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合集下载

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华罗庚,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成功人士华罗庚的励志故事1:“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1910年11月12日,江苏省金坛县一家小杂货店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店主华老祥40岁得子,不禁欣喜万分。

他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放进一只箩筐里,又将另一只箩筐盖在上面,说是“进箩筐避邪,同庚百岁”,并为儿子取名“罗庚”。

华罗庚读小学时,成绩不突出,数学只是勉强及格。

校长找他谈了一番话,并希望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校长的话使他决心奋起直追。

从此,华罗庚收起玩心,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起初,别的同学用一小时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华罗庚安排两小时去解决。

后来,情况就反过来了:别人要用一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华罗庚只要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解决了。

到初中毕业时,华罗庚的成绩已跃居全班第二名。

1925年,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

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华罗庚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

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

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

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

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

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面对困难,那些不改自己的信念的人最终都获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欢迎参考~名人励志小故事篇一: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是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

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

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

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

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

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

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

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

”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

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

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数学家也是有很多励志的小故事的哦,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宋元第三杰杨辉学算学在南宋度宗年间,古城钱塘(今杭州)有一位少年,聪明好学,尤其喜爱数学。

但由于当时数学书籍很少,这个少年只能零碎地收集一些民间流传着的算题,并反复研究,从中增长知识。

一天,这个少年无意中听说100多里的郊外有位老秀才,不仅精通算学,而且还珍藏了许多《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数学名著,非常高兴,急忙赶去。

老秀才问明来意后,望了望这位少年,不屑地说:“小子不去读圣书,要学什么算学?!”但少年仍苦苦哀求,不肯走。

老秀才无奈,于是说:“好吧,听着!‘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十二步,问长阔共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长方形面积等于864平方步已知它的宽比长少12步;问长和宽的和是多少步?)你回去慢慢算吧,什么时候算出来,什么时候再来”。

说完便往椅子上一靠,闭目养起神来,心里却暗暗发笑:“小子一定犯难了,这道题老朽才刚刚理出点头绪(此题的解法一般要用到二次方程),即使他懂得算学,那一年半载也是算不出来的。

”谁料,正当老秀才闭目思量时,少年说话了:“老先生,学生算出来了,长阔共60步。

”“什么?!”老秀才一听,惊奇地从椅子上跳起来,一把夺过少年演算出来的草稿纸瞪大了眼睛看起来:“啊,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算出来了。

妙哉!老朽不如。

”老秀才转过脸来,对少年夸奖道:“神算,神算,怠慢了,请问高姓大名?”“学生杨辉,字谦光。

”少年恭敬地回答。

后来的事,同学们都能想象出来了,在老秀才的指导下,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数学家的励志小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公元前570年左右,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米里都附近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的小岛),他最先概括“数学”和“哲学”两门学问和推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定理。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数学家的励志故事篇一:高斯智断瓶中线的故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年)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理物学家。

高斯不到20岁时,在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对于高斯接二连三的成功,邻居的几个小伙子很不服气,决心要为难他一下。

小伙子们聚到一起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道难题。

他们用一根细棉线系上一块银币,然后再找来一个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银币悬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线的另一头也系在瓶塞上。

准备好以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瓶子,在大街上拦住高斯,用挑衅的口吻说道,“你一天到晚捧着书本,拿着放大镜东游西逛,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你那么有本事,能不碰破瓶子,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线弄断吗?”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的挑衅很生气,本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后,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的确有些意思,于是认真地想着解题的办法来。

繁华的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川。

在小伙子为能难倒高斯而得意之时,大街上的围观者越来越多。

大家兴趣甚浓,都在想着法子,但无济于事,除了摇头自嘲之外,只好把期冀的目光投向高斯。

高斯呢,眉头紧皱,一声不吭。

小伙子们更得意了,他们为自己高明的难题而叫绝。

有人甚至刁难道:“怎么样,你智力有限吧,实在解不出,就把你得到的那么多荣誉证书拿到大街上当众烧掉,以后别再逞能了。

”高斯的确气恼,但他仍克制住,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的影响而冷静思考。

他无意地看了看明媚的阳光,又望了望那个瓶子,忽然高兴地叫道:“有办法了。

”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面放大镜,对着瓶子里的棉线照着,一分钟、两分钟..人们好奇地睁大了眼,随着钱币“铛”的一声掉落瓶底,大家发现棉线被烧断了。

