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

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

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

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某=a 〔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三、说教学策略〔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方案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那么。

〔二〕教学学法分析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两边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设计意图】天平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1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

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

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重量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的质量 + 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2.出示教材第64页的第二个天平图。

冀教版《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式的定义,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等式解决简单的方程和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掌握编写等式式子,学会转化等式的工具和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等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等式的基本性质3.等式的转化方法和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出示如下问题:“100+200=300和200-100=100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思考,与同桌交流,了解学生对等式的理解程度。

(2)老师给出一个简单的等式:5+3=8,让学生回忆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等式是什么,写在黑板上。

2. 讲解与练习(1)等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P34-35,了解等式的定义和基本表达方式。

在课堂上针对定义和表达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例题完成练习。

(2)等式的基本性质讲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等式两边可以互相交换位置•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一个数•等式两边可以同时除以一个非零数•等式两边可以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两边可以减去同一个数讲解完上述基本性质后,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示范例题进行课堂操练。

(3)等式的转化方法和应用讲解等式的转化方法和应用,包括:•入门技巧:将含有减法的等式转化为含有加法的等式•再练技术:方程的盘倒平•应用实例:利用等式解决简单的方程和实际问题3. 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为一个小组,给出一些课堂任务,在小组内合作完成:(1)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决。

(2)换一种方式演示等式的性质或者展示等式的具体应用例子。

(3)针对教材上的例题,通过小组内合作,找出不同的解法和思路。

4. 总结反思环节老师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并分享给同桌或小组成员,最后由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回答老师的提问,进一步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2.借助天平列式表示、讨论交流、归纳概括,经历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初步建立等式性质的基本模型。

【教学重点】直观体验并总结等式性质,初步运用等式性质变式。

【教学难点】等式性质2的猜测与验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完成后交流。

2.揭示课题:等式的性质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是什么?什么用?为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等式性质1:(1)同加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一,赋值,茶壶200g/个,茶杯1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200=100+100 或200=100×2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放一个茶杯或茶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放茶杯:200+100=100+100+100 200+100=100×2+100 放茶壶:200+200=100+100+200 200+200=100×2+200(2)同减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一:赋值,花盆x g/个,花瓶2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x+200=200×4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x+200-200=200×4-200 x=600(3)小结:①天平两边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保持了不变的相等关系。

②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本章内容为后续的方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等式的性质,他们可能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方程求解。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式的性质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等式的性质,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等式的概念,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等式5+3=8,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小明再给你2个苹果,那么你和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引入等式的性质。

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等式的性质,包括: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同时,给出相应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小明给了小红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小明再给你2个苹果,然后小红又给了你1个苹果,你和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教案

《等式的性质》教案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疑问,这说明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等式的基本概念。等式是指两个表达式之间用等号连接的数学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等式在解方程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成果展示环节时间较为紧张,部分小组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充足的时间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等式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提问方式还有待改进,有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我将在以后的讨论环节中,优化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等式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等式的应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方程。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掌握等式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3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式,为初中学段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等式的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恐惧心理,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2.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例子,用于讲解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问题,引入等式的性质。

展示一个等式,如2x + 3 = 7,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找到x的值。

2.呈现(10分钟)讲解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练习,如给出一个等式,让学生通过改变等式的两边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交换位置等性质。

这些性质为学生将来学习方程的解法、比例的计算等初中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等式的性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例子来进行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对于等式性质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等式的性质。

2.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等式的性质的定义和具体的例子。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引出等式的概念,例如:5 + 3 = 8,然后提问:如果我们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2,等式的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和探索等式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等式的性质的定义和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例如,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结果不变;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式的结果不变;等式的两边同时交换位置,等式的结果不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题目,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7 + 4 = 11,然后让学生尝试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2,看看结果是否发生变化。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德育
美育
渗透
进一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方程及代数意识。
教学
过程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温故知新:
判断下列式子中的等式和方程
①4+x=7,②2x ,③3x+1,
④a+b=b+a,⑤a2+b2,⑥c=2πr
引入新课:
你知道在平衡的天平两边添加砝码时如何保持天平平衡吗?
(1)怎样由等式5x=50+4x得到等式x=50?
解: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x,就可以得到等式x=50.
(2)怎样由等式 得到等式x=?
评价:填空教师出示答案,小组内互评。最后教师统计完成情况,评价小组
小结:
总结收获,知识建构
当堂检测
师提出问题,生口答
抽学生黑板展示
师提出问题,
主问题设计:
1、等式的基本性质1
2、等式的基本性质2
预习课本122页的天平实验,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那么你又得到什么结论?
2、请你帮小刚解开上节课的那个迷.
自学探究:
生带着问题思考
教师出示问题,
学生首先尝试解决,
学生在全班展示.
学生首先尝试自已解决,
然后组内讨论,
最后班上抽取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最后教师点拨.
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等式的基本性质
1、同加减2、同乘除非零的数
反思重建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5(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

