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德育是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宏观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风范,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美好的人格品质。

而“体验式”德育活动则是指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何开展好“体验式”德育活动,是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都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的活动设计。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既要有具体目标,又不能过于死板。

具体来说,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设计相应的德育体验活动。

比如,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参观到社区、博物馆等重要场所,感受社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进一步了解对社区的重要贡献。

中学生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社会的责任,鼓励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助人为乐。

其次,要注重活动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动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性。

学生参与到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真实感受到德育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亲历历史事件、模拟人生场景,进而在感性中理性,提升道德素养。

再次,需要加强德育体验活动的后续追踪和评估。

好的德育活动完成之后,必须对其后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这可以体现出德育活动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仅仅进行一次体验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完善,不断改进,创新活动形式,推进德育活动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体验式”德育活动是一项有益而有挑战的实践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加强科学规划和组织管理,注重活动设计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加强后续追踪和评估。

唯有如此,才能够从多个方向和层面,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感想

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感想

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感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德育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锻炼他们的品格和修养。

因此,我一直把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尝试各种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下面我将结合这些实践活动,分享一些我的感想。

首先,我尝试开展了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礼仪知识,培养他们的文明素养和社交能力。

我发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明显提升了自己的礼貌和自律能力,更加懂得尊重师长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让我深切地感到,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德育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去实践和推广。

其次,我还尝试开展了校园环保教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一系列的环保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深刻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他们开始主动关注环保问题,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共建美丽校园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这让我深切地感到,校园环保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德育成长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还开展了一些关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开始主动探索和钻研知识,形成了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这让我深切地感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其德育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更是他们未来成才的基础。

只有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受益终身,才能真正成长为有道德、有情感的人。

体验式品德教育

体验式品德教育

体验式品德教育一、引言体验式品德教育是一种通过参与实际活动来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到具体情境中,以切身感受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发展良好的品德。

二、体验式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实践能力体验式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品德选择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能够培养出判断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道德规范和原则,而是主动参与其中,从中研究和成长。

2. 增进意识和情感体验式品德教育通过情感联结和体验互动,使学生与道德价值观形成深层次的联系。

这种体验让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体验式品德教育通常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还能够培养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体验式品德教育的实施方法1. 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品德选择的过程。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或模拟演练,从中研究和体验一些具体的品德行为。

2. 观察和反思在体验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反思。

通过观察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和选择,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之处,并加深对品德的理解。

3. 对话和讨论组织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讨论,让他们分享彼此的体验和观点。

通过对话和讨论,学生可以研究到其他人的不同观点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四、结论体验式品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它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意识和情感、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品德素养。

在实施体验式品德教育时,需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观察和反思、对话和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验式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探讨

体验式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探讨

体验式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探讨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价值观和人格素质。

而体验式教育则是以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感受为核心,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体验式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体验式教育概述体验式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体验和感受为主导的教育方式,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体验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即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初中德育的重要性初中德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在青春期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体验式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体验式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

在德育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公益志愿者服务等,通过亲身实践来感悟社会责任和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 强化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体验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体验。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如班级文化建设、微心理剧表演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友情、爱心等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体验式教育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这正是德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德育教育中,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如开展各类手工制作、团队合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的价值研究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的价值研究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的价值研究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

这种德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初中生进行体验式德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的价值进行研究。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道德情感。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只是通过口头灌输和知识传授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种方式效果有限。

而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来感受和领悟道德理念和品德修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内化道德观念。

在参与义工活动时,学生会亲自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不仅会体会到给予的快乐,更会产生对他人的关爱和慈悲之心,从而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道德观念,而是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和领悟。

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更加活泼和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探求和学习。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学习道德知识,这样一来,学习就成了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学生会更加投入和积极地去学习。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全面发展自己,不仅可以培养道德情感,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时,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心,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初中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受到各种负面信息和影响,很多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偏差,往往会陷入浮躁和功利的思维当中。

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认识到生活中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即“体验式”德育活动。

“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某些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义工活动,亲自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学生可以参观社会福利机构,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们;学生可以参加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探索“体验式”德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的教育效果显著。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更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增强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这种方式的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体验式”德育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实施好“体验式”德育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校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这些活动的开展,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

学校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学校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德育教育的能力和经验。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引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德育活动,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启发、体验和成长。

本文将就“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讨论,以期为德育实践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概念及特点1.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概念“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感受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受,通过活动获取知识、形成态度、树立信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2.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特点(1)注重情感体验。

活动通过创设情境、情景或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深刻认识到某种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2)强调亲身实践。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并领悟其中所蕴涵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品德修养。

