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表

合集下载

钻探地质编录表模板

钻探地质编录表模板
~10m岩心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节长5~22cm,属中等风化。局部见构造裂隙。
砂岩,
3
灰白色,青灰色,中~细粒结构,厚~巨厚层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
石英,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井深0~m处岩心较软,呈碎块状,属强风化带,~10m
岩心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节长5~22cm,属中等风化。局部见构造裂隙。
钻孔深度(米)
变层深度(米)
层厚(米)
岩性描述
备注
编录人:编录日期:年月日
砂岩,
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厚~巨厚层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岩心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节长11~37cm,属中等风化。
局部见构造裂隙。
泥岩,
暗紫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
岩心较软,呈碎块状,饼状,属强风化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
局部见灰绿色绿泥石团块,岩心较硬,呈短柱状,柱状,属中等风化带。
素填土
黄褐色、红褐色,由块石、粉质粘土组成,稍湿,较紧密,块石含量在40%~75%,为
人近期无序抛填。
勘察单位:重庆紫苑土地规划整治有限公司编录人:朱根深复核人:编录日期:2008年月日
钻探岩屑编录表
工程名称:孔号:坐标:
地层时代
岩屑编号
岩屑编录表工程名称:孔号:ZK坐标:X: Y: Z:
回次
编号
孔深(米)
岩芯长
(米)
岩性
层序
分层
深度
(米)
岩土描述
备注
粉质粘土
1
黄褐色,浅黄色,稍湿,可塑状,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
等,土不能搓成细条,刀切面较平整。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模板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模板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梅林矿区西区段勘探线钻孔编号分层序号层底深度(m)分层厚度(m)层底标高(m)岩土层名称分层采取率%RQD值%裂隙率%岩石质量风化带深度(m)终孔相对稳定水位(m)平均值范围值岩石质量等级岩体完整性岩体质量等级26线ZK26-11 碎石土81 ––––––2 含炭质泥岩76 9 0-38 密集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1 6 0-69 密集Ⅴ破碎坏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8 64 0-90 极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含钙质泥岩90 11 0-35 密集Ⅴ破碎坏6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5 60 0-89 极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碎裂含炭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4 0 0 密集Ⅴ破碎坏8 炭质泥岩82 38 13-62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2 68 0-9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0 炭质泥岩夹石煤82 11 0-100 密集Ⅴ破碎坏11 灰质白云岩夹炭质泥岩82 44 44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2 含炭硅质岩夹炭质泥岩59 13 0-86 极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6线ZK26-21 含砂砾石层93 ––––––2 碎石粉质粘土91 ––––––3 含炭质泥岩88 39 35-76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4 炭质泥岩87 86 73-94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5 含炭质泥岩84 66 46-8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 炭质泥岩81 59 48-69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石煤92 9 0-73 密集Ⅴ破碎坏8 硅质岩87 56 52-6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石煤93 9 0-30 密集Ⅴ破碎坏10 炭质泥岩85 55 53-6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1 石煤夹炭质泥岩88 9 0-50 密集Ⅴ破碎坏12 炭质泥岩82 43 8-76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3 石煤88 7 0-27 密集Ⅴ破碎坏14 含钙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5 47 15-82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5 石煤87 3 0-8 密集Ⅴ破碎坏16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4 57 27-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7 炭质泥岩85 42 20-7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8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90 87 68-99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9 炭质泥岩90 83 80-86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20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7 71 7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21 炭质泥岩82 56 48-6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222 硅质岩83 60 51-6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26线ZK26-31 碎石土81 ––––––2 强风化炭质泥(页)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泥(页)岩95 0 0 密集Ⅴ破碎坏4 14 炭质泥岩72 8 0-25 密集Ⅴ破碎坏5 含炭质泥岩夹炭质泥岩88 57 0-10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 炭质泥岩98 83 81-86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7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96 84 64-99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8 炭质泥岩85 41 33-67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含炭质泥岩90 83 58-93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0 硅质岩83 33 0-52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1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5 24 0-77 极发育Ⅴ破碎坏12 含炭质泥岩86 73 53-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3 炭质泥岩85 71 60-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4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91 73 18-9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5 炭质泥岩90 50 0-77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6 硅质岩83 54 22-7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328线ZK28-11 碎石土85 ––––––2 强风化炭质(页)泥岩85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5 60 13-7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 石煤87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5 炭质泥岩83 64 33-8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 石煤夹炭质泥岩86 9 0-51 极发育Ⅴ破碎坏7 炭质泥岩89 65 37-8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8 石煤夹炭质泥岩88 32 0-83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6 62 39-7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0 石煤87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11 炭质泥岩85 58 17-7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含炭泥岩87 34 10-54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3 石煤87 6 0-25 极发育Ⅴ破碎坏14 含炭泥岩85 66 27-9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5 石煤87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16 含炭硅质岩84 43 38-49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428线ZK28-21 碎石土90 ––––––2 强风化炭质泥岩88 7 0-64 极发育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5 53 0-86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 石煤夹炭质泥岩88 10 0-74 极发育Ⅴ破碎坏5 炭质泥岩82 23 0-54 极发育Ⅴ破碎坏6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3 56 17-8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含炭质泥岩夹粉砂质泥岩84 57 38-7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8 炭质泥岩83 8 0-43 极发育Ⅴ破碎坏9 含炭质泥岩73 68 38-8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0 炭质泥岩82 25 0-55 极发育Ⅴ破碎坏11 硅质岩夹炭质泥岩77 21 0-75 极发育Ⅴ破碎坏28线ZK28-31 碎石粉质土(素填土)95 ––––––2 强风化炭质泥岩90 2 0-11 极发育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2 36 0-75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4 碎裂炭质泥岩82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5 炭质泥岩与石煤85 9 0-57 极发育Ⅴ破碎坏6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4 39 28-50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7 炭质泥岩84 45 18-69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含炭质泥岩83 61 37-8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碎裂岩88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10 含炭质泥岩82 51 10-7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11 炭质泥岩84 51 