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

合集下载

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配画

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配画

夏天的诗句赏析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注释: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翻译:无穷的荷叶与蓝天相接,一片碧绿,阳光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赏析: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冲击。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注释: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翻译:小小的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有蜻蜓早早地立在上头了。

-赏析:此句展示了初夏小池的生机与活力,“才露”“早有”表现出大自然中生命的迅速成长和敏锐感知。

-作者介绍: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3.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出处:出自唐代高骈的《山亭夏日》。

-注释:微风拂来,水晶帘轻轻晃动,满架的蔷薇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整个庭院。

-翻译: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满架的蔷薇让整个院子都充满香气。

-赏析:诗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夏日的美景,“动”字赋予画面动态感,“香”字则给人以美好的嗅觉感受。

-作者介绍:高骈,字千里,晚唐名将、诗人。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处: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注释: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翻译:在稻花的香气中,人们谈论着丰收之年,同时听到一片青蛙的叫声。

-赏析:通过稻花飘香和蛙声一片,烘托出夏夜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

-作者介绍: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

《初夏》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夏》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夏》原文及翻译赏析《初夏》原文及翻译赏析1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

(2)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3)思:意,情绪。

翻译这是一首关于夏天的。

大意是: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赏析是对农家生活的热爱的表达。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

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

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

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

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

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

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

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 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

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

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6篇)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半山春晚即事》译文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

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

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

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半山春晚即事》注释⑴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

春晚:即晚春,暮春。

即事:就眼前景物作诗。

⑵春风:一作“晚风”。

⑶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

清阴:清凉的树阴。

⑷翳翳(yì):树阴浓暗的样子。

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⑸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园屋:田园、房屋。

深:幽阴深邃。

⑹床敷(fū):安置卧具。

每:每每,常常。

⑺杖屦(jù):拄杖漫步。

或,有时。

幽寻,探寻风景之胜。

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

⑻北山:即钟山。

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

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⑼遗(wèi):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

好音:美妙的叫声。

《半山春晚即事》赏析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

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

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

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

描写春天和夏天的古诗

描写春天和夏天的古诗

描写春天和夏天的古诗描写春天和夏天的古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天和夏天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春天和夏天的古诗11、《忆江南》唐·白居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3、《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8、《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菩萨蛮》唐·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0、《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秋季稻谷成熟的诗句

秋季稻谷成熟的诗句

秋季稻谷成熟的诗句1、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古歌》佚名年代:两汉翻译: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最终(会因为缺水)而难以长出麦穗。

2、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送陈章甫》李颀年代:唐翻译: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

3、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麦秀歌》佚名年代:先秦翻译:麦子吐穗,竖起尖尖麦芒;枝叶光润,庄稼茁壮生长。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白居易年代:唐翻译: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5、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田家行》王建年代:唐翻译:麦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麦场上,绢布织成后一匹一匹地缠在轴上,农民们可以确认今年的收成已足够缴纳官府的赋税了。

6、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

——《杂曲歌辞·荆州乐》李白年代:唐翻译:荆州麦子时节,茧已出蛾,蚕事已成,家家都在煮茧缫丝。

我一边缫丝,一边思念你,我对你的思念比一团乱丝的头绪还要多。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范成大年代:宋翻译: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初夏即事》王安石年代:宋翻译: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9、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农家望晴》雍裕之年代:唐翻译: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10、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

——《画堂春·寄子由》苏轼年代:宋翻译:陈州城内美景多,柳花纷飞的地方,麦子随风摇摆,如金色的波浪一般。

风平浪静之后,夜晚的大明湖犹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

【赞美夏天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赞美夏天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赞美夏天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赞美夏天的诗句11、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王僧儒《侍宴》2、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5、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韦应物《游开元精舍》6、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8、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9、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1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1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王安石《初夏即事》12、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方干《题报恩寺上方》1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1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1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6、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17、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戴石屏《夏吟》18、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陈璨《曲院风荷》1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幽居初夏》赞美夏天的诗句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晚晴》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游赤石进帆海》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喜晴》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忸村》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三月晦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期盼夏天来临的诗词

期盼夏天来临的诗词

期盼夏天来临的诗词期盼夏天来临的诗词炎热的夏天来临了,火球似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

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没有一点风,整个天空死气沉沉的。

《初夏游张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敏。

其古诗全文如下: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翻译】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

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

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

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夏夜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昼偶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翻译】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阮郎归·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全文如下: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翻译】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

