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与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半永久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中应用怎么样?

半永久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中应用怎么样?初步总结儿童留置半永久双腔导管的特点,探讨半永久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中的应用价值。
半永久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中应用怎么样?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3月—2017年7月期间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使用半永久双腔导管的16例次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置管特点,总结置管及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
结果(1)共16例次儿童放置半永久双腔导管,均在实时B超引导下置管,首次穿刺成功15例次,置管时中位年龄11.5岁(4.2~14.5岁),体重(27.8±8.0)kg(16.0~39.4 kg);根据患儿身高选择导管型号。
28 cm型号导管者7例次:年龄(7.5±2.1)岁,身高(115.6±10.6)cm(102.0~130.0 cm);36 cm型号导管者9例次:年龄(12.6±1.1)岁,身高(148.6±9.9)cm(140.0~167.0 cm);中位随访时间12.6(3.5~29.3)个月,随访期内中位导管留置时间11.9(3.5~29.3)个月,10例导管功能良好保留使用中,5例因行肾移植拔除,1例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而拔除。
(2)透析充分性评价:上机后血泵最大稳定血流量达(7.26±0.72)ml/(kg·min),尿素清除率(74.3±5.7)%,平衡尿素清除指数1.48±0.07。
(3)急性并发症:置管过程中出现导丝无法送入1例,导管尖端贴壁1例,导管末端进入对侧无名静脉1例,均未发生局部血肿、明显渗血、血胸、血气胸、空气栓塞、心律失常、麻醉过敏等并发症。
导管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导管内血栓3例次,未发生中心静脉狭窄。
结论儿童维持性血液透析留置半永久双腔导管安全、有效,操作过程中应实时B超引导、根据患儿身高选择合适型号导管,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置入颈内静脉在维持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置入颈内静脉在维持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摘要】目的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维持性管路的管理。
结果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是维持血液透析可选的血管通路之一。
结论延长透析患者的透析寿命,为长期透析的患者增加了一条透析通路和一条生命线。
【关键词】双腔导管置入颈内静脉;维持血液透析;护理中心静脉导管长期置入术适宜永久的瘘管尚处于成熟期而急需血透的患者;肾移植前过度期的患者;对于一小部份生命预期有限的尿毒症患者;建立瘘管困难并不能进行肾移植的患者;患有严重的动脉血管病的患者;低血压而不能维持瘘管血流量(如心衰)的患者。
常用于插管的静脉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我科病人多数采用的是右侧颈内静脉置管)。
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提高,动静脉瘘血管通路的丧失率增加,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入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逐步上升,已成为长期透析中的又一条生命线,由此,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入管路的护理由为重要。
现将我科在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入在维持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介绍如下:1资料我院已开展血液透析10年。
近年,随着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及居民城市医疗保险的推广,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坚持维持透析的病人也有相应的增多,今年以来,在我科透析病员主要为慢性肾功衰、尿毒症患者、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病人。
现有透析病人20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14人(其中:长期管10人,临时管4人);内瘘病人4人;直穿2人。
中心静脉置管占70%,透析时间2月―40月,维持最长的达40个月。
年龄26―75岁(男性6人,女性5人)。
穿刺点感染2例,管腔栓塞3例,无空气栓塞发生。
2方法2.1透析治疗前的护理2.1.1洗手、戴口罩2.1.2对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打开敷料,观察穿刺点局部有无红、肿、痛及分泌物。
遮盖病人口鼻,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两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双腔深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双腔深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双腔深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总结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回顾本科2010~2012年98例行急诊血液透析时采用局麻下双腔深静脉置管术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置管相关并发症。
结果实施急诊深静脉置管穿刺患者98例,其中2例颈内静脉穿刺不成功改股静脉穿刺成功,置管留置时间2~14周,应用良好;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局部渗血、血肿1例。
结论双腔深静脉置管是一项安全、有效、方便的穿刺技术,对于需急诊血液透析留置导管者,是首要选择方式。
标签:双腔深静脉置管;急诊;血液透析;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设备、材料的不断改进,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急诊血液净化技术在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和体内过多的代谢产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清除毒物,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治疗的机会。
