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合集下载

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与经济均衡

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与经济均衡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骆祚炎
第一,收入机制。
当经常账户存在逆差时,为维持汇率稳 定而卖出外汇储备使名义货币供给减少。在 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动,因此实际货 币供给减少了。实际货币供给的减少会带来 LM曲线左移,这会造成利率上升与国民收入 下降,从而减少进口支出,改善经常账户收 支。
2019/12/18
2019/12/18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骆祚炎
三、BP曲线
为简化起见,令经常账户差额T等于以本币 表示的进出口差额:
T pX (Y*,ep * / P) ep * M (Y,ep * / p)
式中T代表进出口差额,p、分别代表国内 外价格水平,e代表名义汇率,y、分别表
示国内外收入水平。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骆祚炎
IB线(内部均衡线)代表实际汇率与国内 支出的结合
EB线(外部均衡线)表示实际汇率与国内 支出的结合以实现外部均衡
2019/12/18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骆祚炎
(二)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 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 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骆祚炎
第二,价格机制
在货币供给降低过程中,经济中的货币存量越来
越少,这样在中长期价格可灵活调整时,这会导致物
价水平P的下降。由于实际汇率
本国物价水
平的相对下降意味着本币实际汇q率 的eP贬*/ 值P (q值变大)。
假定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等要求均可以满足,实际汇率
的贬值会带来出口的上升与进口的下降,这一经常账
2019/12/18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骆祚炎
(二)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表22-2:支出转换政策的组合
(五)米德冲突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
二、内外均衡的理论模型
(一)内外均衡的定义
• 澳大利亚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斯旺(T·Swan)提出了一个简化的经济模型,进 一步发展了米德的分析,斯旺的模型,可用图(22-1)来加以说明。
图22-3:内外均衡的经济模型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
• 从图22-3中其他任一不均衡区域出发都可得出同样的结论:要实现内部均衡和 外部均衡双重目标,必须同时使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这便是米德 内外均衡说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
三、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实践
• 米德的分析有效地解释了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政策实践。实际上,许多国家正 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内部均衡,并将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结合起来维 持外部均衡的。其理由如下: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三)政策协调的内容
• 首先,从宏观经济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通过两者的协调,既要能有效刺激内 需、促进经济增长,又要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
• 其次,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来看,两者的有效配合与债券市场是密不可分的。 • 再次,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内容。 • 最后,在政府通过政策搭配实现内外均衡的同时,不能忽视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
(二)பைடு நூலகம்外均衡的调整
• 假设一国经济处于图22-3中的C点,即存在失业和贸易收支逆差。如果单纯采 用支出转换政策,汇率上升或本币贬值,C只能移至C'点,即达到外部均衡,或者 C'移至C″点,即达到对内均衡,但显然不能到达内外均衡点F处。
• 如果单纯实施支出调整政策,使总需求D上升,则C只能到达C‴点,恢复内部均衡 的同时可能导致更大幅度的逆差。

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

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

货币政策目标
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和国 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财政政策
01
财政政策定义
02
财政政策目标
03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支 出等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 平衡财政收支和调整经济结构等。
日本
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鼓励 出口和对外投资,同时注重国内 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与经验
中国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国内需求 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内外经济均衡。
印度
实施服务业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注重信息技术、商务流程外包等 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升级。
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
为了实现内外均衡,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例如,财政政 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都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03
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 及利率等手段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通过消除内部贸易壁垒,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 这种趋势有助于加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稳定性。
技术创新对内外均衡的影响
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有助于扩大出口和增加外汇收入,促 进内外均衡。
内外均衡的衡量指标
01 02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衡量内外均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国家与世界其 他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总体状况,包括贸易、投资、无偿转移等方面的 收支状况。