高斯高声说道:“我是把太阳光聚焦,让这个热度很高的焦点穿过瓶子,照射在棉线上,使棉线烧断。

数学家经典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经典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经典励志小故事数学家经典励志小故事(篇1)张丘建,北魏时清河(今河北临清市一带)人,生平不详,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有《张丘建算经》传世。

《张丘建算经》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共三卷93题,包括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利息等各方面的计算问题。

其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做了注释。

特别是唐代,经太史令李淳风注释整理,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当时算学馆先生的必读书目。

《算经十书》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候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数术记贵》等十种。

《算经十书》至清代多已佚失。

乾隆初年(1736)以后,戴震致力整理古代算书,复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使后人得见古代数学面目。

张丘建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等差数列各元素互求以及“百鸡术”等是其主要成就。

“百鸡术”是世界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

13世纪意大利斐波那契《算经》、15世纪阿拉伯阿尔卡西《算术之钥》等著作中均出现有相同的问题。

张丘建在《算经》中较早提出了“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

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每只公鸡价值5元,母鸡价值3元,3只小鸡价值1元,用100元钱买100只鸡,问,公鸡、母鸡、小鸡各可以买多少只?”“百鸡问题长期以来被作为讲解不定方程的入门例子。

据传、张丘建小时候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尤其是计算能力超群,被人誉为“神童“。

当时的数学家夏侯阳得知这个消息后,有意收张丘建为徒,但不知他是否真象传说中那样极具数学天赋,于是便找到了张丘建,当面出了道题来考他。

题目是这样的:有甲乙两个和尚为寺庙分头去化缘,半个月后他俩化到些银两回到寺庙。

此时若乙给甲10两银子,甲比乙所多的是乙余下的5倍;若甲给乙10两银子,那么二人的银两相等,问甲乙各化到多少银两?小丘建略加思考便有了主意,他说:“根据若甲给乙10两银子,那么二人的银两相等,可知,原来甲比乙多10+10=20两银子。

科学家励志故事(10篇)

科学家励志故事(10篇)

科学家励志故事(10篇)科学家励志故事(精选篇1)暑假里,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很多中外科学家成功成才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是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他成功地证明了“1+2”这个我们现在看来很平常的问题。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坚持埋头研究,经过无数个日夜、几度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然而陈景润付出的努力也是惊人的,他用掉的演算草稿纸可以装满几个麻袋,也终于积劳成疾。

后来虽然他身体不好,依然锲而不舍地耕耘着。

陈景润在其他著名问题的研究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陈景润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想想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又是多么优越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努力刻苦地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腾飞做贡献!科学家励志故事(精选篇2)我读完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首先是前言和目录它上面写了即将为我们讲述的名人·科学家的名字。

“铁路之父”詹天佑·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大师竺可桢·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科学巨星”牛顿等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科学的力量。

尤其是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让我非常感动。

他的全名叫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

他从小勤奋好学,对文学·逻辑学和辩论学都有所涉猎。

当他阅读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后,他立即被深深吸引了。

他决定摒弃宗教思想,追随科学真理,他的行为引起了教会的强烈不满。

在当时的社会,天文学也是存在争议的科学。

由于布鲁诺坚持信奉哥白尼学说,宗教不满他的叛逆,1519年布鲁诺被捕了,他被送到罗马受审。

3篇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分享

3篇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分享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三【失明的数学家欧拉】
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欧拉在28岁时,不幸一支眼睛失明,过了30年以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过数学研究。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工作着,在他双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间,还口述著作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由于欧拉的著作甚多,出版欧拉全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1909年瑞士自然科学会就开始整理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完,计划是72卷。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赫尔曼·维尔斯赫尔曼·维尔斯(Hermann Weyl,1885-1955)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维尔斯成了一位游走的演说家,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向广大学生和研究者们传授他的知识和智慧。

