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形态、生活环境、习性等。
2. 故事《蚂蚁过河》:蚂蚁们为了找到食物,勇敢地过河的故事。
3. 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讲述故事《蚂蚁过河》。
2. 教学难点: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图片、河图、食物图、PPT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形态特征,激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蚂蚁的生活环境、习性等。
3. 讲故事《蚂蚁过河》:通过PPT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让幼儿感受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4. 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手工制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蚂蚁过河的场景。
5.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分享作品中蚂蚁过河的故事。
6. 总结:引导幼儿讲述蚂蚁过河的故事,总结蚂蚁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实验:带领幼儿进行观察蚂蚁的实验,如蚂蚁的寻食、蚂蚁的触角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蚂蚁,让幼儿亲身体验蚂蚁的生活环境。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对蚂蚁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3. 幼儿在讲述蚂蚁过河故事时的表现。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蚂蚁生活习性时,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
2. 在讲故事《蚂蚁过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合作行为,引导幼儿学习蚂蚁的团结精神。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要领,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跳跃、翻滚、攀爬。
2.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团队协作动作:拉手、搭桥、互相帮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动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岸道具、垫子。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跃、翻滚、攀爬等,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自主练习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学团队协作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小蚂蚁过河的团队协作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分组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自主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设置障碍course,幼儿分组进行小蚂蚁过河的实践操作。
2. 教师记录幼儿过河的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幼儿互相观摩,学习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动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过河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掌握了小蚂蚁过河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动作,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的动作仍不够熟练,团队协作意识有待提高。
下次课程将继续加强基本动作的练习,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注意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课程《蚂蚁过河》2. 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3. 教学目标:a. 让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了解蚂蚁过河的方式。
b.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c.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5.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过河的方式。
二、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玩具、河玩具、小石头、树叶等。
2. 材料:纸张、画笔、彩色笔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蚂蚁玩具,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点,如小、黑、多脚等。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方式,如爬行、寻找石头等。
3.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蚂蚁过河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蚂蚁过河的方法。
4.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蚂蚁过河的游戏,模拟蚂蚁过河的情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过河的过程。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蚂蚁过河的方法,让幼儿说出蚂蚁是如何克服困难四、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蚂蚁,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家长协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生活习性,并将描述的内容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用语言描述蚂蚁过河的方式?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引导和帮助?4. 教学活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六、教学延伸活动1. 科学实验:组织幼儿观察蚂蚁在不同环境下的行动方式,如在潮湿、干燥、光滑等不同地面上的行动。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一起观察户外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蚂蚁过河过程的描述能力。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观察蚂蚁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
八、教学修改1. 根据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第一部分:引入蚂蚁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的昆虫,它们经常在我们的花园和公园里活动。
今天,我们要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来了解蚂蚁的行为和特征。
这个游戏叫做“蚂蚁过河”。
第二部分:目标通过玩“蚂蚁过河”这个游戏,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沟通和合作方式,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活动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大型纸张或地板上的绘图2. 一些小纸片代表蚂蚁3. 蓝色纸片代表河流4. 提供数据收集表格第四部分:活动步骤1. 引入游戏规则:在纸张上绘制一条直线,代表小河。
告诉孩子们,河对于蚂蚁来说是障碍。
蚂蚁必须通过河流才能到达彼岸。
但是,蚂蚁不可以游泳,只能在纸片上行走。
2. 将蚂蚁纸片分发给孩子们,并告诉他们,每只蚂蚁有一个数字代号,可以用它们来区分不同蚂蚁。
3. 让学生尝试将蚂蚁从一边的河岸运送到另一边。
观察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孩子们是否尝试过在蚂蚁迷宫之前讨论并制定行动计划?他们是否发现某些蚂蚁比其他蚂蚁更有效率?如果有,为什么?5. 提供一个数据收集表格供学生填写。
记录每只蚂蚁所需的时间或步骤来通过河流。
然后,让孩子们讨论数据,并尝试总结规律。
