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 C T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疾病CT诊断75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肝脏疾病CT诊断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CT 诊断 课件 PPT】肝脏疾病的CT诊断
脂肪肝 伴肝岛
局灶脂肪肝
局限性脂肪肝
脂肪肝
脂肪肝合并小肝癌
四 肝脏炎性疾病
• 肝脓肿 • 肝包虫
(一)肝脓肿
• 分类:细菌性肝脓肿(大肠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 感染途径: 胆道系统、经门脉系统、经动脉系统、经 淋巴系统及直接进入.
肝脓肿的形成与发展
• 病变初炎性改变(一周后)→小脓肿(融合) →大脓肿(可初发) →液化→①结缔组织 被膜局限修复,②脓肿穿破→膈下脓肿、 脓胸、肺脓肿及腹膜炎.
(二)肝棘球蚴病
• 棘球蚴病即包虫病,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流行于牧区.
• 棘球蚴有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和泡状棘球绦 虫的幼虫.
细粒棘球蚴→囊状棘球蚴病. 泡状棘球蚴→滤泡状棘球蚴病.
• 感染途径:绦虫卵污染食物→胃和十二直肠 →六钩蚴→肠壁小静脉→门静脉→肝发育而 成.
病理
• 细粒棘球蚴呈膨胀性生长,壁分内囊和外囊. 外囊为包绕肝包虫的(炎性反应)纤维结缔组织. 内囊(自身):外层(角皮层)和内层(生发层).
及包虫病)→外伤→破裂、自发性破裂.
病理变化
• 被膜下破裂. • 中央破裂:可胆道大出血. • 完全性破裂:腹腔出血,受损肝脏易坏死或继
发感染.
分级
• Ⅰ级:肝包膜撕裂,表面撕裂<1cm深包 膜下血肿直径<1cm,仅见肝静脉周围轨 迹.
• Ⅱ级:肝撕裂1-3cm深,中央和包膜下血肿 直径1-3cm.
肝撕裂伤
肝癌破裂
空腔脏器穿孔
脾破裂
三 肝脏弥漫性疾病
• 肝硬化 • 脂肪肝
(一) 肝硬化
• 各种病因(肝炎和酗酒)→ 肝细胞弥漫性 变性、小灶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 结节状再生→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 改建→肝萎缩变硬→变形 ,肝内静脉分支 阻塞,门脉血流受阻→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 害.
肝脏的CT诊断PPT
30Hu左右。 2、较大的血管瘤中央有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
的更低密度(瘤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 坏死、囊变、陈旧性出血等所致)。
21
增强扫描(特征为早出晚归) 1、动脉期肿瘤变边缘呈斑状、结节状、花朵状
明显强化。 2、门静脉期增强区域进行性向心性扩展。 3、延迟扫描肿瘤均匀强化,增强程度逐渐下
7
8
CT表现(肝泡状棘球蚴) 平扫: ❖密度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 缘模糊; ❖地图征样:病灶内部小囊泡和广泛的颗粒状 或不定形钙化; ❖熔岩洞样:较大的病灶中心液化坏死。 增强:强化不显著。
9
10
11
MRI表现(肝细粒棘球蚴) ❖圆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囊壁厚度一致,T2WI低信号。 ❖钙化T1WI、T2WI均为低信号 ❖特 征 性 表 现 : 玫 瑰 花 瓣 征 ( 母 囊 内 含 子 囊)。
42
(三)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概述 ❖病理 ❖临床 ❖ CT、MRI表现
主要内容
43
概述
概述 ❖ 1958年由Edmondson病理报告。 ❖ 是一种少见病变。 ❖ 病因不明。 ❖ 女性多见,也可见于儿童。
44
病理
病理 ❖ FNH实质由正常肝细胞、血管、胆管和
Kupffer细胞组成。 ❖ 无正常肝小叶。 ❖ 中央为星状纤维瘢痕,呈放射状分隔。 ❖ 肿块无包膜。 ❖ 与正常肝分界清楚。 ❖ 大小为4~7cm,可达20cm,但少见。
5
❖特征性表现:囊内囊,即母囊内有大小不等、数 目不一的子囊,形成多房或蜂窝状。
❖可靠征象:“双边征”:内外囊分离 “水上百合征”:内囊悬浮于囊液 “飘带征”:内囊分离脱落于囊液
❖ 增强扫描:无强化
的更低密度(瘤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 坏死、囊变、陈旧性出血等所致)。
21
增强扫描(特征为早出晚归) 1、动脉期肿瘤变边缘呈斑状、结节状、花朵状