22-8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含炭质泥岩夹白云岩84 58 25-8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3 硅质岩65 4 0-12 极发育Ⅴ破碎坏28线ZK28-41 强风化炭质泥岩95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2 石煤95 0 0 极发育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6 47 23-81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4 44 29-61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5 炭质泥岩84 62 0-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2 59 36-8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炭质泥岩82 44 22-71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含炭质泥岩夹炭质泥岩85 69 30-86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炭质泥岩80 40 12-83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0 灰质白云岩夹炭质泥岩84 69 58-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1 炭质泥岩82 52 18-79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硅化破碎带82 28 8-62 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3 硅质岩75 15 15 极发育Ⅴ破碎坏630线ZK30-21 碎石层84 ––––––2 炭质泥岩82 27 0-52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6 64 0-8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 炭质泥岩84 61 57-6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含炭质泥岩86 56 8-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 粉砂质泥岩86 63 42-7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炭质泥岩夹高炭质页岩87 39 0-74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含炭质泥岩81 55 35-6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高炭质页岩86 8 0-15 密集Ⅴ破碎坏10 碎裂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5 3 0-18 密集Ⅴ破碎坏11 含钙炭质粉砂质泥岩86 38 26-6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2 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7 0 0 密集Ⅴ破碎坏13 石煤83 0 0 密集Ⅴ破碎坏14 碎裂硅质岩79 21 14-29 密集Ⅴ破碎坏30线ZK30-31 风化炭质泥岩66 0 0 密集Ⅴ破碎坏2 黑色炭质泥岩79 20 0-83 密集Ⅴ破碎坏3 含钙炭质泥岩89 68 23-10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含钙炭质泥岩夹条带状硅质岩91 77 70-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5 含钙炭质泥岩100 100 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6 含方解石脉含钙炭质泥岩98 71 36-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含钙炭质泥岩夹条带状硅95 67 33-7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质岩30线ZK30-38 含钙炭质泥岩99 80 35-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9 炭质泥岩96 76 52-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0 灰质白云岩88 100 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11 炭质泥岩92 76 60-88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2 含钙含炭泥岩95 71 70-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3 炭质泥岩90 67 33-9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95 80 15-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5 炭质泥岩85 60 29-8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6 含黄铁矿炭质泥岩96 90 73-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17 含钙含炭泥岩100 100 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18 含黄铁矿炭质泥岩96 98 85-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19 高炭质泥岩89 76 0-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20 含钙炭质泥岩98 100 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21 含方解石脉炭质泥岩87 63 29-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22 炭质泥岩85 64 30-8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23 碎裂硅质岩86 54 10-7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24 硅质岩夹含硅炭质泥岩88 75 50-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30线ZK30-41 碎石土81 ––––––2 炭质泥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角砾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4 高炭质泥岩84 0 0 密集Ⅴ破碎坏85 炭质泥岩夹含炭质泥岩83 12 0-40 密集Ⅴ破碎坏30线ZK30-46 含方解石脉钙质泥岩86 13 0-27 密集Ⅴ破碎坏7 炭质泥岩64 18 0-40 密集Ⅴ破碎坏8 含方解石脉含炭硅质岩81 32 0-9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炭质泥岩81 3 0-25 密集Ⅴ破碎坏10 碎裂岩83 77 73-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1 含钙炭质泥岩91 56 0-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炭质泥岩91 57 0-8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3 硅质岩夹炭质泥岩91 32 0-48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100 67 54-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5 炭质泥岩100 80 78-97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6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100 99 96-100 不发育Ⅰ完整优17 炭质泥岩98 51 33-7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8 硅质岩100 79 67-95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932线ZK32-01 碎石土92 ––––––2 炭质泥岩85 26 0-7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 含石英脉炭质泥岩94 15 0-35 密集Ⅴ破碎坏4 含硅质炭质泥岩65 65 38-6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含炭质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2 23 0-53 密集Ⅴ破碎坏6 石煤96 0 0 密集Ⅴ破碎坏7 硅质岩夹泥岩98 27 25-29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石煤85 42 0-34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碎裂硅质岩89 28 0-63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2线ZK32-11 碎石土100 ––––––2 炭质泥岩86 48 23-8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 含石英脉炭质泥岩84 63 50-8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 炭质泥岩夹条带状白云岩80 65 0-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白云岩77 76 50-71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6 炭质泥岩81 77 19-82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7 含硅炭质泥岩87 53 24-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8 含炭硅质岩65 41 17-6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炭质泥岩夹含炭硅质岩80 75 60-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032线ZK32-21 碎石层84 ––––––2 强风化炭质泥岩85 15 0-67 密集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9 47 9-84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7 58 0-86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炭质泥岩89 73 20-9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 含炭质泥岩夹粉砂质泥岩88 56 0-9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6 67 50-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8 炭质泥岩86 38 0-7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灰质白云岩87 57 5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0 炭质泥岩86 65 53-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1 硅质岩79 35 17-55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2线ZK32-31 碎石层86 ––––––2 强风化炭质泥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炭质泥岩87 40 0-8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7 46 14-82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5 炭质泥岩86 13 0-25 密集Ⅴ破碎坏6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6 46 0-8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7 炭质泥岩86 45 0-85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硅质岩88 54 34-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132线ZK32-41 碎石土86 ––––––2 强风化炭质泥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炭质泥(页)岩85 9 