例如,他们是否发现有些蚂蚁更快地过河?他们是否想出了任何策略来提高效率?6.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策略和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帮助他们归纳出一些关键观察点,例如蚂蚁是否以某种方式相互沟通?他们是否有一种特殊的行进模式?7. 带领学生总结学习:回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假设、观察和结论。
帮助他们理解,蚂蚁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如何影响整个群体的效率和成功的。
第五部分: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蚂蚁行为的理解,可以尝试以下扩展活动:1. 观察蚂蚁的行为:带领学生到户外,在花园或公园观察蚂蚁的行为。
让他们观察蚂蚁如何协作收集食物和建造蚁巢,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2. 蚂蚁世界的创作:使用纸板、泥土和其他可用材料,让学生设计和建造一个蚂蚁世界。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岸模型、桥模型、障碍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讲述一个小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蚂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观察小蚂蚁过河:展示教具,让幼儿观察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引导幼儿说出小蚂蚁过河的困难。
3. 讨论解决方案: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蚂蚁过河,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具,尝试解决难题。
4. 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让幼儿分组合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5. 展示成果: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蚂蚁过河场景,讲述小蚂蚁过河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立“小蚂蚁过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蚂蚁过河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制作小蚂蚁过河场景时的创意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考察幼儿在讨论解决方案时表现出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安全注意1. 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教师要进行示范操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防止幼儿发生意外。
3. 确保教具的质量,避免幼儿误吞或损坏教具。
八、教学资源1. 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如教具、学具等。
2. 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丰富幼儿对小蚂蚁的了解。
3. 鼓励家长参与,提供有关小蚂蚁的资料,增加幼儿的学习机会。
九、教学内容1. 小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蚂蚁过河》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设计出合适的过河方案。
三、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模型、图片、视频、塑料积木、纸杯等。
2.环境布置:模拟河边场景,设置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蚂蚁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展示蚂蚁过河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困难。
2.邀请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么过河?3.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过河方案。
4.各组展示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
(三)实践环节1.每组根据方案,利用塑料积木、纸杯等材料,搭建过河设施。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完成搭建后,让蚂蚁模型尝试过河,观察哪种方案最有效。
1.让幼儿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受。
2.引导幼儿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亮点:(1)活动设计新颖,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3)教师指导得当,帮助幼儿解决了实际问题。
2.不足:(1)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结束。
(2)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缺乏耐心和毅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2.创设更多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蚂蚁过河的乐趣。
3.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观察蚂蚁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动手设计过河方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只小蚂蚁,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儿A:“它是小小的,圆圆的。
”教师:“对了,它的身体是圆圆的。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 小蚂蚁玩具或图片2. 河岸、小桥、树叶等过河障碍物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四、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小蚂蚁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蚂蚁的名称和生活环境。
2. 讲解小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小蚂蚁过河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设置障碍物,模拟小蚂蚁过河的情景,邀请幼儿参与,让幼儿体验小蚂蚁过河的乐趣。
4.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结束活动:通过歌曲或故事,引导幼儿总结小蚂蚁过河的经历,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庭周围的小蚂蚁,记录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与幼儿共同完成观察日记。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中,设置小蚂蚁的生存环境,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蚂蚁的生活。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绘制小蚂蚁过河的场景,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4. 科学探索:组织幼儿进行小蚂蚁的观察实验,如观察小蚂蚁的触角、运动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六、教学资源:1. 小蚂蚁相关的科普书籍和视频资料2. 河岸、小桥、树叶等过河障碍物的教具3.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4. 音乐、歌曲等相关音频资源5. 蚂蚁窝、食物等实物模型或道具七、教学内容:1. 小蚂蚁的生态环境和习性2. 小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及相关科学知识3. 小蚂蚁过河的障碍物设计和解决方法4. 小蚂蚁的观察和实验活动5. 小蚂蚁过河的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八、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小蚂蚁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蚂蚁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精选5篇)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精选5篇)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幼:造一座桥……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