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

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

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天净沙·夏》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白朴。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名句摘抄通用九篇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名句摘抄通用九篇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名句摘抄通用九篇描写夏天的古诗和名句摘抄 1夏日山中「唐」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古诗翻译: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诗翻译: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夏日对雨唐·裴度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古诗翻译:登上楼台躲避盛夏的热浪,看到尘埃中一片忙碌的景观,突然响起雷声,就像在怒斥对面的树一样,随着雷声猛下大雨,把街上的人四散赶走。

阵雨过后,屋檐上疏落的雨水滴把蛛网弄得沉重重的,地上湿漉漉的,连燕子筑巢所衔的泥也是新鲜干净的。

刚吟完诗就有清风吹过,带来荷花的香气满四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古诗翻译:天边的明月升__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大家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仿佛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古诗翻译: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词鉴赏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词鉴赏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词鉴赏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词篇一《叠题乌江亭》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翻译】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桂枝香·金陵怀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桌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登上高处,面对着这千古以来便不曾变化的景色,徒自叹息六朝诸国的兴衰败亡。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的颜色。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北陂杏花》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翻译】池塘中的春水环绕着杏花,花与水中的倒影各有千秋。

即使被春风像雪一样吹落,也胜过落在南边集市上被碾作尘土。

《钟山晚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王安石。

七个字表达小麦丰收

七个字表达小麦丰收

七个字表达小麦丰收1、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古歌》佚名年代:两汉翻译: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最终(会因为缺水)而难以长出麦穗。

2、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送陈章甫》李颀年代:唐翻译: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

3、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麦秀歌》佚名年代:先秦翻译:小麦抽穗,尖尖的麦芒竖起;枝叶光滑,庄稼长势旺盛。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白居易年代:唐翻译:夜里吹来一阵温暖的南风,田里的麦子布满了垄,熟黄了。

5、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田家行》王建年代:唐翻译:麦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麦场上,绢布织成后一匹一匹地缠在轴上,农民们可以确认今年的收成已足够缴纳官府的赋税了。

6、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

——《杂曲歌辞·荆州乐》李白年代:唐翻译:荆州麦子时节,茧已出蛾,蚕事已成,家家都在煮茧缫丝。

我一边缫丝,一边思念你,我对你的思念比一团乱丝的头绪还要多。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范成大年代:宋翻译: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初夏即事》王安石年代:宋翻译: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9、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农家望晴》雍裕之年代:唐翻译: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10、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

——《画堂春·寄子由》苏轼年代:宋翻译:陈州城内美景多,柳花纷飞的地方,麦子随风摇摆,如金色的波浪一般。

风平浪静之后,夜晚的大明湖犹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

2.关于麦子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麦子的诗句有:1、《古歌》汉: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初夏即事宋陆游诗译文

初夏即事宋陆游诗译文

初夏即事宋陆游诗译文
嘿,咱来瞅瞅陆游这首《初夏即事》的译文哈。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这句就是说啊,那些红红紫紫的花儿都落了变成尘土啦,布谷鸟叫的时候夏天就来喽,新的季节开始啦。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就是说这路两边啊都是桑树和麻,走都走不完,这时候才晓得自己是生活在太平世道的人呐。

你看,这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啊,估计是看到夏天来了,周围景色变了,有感而发。

他走在路上,看着两边的桑树和麻,心里就想啊,哎呀,这世道还挺太平的,自己还能这么悠闲地走着。

咱把这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么个意思。

你说陆游那时候是不是也跟咱似的,没事就爱在外面溜达,看看花看看草的。

他看到夏天来了,花儿落了,布谷鸟叫了,心里就有感触了。

这桑树和麻也是他看到的平常景色,可他就能从这里面感受到太平的味道。

咱有时候也得学学他,多留意留意身边的小事,说不定也能有啥感悟呢。

这诗可是出自宋代大诗人陆游之手啊。

咱平常读诗,不能光知道背,还得知道它说的是啥意思,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诗的魅力。

这译文啊,就得这么翻,让咱一读就明白,就像跟朋友聊天似的,多有意思。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哈哈!。

初夏即事古诗注音版

初夏即事古诗注音版

初夏即事古诗注音版
初夏即事,这几个字听起来是不是就有一种清新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这首诗多美呀!
咱们先来看“石梁茅屋有弯碕(qí)”,“碕”这个字可不常见,就像咱们在生活中偶尔遇到的小惊喜,是不是很特别?想象一下,石头搭建的桥梁旁边,有一座小小的茅屋,屋前还有弯曲的水岸,这画面,难道不迷人吗?
“流水溅溅度两陂(bēi)”,“陂”字是不是有点陌生?就像一个藏在角落里的小秘密。