0-54 密集Ⅴ破碎坏4 硅质岩夹泥灰岩84 0 0 密集Ⅴ破碎坏5 炭质泥(页)岩84 0 0 密集Ⅴ破碎坏6 含钙质含炭质泥岩85 8 0-35 密集Ⅴ破碎坏7 含钙质炭质泥岩86 20 0-79 密集Ⅴ破碎坏8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7 69 28-9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8 26 0-66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0 炭质泥岩86 39 35-43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1 泥灰岩84 59 59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7 77 54-96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3 炭质泥岩87 19 0-73 密集Ⅴ破碎坏14 硅质岩86 64 6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34线ZK34-21 碎石土94 ––––––井口涌水2 炭质泥岩87 11 0-55 密集Ⅴ破碎坏3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6 77 66-86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4 炭质泥岩79 78-8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5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9 85 71-93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6 含钙质炭质泥岩88 63 57-7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6 80 8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8 炭质泥岩86 62 51-86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硅质岩86 41 0-58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4线ZK34-31 碎石粉质粘土882 炭质泥岩86 43 0-83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6 75 54-81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 炭质泥岩87 81 75-88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5 含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90 87 67-97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6 炭质泥岩89 58 10-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 硅质岩80 22 0-41 密集Ⅴ破碎坏1336线ZK36-21 强风化炭质泥岩91 1 0-9 密集Ⅴ破碎坏2 炭质泥岩85 35 22-6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 高炭质页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4 炭质泥岩87 57 45-6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高炭质页岩86 0 0 密集Ⅴ破碎坏6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91 36 0-6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7 高炭质泥(页)岩95 0 0 密集Ⅴ破碎坏8 炭质泥岩92 30 3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9 高炭质泥岩88 0 0 密集Ⅴ破碎坏10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8 53 18-82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1 炭质泥岩86 86 86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2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8 84 78-89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3 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岩86 83 75-89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4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5 76 76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5 灰质白云岩夹含炭泥岩86 66 30-89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6 炭质泥岩夹含炭泥岩89 74 43-9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7含炭硅质泥岩夹透镜状硅质岩88 88 88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8 含炭硅质岩夹炭质泥岩86 67 20-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9 碎裂硅质岩82 29 0-72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20 硅质岩84 72 47-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436线ZK36-31 碎石土93 ––––––2 硅质岩与炭质泥岩互层93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石煤91 1 0-22 密集Ⅴ破碎坏4 炭质泥岩77 46 46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5 石煤夹含钙硅质岩89 2 0-21 密集Ⅴ破碎坏6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87 76 70-81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7 石煤与炭质泥岩互层84 41 0-71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炭质泥岩夹石煤88 60 11-8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 石煤夹炭质泥岩87 24 0-86 密集Ⅴ破碎坏10 白云岩夹含炭泥岩92 86 54-97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1 炭质泥岩与石煤84 27 0-66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2 碎裂硅质岩88 21 0-43 密集Ⅴ破碎坏13 含炭质硅质岩77 73 56-93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38线ZK38-21 碎石土85 ––––––井口涌水(Q=1.296L/S)2 炭质泥岩77 2 0-14 密集Ⅴ破碎坏3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78 57 38-7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 黄铁矿化炭质泥岩84 60 0-86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白云岩83 61 55-69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6炭质泥岩夹含硅质炭质泥岩78 28 0-74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7 碎裂硅质岩83 15 0-56 密集Ⅴ破碎坏158 硅质岩84 36 0-83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8线ZK38-31 强风化炭质泥岩93 0 0 密集Ⅴ破碎坏2 高炭质泥岩91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硅质岩90 0 0 密集Ⅴ破碎坏4 灰岩夹炭质泥岩85 3 0-17 密集Ⅴ破碎坏5 碎裂状灰岩83 46 13-82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6 炭质泥(页)岩夹硅质岩84 17 0-70 密集Ⅴ破碎坏7 含钙质炭质泥岩82 42 0-8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8 含方解石脉硅质岩82 58 5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9含钙质炭质泥岩夹含钙硅质岩79 52 25-8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0 炭质泥岩79 33 22-57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1 含硅质炭质泥岩89 55 0-8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炭质泥岩94 50 22-10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3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95 76 39-100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4 炭质泥岩夹硅质岩95 72 29-9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5 碎裂硅质岩92 58 50-10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6 硅质岩夹泥质硅质岩86 62 25-80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640线ZK40-11 碎石土100 ––––––2 强风化炭质泥岩100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高炭质页岩夹炭质泥岩87 8 0-38 密集Ⅴ破碎坏4含石英脉、方解石脉炭质泥岩83 52 49-5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高炭质页岩夹含炭钙质泥岩87 11 0-51 密集Ⅴ破碎坏6含炭钙质泥岩及含炭硅质岩81 53 47-5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7含钙硅质岩夹含钙炭质泥岩83 55 0-74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8 含钙炭质泥岩83 0 0 密集Ⅴ破碎坏9 含炭钙质泥岩夹硅质岩82 53 17-75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0 炭质泥岩夹含炭硅质岩87 23 0-62 密集Ⅴ破碎坏11 含炭质泥岩94 54 29-7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2 含炭钙质泥岩夹硅质岩85 76 60-85 较发育Ⅱ较完整良13 高炭质页岩夹硅质岩86 34 22-5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4 含炭质泥岩夹泥质灰岩82 64 56-68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15高炭质页岩夹含钙炭质泥岩88 17 0-50 密集Ⅴ破碎坏16含钙质炭质泥岩夹高炭质页岩85 44 0-89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17 高炭质页岩85 2 0-11 密集Ⅴ破碎坏18 炭质泥岩与泥质灰岩、硅83 13 10-21 密集Ⅴ破碎坏17质岩19 硅质岩81 56 35-6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40线ZK40-21 碎石土100 ––––––2 强风化炭质泥岩96 0 0 密集Ⅴ破碎坏3 石煤夹炭质泥岩92 1 0-21 密集Ⅴ破碎坏4 炭质泥岩89 37 35-4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5 石煤78 0 0-8 密集Ⅴ破碎坏6 炭质页岩92 0 0 密集Ⅴ破碎坏7 碎裂岩83 0 0 密集Ⅴ破碎坏42线ZK42-11 碎石土88 ––––––井口涌水2 泥质灰岩夹炭质泥岩90 35 0-60 极发育Ⅳ完整性差差3 炭质泥岩90 0 0 密集Ⅴ破碎坏4 灰岩夹团块状硅质岩81 56 46-67 发育Ⅲ中等完整中等5 含炭质泥岩84 4 0-11 密集Ⅴ破碎坏6 石煤92 0 0 密集Ⅴ破碎坏7 炭质泥岩83 14 0-29 密集Ⅴ破碎坏8 石煤夹炭质泥岩90 0 0 密集Ⅴ破碎坏9 碎裂硅质岩91 0 0 密集Ⅴ破碎坏18。