有一次,当他访问了大约一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后,一位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询问一个问题:“教授,您认为数学的目标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维尔斯沉思了一会儿,并回答说:“数学的目标是证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是错的。

”这句话让这位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都被告知数学的目标是推理和证明正确性。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明白了维尔斯所说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有关证明真理或假设的学科,而证明真理或假设之前,我们必须先证明一切可能的思路和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2. 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Gabriel Crone,1648-173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数学家,他被誉为“经验主义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主要兴趣是实用的数学应用,例如测量、工程和天文学。

他还发展了新型积分方法,被称为“克鲁克曼法”。

在他的生命中,克鲁克曼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例如荷兰的“黄金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尽管他在这些变革中保持了中立,但他的工作和成就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有一次当克鲁克曼在路上行走时,他听到了两个青年在讨论数学问题。

他决定加入他们的讨论,但他不告诉他们他是谁。

两个青年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克鲁克曼冷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回答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需要说明它的三条边相等。

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学习的启发性故事——了解伟大数学家的故事在数学领域,有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为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发现和深刻的洞察力。

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来的学者,也给我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本文将介绍几位伟大数学家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成就和学习过程,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与热爱。

1.阿基米德:发现数学的乐趣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他对几何学和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说,在他洗澡的时候,他发现了物体浸没于水中的原理,从而提出了“阿基米德定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启发可能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发现数学的乐趣,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枯燥的公式和问题。

2.蔡勒:数学解密的奇妙蔡勒(Catherine J. Cai)是一位中国美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解密女王”。

她在数论和密码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曾经在数学竞赛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但她的真正爱好是破解密码。

在她的启发下,我们意识到数学可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甚至解密信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它也是解密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我们应该学会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寻找问题解决的新方法。

3.爱因斯坦:理论的追求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作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直接从事数学研究,但他的理论中融入了大量的数学概念。

他的相对论不仅在物理学上引起了革命,同时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是实现理论追求的重要工具。

无论我们学习的是哪个领域,数学都是我们必备的工具之一。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

4.黎曼:背后的研究过程黎曼(Bernhard Riemann)是19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他在数学分析和几何学领域的贡献至今仍然影响着数学研究。

然而,黎曼的数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一生是充满了励志和奋斗的故事。

华罗庚出
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在家乡的小学里,他就已经学完了全部的数学课程,老师们都无法教他新的知识。

后来,他考入了北京大学,成为了一名数学系的学生。

华罗庚在大学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才华,他在数学竞赛中屡获殊荣,成
为了当时数学界的新星。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和钻研数学知识。

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图书馆里,钻研各种数学问题,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华罗庚的努力下,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成为了当时中
国数学界的泰斗。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被誉为“中国的数学之父”,成为了国际数学界的泰斗。

华罗庚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和追求。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华罗庚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

华罗庚的一生是一个充满了激励和感动的故事,他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
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愿我们都能像华罗庚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三篇】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三篇】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三篇】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史,很有好处.学生通过感人、有趣的数学家的历史事例,以及一些数学的重大事件,有助于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

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欧姆与欧姆定律】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

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

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

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

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

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

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从古⾄今,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有关于他们的故事⼤家知道多少呢?下⾯是⼩编整理的数学家的励志故事,⼀起来看看吧。

关于数学家的励志故事1 苏步青1902年9⽉出⽣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个⼭村⾥。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母省吃俭⽤,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学就懂。

可是,后来的⼀堂数学课影响了他⼀⽣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中来了⼀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师。

第⼀堂课杨⽼师没有讲数学,⽽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强⾷,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作⽤。

这堂课的最后⼀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堂课使他终⾝难忘。

杨⽼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了新的。

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困境,⽽是要拯救中国⼴⼤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找出路,⽽是为中华民族求新⽣。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中(即当时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本⼏何练习薄,⽤⽑笔书写,⼯⼯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留学,并以第⼀名的成绩考取东京⾼等⼯业学校,在那⾥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在微分⼏何⽅⾯取得令⼈瞩⽬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学位。