17第十七章 内外平衡理论

17第十七章 内外平衡理论

E E′
IS
O
Y0
Y

Y
扩张性的 货币政策 引起利率 下降,进 而资本外 流、支出 增加,最 终导致国 际收支赤 字。
一、总需求管理的困境
1. 总需求政策的困境 Ⅲ
BP i i′ LM
E′
E
i0
IS ′
IS
O
Y0
Y′
Y
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引起收入 和支出增加, 贸易收支恶化, 同时使利率上 升、资本流入, 初期维持国际 收支平衡,但 最终导致国际 收支赤字。
主要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 即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组成。通过实施支 出调整政策可达到相对于既定收入而改变支出
水平,从而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
一、米德的政策搭配理论
1、政策工具
支出转换政策 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y:
通过支出方向的变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 内部结构,即调节总需求内部对国外商品(和 劳务)与国内商品(和劳务)需求的结构比例, 也就是要把本国支出由进口品转移到本国商品, 常用的政策工具包括汇率政策和关税、出口补 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直接管制措施。
利率下降
e1 e2
A
假设国民收 入保持不变
BP 1 e 1 BP2 e2
资本流入减 净进口保持 少 ( 到 NF2 ) 不变(NM1)
国际收支逆差, 向BP1右端移动 流入的外汇不足以支付原有规模 的进口,本币贬值,汇率 e上升
i1
i2
O
B Y* Y
净 进 口 减 少 到 NM2 , 直 到 NM2=NF2,B点形成新的平衡
第一节 IS—LM—BP模型
本节我们将对宏观经济学中的 IS—LM 模型

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研究分析

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研究分析

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研究分析作者:余冬悦来源:《财讯》2019年第13期摘要:在国际贸易活动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收支平衡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本文探讨了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以及出现内外均衡冲突的原理,在介绍了西方的经济学家的调节方法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给出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均衡;外部平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概述(1)内外均衡的概念在对于国际的收支均衡的分析之中,斯汪(T.Swan)采取的方法是将内部的均衡和外部的平衡分离出来,他用不同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

我们采用斯汪对于内部均衡的最基本的定义,即内部的均衡反映了一个国家内的总供给与这个国家内的总需求相等的情况,但是也将充分就业这个条件给删除了,同时将内部的均衡在时间的跨度上进行了补充和细分,并且分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不同的三个阶段。

外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在内涵上是不同的。

外部的平衡是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它主要指的是国际的收支账户在确定口径上数量的平衡。

然而外部的均衡指在国内的经济均衡发展,内部的均衡实现基础上的国际的收支平衡。

从长期看来,外部的均衡指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水平上的国际收支平衡。

(2)内部的均衡和外部的平衡相互冲突经济开放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它为经济提供了在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可用的有利条件,也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开放的角度来看,经济政策并非仅仅是为了维持内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然而,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存在着碰撞的可能性。

如表1,第二、第三的情形表示内部的均衡和外部平衡一致。

举第二个状况为例,想要实现国家经济内部的均衡,需要政府采取加大社会上的总需求的措施来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发生进口的增加,当出口不变的时候,会让原来的国际收支的顺差情况改变了而出现平衡。

而第一种、第四种情况意味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因为政府在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内部均衡时,会引起外部经济状况距离平衡目标更远。

上财货币银行学题库及答案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年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上财货币银行学题库及答案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年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第一部分填空题1、米德冲突说明,一国如果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就必须同时使用和。

单独强调任何其中一种政策,将会导致一国与之间的冲突。

2、蒙代尔的指派理论认为:应着眼于稳定国内经济,而则应当是稳定国际收支。

3、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开创性地提出了“”的理论模式,从而为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奠定了基础。

4、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至少n种政策工具,称为。

5、根据M—F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对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却没有任何作用;相反,浮动汇率制度下,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而却十分有效。

6、资本项目是否开放,也影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反之,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根据M—F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对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却没有任何作用。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C、货币政策汇率政策D、汇率政策财政政策2、根据M—F模型,浮动汇率制度下,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而却十分有效。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C、货币政策汇率政策D、汇率政策财政政策3、根据M—F模型,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货币供应B、货币需求C、利率D、汇率4、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

