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
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结题报告
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自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有喜悦,有忧愁。
广大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的办法。
但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传统的、具有很大主观性、压制性以及机械性的数学练习在内容及形式上越来越引起教师的深层思考,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1、形式单一。
数学练习过分追求数学学科的知识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部分教师贪图方便,缺乏对教材和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恒心,只是针对每天学习的新知识,在书本或练习本上选择一部分作为学生的练习,使这些数学练习缺乏儿童化、生活化,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练习机械。
由于练习的来源和形式都比较单一,都是教材或练习本上所选择的,学生在练习时作业陷入模仿练习、机械抄记、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
虽然练习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但同时反映出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这样毫无创意的机械模仿中越来越失去了对作业练习的兴趣,造成部分学生厌做、逃做、遇疑不问而抄袭的后果,他们不知道合作学习解决疑难,最终只是增加了那些对知识掌握得还不错的同学的负担,他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却还要为练习而练习,而那些对知识本来就掌握不够的学生却也没能进一步巩固,他们每天回家不做练习,在校又要在老师的督促下为昨天的的任务而费神费时,师生都感到劳顿,与此同时,他们又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中去,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应用意识淡薄。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学生应用意识淡薄。
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
作业时学生只会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
学生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懂得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
这些素材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却不知他们学习的数学是从他们身边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还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非常淡薄。
初中数学课堂即时反馈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即时反馈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新课改深入人心,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
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因此,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相当重要,若每次都要在学生完成作业,完成批改后再发现教学中的不足,然后再实施调整教学策略,总觉得已是事过境迁:晚了。
且往往因为多年讲授同样的教材内容,对教材非常熟悉,因此对一些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容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学生却因为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越来越多,自己在课堂课外认识的范围越来越广,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是不容易的。
所以在课堂中引入科学的即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从而能够做好对课堂的有效控制。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课堂即时反馈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时的指导、反馈、继而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由于中学生行为、态度、兴趣易受外界的影响,来自他人,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评价,对他们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传统的教学反馈方式缺乏灵活机动的个体差异性,标准化的唯一答案使得反馈如同请君入瓮,设陷阱诱导学生往里跳,致使学生只能揣摩、迎合教师的意图去回答问题,被迫放弃自己的思考、疑问,缩减学习的空间和乐趣。
因此,倡导即时有效的反馈策略,力图突破发掘一些轻松,创新、快乐,行之有效的即时反馈策略。
有效的即时反馈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困惑。
似懂非懂,意见分歧时,教师能适时、恰当地点拨,往往会使学生突破障碍,豁然开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就是我们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
我们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分析学生和教材等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作业实施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实施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总结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正逐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能力培养”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布置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数学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更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制定一系列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作业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数学作业现状,分析现有问题。
再次,挑选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出有效的作业实施策略。
最后,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实施策略,对比分析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 初中数学作业现状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以下问题:作业量过大,导致学生课业负担重;作业难度不适当,部分学生感到难以完成;作业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2. 有效性策略制定针对现状,我们制定了以下有效性策略:(1)合理控制作业量与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作业量,确保作业难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2)注重作业的针对性与差异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实施差异化教学。
(3)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引入多种类型的作业,如探究性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4)加强作业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作业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3.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对比分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效果。
实验班学生在数学成绩、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班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这表明所制定的有效性策略在提高初中数学作业实施效果上是可行的。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实施有效的作业策略。
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本课题的现状分析目前,新的教学理念正被我校广大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体验。
在新课程观的指引下,他们开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该承认,这样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会取得一定效果。
但慢慢地,我们发现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对于有一定知识功底、探究能力较强以及成熟程度较高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研究能力确实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而那对于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探究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却往往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都把握得不好。
我们认为,上述问题的关键可以集中到一个点上,那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如果解决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而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势必将会严重限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事实上,在中学教学的课堂上,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现象俯拾即是。
比如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比如那些独角戏式的“表演教学”;比如那些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等等。
我们深信,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对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方针、研讨内容、首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研讨方针:1.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和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着力培养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2、通过课题研讨,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讲授骨干教师,为学校发展积聚力量。