建立一条良好的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是保证急诊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充分血透的首要条件,而双腔深静脉置管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有效等特点,是行急诊血液净化血管通路首选。
现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急诊深静脉置管术的98例患者的血管通路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本科急诊血液透析患者行双腔深静脉置管术98例为观察对象,男52例,女46例,年龄25~72岁,平均50.7岁,基础疾病为急性梗阻性肾病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5例,药物或毒物中毒50例,感染性休克8例,糖尿病肾病20例。
其中颈内置管86例,颈内置管不成功改股静脉置管3例,股静脉置管9例,置管留置时间2~14周。
1.2方法用常用的钢丝导引置入法(Seldinger 技术)[1]。
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如颈内静脉采用头低仰卧位(Trendelenburg 体位)。
股静脉采用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患者如心衰,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坐位。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对照组
37
29.73±9.85
19.54±6.68
29.61±7.83
t
2.010
2.635
2.132
P
0.048
0.010
0.036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 3 例嗜睡、1 例呼吸抑制、2 例 瘙痒、2 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62%(8/37);观察组出 现 1 例嗜睡、1 例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41%(2/37)。观察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63, P=0.041)。
肾病,7 例为梗阻性肾病,3 例为高血压肾病。试验组 60 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收 治的 120 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成 2 组。常规 组 60 例,男 32 例,女 28例;年龄 38 岁 ~70 岁,平均年龄
1985
临床与实践
(52.3±1.6)岁;其中 30 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0 例为糖尿病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疗
作者简介:李志锋,男,本科,主治医师。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年 5 月第 24 卷第 14 期
效 安全性 DOI:10.19435/j.1672-1721.2020.14.038
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建立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一般情 况下可以采用中心静脉[1],中心静脉置管路径主要包括锁骨下 静脉、颈内静脉以及股静脉,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应用范围 较窄,尤其针对计划建立动静脉内痿的患者来说不适合,而且 容易产生气胸和 CVC 放置后位置不正[2]。本文对比颈内静脉和 股静脉置管实施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作者:谢抗洪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34-01【摘要】通过置管的各个环节的精心护理:置管前进行心理护理,置管的护理,透析时导管的护理,进行卫生宣教,拔管的护理。
保证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的顺利使用。
减少了颈内静脉进行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延长了置管的使用寿命,为透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HD,简称“血透”)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必备条件,颈内静脉因解剖位置变异少,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立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1]。
成为目前最常用、安全和有效的血透通道。
本院自开展血透以来,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应用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本文就置管术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经颈内静脉行血透的患者7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
年龄16~84岁。
慢性肾衰70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糖尿病肾病23例,高血压肾病6例,其他6例;急性肾衰8例,其中梗阻性肾病4例,药物中毒4例。
置管时间最短7 d,最长63 d。
1.2 材料与方法:所有导管均选用Tyco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长13 cm)。
患者去枕仰卧位,将两肩胛处垫高,头后仰15°~30°[2]转向左侧,安尔碘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铺手术洞巾。
穿刺首选右侧颈前区入路[3],取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共同围成的锁骨上小窝的三角形顶点、颈动脉搏动稍外侧为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麻,针头对准胸锁关节后下方,针尖与皮肤角度为30°~45°方向进针,探到颈内静脉后改穿刺针进入,见暗红色回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沿穿刺针尾部迅速引入导丝15~20 cm,退出穿刺针。
股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1 临床 资料
结 果 见 表 1 。
表 1 3例 患 者 的置 管 情 况