明显强化。 2、门静脉期增强区域进行性向心性扩展。 3、延迟扫描肿瘤均匀强化,增强程度逐渐下
7
8
CT表现(肝泡状棘球蚴) 平扫: ❖密度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 缘模糊; ❖地图征样:病灶内部小囊泡和广泛的颗粒状 或不定形钙化; ❖熔岩洞样:较大的病灶中心液化坏死。 增强:强化不显著。
9
10
11
MRI表现(肝细粒棘球蚴) ❖圆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囊壁厚度一致,T2WI低信号。 ❖钙化T1WI、T2WI均为低信号 ❖特 征 性 表 现 : 玫 瑰 花 瓣 征 ( 母 囊 内 含 子 囊)。
42
(三)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概述 ❖病理 ❖临床 ❖ CT、MRI表现
主要内容
43
概述
概述 ❖ 1958年由Edmondson病理报告。 ❖ 是一种少见病变。 ❖ 病因不明。 ❖ 女性多见,也可见于儿童。
44
病理
病理 ❖ FNH实质由正常肝细胞、血管、胆管和
Kupffer细胞组成。 ❖ 无正常肝小叶。 ❖ 中央为星状纤维瘢痕,呈放射状分隔。 ❖ 肿块无包膜。 ❖ 与正常肝分界清楚。 ❖ 大小为4~7cm,可达20cm,但少见。
5
❖特征性表现:囊内囊,即母囊内有大小不等、数 目不一的子囊,形成多房或蜂窝状。
❖可靠征象:“双边征”:内外囊分离 “水上百合征”:内囊悬浮于囊液 “飘带征”:内囊分离脱落于囊液
❖ 增强扫描:无强化
肝脏CTppt课件
肝脏CT
1
正常解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正常表现-CT平扫
• 平扫:肝实质成均匀的软组织密度,高于脾、 胰、肾等脏器,CT值50-70HU • 肝门结构:肝动脉,门静脉,胆管 • 血管密度低于肝实质,肝内胆系不显示。
57
肝脏转移瘤
58
肝 转 移 瘤
59
肝脏富血供 转移瘤
60
乳腺癌肝脏转移瘤
61
乳腺癌肝转移
仅动脉期显示
62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肝脏转移瘤
63
治疗前
治疗后
胃恶性间质瘤肝脏转移瘤
64
恶性胰岛细 胞瘤肝转移
65
结肠癌肝脏转移瘤
66
牛眼征
67
胃粘液腺癌肝脏转移瘤
68
卵巢癌
69
胆管细胞癌
– 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薄壁,内衬上皮, 外覆纤维包膜,内为浆液 – 单发或多发,数毫米至20厘米
– 平扫:圆形或卵圆均一水样密度(低)灶 (0~15Hu)边缘光滑、锐利,无囊壁显示
– 增强: 病灶无强化
39
肝囊肿
40
肝囊肿破裂
41
肝细胞癌
• 临床与病理
• 弥漫型:结节较小,密布全肝 • 肿块型:肿块直径>5cm,形态不规则
27
增强CT表现
• 肝动脉期(图a~图c)
– 肝动脉明显强化 – 肝实质无强化 – 脾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 门静脉期(图d~图f)
1
正常解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正常表现-CT平扫
• 平扫:肝实质成均匀的软组织密度,高于脾、 胰、肾等脏器,CT值50-70HU • 肝门结构:肝动脉,门静脉,胆管 • 血管密度低于肝实质,肝内胆系不显示。
57
肝脏转移瘤
58
肝 转 移 瘤
59
肝脏富血供 转移瘤
60
乳腺癌肝脏转移瘤
61
乳腺癌肝转移
仅动脉期显示
62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肝脏转移瘤
63
治疗前
治疗后
胃恶性间质瘤肝脏转移瘤
64
恶性胰岛细 胞瘤肝转移
65
结肠癌肝脏转移瘤
66
牛眼征
67
胃粘液腺癌肝脏转移瘤
68
卵巢癌
69
胆管细胞癌
– 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薄壁,内衬上皮, 外覆纤维包膜,内为浆液 – 单发或多发,数毫米至20厘米
– 平扫:圆形或卵圆均一水样密度(低)灶 (0~15Hu)边缘光滑、锐利,无囊壁显示
– 增强: 病灶无强化
39
肝囊肿
40
肝囊肿破裂
41
肝细胞癌
• 临床与病理
• 弥漫型:结节较小,密布全肝 • 肿块型:肿块直径>5cm,形态不规则
27
增强CT表现
• 肝动脉期(图a~图c)
– 肝动脉明显强化 – 肝实质无强化 – 脾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 门静脉期(图d~图f)
肝脏疾病的CT诊断 PPT课件
及包蟲病)→外傷→破裂、自發性破裂.
病理變化
• 被膜下破裂. • 中央破裂:可膽道大出血. • 完全性破裂:腹腔出血,受損肝臟易壞死或繼
發感染.
分級
• Ⅰ級:肝包膜撕裂,表面撕裂<1cm深包 膜下血腫直徑<1cm,僅見肝靜脈周圍軌 跡.
• Ⅱ級:肝撕裂1-3cm深,中央和包膜下血腫 直徑1-3cm.
