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 思考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试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思考题:
1、关于冷战的起源有哪些解释?
2、你认为冷战的发生是否必然?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为什么?
3、冷战具有哪些特征?
思考题:
1、冷战在欧洲和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各有哪些表现?
2、“缓和”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3、“新缓和”与七十年代缓和的异同点有哪些?
思考题:
1、冷战时期危机处理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第一次柏林危机与第二次柏林危机有何异同?
3、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思考题:
1、朝鲜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2、美国卷入和扩大越南战争的动因是什么?
3、大国因素对中东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4、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题: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非殖民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2、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影响?
3、如何看待不结盟运动?
4、如何看待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2、苏东关系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
思考题:
1、二战后美欧关系有什么特点?
2、如何看待美日同盟?
3、如何看待北约的作用?
思考题:
1、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2、战后东西方经济关系具有哪些特征?
3、战后南北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家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思考题:
1、冷战结束对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了哪些影响?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有何不同点?
3、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哪些新现象和新问题?。
袁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答案
袁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答案绪论国际关系史:主要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过程。
国际关系体系: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
国际体系的结构(或称国际格局):一般最重要的是国际权势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重大变化,它们在现代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强国的数目、规模及其事实上的等级排列,连同强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力量对比更替。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一、名词解释: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
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问答题(最新整理)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问答题(最新整理)《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一、问答题:1.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凯南认为,苏联有一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导致苏联为了自己的安全利益推行扩张政策。
在他看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
因此缘故,当它在任何地方遇到强大的阻力,它都可以轻易的退却。
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表明准备使用武力时,实际上几乎用不着动武。
如果对方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行有损威望的摊牌。
”凯南认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经过长期的遏制,“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2.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1)国际因素(即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士政治●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2)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试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主要出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斯大林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考虑。
但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国家利益: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历舞台;遏制苏联3)领导人个人因素: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3.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第一次中东战争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栖息之地。
在古代,犹太人几经流放,散居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大量阿拉伯人移入,逐渐形成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遂亦成为他们的家园。
战后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1.何谓“冷战”,试述冷战的缘起。
2.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3.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4.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5.试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
6.试析北约组织的形成及意义。
7.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8.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具体内容。
9.简述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0.试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1.简述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的调整。
12.赫鲁晓夫为什么采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么冒险的行为?13.苏联缓和政策的实质及美苏缓和政策的区别。
14.卡特主义15.试述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内容、实质。
16.简述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原因及表现。
17.里根主义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8.试述80年代里根战略的背景、内容及特点。
19.苏联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及表现。
20.试述一,冷战结束的原因思考。
21.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秩序构想的区别。
23.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24.俄罗斯积极开展东方外交的目的。
25.如何评价叶利钦全方位外交。
26.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27.试析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28.美国霸权与历史上的其他霸权国的异同29.30.31.绪论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第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
第二、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第三、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加深。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一,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Who-when-what-how三、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㈠需要两种知识:1.经验主义的知识(empir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
2.概念与理论知识(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规律的系统阐述。