A、丁伯根B、蒙代尔C、斯旺D、米德5、资本项目是否开放,也影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A、投资与消费B、投资C、净出口D、消费6、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A、投资与消费B、利率C、净出口D、货币供求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1、根据M—F模型,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利率来实现的。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及相互关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及相互关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及相互关系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及其相互关系的概述二、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部均衡的定义与解释三、内外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内外部均衡破裂的原因与后果五、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部均衡的政策建议概述: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经济体系的内外部均衡成为一种关键性质。

内部均衡表示国家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外部均衡则表示国际收支的平衡。

内外部均衡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及其相互关系的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普及,开放经济体系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重视。

在这样的条件下,内外部均衡的理论和政策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内部均衡指的是国家内部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外部均衡则表示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内外部均衡之间相互影响,保持这种平衡对于经济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部均衡的定义与解释内部均衡,即国家的收入与支出达到平衡。

内部均衡可以从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

同时,经济体系的内部均衡还需要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市场监管的有效性。

外部均衡,指的是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导致国家的资本流动、汇率变化、贸易逆差等现象的产生,从而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

外部均衡的实现也需要融合政策调控、贸易制度、金融制度等不同方面的因素。

三、内外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外部均衡之间相互影响,经济体系的一方面不平衡会影响另一方面的均衡状况。

国家采取一系列开放经济的政策,通过提高资源的外向利用率来增加国际贸易活动,从而增加收入。

然而,开放经济带来了高度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外在因素的变化,如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浮动的汇率,可能导致经济体系的外部均衡破裂。

此外,内部均衡的不平衡,如通胀、经济增长速度等,也会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四、内外部均衡破裂的原因与后果内外部均衡的破裂基本上是由于外在因素和内部政策的失调引起的。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内外均衡目标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内外均衡目标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内外均衡目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即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及内外部均衡目标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并指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目标主要就是以内部均衡为主,外部均衡为辅,实现开放经济的内部稳定性和合理开放性。

关键词:开放经济内部均衡外部均衡一、内部均衡目标与外部均衡目标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可概括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开放经济条件下,商品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通过商品与要素的跨境流动,一国与国际经济市场就紧紧联系在一起。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政策环境与政策目标更为复杂。

这种开放经济,既为宏观政策提供了封闭经济所不具备的许多有利因素,也对宏观政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而这一矛盾开放经济依靠其自身运作无法得到解决。

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中心任务是在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同时,确定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并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其中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目标,且应通过市场机制的自身运作来持续推动,可暂不考虑,因而短期目标只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三个。

而上述三个目标又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

内部均衡目标,即内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状态;外部均衡目标,即国际收支平衡。

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相互影响,当一国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该措施可能会同时带来另一均衡目标的改善,也可能会同时使得另一均衡目标受到干扰和破坏,前者被称为内外均衡的一致,后者被称为内外均衡的冲突。

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一致性。

如果一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且国际收支顺差,为实现内部均衡,政府采取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措施进行调控,这会通过边际进口倾向的作用导致进口的相应增加,在出口保持不变时,带来经常账户的减少,从而使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得到改变而趋于平衡;同样,如果一国通货膨胀,且国际收支逆差,政府会采取消减社会总需求的措施,这会使进口相应减少,在出口保持不变时,导致经常账户逆差减少,进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状况,使之趋向平衡。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信息交流、危机管理、避免共享目标变量冲突、 合作确定中介目标、部分协调、全面协调
国际货币制度安排、货币一体化
(第 十四、五章)
膨胀
逆差 顺差
衰退、 失业
图8-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 失业/国际收支逆差
(2)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 差
(3)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 差
(4) 失业/国际收支顺差
扩张 紧缩 紧缩 扩张
紧缩 紧缩 扩张 扩张
2. 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斯旺的分配原则
图8-6 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图8-6中,横轴表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的支出 增减型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总水平。竖轴表示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 (直接标价法),单位外币折合的本币数上升,表示本币贬值。假定外部 均衡就是经常账户平衡。 1955
区间
经济状况
支出增 支出转 减政策 换政策
上述结论可以推广到多期,就T期来说,一定有:
CA1 + CA2 +…+Car = 0
因此,在利用国外的资金弥补本国储蓄不足 时,必须考虑到今后能否实现相应的经常账户盈 余来偿还债务,否则一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就是不 可维持的。
判断可维持性的方法:
分析资金流入的性质、结构—高投 资收益率是实际存在还是人为的、 短长期资金的比率。
三、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内外均衡一致与内外均衡冲突 政府只能运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内部经济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增 加
2 经济衰退/失业增 加
3
通货膨胀
4

