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练:形象分析题(附答案详解)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练:形象分析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9分)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
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
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皇帝陵墓在洛阳。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B. 诗中描绘了王师获胜、金军败退、赦令颁布、使者朝祭的景象。
C.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D.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答案】C;【解析】C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故选C。
2.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详解】2.①尾句描写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通过联想方式,想象朝陵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欢快的场面;(3分)②以景结情,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的美好愿景。
(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胡无人①(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
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高中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课时检测古诗歌形象
课时检测——古诗歌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虞美人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词的开篇“和露”两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作者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与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E.“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解析:选BC B项,“轻寒细雨情何限”一句写花在暮春轻寒细雨中的动人情态和作者的惜春情绪,并非“以动衬静”;C项,“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错,应为“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第一问是问碧桃这一形象的特点,紧扣这两句中的“乱”“深”“可惜”“如画”“为谁开”可以概括出桃花美丽、生长环境恶劣、无人欣赏的特点。
第二问是问这一物象的作用,秦观叹碧桃实则是寄寓自己“不为世所用”的身世之感,这一点借助注释也不难答出,作答时应指出手法。
参考答案:碧桃的特点:①美丽。
“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艳。
②生长在偏僻之地(生长环境恶劣)。
“乱山深处”一“乱”一“深”,写出碧桃托身非所、处地荒僻。
③无人欣赏(不得意的遭遇)。
“为谁开”的疑问写出了碧桃不得意的遭遇。
(每点1分) 用意:作者以花自喻(托物抒怀),(1分)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诗歌人物形象题”配套检测(教师版)
“诗歌人物形象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解析:选D D项,“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错,应是“叙事”。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要求赏析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从知人论世上说,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从诗的写法上看,用对比的方法,把自己早年的得意和当下的失意作比。
早年着“青衫”行走皇帝身边,连姓名都被君王所记,自己也“壮心”激越。
可如今却流落边城,形容憔悴,连白发都生出了,当年的“壮心”如今“全消尽”,只能在歌酒中寄托他无可奈何的处境和愤激不平的心情。
答题时抓住关键词,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
//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
//通过前后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感伤。
[白话诗歌]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专题七 古诗歌阅读 “古诗歌形象题”增分练 Word版含答案.doc
“古诗歌形象题”增分练(时间:60分钟满分:88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贯休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
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
②(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③柘(zhè):一种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一、二两句描绘了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暗颂了村民的勤劳。
B.三、四两句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四种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最后两句中山翁见诗人到来,热情地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
E.此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缠绵颓废的诗风中,可谓独树一帜。
解析:选DE D项,“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有误,应是表现了山翁好客的性格特点;E项,晚唐诗风不是“缠绵颓废”,而是“绮丽纤弱”。
★(2)本诗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6分)答:解析:第一问,概括山翁的性格,注意尾联的关键词“留、笑、指”。
第二问,考查“熟”字的妙用,要明了“西坡瓜豆熟”对于农民的重大意义。
正是因为丰收,所以才会有和乐美好的乡村生活。
答案:最后两句诗通过刻画山翁殷勤地留宿和“笑指”等词语的渲染凸显了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特点。
(3分)本诗在末尾用一“熟”字回应上文“满塘黑森森的香蒲”与“田头地垄的桑柘”以及“蚕娘洗茧”等情景。
(3分)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11分)秋登越王台①康有为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②,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二) “古代诗歌形象题”验收达标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二十二)“古代诗歌形象题”验收达标练一、题型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上官伟长芜城①晚眺严羽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②寒烟鸦外灭,历阳③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②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历阳:今安徽和县。
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答:参考答案:①首联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客居异乡,登楼远眺,古城周围一片萧条;深秋时节,草木凋零,暮色降临,古城孤立荒芜,渲染出一片冷落萧瑟的气氛。
②自然引出诗人的思归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蚕[唐]于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春蚕[明]刘基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①。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②虫不畏人。
[注]①焚身:指缫丝时先把茧投入沸水中烧煮。
②蜚:通“飞”。
这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
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绥州作①韦庄雕阴②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③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④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时外出求学因羁留绥州时所作。
绥州城亦称扶苏城,最高处即秦始皇长子扶苏墓。
②雕阴:绥州城南门正面之山即雕阴山。
③蔡琰:字文姬,三国时人。
④单于:曲调名。
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答:参考答案:尾联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图: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曲子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
整个画面凄凉空茫,既表现了作者离开家乡的孤独和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羁留处境的苦闷,也传达了对前途的担忧。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练习题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