(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集体纠正。
活动反思: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雪花片,石头,积木,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3、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小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过河?(1)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
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小班科学教案:蚂蚁过河引言:在小班科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蚂蚁过河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科学教案,以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蚂蚁过河实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行为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容器(类似鱼缸);2. 水;3. 一片橡皮泥;4. 小石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透明玻璃容器清洗干净;b. 在容器的一端放入一片橡皮泥,使其粘附于容器底部;c. 在橡皮泥旁边放入一些小石子,作为蚂蚁过河的"石头"。
2. 实验操作:a. 慢慢倒入适量的水,使其漫过橡皮泥,形成蚂蚁过河的"河流";b. 等待一段时间,让水稳定。
3. 观察和记录:a. 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容器中的橡皮泥和水的情况;b. 观察容器的另一端是否有蚂蚁;c. 观察蚂蚁是如何从"岸边"过河的,是否会被水冲走。
4. 分析和讨论:a. 引导孩子们思考蚂蚁过河的过程,观察他们是如何寻找、选择和渡过"石头"的;b. 鼓励孩子们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蚂蚁选择某个石头而不是其他石头?蚂蚁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5. 结论:a. 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b. 引导孩子们得出结论并解释蚂蚁过河的原理:蚂蚁通过触角感知环境,选择合适的石头,同时利用其体形和体重来保持平衡。
四、延伸探究:1. 变化实验条件:a. 添加或减少水的量,观察蚂蚁过河的情况有何不同;b. 将容器倾斜一定角度,观察蚂蚁是如何应对。
2. 蚂蚁的生活:a. 继续讨论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蚂蚁的社会组织、食性等;b. 可以观察真实的蚂蚁窝,了解蚂蚁的生活更多细节。
3. 其他昆虫的行为:a. 尝试观察其他昆虫的行为,如蜜蜂采蜜、蝴蝶喂食等;b. 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如何过河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方式。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蚂蚁过河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蚂蚁图片、河图、小木棒、彩泥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蚂蚁过河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蚂蚁是如何过河的。
3. 观察与操作:分发教具,让幼儿观察蚂蚁图片,尝试用小木棒和彩泥模拟蚂蚁过河的过程。
4. 讨论与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引导幼儿思考蚂蚁过河的原理。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蚂蚁,记录蚂蚁过河的过程。
2. 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幼儿对蚂蚁过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蚂蚁的足迹,了解蚂蚁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2. 开展蚂蚁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蚂蚁过河场景。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户外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幼儿对《蚂蚁过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家长沟通与指导:1. 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观察蚂蚁、完成作业等。
3. 给予家长在家辅导幼儿的建议,如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过河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蚂蚁过河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二、教学重点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学会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图片、视频、道具等。
2.环境布置:模拟河边场景。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征。
(2)教师简要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
2.基本环节(1)观看视频:教师播放蚂蚁过河的视频,让幼儿观察蚂蚁是如何过河的。
(2)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蚂蚁过河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蚂蚁要过河。
(3)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蚂蚁过河的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①分组: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蚂蚁家族。
②准备道具:每组准备若干张纸牌,作为蚂蚁过河的道具。
③游戏规则:教师设置障碍物,模拟河边场景。
幼儿需要利用纸牌,帮助蚂蚁家族过河。
过河过程中,纸牌不能掉入水中,否则需要重新开始。
3.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是如何过河的。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遇到不同的动物过河,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们?4.结束语六、课后反思1.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2.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幼儿学会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出示蚂蚁模型,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的,这是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触角、身体结构等特征。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物体沉浮的原理,了解物体密度和水的性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及工具教材:《小蚂蚁过河》绘本。
工具:水缸、玻璃瓶、水管、小球、小铁片、小木块、小塑料袋等。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老师向幼儿介绍教材《小蚂蚁过河》。
2.老师以绘本故事方式引出课题,让幼儿了解物体沉浮的原理。
第二步:展示实验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只玻璃瓶,问幼儿:“这只瓶子会沉还是浮?”2.老师让幼儿用水缸装满水,然后将瓶子放入水中,询问幼儿:“这只瓶子现在沉在水底,为什么?”3.老师将玻璃瓶内放入一个小塑料袋,并确定瓶子内小袋子密度小于水,询问幼儿:“现在这只瓶子漂浮在水面,为什么?”4.老师让幼儿依次加入玻璃瓶内的,小球、小铁片、小木块,了解物体密度和水的性质。
第三步:互动体验1.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只玻璃瓶和一些物品。
2.老师要求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物品质地,估计物品会浮在水中还是沉在水底,然后将物品放到瓶子中测试。
3.小组间交流测试结果,找到浮点相同的物品,展示出来。