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理论总结

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理论总结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理论与经济政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73年这段时间内,世界一直处于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僵化的固定汇率制体系下,各国会产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于是经济学家对固定汇率制提出了挑战,并且产生了一些列关于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矛盾的理论。

1973年布雷顿森里体系崩溃后,世界进入浮动汇率制体系,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加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一国的经济政策将不可避免的对其他国家产生冲击,于是各国所面临的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各种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加大,这样,各国设计、构造有效地宏观经济政策就更加困难了。

浮动汇率制产生的这种令人失望的后果,又引起了经济学家对国际经济理论进行新的探索。

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封闭经济下政府主要关注国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三个经济目标;开放经济下,政府除了以上三个目标,还要同时关注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来说,即使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把内部经济目标放在首位,但当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以至于影响国内经济时,政府就不得不把国际收支放在首要位置。

在开放经济中,前三个经济目标称为内部均衡,后一个经济目标称为外不均衡。

对于一国经济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内外同时实现均衡,这就需要政府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在内外部之间作出相应的调节。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调节政策为了实现内外均衡,一国可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有支出调整政策(Expenditure-Adjustment Policies),又称为支出变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ies)和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ies)。

支出调整政策:指通过支出水平的变动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含税收、政府支出,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来影响进口数量;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含买卖有价证券、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来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进口数量。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
汇率制度及水平 贸易管制及金融管制
二、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 的基本原理
❖ (一)丁伯根原则 ❖ (二)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一)丁伯根原则
❖ 195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 ❖ 丁伯根原则的内容 :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
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 具。 ❖ 丁伯根原则的特点
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三、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运用
❖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由蒙代尔提出,可以用图8-5和表8-2说明
❖ 2.支出转换型政策和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
1955年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提出,用图8-6和 表8-3说明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货币扩张
❖ 关于各国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异,可以从时 间偏好和MPC两大差异着手分析
1.时间偏好的差异
利率
Ks 利率
利率
Ks*
ES=Ks*- Kd*
i’
i
i*
i*’
Kd
ED=Kd*-Ks*
Kd*
O
-S
国内资金 O 供给、需求
-S=S*
国际资金 O 供给、需求
S*
国内资金 供给、需求
(a)甲国金融市场
(b)国际金融市场
❖ 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 二、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 三、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运用
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供具给政策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选择
以筹资的方
融资 式填补缺口
调整 通过调整措施 来弥补缺口
外部融资
对外举债
内部融资 支出变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动用官方储备支付

