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5课《文化创新》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5课《文化创新》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5课《文化创新》教案设计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理解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认识文化创新的作用以及文化创新在新时代的价值和作用。

激发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落实策略通过[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探究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认知,并在[体验导行]中提升认识、加深认同。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年光似鸟,事事如棋。

30年多前,中国在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拉开改革的大幕,30多年后,中国人民共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行;300年前,数千万普通百姓走上“闯关东”的漫漫征途,300年后,一部史诗般的《闯关东》创作完成。

让我们再次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段——播放视频:《闯关东》片段问题:谈及《闯关东》等优秀作品的创作,有人认为,它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与聪明才智,你认为呢?方式二:话题导入播放背景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时展示山东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并创造出众多有影响的作品的事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我们本土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问导入新课:乔羽先生之所以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歌词,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要素在其他的文化创新中是否同样重要?方式三:材料导入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他把传统的民歌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方式四:典型案例导入(课前准备:确定采集民歌、童谣的活动主题。

高中政治 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重点学习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所以本节课主要探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本课主要就是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都观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了解一些奥运知识,所以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水平还不够,缺乏框架性的认识;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能力、自我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能力目标〗①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②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赏析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②通过探究《金镶玉》等奥运元素的成功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③通过了解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①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界和融合。

②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构思】〖设计理念〗(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分析】1、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是第三、第四两课的一个延伸和升华,文化多样性要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继承性则要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立足课时结构:《文化创新的途径》则是在第一框社会实践与文化的“决定与反作用”知识原理讲解后,进一步了文化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最后则分析了文化创新中两种错误的倾向,归纳出我们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基本途径:正确处理两对基本关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实例的播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辨别文化呈现的特色与不足(2)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范围的合作讨论,产生智慧的火花。

(3)深入、辨证地思考问题与创新的能力: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初步具备事物不断发展,文化需要创新,人生追求进步的价值发展观和人生观。

(3)能辨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教学重、难点】(1)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的正确方向。

【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三二一”教学法(三学:学生自学,小组竞学,教师导学;两练:课上练,课下练;一小结)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学生展示自学成果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___________,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人教版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word教案

人教版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word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 基本途径:(1)对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纵向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

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对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角度)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①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其他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错误倾向。

3.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练习:1.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

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这说明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我们应积极尝试不同的草本植物2.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高中政治 5.2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5.2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

《文化创新》【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学习重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在于_____________。

2、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决定________________;社会实践是____________ 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1、必要性(原因)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_______________,所以要发展先进文化。

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

2、重要性①作用:文化创新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义: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

三、如何创新1、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2、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外来文化)为什么: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和,可以学习和吸引各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能够突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如何做: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和科学分析的态度,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创新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创新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标导学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理解文化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

3.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来完整地把握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说明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参与文化创新的积极性。

问题探究1.毛泽东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

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

”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上述论断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2.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是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文化团体发起并主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

活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倡导全国的媒体和宣传机构,策动全国的作家、诗人、电视人、摄影家、书画家、新闻工作者和经济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加盟大采风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创作出反映世纪中国时代强音的优秀作品;弘扬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单位,总结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经验;交流探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全民奔小康的成功之路有效途径;协助地方单位解决需要解决的部分实际困难。

(1)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深入到各个领域进行采风活动?(2)当代文艺工作者面临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教材预览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在继承的基础上______________ ,都包含着 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二、教法学法(1)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2)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实践。

(2)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难点:(1)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题曲音乐,带领学生一起思考,谈谈该影片为什么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对文化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成功表明:文化要想发展,就需要文化创新。

那么,文化要怎样创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化创新的途径。

2、讲授新课(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美国梦工厂年度影片《功夫熊猫》在全球火热上映。

学生观看片段,探讨它的制作秘籍。

合作探究:从《功夫熊猫》的制作秘籍看,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呢?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政治作业设计双向细目标
题号题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试题层级知识点
认知层级
获取和
解读信

调动和
运用知

描述和
阐释事

论证和
探讨问

政治
认同
科学
精神
法治
意识
公共
参与








性了







1 选


文化创新的意义√√√√√
2 选


文化创新与借
鉴、融合
√√√√√板书设计(知识点与答题技法匹配图)
知识点(知识结构图)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