影像分型
Ⅰ型(單純型):早期表現,CT上無法與 肝囊腫鑒別.
Ⅱ型(內囊分離型):無子囊或僅有少數 子囊.
Ⅲ型(多子囊型):常見內囊分離及鈣化. Ⅳ型(實質鈣化型):為包囊蟲退行性壞
死的最終結果.
CT 表 現
囊型包蟲病: ⑴ 囊腫表現:單發或多發,圓形,偶見淺
分葉,囊壁光整,囊內密度均勻,CT值 約-15 ~ 25Hu,增強無強化. ⑵ 囊內囊:母囊內出現小囊,特徵性表現, 子囊密度低於母囊(形成時間短). ⑶ 鈣化:常見,外囊壁鈣化呈弧形或蛋殼 狀,囊內容物鈣化呈無定形條、片狀.
CT表現
平 掃(低密度) • 巨塊型和結節型:單發或多發、圓形,呈膨脹
性生長,邊緣(有假包膜)清晰光滑. • 彌漫型:結節分別廣泛,境界不清. • 巨塊型:腫塊中央壞死→更低密度區.
增 強 (快進快出) • 動脈期:斑片狀、結節狀早期明顯強化. • 門脈期:腫塊密度迅速下降. • 平衡期:腫塊密度繼續下降.
• 經胃冠狀靜脈、胃短靜脈→曲張的胃底靜 脈、食管靜脈→奇靜脈、半奇靜脈 →上腔 靜脈。
• 經腸系膜下靜脈→曲張的痔靜脈→髂靜脈 →下腔靜脈。
• 經腸系膜上靜脈→曲張的腹壁靜脈→下腔 靜脈。
CT表現
• 肝臟形態輪廓的改變:肝邊緣凹凸不平,部 分肝段形態消失.
• 肝臟大小的改變:早期肝臟體積增大,中晚 期肝硬化肝葉增大和萎縮→肝葉比例失調.
病理變化
• 被膜下破裂. • 中央破裂:可膽道大出血. • 完全性破裂:腹腔出血,受損肝臟易壞死或繼
發感染.
分級
• Ⅰ級:肝包膜撕裂,表面撕裂<1cm深包 膜下血腫直徑<1cm,僅見肝靜脈周圍軌 跡.
• Ⅱ級:肝撕裂1-3cm深,中央和包膜下血腫 直徑1-3cm.
影像分型
Ⅰ型(單純型):早期表現,CT上無法與 肝囊腫鑒別.
Ⅱ型(內囊分離型):無子囊或僅有少數 子囊.
Ⅲ型(多子囊型):常見內囊分離及鈣化. Ⅳ型(實質鈣化型):為包囊蟲退行性壞
死的最終結果.
CT 表 現
囊型包蟲病: ⑴ 囊腫表現:單發或多發,圓形,偶見淺
分葉,囊壁光整,囊內密度均勻,CT值 約-15 ~ 25Hu,增強無強化. ⑵ 囊內囊:母囊內出現小囊,特徵性表現, 子囊密度低於母囊(形成時間短). ⑶ 鈣化:常見,外囊壁鈣化呈弧形或蛋殼 狀,囊內容物鈣化呈無定形條、片狀.
CT表現
平 掃(低密度) • 巨塊型和結節型:單發或多發、圓形,呈膨脹
性生長,邊緣(有假包膜)清晰光滑. • 彌漫型:結節分別廣泛,境界不清. • 巨塊型:腫塊中央壞死→更低密度區.
增 強 (快進快出) • 動脈期:斑片狀、結節狀早期明顯強化. • 門脈期:腫塊密度迅速下降. • 平衡期:腫塊密度繼續下降.
• 經胃冠狀靜脈、胃短靜脈→曲張的胃底靜 脈、食管靜脈→奇靜脈、半奇靜脈 →上腔 靜脈。
• 經腸系膜下靜脈→曲張的痔靜脈→髂靜脈 →下腔靜脈。
• 經腸系膜上靜脈→曲張的腹壁靜脈→下腔 靜脈。
CT表現
• 肝臟形態輪廓的改變:肝邊緣凹凸不平,部 分肝段形態消失.
• 肝臟大小的改變:早期肝臟體積增大,中晚 期肝硬化肝葉增大和萎縮→肝葉比例失調.
