气,震 具东北,在今关东,与正北坤卦相合,是 为复卦。鹿秉此气,故鹿茸以关东者为佳。 冬至一阳生,复卦值月,故鹿解角生茸以 应之,用能补阴中之阳气。 麋是秉先天乾巽之气,先天巽居西南,在 今云南吐蕃,与正南乾卦相合,是为姤卦。 麋秉此气,故麋茸以吐蕃者为佳。夏至一 阴生,姤卦值月,故麋角解而生茸,用能 补阳中之阴血。
《周易》与中医
上篇——周易基础
•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 为变。
一、引言——《周易》与日常生活
“ 易学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 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 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四库全书 提要》
平人标准 生理状态:康泰;既济 上虚下实 上清下浊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上寒下热 不倒翁,等腰三角
第一个:一觉到天亮,当然有些事情烦恼你,比如你和 你先生吵架闹离婚,那当然睡不着觉,这是正常的。 (既济) 第二个:男人女人都有,叫做早上的阳反应,女人早上 起来的时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阴茎会勃起。( 既济) 第三个:是胃口正常,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 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满,不是吃很多,还不行,还 要再吃。(泰) 第四个: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大便上厕所, 上完厕所才吃早餐。 (泰) 第五个:是一天五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 黄。 (泰) 第六个: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里,在 阿拉斯加,在佛罗里达,还是在加州,永远都是头面 身体冷,手脚温热。 (泰) ( 既济) (倪海厦医师)
周易与中医
周易与中医八卦与人体部位的关系八卦与人体脏腑、经络、颜色上的关系八卦与天干五行的关系地支与五行的关系五行与身体、脏腑、五官的关系天干、五行、阴阳与身体的关系例子一:丁亥年戊申月癸已日戍时这天晚饭后姓李的朋友来我家喝茶,闲谈中,他突然站起来问我说:“我外公身体老是生病,不知能否生存得过今年?”并顺口报了一个“罗”字求测,我也顺口问答他说:“这病人怕是这二天内就不行了!明天一在回乡去见最后一面还行。
如果明天下午回去就见不到了!”他将信将疑。
第二天,仍来我家里吃饭,才吃几口,手机响了,电话是他家乡打来的,说他外公已经去世了!他放下饭碗就立刻坐夜车回家乡去了。
注:(我测的这个老人生肖属牛,五行属土)。
(一)“罗”字拆开后,上面一个四字,下面是一个夕字,四字二划出头上面加一横笔,就为西方的西字,下面夕字,是夕阳的夕字,也是死字下部的左半边,从外应来说我朋友问字求测时,他是突然站立起来问的,事情就一定突然而快。
潮汕人要是家里死了人,都要打鼓敲锣的,意思非常明显了,同时“罗”字也为火型之字体,火也有快的意义!再加上字汇总“夕”字有朝夕之象,“夕”字和“西”字又是谐音,字型上“四”字形似棺木,八卦中“四”数属震为雷为快,在五行中属木。
下半部为“死”字的一半,只差一“匕”字,“匕”者,铁制品也,引伸来应用是挖地穴的工具,所以测其必死,只欠工具来挖地了,“夕”字也可引伸为“夕阳西下”,或“朝不保夕”之意。
上部的“四”,与潮汕地方语音“死”只是轻重音,非常相近。
该字如用繁体字,“纙”,拆开来是四维。
四维,非人居住之地也,现再按罗字来排上后天八卦,可以是这样推测,附图解:巽离坤震罗兑艮坎乾(二)乾位逢空,友人的外公是一家之主,乾在家中为长春,同时是首领。
怎能逢空呢?乾卦也代表亥年,五行又是属金,测时的月令申金,日元为已火,时辰“戍”时属土,还加上戍时带来的火库,病者生肖属丑和戍时辰相刑,加上久病的老人,逢刑重也是一种克,乾位逢空主在亥年金月。
《周易》与中医解析
“易”的含义: 1、易,同“蜴”,指蜥蜴,取其善于变化之 义。(蜥蜴为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统称四脚蛇;又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2、日月为易,象阴阳,寓易以道阴阳之义。
3、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 也;不易,三也。(汉·郑玄) 易简,谓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平易而简朴。
变易,谓天地万物运化不止,变动不居。
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朱熹《周易本义》
八卦的象征意义(《说卦》) 坎 离 艮 兑 水 火 山 泽 陷 丽 止 说 豕 雉 狗 羊 耳 目 手 口 中 中 少 少 男 女
卦名 乾 坤 震 巽 卦象 天 地 雷 风 卦德 健 顺 动 入 动物 马 牛 龙 鸡 人体 首 腹 足 巽 家族 父 母 长 长 男 女 男 女
5、《说卦》
是论说八卦象征意义的专论。全文追述 了《周易》创作的渊源,陈述了八卦的两 种方位(即先天、后天),说明了八卦的 取象特点。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 火不相射(yì,厌弃),八卦相错,数往 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6、《序卦》 旨在解说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揭示诸 卦相承的意义,卦序中含有事物向正面发 展或向反面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 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 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 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 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 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 师……
