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读后感——白先勇
读后感 读书报告 人文经典读书笔记小论文 论《游园惊梦》的艺术价值
论《游园惊梦》的艺术价值《游园惊梦》是独具艺术性,艺术价值丰富的小说。
全篇引人入胜,跌宕起伏,艺术特色鲜明,让我回味无穷,让我深究。
小说《游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创作于1966年。
自出版后,引起了白先勇小说研究的高潮。
欧阳子女士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中短篇小说类型来论”,它“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1],现在它也是各大专院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必授”篇目。
在笔者看来,《游园惊梦》之所以能引起这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这部作品的经典性。
刘象愚先生在《经典的解构与重建——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指出,所谓经典性就是指经典的本质性特征: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以及无限的可读性。
[2]《游园惊梦》讲述了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将军夫人在迟暮之年应当年南京唱曲时的姐妹窦夫人之邀前往台北赴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向读者传达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叹息,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小说在遵循传统写作的同时大胆运用意识流手法,跨越时空的限制,使小说有了无限的可读性。
本文就从这部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手法两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白先勇从小接触、喜爱、熟悉《红楼梦》,小说《游园惊梦》就是在《红楼梦》的影响下写成的。
他曾说过:“我觉得中国文字不长于抽象的分析、阐述,却长于实际象征性的运用,应用于symbol(象征),应用于实际的对话,像《红楼梦》,用象征讨论佛道问题,用宝玉的通灵玉,用宝钗的金锁……”[3],在《红楼梦》的影响启发下,白先勇运用象征手法,赋予笔下的人物以象征的意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自然而然地寓象征于现实的描写之中。
首先,作者给女主人公起了“蓝田玉”这个名字,这具有相当明显的象征含义。
蓝田之玉是中国神话中最美最贵的玉石,李商隐就有一句诗曰:“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他月月红、天辣椒等艺名,亦有象征性:月月红即月季花,每月开,贱花也。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古代社会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清末民初的北京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时代。
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游园惊梦》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而且在历史文化上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小说中,白先勇通过对主人公贾樟柯的塑造,展现了一个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
贾樟柯是一个传统文人,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法摆脱现代文明的冲击,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精神崩溃。
通过贾樟柯这一形象,白先勇生动地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使读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小说中的情节设置也非常巧妙,通过对贾樟柯与周围人物的交往和互动,展现了一个传统文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矛盾。
在小说中,贾樟柯与现代女性的交往、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情节设置,都非常生动地展现了传统文人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使读者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游园惊梦》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也在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我看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传承,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借鉴现代文明的成果,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游园惊梦》读后感(精选7篇)
《游园惊梦》读后感(精选7篇)《游园惊梦》读后感篇1《游园惊梦》描写了动荡过后一群由南京迁往台北的军官和官太太们的一次上层宴会,以钱夫人和其他人作比较,讲出世事变迁,人事难料。
全文详细描写了钱夫人来到窦公馆参加宴会这一完整过程,由于这些官太太们之前的特殊身份——戏子,和军官们的爱好,这场盛宴就以戏曲作为了主要基调。
而以“游园惊梦”为题目,“游园惊梦”既是昆剧中的名曲,又概括出了作品的内容。
钱夫人此次到窦公馆一游,确实击碎了她往日的繁华之梦,道出世事变迁,人事难料。
其中分别用客观的视角和其中钱夫人的主视角描述了这次舞会,以昆剧游园为线索描写了钱夫人本人的游园,和故事情感高潮是想象起以前的情景的惊梦。
其中夹杂着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挣扎。
游园的起由是因为桂枝香的宴请,惊梦呢,是因为花雕?那割喉的花雕。
是丈夫的过世,家境不比之前。
而之前那些不比自己的人,如今却如此顺风直上。
大家的变化,强大的落差感,不由让钱夫人心中一惊。
宴会的场景高雅精致,布置讲究,无论是从活动安排还是饮食甜点都别具心思。