1 1 一 般 资 料 我 中 心 2 0 . 04年 2月 一2 0 09年 9月 有 2例 因 为 内瘘 修 补 失败 、 颈 内静 脉 置 管 失 败 , 经 1例 因 既 往 颈 内 静 脉 置 管 史 合并 颈 内静 脉 狭 窄 , 者 长 期 卧 床 , 力 较 差 , 时 活 患 体 平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 r o ra o It rt rdt n l hn s a d Wetr Me i n 0 0 D c 1 ( 6 o e J un l f n ga d Ta io a C iee n s n dc e 1 e , 9 3 ) n e e i e i 2
来 越 突 出 。我 中心 通 过 对 3例 导 管 使 用 情 况 的 观 察 , 果 结 显 示 患 者 均 未发 生感 染 , 流 量 1 0~ 5 / i , 够 满 足 血 2 2 0mL m n 能
Hale Waihona Puke 血 液 透 析 的需 求 。在 经 过 规 范 护 理 , 静 脉 长 期 留 置 导 管 作 股 为 血 管通 路 使 用 了 2~1 O个 月 , 到 了 维 持 血 液 透 析 治 疗 的 达 目的 , 因 其解 剖位 置 给 患者 行 动 带 来 不 便 , 管 易 合 并 感 染 但 置 及 堵塞 的关 系 , 在其 他 血 管 通 路 使 用 通 畅 后 , 择 将 其 拔 除 。 选
定 于大腿 内侧 , 导管 两翼 距皮 肤 出 口 2 3 m处 用缝 线 固定 。 ~ e
13 导 管 护 理 ① 穿 刺 结 束 后 , 真 检 查 导 管 固 定 是 否 牢 . 认 靠 , 部有无渗血 、 肿 , 局 血 尤其 对 穿 刺 经 过 欠 顺 利 者 , 使 用 抗 在 凝 剂 后 , 易发 生 出 血 。② 在 导 管 未 拆 除 缝 线 前 , 日更 换 敷 更 每 料 ,.% 碘 伏 消 毒 置 管 处皮 肤 ; 线 后 透 析 当 日予 更 换 敷 料 。 05 拆
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 图分 类号 :R 5 . 495
在 我 国 ,终 末 期 肾病 的 发 病 率 约 在 1/0万 人 口 以上 【】 01 1, 而 血液 透 析 是 慢 性 肾衰 竭 忠者 重 要 的 替 代 治 疗措 施 之 一 , 良好
导管 内封 管肝素盐水和少量血液 , 确认无血 栓后从导管静脉侧
中毒 l 。 例
卫生习惯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穿刺局部用 3 膜密封,限制 M
穿 刺 部 位 的活 动 ,特 别 是 股 静 脉 置 管 时 ,一 旦导 管 脱 出 ,要 立
即压迫止血 。
1 材料 . 2
所有患者先用 南海市 百合 医疗 科技有 限公司
本组 3 2例 , 颈 内静 脉 1 6例 ,锁 骨 下 静
2 0 年 1月 一2 0 年 1 05 09 0月我 院血透 室应用
本组 3 2例 患者 ,留置 导 管 时
双腔 导 管 留 置行 血 液 透析 3 2例 ,其 中 颈 内静 脉 1 例 ,锁 骨 下 静 脉 1 例 ,股静 脉 8例 结 果 4 0
间 1天 ~1 个 月 ,血 液 流 量 平 均 2 0 50 lmi,其 中 1 曾 出现 隧 道 口皮 肤 红 、肿 、热 、痛 炎症 反 应 ,经局 部 换 药 处理 9 0 —2 8 m / n 例
路 已被 广 泛 应 用 于 临 床 我 院 。我 院 血液 透 析 中 心 自 2 0 0 1年 以
来 对紧急血液透析 、自体血管条件差 、内瘘手术失败 的患者使 用深静脉 留置双腔导管 , 并取得满意效果 ,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 一般资料 . 1
3 例 患者中,男 2 例 ,女 1 ,年龄 2 0 2例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应用及护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07-07T15:36:20.6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作者:施瑶[导读]施瑶(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盐城224200)【摘要】目的:分析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治疗的68例血透病例,信封法任意划入综合组与基础组(n=34)。
基础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病例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基础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0.59%,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94%,基础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
结论:综合护理可降低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双腔导管;护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的应用,可减轻患者多次置管的痛楚,是一种快速、有效且安全的血管通路建立方式。
有效的护理干预形式可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发挥置管作用。
文章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治疗的68例血透病例,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治疗的68例血透病例,信封法任意划入综合组与基础组(n=34)。
基础组男女比值20:14,年龄39-78岁,均龄(60.41±6.85)岁。
综合组男女比值19:15,年龄38-78岁,均龄(60.94±6.41)岁。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且病例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p>0.05)。
1.2 护理方案基础组行常规护理,首选右侧颈前区入路,指导患者平卧位,头部尽量向后倾斜。
无菌消毒后佩戴手套操作,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轻柔操作,插管后肝素盐水与林可霉素封管。
半永久性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

半永久性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发表时间:2012-09-13T09:50:54.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丁秀兰何斌[导读] 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性导管对慢性透析患者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者提供了肯定的生命线。
