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苦旅(汇编)
我的教育心路历程
我的教育心路历程十年的教育历程,我始终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为莘莘学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也使自己逐步成为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个领导放心、同事喜欢、学生尊敬、家长称赞的好教师。
一、勤奋上进铸人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高屋建瓴,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我总是积极参加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工作落实的井井有条,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习上也是勤勤恳恳,不懂便问。
比如,在学籍管理中,从一开始的什么也不懂,逐渐掌握了政策,勤于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政策解说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潜心砺炼显风范我勇当教学教研的实验者、践行者。
我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在教学中她一直苦苦地思索与探求着:怎样使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使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呢?为此我常常找遍所有的案例、浅析,专心研究、同课异构、体会她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听区级教研课,学习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受到了很大启发。
在“双减”督导时上的“概念课”得到领导的认可与好评,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并在她的教学中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角色转换。
三、班级管理献亲情在班级管理中,方法多样,细致入微,率先垂范。
我关注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深沉而细腻的师爱架起了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因为工作细致认真,班级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所带班级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
无论在什么时刻都一如既往地对工作满腔热情、一丝不苟。
一个人只要有追求,有爱心,那将永远是快乐和充实的人。
感想我的教育苦旅
感想我的教育苦旅身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学生,我走过了一条充满波折和挑战的教育苦旅。
这段岁月中的每一份拼搏、每一个成绩背后都有着我的心酸与汗水,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家庭普通的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道路不是平坦的。
尽管在幼儿园时,我仍然能够以优异成绩的表现被周围的人称赞。
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和难度越来越大,也让我开始感到压力。
母亲则利用自己对我学习状况的不断监督,为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和科目分配。
我也努力地按照她的要求去学习,但由于课程的难度过于大,很难很好地消化吸收掌握。
其实,在现代社会,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都采取了监督式的教育方式。
他们认为孩子需要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以便他们能够在以后求职和升学方面占得先机。
但我认为,过度的监督和过高的要求反而会制造出更强的心理负担。
在我求助母亲以外的教师、家教等助手时,他们用更轻松、有趣的方法教导我时,我却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应对更大的挑战。
除了家庭因素以外,教育机制也对我的学习旅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机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时候采取了“把学生挤水”、“讲究仅用功、不讲素质”的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下的教育,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记忆和基础应用技巧,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出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和潜力。
因此,很多孩子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就缺少了发掘的机会。
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实行这种教学方式,学校的课程内容非常烦琐,难度也很大。
所以,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按照课本记住知识点来完成作业和考试,而且也让我们的求学之路过程杂乱无章,缺少成体系的掌握。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对于一个不怎么用功的学生来说,我在我们教育系统中摸爬滚打了九年,慢慢起伏,持续努力。
我的中考成绩390分不算好,但在我的意料之中。
当然,我没有放弃学习,开始利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寻找学习的源泉。
我尝试了很多学习方法,例如利用网络、阅读、参加辅导等,最终在高考时获得578分的高分。
我的教育旅程案例随笔
我的教育旅程案例随笔引言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塑造一个人的思维、价值观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篇随笔将介绍我个人的教育旅程,并分享其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小学时期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敬重的老师。
她用她的爱心和耐心,鼓励我不断探索知识的世界。
在她的指导下,我培养了阅读的惯,并逐渐形成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兴趣。
中学时期进入中学后,我面临了更加严峻的研究挑战。
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管理时间,制定研究计划,并锻炼自己的研究技巧。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加入学校的学生会和辩论队。
这些经历不仅帮助我发展了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的精神。
大学时期进入大学后,我选择了法律专业作为我的主修方向。
这个决定源于我对法律领域的兴趣和渴望为社会服务的愿望。
大学期间,我研究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参与了一些实践项目和模拟法庭的比赛。
这些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法律领域的理解,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研究生时期在攻读法学硕士期间,我进一步专注于特定的法律领域,主要是国际商法和知识产权法。
我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完成了一些论文,并与一些国际法学学者进行了合作。
这个过程让我在法学领域深造,并提高了我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结论我的教育旅程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带给我不同的经验和启示,成功与挫折都成就了我今天的自己。