诗中的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①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
②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④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XXX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XXX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XXX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1二、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XXX桃红复含宿雨,XXX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歌中“山客”的形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XXX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XXX未消。
试分析XXX的形象。
2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处士卢岵山居XXXXXX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试分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作详细的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①,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②家鹦鹉洲③边住。
【注】①也么哥:感叹词,无实义。
②侬:我。
③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既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又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检测(二十二) “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
检测(二十二)“古代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时间:40分钟满分:37分)题组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
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答:参考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
(2分)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1分)通过蛾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的愁怨。
(2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河渎神[唐]张佖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
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朱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
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这首词下阕描写的景物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阐述。
答:参考答案:时间上的变化:前两句描绘了白日的江景,后两句则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2分)基调上的变化:前两句尚有一些热闹,后两句则显得清冷、萧疏。
(3分)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司马光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③。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
君贶(kuàng),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
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
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
②丕构:大厦。
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参考答案:一幅辽阔恬静的田园山水画。
(2分)远处嵩山重峦叠嶂,覆盖着皑皑积雪,茫茫的伊水水天相连,浑然一色;近处辽阔平整的土地连接着楼台,低垂的柳枝轻拂着清泉。
“古诗歌形象”针对训练
“古诗歌形象”针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北塘避暑[注]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清风”,一语双关: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解析:选D D项,“愁苦又涌上心头”错误。
尾联的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
诗人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这句诗衬托出诗人胸襟的清高脱俗。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解答时要先概括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首联描写诗人在林塘消夏,荡涤了暑热烦闷,“旷然”写出诗人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看出其胸襟旷然;颔联以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予,展现诗人悠闲自在的形象,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物,一为近景,一为远景,深含恬然自足、任随自然的人生哲理;尾联别出心裁,以“万柄莲香一枕山”作为清心澄虑的醒酒之物,见出诗人潇洒出尘的风致。
参考答案:①具有乐观旷达、不以挫折为念的宽阔胸怀。
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乐观旷达。
②具有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
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为喻,表达了知足常乐、不计得失的思想。
③具有超凡脱俗、清廉高洁的气度。
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高三总复习语文检测题 古代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凉州[注]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凉州,也作“梁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
岑参作此诗时在此地作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中两个“月出”不同,首句中的“月出”是指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中的“月出”是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B.诗歌第七、八句运用顶真的手法,连用两个“故人”,形成了衔接流畅的音效,突显朋友多、情谊深。
C.诗歌第九、十两句流露出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不愿与朋友相互看着在贫贱中渐渐老去的伤感。
D.诗歌最后两句从人物神态着笔,不仅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气,也透露出盛唐的时代脉搏。
解析:C C项,“不愿与朋友相互看着在贫贱中渐渐老去的伤感”不确切,“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第十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
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故流露出的应是诗人想要赶快建功立业、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诗的前六句在意象的选择上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羌馆悠悠霜满地”相似,但在意境上却有不同,请赏析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参考答案:①岑诗写的是在月光笼罩下处处可闻琵琶声的凉州城,透露出的是诗人的豪迈气概,是和平安定的盛唐气象。
②范词写的是日落到深夜的边城,在悠扬的羌笛声中透露出的是词人思家忧国的怀愫,是萧瑟悲凉、战事频繁的情势。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①冷光相射。
蓼岸②荻花洲,隐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③。
诗歌鉴赏——形象练习题答案
诗歌鉴赏——形象练习题答案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练习题答案1、(1)紧扣诗题,写了明月、寒霜,营造了秋夜萧瑟清寒的氛围;为写梧桐做了铺垫,同时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2)梧桐面对风霜,不甘凋零,依然飒飒有声;作者借此赞美了刚强不屈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傲倔强的个性特点。
2.(1)作者选取的代表性意象有:砧声、秋风、蟋蟀、美酒、明月、玉笛、江流等。
(2)①米芾一反宋玉之悲秋,显示出旷达:“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②赏月不写月华,除上阕末尾点出“明月挂南楼”外,字面上再没有“月”字出现。
③写“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
3.(1)枯树支撑着门屋,荒凉的菖蒲围绕着溪岸,寒苦的竹子围成了篱笆。