2.文化创新的途径
选择题答题技法
1.审题:初读材料,
审题目选项,明确考

2.根据考点,带着问
题,再读材料提取整
合信息,画出关键词

3.结合所学知识选择
调用与材料信息相匹
配的知识点,分析选

4.得出正确答案
综合题答题技法
1.审题:初读材料,审题目,明确
任务单与限制条件。

2.根据任务单,再读材料,提取信
息,画出关键句。

3.结合所学知识整合调用与材料信
息相匹配的知识点。

4.按照评价标准规范表述:(1)分
维度以及逐条作答;(2)语言表述
结构完善,体现知识点和材料两个
要素;(3)层次分明,答案序号化;
(4)用专业准确的政治学科语言表
述。

5.核对答案,查漏补缺。

高中政治 2.5文化创新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学案

高中政治 2.5文化创新第一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学案
探究二;文化创新的作用
【问题导思】
应文化部邀请,2012年8月13日、14日晚,某某省某某市柳琴剧团携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晋京参加“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沂蒙情》跌宕起伏的剧情紧扣时代脉搏,对照
现实人生,深深吸引了现场观众。精美的舞台美术,变幻的多彩灯光,更增添了剧情的独特韵味和良好的戏剧效果。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首都观众的热情丝毫不减,掌声一次次响起,喝彩与叫好声不绝于耳。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
4.理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教学重、难点:重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难点: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教学方法:情景导学读书指导问题教学法
教学内容:
学习内容及过程:
1.现代柳琴戏《沂蒙情》的创作对于民族文化繁荣有何意义?
【提示】 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新的艺术内容,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历久弥新,使民族文化更加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有同学认为,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对此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提示】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但文化创新的成果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提示】 文化创新的源泉就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提供的素材是文化创作者产生灵感的基础。经常深入群众,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激发创作灵感,推动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别人的创作灵感是“借”不到的。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文化创新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创新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 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运用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说明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 能够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糟粕,分析“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提高对文化的分析、鉴别能力。

•通过对文化创新途径和过程的认识,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提高参与文化创新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意义。

•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为文化创新贡献力量。

•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宽容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克服文化“守旧主义”和文化“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创新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探究交流】课本第48页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2、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新可以起到哪些作用?【探究交流】课本第49页1、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哪些作品?读后有何感受?2、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不同?(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1、创新的意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也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4.培养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以文化创新助力社会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我国文化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习惯。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文化创新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创设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1.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强调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醒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
3.强调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文化创新现象,积极参与文化创新实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文化创新途径,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至少三种文化创新现象,分析其创新点及产生的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下节课分享。
3.强化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文化创新的相关问题。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外来文化如何本土化?”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鼓励学生提问,师生共同探讨,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3.现代文化创新:分析现代科技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如网络文学、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文化形态的诞生。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观看《战狼2》宣问题:为何如此成学生回答:(成功之处好在哪?国产,创新……)
教师点拨:战狼2》的故事背景是非洲发生的暴乱,中国海军辅助撤侨。在片尾处,人们扔下枪械,主角举起国旗,穿过交战区这是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一幕。影片映照着当下时代潮流和中国在全球化下的新位
〈过渡语〉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那么实现文化创新我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走
1
课题
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2.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3.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
1.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
2.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赏析电影作品,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2.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源自进行文化创新。教学重点、难点
1.文化创新的途径。
2.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猜一猜:2017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逆袭好莱坞”的一年,有创新性的作品层出不穷。目前为止,哪一部电影是中国票房冠军?
问题:这部创新性的影片,给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带来了怎样的启
●教师归纳,引出课题
〈过渡语〉首先我们明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请大家拿出导学案,将关键词标注出来,带着这些目标,走进我们今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

课题:文化创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识记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构建知识体系,系统掌握本课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掌握解答主观题的答题模式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对文化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文化创新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

随着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意义日益凸显出来,本课主要学习文化创新的源泉、途径和作用。

四、学情分析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本课复习时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2分钟)图片导入(二)导学案反馈(1分钟)【教师】绝大部分同学的导学案完成的相当不错,做到了内容正确、书写工整,用语规范,评价合理,老师看到了大家的进步,为我们自己鼓掌。

【教师】当然,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大家再接再厉。

存在问题:预习自测第6题个别同学出现失误,原因: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三)齐读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四)课堂设计:家喻户晓的《熊出没》,所获殊荣连连。