水文地质勘查: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一)

水文地质勘查: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一)

3.岩心的分层、鉴定和描述
1)岩心的分层 编录时,按地层单位、岩石组成、岩层厚度、含水层、隔水层和分层精度的要求 等或勘查区已经厘定的分层标准,尽可能对较长孔段的岩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后进 行分层;对松散层、标志层或其他重要岩层、特殊成份和成因的夹层、孔内坍塌和涌 (漏)水层段、断层破碎带和裂隙密集发育段等,不论厚度大小,均应单独分层。 岩心分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成果的精度。要求地质编录 人员高度重视岩心分层工作,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3.8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一)
前课回顾
前面课程讲述了钻探工程施工管理三个环节: 1.钻探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开孔前的准备工作; 2.钻进过程中的地质管理工作; 3.终孔后的地质管理工作。
课程引入
在野外钻探工程施工管理的同时,就要进行钻探工程的原始地 质编录。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将学习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的相关知 识。
钻号
第页


层回 岩 回 岩 号次 心 次 心
号长号长
分层 采取 率%
分 层 进 尺
换 层 孔 深
轴 夹 角
分层 真厚

岩石名 称
花纹 代码
地质描述
备注
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学习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中“记录回次数据、残 留岩心的判断、岩心的分层鉴定和描述、岩心采长的量取” 四个内 容。
下面开始讲述:
二、钻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
钻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孔中取出的 岩心、岩粉等实物资料、各种测量数据、测井资 料以及钻孔中各种地质现象等进行观察、记录和 整理的过程。
钻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包括以下内容:
1.记录回次数据 2.残留岩心的判断 3.岩心的分层、鉴定和描述 4.岩心采长的量取 5.岩心采取率的计算及要求 6.换层孔深及钻探厚度的计算 7.测量岩心轴夹角 8.岩层真厚度的计算 9.钻孔资料整理、编制钻孔柱状图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成果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成果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表。

