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端午节儿歌)2、(粽子、龙舟、香囊等)3、实物:粽子、香囊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给挂图选字活动。

(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请小朋友选字贴在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三、看视频,学儿歌。

(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师:教读《端午节儿歌》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教学反思: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

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2】篇〗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

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一、设计思考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主题活动目标年龄段主要目标中班(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年龄段序号活动内容主要涉及领域组织形式中班1、屈原的故事语言集体2、童谣《拍手歌》语言分组3、观看赛龙舟社会集体4、美丽的龙舟艺术集体5、龙舟竞赛健康集体6、我爱吃粽子科学集体7、端午节亲子活动综合年级组活动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环境创设(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正确书写“午”“豆”“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间与课前准备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传统佳节导入新课1、做个小游戏:小吃货猜节日。

游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读题:端午粽。

(1)课题里有两个新偏旁,谁认识?(2)粽子吃过了吧,想一想:粽为什么是米字旁?3、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设计意图:揭题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认识本课两个新偏旁。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音。

(1)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

出示:总 ?米 ?间分 ?豆 ?肉带 ?知 ?据 ?念(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3)开火车读。

(4)赛跑齐读:生字全躲到粽子里了,快把它们叫出来!3、学写生字“豆”。

(1)你还知道哪些豆?老师也带来几种豆,认识吗?蚕豆 ?红豆 ?毛豆豇豆(2)小豆子大变身,变成了什么?(3)读儿歌,记住“豆”。

毛豆短,蚕豆扁,红豆圆圆像两点,豇豆长长托上面。

(4)师边说儿歌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生字“豆”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通过各种豆的巧妙组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4、咱们快去听这个故事,一起走进端午节。

5、指名分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6、我们读着读着,脑海里一定还留下了温暖的画面:(出示三幅图)师: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生:煮好一锅粽子师: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生:咬一口粽子师:临走时还生:装一小篮粽子设计意图:统编教材对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能找出课文中的信息。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依据:本课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端午粽》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本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

《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

本课主要写了端午节外婆包粽子,分给邻居粽子吃以及端午节的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端午节的习俗以及来历,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基于综合教材分析和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教学的设计理念,我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条件,激发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课文。

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字与运用结合。

同时我还把识字和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注重语文方法、语文思维、语文习惯等等方面的积累。

让学生多认中国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设计本课时,我努力把握好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感受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课文长句子的节奏、韵律和意味来。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表达的感情来朗读好课文。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和来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字词。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2)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9《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9《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9《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端午粽》。

2. 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习俗,通过描述粽子的制作过程和家庭成员一起吃粽子的温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亲情的温暖。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

2.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词汇。

3.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一起度过节日的温馨氛围,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词汇。

2.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一起度过节日的温馨氛围。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2.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一起度过节日的温馨氛围。

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一起度过节日的温馨氛围。

3. 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语言能力:通过学习《端午粽》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思维品质: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文化意识:通过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了解和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 情感态度:通过感受家庭成员一起度过节日的温馨氛围,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

5. 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a. 掌握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词汇。

b. 感受到家庭成员一起度过节日的温馨氛围。

2. 难点:a. 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粽子)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

(板书课题:10、端午粽)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

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

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

)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吗?(指名读一遍)(1)象形字识字。

“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

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

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心字底识字。

第9课《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9课《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端午节的故事》: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民间传说,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背景。
- 《粽子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粽子的制作步骤,包括粽子的原料、包扎方法和烹饪技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粽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粽子的形状和味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制作粽子,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学习《端午粽》,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观察和描述粽子的形状、味道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粽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 利用图书馆资源,如书籍、杂志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开展端午节的主题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体会。
七、板书设计
①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重点知识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粽子的制作过程。
- 关键词:端午节、粽子、文化内涵、制作过程。
第9课《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9课的内容,本课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为背景,通过对粽子的形状、味道和制作过程的描述,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2、会写“午、节”等7个字。

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一)指导书写汉字午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午”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节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节”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端午粽》的内容,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背诵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教案、黑板、粽子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让学生谈谈他们知道的端午节和粽子有关的知识。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解释生字和句子。

2.请学生跟读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主题。

第三步:学习活动(20分钟)
1.学生分组,表演课文。

2.学生绘制端午节和粽子相关的图片。

第四步: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粽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课堂延伸
1.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制作粽子或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2.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端午节和粽子的视频资料。

六、家庭作业
1.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背诵关键句子。

2.鼓励学生向家人介绍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端午粽》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