丁秀兰何斌(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巴州841000)【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性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高龄、血管条件较差、反复内瘘手术失败以及心功能差无法耐受内瘘的,行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导管, 取得了满意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26例患者,血流量为200-300m l/m i n,流速稳定。
对慢性透析患者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者提供了肯定的生命线。
结论严格规范护理操作、精心的观察、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指导病人正确进行自我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
半永久性静脉置管是维持性慢性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
【关键词】半永久性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250-02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理想的血管通路。
但对于那些血管条件较差、不适宜行动静脉内瘘或反复内瘘手术失败的透析病人,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预防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指导病人正确进行自我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留置半永久导管进行透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4岁~90岁,原发基础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11例,多囊肾1例。
1.2 方法采用美国Bard Access Systems,Inc的双腔留置导管(14.5Fr×24 cm)。
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在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在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为了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与急性中毒的患者能够有较快速简便安全有效,血流量充足的临时性静脉置管。
本文共观察2005年4月~2009年4月西京医院静脉置管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6岁~67岁,导管均采用单针双腔导管,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综合统计软件SPSS12.0处理进行以下调查。
标签: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透析中;应用与护理1操作方法病人取去枕仰卧位,肩胛处垫高,头后仰,选择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及锁骨上缘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顶点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消毒后作局部麻醉,并向下、向后、稍向外、沿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试穿颈内静脉,见暗红色回血后,以内瘘薄壁穿刺针刺人皮肤作皮肤切口,持与注射器相连的穿刺针并以30度~50度角进针,保持轻度负压,见暗红色回血后令病人作浅表呼吸或暂时屏息,避免空气进人血管内,然后迅速送人导丝,沿导丝送人扩张导管,最后沿导丝送人双腔管,以缝皮针将双腔管固定在皮肤上。
若是股静脉置管,臀下垫一软枕,下肢外展、外旋,膝关节弯曲略屈曲,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内侧0.5cm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消毒后作局部麻醉,以内瘘薄壁穿刺针刺人皮肤作皮肤切口,持与注射器相连的穿刺针并以30度~50度角进针,保持轻度负压,见暗红色回血后然后迅速送人导丝,沿导丝送人扩张导管,最后沿导丝送入双腔管,以缝皮针将双腔管固定在皮肤上。
2分析结果资料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综合统计软件SPSS12.0处理。
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成组资料均数的t检验。
其中45例颈内静脉插管共透析808次,每根导管透析(18±7)次,平均留置时间为(50±20)d;25例股静脉插管共透析273次,每根导管透析(11±6)次,平均留置时间为(28±lO)d,统计分析显示颈内插管使用时间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
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急诊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急诊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刘惠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022)007
【摘要】需急诊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经内科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血液透析是从患者血液中直接降低尿毒素。
超滤脱水.其疗效迅速又理想。
以前我们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由于病情危重.特别是严重酸中毒患者.患者不配合以及血管条件差.故往往穿刺难或血液流速低而达不到透析效果。
我院2005年1~8月以来收治的40例需急诊血液透析的患者均采用股静脉双腔留置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此种方法血流量大。
清除毒素效果强,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在急诊透析中是首选的方法之一。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005-1006)
【作者】刘惠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545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J], 王宏;李梅;王雪梅;柴燕;赵小红
2.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比较 [J], 陈灵芝
3.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J], 关萍
4.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J], 王玉柱;于仲元;朱军;蔡美顺;李月红;苏华;孙翌;谈一意;赵慧萍