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国际关系史思考题:1.结合17、18实际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均势格局。
到了18世纪初,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班牙、荷兰、瑞典和波兰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五强崛起。
这一时期“均势”具有以下特点:1、欧洲大陆间的力量平衡通过“均势”得以维持。
2、为了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均衡,不惜牺牲战败国和小国的利益,对它们的领土进行肆无忌惮的分割、蚕食、吞并。
3、通过均势防止了大国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对现存秩序的破坏。
4、各大国发展了自身的实力,相近的实力保证了均势的实现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5、这时的“均势”原则只适用于欧洲具有共同传统的大国,并借此来保证大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1701年-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在战争末期,由于眼看法国就要失败,奥地利的野心却再次膨胀,甚至出现了奥地利与西班牙再次合并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可能,于是英国将自己的力量撤出欧洲大陆,不再支持反法同盟,以取得势力的平衡。
在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中,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这就使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该合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英国获得了海上的主宰权。
2.1814年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并于1815年签订《最后议定书》,建立起了维也纳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
英国从此确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1)西班牙:①国内因素:第一,由于宫廷挥霍无度,封建传统浓厚,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
第二,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阻碍了其本身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为大量财富只被用在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上,没有用于发展生产。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星球大战计划”2.《欧洲联盟条约》3.宫泽主义4.东盟地区论坛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布什的超越遏制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简述中日关系四原则。
3.简述二战后德国的统一。
4.简述中东和平进程难以实现的原因。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分析欧洲一体化的动因、发展历程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
2.试简述当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并论述中国在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星球大战计划”答:美国里根政府提出的以太空为基地的战略防御计划。
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正式提出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
经政府高级官员和转借的详细论证之后,里根总统于1984年1月6日以总统国家安全决定第119号指令下达,白宫于1985年1月正式公布该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保证美国及其盟国领土不受苏联核武器的攻击。
这一防御系统包括监测,跟踪,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指挥,控制,同心,以及后勤保障等五大部分。
他通过部署在太空的几百颗装有传感器的地球同步卫星俯视整个地球表面,同时利用先进的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电磁炮及常规反弹道导弹等构成多层防御网。
一旦苏联发射的洲际导弹袭来,在其飞行的每个阶段都可遭到美国不同层次防御系统的拦截,将其摧毁。
星球大战计划是在美苏和力量对呈现“恐怖平衡”,双方都具有摧毁对方能力的情况下,美国为瓦解苏联对美国实行核打击的能力而提出的。
美国企图利用其在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对苏联的空间技术优势,夺取宇宙空间这个当今军事上的“制高点”,以重建美国的军事霸权。
星球大战计划地提出标志着美苏在更高层次进行新的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问答题
二战后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
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
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
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
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
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
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4850亿美元,人口死亡2000万。
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
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
40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
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
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
总体上对美英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
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
战后国际关系史课后题
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11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的对日作战,并带有一些条件。
该文件有损中国的主权利益,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1)背景: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2)1944年,美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有关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问题。
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其目的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
(3)该体系是美国一手建立的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为美国建立世界性霸权奠定了基础。
试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
(1)背景: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形成过程:逐步形成(苏德战争,美英支援;1941年美英《大西洋宪章》,苏、美、英召开莫斯科会议,《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阿卡迪亚会议;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3)意义试述联合国形成的过程及作用(1)形成过程: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的苏、美、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联合国宣言》。
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在莫斯科发表了《普遍联合宣言》,正式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安全组织的建议。
1943年二战形势扭转后,在开罗和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首脑对新组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罗斯福是建立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者。
1944年8月在敦巴顿橡树会议公布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正式建议新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并提出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建议。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召开旧金山制宪会议,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
(2)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3)作用:联合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和广泛原则的国际组织。
一战及战后国际关系分析
A.法 B.意 C.奥匈帝国 D.俄
12.一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战 线是——线;绞肉机形容的 是 战役的 性;一 战最重要的社会后果是诞生 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 权——苏联