水文地质勘查: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三)

水文地质勘查: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三)
在进行钻探与测井资料的综合利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测井厚度误差一般在0.05 m±、深度误差在0.1%±且测井深度的误差表现 为均匀误差,一般不会出现钻探中的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突然误差。因此岩层的定深、 定厚一般应采用测井成果。但当钻探质量高于测井质量时,也可采用钻探成果。 (2)若测井曲线对某一含水层反映较差、界面不清,而钻探采取率又很高时,含 水层的定深、定厚应选用钻探成果。 (3)对于全孔综合成果,应首先综合确定主要含水层、标志层的位置,其间的各 层深度、厚度一般以测井为准。岩性应以钻探取心为准,当采取率很低时,应参考测 井曲线分析确定。
钻孔柱状图格式示意图
3)钻孔柱状图基本的图面设计 钻孔柱状图基本的图面设计:上方 图名、下方有图例、图签,中间是图面。 图面的主要内容有:钻孔基本情况 (如孔口标高、孔深、坐标、开竣工日 期等)、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各岩层 的层厚及累计厚度、分层孔深、岩心采 取率、岩性柱状及比例尺、岩性描述 (包括颜色、成分、结构、构造、接触 关系等)以及取样化验、孔内简易水文 地质观测和地球物理测井成果等。
钻孔柱状图编制方法示意图
现在,钻孔 柱状图一般都是 用绘图软件自动 生成。这为编制 勘查线剖面图及 含水层三维立体 图打下了基础。
绘图软件自动生成钻孔柱状图
小结
本次课程讲述了钻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中岩心轴夹角测量、岩层真 厚度的计算、钻孔资料整理与综合和编制钻孔柱状图。要求大家掌握这些 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钻探与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后,对于钻孔最终综合成果,应重新填写钻孔综合成果 表(下表),为钻孔柱状图的编制提供可靠的资料。综合成果部分应填绘地层单位、 层号、岩层厚度、岩性柱状、累深、倾角、岩石名称及岩性描述。
_____勘查区______号钻孔综合成果表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

钻孔施工报告项目名称:孔号:位置:坐标:孔口标高:施工单位:机长:现场技术人员:钻探时间:自: 年月日至: 年月日目录1、设计书2、地质技术予设3、开孔通知书4、岩心编录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6、抽水试验结构记录7、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8、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9、钻孔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观测记录10、钻孔(井)下管记录11、钻孔(井)下泵记录12、计算数据及成果13、钻孔(井)验收书14、施工小结设计书设计: 审核: 技术负责:地质技术予设开孔通知书号机台:根据施工安排,您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号孔拆装线开孔通知书号机台:根据施工安排,您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岩心编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记录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钻孔抽水试验后恢复水位观测记录抽水试验结构记录钻孔(井)下管记录表钻孔(井)下泵记录计算数据及成果抽水试验曲线钻孔(井)验收书由地矿双城工程勘察院北方工程勘察总公司在《七台河市城市应急供水工程》中完成供水钻孔(井)施工,供水钻孔(井)参数如下:1、成孔(井)孔号:2、终孔(井)日期: 年月日3、含水层岩性: ,位置: (m)至(m)4、抽水试验涌水量(m3/d),降深(m),最大推算涌量(m3/d) ,推算降深(m)。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模板注意事项1.在钻探前必须明确本工点内是否出露(或隐伏)断层、破碎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破碎带必须仔细描述, 并及时反映到地质组!2.对斜坡钻孔一定要注意观测周边地形地貌, 看是否有滑坡发育, 一旦发现软弱层及时向地质组反映!3.初始水位和稳定水位必须按规定量测!4、钻探过程中发现溶洞, 对其深度、大小、特性等必须严格准确把握和描述!5、在土类颜色变化明显时、基岩换层处必须要分层, 并具体描述。

一、土类描述1.1黏性土(黏土、粉质黏土)描述应包含内容:××色, 潮湿限度, 夹杂物及其重要成份是××, 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比例含量、光泽反映等。

注:光泽反映就是切面对光线的反映, 一般情况下描述为“光滑”、“稍有光滑”、“粗糙”。

示例:黏土: 黄褐色, 硬塑(坚硬、软塑、流塑), 18.4m以下为坚硬, 切面光滑, 夹杂少量碎石, 碎石成份为强风化灰岩,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2~20mm, 最大粒径为25mm;土质均匀, 手可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粉质黏土:黄褐色, 硬塑(坚硬、软塑、流塑), 夹杂少量碎石, 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2~20mm, 最大粒径为25mm。

粉质黏土:黄褐色, 硬塑, 20.0m~30.5和40.5m以下为坚硬, 局部夹少量铁锰氧化物, 其中28.5~29.5m、35.5~37.0m夹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3~20mm, 最大粒径为50mm。