(2)出示例5第一组图。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x=20)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2x=20×2)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小组中互相说想法,汇报。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想像一下,如果20=20的左右两边同时乘3,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吗?用等式如何表示呢?(20×3=20×3)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可以吗?(3)出示第二组图。

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3x=20×3),也就是3x=60,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天平还会平衡吗?你能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列出等式吗?这又说明了什么?(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你能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尝试练习,汇报。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3~5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材简析]这局部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两条根本性质之一,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性质解只含有加、减关系的一步方程。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式与方程;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等式的另一条根本性质。

学好这局部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特点的认识,体会初步的方程思想。

教材在安排这局部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二是对解方程的步骤及标准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

设计教学时,教材一方面注意通过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以及变化前后天平两边的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等式性质;另一方面那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用不同方法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便捷,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这一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3.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式的根本性质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方程思想,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开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先扶后放,探究等式性质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2.出例如3第一幅天平图,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20=20。

引导: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

如果在天平的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天平的另一边也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书P28至30及“试一试”“练一练”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学习总结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课件。

预习要求:1、你知道在平衡的天平两边添加砝码时如何保持天平平衡吗?2、什么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须注意什么?3、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回答下列问题,说出根据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及怎样变形的。

(1)从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2)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3)由a+2=b-1能得到a-1=b-4吗?4、如果a=b请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编出三个不同类型的等式,并说出你编写的依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出示天平,天平左边放作业本,右边放20克砝码,学生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

左边再放10克砝码天平还平衡吗?用算式怎么表示?课件出示什么式方程?方程必须具备那几个条件?二、新知探究(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课件,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