1. 第一次大会战的转折点 A ;首次使用了新式 是—— B ;使 武器坦克的战役是—— 得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 A 进攻的战役是 ——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九国公约》
4.为美国对外扩张提供方 便的是下面( B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凡尔登条约》
5.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 平洋地区的矛盾十分尖锐,其 中尤以下列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最为激烈?( A )
一战的导火线是 萨拉热窝事件 。
1914年到 起止时间是 1918年。交 战双方是协约国 集团和 同盟国集团。 关键战役是———— --战争的性 凡尔登战役 质是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结 果: 同盟国 战败。爆发根本原 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 主要战场在 欧 洲。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中对欧 洲关系作出调整的( A)
(
B.解决协约内部的矛盾 D.建立欧洲新秩序
A
)
轻松闯关
4.一战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美 B.美日 C.英日 D.日俄
B) B)
5.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帝国主义统治秩序是在 ( A.西亚和欧洲 B.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C. 欧洲和远东地区 D .亚洲非洲欧洲
一.分析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反对战争,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4.三国协约成立比较晚是 A 因为 ——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问答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一、问答题:1.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凯南认为,苏联有一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导致苏联为了自己的安全利益推行扩张政策。
在他看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
因此缘故,当它在任何地方遇到强大的阻力,它都可以轻易的退却。
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表明准备使用武力时,实际上几乎用不着动武。
如果对方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行有损威望的摊牌。
”凯南认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经过长期的遏制,“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2.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1)国际因素(即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士政治●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2)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试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主要出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斯大林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考虑。
但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国家利益: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历舞台;遏制苏联3)领导人个人因素: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3.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第一次中东战争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栖息之地。
在古代,犹太人几经流放,散居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大量阿拉伯人移入,逐渐形成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遂亦成为他们的家园。
战后国际关系史_思考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_思考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最直接的影响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战后初期成立的联合国是最有影响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关贸总协定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
英、法、意、德等西欧列强实力衰退,它们接受马歇尔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国内政局,同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纳入了美国冷战战略的轨道。
日本在战后初期处于美国占领和半占领状态,并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民主化改革。
苏联也在二战中崛起,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军事和政治大国。
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同苏联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发展中国家兴起,为发展民族经济而斗争。
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相对的稳定和发展。
但是,工人阶级仍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仍在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
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三个分析层次:国际环境;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导人个人因素;一、国际因素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
二战的结束动摇了美苏同盟的政治基础。
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国际关系史复习思考题(2013)
《国际关系史》复习思考题绪论国际关系史:主要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过程。
国际关系体系: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
国际体系的结构(或称国际格局):一般最重要的是国际权势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重大变化,它们在现代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强国的数目、规模及其事实上的等级排列,连同强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力量对比更替。
一、名词解释:1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
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2.欧洲秩序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
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
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
(完整版)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问答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一、问答题:1.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凯南认为,苏联有一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导致苏联为了自己的安全利益推行扩张政策。
在他看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
因此缘故,当它在任何地方遇到强大的阻力,它都可以轻易的退却。
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力,并表明准备使用武力时,实际上几乎用不着动武。
如果对方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行有损威望的摊牌。
”凯南认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经过长期的遏制,“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2.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1)国际因素(即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士政治●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2)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试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主要出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斯大林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考虑。