这三句话描绘了荆溪两岸的荒凉和溪上人家的贫困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百姓贫苦生活的同情,对为官者不治的愤慨。
(2)①设问。
“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表达了作者对官府不为而百姓贫苦现象的愤懑之情,为全曲定下悲凉深沉的基调,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思考。
②托物言志。
用“梅花”寄寓作者高洁脱俗的向往与追求。
③比喻。
用神庙不灵验,狐狸摔瓦胡来,比喻长官不问事,使得吏役当权作恶。
形象生动地解释吏治腐败的丑恶现实,也揭示百姓生活贫困的直接原因。
④对偶。
“庙不灵”对“官无事”、“狐狸”对“乌鼠”、“漾瓦”对“当衙”,语言整齐,有韵味。
4.(1)诗歌一、二句写“檐前竹”拔节抽枝,当竹茎拔节而出时,笋壳就垂脱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
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英挺地站立“檐前”的生长过程。
(2)第一问:通过想象将“檐前竹”拟人化,让“檐前竹”自己倾诉心声:“我所仰慕的是君子的风仪,而不是花前月下的池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
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
“诗歌人物形象题”配套检测(学生版)
“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答:[白话诗歌]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除夜对酒赠少章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②。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
②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
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
C.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内心之苦。
★(2)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题型专练(含答案)
课时追踪检测(八)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边这首词,达成(1)~ (2) 题。
浣溪沙朱敦儒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单独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注 ]① 朱敦儒(1081- 1159),宋朝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漂泊江南之时。
②箨 (tuò):竹笋的壳皮。
(1) 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首词以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了江南清明节气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光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忱。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了然时间,又描述了江南“清明节气雨纷繁”的特点及扫墓时燃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涟漪,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显现了春季到来的勃勃活力与希望。
D.“日长单独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邃的酸楚,把上阕中凄冷的风景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裕深邃感人的神韵。
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问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单怆然的心境相响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势而没心赏析的沉痛心情。
分析:选 AC A 项,“抒发了对江南春光的喜欢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消亡的悲情; C 项,“显现了春季到来的勃勃活力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漂泊江南,四周飘零,无认为家。
★(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如何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剖析。
答: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心里悲凉凄凉、落寞迷惘的爱国诗人形象。
清明节气,凄风苦雨,冷气难耐。
白天渐长,一个人孤独地倚着栏杆,这光阴怎么过得这样迟缓?天寒人心更寒。
词人遭受离乱,故国已亡,漂泊江南,心里的悲忿悲凉因而可知。
2.阅读下边这首词,达成(1)~ (2) 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 ),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高考 诗歌形象测评 试题
诗歌(shīgē)形象测评一、鉴赏(jiànshǎng)形象课前导(qiándǎo)练一、景象(jǐngxiàng)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大方,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2021宁夏卷〕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cán zhǒnɡ)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fēngy ǔ),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tánhé)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qīnɡ qí):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表达。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二、物象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chánɡ jiānɡ sān xi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shàngxián):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shūfā)了怎样的感情?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xiàliè)问题。
古代诗歌形象类题(带答案解析)
“古诗歌形象题”跟踪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登锦城散花楼①李白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②悬银钩。
飞梯③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④。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注】①锦城散花楼: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
②珠箔:珠帘。
③飞梯:高梯。
④双流:今四川成都双流区。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通过对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的描写,极力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
B.“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两句色彩对比明显,脍炙人口,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金碧辉煌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C.诗人综合运用对偶、夸张等手法写景状物,读来诗意盎然,极具感染力。
D.作者在这首诗中以大量笔墨描写散花楼的壮美景观,充分蓄势、铺垫,抒发自己登楼远眺的愉悦之情。
A[A项,本诗写景从“金窗”“绣户”等细微器物入手,没有描写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
] ★(2)这首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哪些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6分)[解析]本题明确要求在诗的前六句中寻求答案,即要准确找到前六句中所描写的意象(景物)有哪些,然后将这些意象连缀在一起,组合成一幅具体可感的画面,从中感悟意象所表现的氛围特点。
诗句中的朝阳、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意象色彩明艳,渲染出精巧雅致的氛围。
[答案]诗歌前六句通过描写朝阳、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态的变化和交相辉映,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渲染了一种静美雅致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登楼赏景难以掩饰的愉悦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除夜对酒赠少章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②。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
②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古典诗歌之形象答题步骤及检测