3、通过系统的参与式校本研修活动,自主更新有效讲授的观念,转变低效讲授的行为,掌握有效讲授的基本策略,养成有效讲授的反思惯,尽快摆脱“无效讲授和低效讲授”的为难境地,达成高效的讲授。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讨首要分以下五个局部:1、当前课堂讲授现状分析与对策的研讨。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本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社会发展需要数学教育改革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我们之前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在某些方面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
2、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势在必行。
3、我校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时需要改变目前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低效、无效现象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拿着新教材,唱着老歌谣。
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不能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管本地实际,不研究学生特征,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增加。
大量的作业,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同时也使得教师陷于繁重的批改任务之中,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一种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现象。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单位:嘉鱼县牌洲湾镇蓝天抗洪英雄中学成员组成:殷祚忠耿协志李晓梅游道军丁天文骆训莲赵清海沈平殷祚树前言我校《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是嘉鱼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为JYZS002),经县课题专家组审议批准。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立足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具实效。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在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的今天,新课改是一股清新的风,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改的理念已经能够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有效课堂教学似乎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话题。
主要是由于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课堂教学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追求改革,尤其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不断花样翻新,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出现了虚、闹、杂、碎、偏的现象。
大家“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
于是有效的呼声、话语多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纵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同时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1重“教”轻“学”,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老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老师要求参与活动。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有些老师教学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新课程改革,我国对有效课堂研究逐步重视,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特别是有效教学在实践方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王敏一、课题的提出和实践意义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当,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这就需要开展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让我们教师真正树立有效教学的现代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探究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1、课题研究目标:(1)、探索和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将采用“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
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课后要求师生拓展;最后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大胆创新,有序有效地开展本课题实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发展,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
(2)实验观察法。
选择一些对比班,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设计研究思路,加强实验观察。
同时记录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成效,并及时进行必要调整.通过实验观察,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更加有效.(3)经验总结法。
边研究,边总结,努力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策略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学习洋思课堂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演练”先学:关键环节——导读后教:教师所教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学讨论后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教学方式改革研究》前言我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教学方式改革研究》是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发展会研究课题,经市课题专家组审议批准。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立足改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具实效。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在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的今天,新课改是一股清新的风,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改的理念已经能够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有效课堂教学似乎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话题。
主要是因为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课堂教学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追求改革,尤其一些公开课、比赛课持续花样翻新,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出现了虚、闹、杂、碎、偏的现象。
大家“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
于是有效的呼声、话语多了。
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纵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同时也还存有以下几个主要弊端:○1重“教”轻“学”,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老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老师要求参与活动。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有些老师教学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表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重知识掌握,轻探究水平;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水平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新课程改革,我国对有效课堂研究逐步重视,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特别是有效教学在实践方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DOC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任明耀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1、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在深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也逐步发生着一些显著的改变,如: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
“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很活跃。
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即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低的问题有待于解决。
另一方面,从课改以来大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看,高中数学老师放不开手脚。
课堂上,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大搞题海战术。
使老师和学生身心都很疲惫。
许多教师循规蹈矩、安于平常,只为机械完成每天、每学期的教学任务,甘做在浅层次上无限重复简单劳动的教书匠,对教学理念很少追问,对教学行为缺乏反思,对教学风格不甚关心,对如何在同等时间内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很少思考、很少追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
学生没有达到有效学习、得到真正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就失去了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数学课堂就缺乏活力。