但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国家利益: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历舞台;遏制苏联3)领导人个人因素: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3.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第一次中东战争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栖息之地。
在古代,犹太人几经流放,散居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大量阿拉伯人移入,逐渐形成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遂亦成为他们的家园。
战后国际关系史—问答题
①由于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在战略态势上苏联处于不利的境地,苏除继续加强对东欧控制的同时,在亚洲积极倡导建立亚洲安全体系,扶植越南亲苏政府,支持它侵入柬埔寨,将越南纳入其战略轨道,此外,苏还同印度签订友好条约,拉拢印度,抵御英美。
②中苏关系上,勃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双方处于严重的军事对峙之中,但以塔什干讲话证明勃在执政后期有意改变中苏关系。
总之,勃时期苏的对外战略从缓和到争霸,其实两个阶段本质都是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战后国际关系史课堂作业
战后国际关系史课堂作业战后国际关系史课堂作业一、填空1、二战后美国不仅在经济上独占鳌头,在军事上还是头等的强国。
年美国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年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苏联也不甘示弱,年、年苏联先后拥有了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2、1945年月日《联合国家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这一天作为“联合国日”而载入史册。
3、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审判。
4、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战胜国对德、日盟国签订了《五国和约》。
5、战后德国被盟国分区占领。
德国东部地区由占领,西南部地区由占领,西北部地区由占领,西部地区由占领;整个柏林(或称大柏林)也由四国分区占领。
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占领军司令组成,接管德国的最高权力。
6、1945年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进驻日本,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
太平洋美军总司令为同盟国军最高司令官。
美国排除其他盟国,单独制定占领日本的基本政策,即这年9月6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
该文件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的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使日本成为“支持美国的目的”的忠实属国。
7、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8、战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包括:。
9、1944 年7月4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通过了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从而确定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10、年2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内瓦签订了协定,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总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11、1947年7月,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12、年3月,美国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即所谓“ ”。
国际关系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国际关系史》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东亚封贡体系以中国为主导.从前提来说,封贡体系下的国家关系是以和平外交为基础的。
封贡制度,是一种以经济、文化交流达成政治目的的特殊体制。
公元16世纪时,世界上并存着三大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和欧洲秩序)之一.在政治上,封贡体系内国家间的基本关系是册封和被册封,朝贡和被朝贡的关系,同时也有同盟的性质。
在本质上,这种关系虽然仍然是不平等的国家关系. 在经济上,封贡体系下的东亚诸国,都从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实惠,其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在文化上,封贡体系促进了中国向东亚诸国的文化输出,并进而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这种封贡体系下的常态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840年才开始有所松动,而封贡体系的彻底崩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欧洲秩序与东亚封贡体系同时,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以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为中心的松散的宗教、政治关系。
中世纪的欧洲并不是一个政治的整体,也不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帝国,而是一片割裂封闭的土地。
融合了罗马文明和日耳曼文明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中新的制度:欧洲封建制。
欧洲近现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在欧洲封建制时期开始萌芽。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领域显得十分混乱,各种政治实体都与民族和宗教有内在联系。
教皇子午线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
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
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
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最直接的影响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战后初期成立的联合国是最有影响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关贸总协定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
英、法、意、德等西欧列强实力衰退,它们接受马歇尔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国内政局,同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纳入了美国冷战战略的轨道。
日本在战后初期处于美国占领和半占领状态,并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民主化改革。
苏联也在二战中崛起,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军事和政治大国。
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同苏联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发展中国家兴起,为发展民族经济而斗争。
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相对的稳定和发展。
但是,工人阶级仍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仍在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
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三个分析层次:国际环境;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导人个人因素;一、国际因素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
二战的结束动摇了美苏同盟的政治基础。
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二战前美苏之间没有重大利害冲突,二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美苏的关系。
由于战争的进程,美苏两大力量在欧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形成对峙。
这种力量对比两极化状况,为美苏之间的对抗创造了条件。
3、“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权力真空”地带指曾处于法西斯铁蹄下的北欧、中东欧。
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国家及原法西斯国家的属地与委任统治地。
广大“权力真空”地带为两大国的斗争提供了场所。
二、国家因素:战后初,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
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美国的国家利益: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
3、遏制苏联。
1946年伊朗危机三、个人因素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三、朝鲜战争的经过及影响朝鲜战争经过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二战后期,美苏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分区占领了朝鲜半岛。
