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学设计(附板书)(新)

合集下载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附板书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附板书

《昆明的雨》【教学目标】ﻫ1、知识与能力.:自主积累词语。

ﻫ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与价值: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准备】课件、朗读ﻫ【课时安排】一课时ﻫ【教学过程】ﻫ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ﻫ1.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

有李霆锐的湖中亭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馨香”。

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赞。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等几十篇作品。

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

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

”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2.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板书)3.请学生读读课题。

通过文题你明白了什么?ﻫ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ﻫ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ﻫ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ﻫ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思考:汪老先生对昆明的雨是如何表达他的独特体验的?要想知道如何,首先要知道是何,是什么。

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就很明显地把它给表达出来了,是哪句?ﻫ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先生只是想念雨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一下,还有什么?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明确:文章写了昆明雨季中的果子、花儿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文章写到了雨中的果子,缅桂花……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ﻫ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

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六、知识点梳理
《昆明的雨》是一篇描绘昆明雨季美景和表达作者对昆明、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的散文。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
1. 作者背景知识:
- 汪曾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人文气息而闻名。
- 汪曾祺的作品常常以家乡昆明为背景,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2. 文章主题与结构:
- 文章主题是对昆明雨季的描绘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7课《昆明的雨》。本课节选自汪曾祺的散文集《昆明的雨》,主要描绘了昆明雨季的美景以及作者对昆明、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清新优美,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昆明雨季的有趣故事或展示相关视频,引出课文《昆明的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文章结构清晰,分为引子、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子部分通过介绍昆明雨季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部分详细描绘了昆明雨季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昆明的热爱。
- 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昆明、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 描绘手法与语言特点:
-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描绘手法,如景物描写、情感描写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昆明雨季的美景之中。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024—20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024—20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文章,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读句段,感受文中的美感和诗意,体会作者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3.知人论世,领悟作者的诗意情怀,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好。

重难点:1.默读文章,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重点)2.品读句段,感受文中的美感和诗意,体会作者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人汪国真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

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去看一看“昆明的雨”在作者心里镌刻了怎样的记忆。

二、出示学习目标1.默读文章,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重点)2.品读句段,感受文中的美感和诗意,体会作者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难点)3.知人论世,领悟作者的诗意情怀,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好。

三、环节一:赏一卷诗意的画,识一类别致的文1.默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圈点勾画出直接描写昆明的雨季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句子,说一说文章围绕着昆明的雨都写了什么?2.文章题为“昆明的雨”,却写了那么多其他的事物,这与“写作时,选材要扣题”相悖吗?(温馨提示:内在联系及文体特点)早在清代,刘熙载就给出了答案。

同学们看屏幕,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一句话,女同学来读一下:生:“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师:雨之精神写不出,以什么写之呢?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让具体事物承载我们的情感。

四、环节二:品几句平淡的语,悟一份独特的情。

汪曾祺曾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作家王安忆评汪曾祺散文:“当你读他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着深情的。

”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青头菌”“鲜腴”“八卦”“篱笆”“黄焖鸡”“鸡枞”“扳尖”“炽红”“缅桂”“绿釉”“密匝匝”“辟邪” 等。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

(3)感受作者写昆明的雨时所特有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圈点批注,深入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和对昆明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

(2)感受课文形散神聚的写作特点和淡雅的语言风格。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来表达对昆明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来展现昆明的雨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雨是大自然的精灵,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去感受昆明的雨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 - 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三)生字认读1.教师展示生字词:青头菌、鲜腴、八卦、篱笆、黄焖鸡、鸡枞、扳尖、炽红、缅桂、绿釉、密匝匝、辟邪。

2.学生齐读生字词,教师纠正读音。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昆明的雨》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这是汪曾祺先生的经典散文,是一篇怀旧之作,不仅叙旧事,还述旧情,文章通过“雨”串联起昆明雨季的景、物、人、事,借写昆明的雨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想念,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爱自然、爱生活、爱平民百姓的人文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生已接触了几篇经典的散文,对散文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散文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建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的链接。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这篇自读课文,教师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力求体现以课文为载体,以方法为引领,实现由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三、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字语;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平淡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平淡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六、教学准备:自主制作PPT,汪曾祺的背景资料,汪曾祺的作品集《人间草木》七、教学过程:(一)诗词比赛,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好!)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很火的非常适合我们中学生看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同学们看过吗?(看过。

)《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环节叫“飞花令”,今天上课之前,我们也来做个“飞花令”游戏。

