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PT课内内容讲解以及作者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

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2.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3.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抒情:疑问、焦虑、失

望、期待

写景:日常细节点染思妇家庭生活与思念(赋、兴)

抒情:反问、直抒胸臆、深沉的痛苦

希求、祝福

1、由情而景,由景而情,情景交融,层层推进,由疑问始,以反诘终,首尾圆通,跌宕有致。

2、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加强抒情的容量与强度,凸显主题。

3、风格自然朴素,深婉含蓄,以山村薄暮的特定之景,烘托思妇的思念、焦虑。

特定时间——黄昏

人化的自然——“归”——等待

“日夕闺思”主题

《湘夫人》

1.屈原生平简介:

(约前340至约前278)出生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祖先屈瑕,为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于“屈”之地,后代以“屈”为氏。始祖为传说中的古帝颛顼高阳氏。“帝高阳之苗裔合,朕皇考曰伯庸。”(《离骚》)屈原家乡为湖北秭归县。贵族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教育。学识渊博,同时由于他和楚王同姓,所以培养出较浓厚的宗国感情。

屈原生活的时代在战国中期,七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当时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和

楚国,但秦国占优势,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更加强大起来,而楚国在吴起变法失败后越加腐败,所以楚国必须和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凡二十三篇:《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

2.浪漫主义基本特征

1、强调表现作家的理想和理想化的生活,赋予人物理想光辉。

2、表现手法上,饱含激情;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离奇情节,运用大胆的夸张,富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3、情感深沉,语言华丽,多用比喻排比,意象丰富。

3.楚辞的特点

①语气词语“兮”

②神话色彩

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

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③比兴和象征

4.《湘夫人》讲析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配偶神。湘君是湘水神,湘夫人是帝女,居于洞庭之山。因为湘水与洞庭湖相距甚近,所以民间传说这两个神有恋爱关系。

《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屈原根据楚国沅、湘一带的民间祭歌为素材,再加工创作而成的两篇抒情诗。

二诗的具体内容无疑是描写神灵在爱情生活中的遭遇与追求,并且通过一种祭礼仪式表现出来,然而作者却是把人间的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灵的形象上。古代的祈神赛会活动,正是人们借以交往、娱乐的好机会,更是青年男女寻求伴侣和发展爱情的大好时机。作为祭歌的“二湘”,名为娱神,实为娱人。诗中抒写男女相恋之情,主要通过一次赴约—失约的过程表现出来。

5.抒情结构

1、赴约不遇——渴盼、忧愁

“目眇眇”(辅以秋景的描写)

2、等待追忆、出现幻觉——懊恼、追悔、恍惚、欢快

“骋望”“远望”、朝驰江皋、夕济西澨、筑室兮水中

3、梦醒与思念——旷达、洒脱

捐袂遗褋摘杜若以遗远者

6.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1、现实秋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渲染气氛

2、假想景物:

“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

“糜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沮丧、懊恼

3、幻想境界,极力铺陈

——欢快、神往

《山居秋暝》

1.山水与文学史相始终。

1、《诗经》中的山水主要作比兴之用。

《楚辞》中的山水主要是神灵活动的背景,自然山水远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汉代文人诗中山水仍然作为抒情言怀的渲染和衬托。

3、作为文学题材的山水诗正式兴起于六朝的晋宋之际,脱胎于借助自然美景体悟自然之道的玄学思潮。谢灵运-鼻祖为唐代山水诗的繁盛作了准备。

4、唐代是山水诗的极盛期,也是山水诗作为诗派的形成期。

1、唐初,限于宫廷池苑。四杰将宫廷诗“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以行役写山水,对大自然雄奇秀丽之美的惊喜发现与醉心沉迷。

2、贬谪文人的吟咏山水。

张说、张九龄以一代时哲文宗身份,以“天然壮丽”的审美理想引导文风,影响盛唐诗人。

盛唐时期,山水诗是极普遍的题材,许多诗人皆有创作,“王孟诗派”则被视为山水诗派。唐代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优裕的生活条件,行成山庄别业化的生活环境。

3、隐居成为普遍的时尚,“终南捷径”、“亦官亦隐”、罢官或退休“归山买薄田”。心境幽雅从容。

4、盛唐时代精神感召下,士人形成通达的处世原则与人生观念,既充满建功立业的理

想,又保持高尚超俗的道德人格建构。将山水诗的自然与社会背景推向无限广阔,成为追求人格独立与心灵自由的重要象征。

王维(700——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玄宗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涯。先后隐居淇上、嵩山、终南山,历任右拾遗、河西节度判官等职。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此被定罪入狱,但终获赦免,官复原职,官至尚书右丞。王维晚年皈依佛教,无意仕途,常焚香独坐诵经。

王维在文学史原生态上地位高于李杜,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一代文宗”(唐代宗批示“天下文宗”)。其诗前后期明显不同,前期秀雅,为盛唐都城文化,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后期作品澄淡、幽静,为其诗创造性价值的体现。

2.王维的思想构成与后期创作

儒释道合流:

道家自然观、佛教禅宗身心分离与儒家兼济独善思想。

1、王维诗的隐逸趣味。其隐逸诗带有唐代盛世精神,通达非一味避世。

2、禅宗直觉观照、顿悟的悟道方式与王诗后期创作意境体验的思维方式相似。

3、禅境通诗境——超越时空的澄澈境界。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一种自然之美与心境之美融为一体的纯美诗境,其宁静之美与空明境界是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

结晶。

早年:豪侠进取

后期——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动静得宜,山光物态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艺术特点:

1、物境与心境的统一。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空明无

滞碍的境界,自然美与心境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纯美的诗境。

2、以动写静,使形象立体生动。

3、浅近的语言形象与深远的意境完美结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李白(701—7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