5.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J], 王玉柱;朱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置管术

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置管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病研究所金其庄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简称临时导管)是血液透析和其他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
其原理是将一根双腔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将双腔导管的其中一腔作为动脉腔,用于引出血液,另一腔作为静脉腔,用于将净化后血液回输病人体内。
静脉腔开口于导管末端,动脉腔开口于接近末端的导管侧壁,这样可以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再循环。
体外部分分别对动静脉腔用红蓝两色作出标记。
导管的置入部位一般为双侧颈内静脉、双侧锁骨下静脉以及双侧股静脉,以右侧颈内静脉作为首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置管部位。
根据留置时间,导管可以分为临时导管和长期导管,区别在于长期导管带有一个涤纶套,并固定在一个皮下隧道中,可以留置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临时导管的适应证】1.紧急血液透析或临时血液透析;2.血浆置换;3.血液灌流;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5.其他血液净化治疗;【长期导管的适应证】1.内瘘建立时间不长或拟行内瘘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因病情需要立即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2.有临时导管,但不能满足内瘘成熟获无法建立内瘘。
3.内瘘手术多次失败,已经无法在肢体制作各种内瘘。
4.部分因为心功能较差而不能耐受内瘘的患者。
5.部分腹膜透析病人,因各种原因需要暂时停止一段时间的腹透,用血液透析过渡一段时间,可以选择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
6.一些病情较重的尿毒症患者,或者合并有其他系统的严重疾患,预期生命有限,可以选择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穿刺部位、皮下隧道部位以及导管出口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存在破损、感染、血肿、肿瘤等。
2.相对禁忌证:(1). 拟留置长期导管的部位曾行过多次临时导管插管(2). 明显的出血倾向(3). 安装有起搏器【即刻的并发症及处理】1.气胸:穿刺时有穿破胸膜和肺尖的可能,其原因主要是穿刺时针干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所致。
作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颈总动脉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顶和肺尖。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34例患者,留置双腔导管时间9-48个月,平均时间为(30.1±3.5)个月,血液透析中血液流量平均为210mL/min,其中1例患者出现隧道口皮肤炎症反应,经局部给药处理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消除,可继续血液透析。
结论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少,操作方便,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改善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血液透析、双腔导管、长期留置、应用及护理血液透析是最早应用于临床、以血液体外循环为特征的治疗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年历史[1]。
近年来在液透析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一系列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滤过(HF)、血浆置换(PE)、单纯超滤(IU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免疫吸附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排除体内毒素、多余的盐分及体液,帮助维持钾、钠、氯平衡,延缓生命的主要方法[2]。
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措施之一,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
临床上由于部分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不能长期维持内瘘,对这些患者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就成为较为理想的选择[3]。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34例均为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22例,占总数的64.71%,女性12例,占总数的35.29%。
股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 关键词] 股静 脉插 管 ; 血液透析 ; 护理
血管通路是进行 血液透析 必需 的条件 , 是每位血 液透析 液 冲净导管 内的血液 , 再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 管 , 注入 量根 据导管容量而定 , 盖好肝 素帽 。对 于肝素盐水 的浓 度文献 报
患者所需逾越 的第一个障碍。血管 通路是指将血液引 出体外
2 股静脉插管的护理要点 2 1 透析时导管的护理 : . 透析接管时 , 必须戴无菌手套 、 无 铺
替使用。④股静脉插 管建立 血管通 路快 , 利 时 3mn即可 顺 0i
完成 , 且操作简单、 迅速 、 安全 , 功率高 , 成 一般无严重并 发症。
⑤股动脉与股静 脉根接 近 , 意勿 穿人股动 脉。⑥ 用 此法 留 注
法: 回顾性分析将 9 8例患者股静脉插管建立与护理。结果 :我院开展血液净化以来 , 已成功进行 了数百例 股静 脉插管 , 为血液透 析的顺利进行等情况。结 论 : 脉插 管是一种易于操作 、 股静 并发症少的临时血管
通路的建立 方法 。
脉 内侧 0 5 m处 , .c 局麻后进行穿刺 , 5 进针 , 以4 。 进入 2— c 4 m,
3 体 会
可在套 管针 内见 到静脉 回血 , 针尾稍 放平后 , 放入引导钢 丝 , 拔 出套管 针 , 引 导钢 丝 放 人 单 针 双 腔 导 管 , 深 入 血 管 沿 约
1c 0m左右 , 出钢丝 , 回血后再 注人肝 素生理盐水 , 抽 有 充满导
出血和局部血 肿及感染的发生。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8例 中, 4 . 9 男 8例 , 5 女 0例 , 年龄 2 4~7 5岁 ,