文章中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一一描述,还将各个人物的穿着打扮都详细的介绍。
生动展现了一次上层聚会。
文章以钱夫人和旁观者的多重视角描写,在我看来是文章中的亮点。
钱夫人的视角中,刻画得极为细致,房中的布置和各个人物的穿着打扮,以及钱夫人对往日的一幕幕重现而产生的伤感,但文章却一直以“钱夫人”来叙事,不直接取代以第一人称,又有旁观者的叙述,这样更方便完整的描写了整个宴会的场景,又有从中脱离出来,看清世事变化,突出主题的作用。
文中钱夫人的内心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细节中都描绘出钱夫人的落寞。
开始觉得自己墨绿色杭绸的旗袍颜色不好,接着回想过去,自己还在为桂枝香请三十岁的生日酒,而如今桂枝香(窦夫人)已经随随便便能体体面面自己操办一场聚会,而轮到钱夫人不适应了。
如今的桂枝香,窦夫人穿戴体面,而钱夫人仿佛已经不合“潮流”,大有一种一代新人胜过旧人的样子,钱夫人心中的苦与落寞,也就不难体会出来了。
《游园惊梦》小评论
《游园惊梦》小评论人生如戏亦如梦——读白先勇《游园惊梦》《游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园惊梦》展现了一卷流光溢彩的宾客图,刻画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奇女子蓝田玉,全篇利用多种艺术手法,对人物心理和性格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小说散发着荒凉的美感,透出世事无常,繁华终逝之感伤。
评论界一直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欧阳子就曾宣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就中短篇小说类型而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
”就连白先勇自己也认为这部作品是“整个写下来,最苦、最美的一篇”,“下了最大的功夫”。
在《台北人》的卷首,白先勇引用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此,便足见这本集子所蕴含的沧桑感、兴亡感、凋谢感和怀念感。
这种历史感通过小说的丰富内蕴在《游园惊梦》中得到最为充分的表露。
白先勇曾说《游园惊梦》写的是“美人迟暮的故事”,又说是“感于昆曲的式微而作”,作家告诉我们的是小说的故事层面:昔日蓝田玉,南京城里风光一时的钱大将军夫人,今日独居台湾南部民族寂寞中苦度时光;她今日来赴窦夫人宴会,却遭到冷落和遗忘。
在这儿,“今”与“昔”的对比更多的是呈现出钱夫人身世的凄凉。
其次,昆曲这一古典戏曲中的精华,由于曲高和寡,已趋于式微;在作品里,通过艺名蓝田玉的钱夫人这位昆曲名家的哑喉,不能再唱予以象征。
整篇小说充溢着古典文学的韵味,那贯穿全篇的昆曲旋律,那富含古典色彩的人名、地名等等都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篇古典气息十足的小说。
同时这也是一部成功运用西方现代意识流手法和自如转换叙述视角的杰作。
一、古典韵味温婉萦绕小说篇名《游园惊梦》出自于昆曲《牡丹亭》中的一出戏“游园惊梦”,古典取名带给它的自然是十足的古典味。
小说中的人名也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学的滋养。
比如:“月月红”、“桂枝香”、“蒋碧月”,这些人名都与月亮有关,而“得月台”这个地方也带了这个“月”字。
读书笔记 读后感 课程论文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读书笔记
游园惊梦——《游园惊梦》读书笔记“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一段昆曲,似真似假,似是而非,那梦里的爱恨是否真的存在过?往事如烟,那些破碎的,繁华的回忆,真真假假。
早已为,这些记忆已经被埋下,不会再出来,谁知,现实的生活总是无情的将它翻出。
熟悉的场景,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就如同那《游园惊梦》般,镜花水月。
到底是孰真孰假?当年的钱夫人,未嫁之前,艺名“蓝田玉”,清唱出身,凭借一曲《游园惊梦》名动南京,也因此被钱鹏志大将军看中,娶回家做填房。
但是,以钱大将军的年龄,完全可以做蓝田玉的爷爷。
这悬殊的年龄差,纵然,钱大将军可以给蓝田玉名利,富贵,可以让她享受上流社会的奢华,但畸形的婚姻,以及钱大将军明确说的“我娶你只是为了你唱的曲”,这让正值青春的钱夫人怎么忍受?于是,钱夫人出轨了,她和钱将军的参谋,郑彦青,私通了。
一时的爱情,加上奢华的生活让钱夫人恍若置身于梦中,但梦终有破碎的时候。
自己的妹妹背叛了自己,抢走了郑彦青;气急,便失了声,在台上一句都唱不出。
钱大将军去世了,家里的财产底子再厚,一天天的消磨总会归零,奢华的生活不再了。
钱夫人,什么都没有了。
相较于她的其他姐妹们,她是幸运的,当然是在某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的她,在唱戏的圈子里,名声大噪,谁人不知蓝田玉的《游园惊梦》,又有谁能及?嫁给钱大将军之后,更是不用说。
绫罗绸缎,胭脂水粉,步摇环佩哪件不是顶好的?正文提及的窦夫人的生日会都是由她来办的,一是因为窦夫人那时还不够身份,二是因为钱夫人的分量确实大。
相较于她的其他姐妹,她是不幸的,在钱将军去世之后。
她一个人远离好友姐妹,远居在偏僻的南部,绫罗绸缎这些已经不及当时讲究。
岁月催人老,加上生活,钱夫人已然不同于之前的她。
文中描写了窦夫人家的院子“窦公馆的花园十分深阔,钱夫人打量了一下,满园子里影影绰绰,都是些树木花草,围墙周遭却密密地栽了一圈椰子树,一片秋后的清月,已经升过高大的椰树干子来了。
【最新】游园惊梦观后感-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游园惊梦观后感篇一:游园惊梦读后感人生年年只相似-----------读《游园惊梦》有感文学院 0802 刘凤琴 201X1110058在我初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乱,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东西,特别是里面的人物关系,真的是很混乱。
但是,当我再度读的时候,我突然间就明白了,感觉出了作者所要说的东西。
《游园惊梦》作者通过细腻地描写钱夫人去参加窦夫人的一次家宴的全过程,展现的是得月台姐妹们凭美色才走进上流社会之后的沉浮、命运以及她们酸甜苦辣等人生况味,感悟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缥缈。
文中她们命运的相似、重叠和循环,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禁让我感叹人生如此的变幻无常。
从钱夫人的爱情上来说,起初她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保障她生活的一种是手段而已。