通过教育,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拓宽了我的眼界和视野。
我相信,教育将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并在我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的教育故——漫长艰辛的教育之路
我的教育故事——漫长艰辛的教育之路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深感教育这条路真心不易走,前方重重挑战不期而至,这是一份需要教育者付出一生努力去学习和领悟的高尚职业。
最初接触三年(1)班,看到班级纪律以及学生学习,内心焦虑万分。
在纪律方面,很多孩子坐姿都不端正,上课想站就站,经常未举手就发言,整堂课下来,学生就像盘散沙,我总是要时不时停下来整顿纪律,多少会影响到教学进度。
早读和午间经常有学生迟到,只要任课教师一离开班级,教室便成了菜市场,乱糟糟的情况令我头疼不已。
一些较叛逆的孩子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打架事件屡禁不止。
在学习方面,后进生较多,犹如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些孩子当中,多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很差,上课容易走神,不专心听讲。
甚至有个别孩子,如果不提醒,可以从上课铃响后一直发呆到下课铃声响时。
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一种是作业没能及时完成,甚至没做。
另一种是作业随便应付,字迹潦草。
混乱的局面“逼”着我必须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在纪律方面,我采用“星星”奖励法。
并且在班级中选拔出两位纪律委员负责管理,当每节课铃声响后,纪律委员就到讲台前,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然后把表现好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
当我一走进教室,就把名单投影出来,全班都为上榜的学生鼓掌,如果学生每节课前准备都表现好,就在纪律榜上贴一颗星。
午间时分,我将其专门留作练习写字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
学生们一旦有任务需要完成,就不会再把精力放在闲聊上。
我又派纪律委员坐在讲台前观察台下学生的表现,也是把表现好的学生名字记下来,再进行与上相同的奖励。
在学习方面,我采用盖章法。
我会根据他们作业中我所给的等级,给予适当奖励。
如果得“优”或者本次作业比上次进步了,就在相应的那张作业评级旁盖个“笑脸”。
对于后进生,我将他们视为“未来进步之星”,我为每个“未来进步之星”都安排了一位辅导小老师,小老师负责平时的听写。
小老师之间,未来进步星之间都各自进行比赛,看看谁教的学员进步最大。
我的教育旅程
我的教育旅程
小学
我在小学开始了我的教育旅程。
在这个阶段,我学会了基础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
我还在音乐课上研究了弹奏乐器,培养了对音乐的热爱和感知能力。
初中
初中是我教育旅程的过渡阶段。
我开始接触更广泛的学科,如科学、历史和地理。
我也开始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学校乐队和社团。
这些经历为我提供了与同学们合作和领导团队的机会。
高中
高中是我教育旅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我选择了文理科的专业课程,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数学、物理和化学。
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学术竞赛和辩论活动,这提高了我的研究和辩论能力。
本科
我在大学选择了法律作为我的主修专业。
在这个阶段,我研究了各种法律原则和法规,并通过参与模拟法庭辩论和法律研究项目来提高我的实践技能。
我还参加了法学协会,并与同学们一起组织了各种法律活动。
研究生
我目前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
这个阶段,我专注于深入研究特定领域的法律知识,并进行独立的研究项目。
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扩展了我的学术视野。
总结
我的教育旅程丰富多彩,让我不断成长和自我提升。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获得了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了合作和领导能力。
我对未来的教育旅程充满期待,希望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的教育苦旅经典语录
我的教育苦旅经典语录——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实和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
”——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
“真正的精神力量则表现在人的善良、敏锐和宽宏大量上。
只有善良、宽宏大量才能使人成为坚强的人。
”“人最可怕的不幸,就是精神空虚。
”——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
“信仰神圣的东西、信仰理想,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根源之一。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在同志处于不幸、危险之中,丢下不管,对待别人的痛苦、忧伤,采取冷漠的态度是不体面的。
道德上的聋子、瞎子、心灵麻木不仁,这是一种最恶劣的毛病。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公德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
他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同情人、关心人的品质最为有效。
从小引导孩子为他人付出是培养同情心的重要途径。
——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在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杰出的教育家当中,我以为先生关于书籍的作用和阅读的阐述是最为全面、深刻和生动的。
他指出,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学习愿望,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一本好书开始的,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如此振聋发的声音,将永远在广大师生的心中回响。
——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
学会合作是当今时代全球性的教育主题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在教育实践中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作出了诠释。
比如,他说:“儿童的孤独,是学校生活最可怕的不幸之一,如同怕火那样可怕。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我们尊敬的并不是白发本身,而是白发本身以外的东西。
”“不善于尊重人,你就如同一个对着大海那美丽的波浪吐着唾沫的浪子。
大海还是那般雄伟而且美妙,你的共同的文化财富,和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相比,苏氏的主张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他断言,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是不可能指望他爱他人爱祖国的。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心灵的启迪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心灵的启迪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心灵的启迪心灵的启迪——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禅宗有言:"借来的火,照不亮自身的心灵。