(3)强化体验感知。

通过活动创设的感官、情感和心灵体验,使学生在身心的双重感知中获取成长和认识。

(4)关注行为表现。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强调学生表现出的品德行为。

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探索1. 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情感共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故事、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情感共鸣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互动等方式,体验、感受和认识某种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信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萌发真诚、守信、有责的品德情感。

2.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创设情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并领悟其中所蕴涵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

在一些情感矛盾较强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善恶之间的冲突和取舍,进而形成自己的品德修养。

对德育中实施体验情境教学的思考

对德育中实施体验情境教学的思考

对德育中实施体验情境教学的思考思考背景:
在中国的德育教育中,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学校需要开展体验情境教学,营造真实且有趣的场景,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锻炼,以达到提升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实施方式:
1. 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先明确要教授什么,即要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同时根据学生的年级、兴趣爱好、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情境。

2. 制定情境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情境教学的方案,如制定角色扮演游戏、社团活动等。

3. 环节设计:在情境中设置不同环节,让学生进行任务和体验,如实地考察、参观、模拟、讨论等。

4. 提供反馈:在情境教学结束后,要及时提供学生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也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情境教学的实施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思考意义:
1. 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体验、感受、锻炼,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知识,对学生的德育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

2. 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进行学
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 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
果和素质。

体验式德育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体验式德育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体验式德育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体验式德育在少先队的主题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体验式德育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以期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启示。

一、准备阶段在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筹备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主题,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行动计划。

其次,要认真分析活动的实施环境和条件,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最后,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包括学校、社区、家长等的支持和合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活动实施阶段1. 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为了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活动。

比如,组织少先队员参观实践基地、进行户外拓展训练、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少先队员可以亲身体验并感受,增强他们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度。

2. 引导反思与总结在体验活动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少先队员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他们回顾所参与的体验活动,分享个人感受和收获,并总结出深入体会的道德教育内容。

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3. 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并面临相应的责任和困惑。

比如,可以组织少先队员在模拟法庭中担任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通过扮演的过程来感受和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正义的内涵。

这种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少先队员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4. 小组合作与竞争在活动中,可以组织少先队员进行小组合作和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通过竞争,可以让他们锻炼个人能力、提高自我信心。

这样的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三、评估和追踪阶段在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追踪。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少先队员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例谈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5年第2期例谈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

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

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体验式道德教育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历、感受,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由行为的体验发展到内心体验的积聚,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认为体验式道德教育应抓住体验、反思与评价、再行动螺旋式上升的三个环节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下面以学校开展的一次感恩教育活动为例,谈谈我在体验式道德教育实践上的一些思考。

一、活动对象和形式1.参与对象:我校高二学生2.活动形式:每次完成体验活动后,学生要填写“体验手册”(体验对象、体验过程、体验感悟),班级则要召开感恩体验活动主题班会,学校会组织校级的感恩体验活动汇报大会,交流感恩主题活动的体验和感受,并将交流过程中的所有有价值的文本汇编成册,将音像等■邹家欢真人,厚德一生”十好习惯行为指引、学生“手脑联盟”的实践作品等。

在楼梯间有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陶行知的“三字经”经典警句等。

我们还充分发挥每个孩子“小主人”的作用,用孩子的视角设计校园环境,以百年老校的古朴风格装点校园,将行知文化布局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拟建设“陶园”“陶子乐园”“陶行知诗歌走廊”“手脑联盟体验馆”“行知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梯间”等充满浓郁“陶味”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教育。

班级环境文化是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让学生“手脑并用”,创造性地开展环境文化建设。

班级内有体现共性———“三小少年”的文化主题:班名、班级愿景、班级公约、小岗位、环保站、读书吧、文化版块等各个版块。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学生道德素养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而在德育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中,“体验式”德育活动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趋势。

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这种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上形成积极的品质和态度。

本文将探讨“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并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理念源自于构建性学习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

这种活动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更容易获得知识、形成态度和培养品质。

而且,情感教育理论强调“感受-表达-认知-行为”四个层面的交互作用,认为只有通过感受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内化所学的道德知识和品质。

“体验式”德育活动还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能够自主思考、主动实践和参与决策的主体。

这样一来,学生将更容易产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去。

1. 以身边事物为媒介的体验式德育有一所小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采用了“以身边事物为媒介”的体验式德育。

在“诚实”这一道德素养的培养中,学校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诚实与欺诈的区别。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情境剧,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说谎的后果,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来实践诚实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游戏中亲身感受到诚实的价值,而且还能够通过合作、讨论和总结,理解诚实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2. 基于情感共鸣的体验式德育另外一所中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采用了基于情感共鸣的体验式德育。