这几天我们怀化是“冬雨绵绵”,今天的主题字是“雨”,现在开始。

(学生比赛互答)好,看来同学们古诗词基础都很不错,都背诵了不少含有“雨”的诗句,不得不让我们叹服中华民族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和“雨”有关的散文,齐读课题!(昆明的雨)(教师板书:昆明的雨汪曾祺)(二)检查生字鲜腴釉黄焖密匝匝炽红择净(学生齐读,老师适时纠正)(三)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部编版初中昆明的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昆明的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昆明的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昆明的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雨声,导入新课组织教学。

同学们,虽然这几天都是阴雨绵绵,但我估摸着,你们也没有认真聆听雨的声音,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去聆听吧。

雨,是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王摩诘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刘梦得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杜子美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同作家笔下的雨,寄托着不同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汪曾祺去感受《昆明的雨》。

二、明确目标目标明确是我们学习的前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些目标?三、知人论世声音就是战斗力,你们的声音让我感知到你们的战斗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汪曾祺吧。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注意,红色部分的,如果你的课下注释没有,就一定要及时做好笔记。

四、擂主争霸下面就要进入到我们每一节新课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欢迎大家来到“思齐杯”擂主争霸赛。

让我们一起回顾比赛原则1.回顾原则:正确率最高;书写最工整;速度最快。

上期擂主:何佳骏你们准备好挑战他了么?2.开始听写3.核对订正鲜腴yú篱笆líba吆喝yāohe苔痕táihén密匝匝zā4.本期擂主:恭喜同学!同时也欢迎大家向他挑战!五、寻雨踪,感知课文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正文吧。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5篇范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5篇范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1一、诗词激情导入师:雨是最寻常的,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请看,读: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在张志和的心中,雨是可以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的;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师:在陆游的眼中雨是可以激发豪情壮志的;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在苏轼的笔下,雨又是奇妙神奇的。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师:雨给了杜甫一夜惊喜。

师:你看,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却有各不相同的独特体验。

因而,雨也就成了文人骚客们的笔下宠儿。

今天,我们这节课也跟雨有关,一篇写雨的抒情散文,齐读课题!生:《昆明的雨》师:作者是?生:汪曾祺二、寻找感情线索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汪曾祺对雨这个独特的事物是如何表达他的独特体验的?要想知道如何,首先要知道是何,是什么。

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就很明显地把它给表达出来了,是哪句?生(齐):我想念昆明的雨!三、明确写作载体师:作者一开始就是向我们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

大家也把这种娓娓道来的陈述的味道给读出来了,所以,我们加了一个“句号”。

现在,我要把这个句号变一变,(PPt ?)奥,雨?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快速跳读课文,圈出关键词,看一下,还有什么?(师巡视学生)生:(默读勾画)师:好,还有什么呢?我们从这一排往后说。

来生:菌子(四声),杨梅,仙人掌,白兰花,自己的故乡,思念师:好,还有没有?生:莲花池酒店里和友人的小酌。

师:一件事。

好,请坐。

同学们看屏幕,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请一位女同学来读一下:生:“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 昆明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 昆明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学科:语文执教教师:学校:课题:《昆明的雨》(一)学情分析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而散文这一种文体相对于议论文和说明文来说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散文是感兴趣的,但是仍然需要引起重视。

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散文中抽象的美、含蓄的情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昆明的雨》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

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生活的喜欢和怀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朗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作者汪曾祺先生。

【过程与方法】1、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渲染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品析语句,初步感知汪曾祺先生自然平和的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情趣。

(四)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昆明的雨和雨中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

难点:结合背景资料,感悟作者对宁静、恬淡的昆明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五)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点拨法训练法(六)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积累生字词;2.查阅资料,了解汪曾棋在昆明的生活经历;3.借助“阅读提示”,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和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一、创新激趣导入新课:春雨如烟,夏雨如幕,秋雨如歌。

说到雨,同学们会想到哪些描写雨的古诗名句呢?昆明的雨又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跟着汪曾祺追思的脚步,去四季如春,四季如画的昆明来一场雨中漫步。

(板书课题)学习目标①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把握昆明的雨和雨中景物的特点。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间至味是清欢——《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所写与昆明雨季有关的景、物、事,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汪曾祺文字“淡而有味”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昆明的深厚感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所写与昆明雨季有关的景、物、事,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深厚感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汪曾祺文字“淡而有味”的特点。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部发来一份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你们好!一部《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成为了大多数国人心之所向的地方。

为了提升昆明市旅游城市的形象,我们部门决定以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作为素材,拍摄一组“在雨中邂逅昆明”的宣传片,展现“昆明的雨”独特的情味,让广大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品味汪老笔下的“诗与故乡”。