"意思是:不是自己体会和领悟到的真理,不能真正属于自己。
然而,借来的好书,倘若能够用心品读,细心体味,领悟其中的精髓,则可获得心灵的启迪。
如阅读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鲜活的、精彩的、精准的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作者博大精深的教育力量与智慧!一、在"精神的雕像"中建构崇高的教育思想感谢我可爱的光复小学,让我在今年的暑假走进《我的教育苦旅》,感受了高万祥所感受的一些教育家、特级教师的伟大与崇高。
陶行知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圣人,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非同一般。
他美国的同学称陶行知为"最中国的学生".他认为:"老百姓把孩子送进你的学校,便在不知不觉中把整个家庭托给了学校。
办学如治国,眼光要远,胸襟要大,否则事情会愈办愈局促。
"一位教师如果能够时刻践行这样的理念,把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放在治国的高度来对待,那么我们的办学质量将有多高啊!对照自己,时常感觉每一天的工作似乎都"鞠躬尽瘁"了,然而现在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狭隘,每天都只是做着眼前的事情,又如何能够实现"教学生六年,育学生六十年,为国家六百年"呢?想来真是惭愧!另外,先生的"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精髓。
夏丏尊先生在《教育的'背景》一文中尖锐地批评道:"教育上的第一件事要以人为背景……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学店的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中间但有知识的接受,毫无人格上的接触,简单一句话,教育者是卖知识的人,被教育者是买知识的人罢了……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言辞虽犀利,我校也虽然没有这样的现象(或极少极少),然而人格的完善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我的教育旅程
我的教育旅程引言我的教育旅程是我追求知识和成长的旅程。
教育给予了我机会去了解世界、探索自我,并提供了我实现梦想的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教育经历和对教育的看法。
学前教育我从小就对研究充满热情。
在我学前教育时期,我参加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通过游戏和互动培养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段时间对我日后的研究惯和认知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础教育在我进入小学后,我开始接触更多学科和知识领域。
我对语言和数学特别感兴趣,并努力在这些领域取得好成绩。
我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和竞赛,这为我建立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教育高中时期,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
我选择了文科方向,并选修了法律课程。
法律课程引发了我的兴趣,我开始对法律体系和公正感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努力研究,为日后进入法学院做好准备。
大学教育进入大学是我教育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选择了攻读法学学士学位,以深入研究法律领域。
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法学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
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法律的应用和作用。
研究生教育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我决定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为我提供了更深入的法律研究和实践机会。
我参与了各种研究项目,并完成了一篇关于法律伦理的论文。
这段时间让我在专业领域内更加成熟和自信。
结论我的教育旅程不仅给予了我知识和技能,还塑造了我的人格和价值观。
通过教育,我学会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改变命运和实现梦想的一把钥匙。
在未来的旅程中,我将继续追求研究和成长,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以上是关于我的教育旅程的介绍。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篇一、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我的教育苦旅》第二辑“人就是目的”中,我认识了一位爱读书爱学生的高万祥老师。
高老师特别注重阅读,他说:“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
”“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
”“享受阅读,不需要理由。
”他提倡学生阅读的同时,更鼓励老师的孤灯阅读,他认为“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和教育者应有的力量。
”是呀,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阅读的寂寞,何曾去感受阅读还是一中力量呢?高老师还教育我们必须拥有爱心,因为“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的‘护照’。
”在“语文的诗意”一辑中,也使我认清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
为了考试,我们教师曾把教材看成了“教条”,把“标准”当作了“套子”。
高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是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期盼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我们谱写的是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
”已经教了近二十年的语文课,使我对语文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我自己的不断学习与教学中,我渐渐感受到了语文的美丽与魅力,我也尽力让语文的这份诗意去感染我的学生。
篇二、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我很赞赏高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真正教育家的品质还在于他的思想”。
这句话,每个教育家他们对待人生、教育,都有他们独特的思想,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镇西老师说,“名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他们从点滴做起,从每一天做起。
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动激情就永远不会成功。
成功来自激情,来自不懈追求卓越的努力。
”“教师,须激情似火;教师,须师爱荡漾;教师,须功底厚实并富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干教师这一行的,只要永远热爱孩子,永远拥有童心,便永远拥有年轻。
”于漪老师正是如此……他们热情而宁静,执着而淡泊;以学问为人生,以人生为学问;不圆滑也不迂腐,不清高也不世俗,不时尚也不“土帽”。
也许正是这一切,才使他们的.教育事业和人格在世人面前有特别亮丽的魅力,我们今天的教育才能走的这么远!这些教育家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挚爱孩子的心。
我的教育旅程(事例)
我的教育旅程(事例)我的教育旅程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我教育旅程的起点。