最新肝脏CT诊断-PPT文档
肝硬化的CT表现
1,各叶比例失调 2,肝脏密度减低 3,脾大 >5个肋单元 4,肝门增宽和胆囊移位
6,静脉曲张(常见于肝门和胃的周围)
CT表现:一堆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形软组织 影。
7,腹水
CT表现:肝脾外围一圈低密度影。
肝囊肿CT表现:边缘清楚的圆形或
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其壁极薄,囊内 无结构,密度均匀,为水样密度,CT 值为0-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
胆囊癌
占恶性肿瘤的0.3-5%,腺癌占71-90% 鳞癌10%,65-90%合并胆结石和慢性胆囊 炎。
腺癌分为:浸润型、乳头状腺癌、粘液样腺 癌。
胆囊癌CT表现:
分型:结节型、厚壁型、肿块型、阻塞型。 其它: 《1》肿瘤侵犯肝脏,CT表现为胆囊周围特别是肝 方叶的低密度影。 《2》65-90%合并胆囊炎、胆结石。 《3》梗阻性胆管扩张,直接侵犯胆管、肝门淋巴结 转移、压迫。 《4》淋巴结转移(肝门、胰头及腹腔动脉周围)
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
病例分型:巨块型>5cm,结节型,弥漫型 。
平扫:肝内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低密度影, CT值为35左右,边界欠清。
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快速强化,为高密度影 ,静脉期病灶呈低密度。
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及远处 转移。
肝转移癌:
CT平扫时为多发的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呈环形靶样强 化。
注意:CT扫描前一周不做胃肠造影。 检查前半小时口服I%的泛影葡胺500ml。 怀疑胆总管结石时,可饮水。 碘造影剂静脉试验。
胆囊结石
单发、多发、泥沙样、同心圆样、石灰样胆 汁,常合并胆囊炎,3-4%合并胆囊癌。
胆管结石的CT表现:
胆囊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新月征、胆总管 逐渐变细,肝内外胆管扩张。
1,各叶比例失调 2,肝脏密度减低 3,脾大 >5个肋单元 4,肝门增宽和胆囊移位
6,静脉曲张(常见于肝门和胃的周围)
CT表现:一堆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形软组织 影。
7,腹水
CT表现:肝脾外围一圈低密度影。
肝囊肿CT表现:边缘清楚的圆形或
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其壁极薄,囊内 无结构,密度均匀,为水样密度,CT 值为0-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
胆囊癌
占恶性肿瘤的0.3-5%,腺癌占71-90% 鳞癌10%,65-90%合并胆结石和慢性胆囊 炎。
腺癌分为:浸润型、乳头状腺癌、粘液样腺 癌。
胆囊癌CT表现:
分型:结节型、厚壁型、肿块型、阻塞型。 其它: 《1》肿瘤侵犯肝脏,CT表现为胆囊周围特别是肝 方叶的低密度影。 《2》65-90%合并胆囊炎、胆结石。 《3》梗阻性胆管扩张,直接侵犯胆管、肝门淋巴结 转移、压迫。 《4》淋巴结转移(肝门、胰头及腹腔动脉周围)
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
病例分型:巨块型>5cm,结节型,弥漫型 。
平扫:肝内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低密度影, CT值为35左右,边界欠清。
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快速强化,为高密度影 ,静脉期病灶呈低密度。
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及远处 转移。
肝转移癌:
CT平扫时为多发的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呈环形靶样强 化。
注意:CT扫描前一周不做胃肠造影。 检查前半小时口服I%的泛影葡胺500ml。 怀疑胆总管结石时,可饮水。 碘造影剂静脉试验。
胆囊结石
单发、多发、泥沙样、同心圆样、石灰样胆 汁,常合并胆囊炎,3-4%合并胆囊癌。
胆管结石的CT表现:
胆囊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新月征、胆总管 逐渐变细,肝内外胆管扩张。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最全版ppt课件
❖病理
❖ 肝细胞弥漫变性 坏死 ❖ 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结节再生 ❖ 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 ❖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 ❖ 肝功能损害
肝硬化- 病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
高血脂症。 ❖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
局灶性脂肪肝。 ❖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肝脏密度异常:
❖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为外科术后 ❖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小肠; ❖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 肝内局限性钙化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 肝细胞弥漫变性 坏死 ❖ 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结节再生 ❖ 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 ❖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 ❖ 肝功能损害
肝硬化- 病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
高血脂症。 ❖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
局灶性脂肪肝。 ❖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肝脏密度异常:
