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摘要】目的:介绍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经验和体会。

方法:应用腹腔镜、自制的带线缝针和体外缝合体外打结技术为500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 例复发,治愈率99.8 % ,复发率0.2 % ,1 例患者脐缘小切口大网膜突出,无血肿、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简单、快捷、损伤小、疤痕细微,比传统的高位结扎术优越。

【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 Methods Five hundred children with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were treated using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 a special needle and a technique of extraabdominal suture and high ligation of the hernia sac. The clinical data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Hernias recurred in 1 cases. The cure rate of this group was 99.8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0.2 %for the patients with a followup from one week to two years. Omentocele at umbilical incision was discovered in 1 cases. No hematoma , no bleeding a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in children using the laparoscopic technique is simple , safe , effective , and quick ,with least injury and scar. The advantage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with open techniques.为比较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比应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法的优势, 我们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0例, 现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体会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体会
2 0 1 5 年6 月 第l 4 卷 第6 期
J u n e 2 01 5 Vo 1 . 1 4 No . 6
今 日健康
J I N RI J I AN KANG ・7 7 ・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d ' , J L 腹股 沟疝临床体 会
李 育龙
( 陕西咸 阳彩虹医院外科 , 陕西 咸 阳 , 7 1 2 0 0 0 )
腹腔镜在4 , J D 方面 的应用 。但 由于4 , J D 腹 腔的特殊性 , . , b J L 年龄 越小腹 腔空 间相对 越小 , 长时间高压气腹 对4 , J L 造 成危害 , 使4 , J L 腹腔镜技术 的发展落后于成人【 1 ] 。而由于腹 腔镜 在治疗t I , J L 腹股沟疝方 面因手术时
口腹膜 。术后随诊半年 , 未见复发。 小儿 由于其生理特 殊性 , 腹腔 空间较小 , 腹腔 内压力对d x J L 循环系 统、 呼吸系统影响较大 , 在气腹压力达 到一定程度 时 , 少许 的压力增 加 , 都会 引起患儿循环系统 、 呼吸系统 的巨变 。因此术 中应 严格控制好气腹 压 力, 以6 ~l O m m H g 为宜 。患儿在麻醉诱导 时一般都会有气体进入 胃 肠道 , 使腹腔空间缩小 , 腹腔压力增大 , 增加手术难度及 手术时间 。因此
性疝 , 术中一并处理。
1 . 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 插管全麻 , 头低平卧位 , 于脐下缘 作一长 约 5 a r m的切 口, 建立气腹 , 腹腔气 腹压力维持 在 6 — 1 0 m m H g , 置入观察镜 , 查看双侧 内 环 口情况 , 明确是否存在双侧腹股沟疝 。后在腹股 沟 内环体表投影处 以
1 资料与方法
1 . 1 l 临 床资料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105例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105例体会
周, 皮 下 打结 , 关 闭 内环 口 , 线 结 尽 量 埋 于 深处 , 防止 皮下 线 结 反 应 , 放气腹 , 退 镜 退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l 3 .
01 . 1 4 4
扎部位高于 以上组织 , 操作仅 在腹膜 内潜 行, 与传统手术相 比, 不易破 坏腹 股 沟管 的解剖结构 , 避免 损伤 腹股 沟管 的结 构 , 尤其开放性复发疝 , 更能避免损伤腹壁下 血管 、 精索 、 输 精管 等。②镜 下 内环 口清 晰、 直观 , 疝囊高位结扎到位 , 避免传统手 术可能 出现 的非高位结扎 , 从而降低复发 率 。S p u r b e c k 等报道 的 9 0例 1 2 0侧 疝经 腹 腔镜 治疗 术后 复 发率 0 . 8 3 % , 据姚
干 等报 道 的 2 5 0 0例 d JD 斜 疝 腹 腔 镜 手术 后 复发 1 8例 ( 0 . 7 2 %) , 术后并发症 1 3 例 ( 0 .5 %) ,本 组 病 例 复 发 1 例 ( 0 . 9 5 %) 。s bJ k ¥  ̄ 疝 手术 复发 率 l % ~
2. 5% _ 7 J
本组 1 O 5例 腹 腔 镜 手 术 均 获 成 功 , 手
可 见该术式术后 复发 与并 发症
反应及感染等。结论 : 腹 腔 镜 手 术 治疗 小
术时 间 l 0~ 3 0分钟 , 平均 2 O分钟 , 手 术 时 间短 。切 口无须缝合 , 创伤小 。术 中同 时发现对侧 隐匿性 疝 1 1例 , 得 以及时 诊
代传统开放性手术 。
关键 词 腹 腔 镜 小 儿 腹 股 沟 斜 疝 手 术 治 疗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20 0 7年 9月