第四步:反思1.老师提供问题,询问学生:“我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最有意思的点是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2.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三、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的互动表现,如是否听从组员意见等。
2.播放录音,听取幼儿对课程的反思,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主题为“小蚂蚁过河”,将物体沉浮的原理组织成以绘本故事为主线的探究活动。
活动的难度逐渐加深,从老师的讲解到实验展示再到学生自己的测试,课堂中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有些孩子在测试物品的时候仍然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更加重视对孩子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密度和水的性质,让他们对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重难点反思优秀
小班科学小蚂蚁过河教案重难点反思优秀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蚂蚁过河的过程,了解蚂蚁的团结合作精神。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设计出帮助蚂蚁过河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模型、小河模型、桥梁模型、石头、树叶等。
2.环境布置:模拟小河场景,摆放石头、树叶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蚂蚁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过河的吗?引发幼儿思考。
2.观察蚂蚁过河过程(1)教师演示蚂蚁过河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行为。
(2)提问:蚂蚁是如何过河的?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设计帮助蚂蚁过河的方法(1)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设计出帮助蚂蚁过河的方法。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设计思路。
4.实验验证(1)教师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实验验证。
(2)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6.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了解蚂蚁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
(2)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对蚂蚁过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评价本节课采用了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
3.教学改进建议(1)在实验环节,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幼儿思考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增加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模型,以互动问答的形式进行。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看到的蚂蚁是什么颜色的?幼:老师,我看到的是黑色的蚂蚁!师:很好,那你们再仔细看看,蚂蚁的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幼:老师,蚂蚁有六条腿!师:对了,那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吗?幼:它们用腿搬。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能听懂、仿照、表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2.认知目标:了解蚂蚁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
认得简单的数量概念。
3.情感目标:培育班级团结协作、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意识,让幼儿快乐地参加活动,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以及战胜困难的欣慰。
二、教学内容《蚂蚁过河》三、教学过程1、活动启动(1)师生情景交流老师和幼儿打招呼,暖和的气氛通过交流形成。
(2)动画赏识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引出故事情节,让幼儿获得肯定的情境了解。
2、故事阅读老师叙述:在一条河流的这一边住着很多蚂蚁家庭,而在河对岸也住着一些蚂蚁家庭。
今日,河水很大,河流两侧的全部蚂蚁都惊呆了。
如何才能过河?只有一只小蚂蚁提出了一个方法……。
3、游戏活动(1)造桥游戏老师用桥模型模拟河流,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只蚂蚁。
每只蚂蚁向前爬,以跨越这条“河”。
班内的孩子相互搭配完成全局的进度,全部孩子都需到达尽头。
(2)数学数数游戏老师出示数张数字卡片,幼儿数数,相互比较张数多少。
(3)感知训练游戏老师带领孩子们去野外学习,探寻自然界中的蚂蚁、蚂蚁的行为、蚂蚁生态等问题。
察看野外蚂蚁,培育孩子们的古怪心与察看力。
4、综合归纳:课堂回顾情景再现:桥架成后,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成功过河。
小蚂蚁的建议和全班的合作,使全部人都渡过了河流。
老师结合活动反思,启发幼儿更好地理解本身的行为。
五、教学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参加的积极性特别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们学到了对数字的认得,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讲解完故事后,我们引入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更好地理解理论。
游戏是一种有趣味和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使他们更简单理解和汲取学问。
同时,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习到了如何在困难面前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标。
教孩子们如何借助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是很紧要的。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原因和蚂蚁的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蚂蚁过河的原因和蚂蚁的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蚂蚁图片、河图、小桥、草地等教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河图,引导幼儿观察蚂蚁和河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蚂蚁过河的原因,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幼儿思考蚂蚁过河的其他方法。
4. 操作环节:分组操作,让幼儿动手搭建蚂蚁过河的场景。
5.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总结蚂蚁过河的方法。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画一幅蚂蚁过河的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蚂蚁过河场景。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蚂蚁的足迹,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幼儿对蚂蚁过河原因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针对认知程度不同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难度。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八、教学内容拓展:1. 蚂蚁的家族成员:介绍蚂蚁的家族成员,如工蚁、兵蚁、蚁后等。
2. 蚂蚁的通讯方式:让幼儿了解蚂蚁如何通过分泌物和触角来交流信息。
3. 蚂蚁的勤劳精神:引导幼儿学习蚂蚁勤劳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家长协作:邀请家长参与户外观察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流模型、小石头、树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小蚂蚁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的外形特点,如身体大小、颜色、触角等。