数学家励志故事精选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励志故事精选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励志故事精选:数学家的故事》摘要:下面是编整理数学励志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助!,数学励志故事精选三少年郭守敬爱研究,但这种别具格莲花漏却是闻所闻、见所见啊!要志坚强要勤奋要探要发现而且永不屈珍惜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善忍受我们和周围恶并下心消除它下面是编整理数学励志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助!数学励志故事精选欧勒刻苦研究数学欧勒(707783)是瑞士人他从酷爱数学6 岁就当上了数学教授他研究出种计算行星轨道方法是便利用这方法计算颗行星轨道谁也没想到悲剧从开始起初他以很快就会算出伏桌子上整整计算了天却没有结他怀疑是否己方法出了毛病但检结使他相信没错是他继续计算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又天了他隐隐约地看到了己要东西但下又抓不到手数学手已酸痛了双眼刺痛流泪然而他渴望东西就前头他无法放下笔脑海里尽是些各种各样数学直到三天这些才汇聚成美妙数!这数据数学眼前象金般放射着无数光芒但会儿这光芒渐渐地模糊起竟然消失了原由太紧张、太辛苦欧勒只眼睛竟然累瞎了!若干年另只眼睛也失明了数学励志故事精选二高斯智断瓶线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777855年)是德国9世纪著名数学、理物学高斯不到0岁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成就对高斯接二连三成功邻居几伙子很不气心要难他下伙子们聚到起冥思苦想终想出了道难题他们用根细棉线系上块银币然再非常薄玻璃瓶把银币悬空垂放瓶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线另头也系瓶塞上准备以他们心翼翼地捧着瓶子街上拦住高斯用挑衅口吻说道你天到晚捧着拿着放镜东游西逛副蛮有学问样子你那么有事能不碰破瓶子不瓶塞把瓶棉线弄断吗?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挑衅很生气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确有些思是认真地想着题办法繁华街商店林立人流如川伙子能难倒高斯而得街上围观者越越多兴趣甚浓都想着法子但无济事除了摇头嘲外只把期冀目光投向高斯高斯呢头紧皱声不吭伙子们更得了他们己高明难题而叫绝有人甚至刁难道怎么样你智力有限吧实不出就把你得到那么多荣誉证拿到街上当众烧以别再逞能了高斯确气恼但他仍克制住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影响而冷静思考他无地看了看明媚阳光又望了望那瓶子忽然高兴地叫道有办法了说着从口袋里拿出面放镜对着瓶子里棉线照着分钟、两分钟人们奇地睁了眼随着钱币铛声落瓶底发现棉线被烧断了高斯高声说道我是把太阳光聚焦让这热很高焦穿瓶子照射棉线上使棉线烧断太阳光了我忙人们不由发出阵欢呼声那几伙子也佩得连连赞叹数学励志故事精选三少年郭守敬爱研究郭守敬是元代著名天学、水利学和数学他十五岁那年有天里了位客人他是武安天宁寺和尚法名子聪人深通天、地理、算数和音律等多种学问与郭守敬父亲郭荣交情极深这天两位老朋友坐到起又认真切磋起学问了子聪拿出幅莲花漏拓片兴致勃勃地介绍道这是天圣莲花漏宋仁宗天圣九年由燕肃创制而成因其主要器皿都采用莲花、莲蓬和莲叶形状故名莲花漏漏设计精巧计甚准可惜由战乱已失传我节被人打折石碑上偶然拓得图反复思不其奥子聪话郭守敬不落地全听到了他心想己虽然早就懂得了利用漏壶滴水计道理也见到不少玲珑精巧漏壶但这种别具格莲花漏却是闻所闻、见所见啊!想到这里他忽然有了主便壮着胆子对子聪说师父这莲花漏拓片请借我半月饱眼福子聪深知郭守敬是聪明学孩子便毫不犹豫地应允了半月子聪郭取莲花漏拓片进堂屋郭守敬就满面春风地迎了上嗓门高高地说师父我摸到些门道了接着就头头是道他讲起莲花漏各部分结构和用途只说得子聪频频头啧啧赞叹善哉贤侄真是神童!旁郭荣却直摆手说哪是什么神童!你走他整日厮守这图又是写又是画还弄了些针摆弄摆弄瞧才几天光景他就人瘦圈啦!子聪听了更是感动当即表示愿带郭守敬武安紫金山学深造二天少年郭守敬胸怀壮志离开了可爱故乡数学励志故事精选。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华罗庚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呢?今天,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篇一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