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59页PPT

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59页PPT

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主要包括: ⑴货币当局持有的黄金; ⑵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⑶可动用的特别提款权; ⑷外汇储备。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外汇储备。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
1. 到上世纪70年代,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2. 70年代初开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一
度形成了以美元为主,日元和马克并行的国际储备货币格 局。 3. 随着2019年欧元的启动、以及日本经济的持续疲弱不振, 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美元和欧元的竞争。 4. 展望未来的国际储备体系,可能形成美元和欧元两强的 国际储备货币结构。但美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依然 会占据主导性地位。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三节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作用
1. 传统上,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失衡、维 持汇率稳定。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备越来越 被看作信心的标志。
3. 同时,高的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投机者也是一个 “震慑”。
4. 在一些转轨国家中,储备还常常被用作改革基金,以应 付可能出现的支付困难。
4. 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也有的是由财政部门 持有,并可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
5. 净误差与遗漏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项目。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表现出如下
⑴国际收支规模扩展很快;
⑵经常项目绝对额不断增长,但在整个国际收 支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资本项目的比重上升,日益成为影 响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三节 国际储备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节 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 第六节 对外收支与市场总供求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国收缩
国扩张
顺差国收缩 逆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差 顺差国扩张逆差
国收缩
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 逆差国扩张
顺差国扩张逆差 顺差国扩张逆差
国收缩
国收缩
2021/2/21
顺差国收缩 逆差国收缩
世界 经济 状况 (1)
(2)
(3)
(4)
一、米德冲突
(四)支出转换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顺差国 经济
衰退
逆差 国 经济
衰退
13
2021/2/21
四、政策指派理论
(一)含义
– 1962年蒙代尔发表正式提出了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 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
– 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中 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被称为“政策指派”理 论。
14
2021/2/21
四、政策指派理论
(二)政策指派原理
7
2021/2/21
一、米德冲突
(二)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8
2021/2/21
一、米德冲突
(二)内部和外部均衡
– 1. 内部均衡
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 2. 外部均衡
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
2021/2/21
三、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政策效应比较
(三)在不同制度安排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与途径
货币政策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资本自由 流动
货币供应量增加→本 币存在贬值压力→对 外汇的需求上升→中 央银行抛售外汇→货 币供应量减少→总需 求不变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简答题五、计算题六、论述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篇导论第1章金融与经济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3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第4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改革第二篇金融机构第5章商业银行第6章投资银行第7章其他金融机构第8章中央银行第9章金融监管体系第三篇金融市场第10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11章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第12章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第四篇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第13章货币需求第14章货币供给第15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16章货币经济学的新发展第17章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第18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五篇国际金融与经济均衡第19章国际收支第20章外汇与汇率制度第21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第22章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篇导论第1章金融与经济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3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第4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改革第二篇金融机构第5章商业银行第6章投资银行第7章其他金融机构第8章中央银行第9章金融监管体系第三篇金融市场第10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11章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第12章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第四篇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第13章货币需求第14章货币供给第15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16章货币经济学的新发展第17章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第18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五篇国际金融与经济均衡第19章国际收支第20章外汇与汇率制度第21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第22章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金汇兑本位制[厦门大学2017研]答:金汇兑本位制是指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将本国货币的发行与某个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相挂钩,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价。

国际经济学第17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学第17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这种金融危机还可能影响经济中正常的信用关系,从而进一步引起信用 关系倒塌,它带来整个经济运行的混乱,发生经济危机。从外汇投机的 角度看,一些投机商可能正是看中该国难以维持现行汇率才开展投机的, 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对那些难以维持本国现行汇率的国家而言,其 冲击度是最大的。 相反,浮动汇率制度对资本流动的冲击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因为资本外 流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此时该国货币贬值将使兑换外币的成本加大, 起到抑制资本外流的作用,同时货币贬值还可以鼓励商品的出口,抑制 商品的进口,缓解由资本外流对该国经济正常运行的冲击。另一方面, 资本内流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从而可能给该国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升值会起到抑制资本内流的作用,同时货 币升值将抑制出口,鼓励进口,贸易收支将趋向逆差,从而缓解货币进 一步升值的压力。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外流,会引起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恶化, 为维持汇率,国内必须紧缩经济以缓解逆差,结果本国的需求水平下降, 经济将进入衰退期。如果是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度,当资本外流时可能 引起人们对该货币贬值的预期,因而进一步强化对外币的需求。货币当 局要维持汇率,就需要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如果这种储备量足以维持 本国的现行汇率还好,如果本国的外汇储备有限,以致难以维持现行汇 率的稳定,则资本的外流可能引发金融投机,在该国储备用尽之时,被 迫放弃维持现行汇率,从而完全丧失维持汇率的能力,只得听凭本国货 币浮动。
扩 张 货 币
利 率 下 降
国民收入增加——失业减少 进口需求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资本外流——资本项目恶化 国际收支恶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作用程 度和方向不同。财政政策对内部平衡的影响程度比较大, 且方向明确。而货币政策对外部平衡的影响比较大,且方 向明确。因此,蒙代尔提出财政政策用于内部平衡的目标, 货币政策用于外部平衡的目标。这就是“蒙代尔分配法则 (Mundell’s Assignment Principle)”,也称为“有效市场 分类法则(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Market Classification)”

