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法律保护你我他
五年级下册思品课件-《法律保护你我他》教科版3

一、生存权利 二、保护权利 三、发展权利 四、参与权利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 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它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是 根据宪法制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宪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 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等重要内容,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维权的方式:用法律保护自己
1、聘请律师:
• 担任法律顾问 • 行政诉讼代理 • 刑事辩护 • 申诉代理 • 非诉讼法律事务 • 代写诉讼文书
民事诉讼代理 刑事法律帮助 刑事诉讼代理 仲裁代理 法律咨询
2、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 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 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 及时处理。
我国的法律体系: 七个法律部门:
宪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做个“知法”小公民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法 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它规 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 据。
2.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 政诉讼
3.向人们检察院进行控告
3.打投诉电话
1.向公安机机关报案:如紧急情况拨打110 2.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拨市场统一举报电话 :12318 例如举报黑网吧,举报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
网吧
拓展活动
• 请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的法律问题, 尝试通过不同的法律方式解决,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你我他
创设情景
第七单元《法律你我他》教案范文

第七单元《法律你我他》教案范文第一篇:第七单元《法律你我他》教案范文第七单元法律你我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以及对法律体系有初步了解。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法律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概念、特征、内容及法律体系2.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法律的主要内容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向学生介绍法律的整体框架结构,使学生对整个法律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四、学情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已有了初步了解,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图表,问题设计、知识链接、阅读材料等教学内容和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尝到知识。
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六、设计思路方圆大赛要求:让二位同学到黑板上徒手和用工具画上一个圆与一个方块,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结论:无规矩不成方圆内容:生活中的规则与法律比较规则与法律的关系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谈谈对法律的认识,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目的是加强学生已有的法律知识的认知。
(二)新课教学: 1.法律是什么?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引导学生从法律制定的机关,产生的两种方式和来源,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特点,调整的内容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得出法律的特征,进一步加强对法律概念的认识。
2.法律的特征:(1)国家制定可认可(2)强制性(3)普遍约束力引导学生对法律法规认识,以及和一般的规章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并强调对法律的敬畏意识和底线意识。
3.权利与义务:(1)法律权利是指依法享有的权利(2)法律义务是指依法必须承担履行的义务引导学生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结合案例分析对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3《法律保护你我他》3∣教科版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案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教学重难点重点介绍一些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帮助他们探讨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话题,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自护,真正“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教学准备1、搜集与青少年维权和因无知而违法的相关案例。
2、《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
教学过程一、少儿法律知识。
1、让学生说出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2、教师:课前同学们阅读了这些法律法规,能说说你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问题吗?分组交流阅读后的收获、体会。
3、学生谈对于法律特殊保护少年儿童的看法。
二、远离“危险区”。
1、向学生介绍青少年因为打架、斗殴、抢劫等而导致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醒学生远离这些危险区。
2、出示儿童上网规则。
儿童上网规则。
(1)不要随便听网上陌生人的话,没经父母同意不与他约会。
(2)不要随便把家庭的详细地址、电话告诉网友。
(3)发现不健康的网站或图片、文章,马上关掉。
(4)要看一些适合自己的儿童网站以及它们链接的网站。
(5)上网时最好有家长的陪同和指导。
(6)不参加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网络活动。
(7)要找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谈,不要讲不文明的话,更不能骂人。
三、模拟法庭。
1、教师: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办呢?2、学生经过讨论,从根据教科书第41页的案例一,模拟法庭进行审理。
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辩护人、证人及记者等角色,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步骤如下:(1)投影下表,介绍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辩护人、证人等角色。
(2)活动开展,就以上案例进行法庭辩护。
(3)辩护结束后,由旁听席上的同学担任记者,对法官、律师、被告等人进行采访。
主要就法律问题进一步探讨以及采访模拟活动的体会。
第六课 法律保护你我他

第六课法律保护你我他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
2、让学生知道,无论是因为无知而犯法,还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法律都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3、让学生知道,各国法律都对未成年人的权益有特别的保护。
我国就制定了多部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少年儿童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4、让学生知道如果我们遇到法律问题,也可以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教学难点:遇到法律问题,该怎么办?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谈话导入新课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
二、看图学文明理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法律息息相关。
你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呢?A 根据有关法律,衣服出现质量问题,我有权要求退货。
B 抽样检查,保障人们的食品卫生安全。
C “房屋产权证”保障了我们对房子的所有权。
D 可别小看这一元钱的车票,你知道它能使我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吗?三、活动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想办法了解一下,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楼上总是这么吵,真烦人。
劝说无效,我就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解释给楼上的邻居听,哈哈,烦人的声音终于消失了。
2、采访村民王奶奶,因为子女不赡养老人,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
三、讨论有人说:“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四、交流有人说,学不学法没有关系,反正我不会做违法的事。
这样的说法对吗?1、杜乐是个集邮迷,他经常到传达室翻看信件,看到有特别的邮票就小心地撕下来。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小五下)——法律保护你我他