V . 7 NO. b13 5
J u n lofW e ho e ialCol ge o r a nz u M d c l e
S p.0 e 2 07
不是 中枢性尿崩症的 影像学特异性 表现 , 因为 有研 究表明 , 约 1% 0的正 常人可 以出现 PH P 消失 ,某些原发性 垂体性侏 ] 儒症亦 常表现 为P H 失 旧 同时 , P消 ] ; 某些家族性 和特 发性 C I D 患者 的PH 以不消失 , P可 本组 中就 有4 表现P H 例 P 不消失 , 可 能 系部 分性C I D或垂体 后叶释放环 节有损 害或缺陷所 致 。 若将 本组完 全性 C I D 与部分性 C I M影 像进行 比较 , 以 D的 R 可 发现 这两类 C I M I D 的 R 表现 没有存 在明显 的差异 , 因此单 纯 依据 M I R 无法 区别 完全性 与部分性 C I 与有 关文献报道 的 D, 相符 『。D 的诊断 主要依靠 临床及实 验室检 查 , 8 CI 】 而病 因学 的诊断则 由影像学确定 。 I M 对脑软组织有 良 分辨率 , R 好 在观 察有 无微小病 变上明 显优于 c 扫描 ,且能特 征性地显 示 T PH M I CI P , R 是 D 首选 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 。 tJ O 【 5 】
[ 7 】
M a h i , laA, io M , t 1 Co r lto ewe nm a g n eM Vi Arc e . reai nb t e g— l a nei e o a c m a n ofp se orp t i r ndne r h tcr s n n e i gig o tr i t y a u o y— i u a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体会田国伟;李军【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icacy of the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for pediatr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6 cases of pediatr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January 2014,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rgery,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is simple and mini-invasive and low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surgery.%目的:评价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月应用腹腔镜疝囊结扎治疗56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阴囊肿胀、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体会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体会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用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2例使用腹腔镜行小儿斜疝疝环高位结扎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约10~30分钟,平均20分钟,手术时间短,切口无须缝合,创伤小。

随访3~12个月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具有安全可靠。

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斜疝;手术治疗治疗小儿斜疝的传统术式是经腹股沟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但对腹股沟尤其是精索有一定的损伤。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逐渐延伸至小儿外科领域,由于微创技术能使创伤减至最低,对生理干扰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

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腹腔镜下行小儿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患者10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102例患者,男90例,女12例,年龄1岁~12岁,平均6岁6个月?80例单侧,22例双侧,6例开放性复发疝,4例有反复嵌顿史,但又能复位。

方法:1)主要器械:5mm腹腔镜,3mm抓钳1把,自制针孔式疝环针1套,tro-car5mm 及3mm各1 根?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头低脚高10°向健侧倾斜约20°体位。