十七章对外经济政策

十七章对外经济政策

一、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1、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的总 需求是不同的。
2、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 3、对国内在产开放品经的济支中,出一(部即分国对内国产内品要产卖品给总外国人 需求)(即出口)国,内国支内出居指民国的内一居部民分户支、出厂主商要与用政于购买 4需产外、品对求在对的本不国支国外区(开内出产是国分即产放。品产国对国府分品国的经品 内 国的内 支的用内支支 出(支内济支于出总出 就即出产出进中包中 是进(品需,口括减 出,口即总其品了去 口求)国需决本进 。中。,国口。内求部定对,因总)而分国是国此需这用是内本,求两民于产国对在)个品对国收的国开 与 概国内入支内放对念产内出产经国。水品与品产济内,国的平中产品外支部的对出,品的本,需支总国国总要出 需求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进口+出口=国内支出+(出口-进
一国经济变动引起利率变动,而利率变动引起
国际间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
三、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在均衡和外在均衡在现实中会有不 同的情在况开放,经它济们中,之进间行关经济系调的节组时,合一有方如面要下考 九虑种到情各况国经:济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同时实现
1内、在国均内衡通与货外膨在均胀衡与。国我际们收在支这里赤重字点分析同时实
时,所决定的进口与出口相等,从而贸易收支均衡,即净出口为
零(NX=0)。
衡。
如果国民收入小于YB(在图上YB之左),这时进口小于Y假B时定出口不变,进口取决于国民 的进口,因此,出口大于进口,贸易收支有盈余(即NX>收0).入,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 时的如进果口国,民因收此入,大出于口Y小B(于在进图口上,Y贸B易之收右支)有,赤这字时(进N口X大<进0于)口Y。B随0国民收入Y0增加而增加Y,随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第一部分填空题1、米德冲突说明,一国如果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就必须同时使用和 ;单独强调任何其中一种政策,将会导致一国与之间的冲突;2、蒙代尔的指派理论认为:应着眼于稳定国内经济,而则应当是稳定国际收支;3、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开创性地提出了“”的理论模式,从而为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奠定了基础;4、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至少n种政策工具,称为 ;5、根据M—F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 对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却没有任何作用;相反,浮动汇率制度下, 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而却十分有效;6、资本项目是否开放,也影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反之,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根据M—F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 对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却没有任何作用;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C、货币政策汇率政策D、汇率政策财政政策2、根据M—F模型,浮动汇率制度下, 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而却十分有效;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C、货币政策汇率政策D、汇率政策财政政策3、根据M—F模型,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A、货币供应B、货币需求C、利率D、汇率4、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A、丁伯根B、蒙代尔C、斯旺D、米德5、资本项目是否开放,也影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A、投资与消费B、投资C、净出口D、消费6、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 ;A、投资与消费B、利率C、净出口D、货币供求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1、根据M—F模型,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利率来实现的;2、蒙代尔的政策指派理论认为:指派给货币政策的任务应着眼于稳定国内经济,而指派给财政政策的任务则应当是稳定国际收支;3、蒙代尔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4、根据M—F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而财政政策却没有任何作用;5、根据M—F模型,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而财政政策却十分有效;6、资本项目是否开放,也影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会影响净出口;第四部分名词解释1、内外均衡理论2、支出调整政策3、支出转换政策4、米德冲突5、丁泊根法则6、政策指派理论7、蒙代尔—弗莱明模型8、内部均衡9、外部均衡第五部分简答题1、简述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2、简述支出转移政策的作用与局限;第六部分论述题1、试述蒙代尔政策指派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2、根据M—F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政策效应;3、根据M—F模型分析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政策效应;第七部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支出调整政策支出转换政策内部均衡外部均衡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3、“两种目标、两种工具”3、丁伯根法则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6、净出口国内利率敏感性的消费与投资二、单项选择题1、B2、B3、D4、D5、C6、A三、是非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对6、对四、名词解释1、内外均衡理论Theor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Balance:主要是指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两种工具;2、支出调整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主要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以达到改变支出水平从而改变收入水平的目的;3、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是指能够通过影响本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则专指汇率政策;4、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5、丁泊根法则Tinbergen