❖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为外科术后 ❖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小肠; ❖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 肝内局限性钙化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CT肝胆疾病ppt课件
整理ppt
8
2 CT肝脏常规扫描
患者仰卧,两臂上举,嘱病人保持体位 不移位,身体尽量置于床面中间,先扫正位 定位像,扫描范围自隔顶至肝下角,扫描方 向自上而下。
CT肝脏常规扫描能显示肝内密度的改变, 比如脂肪变性或铁质过度沉积;能发现占位 病变和肝硬化并且显示表面不规则和肝脏缩 小,计算总的肝脏容积。
整理ppt
62
CT检查:
局灶性脂肪肝表现为局限性肝质密度减低, 低于同层脾脏密度;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整个肝脏密度减低, 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模糊,严重者肝内血管 可呈现为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仍保持低密度,肝内血管显示 明显,走行正常。
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
整理ppt
63
整理ppt
64
脂肪肝合并血管瘤、肝囊肿
整理ppt
58
(二)临床表现:一般无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肿块较大可产生压迫症 状。
整理ppt
59
CT表现:
缺乏特征性,增强扫描包膜的显示具有 一定的特征性。平扫 与正常肝质密度相近, 但边缘清晰,多呈球形,病灶区出血可为高 密度。增强:强化早期密度呈均匀增强,随即 密度下降,边界不清,延迟后呈低密度;若 病灶中央有出血,为不强化低密度。呈富血 管肿瘤强化特点。
(二)临床表现:早期常表现为原发癌 症状,中晚期则可出现转移引起的症状, 如肝大、肝区疼痛等。
整理ppt
35
CT表现
平扫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多发,散在, 大小相仿 明显的边缘增强和“牛眼征” 较小病灶出现囊样变伴边缘强化 无门脉癌栓和病灶周围晕圈征 邻近脏器发现肿瘤,复发灶或转移灶
整理ppt
2.边缘常不清
3.常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带影,呈环征。可 以是单环双环甚至是三环。其中心区域 密度稍低
肝脏CT、MRI诊断PPT课件
54
肝脓肿
MRI表现
T1WI:圆形或类圆形的低信号区。脓肿壁的 信号强度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表现较厚 的圆环状稍高于脓腔的异常高信号区,称晕 环征
T2WI:脓腔显著高信号,稍低信号晕环,周 围水肿带明显高信号
晕环可被强化
55
56
57
肝脓肿,间隔强化,呈蜂房状
58
肝脓肿
59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在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改变和脾大、门静脉高压的 征象方面与CT相同
T2WI上,肝硬化变细的血管和炎性纤维组织表现为 肝实质内混乱的呈高信号的细小网格状结构
肝硬化再生结节在T1WI上呈等高信号,T2WI呈低 信号(铁沉积所致),信号均匀,无包膜
再生结节主要由门静脉供血,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 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 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结节
轮廓大小、形态改变与CT相同 信号强度异常分5级:
等信号:同肝脏信号。 极低信号:同肝内流空血管信号。 稍低信号:介于肝与血管之间。 极高信号:同脂肪信号。 稍高信号:介于脂肪与肝之间。
22
肝脏异常MR表现
局限性信号改变
实质性肿瘤(细胞内水分增加),T1、T2弛豫时 间长,T1WI显示为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17
低密度
混杂密度
18
高密度
低密度
19
肝脏异常CT表现
造影增强异常改变
多血管型肿瘤(成人HCC,FNH)明显增强效应 血管性疾病(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瘘),大部分
表现结节状,高密度增强 少血管型肿瘤(胆管ca),始终为低密度 无血管结构(囊肿),无增强效应
20
肝脏异常强化
21
肝脏异常现
常规层厚10mm,层间距10mm;密扫或病灶扫描 2~5mm层厚和层间距
肝脓肿
MRI表现
T1WI:圆形或类圆形的低信号区。脓肿壁的 信号强度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表现较厚 的圆环状稍高于脓腔的异常高信号区,称晕 环征
T2WI:脓腔显著高信号,稍低信号晕环,周 围水肿带明显高信号
晕环可被强化
55
56
57
肝脓肿,间隔强化,呈蜂房状
58
肝脓肿
59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在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改变和脾大、门静脉高压的 征象方面与CT相同
T2WI上,肝硬化变细的血管和炎性纤维组织表现为 肝实质内混乱的呈高信号的细小网格状结构
肝硬化再生结节在T1WI上呈等高信号,T2WI呈低 信号(铁沉积所致),信号均匀,无包膜
再生结节主要由门静脉供血,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 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 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结节
轮廓大小、形态改变与CT相同 信号强度异常分5级:
等信号:同肝脏信号。 极低信号:同肝内流空血管信号。 稍低信号:介于肝与血管之间。 极高信号:同脂肪信号。 稍高信号:介于脂肪与肝之间。
22
肝脏异常MR表现
局限性信号改变
实质性肿瘤(细胞内水分增加),T1、T2弛豫时 间长,T1WI显示为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17
低密度
混杂密度
18
高密度
低密度
19
肝脏异常CT表现
造影增强异常改变
多血管型肿瘤(成人HCC,FNH)明显增强效应 血管性疾病(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瘘),大部分
表现结节状,高密度增强 少血管型肿瘤(胆管ca),始终为低密度 无血管结构(囊肿),无增强效应
20
肝脏异常强化
21
肝脏异常现
常规层厚10mm,层间距10mm;密扫或病灶扫描 2~5mm层厚和层间距
肝脏疾病CT诊断ppt课件
Good Morning!