于脐上缘做5mm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和置入5mm trocar,置腹腔镜。

脐左下做3mm切口,置入3mm trocar,置入3mm抓钳。

气腹压力维持在6~7mmHg,充分显露术野,术中得以明确诊断的同时排除对侧隐匿性疝,同时手术?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尖刀挑开皮肤及皮下1~2mm,腹腔镜直视下用自制带针孔式疝环针并带7号丝线从挑开戳孔刺入腹膜外层,抓钳协助下,沿内环口外侧腹膜下(首先穿刺内环口外半周)潜行穿刺至内环口的一半时将针刺入腹腔,将线的一端留置腹腔内,然后退针?再用自制套铜式钩针从同一戳孔进针,穿刺内环口内半周,直至与第1针汇合时出针,将留于腹腔内的线套上钩针,按动钩针的按钮,确认钩套牢实后,退出钩针,并将第 1 针腹腔内的一端线带出腹腔外,使第1次穿刺线完整环绕内环口1周,皮下打结,关闭内环口,线结尽量埋于深处,防止皮下线结反应,放气腹,退镜退鞘,创可贴拉合各切口,术毕。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疝的临床体会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疝的临床体会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疝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下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意义以及临床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观察并收集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

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围术期相关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复发率2%与对照组复发率8%相比,P>0.05;观察组患儿在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26%,P<0.05。

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有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快患儿的恢复、并发症发病率低的优点,最大程度减小手术带给患儿的创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小儿;腹股沟疝;前言在儿童腹外疝的发病中,腹股沟疝最为多见,有报道称,小儿腹股沟疝在新生儿缺陷中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儿童腹外疝发病机制是由后天环境和先天遗传共同造成的,而且极易发生嵌顿,会威胁到儿童的生命安全[1]。

当前临床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在腹腔镜下通过微创手术将嵌顿的脏器放回原位,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安全系数更高,创伤小,更利于小儿的术后恢复,因此成为了小儿腹股沟疝的最主要治疗方式[2-3]。

本次研究通过比较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两种不同方式手术的治疗结果,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1-5岁,平均(1.46±0.53)岁;体重8-19kg,平均(13.75±1.03)kg;身高73-112cm,平均(84.24±7.03)cm;直疝21例,斜疝29例。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临床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临床体会
果, 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 例, 男4 2例 , 女2 6例 , 年龄 1 —1 0岁 , 平 均 5 . 4岁。其 中右侧腹股 沟斜疝 3 2 例, 左侧 腹 股沟 斜疝 2 8例 , 对 侧 隐
疝 6例 , 术后 对侧 出现斜疝两例 。 1 . 2 方法 。术前六小 时禁食水 , 术前 半小 时排 空膀胱 进手 术 室。6 2 例全麻插 管 , 6 例基 础麻 醉 + 喉罩 。均 采用 5 m m 腹腔 镜 器械 。麻 醉 成功后患 儿取平 卧位 , 于脐 环 f 方纵行 切开 0 . 5 c m切 口, 切 开皮下 组 织, 血管 钳交替 撑开 进 入腹 腔 , 直视 下 置人 5 c m螺纹 T r o c a r , 建立 气 腹, 压力 设定 8 —1 0 m m H g , , 置人 5 m m腹 腔镜 , 观察 双 侧 内环 1 3 缺 损 情况 。脐 旁 3 c m用 5 m m T r o c a r 穿刺 后置入 操作钳 。患 儿取 头低足 高 位( 头低 3 0度) 。在患侧 内环 口体 表 投影 处作 2 m m 皮肤 切 口, 雪 橇 针带 7号线垂直 刺入 , 操作 钳配合 下于 内环 1 3内半 圈腹膜 外潜 行微小 , 微创 效果 明显 。 3 . 2 适应 症 与禁 忌症 。适 应 症 : ( 1 ) 单、 双侧 腹 股 沟斜 疝 ; ( 2 ) 复 发性腹股 沟斜 疝 ; ( 3 ) 术 中发 现 隐形 疝 ; ( 4 ) 鞘 突未 闭的 鞘 膜 积液 ; ( 5 ) l 一1 5岁t b J L 无腹股 沟管壁损 伤及薄 弱。禁 忌症 : ( 1 ) 嵌顿 疝 , 手 法不 能回纳 ; ( 2 ) 1 岁 以内有 自愈机会 , 可暂观察 ; ( 3 ) 便秘、 咳嗽 ; ( 4 ) 合并 心肺 疾病及 其他 手术禁忌 症 。 3 . 3 对侧 发生腹股 沟斜 疝 问题 。本 组病 例 有两 例术 中观 察对 侧 内 环 口仅见腹膜褶 皱 , 未 见 明显 隐疝 , 术后 出现对 侧 发生 腹 股沟 斜 疝 。 隐疝 表现为腹 膜鞘状 突未 闭 , 而 该两 例病 例 术 中未 见 明显 鞘状 突 未 闭, 仅 见 内环 口处 凹陷。类似病 例应 于内环 口处 高位结 扎 。 应用腹 腔镜 微创技 术治 疗x J - , J L 腹股 沟斜 疝 具有 手 术 时 间短 、 创 伤小 、 康复快 , 可 同时探 查对侧 是否有 隐疝 、 康 复快 等优 点 , 深 受 患儿 及 家长欢迎 , 值得推 广。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体会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体会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体会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病,并容易发生嵌顿,据报道占小儿腹股沟斜疝的9.7%[1],不及时治疗严重会危及生命。