所以,当她还是青春年少时,她嫁给了已年近六十的钱鹏志,连妹妹也嘲笑她,可是这却让她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她生活的风风光光的,每天锦衣玉食,可是在这锦衣玉食的背后藏了她多少的辛酸和无奈。
她本应是享定了荣华富贵的,可惜她长错了一根骨头,物质上的荣华富贵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还想要爱情上的满足,只可惜她和他的爱情靠不住。
而现在她的物质也靠不住了,因为她可以依靠的人,已经禁不住时间的消磨而走了。
她本可以在得月台唱一辈子的戏,然后嫁人,日子清贫却也安稳,可是她嫁人了,却是做了人家的填房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她本应该就这样一直的空虚的过下去的,可是她却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爱情得不到,她本应该继续过着她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可是她的生活的保障却没了,钱鹏志去了。
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一切都在变化着。
她在爱情上遭遇挫折,她在亲情上也是如此。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游园惊梦》是白先勇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小说以一个富家公子的视角,展现了上海滩的繁华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读后感慨万千,深受读者喜爱。
小说以游园的形式展开,通过主人公的游园之旅,勾勒出了上海滩的繁华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主人公在游园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有贪官污吏、有风月场所的妓女、有文人雅士,有市井小民,有儒雅风流的绅士,也有市井无赖。
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展现了当时上海滩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上海滩的繁华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主人公在游园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见证了上海滩的兴衰变迁。
这些情节既真实又虚构,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小说的虚构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小说中,作者还通过主人公的游园之旅,展现了当时上海滩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上海滩的繁华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主人公在游园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见证了上海滩的兴衰变迁。
这些情节既真实又虚构,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小说的虚构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总的来说,读完《游园惊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让我感受到了上海滩的繁华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通过主人公的游园之旅,我也对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让我对上海滩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部小说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性,更在于其历史性,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知识的启迪和精神的滋养。
游园惊梦读后感——白先勇
游园惊梦读后感——白先勇《游园惊梦》像之前看过的许多白先勇的小说一样,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一种世事变迁的沧桑感。
白先勇先生笔下有很多出色的女子,她们各有各的特色,但无一例外都会带有悲情色彩,每次读完这些人的人生都会发出一声感叹,这次读完这篇小说,最主要的体会不是来自于文学艺术上的的领悟或者是对文字造诣的探究,而是对于万物皆空,世事变迁终是身外物,对命运无奈但更应该无畏的感受。
对于主人公钱夫人来说,这篇小说在她的南京时期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之间来回穿插,通过自己人生前后的对比,以及她自己和姐妹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世事变迁之快,主人公之无奈。
虽然我不能够很深刻地分析这篇小说具体用了那些修辞手法,但是最浅显的莫过于对比了。
从一开始的辉煌:有着宠爱和敬爱自己的丈夫,有着辉煌的昆曲名角身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到现在的无依无靠、远离潮流和名利的落寞。
从一开始是众姐妹当中的佼佼者,到现在成为最落魄的一位之间的落差。
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对比,都让我们为之叹气,不禁感叹世态炎凉,世事无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情节,作者却用很平淡的语气,几乎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将这个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作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冷暖。
也许作者知识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了主人公身上,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那一份无奈。
除了这种修辞以外,作者在整片小说中的视角也很一种不同。
作者在通篇文章中融会贯通地使用了两个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
似乎对于作者来说,只有这两种视角的交互应用才能真正将这一故事情节完整展现给读者,实际上,我觉得诊室因为第三和第一视角的转换才使得整个故事更觉真实和容易英气读者共鸣。