对于法律的特别遇到法律问 题。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遭 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我会告诉父母, 父母是我们的监 护人。
我们可以去法 院起诉……
可以拨打有 关部门的举 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49条规定:未成 年人的合法权益受 到侵害的,被侵害 人或其监护人或者 其他组织和个人有 权向相关部门投诉, 有关部门应当依法 及时处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国家保护老年人依法享有 的权益,制止歧视、侮辱、 虐待或者遗弃老人。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案例分析
老 人 哭 诉 : 回 家 遭 儿 子 打 骂 。
议一议:
有的同学说:“小学生违法 没事,犯了法也不会被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 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 年人制止进入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招用应当 承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或 者从事其他雇佣性劳动的单位或个人,按照国 家有关制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处分。
考考大家,下面这些规定出自哪 部法律?
1、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 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承受 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义 务 教 育 法?
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 的义务。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环境保护 法?
3、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展 侮辱、诽谤。
法律 保护 你我他
“法〞在我身边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那么。他规定 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 们处事的根本依据。
教科版-政治-五年级下册--法律保护你我他 教案

法律保护你我他1教学目标1、了解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
2、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3、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轻易犯法。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普遍对法律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上这样的课很有必要。
3重点难点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法”在我身边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法在我身边“法”在我身边教学目标:1、了解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
2、知道法律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与每个人相伴终身。
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3、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不轻易犯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要考考你们,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说的国法就是?(国家的法律),不错,前面我们学了规则,那规则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呢?(法律也是规则,他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我们在前面学了身边处处有规则,那是不是也身边处处有法律呢?2、是的,“法”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一些法律。
板书题目:“法”在我身边二、了解身边的法律1、老师举几个例子,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法律?A:我买了一件衣服,出现质量问题,可不可以要求退货?有哪些法?B:工商管理人员在检查食品卫生,牵涉到哪些法?C:买房子要不要办房产证?有什么好处?D:坐汽车要不要扯票?为什么?2、总结: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法律息息相关,你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A:让学生充分说B:教师出示部分法律法规的名称,并选择一些简要介绍。
C:重点介绍宪法。
三、知道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1、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2、课件出示两个案例3、打开书38页,看看书上的例子,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4、有人说: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四、学习法律,不做违法的事。
教科版-政治-五年级下册--3法律保护你我他 教案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树立知法、守法的意识。
能力目标:让学生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感受“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对于本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对“法律”似乎很抽象,不知“法”与身边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不知哪些行为是违法,因此学习这个主题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让学生们对法就在我们身边有更多的理解,一方面借助日常生活化的画面去感受,一方面通过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等活动来适当了解法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法”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难点:学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社会生活处处有规则,不遵守规则的人不但给自己带来不便,还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最重要的规则,法律保护你我他第一课(板书:1.“法”在我身边P37)1.大家都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依据,并保护着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
那么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2.刚才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法律法规,谁知道它是根据什么法来制定的吗?(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师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3.看图明理。
课件展示P37四幅画面;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了解法律不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还保护着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
活动2【活动】二、小组互动交流1.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你怎么理解“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这句话?3.通过互动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4.教师小结:要做个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小公民,并用学到的“法”去提醒和教育身边的人;不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无论是因为无知而犯法,还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法律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受到法律的惩罚。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课 法律保护你我他 教案设计2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法律保护你我他教案设计2
第二课时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寻找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少年儿童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例
2、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1、学生说说找到的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做相应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学生阅读,并针对自己印象较深的条款进行交流。
二、今日说法
1、、这些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了保障。
但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犯。
2、模仿《今日说法》栏目让学生以主持人的口吻讲述这方面的事例。
(教材41、42页的案例;再如:家住南岗区的小明是个聪明爱动手动脑的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小发明。
一次,他制作了一个给花自动浇水的装置,还被他父亲的朋友借去了一阵子。
之后小明的父亲偶然看到那位朋友加工了大量浇水器四处推销,便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的朋友回答,那是孩子随便做着玩的东西,不算是专利,上哪儿告都没用。
小明只有14岁,还未成年,他的发明难道真的得不到保护吗?)
3、学生作为观众自由发表看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评说。
4、最后由嘉宾(可由教师扮演)进行法律点评。
三、用法律保护自己
1、你或身边的少年儿童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吗?让学生联系实。
法律保护你我他(科教版思品五下)

法律保护你我他 (科教版思品五下)简介《法律保护你我他》是科教版思品五下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
本文将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理、总结和分析,对学生们来说,理解和掌握法律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保护的意义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制度的存在可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裁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它承载着社会对于公民权益的基本保障,保证了人们的利益不受侵犯。
2.维护人民权益:法律为个人提供了保护,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人身安全。
在法律的保护下,公民可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福利,在社会中得到公正对待。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的作用不仅在于惩罚违法犯罪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的存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同时也给予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如何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理解和遵守法律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必须的。
只有正确理解法律,遵守法律,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1.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机制等是理解法律的基础。
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课程、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媒体的报道等途径。
2.尊重法律权威:法律是国家赋予的权威,每个公民都应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无论地位高低,法律都应该平等地对待,并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标准。
3.自觉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参与违法犯罪行为,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4.积极参与法制建设:参与法制建设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建议和反馈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在法律保护下实现自我价值。
法律案例分析教材中引用了几个法律案例,以提供实际的背景和案例分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法律保护你我他-全市获奖