不能手法复位的手术治疗是主要处理方法。

随着微创手术概念的发展和普及,小儿运用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国内逐步推广。

我院近年更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中运用微型腹腔镜进行复位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男24例,女6例,年龄13个月~9 岁,平均4.2岁。

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8年。

左侧11例,右侧19例。

嵌顿时间3~26h,平均 11h。

30例患儿均无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内科疾病史,术前均无发热,无血便,无明显腹胀,患儿术前常规行彩超检查了解疝内容物及同侧睾丸血运情况。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

麻醉后,先试行嵌顿疝手法复位至腹腔,在脐皱褶处做5mm切口,用手指提起腹部皮肤,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压力10mmHg,置入5mm防损伤Trocar,再置入微型腹腔镜镜头,首先探查嵌顿肠管是否完全还纳,如未完全复位,阴囊外轻轻挤压;配合腔镜直视下用无损伤钳牵拉,多可复位成功;其次探查被还纳的肠管组织有无坏死,镜下清晰可见肠管嵌顿的痕迹,肠管血运,色泽,蠕动,肠管张力,系膜动脉搏动。

腹腔镜下观察斜疝内环口及腹壁下动脉血管走行,男性同时观察内环旁的腹膜下精索、输精管。

经左脐旁3cm处做约3mm切口进辅助钳,于未闭内环口体表投影处戳一1.5mm孔,先从戳孔刺入带线针与操作钳相配合,运用腹膜外潜行分离的方法,先预缝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带线针穿入腹腔,操作钳拉住缝线,退出带线针,线端留在腹腔内,从同一戳孔刺入针钩,预缝疝环口外侧半圈腹膜后,刺入腹腔,把腹腔内缝线钩出,即完成环形缝合内环口,收紧将线结打在戳孔皮下,内环口即被关闭。

最后观察对侧有无隐匿性疝,如存在对侧隐匿性疝,同时予以结扎。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25例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25例体会

[] C r r ac i, 9 , ( ) 2 — 4 J . e b vs Ds 1 5 5 1 : 3 . eo 9 6
[] 谭 2 翱.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高血压脑 出血的疗效分 析[ ] 广西 J.
医学 ,0 8,0 2 I5—17 20 3 ( ):8 8.
[ ] x K e F H aY e a A t ut no t o b dcdb i 3 i epH , u ,t 1 t n ao fh m i i u e r n G, . e i r n n a ee ab e ba t o b r od i i [ ] S o e 19 ,0 d m ycr r h m i p cnio n J . t k , 99 3 e l r n e tn g r