现邀请你们班参与宣传片的拍摄活动,希望你们能够踊跃加入~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部2023年9月10日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明的雨》,去追溯汪老的足迹,邂逅雨中最美的风景,群策群力完成宣传片的拍摄。

拍摄任务分为三个部分:任务一:寻找雨中景任务二:拍摄雨中味任务三:感悟雨中情二、任务一:寻找雨中景汪曾祺的语言总是富有画面感,现在,请同学们化身摄影师,拿起相机去寻找雨中的美景吧~1、走进昆明的雨,你发现镜头里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圈画出相应的语句,试着用文中一两个词语概括。

预设:昆明的雨的特点:雨季相当长、并不使人厌烦、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气闷、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浓绿的。

过渡语:这样的雨,难怪乎作者说——“我想念昆明的雨”。

2、除了雨,还有哪些值得拍摄的景、物、事、人?预设:肥大的仙人掌、各种美味的菌子、颜色黑红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喝着酒赏着花的德熙3、有同学提出疑惑:既然写的是“昆明的雨”,其他与雨无关的物和人不应该拍摄到宣传片中。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密匝匝”“鲜腴”“辟邪”“篱笆”等重点词语。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特色鲜明的语言。

3.品析细节描写,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形散神聚的特点。

4.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感悟作者的情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特色鲜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法:1.默读(一分钟400字)、跳读、精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

2.讨论点拨法。

学法:1.让学生大声朗读感悟。

2.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却有着不同的体验。

我们眉山的大文豪苏轼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维的是: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跟“雨”有关的散文——《昆明的雨》,看一看汪曾祺笔下的雨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昆明的雨汪曾祺)二、预习检查1.字词积累鲜腴、篱笆、格调、情味、苔痕、密匝匝、连绵不断、张目结舌。

2.作者介绍课件出示: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贾平凹评价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3.背景资料: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在昆明生活了7年,对昆明的一草一物、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对昆明有很深的情结,本文正是选取昆明雨季最有特色,也是最能触动他思绪的事物写成的。

三、初读,感知内容之“散乱”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略读课文,时间6分钟,然后回答问题。

1、要读出声来2、朗读时思考以下5个问题:设问(1):文章标题的作用?预设:“昆明”点明具体地点,“雨”指出具体对象,题目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散文单元。

散文就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昆明的雨》没有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副画写起,讲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一展开。

信笔所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始终贯穿一条情感的主线,那就是对昆明生活的热爱与念想,描绘出鲜活、立体、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让人流连其中、缱绻沉醉。

学情分析: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已经学习过散文,了解了散文的特点。

在一定散文的知识的沉淀和铺垫中,老师可以大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圈点批注、反复朗读加以品味作者汪曾祺如话家常、平淡有味语言表达,相信本文大量关于“食之美味”的生动描写一定让学生兴致盎然。

教学目标1、抓住散文特征,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赏析品读文章精彩词语、语段;把握情感主线,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品味“景美”“味美”“情美”“人美”的散文独特韵味。

2、体会汪曾祺散文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的特点。

3、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充分把握散文特点的情况下,赏析文章的“美景”“美味”“美情”“美人”。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人物展现的美与善,感悟作者对普通人美好人性的欣赏与赞美。

2、感悟作者对生活的诗意审美态度,受到人文熏陶,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时数:1课时资料补充:作者:汪曾祺(qí)(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郑秋芬《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郑秋芬《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L品味汪曾祺散文中的景物美、人情美;2.感悟作者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准备PPT四、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重难点L教学重点:品味汪曾祺散文中的景物美、人情美。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一提到雨,你们能想到哪些关于雨的古诗词呢?当代诗人汪国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

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不同的人对雨有着不同的感受,今天, 我们就循着另一位姓汪的大师一一汪曾祺先生的笔触,去看看昆明的雨给他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2.学习目标。

3.字词检测。

4.寻心之所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很多时候是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像和一位性格和蔼的老人在面对面进行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也饶有趣味。

略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写了有关昆明雨季的哪些人、物、事?在文中勾画出来,时间3分钟。

°勾画好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物: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人:卖杨梅的苗族女孩、送缅桂花的苗族女孩;事:为宁坤作画、与友人小酌。

)5.品语之情味清代文学批判家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写了这样两句话:〃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无所寓矣.”思考:汪曾祺先生是怎样通过他记忆中的人、物、事这些具体意象寄托他的情感的?根据提示(我最喜欢第X段的第X句,因为它好在/写出了……)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时间3 分钟。