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

(课件问题)(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9《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9《端午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b. 实验:在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制作粽子,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c. 游戏:设计有关端午节习俗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d.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端午节习俗的图片和粽子的制作过程,增强课堂的直观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端午粽》知识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端午粽》知识点。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端午节的故事》: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民间传说和传统习俗。
- 《粽子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粽子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探讨端午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语言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 思维品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审美情趣:通过学习《端午粽》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
2.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更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书、历史书籍,拓宽知识面。
十八、教学展望
1.跨学科教学:结合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持续性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端午节故事分享:鼓励学生收集和分享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如屈原投江、曹娥救父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十四、教学反馈与调整
1.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2.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在学期末进行教学总结,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成果,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
十六、教学后续跟进
1.定期复习:安排定期的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特别是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或家长信,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3.学生互助: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十七、教学资源补充
1.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网络上的端午节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互动游戏等,丰富教学内容。
2024年统编版春季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端午节的相关物品(如粽子、艾叶、香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端午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

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语言生动优美,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亲、思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1.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午、节"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第二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现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醒大家。

教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①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ān中间,jiàn间隔);"总"是翘舌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1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篇1教学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13个生字,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3、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正确理解第二自然段课文内容,明白制作糯米的材料和介绍粽子时的顺序。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学写“午”字2、板书课题:端午粽。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师:这个课题的三个字都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端:它的偏旁是立字旁,立字旁和立字有什么不同?粽的偏旁是米字旁,因为粽子是用糯米做的。

齐读偏旁。

午字是我们要今天要会写的,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写午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1)观察“午”字字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说笔顺,老师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请四个小朋友来读。

其他同学眼睛看书、仔细听,一会来做小评委。

3、老师范读课文师:听了同学们的精彩点评,老师也想读一读课文了,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把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的。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第1篇】主题来源: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活动准备: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2、: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活动过程: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一、开始部分1、打招呼2、手指游戏——《手指歌》二、基础部分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了解其用途。

(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教学目标:1、认识“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

2、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传统文化》中的《端午粽》一文。

文章详细介绍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种类。

具体内容包括:端午节的来历、粽子的制作、粽子的种类和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章中的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文章中的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粽子的实物,引导学生说出粽子的名称和特点,进而引出端午节的习俗。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生字词、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6. 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端午节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内容:端午节来历粽子制作粽子种类端午节习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3)收集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略(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课堂讲解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需加强。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一、活动主题: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二、活动目的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20xx年5月xx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内五、活动规则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哪组包的粽子多。

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

(奖品由园长自行决定)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个人赛评比规则:(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米)、梱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三)粽子分发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项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10 端午粽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米”两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喜欢)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马老师一起去品味《端午粽》吧!
3、教师板书课题:
4、端粽(相机进行识字教学,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按照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读。

2、学生分段汇报读课文,教师相机再正音。

三、再读课文,品文识字
1、过渡语:孩子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外婆正盼着我们
回去吃粽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出示词语:端午节总会
A、认读词语
B、出示生字:节、总
C、“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呢?(春节、妇女节、儿童节…)
D、“总”:试着组词,说一句话
(3)再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2、过渡语:孩子们,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学生汇报。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2)出示词语:中间“间”: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3)词语填空读课文。

A、课件出示: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B、出示图片理解“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提示是按从外至内的顺序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出示词语条,学生认读。

C、像这样的词,谁能试着说一说:
D、有了这样的词,让课文变得更美了,谁愿意再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E、这一段不光给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还介绍了粽子的味道呢,外婆包的粽子味道如何呢?
引出:又黏又甜(出示词语条)
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又又
F、指名学生读好这一段。

3、过渡语:孩子们,外婆包的粽子不但样子好看,味道好,花样也很多哦,课文第几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呢?(第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用横线画一画,外婆包的粽子有哪几种?
出示词语: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认读“豆”和“肉”
(2)外婆包的粽子好吃吗?从哪里看出来?(十分好吃)“分”: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八字头加刀
(3)外婆不但手艺好,还乐于和别人分享节日的快乐呢,谁来读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4)吃了这么美味的粽子,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出示词语:美滋滋(出示词语条)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的词(香喷喷……)
(5)指导读好长句子: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我们可以用划线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感受停顿的地方。

4、小组合作:你最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味道如何?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给出填空式的提示)
5、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答案就藏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指名学生朗读这一段!
(1)出示词语:知道据说纪念
知:通过组词,说话进行识记。

据:是个形声字,偏旁是“提手旁”
念:注意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字底,根据字义识记。

(2)播放《端午节》视频,了解屈原与端午节的来历。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6、配乐齐读课文。

7、巩固检查随文识字效果(我爱吃粽子游戏)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扩词,说话。

(2)观察字形,说说写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展示评奖,再写一个。

2、教师指导学习生字——米。

(1)扩词,说话。

(2)观察字形,说说写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展示评奖,再写一个。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通过朗读“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真是收获多多呀!
2、其实“吃粽子”只是端午节众多习俗中的一个,还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挂荷包、点雄黄酒等等,这些习俗背后也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呢,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习俗及故事,下节课我们举办一个“端午习俗故事会”,让我们提前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吧!
六、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样子味道
青青的箬竹叶又黏又甜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美滋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