1
CT诊断学
2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部CT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熟悉肝脏正常CT
表现,掌握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 教学要求:
1、了解肝脏CT检查方法; 2、熟悉肝脏正常CT表现; 3、掌握常见病:肝血管瘤、肝癌、转移性肝癌、 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等CT诊断。
42
CT表现
(一)细粒棘球蚴病CT表现: ①单发/多发囊性病灶,边缘锐利,有
均匀薄壁,可见环状/线状囊壁钙化。 ② “囊内囊”为特征表现,即母囊内有大小
不一子囊。 ③内外囊分离征象“双边征”,“飘带征”
43Leabharlann 44多发多子囊包虫45
46
内囊完全分离型“双边征”
飘带征
47
(二)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
囊性病灶
肝脓肿 肝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肝囊肿
• 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脂肪肝
9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平扫: 境界清楚,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早出晚归”/“快进慢出” 早期: 瘤体边缘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密度接近大
血管密度 延迟: 强化灶互相融合,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与
3、最后肝变形,变硬,肝叶萎 缩,同时引起门静脉高压 和肝功不同程度的损害.
53
肝硬化CT表现
早期肝硬化:肝脏可能增大,CT上没有特征性. 中晚期肝硬化:由于结节增生和纤维化收缩,可出现: 1、 肝形态轮廓的改变:肝叶增大和萎缩,可表现为全肝萎缩 ,
❖是比较常见的肝疾病,为先天性肝囊肿
(区别于创伤,炎症,寄生虫和肿瘤性肝囊肿)
1
CT诊断学
2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部CT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熟悉肝脏正常CT
表现,掌握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 教学要求:
1、了解肝脏CT检查方法; 2、熟悉肝脏正常CT表现; 3、掌握常见病:肝血管瘤、肝癌、转移性肝癌、 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等CT诊断。
42
CT表现
(一)细粒棘球蚴病CT表现: ①单发/多发囊性病灶,边缘锐利,有
均匀薄壁,可见环状/线状囊壁钙化。 ② “囊内囊”为特征表现,即母囊内有大小
不一子囊。 ③内外囊分离征象“双边征”,“飘带征”
43Leabharlann 44多发多子囊包虫45
46
内囊完全分离型“双边征”
飘带征
47
(二)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
囊性病灶
肝脓肿 肝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肝囊肿
• 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脂肪肝
9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平扫: 境界清楚,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早出晚归”/“快进慢出” 早期: 瘤体边缘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密度接近大
血管密度 延迟: 强化灶互相融合,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与
3、最后肝变形,变硬,肝叶萎 缩,同时引起门静脉高压 和肝功不同程度的损害.
53
肝硬化CT表现
早期肝硬化:肝脏可能增大,CT上没有特征性. 中晚期肝硬化:由于结节增生和纤维化收缩,可出现: 1、 肝形态轮廓的改变:肝叶增大和萎缩,可表现为全肝萎缩 ,
❖是比较常见的肝疾病,为先天性肝囊肿
(区别于创伤,炎症,寄生虫和肿瘤性肝囊肿)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块型: >5cm,最常见 结节型:〈5cm 弥漫型:〈1cm 小肝癌: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之和
不超过3cm
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且90%的病例
都为血供丰富的肿瘤.
原发性肝癌CT表现
平扫: 单发/多发肿块,边界清或不清,多为 低密度,有出血坏死时则密度不均。
增强: “快进快退”
动脉期:明显斑片状、结节状强化,正常肝 质为低密度;
肝棘球蚴病
(hydatid disease of liver)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而发生的寄生虫病.
有两种类型:
细粒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蚴病
泡状棘球
这两种棘球绦虫的感染途径有所不同.
CT表现
(一)细粒棘球蚴病CT表现:
①单发/多发囊性病灶,边缘锐利,有 均匀薄壁,可见环状/线状囊壁钙化。
② “囊内囊”为特征表现,即母囊内有大小 不一子囊。
阿米巴性肝脓肿,
另外还可以发生
霉菌性肝脓肿,
结核性肝脓肿等.
肝脓肿CT表现
平扫: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中央为
脓腔,CT值高于水低于肝。可见气
泡或气液平。
增强:
双环征:[水肿带+脓肿壁]:中央坏死区无强化,
无强化;
外为脓 肿壁环行强化,周围水肿
三环征:如脓肿壁的内层由坏死组织构成不出现 强
显强化,
转移性肝癌
囊性病灶
肝脓肿 肝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肝囊肿
• 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脂肪肝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平扫: 境界清楚,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早出晚归”/“快进慢出” 早期: 瘤体边缘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密度接近
大血管密度 延迟: 强化灶互相融合,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
肝脏正常CT表现
正常肝脏轮廓光滑,形态及解剖结构依断面位 置不同而不同
肝脏分左叶、右叶和尾叶。左叶以肝圆韧带 (纵裂)分为左内和左外叶,右叶以肝右静脉 分为右前和右后叶
肝实质密度均匀,50~60HU,较脾脏高
肝脏CT
•
肝脏CT
肝脏疾病CT诊断
• 局限性病变 实性病灶
肝海绵状血管瘤 原发性肝癌
③内外囊分离征象“双边征”,“飘带征”
多发多子囊包虫
内囊完全分离型“双边征” 飘带征
(二)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
平扫:境界不清的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区,可
病灶
见广泛的颗粒状或不规则钙化,
内可见液化坏死区。
增强: 无明显强化而显出较清楚边界
平 扫
增 强
病灶内形态各异的钙化
平 扫
增 强
肝硬化
CT检查的技术:平扫、增强、CTA CT检查的目的:
1. 确定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 2. 鉴别右上腹肿块的起源 3. 了解肝的结构和其他病变
CT检查的适应症: 1.凡是临床或其它检查方法怀疑肝脏占位性病变,
都是CT检查的适应症 2.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大小、性质,有无转移,
门腔静脉有无癌栓 3.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复查 4.对上腹部情况作全面了解
与正常肝质密度一致。
肝脏多发血管瘤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肝脏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 切相关
50%~90%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50%肝硬化 并发肝细胞癌
60%~90%的肝细胞癌AFP阳性
肝细胞癌病理分型:
化,而外层由纤维肉芽组织构成呈明
加上周围水肿带构成.