Law: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至少n种政策工具;因此,为了避免米德冲突,政府需要为了不同的政策目标采取不同的政策;6、政策指派理论:1962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蒙代尔提出了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被称为政策指派理论;7、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ming Model:蒙代尔与弗莱明进一步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而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8、内部均衡:是指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9、外部均衡:是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分以下情况分析:1世界性衰退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国实行扩张性的支出调整政策,以刺激顺差国对产品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恢复本国的内部均衡;但对逆差国却处于政策冲突之中;若为了扩大国内就业,它应该实行国内支出膨胀的政策,但会刺激对顺差国产品的需求,加重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若为了外部均衡,他应该收缩国内支出,这又将造成对国内产品需求的缩减,加重国内的不均衡;2顺差国衰退、逆差国景气的情况两国在政策选择上不存在任何冲突;顺差国膨胀国内支出,逆差国应收缩国内支出;3顺差国景气、逆差国衰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处于政策冲突之中;4世界性经济景气的情况逆差国应实行收缩国内支出的政策;但是,顺差国却处于政策冲突之中,为了外部均衡,应当膨胀国内支出;而为了内部均衡,应当收缩国内支出;2、答案要点:以汇率政策为例,考察支出转移政策的作用与局限;1世界性衰退的情况逆差国的货币贬值既可以使国际收支向有利于逆差国的方向运动,又有利于恢复对内均衡;但同时会导致顺差国国际收支萎缩,处于政策冲突之中;2顺差国衰退、逆差国景气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处于政策冲突之中;3顺差国景气、逆差国衰退的情况两国在政策选择上不存在任何冲突;4世界性经济景气的情况货币升值虽加强了逆差国通货膨胀压力,但却有利于顺差国内、外均衡;而逆差国却处于政策冲突之中;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政策指派理论:1962年,在蒙代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交的题为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报告中,提出了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现内外均衡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被称为政策指派理论Policy Mix Theory;2基本分析:蒙代尔以总需求AD和充分就业产量Yf的关系来说明内部均衡;当AD=Yf 时,国内达到均衡状态;当AD>Yf时,则存在通货膨胀;当AD<Yf时,则需求不足,存在失业;蒙代尔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余额B与资本流出净额H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国际收支平衡;当B=H时,实现外部均衡;当B>H时,则国际收支呈顺差状态;当B<H时,则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如果以政府预算支出G变化代表财政政策,以利率r变化代表货币政策;G上升为扩张财政政策,G下降为紧缩财政政策;r上升为紧缩货币政策,r下降为扩张货币政策;有效的政策配合可用图17—1来说明;图17—1中横轴G代表财政政策,纵轴r代表货币政策;IB曲线为国内均衡轨迹,EB曲线为外部均衡轨迹;F点为IB和EB曲线的交叉点,表示国内外均达到平衡;IB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要保持内部均衡,扩张性财政政策须有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配合;如从图17—1中的F点出发,当G增加时,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收入,则出现通货膨胀如A 点,要恢复内部均衡,就必须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资从而降低总需求;但若需求下降过多如超过A'点,则会造成失业产生;所以IB曲线将此平面划分为两部分,右下方为通货膨胀区域,左上方为失业区域;EB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同样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需要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维持外部均衡;例如从F点出发,G上升至A点,刺激收入上升,从而促进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恶化如A点,要重新回到外部均衡,就必须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结果会吸收资本流入,平衡国际收支;但若资本流入过多,则会产生国际收支顺差如r上升超过A"点;所以,EB曲线将该平面分为两个区域,左上方为顺差区域,右下方为逆差区域;3政策指派理论原理:蒙代尔认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财政政策对外,货币政策对内;这样配合的结果会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如图17—1中,C 