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通过对钱夫人所乘坐的出租车,通过对整个窦公馆内灯火通明,环境甚好,家眷成群,而那些辉煌的家具甚是讲究的描写,通过钱夫人身上过时的长装和其他贵妇人身上流行的短装之间的描写,以一个第三人称的冷静视角,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之间的冷暖。
游园惊梦读后感
游园惊梦读后感游园惊梦读后感(一)看过了,白先勇先生的《游园惊梦》,自是想起了很多年前拍的一部电影《游园惊梦》来,只可惜一直惦着,却也未曾看来,于是小说看完后,找了来。
才知道,这是唯美导演杨凡所拍的,却并不是对小说的改编,而是另样一种的“游园惊梦”的故事。
不过两个“游园惊梦”故事的切入点都是昆曲中的那一出“游园惊梦”来,还是以“皂罗袍”这样一节小曲作为灵魂与核心。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看来,一位名作家,一位名导演,都是衷情于昆曲,也衷情于这一折戏的。
同时衷情于这一种莫莫须有的人生伤感。
伤感自是浪漫的美,轻易的就把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处温柔地触动了,血泪下落,却是都看不见,它流在心里最深的角落里,落下来,就再也抽不去了。
这部电影延袭了杨凡一贯的风格,拍的很唯美,同时又一次让我远远地在影像中再次看见了苏州的美。
苏州美,苏州怎能不美,小桥流水人家,园林香径幽深。
是一个荠子中纳了须弥的世界。
水映透了所有的美。
想起来了,就映了满眶的情思与想念。
电影拍的很漂亮,先后取景于苏州的环秀山庄、藕园、留园、水乡同里、孤山等地。
一开始,便是主人公略显苍老与低沉的嗓音独白,伴随着园林云墙一角斜映在水面上的倒影,故事便伴随着水面的轻微荡漾,摇曳开来。
镜头逐渐拉近高深的宅院内,像极了苏童《妻妾成群》里所运用的阴郁气氛,门牌坊立在那,一种候门深似海的感觉油然而生。
大红灯笼一个个亮的通红,荣老爷正在过着大寿,院子里热闹非凡,一大堆子子孙孙聚在一起,磕着头,向镜头里被虚化了的形容猥琐抽着大烟的荣老爷说着祝寿词。
而另一边则是昆曲上演,五姨太翠花与荣老爷的表妹荣兰共唱着那出“游园惊梦”来,情意款款,两相契合。
一直有影评说这部片子是女同的片子,看了以后,倒并不以为然。
两个女人在末世里,一点点相互取暖,虽然夹杂了暧昧的成分,但是更多的倒觉的两人间是一种惺惺相契,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两相契合。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游园惊梦》是白先勇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推崇。
小说以1930年代上海为背景,以一对相爱的男女为主线,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感悟颇深。
首先,小说以游园为背景,通过游园的情节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沧桑。
在小说中,作者以游园的方式,将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娓娓道来。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让读者领略了上海的繁华与多姿多彩的生活,更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灵世界。
通过游园的情节,作者将上海的繁华与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慨万千。
其次,小说以爱情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炎凉。
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在爱情的世界里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他们的爱情经历了种种波折和挫折,最终以悲剧收场。
通过爱情的情节,作者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炎凉,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悲剧的无奈。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心痛,也为人性的复杂而深思。
最后,小说以游园惊梦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在小说中,作者以游园为背景,通过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生的曲折和命运的无常。
通过游园惊梦的主题,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让人们深刻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命运的无常。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禁为人生的无常而感到深深的感慨,也为生命的可贵而感到珍惜。
综上所述,《游园惊梦》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叙事风格的作品,通过游园的情节、爱情的主线和游园惊梦的主题,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沧桑,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炎凉,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感悟颇深。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作品,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游园惊梦》——梦醒时分
《游园惊梦》——梦醒时分
摘要:一场短暂热闹的筵席,却在钱夫人对昔日往事半梦半醒的追忆中,延展出一段令人唏嘘的旧时光,世事悲凉,往事如梦,而梦醒时分,这种孤寂与心酸更不可阻挡。
关键词:《游园惊梦》;梦醒时分
白先勇,当代台湾著名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游园惊梦》发表于1966年,出自小说集《台北人》,深受读者喜爱,白先生也自称它是“整个写下来,最苦、最美的一篇”,“下了最大的功夫。
”[1]
《游园惊梦》开头,当尝尽人生辛酸的钱夫人蓝田玉“款款”出现在窦公馆,参加窦夫人家宴的时候,她的如梦般的一生的故事也随之“款款”向读者展开。
当年还是名不见经传在秦淮河边唱昆曲的戏子蓝田玉,凭借一曲婉转沁人的歌喉而被钱将军看上。
一夜步入豪门,成为。
白先勇文章观感
白先勇文章观感第一篇:白先勇文章观感漫谈白先勇《台北人—游园惊梦》初读《游园惊梦》让我感觉很像《红楼梦》,“人生如梦”在这篇小说中体现的很真切。