我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了基本的研究惯和社交技能。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我学会了合作和分享。
- 在幼儿园阶段,我开始接触基本的学科知识,如数学和语言。
这为我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等教育- 在小学阶段,我进一步研究了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
这个阶段,我开始系统地研究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 我还参加了各种课外活动,如研究音乐、绘画和体育。
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学校生活,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
中等教育- 中学是我教育旅程的关键阶段。
我开始为高考做准备,研究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知识。
- 在中学期间,我选择了文科方向,主修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
这个阶段,我逐渐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高等教育- 高考后,我进入了大学,开始接受高等教育。
我选择了法学专业,追逐着我的梦想——成为一名律师。
- 在大学期间,我研究了法学理论、法律实务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我也积极参加法律实和法律研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研究生教育- 毕业后,我决定继续深造,报考了法学研究生。
在研究生阶段,我专攻了国际法和人权法等领域。
- 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写作,努力探索法学的前沿问题。
- 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学术研究,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旅程总结- 我的教育旅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我不断研究、成长和进步。
- 教育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育,我得以挖掘自己的潜力,为实现人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我相信,教育是一生的事业,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追求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我的教育苦旅
我的教育苦旅教育是一种旅行,沿途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种磨砺,更是收获的一份份真情。
我是一个理想教育者,总是怀揣着一种对教育的梦想,在艰难的教育道路上徒步着。
我不喜欢教育的路一帆风顺,因为那会缺少一种真实的感觉。
我一直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这样我才会看见自己的前面要走的路。
我一直都很羡慕李镇西,袁卫星,程红兵等教育名家,他们总是引领着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看见了教育的理想之花。
但是当我们每一个真正的普通教师实践起他们的教育观时,我们不禁会困惑,不禁会迷茫。
他们的教育理念到底适不适合我们?每当我看见无数的老师总是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的面孔,保持那一贯的教师威严时,我心里面在思考,我们只能通过这种威严来让我们的学生心服口服吗?我们就不能通过更好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吗?我想每一个对教育都怀揣理想的人都希望能与学生更加亲近,做学生的朋友。
但是当我们深入到教育实际中去时,我们却会发觉这种理想实践起来是多么的难。
当一名名新的年轻教师,在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碰壁,失望。
因为当他们过多的与学生成为朋友后,自己在学生面前就会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以至于学生都毫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最后老师失望的败下阵来。
所以,我一直很困惑,但是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只有当我们去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这个度时,我们才可能会发现一条更好的教育之路。
当然,教育永远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漫漫长路。
只要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就会到达教育的理想彼岸!怎么具体分析一堂课。
我想大概有以下要素:一是目标。
我们指有所得,就是指达标。
老师有课程意识,首先要有效率意识。
目标要设法让学生知道。
学生明白了,就会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就像春游一样,学生知道了景点,兴致就浓。
二是内容。
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材内容。
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所教的内容,越是把握准,达标速度就越快。
三是程序与策略。
这是指一堂课的先后顺序、转换办法、导入形式、手段创新等是否自然、是否有效。
我的教育之旅
我的教育之旅引言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之旅是我生命中最珍贵且有意义的经历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育之旅中的成长、挑战和收获。
学前教育我从小就对知识充满好奇,学前教育时期是我开始培养研究兴趣和基础知识的阶段。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培养了我对语言、数学和社交技能的兴趣。
我还参加了音乐和绘画课程,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
中学时期进入初中后,研究内容逐渐扩展,我开始接触更多学科和知识领域。
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学课程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我开始研究英语和历史等人文科学,开启了对语言和历史文化的探索。
大学时代进入大学后,我选择了法学专业作为我的研究方向。
在法学院的研究过程中,我接触了广泛的法律知识,研究了法律的理论与实践。
在各类法学课程和实实践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和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研究生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我选择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在研究生阶段,我深入研究了特定领域的法律知识,并进行了一系列独立的研究项目。
通过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我不仅增加了学术见解,还拓展了自己的人际网络。
结束语我的教育之旅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旅程。
通过教育,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育给予我坚定追求知识的信念,也让我意识到终身研究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着研究的态度,不断成长和进步。
我期待未来,继续在教育之旅中探索和发现。
参考资料- Personal experience- Academic studies。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