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书”,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课件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7·1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目标】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用等式的一条性质)一元一次方程;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化归”的思想.【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 31257243y y +-=-是等式吗?是一元一次方程吗?生:是. 师:若此方程大再用观察估算的方法求解,就比较困难麻烦了.怎样解这个方程呢? 生:思考.师:因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二、等式性质的探索(一)认识等式师:方程只是等式的一种,等式有很多,请看下列几组等式.1.运算律. (1)a b b a +=+;(2)ab ba =;(3)()a b c ac bc +=+;(4)()()a b c a b c ++=++.2.有理数的运算.(1)15(22)7+-=-; (2) 293()342⨯-=-; (3)411()216-=; 3.整式的运算42()22x x y x y --=+4.函数关系式(1)32y x =(2)105s n =+;(3)2x y x =+; 生:观察体验各种形式的等式.(二)列出等式 师:请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等式.(1)比x 大5的数等于8;(2)x 的2倍与10的差等于18;(3)比的3倍大5的数等于x 的4倍.生:一生板书,其余学生练习.答案:(1)58x +=;(2)21018x -=; (3)354x x +=.(三)探究等式1.天平图示师:如果把上述所有等式的左边记作a ,右边记作b ,那么我们可以用a=b 表示一般的等式. 请看天平图示,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起来汇报一下发现的规律?总结: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如果a=b ,那么a c b c ±=±.F A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如果a=b ,那么ac bc =,如果,a b =那么(0)a b c c c=≠. 2.数字验证:三、等式性质的应用(一)实际应用:1.举出生活中应用等式性质的实例.2.阅读教材,体会教材设置的“年龄问题”和“经济问题”的两个生活实例.(二)数学应用:A 组:1.从x +8=y +8 能得到x =y 吗?为什么?2.从-2x =-2y 能得到x =y 吗?为什么?3.从a b =84能得到-a=2b吗?为什么? B 组:1.怎样将等式化简得到“x=a (a 为常数)”的形式?(1)58x += (2)21018x -= (3)354x x +=2.(1)如图,如果AB=CD ,则AC= ;如果AC=BD ,则 =CD.(2)如图,AB=C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则AE CF ,CF BE.(填=、>、<或不确定)C组:小学时我们曾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你知道比例式和等积式为什么能互相转化了吗?如果a c b d =,那么ad bc =,为什么?如果ad bc =,那么a c b d=一定成立吗? 四、课末小结1.知识方面,学生个人总结.2.方法方面,小组内交流.3.其他方面,教师点拨,比如本节课的教育元素,由数学等式想到的人生等式: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天才=99%的努力+1%的灵感.五、拓展延伸在常用的数学关系中,有一种关系叫做“等价关系”,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等价于”.相等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它具有自反性,即a=a ;它具有对称性,即如果a=b ,那么b=a ;它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 ,b=c ,那么a =c .【教学反思】7·2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赵吉利2012·12·12【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培养学生根据间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3·体验用估算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教学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 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 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二、建立概念:1·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在观察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23-x=一7: (2)2a-b=3 (3 )y+3=6y-9; (4)0.32 m-(3+0.02 m) =0.7.(5)x 2=1 (6)11423y y -= ②引导学生归纳:从上面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方框表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3·解方程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人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三·课堂练习:P158四、思考本节学习内容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六·作业设计:1.已知(m2-1)x2-(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200(m+x)(x-2m)+m的值.2.关于x的方程(2-a)x|a-1|-21=3是一元一次方程,求a的值.3.P158 1、2、3六、教学反思。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掌握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化归”思想并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 = a (常数)的形式; 正确理解等式性2中除数不能为0.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展示天平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干什么用的?观察天平中间的指针在什么位置,这说明了什么?请各组同学在本组使用的天平两个托盘上,放入相同重量的砝码,然后观察中间指针的位置?说明了什么?(二)探索性质师:在天平平衡的基础上,如果只改变天平一边的砝码的重量,天平还平衡吗?怎样才能使天平达到新的平衡?现在分小组实验。

(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操作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师:下面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实验和记录结果,师: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又如何描述这个过程。

(结合课件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师:天平第一次平衡时,左边的重量是50千克,右边的重量也是50千克,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即50=50,也就是说:在天平平衡时就会出现一个等式。

在天平平衡的基础上,右边加上50千克,这时天平是否能达到新的平衡,即所得的结果是否是一个新的等式?怎样使所得结果是一个新的等式?师:如何用即精练又准确的语言叙述这个过程呢?师:学生回答后投影结论: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师:若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是否还成立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把刚才学生总结的结论补充完整)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

(板书)师:强调:1、性质1是加法和减法的运算2、性质2是乘法和除法的运算3、等式两边都参与运算并且是同一种运算4、性质1是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性质2是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且除数不能为零师:这是性质的文字表达式,为了使性质更加简洁明了,具有普遍性,我们需要把文字表达式写成什么形式呢?,如何表示呢?请同学们试着写出符号表达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这些性质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代数和方程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等式的性质,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2.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等式的性质的定义、例子和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个苹果?”来引入等式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个苹果,我们可以怎样操作?从而引出等式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教学内容:课本第55-56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理解并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现在老师两只手中各拿了3支粉笔,两中手中粉笔支数的关系是怎样的?板书:3=3老师那手中的粉笔各拿下去一支,现在老师手中粉笔支数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谁能把这个过程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呢?3-1=3=1二、新知学习(一)等式的基本性质一1、探究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①天平演示:老师在天平的左盘放x克的物体,右边放50克的砝码,观察天平平衡,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用式子表示x=50②在天平的左盘在放入20克的砝码,观察天平怎么样了?怎样表示?x+20>50③猜想要想使天平平衡应该怎样做?x+20=50+20④天平左盘放100克砝码,又边怎样放天平平衡?x+20+100=x+20+100⑤左边拿去20克,观察天平出现了什么现象?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x+20+100—20=50+20+100—202、通过刚才的实验,对照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3、全班交流:小结: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练习:判断并说明理由①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②如果x=176,x+98=76—98()试做:根据等式的这个基本性质写出相关的等式:x=65x+()=65+()x—()=65—()(二)、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二1、出示:课件天平图,观察,写出式子x=105x=5X106x=6X102x=2X102、观察比较上面的两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对照式子说明理由)3、小结: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基本性质1 教学设计