如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烦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又比如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许多同学只是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的成绩,此外毫无动力,所以经常出现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最后即使学数学,又有很多同学方法认识不当,成天把自己潜伏于“题海”中,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目。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育教学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需求,教师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应答,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
《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的研究一、问题聚焦1.发现问题问题提出:课堂练习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
因此传统的练习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模式进行反思,提高练习效率。
原因一:学生课上练习时的表现所引发的思考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布置了练习任务有一部分学生会偷工减料,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拖拖拉拉,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一笔不动,学习不主动,懒于动手的情况很严重,这样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拖延了教学时间,在练习的环节中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快,都动起来,看谁先做完。
就是这样的调动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无动于衷,久而久之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吃力,时间越长越是这样,教学效果不理想,低效教学的情况时有发生,日积月累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急待解决。
原因二:学生的几句话提醒了我在练习环节中我一直都是给学生相应的练习,当堂判,当堂讲,当堂改,都做对的同学给一个好以示鼓励,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在一次练习中我判完学生的练习后两个学生的悄悄话给了我启示,一个学生很骄傲的说:“我又得了一个好,我都20多个好了”。
“我也20多个了,你20几个?我肯定比你多”我当时一听头脑中马上就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想法,我可以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性格予以激励,制定一些措施提高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爱做练习,喜欢做练习,甚至能够抢着做练习。
二、调研教师与学生教师调研通过与老师的谈话总结出我校老师在课堂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设计练习热情不高,没有做到精选练习题。
2、练习形式单一, 基本上是一种练习模式3、教师缺乏反馈意识,忽视练习评价功能学生调研通过找学生聊天以及班干部的反馈总结出初一年级学生课堂练习中存在的些情况1、练习形式单一,没兴趣2、有的时候写了老师也没有时间判,写不写都一样3、老师讲的都会了,不用练4、因为不是作业,不写没有人追究课堂观察情况课堂是练习设计实施的主渠道,对于数学练习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状况,我们采用随堂观察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校进行了专题调研。
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报告
《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报告一、目前研究成果(一)开展了数学课堂练习滞效成因分析以及策略研究我校现在的教育实际是农村教育。
所以针对这样一群受众,由于地域、家庭教育、学生素养等诸多限制,要求教师更应该牢牢把握课堂45分钟,设计数学课堂小练习就更应当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通过课堂“五步走”,结合课堂小练习的有效设计,推动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有利的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难度适中,梯度明显。
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感觉轻松、有效,而不是一上来就屡屡给学生设置障碍,制造数学“遥不可及”的感觉。
而对于课堂小练习更应该注意难度适中,梯度明显。
让普通同学能做得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
所以,建议新授课的课堂练习,要以基础题为主。
基础题中设置本节课讲过的概念重现题,例题重现题或例题的简单变形题。
这样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让学生感觉认真听课的必要性,学生会觉得只要认真听课,就可以轻易准确地完成练习,增加了听好课的兴趣。
另外,可以在练习的最后一到两题设置难度稍大的附加题,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强他们对题目的探究、创新意识,培养数学素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的例题,做到三回归:回归书本、回归基础、回归课标。
要把眼光放低,弯下身来看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置与本校学生契合有效地数学课堂小练习。
2.作业讲评形式多样,师生取长补短。
教师应该充分的信任学生,让学生学会去做“小老师”。
课堂作业的设置既然以基础题为主,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完成。
那么就没有必要一道道题目都由老师讲评。
可以采取“三不讲”原则,普通学生可以讲评的题目,数学组长不讲,数学组长可以讲评的题目,课代表不讲,课代表可以讲评的题目,老师不讲。
具体的方法:遇到基础题,可以由普通同学讲评,如果讲评遇到问题,由本组小组长进行补充评析,如果小组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课代表进行补充评析,而课代表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评析。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研究——结题精选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在数学课堂授课中,授课的见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练习能够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任担。
长远以来,学数学授课倡议“精讲多练”、“以练代讲”,因此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看法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
随着授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授课,增加学生对新知的研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
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碰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倡议有效练习。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一)研究的目标1、经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授课的有效性,让不同样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2、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我校数学青年教师的成长供应平台,经过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以转变我校数学教师的授课看法,整体提升我校数学课堂授课效益。
(二)研究的任务为了将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真切落实到课堂授课中,我们依照课堂授课结构主要研究解决三各种类练习的有效设计。
即:课前的引新练习有效设计、课堂授课中的试一试练习有效设计、课后的牢固练习有效设计。
三、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同时结合运用察见解、检查法、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教科研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
- 2 --我们本着“授课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把研究的主阵地放在平时的课堂授课实践中,目的是为了弄清有效课堂对本质的教育授课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比较各种因素进行谈论,从而能改进数学课堂授课,在课题研究和课堂授课两者之间成立一座桥梁,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
最新“初中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资料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立项单位:当阳市教学研究室课题类型:一般课题实验单位:当阳市玉阳初级中学课题负责人:贺继红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世纪经济知识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加快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
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提出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
突出学生的人文情怀,主张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
以学促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追求教学整体效应。
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时有显现。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课题立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有效教学”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力争使教师教得恰到好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到发展,以获得积极的教学效益,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的综合体现,为初中数学教学真正落实减负增效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本课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依据数学教育观念而提出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因而它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另外,本课题的研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师的有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有效发展,对进一步完善现代教师观、学生观以及现代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堂教学现状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实施课堂改革已七年,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较多的还是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身心自然、和谐发展,有的课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复杂。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优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优化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2014年4月,在市教科所、县教研室教科所领导的关怀下和学校领导、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所申请的课题《初中数学课堂练习优化策略的研究》通过了立项。