我的教育苦旅读后感教育,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我的教育旅程,可以用“苦旅”来形容。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一直被严苛的学习压力所紧紧束缚。
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我每天早早起床,背着沉重的书包奔波于学校和补习班之间。
课后,我无暇玩耍,而是坐在书桌前埋头苦干。
每当夜幕降临,我仍然困在课堂上,在熟悉的知识海中徘徊,无法自拔。
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
然而,苦中也有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思考者和成长者。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人生智慧的积累和心灵的启迪。
通过不断努力和思考,我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它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教育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知识是一种强大的资本。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识,从而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坚持每天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教育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
教育让我们明白了道德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的教育苦旅中,我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们的经历让我深深反思。
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要追求真理、追求美好。
这些都是教育带给我的宝贵财富。
最后,教育是滋养心灵的泉源。
在漫长的学习旅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温润了自己的心灵。
每当遇到瓶颈和困惑时,我会静下心来思考,寻找答案。
这个过程远比知识本身更为珍贵,它让我从内心独立思考,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尽管我的教育旅程充满了苦涩,但我坚信,这样的经历是值得的。
教育是塑造我们的灵魂,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在将来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
我相信,我的教育苦旅会成为我成长的底色,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和充实。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苦旅,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意义。
它不仅给予了我知识的力量,更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追求和人生目标。
教育,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永远热爱和坚守的事业。
我的教育历程
我的教育历程
小学时期
- 小学时期是我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我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我在小学期间研究了汉字、数学、英语等基本科目。
- 我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例如绘画班和音乐班,培养了我的艺
术和音乐才能。
初中时期
- 进入初中后,我开始接触更多学科,如物理、化学和生物。
- 我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学校的辩论队和篮球队。
- 我努力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为进入高中打下了基础。
高中时期
- 高中时期是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选择和准备的重要阶段。
- 我选择了理科方向,专注于数学和物理等科目。
- 我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创新竞赛,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和义工活动,培养了领导能力和社交技能。
大学时期
- 进入大学后,我选择了法学专业。
- 在大学期间,我研究了法理学、合同法、刑法等法学核心课程。
- 我参加了学生法律协会,担任过职位,提高了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
- 我还参加了一些法律实,获得了实际案例处理和法律研究的经验。
研究生时期
- 研究生阶段是我进一步深造和专业化的阶段。
- 我选择了法律硕士(LLM)专业继续深造。
- 我研究了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等专业课程,拓宽了自己的法学知识。
- 在研究生期间,我也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并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
结语
- 教育历程是我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 我通过不断研究和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学术和社交能力。
- 我将继续注重学习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的教育苦旅
有梦想,就有希望-------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教育是一种旅程。
高万祥老师在他从教二十多年来,勤于思考,不断追寻,用质朴的文字把我带入到了他的教育旅行之中。
他坚守着历代教育家的理想信念,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进行新教育改革,用诗意的语文带领老师和同学们前进。
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高万祥老师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引人思考。
寻找“精神的雕像”曾经有位专家说道,用优秀的事迹去激励孩子,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往往能使我们不断反省,不断超越,不断进步。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也要为自己寻找“精神的雕像”。
在《我的教育苦旅》的第一部分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张伯苓先生。
他身为一代宗师,处处严以律己,用高尚的人格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创造了历史上的南开奇迹。
为了办学,他四处奔走,努力募捐,靠“化缘”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
而张伯苓自己却过着清廉的生活,住在简陋的平房里。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身习惯,他当众折断烟杆,从此戒烟。
正所谓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
要做好一名老师,首先要从注重自身的修养做起。
张伯苓先生为人师表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到骨髓和血液中去,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引导和教育孩子们。
建设书香校园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纸质阅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现在的孩子喜欢上网,玩游戏,却不喜欢读书。
但是,无论什么都取代不了书籍的作用。
我们的学生需要读书,我们的老师更需要读书。