在“友善”“关爱”这样的德育主题中,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关爱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快乐。

学生可以到养老院或孤儿院去进行志愿服务,或者参与到捐助活动中去,从而通过亲身参与、亲身感受到分享和付出的价值。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社会责任,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品行。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败坏的现象不断出现,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口头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灌输,而缺乏实际操作的过程和真实感性的体验,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实践等方式,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体验式”德育活动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以价值感为目标的德育活动。

它通过抽象的道德概念或传统知识,将它们转化为更具体的体验,通过参与者自身的观察、思考、互动等,增强道德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形成一种深刻的体验感和印象,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涵养情操的目的。

1.场景模拟类体验这是一种针对感官、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实体“复原”,让学生置身于道德与真实世界相结合的情境中,亲身、全面地体验道德价值的传递。

在活动中引入被动体验、冒险探险、角色扮演等元素,并以诸如公平、正义、诚信等常见的道德与人文问题为主题,以普通人的角度去体验却又格外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针对课堂上的“好朋友分享”这一价值观,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班级汉字比赛,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开展比赛,有的学生在赢家口中捞饭时抢夺食物、有的学生看到赢家在不公平比赛当中不作为等诸如此类的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赢家、学校甚至社会发生的不公正事情,着力建立私心杂念、公平公正的道德模式,了解做好好朋友的重要理念。

2.责任实践类体验这是一种强调“培养责任感”、“尊重共同利益”与实践转化的体验教育模式。

通过实际参与一些社会志愿者活动、团体公益等,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身处集体的价值,激发主动奉献的意识和自觉履行责任的意识,辨认最终的目标和所扮演的角色。

在这样的体验中,他们不仅可感受自己所承带的责任,还可以领略到,为更大的社会效益而付出尽力的影响力。

例如,在学生期初,组织学生组织一次“汉语拼音识字倡导团”的志愿者活动。

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润物细无声声声入心田——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吴小章【摘要】:当前许多学校德育工作还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模式”中,喜欢以“活动”的方式跟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最大缺陷却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最终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和失败。

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的德育活动——“体验式教育”值得让人深思。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高耗低效基本条件实践探索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变化,出现了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却显得滞后,不与时代合拍,德育工作还定位在“高、大、空”上,学校固有的德育模式已露弊端,造成德育机器高效低能,甚至无能。

如何抓住机遇,深化德育改革,提高德育效能以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

学校思想道德体验式教育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是把外求和内求有机结合的德育形态。

其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道德信息的传递,追求体验者内外全面的感悟;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追求外在的教育与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需要的和谐;其实现了知、情、意、行的整合,凸现了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内在性。

通过创设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触发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切身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效能。

一、造成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其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不少学生在学校德育情境的表现与非学校德育情景下的表现迥异,表现出知行不一、知情不一等矛盾的双重人格。

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与错误并存,普遍缺乏自觉纪律、缺乏自我负责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现象。

造成德育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内外两方面:(1)内因:随着社会经济全面深入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个性心理品德上普遍存在着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克服自己欲望自制力,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无法自我消除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使传统型的德育模式无力解决,迫切需要新型的德育途径加以引导和调节。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引言小学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档旨在总结我校在小学德育实践方面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德育实践概述1. 德育课程设置:我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了涵盖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德育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主题活动开展: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德育月活动、节日庆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教育的内涵。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鼓励家长参与德育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德育实践成果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通过德育教育的深入实施,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表现在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方面。

2. 法制观念的增强:通过德育教育,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遵纪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3.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他人需求。

三、德育实践反思1. 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在德育课程设置中,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德育教育的趣味性。

3. 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社会实践的拓展:积极拓展社会实践领域,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验德育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四、结语小学德育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创新方法,以期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我校将继续努力,为培养具有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之我见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之我见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正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德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我看来,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通过学习道德知识和听老师讲故事来进行,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对道德教育的抵触情绪。

而生活化体验式教学则是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道德的力量,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

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义工活动时,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快乐,从而树立起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模拟情境,体验对待他人的态度和礼貌,培养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品质。

这种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德育的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道德规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德育生活化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品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正是生活化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所在。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

在学校里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理解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良好品质。

而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可以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来教育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生活化体验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道德的力量,培养出先进的品德素质,也能激发学生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追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成为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概念与特点“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和领悟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感和行为习惯。

这种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德育实践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体验式”德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性。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并在实践中领悟德育内涵;二是注重情感化。