经过一年的按部就班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总结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课堂练习是中学数学课上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既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学会应用,形成技能技巧的有力途径,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反馈教学效果好差的高效方法。
因此,加强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对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然而,在中学,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关于课堂练习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我作为一名的一线教师深有感触。
身为教师的我,深知改革中学课堂练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以,我提出了《初级中学数学课堂练习高效性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高效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策略和高效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练习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视数学学习为一种愉快的经历,并学有所得,从而凸显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新课改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面对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练习设计也要转变,应大力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教学理念的需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即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
因此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
3、高效教学理论高效教学理论认为,没高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
高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高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高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高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结题报告】《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小课题“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自立项后,我们小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设计有效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方法和策略,并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对策和方法。
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课题研究情况说明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可是,由于中学生心理特征及思维的水平不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学习的兴趣各不相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内不可能很好的掌握新知识,更不用说运用新知识。
有的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究发现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也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因此,数学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但部分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过于轻视,要么以教材中的现成作业进行布置,学生完成后批改,要么直接以测试的形式进行,单独的根据学生特点而设计的作业较少。
缺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活为基础,注重自主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方面考虑设计作业。
况且,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及外来务工家庭,家长文化程度较低,为了维持生计而到处奔波,无心更无力在学习上给孩子关注与帮扶。
教师作业设计内容因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布置的机械性作业,形式单一,一刀切,没有层次性与开放性;部分教师也不再自行设计作业,完全被“教辅”替代,题海战术,学生厌烦,耗时低效。
这些作业,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造成学生学得死、教师教的累的局面。
《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徐州市铜山县棠张镇中心中学曹群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从教育学专业角度来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载体,因此对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的考察不能光看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更要关注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学习结果是否增进,学习体验是否得到强化。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注意到影响数学例题教学效果的原因有许多:教师例题设计不典型、垄断课堂、不能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不去审题、不会听讲、不知反思等。
为提高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研究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教学相长。
前人在教师的有效教学这一块研究得很透彻,我研究此课题前阅读过前人研究过的《如何精心设计例题教学》、《例题教学把握好五度》、《如何优化数学例题的教学》、《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置例题》、《深化例题教学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谈教材中例题教学的拓展训练》、《规范例题教学初探》、《对例题教学的再思考》、《以例导思由例及类》等30余篇和例题教学相关的课题、论文等,但我觉得他们研究的大都是老师该怎样做,或者研究例题本身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想:如何能把有效教学的理念用在对例题的教学上,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正是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思考的。
正好在2008年9月初徐州市教科所给了大家一次机会,可以申报教师“个人课题”,于是我抓住一时的灵感,打算从小处着手,经多次斟酌,选取课题:《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并认真填写申报表申请立项。
此课题于2008年11月20日接到立项通知书,被批准为徐州市立项课题,立项编号为:G。
2008年度个人课题立项时间统一为2008年12月1日,结题时间为自2009年1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研究时间为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中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教学研究2010-05-26 19:34:57 阅读42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张新锋李红伟殷相红丰晓阳靳立甫【内容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设计题型多样、题量适当、针对性强的数学作业,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完善我校“导、学、展、练”四环节数学教学模式中练的环节,寻求适合山区农村中学生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等作用提供重要途径。
【关健词】中学数学课堂练习现状分析有效策略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改革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最终都指向了学校的教育活动,而学校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
一切教育改革最终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师得以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新课程改革推进到现在,应是要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
所以,能否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能否将思想理念转化为改变课堂的行动,课堂练习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课堂练习体现科学性,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一些生活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结合当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初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社会的过度关注,使初中教育教学过程过早功利化,教育过程隐藏了许多危机,学生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初中数学作业“题海战术”现象严重。
虽然长期以来,上级领导一直倡导为学生“减负”,但老师们又怕学生做得太少,到时考试考不过别人,考不好而受上级领导的批评,所以一直以来“减负”只是口号,真正落到实处的少则又少,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不挨批评,为了对家长有所交待,很多数学教师都不得不依靠现成的试卷和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中机械重复的试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学生成了复制的容器。