似梦而非梦,小说所营造的“梦境”让人失望,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钱夫人的出现让读者明显的感到这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夫人,从她打车到窦公馆到她的穿衣打扮,再从她对过去的追忆等迹象表明她现在的生活是寒酸的。
小说为我们描绘的情景想必在小说开头都是有所征兆的,钱夫人蓝田玉的一生从嫁给钱鹏志开始就是一场悲剧,或者说她作为一个唱戏的,从她选择这条路的伊始就是一个悲剧。
作为女子,或许我们可以说她在这条路上走的很无奈,她嫁给了一个老她很多的贵人,门不当户不对,而她仅是风尘女子。
钱鹏志驰骋沙场,所见所闻非常人能及,当然另一方面他见到的美女绝非蓝田玉一人,他想得到一个人简直易如反掌,而他纳蓝田玉为小只为其歌喉,他能想的就是如果纳了蓝田玉,自己可以享受到美妙的昆曲。
蓝田玉的一生是悲哀的一声,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再读《游园惊梦》,我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加深了,梦境是短暂的,而留给钱夫人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梦境”的追忆。
对过去的追忆也就意味着现在的生活是她所不情愿的,人只有在当前的生活过的不好的时候才懂得过去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好,读白先勇的这篇小说如同让我们进入了另一座宁荣二府,排场奢华,人物尊贵,描写了一个贵族人生活的圈。
人生是有限的,很自然的梦也是有限的,有些东西你是不敢想象的,而有些东西也是你所能预料的,只因世事无常,今时不同往日,钱夫人进入窦公馆,窦公馆的花园深阔,满园子里影影灼灼,都是些花草树木,窦夫人大摆筵席,邀请得月台唱昆曲的各位姐妹们,窦夫人的风光就是昔日钱夫人的派头,而如今钱夫人远不及窦夫人,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往深入一点讲,窦夫人以后的命运,也许就是钱夫人现在的命运。
钱夫人享受过荣华富贵,钱志鹏带着她见识过各种场面,每个人都尊她三分,而如今在窦公馆尊她为贵时,她却显得很不自然,窦夫人来请大家入席,人们推让着,窦夫人让钱夫人先坐下。
游园惊梦读后感
人生年年只相似-----------读《游园惊梦》有感文学院0802 刘凤琴20081110058 在我初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乱,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东西,特别是里面的人物关系,真的是很混乱。
但是,当我再度读的时候,我突然间就明白了,感觉出了作者所要说的东西。
《游园惊梦》作者通过细腻地描写钱夫人去参加窦夫人的一次家宴的全过程,展现的是得月台姐妹们凭美色才走进上流社会之后的沉浮、命运以及她们酸甜苦辣等人生况味,感悟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缥缈。
文中她们命运的相似、重叠和循环,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禁让我感叹人生如此的变幻无常。
从钱夫人的爱情上来说,起初她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保障她生活的一种是手段而已。
所以,当她还是青春年少时,她嫁给了已年近六十的钱鹏志,连妹妹也嘲笑她,可是这却让她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她生活的风风光光的,每天锦衣玉食,可是在这锦衣玉食的背后藏了她多少的辛酸和无奈。
她本应是享定了荣华富贵的,可惜她长错了一根骨头,物质上的荣华富贵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还想要爱情上的满足,只可惜她和他的爱情靠不住。
而现在她的物质也靠不住了,因为她可以依靠的人,已经禁不住时间的消磨而走了。
她本可以在得月台唱一辈子的戏,然后嫁人,日子清贫却也安稳,可是她嫁人了,却是做了人家的填房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她本应该就这样一直的空虚的过下去的,可是她却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爱情得不到,她本应该继续过着她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可是她的生活的保障却没了,钱鹏志去了。
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一切都在变化着。
她在爱情上遭遇挫折,她在亲情上也是如此。
当她嫁人时,她的妹妹,嘲笑她,钱鹏志可以当她爷爷了,她的心不敢有希望;当她发现她的爱情时,她的妹妹,她的亲妹妹,在她的心窝上又插了一把剑,让她的人生就此彻底的没有了希望,特别是在妹妹月月红明知道唱戏之人不可喝酒时,硬是要逼她喝酒,抢走她所喜欢的人,让她失掉了唱戏人最重要的嗓子和最喜欢的人。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游园惊梦》读书笔记
《游园惊梦》读书笔记初读白先勇先生的《游园惊梦》,十分好奇为什么先生要以“游园惊梦”做题目并且贯穿于全文?因为小说中并没有游园以及梦醒的情景。
想着这可能是更加深入了解的重大契机,便做了些搜索查阅。
明代汤显祖先生所写的《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第十出是《惊梦》。
《惊梦》这出戏它可分为“游园”和“惊梦”两部分,主要描述的是:主人公杜丽娘出身于官宦家庭,家教十分严格,被其父母禁止踏出房门。
一天,在丫鬟的怂恿下偷跑到花园里游玩,并触景生情,伤感自己韶华将逝,未成佳配。
回到书房,做了一梦,梦见自己遇到一英俊书生,并且与他爱得十分热烈。
但是,好梦不长,被她娘看到白日瞌睡,大声呵斥她,令她从梦中醒来。
从此,她郁郁寡欢,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
这就是游园惊梦的由来,我想“游园”、“梦”象征着美好的事情,而“惊梦”就像是一记耳光把你从美好中拉回残酷的现实的象征。
如此看来在《惊梦》这一出中,主人公杜丽娘的遭遇与钱夫人十分的相似,杜丽娘经历的是梦与现实的痛苦,钱夫人经历的是过去与现在的痛苦。
或许白先勇先生说的也是自己的境遇,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经历了家族由兴转衰的巨变,从大陆到台湾的转变,使他明白到人生的兴衰高低只不过霎那,沧桑巨变不由你主宰,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人生真是变幻莫测,前不久你还是高高在上,受人最捧,但是下一刻你可能没落了,反过来要看别人的颜色。
主人公钱夫人南田玉便也是这么一个形象,想当初她因为一曲《游园惊梦》让钱鹏志将军着迷,成为其填房。
钱鹏志在时,十分疼惜她,享尽荣华富贵,威风无比,金钱、地位、名声多丰收。