南北朝鲜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
且都声称自己是合法政府,战争一触即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安理会在美国的操纵下组成“联合国军”攻打北朝鲜。
战火迅速蔓延到中朝边境,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中国政府在全面衡量国际形势形式的前提下,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战略决策。
但苏联对于中国出兵朝鲜的态度迥异,决定暂缓出兵。
中朝两国军队共同作战,很快扭转了战局。
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役,最终将站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
杜鲁门政府被迫接受停战谈判,但在谈判过程中美国一直对中方施加军事压力。
艾森豪威尔政府做出了停战的决定。
1953年7月27日,朝中和联合国双方首席代表在板门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这是美国侵朝政策失败的标志。
影响:朝鲜战争是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热战,但美苏自始至终没有发生正面对抗。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安全得到全面巩固。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新中国是以推迟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代价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美国对亚太战略实施调整,采取扶植日本,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组建亚太军事体系等手段,扩展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拼凑起对中国的包围圈。
四、简述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由于克什米尔战略位置比较重要,印巴分治前一年,英国为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土邦出售给信仰印度教的查谟大君。
英国规定克什米尔可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或保持原来地位。
1947年,穆斯林数万人部队进入克什米尔,宣布进行反对印度教王公的圣战。
克什米尔土王逃往印度,以加入印度为条件换取支援军事支援。
当月,印度出动军队进驻克什米尔后,印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
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初印巴在克什米尔划分了停火线。
1954年,印度借口巴基斯坦参加美国在东南亚组建的军事联盟,改变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
此后,克什米尔争端成为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问题。
五、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巴问题由来:一战期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委任统治期间采取扶犹排阿、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犹太人在巴实力不断壮大,阿犹之间冲突不断。
1939,英为争取阿拉伯世界对反法战争的支持,限制犹太人,犹太复国主义者采取反英亲美打击阿拉伯人的政策。
二战后,美国扶持犹太复国主义。
1945 英美联合调查组提出发放10万张犹太移民证和分省自治计划,阿犹不满。
联合国表决通过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阿犹相互抵制。
第一次中东战争背景:以色列建国,制订扩大领土、吸收移民的政策;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家的建立。
过程:1945 战争爆发初期阿方处于有利态势停火期间以获喘息之机和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停火期后阿方处于劣势1949 签订停战协议结果:以色列占领巴领土80%影响: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问题成为中东问题的核心。
六、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是肯尼迪任期内的对外政策灵活反应战略多样化的发展军事力量,以便适应不同需要的目的。
核力量方面,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常规力量方面,提出“两个半战争”和平战略即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七、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是苏联新外交政策的核心。
赫鲁晓夫分析了新的世界局势,认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使和平力量具备了防止侵略的物质手段;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拥护和平的运动已成为防止战争的一个强有力因素。
在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可以和平共处。
关于和平竞赛,赫鲁晓夫指出“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关于和平过渡,赫鲁晓夫认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使有些国家有可能“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赫鲁晓夫摒弃了斯大林时代与西方国家针锋相对,强硬对抗的外交政策。
他以缓和取代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
在一场声势浩大的和平攻势下,迫使西方承认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赫鲁晓夫把苏美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所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国家利益,大国主义思想暴露无遗。
八、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1961年6月,苏美于维也纳举行了第二次苏美首脑会谈。
期间,赫鲁晓夫在一次发出了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要求在今年年底一定要同东德签订合约,解决柏林问题。
7月8日,赫鲁晓夫宣布暂停执行裁军计划,并增加331亿卢布的军事预算。
肯尼迪的态度随着赫鲁晓夫带有挑衅的言行而强硬起来。
美国决心拒绝苏联联的要求并坚持自己在柏林问题上的三要素:“西柏林的自由和生存能力;西方在西柏林的权利;进入西柏林的交通不受干涉。
”最后宣布追加32亿美元的军事预算,增加三军人员。
柏林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从东柏林逃亡西柏林的人数剧增。
为了制止这种现象,8月12日至13日的夜间,东德在西柏林四周拉起的铁丝网。
四天之后,混凝土修筑的柏林墙建立起来。
危机此时达到了高峰。
苏美双方都发出大量言辞激烈的讲话,声明,照会等,表明自己坚定立场。
随着美国的一支1500人的装甲部队穿过东德的岗哨,进入西柏林,没遇任何阻扰,苏军退到边境,美军也掉头离开柏林墙。
苏美双方认识到谁也不润许,也不能改变现状。
柏林墙的建造使大批东德人逃亡的压力暂缓,美国又表示愿意同苏联有所缓和。
赫鲁晓夫在此情况下,主动平息了柏林危机。
九、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余波还在颤动,而随着古巴革命的不断深入,美古关系迅速紧张.过程:美古断交,苏古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为了取得与美对抗的筹码,决定在古巴建立导弹系统.美国很快在U-2飞机拍摄的照片中确认了这一情报,随后迅速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商讨对策,并决定封锁古巴.美国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布置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海陆空三军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苏联的态度最初也很强硬,华约组织的成员国进入戒备状态,但随后苏联作了妥协.最后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撤走导弹,美国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的结局得以平息.影响:成为了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中苏关系恶化,苏古关系也产生了矛盾.西方内部的矛盾也加深,法国更坚定地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坚持防务独立,西德也调整了东方政策.十、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与作用原因: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是紧密相连的。
第三世界正是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联合的产物。
它们所经历的共同历史遭遇和所面临的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用: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向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宰世界的局面提出了挑战,促使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
第二、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促使联合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第四、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十一、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背景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
亚非会议的召开也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