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培养了、陈景润、陆启铿、杨乐、等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

为了培养年轻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事迹的励志故事篇二从文明之火第一次燃起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一直伴随着人类。

芝加哥科技博物馆列出了古今88位大数学家,华是其中之一。

初露锋芒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及感悟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及感悟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及感悟1 海伦凯勒的人生历程海伦凯勒,1880年3月27日出生在美国纽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工程师、发明家和数学家。

因192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闻名于世。

虽然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但由于父亲的过早去世,海伦凯勒却仍然忍受着社会的歧视。

但在母亲的鼓励下,三岁的海伦凯勒已经开始接受私人教育,这打开了她学习科学的大门。

海伦凯勒从幼年时期开始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数学才华,在11岁时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著名的线性方程。

15岁时,她拒绝了著名的华盛顿大学的邀请,转而报读哥伦比亚大学的技术系,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对数学的热情。

在大学里,海伦凯勒证明了一系列著名的数学定理,创造了令人激烈思考的几何体图形和分析性理论——以及一种用于研究空间结构的新技术:三角几何。

今天,这种技术仍然活跃在几何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此外,她还是现代计算机和太空探索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海伦凯勒设计的Bell-Labs首款实用的数字计算机(非常适合进行大量数据处理)使太空探索得以实现,并为人类progress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海伦凯勒不断攀登,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巨大成就,她的励志故事鼓舞了后世的女性学者。

在母亲费尔德里奇的鼓舞和一些重要的对手的鼓励下,海伦凯勒持续努力不懈,最终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海伦凯勒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即使屡遭拒绝,也不影响她的热情和勇气。

她曾经逐梦,以创新的眼光来审视世界,不断探索、实践与再创新,死心塌地把事情完成,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海伦凯勒曾在一封信中激励道:“Image the things you can do, and you will be the master of your dreams.”(想象你能够做的事情,你将成为你梦想的主人)。

她用自己的成功人生告诉我们,只有必须努力去实现,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3 海伦凯勒的感悟海伦凯勒深知勤奋就是成功的保证,“对于我来说,只有一件事是更加可怕的,那就是放弃”。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导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些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5、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

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数学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数学名⼈励志故事⼤全 有时候多看些关于数学名⼈的故事也是有助于我们学习数学的哦。

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数学名⼈励志故事,供⼤家参阅! 数学名⼈励志故事: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数学之所以有⽣命⼒,就在于有趣。

数学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对思维的启迪。

以下就是⼀则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更早些时候,法国有两个⼤数学家,⼀个叫做巴斯卡尔,⼀个叫做费⻢。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个问题。

他们说,他俩下赌⾦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

赌了半天,A赢了4局,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

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谁也没达到,所以就⼀⼈分⼀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

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局,或者A赢,或者B赢。

若是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A如果输了,即A、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

现在,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1+1/2×1/2=3/4,当然,B就应该得1/4。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期望是⼀个平均值,就是对将来不确定的钱今天应该怎么算,这就要⽤A赢输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钱,再把它们加起来。

概率论从此就发展起来,今天已经成为应⽤⾮常⼲泛的⼀⻔学科。

数学名⼈励志故事:阿基⽶德揭开⺩冠的秘密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的浴室⾥,阿基⽶德在洗澡。

浴盆⾥放了⼤半盆热⽓腾腾的⽔,阿基⽶德⼀屁股坐了下去,忽然觉得浑⾝轻⾶⾶的,⾝⼦浮动着,那热⽔哗哗地直从盆⾥溢出来。

“⽔放得⼤多了。

”他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盆⾥的⽔落了下去,他孩⼦⽓地⼜重重地坐下去,⽔⼜往上升起,没过盆沿溢了出来。

数学家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励志小故事
数学家励志小故事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数学家的励志故事
以下是学习啦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欢迎参考!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