1.2粉土××色, 密实限度, 潮湿限度, 夹杂物及其重要成份是××, 层理及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比例含量等示例:粉土: 黄褐色, 6.2~6.7m为灰白色, 密实, 稍湿, 手捏有砂感, 不能搓条, 含约5%细砂, 局部夹黏土、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浑圆状, 一般粒径为5~20mm, 最大粒径为80mm。

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14.2 钻孔简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14.2.1 目的任务通过对地质勘查钻孔中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达到初步确定含(隔)水层(段)位置、厚度、水位、富水性及导水性的目的。

14.2.2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编录简易水文观测编录工作由机台负责实施,应及时、真实的作好观测记录,水文地质人员对观测质量进行监控。

应详细观测、记录钻进过程中孔内涌水、漏水、孔壁垮塌、掉块、涌砂、消耗量、清洗液颜色变化、水温变化、缩径、钻具自动下落的准确孔深等情况。

钻孔涌水时,要及时通知水文地质人员,必要时需停钻观测。

漏水时,可根据孔口的返水情况结合送入孔内的泵量,用目测法估算漏失情况并作好记录,漏失情况分为部分漏失(漏失量大于三分之一以上)和全部漏失。

若全部漏失时,则应记录送入孔内的泵量(m3/min)。

14.2.3 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14.2.3.1 岩心编录岩心的岩性、回次进尺井深、换层井深、岩石名称,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颜色等应与地质编录一致14.2.3.2 编录内容及方法a)详细观测记录裂隙与岩心的轴夹角、裂隙宽度、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地下水活动形迹,裂隙面的粗糙程度、有无擦痕等。

b)裂隙统计可采用线裂隙率法,即注意避免破裂岩芯的重复统计,并重点描述宽大裂隙。

c)详细观测描述岩芯上出现的溶孔、溶洞的大小、溶蚀深度、个数。

d)风化情况强风化带:岩心全部退色、易碎,大部分母岩结构被破坏,多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上地下水活动行迹明显,如沉淀物、水垢等,岩心多呈碎屑状、角砾状、渗土状、砂状、粉状。

弱风化带:岩石部分退色,或颜色变浅,母岩结构基本清晰可见,岩心易机械破碎,多呈块状,少量碎块状、柱状。

e)岩石质量指标的计算式中Lp —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芯长度之和(m);Lt —某岩组钻进总进尺(m)。

注:<10cm的岩心若为钻进过程中或敲打岩心时机械断裂,则应上、下对接后其长度大于10cm者应参与计算;当钻头内径小于54.1mm时,RQD值作适当降低,根据经验降低20%~50%。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模板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模板
1.46
233.768
5
27.39
8.59
225.178
6
38.72
11.33
213.848
7
40.91
2.19
211.658
28
8
48.08
7.17
204.488
线
ZK28-1
9
53.84
5.76
198.728
10
57.30
3.46
195.268
11
68.53
11.23
184.038
12
71.00
密集

破碎

10
79.60
4.30
136.58
炭质泥岩
85
55
53-61
发育

中等完整
中等
26
11
104.62
25.02
111.56
石煤夹炭质泥岩
88
9
0-50
密集

破碎

17.10
线
ZK26-2
23.43
12
113.79
9.17
102.39
炭质泥岩
82
43
8-76
极发育

完整性差

13
133.05
84
44
29-61
发育

完整性差

炭质泥岩
84
62
0-85
发育

中等完整
中等
含磷结核炭质泥岩
82
59
36-83
发育

中等完整
中等

钻探编录全部表格

钻探编录全部表格

黑水沟金矿ZK20′-1钻孔质量验收报告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黑水沟项目黑水沟金矿区钻孔单项工程设计书No一、孔号:ZK48′-3二、孔位:剖面号48′孔口设计坐标:X: 3774945.534 Y:610250.746 Z:1760.578孔口与附近地物或相邻工程距离:三、钻孔目的:控制①号矿体深部延伸情况。

四、设计井深: 160米,五、开孔方位角: 310°六、开孔倾角: 87°七、开孔/终孔口径:开孔:φ110,终孔: φ75。

八、地质其他要求:方位角/顶角每 50 米测一次,顶角允许弯曲系数为每100米≤2°岩心采取率平均≥80 %,回次≥80 %。

矿心采取率平均≥85 %,回次≥85 %。

近矿围岩及在矿体中钻进时的提升间隔深度验证间隔 100 米误差不得大于1‰其他要求:矿体上下盘围岩3-5m岩芯采取率≥85%九、其他认真做好班报表及简易水文观测,要求字体清晰,不许涂改。

十、理想岩石层序表及钻进中应注意的地质情况十一、台月效率十二、要求本工程的完成不晚于年月日地质物化探水文地质探矿计划地质负责人年月日分队批准者:大队批准者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三份。

分队、机场及大队各一份。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黑水沟项目黑水沟金矿区钻孔定位和钻机安装通知书No批准者:分队长按地质设计于48′勘探线,坐标为X: 3774945.534 Y:610250.746 Z:1760.578 布置了ZK48′—3孔。

设计孔深 160 米,开孔方位角310°,开孔倾角 87°。

其他要求:机塔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请于年月日前,定位安装完毕,以便按时施工。