血流量 2 0—2 0 / i, 脉 压 10 6mm Hg 1 g= 0 5 mlmn 静 0 / 0 (mm H
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0-12-06T13:41:11.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程海凤周丽[导读] 本文通过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带cuff的双腔导管的使用及护理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程海凤周丽(安徽省宿州市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宿州 2340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222-01【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带cuff的双腔导管的使用及护理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得出结论:加强导管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颈内静脉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护理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条件,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4月至2009年11月共有11例患者采取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带cuff的双腔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4例,女7例,其中住院患者8例,门诊3例,年龄32-79岁。
置管前已行透析0-32个月,每周透析2-3次。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2例,其中4例2次内瘘手术失败,2例多次内瘘手术失败,其余均因血管条件差,不具备做内瘘的条件。
1.2 方法导管采用美国Kendull公司带cuff长期性双腔导管,动脉端管腔1.4ml,静脉管腔1.3ml,2例采用左侧颈内静脉置管,其余9例采取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1例均采取经皮穿刺置管法,通过引导钢丝,穿过皮下隧道,经撕脱型扩张器将导管置入颈内静脉,皮下隧道根据患者身高而定,以导管顶端到达上腔静脉根部比较好,涤纶环距导管皮下出口约2-3cm,导管植入后检查动静脉导管血流是否通畅,用0.9%盐水冲洗导管内血液后,用肝素盐水封管。
缝合皮肤切口,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裹伤口,导管24h后可以开始使用。
颈内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多囊 肾 7 ,高血压 ’ 3例,其他 9例 。患 者采用颈 内静 血可 以通过 局部压迫进 行止 血,出血较多可以在患者透析结 例 肾病
1 方法 . 2
所有患者均采用多腔留置导管 ,其长度为 2 m, 0c
者分离好动脉 和静 脉的血管通路 ,并使用 注射器抽取适 当的
生理盐 水冲去血液,再 使用肝素进行 封管,夹 闭留置导管后 拧紧肝素 帽,以供下次 透析 ] 。
进行插管,1 名护士给予情绪 的稳定,除了语言安抚外,护士 还可 以给予肢体安抚 ,如握住患者 的手,在患者感 觉到放松 时再 进行穿刺 。术 中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盲 目地对患者进行
析患者建 立有 效途径 ,维持其透析效果 的较 好方法 J 。这种
颈 内静脉导管 的置人 ,能够为血 液透析患者提 供暂时性的血 管 通道 ,安全有效 嘲 。笔者所在 医院为了提高颈 内静脉插 管 患者 的置管安全 ,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进行 了本次实验 ,现 报告如— o F
1 . 术 前பைடு நூலகம்理 .1 3
给予患者心理 护理干预和健康 教育,消除
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告 知患者进行此次颈 内静脉插 管的主要 方法和患者 的配合方法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 的解答 和处理 。护士要 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存在 疑惑不解 的患者 和焦虑 的患者,可为其提供置管成功的病 例。 1 . 术中护理 .2 3 严格掌握插管 适应证和禁忌证 ,如患者有
月 一 0 1 1 月收治的 4 例血液透析期间行颈 内静脉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 , 21年 O 9 分析期间护理干预的要点。 结果 : 例患 4 9 者颈 内静脉插管均 一次成功,患者治疗 期间 2 发生并发症,1 例 例感染 ,1 例凝 血。 结论 : 颈内静脉 插管患者血液 透析期间需要 护士有较 高的 临床操作技术 ,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
股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书面交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结论 CRRT适用于病情危重患者的治疗,通过加强护理,针对发生的护理问题及时分析处理,及时总结经验,能减少CRRT的并发症,增加疗效。
PU-1215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控制中的作用王云燕, 刘均敏, 张容, 刘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400042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及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8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2例。
两组患者均平稳透析6个月以上,在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血流量、透析液流量、透析时间、透析方式、超滤方式、超滤量、透析器、透析液温度和电导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并排除因其他原因造成高血压、心力衰竭、低血压和肌肉痉挛。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实施一般健康教育及对症护理;干预组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分别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间期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对干体重的认知情况、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自身体重的比率及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患者在知道定期评估干体重、如何控制干体重方面干预组优于对照组患者。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自身体重的比率分别为3.45%和4.59%,具有显著性差异。