《向校园暴力说“不”》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2011 版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指出:品德学科课程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因此,品德教学应该以学生所见所闻所感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情境中去感受、去领悟。
本节课选用的两段题材均来源于网络热点、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案例。
在设计本课时,先从昆明官渡县某中学初中11 名男生殴打本班 1 名女生的视频入手,引出对“校园暴力”的认识;然后引用网上热议的温州少女霸凌事件视频,引导学生从施暴者和受害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危害之大;再设计情景模拟表演和判断做法对不对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明确从施暴者和受害者两个角色有效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整个过程都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载体,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着眼于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身心发育不健全,对法律知之甚少,而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由于无知而触犯了法律。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会用法的合格小公民。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但心理上并不稳定,加之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狂妄自大,规则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再者,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也在冲击着孩子们,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导向多元化,小学生甄选信息和辨别利弊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面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时容易盲目吸收和模仿,受暴力文化泛滥的影响最大。
因此,对他们普及一定的校园暴力知识,并习得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应对措施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四、教学目标认知和技能: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初步掌握简单的应对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觉察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和调整不合理的情绪、观念;行为和表现: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规范个人的言行。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清校园暴力的实质,并掌握简单有效的应对方法;难点:能讲习得方法运用于现实生活。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小五下)——法律保护你我他PPT课件

2021
28
案例: 玉娟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
后,家庭生活困难,家里人就不打算 让她上学了,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馆 打工。玉娟多次请求爸爸妈妈让她上 学,并请老师出面说情,但很可惜, 她的父母不接受大家的意见,无奈之 下,玉娟把她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2021
29
阅读第42页三幅图文,交流 提出的问题。
保
面对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只 有知法懂法,才能更有力地拿起法律
护
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2021
18
我的作业
我想知道 私拆信件 犯不犯法?
买盗版 书算犯 法吗?
1.咨询律师 2.查阅法律书籍 。。。。。。
2021
19
2021
20
• 各国法律都对未成年人的权益有特 别保护。
• 我国就制定了多部与少年儿童有关 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少年儿童幸福、 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1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招用应
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
或者从事其他雇佣性劳动的单位或个人,按照 国家有关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处罚。
2021
24
对于法律的特别保 护,你有什么感受呢?
2021
25
未成年人也会遇到法律问 题。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遭 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法律 保护 你我他
2021
1
“法”在我身边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他规定可 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 处事的基本依据。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 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指 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2021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案

法律保护你我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法律的含义和重要性。
掌握常见法律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和自觉守法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法律相关的视频片段,如法庭审判、警察执法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法律的初步印象和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律保护你我他。
(二)法律的概念和作用(15 分钟)1、讲解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举例说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保护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作用。
比如,交通法规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畅通,刑法惩罚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常见法律知识介绍(25 分钟)1、未成年人保护法讲解未成年人的定义和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如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举例说明未成年人在受到侵害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如遭受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介绍消费者的权利,如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消费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到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等情况。
(四)法律意识的培养(15 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需要运用法律解决的问题?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做?2、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积极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
(五)法律的运用(20 分钟)1、角色扮演:设置一些生活场景,如购买商品时发生纠纷、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等,让学生分别扮演当事人、商家、老师等角色,模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保护你我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难点:让学生做到知法守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
“法”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新课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
二、看图学文明理
(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法律法规是根据宪法制定
的,内容更加具体。
(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法律息息相关。
你知道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呢?
三、汇报资料,了解“法”就在我们身边
(一)简单说说自己是怎么搜集资料的,都有哪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
(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
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做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
(三)了解课本相关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活动
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想办法了解一下,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一)楼上总是这么吵,真烦人。
劝说无效,我就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解释给楼上的邻居听,哈哈,烦人的声音终于消失了。
(二)采访村民王奶奶,因为子女不赡养老人,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
五、法律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一)诸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尤其是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案例?
(二)学生谈一谈。
(三)谈谈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辨析:有人说,学不学法没有关系,反正我不会做违法的事,这种说法对吗?
(一)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看法。
(二)让学生看课本相关案例,帮他们找找违法的原因。
(三)教师总结: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也才能守法,不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法律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
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受到法律的惩罚。
七、讨论
有人说:“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八、交流
(一)杜乐是个集邮迷,他经常到传达室翻看信件,看到有特别的邮票就小心地撕下来。
有一天,传达室的张爷爷发现他的行为后说:“你这样做是违法的”。
杜乐心想:有这么严重吗?
(二)杨武是个电脑迷,平时酷爱计算机程序设计。
一天,他正为自己的黑客行为沾沾自喜时,警察把他带走了。
原来,他的行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九、小结
无论是因为无知而犯法,还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法律都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难点: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重点: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准备】
寻找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少年儿童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例。
【教学内容】
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
新课各国法律都对未成年人的权益有特别的保护。
我国就制定了多部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