1、河图
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 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南、火 2 、7 东、木 中、土 西、金 3、8 5、10 1、6 北、水 1+3+5+7+9=25……天数 2+4+6+8+10=30……地数 4、9
周易与中医学
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又称伏羲八卦。后天 八卦相传由周文王所创,故又称文王八卦。二者卦形、卦象都相同,区别仅在于排 列方位和顺序不一。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后天八卦:离南坎北,震东 兑西。后天八卦以离坤定南北,震兑定东西,故以震离兑坎划分东南西北,代表春 温、夏热、秋凉、冬寒。故后人多采用后天八卦。
一、《周易》的结构组成及基本内容 二、《周易》的含义及理论精髓
三、《周易》对《黄帝内经》理论形成的影响 四、八卦与中医学 五、太极图与中医理论
《周易》的结构组成及 (一) 基本内容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为六十四卦辞和三 百八十四爻辞组成,其中乾坤两卦各有七爻,每卦各列卦形、卦名、卦辞, 每爻各列爻题、爻辞。爻题皆由两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另一个代 表爻的性质,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二”字, 以此类推至第六爻用“上”字。爻的性质由“九”和“六”组成,分别代表阳爻和 阴爻。
代表天、阳之义,象
征自强不息永不懈怠 之义。
其象为地,为臣、为母、为妻, 象女德之义。
代表水,象重重险难 之义。
代表火、日、电,象以阴柔之质 而得中正之义
代表雷电,表示君子体察到雷电交 相而来得现象,即以恐惧之心修养 其身。
象山,象动静不失其时,则其 道光明。
代表风,象上下皆顺,不相违 逆。
代表沼泽,象亨通而利守正之 义。
(三)、八卦与阴阳理论
《周易》八经卦与六十四别卦都蕴含着 丰富的阴阳理论,无论是每一单卦或是 八经卦之间以及六十四别卦之中都体现 了这一理论,它包含着阴阳对立制约关 系、阴阳互根互应原理以及阴阳消长转 化,对中医学阴阳学说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如八卦和六十四别卦中几乎都由阴 爻和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中阴阳的 互根互制原理,即使是乾卦纯阳 也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晶,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世界科学进步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因此,在积极搞好中西医结合的同时,对中医学进行溯源追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式发展和确立,被公认为《内经》的问世,它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内经》的医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和诊断治疗学说都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而这些学说和哲理观念都可以从《周易》中看到它们的踪影,因此说《内经》和〈周易》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内经》和《周易》的整体观同出一辙及医理源于《易》理实有一定道理。
以下是整理的周易与中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阴阳五行学说,是自古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历来为我国古代科学所运用,同时也为古代医学所运用。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阴阳的概念,当时盛行卜卦,而《周易》八卦是以乾坤二卦为基础,乾为天,坤为地,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概念。
《周易·系辞下》中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周易·系辞上》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谓阴阳,是人们把复杂的万事万物概括为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
《内经》吸取了《周易》有关阴阳理论的精华,并把这种阴阳辨证哲学思想应用于指导医学实践,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i论〉、七篇大论等,对阴阳理论都有精辟论述。
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又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周易》与中医解析
医易相通——《周易》与中医
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张介宾:“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 以医而不知《易》乎?”