干预组患者共行27 323 例次血液透析,其中发生容量性高血压86例次(0.313%)、心力衰竭180例次(0.218%)、低血压107例次(0.394%)、肌肉痉挛125例次(0.459%),对照组患者共行27028 例次血液透析,其中发生容量性高血压为250例次(0.926%)、心力衰竭114例次(0.422%)、低血压248例次(0.917%)、肌肉痉挛253例次(0.93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明显提高患者对干体重的认知,有利于更好控制干体重并减少了因干体重不达标而致的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和缓解了病情的发展。
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血透室收治的应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的92例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92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 d~19个月,血液流量平均200~250 ml/min,其中1例曾出现隧道口皮肤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经局部换药处理及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除,继续血液透析。
结论: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标签: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护理在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1],而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措施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充分透析的必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
血管通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透析效率得到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改善。
但随着世界人口的高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已经存在的血管病变给血管通路的建立带来了挑战。
因此,对急诊及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采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4年以来对紧急血液透析、自体血管条件差、内瘘手术失败的患者使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血透室收治的应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92例患者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8~74岁,平均45.3岁;高血压肾病46例,糖尿病肾病32例,多囊肾6例,痛风性肾病4例,有机磷中毒2例,镇静药中毒2例。
1.2材料所有患者选用南海市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1.5 Fr~16 cm)不透X射线聚氨酯双腔导管。
1.3操作方法本组92例,均采用股静脉置管。
在血透室进行操作,首先选择好深静脉部位,消毒后在局麻下行股静脉置管术,留置导管口部用无菌3 L敷料贴覆盖,导管留置后腔内保留肝素盐水封管防血凝,置管后即可使用进行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维持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维持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留置长期性双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方法对10例血透患者318例次长期性双腔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症、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
结果导管内血栓形成3例,局部感染2例,发生全身感染1例,血流不通畅3例,1例脑出血死亡。
动静脉内瘘患者与留置双腔导管患者相比,透析充分性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患者,保证患者长期使用深静脉置管的前提是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和严格按照无茵操作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卫生宣教防止并发症发生。
标签: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护理血管通路的稳定、可靠是患者进行血透的基本保证。
对我科2014年1月开始应用带涤纶套的导管进行血透的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延长留置导管的功能,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行长期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3~84岁;原发病包括高血压性肾病2例、性糖尿病肾病1例、慢梗阻性肾病尿毒症期1例、肾小球肾炎2例。
这些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内瘘术多次进行后失败,并且因各种原因没法行临时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或继续建立内瘘术而出现并发症,必学采用长期性双腔静脉留置导管。
1.2置管方法采用Pemcat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该导管,因为其动脉腔比静脉腔短。
我科室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病例有10例,并且在局麻下进行所有手术。
应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经颈内静脉置管法,皮下隧道长约15 cm,并用埋在皮下距离皮肤出口处1~2 cm 的涤纶套固定,以防止松脱及细菌的感染。
导管腔内封管用肝素原液备用,导管出口处用3M胶布密封。
一般在透析前1 d进行留置导管术。