高万祥老师在书中提到,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优秀书籍的培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
” 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需要带动他们走进精神的王国。
我想教师本身首先要爱上阅读。
拥有了对读书的热情与爱,我们才能更好的告诉学生如何探索浩如烟海的书籍世界。
感想-我的教育苦旅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唐山市丰润区西实验小学鲁晓青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而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很空虚和迷茫。
10年来我工作在教育的一线,除了教育理论很少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
所以虽然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总有一种想突破些什么,又不知是什么需要突破的感觉。
阅读高万祥的《我的教育苦旅》,我顿觉心胸开阔,那些教育大家超脱的情怀、可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使我的生命不再苍白和黯然,而是变得开阔、灵动、鲜亮。
我不知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我的心情,总之,我学习了,收获了,并心中默默感谢着。
在阅读大爱陶子这一章节时。
给我印象极为深刻地是陶行知老学者对儿童的了解和关爱。
“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学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
做了一个纸鸢飞不天,是有齐柏林的飞船造不成功的踌躇。
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
他没有打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
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
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一个爱人被夺取一般的伤心。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读到这些话时,我惭愧无比,回忆起了教学的一幕幕……我性格率直,做事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虽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缺点,但也就是由于此性格使得自己在处理孩子问题上,难免有时会简单、粗暴,缺少慈母的关爱,缺少母性对孩子们特有的呵护。
尽管心中对他们无限的喜爱,尽管大声的训斥是带着一种恨铁不成的爱意。
但孩子们体验到的是老师对他们的排斥、否定,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自己永远也成不了乖孩子。
所以我马上想到可以用两个字来评价这种教学行为——失败。
但失败之余,我还是要由衷的感谢陶行知老学者,感谢高万祥老师,因为从他们们的字里行间,我找到了教育失败之根,顿悟出了教育成功之源: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样高,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想想孩子们所想,或者回忆一下孩童时的我,杜绝简单粗暴,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想到此我的孩子们都浮现于我的眼前,多么灿烂的笑脸、多么稚嫩的声音,突然他们长大了,他们是瓦特、爱迪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为此折服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9篇
精选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汇编9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
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
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
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2寒假是孩子们期盼的,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让自己有点困扰。
作为青年教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
语文论文 (2)
让学生生活在语文中——读《我的教育苦旅》[ 2007-5-8 10:01:00 | By: xingkong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
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是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分析那位教师成功的原因时,说:“这种准备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阅读。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这几句话道出了那位老师用“一辈子”来准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看了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我的教育苦旅》是我国优秀教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高万祥所写的一部教育随笔,它分“精神的雕像”、“人就是目的”、“语文的诗意”三辑。
现对于高万祥校长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注重平时的积淀,怎样让学生一生都浸润在语文中,他的几点做法颇有启迪:一、让一份优秀报刊伴随学生成长我们都懂,阅读报刊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吸收过程,不仅眼可受益,更会濡溉终身。
高老师要求全校学生每人必须至少订阅大语文方面的一报一刊,让这一朵朵鲜艳的语文之花绽开在每个教室和学生的朝朝暮暮之中。
这一点,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做,但我们缺乏持久性,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指导、评价,随意性太大,因此看起来实效不大。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坚持天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报刊,指导他们如何读,指导他们开展书评报评活动,指导他们开展读书读报的交流活动等等,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报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每日和神圣相约高校长要求全校各班推广“每日赠言”活动,要求学生都每一条都抄在日记本上。
每天阅读名言,每天和神圣相约,每天接受心灵的洗染。
教育,传道解惑也,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潜物油无声”,当孩子们每天读着这样启迪智慧的,催人奋进的语句,自会“日省三身”,自会让心灵更加纯净,让精神更加高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苦旅
教育是一种旅行,沿途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种磨砺,更是收获的一份份真情。
我是一个理想教育者,总是怀揣着一种对教育的梦想,在艰难的教育道路上徒步着。
我不喜欢教育的路一帆风顺,因为那会缺少一种真实的感觉。
我一直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这样我才会看见自己的前面要走的路。
我一直都很羡慕李镇西,袁卫星,程红兵等教育名家,他们总是引领着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看见了教育的理想之花。
但是当我们每一个真正的普通教师实践起他们的教育观时,我们不禁会困惑,不禁会迷茫。
他们的教育理念到底适不适合我们?