一、《周易》概说
(一)《周易》之名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三易为夏、商、周三代卜筮之书,《连 山》、《归藏》汉初已不传。汉代时尊 《周易》为经而称《易经》。
3、《文言》 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之卦辞 和爻辞的,重在阐发两卦的象征意义,文 字较长。文言,谓“文饰乾、坤两卦之 言。” *(乾)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 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 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 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肺
肾
4、9
1、6
有减无加
加多减少
2、洛书
戴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五居于中。
*(2)明夷
:利艰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 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 贞。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卦辞、爻辞,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1、河图
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 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南、火 2 、7 东、木 中、土 西、金 3、8 5、10 1、6 北、水 1+3+5+7+9=25……天数 2+4+6+8+10=30……地数 4、9
周易下篇1
第三章《周易》与中医生命学说
天地人三才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絪缊, 天地絪缊,万事化醇 有天地,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焉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 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 乃顺承天. 生,乃顺承天.
《易传》
天地合气, 第一节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天之在我者德也,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 在我者气也, 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 而生者也. 而生者也.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 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 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 天复地载,万物方生. 天复地载,万物方生. 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 者,万物之能始也
张景岳: 凡诊病施治 必须先审阴阳, 凡诊病施治, 张景岳:“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 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 医道虽繁, 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 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二、“三阴三阳”——《内经》对《周易》 阴阳学说的发挥
1.对 周易》 四象 四象” 阴阳太少)的直接引用. 1.对《周易》“四象”(阴阳太少)的直接引用. 2.在 四象”基础上加入“至阴” 2.在“四象”基础上加入“至阴”: 少阳、太阳、 (至阴)、少阴、太阴 至阴) 3.“四象 四象” 阳明” 厥阴”成为“ 3. 四象”加“阳明”、“厥阴”成为“三阴三 阳”: 太阳(+阳明) (+阳明 少阴(+厥阴) (+厥阴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三阴三阳”学说在《内经》中的应用: 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 学说在《内经》中的应用: 1.命名手足十二经脉 命名手足十二经脉; 开合枢 开合枢” 1.命名手足十二经脉;(“开合枢”) 本 风 寒 2.命名外感热病六个证候类型 暑 湿 燥 火 2.命名外感热病六个证候类型少阳 太阴 阳明 少阴 标 厥阴 太阳 3.代表十二脏腑 3.代表十二脏腑 中气 少阳 少阴 厥阴 阳明 太阴 太阳 4.描述脉象 4.描述脉象 5.运气学说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标本中气) 运气学说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5.运气学说代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标本中气)
周易与中医学
《内经》不但设专篇讨论阴阳,而且全书皆贯穿了阴阳哲理,可以说阴阳学 说是整个中医理论的基础,它渗透到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各个领域,离开了 阴阳学说整个中医理论将不复存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 合论》、《上古天真论》等提出的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 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 之始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观点都精辟的概括了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 蕴含了阴阳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对立统一观点,并明确了阴阳之间的主导 关系。此外《内经》还把阴阳与自然界四时及人体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 四时五脏阴阳的观点,把阴阳哲学灵活地应用于解释医学,是对阴阳特殊性 的发展。这既是《内经》的卓越成就,也是对《周易》的超越。