但是后来钱将军死了,那往时的风光不再,地位一落千丈。
没有了依靠,徒有“钱夫人”的空名。
当她看着窦夫人以及屋子内的官宦夫人,就想起以前在南京时他们还是小小的角色,对自己阿谀奉承,现在在台湾却发展的风生水起,难免就触景生情,记挂起以前钱将军在的时候。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游园惊梦》读后感
《游园惊梦》读后感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曲终可翻唱,人无再少年。
白先勇先生的《游园惊梦》以其流畅的意识流手法著称,把西方的意识流与东方的婉约昆曲相融合,调制出了别有风味的一顿菜肴。
小说开篇便是宏观的叙述了钱夫人“游园”之所见,时而选用外部视角,时而又着笔于钱夫人的内视角。
西方经典叙事学认为第三人称叙述的内视角较为主观,附带有感情色彩,而外视角则较客观冷静1。
整篇小说在这两种视角中切换,外视角的叙述烘托出人物,内视角的叙述又映射着背景。
小说的叙事角度独特,场景切换也堪称一绝。
在开头还是冷静的叙述,自相互敬酒后读者似乎也不得不跟着钱夫人一起醉起来。
从今天的窦公馆,到昔日的南京清唱会,再到多年前钱将军与蓝田玉的相遇;从程参谋和蒋碧月相交织的脸到郑彦青和月月红相交织的脸;从钱将军的病榻到郑彦青的桦林。
流畅而不跳跃,如同一条河流,让读者静静地躺在其中沉醉,也似跟上了钱夫人思绪的节奏,醉入故事之中。
小说中的人物也在白先生的纸上忍不住跳跃出来。
钱夫人在未嫁前的名字是蓝田玉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蓝田日暖玉生烟”。
在得月台的众多姐妹中,仅有她一个“玉”,本身高贵清洁的玉,却也总有黯淡失色的一天。
褪了色的玉,又该如何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游园惊梦——精选推荐
《游园惊梦》读后感这是我第一次读白先勇的书,拿起《游园惊梦》,随手翻了翻,心中暗暗窃喜,薄薄几页纸,多好掌握的小说。
草草一遍下来,我萌了,心想,难道我读的只是一个文章的某个节选,无头无尾,中间部分写的也不明确。
我仔细地看了第二遍,似乎还有点似懂非懂,有些具体的段落仍旧是搞不清楚。
为此我和室友交流一下,我把书拿到他们面前,问他们我借的书是不是全文的完整版,是否和他们的看的书是一样的,他们对我问题报以肯定的回答后,说他们读后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几遍下来后,和我一样感觉很抽象……于是,我开始查找《游园惊梦》相关资料和视频,几轮下来,算是对这部小说有所了解。
当我在百度工具栏中输入关键字“游园惊梦”时,弹出下拉列表“昆曲电影戏剧‘牡丹亭’”等可供选项。
我就知道原来看似短小的《游园惊梦》竟有这么多的版本与渊源。
看来是不可小视的一篇作品。
理了理思绪……《游园惊梦》小说主要写的是钱夫人应邀来台北参加桂枝香所开宴会的全过程。
并且在游园醉酒时回忆起了她以前和郑参谋的一次偷会。
窦夫人的宴会华贵无比,使的钱夫触景伤情。
作者在窦夫人宴会里安排出现的一些和钱夫人往日在南京相识的人物。
今日享受着极端富贵荣华的窦夫人,相当于昔日的钱夫人自己。
蒋碧月,是月月红的投影。
两人都抢夺过亲姐姐的男人,都是“长错了一根骨头,专拣自己的姐姐往脚下踹”。
两人性格作风一样和相貌打扮都相仿。
窦长官的程参谋显然就是往日钱将军的参谋郑彦青的缩影,两人同是参谋身份,程参谋和钱夫人说话,正如郑参谋以前那样,开口闭口称呼“夫人”。
这些触动她对往事回忆的景象,使她发生一些今昔对比的联想。
正是这些回忆的片段,我之前硬是没搞明白写的是什么,经过看了其他的讲解与分析后,算是明白,是作者将象征、蒙太奇、意识流等写作手法的叠加,非常隐晦的描述了钱夫人和郑参谋的偷会的过程。
此时的我对白先勇不禁有了敬佩之情。
而作品中处处都有描写昆曲的地方,这可不是偶然,是作者精心设计,使这部小说具有更深价值的源泉之所在。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
游园惊梦白先勇读后感《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清朝末年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爱情、友情和家国情怀的故事。
小说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有了许多感悟。
首先,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柳亚子和王夫人之间的爱情让人感到心碎。
在那个封建社会,男女之间的感情是如此脆弱而又坚韧。
柳亚子对王夫人的深情厚爱,让人感动不已。
他们之间的纠葛和情感纠结,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无奈。
这种爱情的坚守和执着,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小说中对友情和家国情怀的描写也让我深受触动。
柳亚子和韩子高之间的友情,是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都能相互扶持,相互鼓励。
他们的友情让我感受到了真挚和珍贵。
而对于家国情怀的描写,则让我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小说中,柳亚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和担当。
他们的情感和家国情怀,让我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最后,小说中的叙事手法和文字表达也让我深受启发。
白先勇先生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优美的文字,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他对于细节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真挚和深沉。
他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
这种叙事手法和文字表达,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写作有了更多的启发。
总而言之,《游园惊梦》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思考的小说,它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无奈,也让我对友情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思考。
同时,它的叙事手法和文字表达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探讨,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也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游园惊梦》短评