12・ 4
J u a o nm l vs e dc eA r2 1 V15 N . or lfMii al I ai in ,p ,0 0,o , o 2 n y n v Me i .
参 考 文 献
经C T证实血肿基本消失 , 但在去除引流管后 仍可产生脑 积水 或 昏迷 , 其原因是脑水 肿所致 , 适 当延长 引 流时 间, 防止 故 是 发生这种现象的关 键。对 三、 四脑室 的积 血或 铸型 采用侧 脑
2 o , ( ):1 o 7 2 4 3 3—35 1.
温能降低脑 细胞耗 氧 量 , 少乳 酸堆 积 , 护血脑屏 障 , 减 保 减轻
脑水肿 , 抑制内源性 产物 的毒性 作用 , 轻钙 内流 , 断钙超 减 阻
载 。丘脑出血患者手术早期 并发消化道 出血 发生率达 7 % 以 0
[ ] 刘培英 , 7 王
时加强基础 护理 , 以雾 化吸人等 。③ 并发症 : 脑出血往往 辅 丘 合并中枢性 高热 、 应激 性溃 疡等 , 大量 动 物实验 证实 , 亚低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作为一种现代微创手术技术,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已经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

在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微创手术的优势明显。

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小儿腹腔镜腹股沟
疝修补术的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对患儿身体的创伤
也更小。

2.手术操作需要严谨细致。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需要医生有一
定的经验和技能,因为患儿的腹部结构比成人更小,操作难度更大,需要
医生的手术技巧更为精细。

3.疗效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
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证明,但对于某些极度复杂或需要并发症处理的患者
来说,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手术方式。

总体来说,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儿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低风险的手术方式,但在手术操作前需要医生细致的评估患儿的情况,以
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25 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25 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25 例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5-06-16T13:25:51.1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作者:颜廷星龚正峰[导读] 手术结束后,用先放尽腹腔内气体,后拔镜鞘,拔镜鞘时应提起腹壁,防止大网膜及肠管嵌入戳孔内。

颜廷星龚正峰(江苏淮安淮城医院223200)【摘要】Bassini 从1887年首创运用加强腹股沟后壁进行疝修补术以来(巴西尼氏法),腹股沟疝外科治疗手段不断发展,1982 年Ger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腹腔镜应用于疝修补。

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0年以后,这项技术才逐渐广泛应用。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尤其适合,因为在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仅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就可达到治疗目的,无需修补缺损,手术简便。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小儿【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21-01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25 cases of pediatr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Yan Tingxing,Gong Zhengfeng(Jiangsu Huai Huaian City Hospital of the 223200)abstract:Abstract: since the first use of Bassini from 1887 to strengthen the posterior wall of inguinal hernia repair (Brazil Nissl method), means to treatinguinal hernia surgery development, 1982 Ger in the world first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y in hernia repair. But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s, until after1990, this technology was widely applied. Laparoscopic high ligation of hernial sac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the operation, because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in infants only for high ligation of hernia sac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eatment, no need to repairdefect, operation is simple.Keywords: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children 从2008 年09 月~2014年06月,我院在腹腔镜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共同探讨。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68例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68例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68例体会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9年至2013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小儿腹股沟疝,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手术后自主活动时间等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而并发症阴囊水肿的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在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术;腹股沟疝;儿童【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57-02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并且临床上很少能自愈。

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股沟疝特别是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

现已渐渐在小儿外科中普遍推广应用,为此笔者总结了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68例小儿通过传统腹股沟疝手术和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效果,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份至2013年1月份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68例,男性45例,女性23例,其中双侧疝12例,均为出生时或其后不久发现,临床表现为患侧或双侧腹股沟触及可复性肿块。

其中最小的年龄2岁6月,年龄最大者13岁,28例患儿家长选择传统腹股沟疝手术,40例患儿家长选择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手术。

1.2 方法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步骤:选择腹股沟中点外上1.5~2cm处做2~3cm之横切口,进人腹腔,轻拉腹膜切口下缘即可见到疝囊内口,提起该内口之后,使其充分展平,并将其与腹膜切口的上缘连续缝合关闭腹腔。