古典诗歌之形象答题步骤及检测一、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特点(一般为“思想性格+人物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或包含的作者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第四桥萧立之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贫女秦韬玉①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②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景物形象答题步骤1、诗歌(或某一联、或上阙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一幅怎样的画面)?(1)、用形象生动的文字翻译(修饰语)或提炼出意象。
高考大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四十六)+“古代诗歌形象题”验收达标练+Word版含答案.doc
跟踪检测(四十六)“古代诗歌形象题”验收达标练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普天乐秋怀张可久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1)该曲选取的意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该曲选取的意象有西风、驿马、落月、书灯、红叶等,这些意象色调幽冷,惨淡孤寂,呈现出凄清苍凉的特点,从而凸显出作者的伤心之绪。
(2)此曲的突出手法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突出手法是情景交融和用典。
前六句在凄凉的景物描写中表现作者的失意,最后三句用严子陵富春江垂钓和季鹰思故乡莼菜、鲈鱼脍两个典故来表现作者对自己曾经苦苦追求功名的否定和嘲笑,表达了作者因失意而产生的愤愤之情和孤苦无奈。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贺新郎叶梦得睡起流莺语。
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①。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花寄与。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②。
①乘鸾女:据说唐明皇九月十五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龙城录》)。
②金缕:杜秋娘所唱《金缕衣》。
其辞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从上片的写景来看,诗中的时令为何时?所营造的意境有何特点?答:参考答案:暮春(或初夏) 幽静寂寥(2)“但怅望、兰舟容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想象(虚写)。
我只能怅然想着她泛兰舟在江上闲暇自得的样子。
此句抒发了词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鹊踏枝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双飞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
寒食还陆浑别业[注]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明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概括力极强。
B.颈联描写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天,举杯畅饮,无所拘束。
C.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作一名老人歌颂这太平盛世的心愿。
D.本诗描写了纯朴幽雅的山野景色,情感怡然欢欣,似有田园牧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
解析:选B B项,“……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天……”错误,从诗中来看,首联中已经点明“……陆浑山中今始发”,“始”,意思是“才开始”,这里是说山中花始绽放,再结合颈联“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可知,桃李是刚刚开始吐露芬芳,而不是繁花盛开;诗中所写的地方是别院,别院是清幽的,不是热闹的,故选B。
★(2)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
(6分)
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然后圈出诗句中“杨柳风”和“桃李月”
这两个意象组合,分析由哪些意象组成,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合到一处有什么效果。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意思是“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诗人在“旦别河桥”与“夕卧伊川”之下分别缀以“杨柳风”和“桃李月”这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雪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暮春景象和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杨柳”来形容“风”,用“桃李”来形容“月”,读者仿佛能闻到这“风”中飘送的杨柳的气息,这“月”下散发的桃李的芳香,造语新颖,意象优美。
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显得特别流丽圆转。
两句诗就像是两幅情调意境很美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作为两幅画的题目。
音调的婉转流畅、圆转自如也同样非常突出。
可以说兼有诗境美、绘画美和音乐美。
诗人写自己清晨从洛阳出发,晚上已在陆浑别业,一“别”一“卧”,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
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杨柳风”用“杨柳”来形容“风”,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飞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暮春景象;“桃李月”用“桃李”来形容“月”,展示了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
这两句写诗人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
题章正字①道正新居
朱庆馀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
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
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
近来渐觉青莎巷②,车马过从已有尘。
[注]①正字:古代官职名。
②青莎巷:唐代杭州城内的地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楼南畔”交代了章道正新居的位置,“独”“贫”二字点明了主人的生活状况。
B.颔联写新居行径无竹、花半属他人,渲染了“贫”,也暗示新居有一丝清雅之气。
C.颈联写新居的周边环境,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故生出“嫌”的态度。
D.末句化用陶渊明“而无车马喧”“户庭无尘杂”等诗句,反衬新居特点,含蓄蕴藉。
解析:选C C项,“因与僧为邻,受寺院钟鼓的吵闹”分析错误,吵闹来自御楼,与僧为邻恰显宁静。
故选C。
★(2)新居主人章道正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本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新居主人章道正的形象:“生涯还似旧时贫”可见其安贫乐道;居处有花、“吟处”“与僧邻”看出其志趣高雅;居处无车马、无尘杂看出其内心宁静。
可见新居主人是一个安贫乐道、志趣高雅、宁静自适之士。
参考答案:安贫乐道、志趣高雅、宁静自适之士。
①“生涯还似旧时贫”可见其安贫乐道;②居处有花、“吟处”“与僧邻”看出其志趣高雅;③居处无车马、无尘杂看出其内心宁静。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解析:选B B项,“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
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
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
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
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9分)
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
杨果
一杯聊为送征鞍。
落叶满长安。
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杯”句直陈其事,写与朋友举杯相别,表现出二人深厚真挚的情感。
B.“落叶”点明了送行是在秋季,这句体现出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之情。
C.“谁料”句,“谁料”有调侃意味,表现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自己淡淡的失落。
D.“直推”两句,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祝贺之情以及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
解析:选C C项,“淡淡的失落”错误,这里表现的主要是词人对朋友的一种赞美和戏谑,表现二人的关系密切。
★(2)“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6分)
答: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要注重把握词句描写的具体景物,分析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这三句,描写了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
这些景物中,“西风”展现了季节特征;“旌旄”是离别的特殊景物;“斜阳”“草树”“雁影”是离别时的环境景物。
这些景物营造了悲凉的氛围,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万里送别图。
参考答案:这三句词描绘出一幅深秋萧瑟的万里送别图。
西风萧瑟,旗帜在风中飘舞;夕阳西下,斜晖照射野草和树木;空中的大雁,朝着天际飞去。
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