有坤卦纯阴 与之相对。
《周易》八经卦、六十四经卦体现着阴阳消长规律,也常用于代表方位和气 候。坤卦为阴极,重阴必阳;乾卦为阳极,重阳必阴;故复卦初爻为阳爻, 表示冬至一阳生,阳气来复,以后自复卦到乾卦初爻皆为阳爻,且阳爻自下 而上,逐渐增多,阳气渐长,阴气渐退。至夬卦,阳爻已增至五,五阳在下, 仅一阴在上,示阳气将极,阴已渐殆尽。故自复卦至乾卦提示了阴极阳生, 阳长阴消的规律。乾卦为阳极,重阳必阴,姤卦的初爻为阴爻,示夏至一阴 长,阴气来复。此后自姤卦至坤卦,初爻皆为阴爻,以后阴爻自下而上,逐 渐渐增,阴气渐长,阳气渐退,到剥卦时,五阴在下,仅一阳在上,示阴气 将极,阳气渐殆尽。以上说明了阳极阴生,阴长阳消的规律。
简易:是指执简驭繁,即掌握了八卦、爻象变易的原理,宇宙万事万物 即可归于其中。
交易:指通过八卦的相互错叠,表明宇宙事物是互相渗透相互交织的, 说明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易经》通过 阴爻和阳爻变生卦象,“爻,交也”(《说文解字》)。意即指阴阳交错, 而生变化的矛盾运动。
周易与中医KK
《周易》与中医学的渊源关系1.0 从成书先后看医易关系上古三代有三易,夏代《连山易》、商代《归藏易》、周代《周易》。
《周礼‧春官宗伯》:“(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 《山海经》、郑玄《易赞》、《易论》均认为三易分别为三代之易。
因前两种易早佚,故通常所说之”易”,一般都是指《周易》。
据记载,《易经》成书于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而《易传》从整体上看,成书于战国时代,即公元前4一前2世纪。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是战国先秦至西汉的医学总汇,但最后的成书是在西汉,即成书于公元前2一前1世纪,有的篇目,如“七篇大论”,可能出现在东汉时期,甚至更晚。
《易经》的成书早于《黄帝内经》数百年,《易传》也早于《黄帝内经》,从时间上看,《易经》、《易传》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是可能的。
而从理论源于实践的关系看,中医学基础理论则是易理的实践。
2.0 医易同道阴阳、互为表里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以道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故欲穷易穷天地之理,尽人生之性命,必须研究易之道,灵活地掌握阴阳学说。
明末著名医家张介宾在其医着《类经附翼‧医易义》中将探求天地的哲学称为外易,探讨身心的医学称为内易。
张介宾不仅指出了医易相关的密切性,而且强调了其相关的重要性。
“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医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张介宾从中医的哲学思想基础,将《黄帝内经》与《周易》作了比较和联系,揭示了易主外,天文、地理、人事无所不容;医主内,生、长、壮、老无所不纳。
指出《周易》探求的是宇宙万象的哲理、方法,当属外易;而中华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当属内易。
易为医之理,医为易之用。
两者互为表里,是古今人类探索大小宇宙奥秘的珍宝和依托、理论渊源和方法指南。
2.1 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阴阳”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
虽然《周易》经文没有出现“阴阳”二字。
但《周易》经文中卦爻的基本符号“一”、“--”却反映了上古先民的阴阳观念;干、坤、坎、离等卦符也反映了古代阴阳概念在众多事物中的主导与调控作用。
《周易》与中医浅谈四
《周易》与中医浅谈四4.《河图》《洛书》与《内经》的关系举例:《河图洛书》与《内经》有直接关系的有关条文见于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刺禁论》、《灵枢·九宫八风》篇、《九针论》、《岁露论》、《根结》篇及七篇运气大论中之《天元纪大论》、《五常政大论》等,兹举例说明之。
4.1 例一:《河图》生成数与五行、五脏、五方等的关系⑴经文:《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经文中“其数八、七、五、九、六”是何义?与人体五脏及四时、五方、五色等有何关系?请看历代注家所释:⑵汇释:王冰注云:“其数八:木生数三,成数八,《尚书·洪范》曰:‘三曰木。
’”、“其数七:火生数二,成数七,《尚书·洪范》曰:‘二曰火。
’”、“其数五:土数五,《尚书·洪范》曰:‘五曰土。
’”、“其数九:金生数四,成数九,《尚书·洪范》曰:‘四曰九。
’”、“其数六:水生数一,成熟六,《尚书·洪范》曰:‘一曰水。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四》注云:“其数八:《河图》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其数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其数九: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其数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云:“ 其数八:《月令》郑注云:‘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
木生数三,成数八,但言八者,举其成数。
’《正义》云:‘按《尚书·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故其次如是也。
’郑注《易·系辞》云:‘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
周易与中医学
二是理学派——以胡瑗、程颐、朱熹、蔡 元定、王应鳞为代表,以儒解《易》,以 《易》说儒,统治中国思想达七百年之久。 胡瑗著《易解》,程颐著《易传》(《伊川 易传》)。朱熹集象数与易理学派之大成, 著《周义本易》,并把“河图”、“洛 书”、“太极图”、“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 “文王八卦方位”、“文王六十四卦卦变” 九图列于书中。这些著作均是对王弼易理 派的发挥。
周易源流
本经:积累以前经验,周末成书。
传:十翼之间有理论相矛盾之处,非一人 所做,可能为孔子的弟子所为。春秋战国。
历史原貌中的作者群
«易经»的作者群,主要是周王朝和列 国中的一批掌占卜的卜、史官吏;经过 几代人,众多卜吏的艰辛努力而创作出 «易经»这一巫筮符号文化系统;主要侧 重于象数理占。