肝 脓 肿
肝左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
肝囊肿(Liver cyst)
是比较常见的肝疾病,为先天性肝囊肿
(区别于创伤,炎症,寄生虫和肿瘤性肝囊肿)
临床上分为
单纯性肝囊肿:单发,多发性肝囊肿 多囊肝: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变
常合并多囊肾.
肝囊肿CT表现
门脉期:肿瘤强化迅速退出呈低密度,正常 肝质密度增高;
平衡期:明显强化的肝实质内,肿瘤为低密度。
其它征象:①侵犯血管:门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 表现为充盈缺损;
②肝门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肝硬化并发小肝癌
巨块型肝癌侵犯门静脉
肝癌 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肝硬化合并多发肝癌
肝转移癌
(secondary tumors of liver)
Good Morning!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 古丽娜·阿扎提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部CT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熟悉肝脏
正常CT表现,掌握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 教学要求:
1、了解肝脏CT检查方法; 2、熟悉肝脏正常CT表现; 3、掌握常见病:肝血管瘤、肝癌、转移性 肝癌、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等 CT诊断。
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
转移到肝脏的肿瘤常有四条途径: 1、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 2、经过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3、经门静脉转移,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肝
转移途径; 4、经肝动脉转移, 如肺癌主要经肝动脉转移.
[肝转移癌CT表现]
平扫:见肝实质内小而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 肿块,少数为单发.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转移瘤 易发生坏死囊变,肿瘤中央呈水样密度.
1、 肝形态轮廓的改变:肝叶增大和萎缩,可表现为全肝萎 缩,
胆囊转位;
Cirrhosis
1、在各种病因的 作用下,肝细胞 弥漫性变性,坏 死,
2、发生纤维组 织增生和肝 细胞结节样 再生.
3、最后肝变形,变硬,肝叶 萎缩,同时引起门静脉高 压和肝功不同程度的损害.
肝硬化CT表现
早期肝硬化:肝脏可能增大,CT上没有特征性.
中晚期肝硬化:由于结节增生和纤维化收缩,可出现:
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锐 利,境界清楚,密度均匀,CT值为0~20HU.
增强:不强化, 但境界显示更清楚.囊壁菲薄一 般不能显示.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
多囊肝时囊肿弥漫性分布.
肝囊肿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多发肝囊肿
平 扫
多囊肝
增
多囊肝多囊肾
多囊肝并多囊肾
增强: 动脉期:肿瘤边缘不规则强化,
门静脉期:可出现瘤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牛眼征” :肿瘤中央低密度区不强化,边缘 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
结肠癌多发肝脏转移瘤
肝脓肿(abscess of liver)
肝脓肿是在化脓病菌作用下发生的肝组
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细菌性肝脓肿较多见.
不超过3cm
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且90%的病例
都为血供丰富的肿瘤.
原发性肝癌CT表现
平扫: 单发/多发肿块,边界清或不清,多为 低密度,有出血坏死时则密度不均。
增强: “快进快退”
动脉期:明显斑片状、结节状强化,正常肝 质为低密度;
肝棘球蚴病
(hydatid disease of liver)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而发生的寄生虫病.
有两种类型:
细粒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蚴病
泡状棘球
这两种棘球绦虫的感染途径有所不同.
CT表现
(一)细粒棘球蚴病CT表现:
①单发/多发囊性病灶,边缘锐利,有 均匀薄壁,可见环状/线状囊壁钙化。
② “囊内囊”为特征表现,即母囊内有大小 不一子囊。
阿米巴性肝脓肿,
另外还可以发生
霉菌性肝脓肿,
结核性肝脓肿等.