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如何寻找食物、如何过河等。
3. 演示:教师用河流模型和小石头演示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如何克服困难,找到过河的方法。
4. 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五、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小蚂蚁,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帮助小蚂蚁过河。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周围的小蚂蚁,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蚂蚁过河教案七、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小蚂蚁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 提升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八、活动准备:1. 教具:小蚂蚁玩偶、河流模型、小石头、树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九、活动过程:1. 复习: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进一步讲解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演示:教师用河流模型和小石头演示小蚂蚁过河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如何克服困难,找到过河的方法。
4. 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蚂蚁过河的场景。
十、活动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小蚂蚁,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帮助小蚂蚁过河。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
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蚂蚁过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要领,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要领教学。
2. 游戏《小蚂蚁过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要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蚂蚁头饰、河河乐玩具、小桥、荷叶等。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教学小蚂蚁过河动作(5分钟):a. 讲解小蚂蚁过河的动作要领,如如何爬行、如何搬砖等。
b. 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
c.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小蚂蚁过河》(5分钟):a. 讲解游戏规则,分组进行比赛。
b. 开始游戏,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c. 游戏结束,评选出最佳小蚂蚁团队,给予奖励。
4. 放松活动(2分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5. 教学反思(2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总结并给予反馈。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家中设置小蚂蚁过河的场景,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游戏,培养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或主题墙上,布置小蚂蚁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观察、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遵守规则的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蚂蚁过河》幼儿园小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蚂蚁过河》适用年级: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难点:1.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团队合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玩具、河图、小石头、树叶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蚂蚁玩具,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点,如:小、黑色、2. 讲解:通过河图,向幼儿讲解蚂蚁过河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想象蚂蚁过河的场景。
3. 操作:分组进行蚂蚁过河游戏,每组用小石头、树叶等材料搭建一座桥,让蚂蚁玩具过河。
4. 创作:邀请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一幅蚂蚁过河的画。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蚂蚁,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一次蚂蚁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评价目标:1. 幼儿对蚂蚁特点的认知。
2. 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3. 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其创意和动手能力。
3. 家长反馈和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幼儿对蚂蚁过河故事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小班幼儿。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幼儿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和合作。
4.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拓展拓展活动: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幼儿到公园或郊外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过河》含反思教案:《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蚂蚁的图片和生活场景。
2.教具:蚂蚁模型、小班绘本《蚂蚁过河》。
3.玩具:沙盘、小石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蚂蚁的图片和生活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然后,问幼儿是否有过与蚂蚁相处的经验。
2.情景认知(10分钟)教师出示蚂蚁模型,模拟蚂蚁在沙地上行走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行动方式。
然后,让幼儿互动模拟蚂蚁过河的情景。
3.活动开展(25分钟)(1)教师出示小班绘本《蚂蚁过河》,讲述蚂蚁过河的故事。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故事中的蚂蚁一起行动。
(2)将小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只“蚂蚁”,幼儿通过模仿蚂蚁的行动方式,尝试走过教师搭建的“河流”(使用小石子在沙盘上模拟),并回到原点。
(3)观察并分析每个小组的过河情况,鼓励幼儿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蚂蚁过河的顺利与否。
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出几个关键因素。
4.反思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整个过程,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过河的策略和体会。
(2)教师指导幼儿思考在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何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3)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协作和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延伸:1.结合自然实物或图片,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2.指导幼儿制作蚂蚁模型或绘制蚂蚁的图片,展示到班级的墙壁上。