活动中融入情感元素,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三是注重互动性。

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使得学生的德育效果更加持久;四是注重个性化。

活动设置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课外户外拓展活动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课外户外拓展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拓展,体验户外生活,挑战极限,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勇气、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攀岩、漂流等户外活动,让他们在挑战中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己的渺小,培养他们的敬畏心和敬重自然的情感。

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扶贫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情景模拟活动情景模拟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通过在班级或学校内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角色扮演,领悟和理解道德情感。

通过模拟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团结合作、如何疏导情绪,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突显。

而“体验式”德育活动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本文将探讨“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以亲身的经验感知和体验、认识、理解、感受、评价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德育原则、价值观等的教育手段。

这种教育手段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常见形式1.实践活动:例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环保大使等。

2.课程教学:例如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协作等。

3.生活实践:例如关注他人、尊重他人、关心家庭、平等待人等。

4.实训活动:例如实践技能培养夏令营等。

三、“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探索1.注重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应注重全面性,要全面涵盖学生思维、情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活动要多样化、灵活化,让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主体性:在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才能全面地体验和体会到德育原则和价值观。

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性。

3.注重感受与评价:对于每个德育活动,都应以学生感受和评价为中心,形成让学生能够体验、感受、发现、探究和总结德育原则和价值观的过程。

4.注意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手段。

在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敢于挑战的精神。

四、总结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德育素质,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在开展德育活动中,我们应注意活动设计、突出活动主体性、注重感受与评价、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体验式”德育活动这一教育手段。

对体验性德育的几点思考

对体验性德育的几点思考

对体验性德育的几点思考标签:体验性德育;必要性;道德规范;道德观念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提法都是“德育为首”,但表现出来的则是“首而不要,加而不强,提而不高”,德育工作的低效众人皆知。

我们总是强调德育的目标、德育的内容和德育的重要性,但德育却被智育代替,被老师讲授,被考试让学生“知道”,而与学生的生活远远剥离,德育活动中强调了学生的记忆,强调了知识概念,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体验,忽视了学生的践行和内化。

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己不严格就是当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

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德育工作必须从形式、方法、内容、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体验性德育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生活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促使学生在体验中自我教育,在体验中快乐成长,在探究中体验成功。

人的生活性决定了学习德育应该从“立德树人”出发,到社会生活中探寻,在活动体验中养成。

一、体验性德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肯学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 传统的德育应称为“说教式德育”或者称为“认知性德育”,就是教师将德育内容如诚信、友善、和谐、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以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就是施教者,就是德育知识的传授者,而本应为主体的学生则只能是德育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在这种德育工作的形式下,学生对德育信息的接受只会停留在认知的层面,绝不可能有体验和感悟;德育也只能处于晓之以理,而不能让学生自我教育,无法达到内心深处,这种德育就只是概念化的教育。

只有让德育回归体验,回归生活,才能使德育实现个体,形成学生个人的心性品质。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取个人的亲身经历,发展自信心与胆识、情绪管理、自立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凸显教育的实践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

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

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

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第一篇: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摘要:教育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教书,教会学生知识;二是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及高尚的情操,两者相辅相成以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青少年学生处于意识形态成形的关键时期,开展体验式德育教育,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将德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知行合一,有效弥补传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教学思考;开展策略所谓体验式德育是指让学生融入到实践中,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与准则糅合到生活行为或社会行为之中,亲身去经历、感受,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体验式德育具有开放、多元等特征,强调学生参与,正是这些特质,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开展难度大、教育效果两极分化等问题出现,制约了体验式德育的实施与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校、立足于社会,从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学校体验式德育教学开展,高质量完成德育教学。

一、确立德育目标,优化德育效果用润德启智,以文化立校,我校整体推进开放性体验特色教育。

倡导以开放式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组织和引导少年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中感悟道理,激发情感。

用实践行为、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内化。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灵魂、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现代人。

在体验式教学开展过程中以此为旗帜,化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最终实现人的培养。

我校毗邻如皋新盛景龙游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多次组织学生赴龙游湖,开展“踏春寻景”、“亲子游戏”、“环湖采风”等不同主题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有具体德育目标,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凝魂聚气,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一次次户外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和谐参与者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体验式教育重在体验二字,仅靠学校安排体验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必须要将德育拓展到广阔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改变生活、让生活影响学生。

实施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在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内容和方式基本上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育内容不能完全转化成受教育者自身需要的弊端。

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改革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道德教育的方法,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已经成为我们全体德育工作者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

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

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所以我们用体验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所谓“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