勾画批注好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这些人、物、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惹人注目的凡人小事,但作者却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昆明雨季中的景物美、人情美,写出了他对昆明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

疑问: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怀念昆明的人、物、事呢?(写作背景)昆明的雨,滴在了一个远离家乡到昆明去求学的游子身上,滴在了近代中国一段群星闪耀的峥噪岁月里,滴在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心上,我想,也滴在了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心中。

昆明的雨(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昆明的雨(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昆明的雨》的基本内容。这是一篇描绘昆明雨季特点和当地生活的文章。它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课文,看作者是如何通过雨的描写来表现情感和文化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尊重不同地域的雨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雨季特点,提升观察、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
5.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促进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昆明的雨》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昆明的雨》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雨季文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的结构安排和修辞手法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例句和对比不同地区的雨季文化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雨季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雨季对当地农业的影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一个熟悉的事物。
-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雨季特点,提炼出雨文化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2.感受作者对几十年前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几十年前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比如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的惬意,也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闲自在,“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希望。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汪曾祺先生- - 起走进《昆明的雨》,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写作背景汪曾祺说:“我在昆明呆了七年。

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昆明是我的第二故”。

作者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节,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节,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曾经几度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昆明,寻找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闪亮的脚印。

二、教学新课(一)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声调。

2.预习反馈,注音。

鲜腴(yú)青头菌(jùn)黄焖(mèn)鸡草茎(jīng)松毛择(zhái)净炽(chì)红桂花绿釉(yòu)花骨(gū)朵2.理清作者思路,划分分章结构。

第一部分(①②):由描述给宁坤的画入手,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主题。

昆明的雨教学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板书设计引言:昆明是中国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以其温暖的气候和常年的雨水而闻名。

雨水是自然界的一种宝贵资源,也是孩子们在学校常常学习的一个话题。

为了增加孩子们对雨水的了解和认知,设计一套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学板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昆明教育环境的雨教学板书设计。

一、主题:昆明的雨在教学板书设计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昆明这个主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 昆明的雨水资源介绍昆明作为一个湿润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雨水资源。

可以通过统计昆明每年的降雨量和平均降雨日数,让孩子们了解昆明的雨水资源是如何形成的。

此外,还可以介绍昆明的水库、湖泊和河流,以及这些湿地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2. 雨的形成过程解释雨的形成过程是理解雨水的基础。

可以使用趣味的图表和动画来解释蒸发、凝结和降水的过程。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这些过程。

3. 雨水的利用与保护引导孩子们思考雨水的可利用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可以介绍昆明市相关部门采取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措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罐等。

同时,还可以讨论雨水污染和解决方法,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二、布局与设计1. 标题与图示在板书设计中,清晰明了的标题和图示是关键。

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概括主题。

可以使用大字体并用醒目的颜色,如蓝色、绿色或黄色,以突出重点。

图示应该与主题相关,使用生动的图案和图标,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可互动性教学板书应该具备互动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感。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孩子们思考和回答。

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明确的目标和内容板书内容应该明确,重点突出。

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应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可以使用标题和子标题来分隔不同的内容,使整体结构更加清晰。

4. 参考资料和书籍为了确保教学板书的内容准确和科学,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推荐的书籍。

这样孩子们和家长在需要深入了解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会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汪曾祺的三篇散文,赏析其“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感悟作者的独特情味。

一、诗词导入同学们,读了汪曾祺老先生的三篇散文,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用几个词语或是一句话表述)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两句诗。

PPT出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

能解释一下“痴”和“味”吗?今天我们就试从汪老质朴平淡的叙述中品出点味道来!二、研读探究目标导学一:教读圈点批注,品读雨味。

提问1:你觉得作者对昆明的雨又怎样的情感?明确:可圈点“想念”并重读。

我想念昆明的雨。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板书:情味)提问2:作者为什么那样怀念昆明的雨,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板书:修饰词)目标导学二:试用圈点批注,品读语言的情味请同学们利用学到的“圈点批注”的方法,批注并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小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教师指导。

圈读句子摘例如下:1、“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圈读体会逗号标点之妙,反复读品,品读“牛肝菌”的味道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2、“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读品时,抓住两处问号加感叹号的标点,读读体会两处标点的情感差异,借助修饰词,体会文字间的情丝。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学生读,教师示范读,再让学生读,反复读出“声音娇娇的”的味道,体会叠词“娇娇的”的用词之妙。

4、“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

”先读,抓住重点词语“反插”做重音读;再说,品析“反插”之趣。

5、“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昆明雨》教学设计附板书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昆明雨》教学设计附板书