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

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

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

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

戴震称其为“策算”。

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

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

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

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高扬芝(1906-1978),江西南昌人,从小学习勤奋,特别喜欢数学。

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
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上海大同大学担任数学教员,后成为教授、数学
系主任。

在课堂教学中,她遵循《学记》中所说的:“善歌者使人
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所以,高扬芝的数学教学一贯是兢
兢业业、讲求实效,深受学生欢迎。

高扬芝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旧时叫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她深知,高等数学比初等数学更加抽象,外行人常常把它看成是由冷酷的定义、定理、法则统治着的王国。

因此,高教授常常告诉学生,数学结构严谨,证明简洁,蕴含着数
学的美。

它像一座迷宫,只要你潜心学习、研究,就能寻求到走出
迷宫的正确道路。

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学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自身潜在的科研天赋很快被唤醒催发。

经过刻苦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她撰写出论
文《Clebsch氏级数改正》,1935年在交通大学主编的《科学通讯》上连载,得到同行好评。

解放后,她又著有《极限浅说》《行列式》等科普读物多部。

高扬芝是中国数学会创始时的少数女性前辈之一。

1935年7月
25日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成立大会,共有33人
出席,高扬芝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这次年会上,她被推选为中国数
学会评议会评议,后连任第二、三届评议会评议。

1951年8月,中
国数学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高扬
芝出席了大会。

她是这次到会代表63人中惟一的女代表。

20世纪
60年代,她被选为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徐瑞云,1915年6月15日生于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务本女中读书。

徐瑞云从小喜欢数学,读中学时对数学的兴
趣更加浓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毕业后报考了浙江大学数学系。

当时,浙大数学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钱宝琮、陈建功和苏步青。

此外,还有几位讲师、助教。

数学系的课程主要由陈建功和苏步青担任。

当时数学系的学生很少,前一届两个班学生共五人,她这届也
不过十几人。

当时苏步青才30岁,看上去十分年轻,因此徐瑞云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苏步青是助教,可是听完一堂课后就不住地赞叹说:“想不到助教竟能讲得这么好。

”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哄笑。

徐瑞云在陈建功和苏步青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的考试成绩经常是满分。

1936年7月,徐瑞云以优异成绩毕业了,被浙大数学系留校任助教。

1937年2月,26岁的徐瑞云与28岁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结伉俪。

新婚三个月后,徐瑞云夫妇获得亨伯特留学德国的奖学金,双双乘船漂洋赴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徐瑞云有幸被德国著名的数学大师卡拉凯屋独利接受,由他担任她的数学博士指导老师。

当时有不少学生想请他作导师,他都没有同意。

而徐瑞云这位东方女士因学习勤奋,数学功底扎实,成了卡拉凯屋独利的关门弟子。

徐瑞云主要研究三角级数论。

这门学科起源于物理学的热传导问题的傅里叶分析的主要部分,是当时国际上研究的热门之一,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徐瑞云为将来能在分析、函数论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废寝忘食,广撷博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图书馆里。

1940年底,徐瑞云获得博士学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她的博士论文“关于勒贝格分解中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展开”,1941年发表在德国《数学时报》上。

完成学业的徐瑞云夫妇,随即离德回国,于1941年4月回到母校,双双被聘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战火硝烟的大后方培养人才的讲台。

在艰苦的条件下,陈建功和苏步青没有中断在杭州时共创的函数论和微分几何两个数学讨论班,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遴选英彦的科研形式,徐瑞云也参与其间。

1944年11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参观了浙大数学系和理学院,连声称赞道:“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这更加激励了徐瑞云的勤奋工作。

她这时教的学生曹锡华、叶彦谦、金福临、赵民义、孙以丰、杨宗道等,后来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1946年,31岁的徐瑞云提升为正教授。

1952年,徐瑞云调入浙江师院,被任命为数学系主任,从此全身投入了艰苦的创建数学系的工作中。

在她的领导下,没有几年功
夫,数学系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

他们系也成为全国同行的楷模,进入全国同行前列。

徐瑞云在建设数学系的同时,没有忘记科学研究。

她翻译了苏联那汤松的名著《实变函数论》。

译本于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