那哗哗流淌的水,欢快地越过两个山坡,这情景,多像小孩子在尽情玩耍呀!
“晴日暖风生麦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温暖的风带来了麦子的香气。

这香气,难道不比那些昂贵的香水更让人陶醉吗?
“绿阴幽草胜花时”,绿色的树荫和幽静的小草,比花开的时候还要美呢!这就好像在说,朴素的友情有时候比浪漫的爱情更让人感到温暖,不是吗?
我觉得呀,这首古诗就像是初夏的一幅画,把初夏的美好都装在里面啦!。

《初夏即事十二解》古诗背后的故事

《初夏即事十二解》古诗背后的故事

《初夏即事十二解》古诗背后的故事
《初夏即事十二解》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引起了很多人的倾听与关注。

这首诗歌中表达的主题是初夏时节的美好和清新,但是其中背后隐藏着一些故事。

1. 《初夏即事十二解》最初是作为怎样的作品产生的?
这首诗一开始并不是以《初夏即事十二解》的名称流传下来的,而是作为题材是“蟾宫仙·轻池透翠”的曲子的歌词出现。

在唐
代的士人中,有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叫做“贺喜”,就是在庆祝新年和节日时联唱音乐或朗诵诗歌。

而这首诗歌恰好被当时的士人选作了“贺喜”的诗歌之一,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传颂。

2. 王之涣作诗时,身处何处?
正如诗中所描绘的,王之涣实际上是在一处山间的香径小径中作诗的。

据传说,唐代的山水诗人往往是在自然环境中灵感迸发,王之涣也不例外。

3. 为什么王之涣要写出《初夏即事十二解》这首诗?
这首诗歌实际上是王之涣为了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美的赞美而所作。

他在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美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逍遥游”和“天人合一”的愿望。

4. 《初夏即事十二解》这个名称的含义是什么?
据说,这个名称的最初出现是在明代的诗学家龚自珍的一本文学批评著作中,他分析了这首诗的结构和诗歌形式,并将其称作“十二解”——即十二首诗歌,每首严格遵循七言绝句的韵律和格律。

总体上,这首诗歌可以说是一种“游赏中国”的意境,既赞美了自然美景,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向往。

初夏的古诗名句

初夏的古诗名句

初夏的古诗名句1、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此诗写即目所见的初夏田园风光,石桥茅屋,清溪宛转,流水溅溅,绿荫幽草,还有麦子成熟时散发出的香气,这一切比百花吐艳的春天还美,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物的爱赏与恬淡之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物朴素清新,成独到意境。

绿阴幽草胜花时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这一切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3、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笔法委婉含蓄。

诗中既写了初夏景物,也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有寄托的,含义是:我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我的心就像葵花那样向着太阳,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此诗格调清新自然,前两句描写夏景,生动传神。

后两句表达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人身处乱世,看到夏日作物生机勃勃,暂时忘记了生在乱世的烦恼忧愁。

5、幽居初夏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

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惟有葵花向日倾6、初夏行平水道中宋陆游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

描写夏天的诗句10句有译文

描写夏天的诗句10句有译文

描写夏天的诗句10句有译文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夏天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

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2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译文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出自宋代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译文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

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译文四月天气已是清明和暖,雨过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没有了随风飘扬的柳絮在眼前纷纷扰扰,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6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出自清代顾太清的《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

《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

《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夏即事宋代: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度两陂一作: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译文及注释「译文」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

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石梁:石桥弯碕:曲岸溅溅:流水声。

唐人李端《山下泉》:“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陂:池塘。

晴日暖风:语本唐人薛能《折杨柳》:“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

白居易《寄元九》:“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

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

夏天的绝美诗词

夏天的绝美诗词

夏天的绝美诗词《初夏即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施肩吾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书庭蕉》王守仁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长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初夏即事十二解》杨万里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绝句》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
初夏即事
宋代: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度两陂一作: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

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
石梁:石桥
弯碕:曲岸
溅溅:流水声。

唐人李端《山下泉》:“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陂:池塘。

晴日暖风:语本唐人薛能《折杨柳》:“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

白居易《寄元九》:“月夜
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初夏即事》原文翻译与赏析】相关文章:
1.《钟山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2.溪居即事原文及翻译
3.《郊园即事》原文及翻译
4.《闾门即事》翻译及原文
5.钟山即事原文及翻译
6.山居即事翻译及赏析
7.山居即事翻译赏析
8.《溪居即事》翻译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