研究历史
清代易学研究中,著名的有四家:
一是吴派惠栋,对汉易的训释和传播起了 很大作用。
二是杨州学派张惠言,对两汉到魏晋南北 朝多数名家的易著和其它著作所引《易》 文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辑录与整理,注明出 处,或作考证和疏释。其中,辑录整理了 虞翻的易学著作七部,最为完备。。
研究历史
三是杨州学派焦循,他结合虞翻和荀爽二 家之论解《易》,有所独见。四是胡渭, 他专门考辩宋人“河图”“洛书”的原委
周易源流
周易源流
周易源流
周易源流
《周易》的性质 1.卜筮之书 象、数、理、占 2.哲学之书 理:道,昭示宇宙规律之道 阴阳、运动、循环、整体
《周易》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观念之 中,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一分为二的观念;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生生之谓易” 的运动变化及恒动的观念;“仰则观象于天,俯 则观象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比 类的观念。
周易与中医学
精彩摘录
《周易与中医学》这本书深入挖掘了周易和中医学的内在,通过摘录经典著作中的精彩片段,展 示了周易和中医学在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这些摘录不仅体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的全新视角。在今天这个弘扬 中华文化的时代,这本书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周易与中医学》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与中医关系的经典著作,作者为著名文化学者 和中医专家田合禄先生。该书于2006年,通过对周易和中医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两者之间深刻 的内在。本书将摘录《周易与中医学》中的一些精彩内容,并阐述其蕴含的智慧。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天地、自然、人事间万物的阴阳变化规律。周 易理论体系包括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概念,以及占卜、象数、义理等内容。在中医方面, 周易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阴阳五行理论、藏象学说和经络理论 等方面。 中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 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治疗原则等方面,强调天人合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与周易一样,中 医学也强调和谐平衡的原则,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精彩摘录
在《周易与中医学》一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摘录,以下仅举几例: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句话表明了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是万物生长、发展、变化 的根源。在中医中,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指导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 “胃气壮则百病不生。”这是《周易》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只要肠胃功能正常,就能抵抗各种 疾病的发生。这句话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亢则害,承乃制。”这句话出自《周易》中的《乾》卦,意为过度发展会带来危害,而相克制 则能达到平衡。在中医中,这句话被用来描述人体内阴阳的平衡状态,指导医生在治病过程中遵 循“扶正祛邪”的原则。
周易和中医---张桢
周易和中医---张桢2011年08月19日(2011-08-19 09:59:59)前言周易是怎样一本书前两章将要出版,有关人士讲需要写一个前言。
写什么好呢?从二零零四年到今年,我已经写了两千多小节,将周易一书的经与传全部探讨了一遍。
说的太多了,现在却不知道写什么好。
许多人以为我是什么周易专家,还开玩笑称我为大师,其实我只是一名陕西北部乡村的一名教师,尽管职称是中学高级,其实在周易研究方面我只是一个小学生,不过是一个自认为还算勤奋的小学生。
起码在近十多年,特别是退休后的五六年里,我每天都会挤出两个钟头学习探讨周易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保存这些笔记,我将之发表在周易哲学财富网和哲学人生网上,引起了许多网友关注,获得了批评和赞许,也激发了我坚持学习探讨的信心和力量。
到现在,学习探讨周易已经成了我一种生活状态和方式,无论干什么,都会无形中受到周易的影响,都会受到自己研究周易所获得的三十二对对立统一卦思想内容的、或大或小的影响。
乾卦要求我自强不息,坤卦要求我厚德载物,整个六十四卦要求我学习理解践行生生不息。
年纪大了,总会有退休的念头,总会与朋友们在象棋中多消磨些时间,然而就在这时,周易哲学思想也不放过我。
既要求我讲究棋德,平易近人,又要求我勤奋钻研,多解难题多作笔记、系统思考棋势、深入探讨棋局,玩也要玩到进入忘我境界。
我原先是教数学的,后来也教过中医针灸,从小又对哲学有特殊的兴趣,无论对宇宙、生命、社会、人生的重大问题,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小问题,总爱追根究底,问个为什么。
从书中寻找答案,从师长、朋友处寻找答案,从社会实践中寻找答案,还寻不出满意答案的时候,就全力开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总想寻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不可。
好在唯物辩证法、数学和中医的思唯方式和它们博大精深的科学逻辑系统滋养了我,训练了我,让我具备了一定的探讨能力。
所以当我接触到生生之谓易这一句话后,想到了父亲给我起的小名叫生生,既然古人讲生生就是周易,这个周易就无形中与我的小名联系在一起了,我也就有了弄清楚周易是怎样一本书的念头了。
周易与中医共165页
谢谢!