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使道德情感内化,最终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区域乡土文化资源既贴近学生的生活空间与环境,又形象易感知,易接纳,正是实效德育的有机载体与结合点,用它来教育与影响学生,真正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内化,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

我在多年的德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就如何运用本区域浓厚的乡土文化开展体验教育,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一、挖掘体验式德育的载体,奠定实效德育基础其实传统学校德育会造成学生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太远,同时,也会使学生解决社会实际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乡土文化体验教育强调是利用好农村在学校德育中凸现的优势来开展综合实践体验活动,打造有效德育。

农村学校德育优势分析:第一,农村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大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条件;第二,农村家庭是“开放型”的家庭,农村聚族而居,人与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提供了条件;第三,农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第四,农村改革先于城市,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使学生身临其境,改革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许多就在学生的周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的思考
摘要:教育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教书,教会学生知识;二是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及高尚的情操,两者相辅相成以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青少年学生处于意识形态成形的关键时期,开展体验式德育教育,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将德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知行合一,有效弥补传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教学思考;开展策略
所谓体验式德育是指让学生融入到实践中,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与准则糅合到生活行为或社会行为之中,亲身去经历、感受,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体验式德育具有开放、多元等特征,强调学生参与,正是这些特质,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开展难度大、教育效果两极分化等问题出现,制约了体验式德育的实施与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校、立足于社会,从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学校体验式德育教学开展,高质量完成德育教学。

一、确立德育目标,优化德育效果
用润德启智,以文化立校,我校整体推进开放性体验特色教育。

倡导以开放式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组织和引导少年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中感悟道理,激发情感。

用实践行为、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内化。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灵魂、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现代人。

在体验式教学开展过程中以此为旗帜,化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最终实现人的培养。

我校毗邻如皋新盛景龙游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多次组织学生赴龙游湖,开展“踏春寻景”、“亲子游戏”、“环湖采风”等不同主题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有具体德育目标,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凝魂聚气,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一次次户外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和谐参与者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体验式教育重在体验二字,仅靠学校安排体验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必须要将德育拓展到广阔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改变生活、让生活影响学生。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体验式德育要以学校为突破口,让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努力,共同营造良好校园风气,强化群体作用,杜绝不良行为习惯形成。

我校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体验环境,共同监督学生。

如利用“妇女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六心”教育系列活动,家长与孩子携手参加体验活动,同时邀请我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兼心理咨询师崔娟老师与家长沟通,解决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困惑,家校合作,让学生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仁爱之心、感恩之心、公正之心、忠诚之心、宽人之心,从而更好更健康地生活。

社会活动也是体验式德育教学的必要组成,我校充分利用各界资源,如开展禁烧秸秆下乡宣传活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走进社区活动,爱我地球牵手国土局等活动,丰富学生体验形式,提高德育质量。

总之,体验式德育要以学校为纽带,联结家庭与社会,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生活体验环境,德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加强养成教育,提高主体心灵素养
开放式体验教育是在内容、时间空间和行为上“开放”,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习惯成自然,自然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就餐、二操、放学、集会都举着班牌按严格的队形入场、退场;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讲安全的习惯,每月进行安全紧急疏散演练;通过“我爱我家,我建我家”主题寝室文化活动,“秣马龙游湖扬鞭新学期”军训活动,每月一次“最美温馨环境星级班级”评选活动,每周一次“国旗下主题教育讲话”活动,每日晨会“日常行为规范”再教育等系列训练,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感染,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从中体会到养成文明习惯的乐趣。

同时,每班定期更换“钻尖仰高,辉光日新”文化展板的内容,融入座右铭、优秀作文展评、美图赏析、班风、班训、班歌、班主任寄语等栏目,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楷模,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每学期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诵读经典名著,演绎文学生活,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既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艺术才能的舞台,提升了学生艺术素质,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人物形象,为打造学校特色德育活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四、及时反思总结,完善实施途径
“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体验活动需要资源大,许多活动都是全年级甚至全学校进行,极易出现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

在教学目标、开展方式等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学经验不可能照搬照抄,在自我摸索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体验式活动才能从学校这一高度统筹发展。

因此学校要在每次体验教学结束后,及时组织所有参与教师进行研讨,集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下一次体验活动中及时作出针对性调整,在不断探索中实现长足进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验活动中实现道德提升。

结语:体验式德育教学的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当前德育教育发展趋势及体验式德育的光明前景是可以预见的。

本文根据实际教学开展经验,提出了四点有关体验式德育的开展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不断优化、完善体验式德育开展方式,提高德育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斌. 合作·体验·创新——构建中学生体验式德育模式的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2(7).
[2]平怀林. 体验式德育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家, 201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