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通讯方式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40年,回顾往昔,从二十年前我参加工作到如今,我与家人联系方式经历了写信、发电报、BP机、固定电话,再到智能手机,可以说通讯工具的变迁,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清楚记得,1996年3月,我分配到麟游县一个叫柳坡道班上班,道班建在麟游县城以西十多公里偏僻的小山村,从道班到乡上有三公里的路程。那时候,我刚从学校毕业,还是一个文学“发烧友”,在上学的时候通过《读写月刊》和《当代中学生》,结识了许多笔友,那个时候学校流行交笔友,并且许多同学都交了笔友,若谁没有笔友就显得奥特了。

书信是一种传统的通讯方式,由于身处大山,为了和外界联系,我便通过写信和家人及天南海北的笔友们联系。我上中学懵懂无知的时候,暗恋一个女同学,她读职中毕业后就去了北京打工,那时候我所在的良舍乡邮电所有一部摇把式电话,每次打电话要从乡邮电所打到县上,再转拨出去。记得那一次,我鼓足勇气给她打了一次电话,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打电话,之前我和她鸿雁传书联系,电话中她说的一口普通话,搞得我岐山方言都讲得很别扭,内容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我最后吞吞吐吐地告诉她,我已经让家里人托媒人上她家提亲了。她在电话里将我骂的狗血喷头,最后她说我们不可能,她在北京,而我在大山里,她告诉我她要奋斗留在北京……我不记得我是怎样回去的。

电报费用很贵,按字数收费。遇上万不得已和紧急情况时人们才会选择发电报这种比较快的通讯方式。1997年,奶奶去世,家里人将电话打到了单位,由于公路段机关和我上班的道班较远,一时联系不上我,父亲只好给我所在的邮电所发了一封电报,中午的时候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赶来,才将电报送到了我手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1998年,为了联系方便,单位花了2万多元给公路段段长配备了一部“大哥大”,那时候大哥大还不普及,只有老板才拥有,而且在那个年代“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砖头似的“大哥大”打不打电话拿着手中都显得阔气、有派头。再后来,单位给中层股长每人花了一千元配备了一部摩托罗拉汉显BP机,就像现如今的短信,下班了不论你在哪,单位有事电台一呼叫就可以找到人了。那时候,每当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大哥大”或腰间别着黑色传呼机,就让我们这些穷人好生羡慕,我时常感叹,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一部“大哥大”啊?

汉显BP机贵,2000年,我攒钱给自己买了一部二手数字传呼机,每次有人呼我还得就近找IC卡电话回过去,数字BP机虽然便宜,但是要通过代码本翻译才能明白来电的内容。

进入2000年后,手机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家,为了谈对象方便,我花了六百块钱给自己又买了一部二手手机,那时候通讯基站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而且乡下许多地方属于盲区,有时候打电话很不方便,要手里拿着手机在周围找信号,或者要爬上门前的高粱上才能拨打电话,那确实是“移动式电话”。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10年,老家村口商店安装了全村首部固定电话,每次在外面工作的人要想给家人打电话就只能打到商店,然后由商店人售货员去家里叫人接电话,后来打电话的乡亲越来越多,便每次叫人接一次电话收一块钱。后来,为了和老家务农的妻子联系方便,我给家里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晚上也能和媳妇说上几句知心话。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我国电信事业迅猛发展,国产智能手机崛起,安卓开始普及,智能机变得很便宜,我也鸟枪换炮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在现如今全民聊微信、刷新“朋友圈”时代,通讯方式从写信到发语音微信,手机日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手机实现了拍照、上网、支付、理财、游戏等功能,智能手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可谓是“出门在外,一机在手,万事无忧。”通讯工具的变迁带给大家的便利,这真是改革开放给普通大众带来的最大红利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