《游园惊梦》短评
第一次读《游园惊梦》的时候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那时候对白先勇先生当时的写作背景没有过多的了解,也就纯粹把它当作一篇小说来读。
到了大学因为选修了台湾及海外华文学的通选课再加上它是人文经典课程的经典名著之一,于是让我决定重新回味白先勇先生的作品,并且是在了解他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后再次进行阅读,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仍然是我读了几次的《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是让我觉得比较特别的小说作品,因为一开始读的时候并不是很懂,有一些实景和虚景第一次读是分不清的,而且里面出现的人物和场景较为繁杂,让我觉得有点难理解。
但是它的情节发展却深深的吸引我,一环扣一环,让我很有读下去的兴趣。
而且里面多次运用了昆剧的色彩和腔调让我感到颇为新鲜新颖,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语。
游园惊梦读后感600字
游园惊梦读后感600字《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台北人》系列小说中的一篇,写于1966年。
这是一篇充满怀旧情调和失落感的心理小说。
它采取钱夫人–由秦淮歌妓摇身变为老将军夫人,如今已是流落台南的寂寞孀妇–的视角,看取窦公馆交杯赏曲的后花园淫乐世界。
成见小说在现实时间和心理时间中往返转换,交融使一个失落了的世界和一个眼前的世界交织重叠,拨动人物心头那根所带命运感的弦。
一步步叙事直逼叙事的焦点和小高潮,钱夫人勉力观看昆曲串演,由《贵妃醉酒》到《游园惊梦》的前半部《游园》,作品在这里以意识流手法写她的精神忧惚和错乱,闪现着她懊悔失落繁华的零碎意象。
她不能表演曾经给她带来乳豆将军夫人福气的《游园惊梦》后半部《惊梦》,只好由别人以黑头戏压轴。
作品以昆曲名段“游园惊梦”为题,又以“游园惊梦”作为叙事焦点,以戏曲牵动人物命运,阐发象征人物命运和总结人物命运。
戏中有戏,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叙事谋略。
作者成见复杂的心理几经解构和图释,最终汇为怀旧,或者说乡愁。
这种怀旧包含几个层次结构,一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怀恋与追忆,一则是对故国心理情感的眷恋,还有就是对故旧文化传统的依恋。
这篇小说外孙女对钱次女的心理描写令人感同身受,为钱夫人的命运沉浮心酸不已。
我们都有可能是“钱夫人”,不管夺下多大的成功,终究会有失去的一天,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珍惜现下的一切。
曾经的我,也算是钱夫人的一个缩影,有过傲人的成绩,不加以珍惜,不更加努力,逐渐变得老练却自命不凡。
现在,我在急剧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那怕最终会失去一切,我也可以骄傲的告诉当代人–我曾经占有过我想要的成绩。
未经允许不得转贴:读书笔记» 游园惊梦读后感600字。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梦境相遇,久别重逢——《游园惊梦》读后感
梦境相遇,久别重逢——《游园惊梦》读后感一、解题提及“游园”、“惊梦”,总让人想起明代汤显祖的昆曲名著《牡丹亭》。
待字闺中的富家千金杜丽娘,因春色恼人,到花园一游,回房入睡。
梦见和一个从未曾谋面的书生柳梦梅,在园中牡丹亭上交欢,醒来之后就患相思病去世。
后来果有柳梦梅这样一人,使杜丽娘还魂复活,成亲团圆。
昆曲《游园惊梦》,便是由《牡丹亭》的第十出《惊梦》改编而成,此戏又可分成“游园”和“惊梦”上下二出,游花园的部分是“游园”,小说将昆曲的节奏与诗意溶入情节,更借用《牡丹亭》的二个经典剧目《惊梦》、《寻梦》含义深长的部分唱词,作为女性情感的载体,讲述出身秦淮河畔的名角蓝田玉(钱夫人)辗转来到台湾,历尽铅华,生活归于寡淡,一场豪门夜宴,竟勾起她时过境迁诸多回忆,刻绘人物在记忆和情欲之间的往复纠葛。
如此,钱夫人仿佛变成了杜丽娘,在一场游园”宴会里,尝到了“惊梦”的滋味。
二、赏析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的千变万化,正如他创作时的感慨:“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同时期的明人王思任曾以仙、佛、侠、情四字评点“四梦”,《牡丹亭》独得“情”字。
“梦”是戏的外化,而“情”才是戏的理想“梦境”。
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便是一场似是而非,由情生梦,梦幻成戏的悲喜剧。
有人说,《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借用昆曲的抒情旋律, 作为一种悼亡姿态的忧郁书写,也是他向以《牡丹亭》为主轴的古典中国情色传统的致意。
小说中,白先勇运用大量的平行技巧,小说的人物角色、气氛、情节、主题与《牡丹亭》处处照应。
与《牡丹亭》游园时繁花锦簇,明媚斑斓的一派春光相对照,〈游园惊梦〉的开篇,作者也是先经营一个荣盛繁华的景象──宾客穿梭如流,女角衣裙明艳,深藏不露。
一个封闭的小小洋楼,人物个个丰满,变化多端,以小见大反映的是彼时台湾旧不承新的整个上流社会。
白先勇所营造的美轮美奂的场景在流光熠熠、唯美壮观,然而在“惊梦”之前刻意经营出来的“宴游”,终究是“似是而非”的一种幻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园惊梦读后感——白先勇
《游园惊梦》像之前看过的许多白先勇的小说一样,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一种世事变迁的沧桑感。
白先勇先生笔下有很多出色的女子,她们各有各的特色,但无一例外都会带有悲情色彩,每次读完这些人的人生都会发出一声感叹,这次读完这篇小说,最主要的体会不是来自于文学艺术上的的领悟或者是对文字造诣的探究,而是对于万物皆空,世事变迁终是身外物,对命运无奈但更应该无畏的感受。
对于主人公钱夫人来说,这篇小说在她的南京时期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之间来回穿插,通过自己人生前后的对比,以及她自己和姐妹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世事变迁之快,主人公之无奈。
虽然我不能够很深刻地分析这篇小说具体用了那些修辞手法,但是最浅显的莫过于对比了。
从一开始的辉煌:有着宠爱和敬爱自己的丈夫,有着辉煌的昆曲名角身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到现在的无依无靠、远离潮流和名利的落寞。
从一开始是众姐妹当中的佼佼者,到现在成为最落魄
的一位之间的落差。