等式的基本性质1 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导学案
学习内容:等式的基本性质1 (教材64页内容)
学习目标:我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学会等式的性质1。

学习过程:
一、挑战记忆
1、下面的式子那道是方程,请圈出来。

15-3=12 45+x>70 y-4x=11 2+4b=5b
二、新知探究(仔细阅读课本65页,认真思考)
(茶壶重ag/个,茶杯重bg/个)
这个天平是平衡的这个天平两边各多了()个(),天平保持
我会用等式表示:(),我会用等式表示:
如果天平两边各放上同样1把茶壶,天平()。

我会用等式表示:
1.我的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的物品,天平保持()。

这个天平是平衡的这个天平两边拿掉了()个(),天平保持
我会用等式表示:()。

我会用等式表示:
2.我的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减去()的物品,天平保持()。

温馨提示: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哦!
我会归纳等式的性质1
等式()加上或减去(),左右两边仍然().
三、知识应用
1. 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a + 3=
b + ( ) a - ( )=b - c
2、3x = 12 12x+3=27
3x+10 = 12 ( ) 12x+3 ( )=27- b
3、猜一猜
(1)、葡萄+苹果=苹果+200千克葡萄=( )千克
(2)、○○○=□□□□□□○=( )个□
四、达标检测
1.如果2x+7=10,那么2x+7-7=10-_____;
2.如果5x=4x+7,那么5x-_____=7;。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

《等式的性质》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解法,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定义,知道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

2. 使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定义: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表示两个量相等。

2.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 等式的解法:利用等式的性质,将等式化简,求出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等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等式的定义,让学生明确等式的概念。

(2)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出等式的性质。

(3)讲解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式的性质和解法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解题思路、计算准确性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式的解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鼓励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难点二: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所学的等式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我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针对重点一,我会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我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等式的性质,并通过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式的性质。
当堂检测: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大小_____。(不变/改变)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大小_____。(不变/改变)
3.如果一个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2,那么这个等式的解_____。(扩大/缩小/不变)
4.请写出一个等式,并说明它的性质。
5.请在实际生活中找一个例子,说明等式的性质如何应用。
②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大小不变;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大小不变。
③等式的应用:等式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等。
1.针对学生理解难度问题,教师需要更加耐心地讲解和引导,通过实例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2.引入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安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内容逻辑关系
①等式的定义:等式是两个表达式之间用等号连接的关系,表示两边的值相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等性质。通过实例和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等式的性质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等式的性质也广泛应用于各种问题和场景中,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等。

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内容:1. 等式的概念及等式两边的关系。

2. 等式的性质: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教学重点:1. 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等式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等式是什么吗?等式两边有什么关系?二、讲解等式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等式的性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3. 性质2: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三、练习巩固(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找出等式的性质。

四、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等式。

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心得体会,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等式性质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等式性质的应用举例(15分钟)1. 教师出示应用等式性质的题目,如:已知等式2x + 3 = 7,求x的值。

2. 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出x的值。

3.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强调等式性质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七、等式性质的拓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性质是否只限于数字和字母?2. 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同样适用于代数式和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并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是抽象归纳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程序(分三部分教学)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首先激发探究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天平游戏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
1、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

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

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图1、图2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再进一步提问:往两边各放1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生口答,验证。

接下去,继续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把茶壶呢?生答,再一一演示验证。

图3、图4的教学模式和前面一样。

2、总结抽象,认识规律
通过上面的观察,先用一句话归纳图1和图2的内容。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再以第一句话为基础归纳出图3和图4的内容。

(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教师指出这是等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

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练习题的设计,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1、根据图(1)在下面每幅图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符号或数字,使天平平衡。

2、课堂作业。

(当堂完成)
填一填。

(a、b均不为0)
(1)如果x+a=b,那么x+a-a=b○
(2)如果x-a=b,那么x-a+a=b○
(3)如果ax=b,那么a x÷a=b○
(4)如果x÷a =b,那么x÷a×a=b○
3、拓展训练。

五、最后,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