《昆明的雨》教课方案【教材简析】本文经过描绘昆明雨季,展现昆明的风土人情,令人感觉雨中闲步的幸福。

【学情剖析】学生对雨季不陌生,经过自己的经向来感觉光亮、丰满的雨季。

【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 .:自主累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感情与价值:理解课文内容,品尝文中语句,领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课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尝文中语句,领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教课准备】雨伞、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揭露课题1.同学们,春季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畅所欲言)2.昆明是个四时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日我们就伴同作家汪曾祺一起来赏识课文《昆明的雨》。

(板书)3.请学生读读课题。

经过文题你理解了什么?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词典赐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赐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5.此刻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6.同学们经过此次念书,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议论)7.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写出了对昆明雨的,请同学们思虑,文中写了雨中的哪些光景?三、理清文章脉络学生议论报告,教师板书。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抒怀导入,揭露课题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舒畅,这样的令人喜悦。

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昆明的雨》。

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光景?三、品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

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如何的印象?指引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往返答。

(光亮的、丰满的、令人喜悦的)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绘:1.指名读文章。

2.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与之情,画一画,而后想想,学生沟通。

“昆明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通过朗读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感情。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美感和诗意。

二.难点:教学重难点L感悟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对昆明生活的思念之情。

2.通过品析句子体会文中的美感和诗意。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五 .课时安排:1课时六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雨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

有“潇潇暮雨”、“悲雨连江”的愁苦与凄凉,也有“空山新雨〃、“雨后彩虹”的欣喜与希望。

今天,我们跟随汪曾祺先生一起去感受一下《昆明的雨》。

(二)走近昆明的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L读准字音。

2.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明亮丰满动情浓绿旺盛 ............(三)体会“美”的内容文中只写了昆明的雨吗?还写了什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快速跳读课文,找一找,圈出相应的关键词。

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 ---------------- 景、物作画题字房东送花酒店小酌 --------------- 事这些都与昆明的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预设学生的看法:这些都与昆明的雨有关,因为昆明的雨季很长植物受到了滋润,所以仙人掌长得极肥大,甚至可以用来做篱笆;杨梅有红又大;空气湿润, 长了各种各样的菌子……提起昆明的雨,文中有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它的情感,请同学们找出并大声朗读“我想念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让作者难忘,雨中呈现的景,生长的物,发生的事对于汪曾祺来说更是历历在目,(多媒体展示):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一句话:“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意思是说如果是写一座山或山的美景的时候,可以不用写山,就用烟霞来体现这座山的美景,写春的景色的时候就可以用春的草和树来写。

文中作者写了那么多昆明的景,在昆明时经历的事情,可见他真正想念的是什么?昆明,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与价值: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准备】课件、朗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

有李霆锐的湖中亭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馨香”。

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赞。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等几十篇作品。

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

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

”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2.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板书)
3.请学生读读课题。

通过文题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思考:汪老先生对昆明的雨是如何表达他的独特体验的?要想知道如何,首先要知道是何,是什么。

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就很明显地把它给表达出来了,是哪句?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先生只是想念雨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一下,还有什么?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明确:文章写了昆明雨季中的果子、花儿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文章写到了雨中的果子,缅桂花… …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

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儿淡淡乡愁的。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
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
1.指名读文章。

2.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生交流。

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品味语言,体悟深情
汪老先生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1、昆明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4、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成功的作家,其细节记忆总是相当强的。

汪曾祺叙事文本的鲜明特色,和他超群的细节记忆是分不开的。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因为
①所画的倒挂而解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

突出昆明多面的特点;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赏析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情“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2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洗练却内容隽永多味。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喜爱之情。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第③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未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精读文本,探究写法
1.题目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课文第3段和第12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3.《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1.①画中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3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2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方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3.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
并不使人厌烦
使人动情的
会引起人一点儿淡淡乡愁的
我想念昆明的雨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昆明的雨是那样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个画中的故事,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

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昆明的雨吧!
课堂小结
《昆明的雨》是作者一系列回忆昆明往事的散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含蓄、空灵、优美、淡远。

结尾描述雨中赏花的往事,更像是一副充满诗意的图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绵绵细雨中的青灯古巷、静寂而忧郁的石板路、飘荡着乌云的暗暗的天空......也感受到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愫。

作业:1、推荐阅读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

2、汪曾祺在文章结尾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那天有什么“情
味”让作者忘不了呢?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吧?试写出来,80字左右。

【板书设计】
16、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明亮的、丰满、动情的。

卖杨梅的女孩:娇娇的
杨梅:黑红黑红的、不酸乡愁:淡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