每当我看见无数的老师总是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的面孔,保持那一贯的教师威严时,我心里面在思考,我们只能通过这种威严来让我们的学生心服口服吗?我们就不能通过更好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吗?
我想每一个对教育都怀揣理想的人都希望能与学生更加亲近,做学生的朋友。
但是当我们深入到教育实际中去时,我们却会发觉这种理想实践起来是多么的难。
当一名名新的年轻教师,在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碰壁,失望。
因为当他们过多的与学生成为朋友后,自己在学生面前就会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以至于学生都毫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最后老师失望的败下阵来。
所以,我一直很困惑,但是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只有当我们去处理好老师与学生之间这个度时,我们才可能会发现一条更好的教育之路。
当然,教育永远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漫漫长路。
只要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就会到达教育的理想彼岸!
怎么具体分析一堂课。
我想大概有以下要素:
一是目标。
我们指有所得,就是指达标。
老师有课程意识,首先要有效率意识。
目标要设法让学生知道。
学生明白了,就会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就像春游一样,学生知道了景点,兴致就浓。
二是内容。
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材内容。
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所教的内容,越是把握准,达标速度就越快。
三是程序与策略。
这是指一堂课的先后顺序、转换办法、导入形式、手段创新等是否自然、是否有效。
四是教师素养。
这是指专业品质的高低。
如热情、民主、真诚表达与沟通能力等。
五是学习状态与结果。
这是指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度、课堂氛围、参与程度、目标达成与否等。
教师的专业知识
2008-11-30 19:45:34| 分类:摘录收藏|举报|字号订阅
“教师知识”(teacher knowledge),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知识必须能体现教学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独特性,即能够说明教师知识在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中的独特规定性与不可替代性。
教师知识不仅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需具备的智力资源,而且,其丰富程度和运作情况也直接决定着教师专业水准的高低。
教师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18世纪以前,人们在传统上认为,教师所需要知道的就是他们所要传授的,也就是教师所教“学科(内容)”方面的知识。
从19世纪早期,人们认识到,教师不仅应当知道他们所要教授学科的知识,还应当懂得如何进行教学的“如何教”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除了学科(内容)知识外,教师还需要学习关于教学的知识。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教师知识的内涵不断拓展。
一般认为,教师知识除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以外,还包括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教学环境知识、自身知识和有关当代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等等,人们开始不断探索着较为完整的教师知识结构。
1986年,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在对当时美国的教师资格评审制度进行研究时提出了批评,认为教师学科知识中遗漏了一项重要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师资格评审制度中应当重新重视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他看来,学科教学知识包含在各学科中,是一种可教性的学科知识,它表现为如何以最佳方式呈现特定的主题——模拟、图解、举例、解释和示范等;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该主题前的情况和困难的了解,以及帮助纠正学生错误的策略等方面。
1987年,舒尔曼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知识的一个分析框架。
他把教师知识分为七大类,具体为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等。
他还明确地指出,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教师面对特定问题进行有效呈现和解释的知识,而且是前述七类知识的核心。
在舒尔曼看来,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教学专家必备的重要知识,是教师理解自己专业的特殊形式,通过它将学科专家和教师区别开来。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被后继者不断发展和探讨。
主要从两种不同的路径进一步继承和探讨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其一是静态分析。
格罗斯曼、格迪斯和塔米尔等学者,围绕舒尔曼对学科教学知识所下的定义,拓展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应当包括:对学科知识呈现顺序的理解、教学表征和策略、对课程资源与评价的看法、
对学生先前概念和其他影响学习因素的了解等。
其二是动态建构。
古德蒙兹多蒂尔、卡特、科克伦等一批学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在教学中融合多种知识形成的,这些知识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评价知识、学生知识、学校情境与文化知识等。
尽管后继者的研究路径不同,观点也有所分歧,但研究者们共同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并不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几种知识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合金”,其性质不同于融合前的任何一种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提出,为“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知识”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不是直接可传授的“静态知识”,也非可以独立于教师之外的“纯粹知识”,它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把学科知识、课程知识、评价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综合运用”之后,经由教师自身价值观做出判断、选择、重组而形成的动态知识,是教师主动建构的结果。
这一内涵正好吻合了加拿大学者康奈利(F. Connelly)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实质。
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正如“学科教学知识”一样,出自教育经验不是某种客观的和独立于教师之外而被习得或传递的知识,是一种与教师教学实践活动联系更为直接的特殊知识,并存在于教师知识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