年龄5岁以下者关闭腹膜并将残端悬吊于腹横肌。

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手术步骤: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做5mm 皮肤切口,置入5mm trocar和分离钳,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点作1.5mm皮肤切口,应用带线针和针钩配合,越过输精管和睾丸血管,荷包缝扎内环,线结埋在皮下。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 3 8・ 2 0 1 5 年7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研 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医药卫 生
腹腔 镜下 d , J L 腹 股沟 斜疝 手 术治疗 体 会
李 红 民
山东省 巨野县 大谢 集中心卫 生院, 山东菏泽 2 7 4 9 0 0
摘 要 :目的 :分析 并评 价 腹 腔 镜 治 疗 小 儿 腹 股 沟 斜 疝 的 方 法及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对 近 4 年 间我 院收 治 的 2 0 6 例 小 儿腹 股 沟 斜 疝 患 儿 经 腹 腔 镜 下 实施 疝 囊 高位 结扎 手 术 。结 果 :经 治 疗后 本 组 全 部 2 0 6 例 患 儿全 部 治 愈 ,发 现 对 侧 隐 匿 疝 7 8 例 ,早 期 少数 患儿 出现 阴囊积液 ,积 气,大多数在术后 7 2 h即 出现 消退 。随访 6 个 月至 1 年 ,无一例复发 ,无切 1 2 : 感染 、阴囊血肿 以及切 口裂 开等术后 并发症 。结论 : 采用腹腔镜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具有创伤轻 、手 术时间短 、恢复快、遗留疤痕 小、创伤 小等优点 , 并可 同时发现部分 隐匿疝等优 点值得 临床 广泛推 广应 用。 关键词 : 腹股沟斜疝 ; 腹腔镜 ; 儿 童 中图分类号 : R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5 6 0 8( 2 0 1 5 )0 7 . 0 0 3 8 . 0 1
从1 9 8 2 年 G e r 最先 提 出并应用腹 腔镜 内环 关 闭术治疗 腹 腹股沟斜疝是, ] , J L J ' t - 科常见疾病 ,以斜疝为常见 ,小 儿腹 股沟疝 以来 ,腹腔镜用于腹股沟疝 的治疗越来越广泛 。t J , J L 腹 股沟 疝的发生主要是腹膜鞘突未 闭或 闭锁不全 ,再加上腹压增 股 沟疝 的手 术治疗 仅行 单纯疝 囊高 位结 扎术就 可达 到治疗 1 7 t 高而形成而并非因肌 肉薄弱 。传统 的小儿腹股沟斜疝 虽然 已经 的,无 需修 补缺损 。腹腔 镜下治疗 d , J L 腹股 沟斜疝操 作易行 , 相对 成人的斜疝手术做 了很大改进 ,手术效果确切 ,但手 术需 器 械 简 单 , 切 口小 ,损 伤 小 ,恢 复 快 ,受 到 外科 医生 和 患 儿 家 经腹 股 沟 管 游 离 疝 囊 ,小 儿 组 织 纤 细 薄 弱 ,筋 膜 层 次 、解 剖 属 的欢 迎 口 】 。我科 总结了 2 0 0 9 年1 0 月至2 0 1 3 年1 0 月 我院腹腔 界限与成人不同 ,如非专科医师操作极 易造成对包绕着疝囊 的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体会赛恺;高群【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1080例腹股沟斜疝行单部位腹腔镜下腹膜外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738例入院诊断单侧腹股沟斜疝者,术中发现185例对侧隐匿性斜疝,发现率为25.07%,双侧者342例。

