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德《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的演奏技法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善德《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的演奏技法分析

摘要:本文以《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其演奏技法(歌唱性的连奏、跳音的奏法及托卡塔的弹奏方法)进行综合性、全方面的分析研究,融入个人的独特视角与全面理解,发掘其深层的艺术价值与教学意义。

关键词: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钢琴教学;歌唱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97-01

《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是我国钢琴家、作曲家丁善德先生于1953年时创作的,全曲由五个小曲组成,标题分别为:《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这部组曲取材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游戏,生动逼真的体现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快乐好动、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这部作品更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展望。

虽然该组曲中每首小曲的技术课题各有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性,即歌唱性的连奏、跳音的奏法及托卡塔的弹奏方法(单音织体、双音织体以及和弦织体)。本文仅就组曲中涉及部分演奏技法为切入点,针对钢琴教学中此类技巧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广大钢琴爱好者在弹奏技巧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建议。

一、《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中的歌唱性连奏

《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主要描写儿童兴高采烈地去郊外远

足的情景,生动体现了孩子们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天性。组曲中仅有两处使用歌唱性旋律的写法:

《郊外去》的引子(1—5小节)使用双手交替弹奏分解和弦的手法,音乐流畅优美,曲调自然亲切。左右手的旋律衔接要自然而不着痕迹,如同一只手弹出,要有连绵不断的感觉。每小节的3、4拍不要加重音,声音均匀统一,手腕动作要协调,左右手此起彼伏的动作与六个音的先后出现达成默契的配合。a段主题(7—15小节)共有两句,旋律呈现波浪式的大幅度线条,第二句在低八度音区完全重复前句的音乐材料。左手“落提式”的连跳音并没有破坏旋律的歌唱性,反倒使主题旋律显得流畅而不失活泼。两手在弹奏方法上略有不同,连线的起音双手同时提腕落下,指尖站稳。弹第二个音时,左手是跳音,用指尖轻轻带起即可,无需抬指,这样就与右手的连音形成对比,使音乐富有动感。

《捉迷藏》中段(29—51小节)的抒情音调,采用了歌唱性的连奏,表现出儿童寻找隐藏的同伴时的自信。弹奏时要舒缓从容,强弱的过渡要平稳自然,富有表现力。初学时可先单独练习右手的单音旋律,速度放慢,细心体会旋律的走向。在弹奏时,运用重量转移的方法,将力量传递到指尖,在手腕的带动下将弹奏重心自然地转移到下一触键手指。不要一个音使用一个力量,而要使音乐向前流动,一气呵成。指尖和掌关节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动用积极的内控力贴键练习,慢触键,动作的幅度要小。左手的跨度较大,有些甚至超过了八度,练习时可贴着琴键弹奏,靠手腕横向带动手指,

才能保证长线条句子的完整性,弹出流畅、连贯的低音旋律。

二、《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中的跳音奏法

在《跳绳》、《扑蝴蝶》中,出现许多由跳音构成的具有动力性的旋律,以此来表现活泼诙谐的情趣。

一是单音的跳音奏法。《跳绳》的大部分段落由单音跳音完成,弹奏时要求音色统一,声音清晰且富有弹性,以勾画出孩子们跳绳时的各种姿态。虽是单音的跳音,但弹奏时要先固定好手型,使手掌内部具有一定的支撑感。力量集中于指尖,避免声音松散,由手腕抖动进行快速击键,动作灵巧一气呵成。远距离跳音的弹奏要求指尖有方向性,如同“蛇信”般主动发力,手指落键必须准确无误。二是双音、和弦的跳音奏法。弹奏双音、和弦的跳音时,要使手掌如鹰爪般保持一定的张力,指尖紧绷、手腕放松,触键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弹奏得整齐干净。下键速度要快,声音才能坚定且富有穿透力。

指尖要把隐伏的旋律勾勒出来,注意倾听旋律所在的高音声部,内声部可弹的稍弱且保持一定的厚度。因旋律所在的高音声部往往是由较为软弱的4、5指演奏,在练习双音、和弦前,可单独使用谱面标注的指法练习旋律声部,直至4、5指弹奏得清晰有力。此时,才可以进行双音或和弦的练习。

三、《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中的托卡塔

在托卡塔的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对其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体裁:“托卡塔是一种快速的同音重复、具有敲击性效果的钢琴曲。”

二是作为技巧:“键盘或拨弦器乐曲中一段表现技巧的即兴创作。”托卡塔作为一种古老的西方写作技巧,如今被广泛地运用于许多中国作品之中。经作曲家的巧妙设计,融入富有民族风味的中国语汇,使中国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大大丰富。《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正是借鉴了这样的风格来描绘儿童奔跑、嬉戏、游玩的活泼场面。《扑蝴蝶》全曲的写作手法与《节日舞》的中段类似,都是采用钢琴托卡塔式的写作创作而成。两手要以轻快的柱式和弦交替弹奏,既要保证足够的轻巧快速,也要保证和弦每个音的整齐。如果仅仅在这个乐曲上简单的对这些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很快会使弹奏者的审美产生疲劳,也会使初学者对这个技术点产生一个心理上的障碍,每当弹奏到这里的时候总会有个“心结”。所以,需要引入一些辅助练习作为练习的补充。例如《哈农钢琴练指法》中断奏的三度音和六度音练习、连贯三度音阶、或者将其稍稍改动,将同时弹奏的双音变成双手快速交替弹奏,都能起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第一段和弦与双音的快速交替进行,将自然的节拍重音与特定的重音交错出现,生动地描绘出儿童扑蝴蝶时聚精会神的神态。此处的难点就在于和弦和双音快速的交替进行。既要保证足够的轻巧快速,也要保证和弦的整齐统一。这对于初学者是一个不容易克服的困难。手腕很容易在快速的交替弹奏变变的僵硬,造成弹奏的力度控制失准。交替的弹奏双音,可以分为用非常强的力度弹奏和正常力度或把音量控制的非常弱的情况下弹奏两种状态。

在弹奏开始的部分,双手需要交叠在一起弹奏,这时候手腕的运

动空间变的很狭小,手腕的灵活弹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就需要初学者在平常对于此技术的练习中,应该有这样一种状态的练习。在双手交叠情况下,进行震音类型的练习。

第二段采用了单音的快速重复,配合节奏重音展现出孩子们紧张专注的神情和蝴蝶变幻莫测的形象。同音反复即轮指,基本要求是音色统一,时值均匀,当然,在各种音乐作品中应该有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轮指是使用不同的手指轮换弹奏同一音符,指法必须严格按照书上标注的,不可随意更改。此曲中涉及的轮指部分均为四音一组,手腕略抬高,利用手腕的自然下落重力弹出第一个音,其余三音依靠松弛的手腕弹性奏出,快速离键、避免浑浊。

《节日舞》主要表现的是喜庆、热烈的节日场面。为了营造一种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音响突出强有力的节奏脉搏,这些段落的演奏需要以力度强和速度快的触键方式来体现。大力度的弹奏和弦交替和正常力度、小力度弹奏所用的技术不一样。大力度下的弹奏手腕已经不能承受手臂所发出的力量了,此时手腕应该处于“锁”定的状态,弹奏的力量靠小臂的挥动而完成。而长音和弱音的弹奏,则需要手腕积极的配合,产生一触即发的轻巧弹力,小臂轻微的随动,手指牢固支撑,下键深度统一,并且需要手腕弹性的积极配合,手型在触键时保持坚固的支撑状态。

四、结语

作为一位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声誉的钢琴家、作曲家,丁善德用其毕生的精力进行中国音乐风格作品创作。他将西方传统的音乐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