地质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测量组长:探矿负责人:安全员:机长:项目地质负责人: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三份。

一份存根、一份交测量组、一份交安装队。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黑水沟项目黑水沟金矿区钻孔施工通知书No号机批准者:分队长按地质设计于48′勘探线,坐标为X: 3774945.534 Y:610250.746 Z:1760.578 布置的ZK48′—3号钻孔,现已安装完毕。

钻探编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要求

钻探编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要求

实测剖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剖面图、平面图及责任签等。

作图时,剖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在剖面图的右边。

剖面图自左至右总体方位应小于180°。

如果有物化探工作,其曲线图可视情况放在实测剖面图的上方或单独成图。

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岩性、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及标本、样品编号、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

如有放大素描图应在剖面上方绘制并用箭头指示位置。

方位、导线(长度以平距计)和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地质填图地质点性质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a)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

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

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

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路线地质: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表示1号地质点到2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

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但必须:a)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

b )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

c )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

d )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孔编录模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孔编录模版

水文地质钻探原始资料记录薄CJV657 号孔钻孔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标:E:N:X:Y:地面标高:米终孔深度:米施工日期:自2009年07月31日至2009年8月10日编录:___________________机长: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负责: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________________单位名称资料目录CJV657. CJV662号孔单孔设计水文地质钻探施工通知书施工单位:____________你单位承担施工的项目号钻孔,设计孔深m。

钻孔位置:____________注意事项:该孔需进行冻结层下水抽水试验及采集地下水水样,要求采用清水钻进,光管止水位置要与含水层(Q h ai-pi含泥砂砾卵石的孔隙潜水含水层)位置厚度等齐,止水效果要保质保量,同时在开孔后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包括冻结层上限埋深,初见水位,泥浆消耗及颜色),对钻进过程中的塌孔、埋钻、卡钻等现象要记录,并严格按照钻孔设计要求校正孔深及测孔斜。

要求在钻孔钻探至设计孔深时,待水工环做完抽水试验后,经水工环项目组发放终孔通知书后方可移走钻机。

未尽事宜严格按照钻孔设计执行。

机长:项目负责:单位名称2009年7月30日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单位承担施工的项目号孔,设计井深190.0 m;实际井深197.65 m;经验收符合要求,同意终孔,特此通知。

机长:地质组:物探组:水文组:单位名称2009 年8月10 日钻孔质量验收书验收人:验收日期:2009年8月10日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_ 孔口标高:4557.35 工作地点:大场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 孔位坐标:X : 3910943 初见水位:_______ m 31日终孔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_ 孔口标高:4557.35 工作地点:大场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 孔位坐标:X : 3910943 初见水位:_______ m 31日终孔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_ 孔口标高:4557.35 工作地点:大场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 孔位坐标:X : 3910943 初见水位:_______ m 31日终孔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 孔口标高:4557.35 工作地点:大场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 孔位坐标:X : 3910943 初见水位: _______ m 31日终孔口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___ 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31日孔口标高:4557.35孔位坐标:X : 3910943工作地点:大场初见水位:m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 孔口标高:4557.35 工作地点:大场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 孔位坐标:X : 3910943 初见水位: _______ m 31日终孔口径:91mm Y: 17250020 ______ 静止水位: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工程地质钻孔编录表钻孔编号:CJV657 __________ 孔口标高:4557.35 工作地点:大场钻孔口径:开孔口径:127mm 孔位坐标:X : 3910943 初见水位: _______ m 31日终孔口径:91mm Y: 17250020 ______ 静止水位:孔深校正及层底深度改正记录表测斜记录表记录:校核:记录:校核:记录:校核:试段抽水试验安装示意图试验管材钻孑L 结构深 度 (m) 编录岩层厚度m层底深度m碎石砂碎裂化 泥质板 右泥质板 :岩<1----------g______种类 规格深度(m)长度<m)自至光管。

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

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

任务二水文地质钻探三、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目的是获得地下深处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通过岩心观测、水文地质观测及编录工作实现,钻孔水文地质综合成果图表反应。

(-)岩心的观测钻进过程中,对每次提钻获取的岩性自上而下按序摆放,并对每段岩心编号。

1、做好岩心的地质描述:描述的内容主要是岩性名称、结构、构造、层序、层厚、孔隙性、透水性等。

2、测算岩心采取率:K u=L u∕L,提取岩心的长度与钻孔进尺的比率。

(回次采取率、1、含水层水位观测发现含水层后,应停钻测定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每次下钻前、提钻后立即测量孔内水位,并详细记录,停钻期间每隔1-4小时观测一次孔内水位。

潜水的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基本一致;承压水的稳定水位高于初见水位。

钻孔穿过多个含水层,分层止水,分层观测水位。

一般来说,当相邻三次观测所得水位差不大于2mm,且无系统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为稳定水位。

钻孔终24小时后,测钻孔静止水位。

稳定水位的测定:第四系潜水含水层、测定初见水位后,还需继续揭露L2m,承压含水层,须揭穿隔水顶板,再揭露l-2m含水层,才能测定稳定水位;坚硬岩石裂隙或岩溶含水层,主要观测风化壳水、构造含水带及层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须深入含水层数%应对上部含水层进行止水,测定各含水层的稳定水位。