3.组织幼儿设计一些其他团队合作的活动,如搬运障碍、拼图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了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活动中,幼儿提高了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并通过反思总结,进一步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协作和合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蚂蚁,了解蚂蚁过河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蚂蚁过河的最佳方案。
三、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模型、图片、视频等。
2.材料准备:小河模型、石头、树叶、塑料薄膜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看蚂蚁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过河的吗?二、探索活动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蚂蚁过河的方法,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2.实验操作: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利用教具和材料尝试让蚂蚁过河。
3.观察与记录:a.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每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记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b.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2.讲解蚂蚁过河的科学原理,让幼儿了解蚂蚁的智慧。
四、实践活动1.创设情境:在教室或户外布置一条小河,让幼儿扮演小蚂蚁,尝试过河。
2.游戏互动: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共同体验蚂蚁过河的乐趣。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环保教育:引导幼儿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幼儿反馈: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幼儿体验到了蚂蚁过河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让幼儿通过观察蚂蚁模型和图片,准确描述蚂蚁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理解并实践蚂蚁过河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过河》小班科学课程教案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1.木块,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玩具(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怎么才能过河?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泡沫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泡沫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
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 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活动反思:从这个环节上看,孩子对沉与浮的现象,能具体地表述出来,也对此活动很感兴趣。
但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
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
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面上,如果会沉下去,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活动反思:从记录的结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记录出沉浮的现象,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借此机会,我进行随机教育,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但在幼儿使用记录卡的方面上看,由于记录卡设计不太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完全看不出是沉还是浮;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在中线以上表示沉,中线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结果不分明的问题。
)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鱼缸、玩具,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玻璃珠、记录纸,蚂蚁、苹果树图片等材料,启发引导幼儿与
材料互动。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开动脑筋,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沉浮现象。
在记录的环节中,合理选择粘贴纸的记录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还能进行简单的评价。
基本实现目标。
1.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以“小蚂蚁出来玩,肚子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想爬过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过河的办法”的情境引入活动,形象生动的道具演示,吸引了幼儿参与探索的兴趣,围绕问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石头和木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帮蚂蚁过河吗?”,展开思考。
游戏情境的创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起幼儿参与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材料投放。
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中能充分考虑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精心准备鱼缸作为活动情境中的“小河”,让幼儿直观清楚地观察到石头、木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同时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探索的材料分组摆放在不同的操作区,改变以往教师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投放形式,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拥挤、混乱的现象,有利于幼儿专注观察一种材料;另外还为幼儿准备了贴贴纸作为记录的材料,在每个操作区投放记录单,便于幼儿操作后,直接记录操作的结果,解决幼儿独立完整完成自己的记录单存在的困难。
3.善于观察启发。
能灵活驾驭课堂,善于观察幼儿在操作中的
表现,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我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让孩子知道,沉浮没有绝对的定义。
4.评价鼓励结合。
最后环节教师能对所有操作材料在水中的现
象再次进行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提升认识,再次利用记录单将材料的沉浮现象一一呈现,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奖励一个大拇指,并出示图片“大拇指”贴在幼儿操作正确的位置上,鼓励幼儿,这也是一种适合小班幼儿特点的评价方式。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发现,学习简单的记录
方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词汇“沉下去”“浮起来”。
1. 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
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
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2.最后老师的小结不够到位。
当所有的记录表都在黑板上时,师应作出总结,把精髓的部分加以强调:原来石头、金属类、玻璃类的物品比较重,容易沉下去。
而泡沫、木头、比较轻的物品,所以容易浮起来。
3.记录卡设计不够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中线以上表示浮,中线一下的表示沉,可以避免贴满的情况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