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对比,都让我们为之叹气,不禁感叹世态炎凉,世事无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情节,作者却用很平淡的语气,几乎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将这个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作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冷暖。
也许作者知识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了主人公身上,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那一份无奈。
除了这种修辞以外,作者在整片小说中的视角也很一种不同。
作者在通篇文章中融会贯通地使用了两个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
似乎对于作者来说,只有这两种视角的交互应用才能真正将这一故事情节完整展现给读者,实际上,我觉得诊室因为第三和第一视角的转换才使得整个故事更觉真实和容易英气读者共鸣。
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通过对钱夫人所乘坐的出租车,通过对整个窦公馆内灯火通明,环境甚好,家眷成群,而那些辉煌的家具甚是讲究的描写,通过钱夫人身上过时的长装和其他贵妇人身上流行的短装之间的描写,以一个第三人称的冷静视角,
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之间的冷暖。
而到了回忆部分,通过钱夫人对自己过去辉煌的回忆以及对自己现在的窘迫的描写,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剖析主人公内心的感受,使得读者对于这一感情变化有更深的体会。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游园惊梦》昆曲,很完整体现了这篇小说的世事无常。
作者对于昆曲的理解和那种偏执,可以在稳重很多描写昆曲的片段中体现,也许正是因为作者对昆曲的热爱才使得他的作品能够和昆曲里的艺术形象和情节交相辉映。
也正是也因为作者对于这些曲目的熟悉,使得这篇文章在有关昆曲的内容上面有了新一层面的造诣。
不仅如此,我还觉得因为昆曲的存在使得这篇小说有了一种音乐美,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
在文章中出现了不少有名的曲目和本文的情节也有一些内涵,比如说小说描写的酒宴、唱昆曲的情节和《贵妃醉酒》有相似之处;钱夫人和钱将军的婚姻,以及情节中
穿插的钱夫人、程参谋、天辣椒蒋碧月等的谈论有如戏曲《洛神》,与随从参谋的恋情等情节,都与曹植《洛神赋》描述的浓郁爱情意蕴有相似之处;其中引用的一些曲牌名,比如《夜深沉》《将军令》《万年欢》《点绛唇》等也都与情节、人物的感叹有多方的微妙联系。
所以说正是因为作者对昆曲的热爱,使得他在写这些情节的时候使得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实际上就连作者所设定的人物的名字都有深层次的内涵。
比如说:钱夫人,原名蓝田玉,本是南京夫子庙得月台唱昆曲的著名女伶,在姐妹中排行老五。
“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似乎预示着钱夫人蓝田玉的荣华富贵只是烟雾罢了,终会散去。
而窦夫人则是当年的老三,叫桂枝香,嫁给了窦瑞生将军。
桂花是历经寒苦然后香气袭人的,这跟窦夫人桂枝香先从妾转成正室伴随着丈夫升官,荣华富贵接踵而来的命运很是相似。
而两人各自的妹妹十七月月红和十三天辣椒蒋碧月同样也是嫁了人。
而天辣椒则正是蒋碧月泼辣性格的写照。
而这钱夫人的亲妹
子月月红却是抢走了姐姐的痴恋的小情人。
起初可能会觉得这只是这些名伶的绰号罢了,慢慢梳理开来便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作者埋下的伏笔。
白先勇自己说:“据我自己看我的小说,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美人迟暮的故事。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可谓是钱夫人的美人迟暮。
从文章中的描述“她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可是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
”无不体现出他对过去那段时光的怀念,借此也衬托出现在的悲凉。
对自己过去拥有的青春、财富、地位等的回忆,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无脑哦和悲伤。
对于钱夫人来说,过去的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场梦,而梦醒时分,一切早已烟消云散。
整篇文章通过各种对比最后到了梦醒时分,蓦然回首,一切早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
所以钱夫人在文章的最后的回答才会显得那么无脑和沧桑。
对于钱夫人来说,她所看到的是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对于读
者来说,可能脱离了主人公本身的经历,看到的是整个人生的变幻无常,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定义和理解。
大自然的美好也许是独立存在的永恒,与之对应,人的美好或者是悲哀都是短暂的,不为人所掌控的。
所以“姹紫嫣红开遍”也好,“良辰美景”也好,“赏心乐事”也罢,作为客观的存在,都不固定地属于哪个地点,哪个时间,哪个人家,是永远的“物自体”,以此照应出人世的变迁和短暂,最后一切的一切都会归于一个“空”字。
这样可能有些唯心主义的论断,但实际上来说,很多事情可能本身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昨天得势的是钱夫人,今天宴宾客摆排场的则是窦夫人,那么明天呢?对于人世间的权力更替,地位变化,原本就只是附属于人的一种东西,到头来,也终将会归于尘土。
这样看来,对于作者来说,他所塑造的那么多的悲剧女性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一种无奈和一种释然,也许这才是作者的本意所在。
但是即使很多作者的作品都能够找到类似的感受,实际上每一个作品又是独立的,
因为就算是相似的感受,在整片文章的阅读过程当中也有着不一样的体会。
这一篇小说是作者写作趋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在很多的艺术手法和写作手法方面都有其特点,但对于一名偶痛的读者来说,其作品的真正意义可能只是在于,它曾给予的共鸣。
对于我来说,这篇文章,我所体会到的就是看待时间万物的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世俗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