2、观测水温不同含水层,分别测定其水温。

对巨厚含水层,要分上、中、下三段,分别测地下水水温,并记录孔深及水温计的放入深度。

观测水温时,应同时观测气温。

3、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一般做法:下钻前、提钻后分别观测泥浆槽水位标尺,求得本回次冲洗液的消耗量(V)、本回次的单位进尺冲洗液消耗量。

V= (V1+ V2) - v3V1——钻进前泥浆槽内冲洗液体积v2——钻进过程中加入泥浆槽内冲洗液体积V3——提钻后泥浆槽内冲洗液体积停钻时,则可用孔内液面下降值计算地层的漏失量。

分析:如果钻进中冲洗液大量消耗,可能是揭露到透水性很强的含水层、透水通道或遇到透水性很强的干岩层;如果钻进中冲洗液循环量增多,则说明揭露到新的含水层,且其水头至少高于该含水层(带)以至孔口。

钻孔编录表格(全)

钻孔编录表格(全)

表B13 矿区矿段ZK 原始地质编录表(封面)设计孔深m 终孔孔深m设计方位角度终孔方位角度设计倾角度终孔倾角度施工单位及钻机号钻机类型开孔日期年月日终孔日期年月日孔口座标X= Y= H=始于年月日编录人检查人年月日止于年月日湖南省市县金矿普查钻孔原始地质编录目录地质资料检查卡片表B25 矿区ZK 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孔深钻孔类别设计方位角施工机号设计倾角钻机类别项目技术负责:施工单位:水文地质组长:钻探技术员:地质编录员:机长:年月日年月日表B26 矿区ZK 定位和机械安装通知书批准按照地质设计于勘探线(或其坐标X Y H )布置了ZK 孔设计深度米,方位角,倾角其它要求:项目技术负责:钻机机长地质编录员安装队长水文地质组长测量组长年月日于年月日开始工作于年月日安装完毕。

安装队长(机长)表B27 矿区开孔检查验收单号钻机表B28 矿区ZK见矿预告通知单预计见矿孔深和顶底板情况:采取矿心注意事项:地质编录员项目技术负责机长年月日表B31 矿区ZK 终止通知书经研究决定ZK 于深度米处停止钻进。

终止原因:终止后的要求(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地质编录员探矿组长项目技术负责水文地质组长(员)年月日已于年月日停钻,孔深米。

机长表B17 孔深校正测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孔号:ZK 第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表B18 钻孔测斜结果表项目(矿区)名称: 孔号ZK测量日期年月日测井负责人:地质编录:项目负责人:地质编录员:项目技术负责:日期:钻探机长:日期:表B19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钻孔号钻机号第页水源箱面积:井口套管或止水套管孔径与下入深度:钻孔稳定水位观测记录表机长:班长:审核:观测:表B34 矿区ZK 封闭报告书注:1、要说明水泥变质没有,沙子淘洗干净没有;2、木塞下入,水泥沙浆下送情况要详细说明。

表B35 矿区ZK 拆迁通知书ZK 孔已结束施工,经初步验收,同意拆迁。

地质编录员:日期:项目技术负责:日期:钻机机长:表B14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孔号:ZK注:1、分层:是指按岩石自然特点划分的岩层,如页岩、砂岩,也可以是不易细分的几种岩石的互层和夹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3.30 3.30 3.20 100 100 97 >50 2.4 5-70
3.30 3.30 2.90 100 100
88
10100
1.8 5-50
3.20 3.20 3.00 100 100
94
5100
1.3 5-60 4.20
3.30 3.30 3.15 100 100 95 <50 1.2 5-50
岩体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部分岩心全部退色易碎大部分母岩结构被破坏多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上地下水活动行迹明显如沉淀物水垢等岩心多呈碎屑状角砾状砌块状渗土状砂状粉状完整性较差单块岩石的抗压强度仅为新鲜岩石的三分之一
黑龙江有色金属701队 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 除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外,应重点描述 岩芯的块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 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发育深度,统计采取率、 获取率及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及划分含水层 与隔水层。
层间破碎带、断裂破碎带和碎裂岩带中碎裂岩、角砾 岩发育部位及两侧影响范围。
灰岩或泥岩中空洞发育且相沟通较好。 各种强烈蚀变岩石,质地疏松,特别靠近断裂构造部 位。 当含水层出露在潜水面以上时,往往无水直接涌出, 当含水层被坑道或钻孔揭穿后,由于排水作用是天然水位 下降,其上部的含水层中也无水涌出,但仍为含水层,应 特别注意这些含水层。
2.00 2.00 1.50 100 100 75 5-20 6.0 5-20 3.80
3.20 3.20 0
3.30 3.30 2.50 100 100 76 2 0.6 2-60
3.30 3.30 2.90 100 100 88 2-60 1.8 5-50 4.10
1.00 1.00 0.00 100 10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