点表示经济中存在失业和逆差,首先以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逆差,在C'点达到外部均衡,然后再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消除失业,在C"点达到内部均衡;但C"点却内外均衡点F点更远了;可见这种政策配合不合适;另一种方法是以货币政策对外,财政政策对内;如图,从C点出发,首先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C1点移至C2点,实现外部均衡目标的同时更加接近内部均衡线,如此下去,最终趋于内外均衡点F点;可见这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交替使用的方法能够实现良性循环,逐步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据此,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的任务是稳定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的任务是稳定国际收支;IB EBrA'F AC2C'. C1 通货膨胀C 顺差失业顺差 C"0 G图17—1 政策指派理论图示2、答案要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ming Model:蒙代尔与弗莱明进一步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因而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即M—F模型;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1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M—F模型在M—F模型中,CM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即CM线为水平直线如图17—2所示;当国内利率超过国际利率,资本流入;反之,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资本流出;因此,一国的国内利率水平受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政策当局的经济政策不但不能改变利率水平,反而要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AIS0 Y图17—2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M—F模型2货币政策无效论如图17—2,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增加,LM LM1,利率下降到A点,则资本外流,国际收支逆差,并增加本币贬值的压力;为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进行市场干预,LM1 LM;其结果货币供应量与收入不变,但国际储备下降了;因此,在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货币存量是内生的,它主要取决于商品市场需求的影响;假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商品需求增加特别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此时,IS IS1见图17—3,国内利率上升,资本大量流入,则国际收支顺差,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持汇率水平,中央银行市场干预使货币供应量上升,LM LM1;最终结果是总需求、收入与货币供应量均上升,国际储备增加;r LMA LM1E E1 CMrA IS1IS0 Y图17—3 资本控制下的M—F模型M—F模型的结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的条件使得货币政策无力影响收入;而财政政策在影响收入方面则更有效力;3资本完全管制下的情形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如果政策当局实行资本管制,资本在国际间不能流动,则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水平存在差异,中央银行只需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供求负责,LM线会随国际收支的变化而移动;假定中央银行主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LM LM1见图17—4,总需求增加,利率下降,为实现均衡,中央银行抛出外汇,满足进口,LM LM2 ,利率上升;这一过程将持续进行,直至恢复原来水平;可见,货币政策对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r1 IS1IS0 Y0 Y1 Y图17—4 资本完全管制下的M—F模型同样,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使IS IS1;中央银行进行干预,则LM LM2;最终总需求、国民收入不变,只有r r2 ;因此,在固定汇率和资本管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短期有效,长期无效;而在长期内,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只影响结构,不影响水平;3、答案要点:浮动汇率制度下M—F模型的宏观政策效应:1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图17—5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LM LM1 ,r r1 ,资本外逃,本币贬值,进口增加,IS上移直至LM1与CM的交点C,即新的均衡点,国内利率等于国际利率,总需求从Y0 Y1 ;可见,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汇率来实现的;r LMLMA Cr CMB IS1r1ISY0 Y1 Y图17—5 货币扩张的效应2资本自由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图17—6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后果;财政支出增加,IS IS1,IS1与LM交点B,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IS向左移直至恢复到原位均衡才实现,此时,总需求不变;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完全被净出口的减少所“挤出”;r LMr1Br ACMIS1ISY图17—6 财政政策的效应3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资本处于管制状态,中央银行无须动用外汇储备,汇率不断调整使经常项目总处于不平衡状态;对财政政策而言,政府的扩张增加产出,但汇率会贬值;对货币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增加,也会引起产出增加,汇率下降,这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本管制情况下,需求变化的构成会与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