肝脓肿CT表现
平扫: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中央为
脓腔,CT值高于水低于肝。可见气
泡或气液平。
增强:
双环征:[水肿带+脓肿壁]:中央坏死区无强化,
无强化;
外为脓 肿壁环行强化,周围水肿
三环征:如脓肿壁的内层由坏死组织构成不出现 强
显强化,
转移性肝癌
囊性病灶
肝脓肿 肝棘球蚴病(包虫囊肿)
肝囊肿
• 弥漫性病变
肝硬化
脂肪肝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平扫: 境界清楚,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早出晚归”/“快进慢出” 早期: 瘤体边缘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密度接近
大血管密度 延迟: 强化灶互相融合,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
肝脏正常CT表现
正常肝脏轮廓光滑,形态及解剖结构依断面位 置不同而不同
肝脏分左叶、右叶和尾叶。左叶以肝圆韧带 (纵裂)分为左内和左外叶,右叶以肝右静脉 分为右前和右后叶
肝实质密度均匀,50~60HU,较脾脏高
肝脏CT
•
肝脏CT
肝脏疾病CT诊断
• 局限性病变 实性病灶
肝海绵状血管瘤 原发性肝癌
③内外囊分离征象“双边征”,“飘带征”
多发多子囊包虫
内囊完全分离型“双边征” 飘带征
(二)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
平扫:境界不清的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区,可
病灶
见广泛的颗粒状或不规则钙化,
内可见液化坏死区。
增强: 无明显强化而显出较清楚边界
平 扫
增 强
病灶内形态各异的钙化
平 扫
增 强
肝硬化
CT检查的技术:平扫、增强、CTA CT检查的目的:
1. 确定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 2. 鉴别右上腹肿块的起源 3. 了解肝的结构和其他病变
CT检查的适应症: 1.凡是临床或其它检查方法怀疑肝脏占位性病变,
都是CT检查的适应症 2.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大小、性质,有无转移,
门腔静脉有无癌栓 3.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复查 4.对上腹部情况作全面了解
与正常肝质密度一致。
肝脏多发血管瘤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肝脏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 切相关
50%~90%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50%肝硬化 并发肝细胞癌
60%~90%的肝细胞癌AFP阳性
肝细胞癌病理分型:
化,而外层由纤维肉芽组织构成呈明
加上周围水肿带构成.
肝 脓 肿
肝左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
肝囊肿(Liver cyst)
是比较常见的肝疾病,为先天性肝囊肿
(区别于创伤,炎症,寄生虫和肿瘤性肝囊肿)
临床上分为
单纯性肝囊肿:单发,多发性肝囊肿 多囊肝: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病变
常合并多囊肾.
肝囊肿CT表现
门脉期:肿瘤强化迅速退出呈低密度,正常 肝质密度增高;
平衡期:明显强化的肝实质内,肿瘤为低密度。
其它征象:①侵犯血管:门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 表现为充盈缺损;
②肝门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肝硬化并发小肝癌
巨块型肝癌侵犯门静脉
肝癌 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肝硬化合并多发肝癌
肝转移癌
(secondary tumors of liver)
Good Morning!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 古丽娜·阿扎提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部CT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熟悉肝脏
正常CT表现,掌握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 教学要求:
1、了解肝脏CT检查方法; 2、熟悉肝脏正常CT表现; 3、掌握常见病:肝血管瘤、肝癌、转移性 肝癌、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等 CT诊断。
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
转移到肝脏的肿瘤常有四条途径: 1、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 2、经过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3、经门静脉转移,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肝
转移途径; 4、经肝动脉转移, 如肺癌主要经肝动脉转移.
[肝转移癌CT表现]
平扫:见肝实质内小而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 肿块,少数为单发.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转移瘤 易发生坏死囊变,肿瘤中央呈水样密度.
1、 肝形态轮廓的改变:肝叶增大和萎缩,可表现为全肝萎 缩,
胆囊转位;
Cirrhosis
1、在各种病因的 作用下,肝细胞 弥漫性变性,坏 死,
2、发生纤维组 织增生和肝 细胞结节样 再生.
3、最后肝变形,变硬,肝叶 萎缩,同时引起门静脉高 压和肝功不同程度的损害.
肝硬化CT表现
早期肝硬化:肝脏可能增大,CT上没有特征性.
中晚期肝硬化:由于结节增生和纤维化收缩,可出现:
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锐 利,境界清楚,密度均匀,CT值为0~20HU.
增强:不强化, 但境界显示更清楚.囊壁菲薄一 般不能显示.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
多囊肝时囊肿弥漫性分布.
肝囊肿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多发肝囊肿
平 扫
多囊肝
增
多囊肝多囊肾
多囊肝并多囊肾
增强: 动脉期:肿瘤边缘不规则强化,
门静脉期:可出现瘤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牛眼征” :肿瘤中央低密度区不强化,边缘 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低于肝密度的水肿带。
结肠癌多发肝脏转移瘤
肝脓肿(abscess of liver)
肝脓肿是在化脓病菌作用下发生的肝组
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细菌性肝脓肿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