周易与中医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益。-- 马钉路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周易》产生以及早期应用看,《周易》 是一部筮书。 从《易传》对《周易》解说看,《易传》注 重《周易》的筮占功能
《周易》与中医
友情提示
请勿在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上课时间欢迎:
--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上篇——周易基础
•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 为变。
八卦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乾三连 震仰盂 离中虚
坤三断 艮覆碗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 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
山地剥,火地晋,火天人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
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3 )、《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五 经之首,大道之源。
《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5、《周易》产生与古代天文学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 以纪吉凶之象。 (《汉书艺文志》)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三国演义》刘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 之
《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 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清华大学校训
《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先天数
•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
• 后天数 • 坎一坤二巽三震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河图数
先天八卦
洛书数
后天八卦
理
(1)阴阳 “一阴一阳之为道”
(2)贵中 「亢龙有悔。」
(3)天地人三才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卦
圭表 guībiǎo
中国古代的日规(日晷仪),它由细长的刻度盘(圭) 和1或2个标杆(表)构成
时:(時)日、土、寸 占:卜与口 卜:立杆侧影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天文内涵
6、《周易》研究的分类——象数理占
象 “易者,象也”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 辞”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系辞传》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易数偶得》杭辛斋)
洛书数:太一九宫数一至九,共计四十五, 中宫数五,三纵三横二斜交数都为十五,又 叫“参伍”。
河图数: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
甲子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十数,地支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数,合配 而成六十甲子周期数,是中国古老的记年、 月、日、时辰的序列数,至今仍在使用。
• 中古:文王,周族首领,姬姓,名昌 。作 《周易》
• 下古:孔子,是春秋时鲁国(山东曲阜) 人。作《易传》
3、《周易》的结构和内容
(1)《周易》古经分篇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0
卦,下篇 34卦,共 64卦,每一卦六爻,共 384爻。 (2)卦的构成 卦符构成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个符号 组成,六个符号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卦和 下卦。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
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
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
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
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
三易:《郑康成易赞》曰:“易一名而含三义: 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纬乾 凿度》谓,“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
(1)变易
(2)简易
(3)不易
2、《周易》的作者
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是“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
上古:伏羲 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发明八卦
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
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3)易传内容 传,有解说之义
凡解说、阐发经典著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 为“传”
共十篇,又称“十翼”
《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 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4、《周易》的性质
乾天
大象
坤地
艮山 兑泽
•震雷 •巽风
•坎水 •离火
卦象-制器尚象
飞机 雷山小过卦
火箭 雷火丰
公交车 地雷复
数
人第知一二三四之为数,而不知善恶是非 之亦为数也,人弟知加减乖除之为数,而 不知进退往来之亦为数也,数以纪事,亦 以纪物,物生无尽,事变无穷,惟数足以 齐之壹之,易之有象,以表数也,象有辞, 以演数也,乾坤坎离震巽艮兑,亦代数之 符号,与几何之甲乙丙丁亦相类耳。
二、周易简介
1、《周易》释名 “周”字,有二义: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
广大,无所不包。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 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 等
“易”字也有二义:①是指变化,从文字学看, 有说“易”字的构成是“日”、“月”。 《说文解字》:“秘书‘日月为易,象阴阳 也。”
②是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
一、引言——《周易》与日常生活
“ 易学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 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 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四库全书 提要》
《系辞》: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与时俱进
《乾文言》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蒋介石 名中正 字介石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