2例因患儿肠管胀气,无法暴露内环口,转常规手术,余均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

单侧手术时间为8~19 min,平均11.6 min,双侧手术时间为13~31 min,平均18.4 min。

术中缝合时损伤精索血管出血者14例,损伤髂血管出血者4例,腹壁下动脉损伤者7例,压迫后均自行止血。

脐部渗液者3例。

脐部切口裂开者2例,予重新缝合敷贴加压固定后痊愈,线结反应者7例。

术后平均住院1.3 d,随访4~16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为0.55%。

结论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腹膜外缝合治疗小儿斜疝效果确切,且操作容易,符合切开美观的需求,如改良穿刺器械、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总结经验,可作临床推广。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y for extraperitoneal repair of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the 1 080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high of hernial sac transfix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 2 to July 201 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all of the cases,among whom 738 ca-ses showed unilateral hernia and 342 cases presented bilateral hernias.Of the unilateral hernia,1 85 cases were occult hernias(25 .07%).In-ner mouth surgery in 2 cases of severe dilatation of intestine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The operation time ranged from 8 to 19 min(mean, 1 1 .6 min)for unilateral procedures,and 1 3 to 31 min(mean,1 8.4min)for bilateral procedures.Thirty-seven cases suffered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permatic vessels bleeding of 1 4 cases,external iliac vessels bleeding of 4 cases and arteriae epigastrica vessels bleeding of 7 cases, the navel exudation of 3 cases,disruption of navel wound of 2 cases,and the line foreign reaction of 7 cases.The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1 .3 days.Follow-up was achieved for 4 to 1 6 months in this series,and 6 cases(0.55%)had recurrent hernia with a recurrence rate of0.55%.Conclusion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y for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s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s a effective method with simple procedure and it increases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their scar results.【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790-791,792)【关键词】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小儿【作者】赛恺;高群【作者单位】230051 合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普外一科;230051 合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普外一科【正文语种】中文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手术。

2021腹腔镜下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心得范文3

2021腹腔镜下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心得范文3

2021腹腔镜下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心得范文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腹腔镜治疗的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者26例, 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

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无中转开腹者, 手术时间(42.21±6.56) min, 术中出血量 (16.23±3.25) ml,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住院时间(3.07±0.64) d, 所有患者出院时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

结论综合分析各项数据, 腹腔镜治疗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满意,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腹腔镜;滑动性腹股沟斜疝; 疝修补术;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liding inguinal hernia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sis. Method A total of 26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liding inguinal hernia treated by laparoscopy in our hospital were review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7.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recurre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y, without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The operation time was (42.21±6.56) min., the blood loss was (16.23±3.25) ml. There was no obv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the length of stay was (3.07±0.64) days. All patients were cured when they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nd without recurrence followed up until now.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is a satisfactory,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liding inguinal hernia. Keyword: Laparoscopy;Sliding inguinal hernia; Herniorrhaphy;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经脐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经脐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经脐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张士松;武玉睿;胡元军;王合锋;王东【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ns-umbilicus laparoscopic double-port hernioplasty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The 36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direct hernia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double-port hernioplasty. 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was 10-15 min. The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was 2 d. No complications or recurrence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period of follow-up from 1 to 6 months. Conclusions; Trans-umbilicus laparoscopic double-port hernioplasty for pediatric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s safe and feasible. It has advantages of less invasion, no scar on abdominal wall and no subcutaneous foreign body sensation. It can be used widely in clinic.%目的:探讨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脐单孔双通道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6例.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0 ~ 15 min,术后平均住院2d.术后随访1~6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病例.结论: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创伤更小,真正做到腹壁无瘢痕,疝囊结扎更确切,避免了皮下线结异物感,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7)002【总页数】3页(P134-136)【关键词】疝,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检查;儿童【作者】张士松;武玉睿;胡元军;王合锋;王东【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2+1近年,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壁无瘢痕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儿童
随着微创概念的普及,一些传统经典手术走向微创化,腹腔镜技术也被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1,2]。

我科总结了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125例156侧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156侧,其中男106例,女19例。

年龄8个月~10岁,平均(
2.58±0.86)岁。

全部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术前诊断31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为双侧疝,谓之对侧隐匿性疝,并予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

1.2 方法
1.2.1 麻醉:所有病例采用插管全麻加骶麻。

术中施行监护仪监护,了解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1.2.2 手术:应用针式腹腔镜器械,5 mm 30 °镜,3 mm钳。