为了设计《熊出没》场景,主创人员多次到哈尔滨东北大森林实地考察,广泛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

在华强公司,员工们的生活格外有趣,走廊上可经常看见同事们在挤眉弄眼,模仿狗熊走路、说话。

熊大、熊二的形象借鉴了中传统熊的憨憨傻傻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又重新挖掘。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文化创新的作用〔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5〕文化创新的途径〔6〕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2〕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3〕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难点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文化的发展本质上又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这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正文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学生活动:“忆一忆〞文化是如何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正确的态度+一律平等的原那么+尊重培育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形成新的文化。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Why: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活动:听三首不同时代的歌曲,结合教材,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南泥湾》反映的是战后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实践活动,《年轻的朋友》反映的是80年代的幸福生活,《走进新时代》那么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P49的材料或是举出一个身边的文化事例,分析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本课设计意图(一)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〇@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〇@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〇@文化创新的作用。

〇@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〇@文化创新的途径。

〇@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〇@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

〇@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

〇@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〇@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分析(一) @本课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由引言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两个框的内容构成。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设三个目。

@第一目“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通过活动导入,引出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开启下文。

接着阐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无论是思想理论、73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如果不能反映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不能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它们的生命力也就衰竭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葆美妙之青春,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同时,社会实践不断发展,也为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好的资源、条件。

@第二目“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主要阐述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正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过来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请引导学生体会: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层意思是从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上讲的。

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与哲学》课中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这一教学内容。

@从文化自身来说,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

任何民族的文化,如果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回答新问题,为实践发展起推动作用,它的生命力也就衰竭了,也就不存在发展前途。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文化的生命。

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前途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大小。

中华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呈现出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巨大的创造力。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可见,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第三目“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因此,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不是在书房里苦思冥想,而只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深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关注他们的根本利益,从他们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实现文化创新。

事实证明,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作品,无不是源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设三个目。

@第一目“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通过活动导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借鉴的过程。

第一目侧重说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尊重传统文化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统一的。

如果不结合新的时代特点,74不根据新的社会实践要求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

@第二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并赋予时代的活力,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文化创新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长处。

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经过综合创新,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创新史,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互融合、不断创新的历史。

没有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争妍斗艳,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也就没有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不同民族文化是有差异的。

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甚至冲突。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展、要创新,就不能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就盲目排斥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而要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汲取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长处。

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第三目“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克服“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

但是,如果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那么,也就谈不上文化创新。

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即“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也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

关于“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第十课中还会涉及到。

@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创新,就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大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二) @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一介绍了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

古代称民歌为风,因此称搜集民间歌谣为采风,现在泛指搜集民间一切民俗、艺术等材料。

这次活动突出的是实现小康、环保旅游、城镇建设的主题,以中小城市、乡镇和西部开发建设为重点。

采风的目的是为了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要引导学生明白采风从民间得来的活生生的艺术形式和材料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可以为文化创作提供新的素材、新的艺术形式、新的灵感等。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采风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与源泉。

@探究活动二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社会实践对文化作品有不同的影响,认识实践是文化创作源泉的道理。

@探究活动三介绍了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书体——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引导学生举出其他发展、繁荣文化的例子,例如,齐白石对国画技法的发展等,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75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探究活动四旨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源泉的道理。

@探究活动五结合雕塑艺术、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创新是一个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探究活动六结合“孝”这一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创新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一道理。

@探究活动七旨在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探究活动八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实现中华文化创新要善于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综合创新。

@探究活动九引导学生辨析三种不同的观点,形成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其次,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要对传统文化超越创新,就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创造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新文明。

在这里,超越创新和批判继承是相辅相成的,批判继承是超越创新的基础。

没有批判继承,所谓超越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反过来,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必然要求,没有超越创新,所谓批判继承就毫无意义。

所以必须既坚决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倾向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又高度地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传统保守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对我们来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点上,坚持把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又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赋予它以崭新的时代意义,使之同时代精神相融合,努力开拓、创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同时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76(四) @相关资料@守旧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之一。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袭旧的习俗、观念、制度等,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民族虚无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之一。

它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是相关的,是虚无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民族虚无主义无视民族特点,抹煞民族差别,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甚至认为民族是虚构的概念,从根本上否认民族的存在。

三、@教学建议(一) @教学提纲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3)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2)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 @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2)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 @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 @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77(二) @课时安排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