1.3透析方法用2%安尔碘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导管内保留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液2 m1,观察是否出现血栓,然后连接血液管路注入首剂肝素进行血透。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比较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比较关键词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血液透析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股静脉插管(FVC)与颈内静脉插管(IJVC)。
对血液净化中心2年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病人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09年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2~8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46例,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10例,糖尿病肾病7例,多囊肾3例,痛风性肾病2例。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行颈内静脉置管36例,股静脉置管32例。
方法:使用艾贝尔型双腔导管,采用局麻FSELDINGER技术插管。
留置导管后,每天局部碘伏消毒酒精脱碘,更换敷料,血透结束后用肝素2500U/ml封管。
每周透析2~3次,每次4~4.5小时,血流量调至不影响透析效果的稳定血流量,一般>200ml/分为正常。
观察项目:①导管留置时间:指从插管到该管拔出的持续时间,不论是否经过导管溶栓或抗感染治疗。
②导管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插管时局部出血或血肿、局部或全身感染、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导管使用中的血流量不足(<150ml/分)等。
③血流量>200ml/分为正常,/sup>检验。
结果36根颈内静脉插管透析600次,每根导管透析16.67±6.70次,平均留置时间34.08±2.37天,32根股静脉插管透析316次,每根导管透析9.88±3.28次,平均留置时间21.56±1.46天。
拔管主要原因:感染、导管堵塞或折曲变形、插管适应证已解除等。
统计分析显示颈内静脉插管使用寿命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P<0.01)。
在插管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见表1。
讨论中心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液通路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留置时间短,感染及堵塞率高等并发症。
留置双腔导管血透的一重要问题是血流量不足,通过实践,观察到股静脉插管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静脉插管,可能是由于股静脉较颈内静脉细,导管侧孔易贴壁,病人活动使导管折曲变形以及导管内凝血等原因造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静脉与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股静脉与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50例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分为两组:颈内静脉组31例,将半永久性双腔导管留置于颈内静脉;股静脉组19例,将半永久性双腔导管留置于股静脉。
观察两组患者导管使用寿命、并发症、透析血流量及Kt/V值等指标。
结果:颈内静脉组导管使用寿命为(387±101)天,而股静脉组为(210±8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
血管通路大致分为永久性及临时性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指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后者主要指直接动静脉穿刺及中心静脉插管。
由于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及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使血管通路的建立尤其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并随着其制造工艺与设计的不断改进,起到了很好的部分替代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作用。
但感染与血栓形成仍是明显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并发症。
本研究利用前瞻性实验设计方法,观察了颈内静脉与股静脉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在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其置管方法比较简单,严重并发症少见,导管使用寿命相对较长,透析充分性较好。
从两组患者导管使用寿命上看,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明显长于股静脉导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后者感染与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前者。
由于股静脉插管处不易保持清洁,不便于观察与护理,容易发生导管出口感染及全身感染。
因此,在无禁忌证及熟练掌握插管技术的前提下,应首选颈内静脉途径留置半永久性导管。
另外,股静脉插管的导管堵塞率明显高于颈内静脉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下肢活动使导管经常处于弯曲与伸直的交替运动中,导管尖端的肝素或肝素盐水被反复挤出,同时血液反复进入导管所致。
而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的隧道向外下方、锁骨上引出,日常活动时导管位移相对较小,使血栓形成的机率降低。
据此推测,若将股静脉半永久导管的隧道作向外上方,从而减少由于下肢运动引起的导管位移,可能会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率,此设想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股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的使用寿命短于颈内静脉导管,感染与堵塞发生率也相对较多,但二者在血液透析中的血流量并无明显差异,其透析充分性也得到了基本相同的结果,与Chow等[4]的报道一致。
而且股静脉置管更简单安全,特别适合于操作欠熟练的透析单位及卧床患者。
综上所述,股静脉与颈内静脉半永久性双腔导管是难以建立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的较好的血管通路。
若无禁忌,颈内静脉应为首选的半永久性双腔导管插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