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承受能力,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中难以自拔,导致学生累、家长累、老师累,可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2)、练习练习“无设计”现象突出。
练习模式单一,内容一致,无层次性,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作业,这些局限于书本,拘泥于算练的作业,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体的需要,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发展,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设计带有随意性,即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
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在新授课上,教师教得是慷慨激昂,孩子们学得饶有兴趣。
而练习课上,孩子们面对书中枯燥单一的练习题和教师毫无精彩可言的教学环节,学习效果较差,课堂有效性大打折扣。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有了新变化。
我县教研室也着重课堂的有效性研究,立了国家级教学课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堂练习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一部分。
还有我们在平时的练习的选择与设计方面还有欠缺,有很多老师对于练习题的选择设计处理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思考,缺乏对于练习选择设计处理的缜密思考,题海苦战仍是许多老师最终的选择,而这些反复的习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获得的效果确实甚微的,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练习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
比如:一个教师,如果可以通过自己命题的考卷估量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那么这就意味他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达到很高水准,设计练习时就能根据学生水准高低有不同安排,从而使练习成为学生巩固知识的载体,成为教师反馈教学的工具。
“练习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
没有练习的教学好比纸上谈兵,讲的带劲、听的有趣,用起来却茫然。
练习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的过程,不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
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对教师来说,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反馈信息,它可以使教师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或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教师通过练习、作业,达到评价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并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信息。
难怪有人说:“练习配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窗口,是学生学习情况反应的一个睛雨表,是沟通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一座桥梁。
”但长期以来,大部分数学教师仍然停留在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上,大多数是课本习题的重复。
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练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创造才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当前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导”、“学”、“展”、“练”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着力研究课堂有效性,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完善我校“四环节”教学模式中练的环节,寻求适合山区中学生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从而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等作用提供重要途径。
通过对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使数学教师明白有效练习是练习内容和练习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练习量、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的统一。
练习要打破单一,从多种角度提升学生的灵活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思维得到积极的发挥,减低学生练习时的疲态,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研究理论根据和原则:1. 课题研究理论根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课程标准》中还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涉及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的活动,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参与。
突出通过有效练习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结合,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来保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改变传统的练习观,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3)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4)《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平时教学中,练习的设计和布置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很多老师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对练习不加选择的、不加更改的,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学生属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因此加强练习改革,赋予练习新的生命,用体现出情境性、实践性、层次性、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的作业代替重复性、单一化、封闭性的数学课堂练习已在所难免。
2. 课题研究遵循以下原则。
(1)基于学生的实际,为了学生的发展。
(2)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3)可操作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成功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研究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利用问卷的方法以选择题的形式提出问题,根据我校初中学生中对数学学习的现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做数学课堂练习及做作业时的想法,了解家长对学生星期天的作业情况,以及学生能够学会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生平时在数学上的做法,进行了问卷调查,选择两个班级进行重点调查,同时又在不同的年级进行调查。
(2)行动研究法。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它贯彻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始终。
通过对我校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来设计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行动策略,并且把这种行动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证探索,不断地修改、充实、完善策略体系。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要总结优秀教师教育成功的经验,矫治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适宜的一些方面,同时加强教育管理行为的自我反省,从而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适宜性的整个运作机制。
新授课教学中的练习设计是学一个知识点紧跟着练习还是最后练习?不同时间段找那类学生回答演板才更有效?练习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步接触的知识基础上,对前几节新授课的教学查漏补缺,确定如何设计教学中的练习;对如何拓展练习,学生练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找到最佳途径;复习课教学中怎样设计练习题有效巩固知识和开放性练习的形式的呈现方式和练习的反馈与评价等等寻求方法。
(3)实验法:采用答卷的方式对后两档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测试,从而确定如何布置分层次作业。
(4)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教师教育行为反思过程的现状调查,分析优秀教师的经验,同时剖析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否与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影响学生行为的一些变化现象。
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边研究策略,边实施操作,边跟踪观察。
利用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的效果,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练习,形成从收集、加工、探究、巩固到反馈的有效练习循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中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策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五、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1、准备阶段:2009、1——2009、3课题立项,设计、修改方案,开题论证,完善方案计划。
全面分析现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实施工作。
2、现状调查阶段:2009、4——2009、6开展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练习的形式、教师教学方式调查,搜集有关学生练习方式及如何设计练习的文献资料。
认真分析、梳理出平时在练习设计中的问题。
3、初步实验阶段:2009、7——2009、10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练习方式。
熟悉教材练习、配套教辅练习,认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