脐下缘内侧切口3 mm,造气腹,进5 mm Trocar及30 °镜,脐(左
或右)旁开约5 cm作一约3 mm切口,进5 cm Trocar及操作钳。

气腹压力维持10 mmHg,以能充分显露术野为目的。

术中能发现疝囊被气体充盈隆起,内环口开放,明确诊断。

隐匿性疝能同时被显露(内环口开放)得以诊断,同时手术。

在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穿刺,进穿刺针(头端适当加弯)作为引导,用4号双股丝线分别在内环口的两侧各做一半荷包,一线再引导另一线,最终形成全荷包,收拢荷包,关闭内环口,腹壁内腹膜外打结,埋于皮下。

切口盖以敷帖。

1.3 结果术后住院3~5 d,痊愈出院。

到目前为止,术后随访无术侧复发;无阴囊肿胀(女孩无外阴肿胀)。

1例切口感染(皮下打结)。

2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斜疝为常见。

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是腹膜鞘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再加上腹压增高而形成而并非因肌肉薄弱。

腹股沟疝具有可复性,极易发生嵌顿、绞窄,一旦发生嵌顿,不仅累及肠管或卵巢、输卵管,尚可造成睾丸萎缩,影响成人后的生育,一般6个月后很少能自愈,需要手术。

传统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是仅做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不做修补术。

但手术需经腹股沟管游离疝囊,
小儿组织纤细、薄弱,筋膜层次、解剖界限与成人不同,如非专科医师操作极易造成对包绕着疝囊的精索内容物的损伤,如蔓状静脉丛、动脉、神经和输精管,甚至于发生膀胱损伤的可能,手术后可能发生切口血肿并感染、阴囊水肿或血肿、睾丸上抬等并发症,易对家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用腹腔镜施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高位结扎术仅在腹腔内行疝内环高位结扎,不处理腹股沟,对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无破坏,精索内的各种结构不会造成损伤。

本术式是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视野是放大的,在抓钳的协助下透过透明的腹膜进行操作,可以避免上述医源性损伤。

以单侧斜疝住院的小儿部分斜疝可能是双侧的,只是一侧以潜在隐匿形式存在,暂时不会在两侧腹股沟区同时出现可复性肿块,当增加腹腔压力等因素存在的时候,则可出现症状。

据Schier等[3]报道,933例小儿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299例(占32.04%)。

国内姚干等[4]报道的25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发现586例(占23%)对侧内环口未闭。

本组病例为25%。

对于一侧显性疝、另一侧隐匿性疝患儿,传统手术方法是必须在隐性疝出现症状后,才可以再次手术解决问题。

而腹腔镜手术由于气腹压力的存在,则可以很明确地发现隐匿性疝,而且该侧内环口也是开放的,可以一次手术发现对侧隐性疝并同时处理双侧疝,避免了隐匿性疝的再次手术。

腹腔镜手术时内环口直观,疝囊高位结扎确切,能够达到传统手术不能达到的高位,避免常规手术寻找疝囊困难以及可能的非高位的
疝囊结扎,因而术后复发率更低。

本组病例经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病例。

据Schier等[3]报道,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933 例复发率为4.3%,与传统法相似,术后并发症5例(占0.5%),Spurbeck等[5]报道的90例120 侧疝经腹腔镜治疗术后复发率为0.83%,国内姚干等[5]报道的2500例小儿斜疝腹腔镜手术后复发18 例(占0.72%),术后并发症13 例(占0.5%),可见该术式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均较少。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该术式具有安全简便易掌握、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是治疗小儿斜疝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金哲.迅速提高我国小儿腹腔镜水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3): l.
[2]李宇洲 .我国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5):368-369.
[3]Schier F,Montupet P,Esposito C. Laparopic ingunal herniorrphy in children : a three center experience with 933 repairs[J]. J Pediatr Surg, 2002,71(3):395-397.
[4]姚干,李宇洲,梁健升,等经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沟斜疝2500例报告[J].江西医药,2004,39( 2 ):83-85.
[5]Spurbeck WW , Prasad R , Lobe TE.Two-yeare experience with mininaly invasive herniorrhaphy in children[J]. Surg Endosc,2005,19(4):551-5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