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一些探讨1

合集下载

银杏叶提取物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辅助治疗作用的探讨

银杏叶提取物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辅助治疗作用的探讨

银杏叶提取物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辅助治疗作用的探讨【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辅助临床治疗的作用。

方法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 对照组30例,两组均保持基本治疗方案不变, 治疗组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符合1992年安徽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了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淀粉样变性、肿瘤相关性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接受泼尼松、环磷酰胺及利尿消肿治疗,泼尼松为1mg/(kg•d ),晨顿服;环磷酰胺1mg+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每月1次,共1次。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杏丁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公司生产)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30d为1个疗程,观察1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的变化。

1.3 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消失,24 h 尿蛋白定量35g/L,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消失,24h尿蛋白定量0.31~2.0g,血浆白蛋白2.0g,肾功能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资料数据由SPSS12.0建立编辑与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疗效比较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

2 结果2.1 治疗前后各种指标的变化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血肌酐差异显著(☆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

血液学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等实验室检查,以监测治疗对患者血 液系统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X线、CT、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对患者器 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不良事件报告
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不良事件,以便医生及时评估和处理。
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统计
疗效。
减少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单一治疗带 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针对性。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展望
深化基础研究
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评价体系。
拓展临床应用
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推广应用于更多类型的肾脏疾病,验证其 疗效和安全性。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肾脏病学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 脏疾病的研究与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协同作用
利用中药和西药之间的协同作 用,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04 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
病例选择与分组情况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 断标准,年龄、性别、病 程等不限。
病例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 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患者。
分组情况
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中 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常规西 药治疗组。
治疗方法实施过程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周期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 证施治原则,加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探索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探索
 ̄:- t文献 J
【】 王海燕 , 1 郑洁雪 , 玉青 , . 刘 等 原发性 肾小球 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 标 准 专题 座谈会 纪要 【]中华 内科杂 志 , 9 3 3 : 3 ~1 4 J. 1 9 ,2 1 1 3 .
治疗组 给予强的 松逐渐减 量 , 来氟米特 5m / 3 后 , 为 加用 0 g d× d 改 2mg d 0 / 维持治疗 , 氯吡格雷 2m ,0 / , 5 g 2  ̄ d 强的松减 至3m / 后 维持 0g d
治疗 , 程6 月。 照组 给予强 的松逐渐减 量至小 剂量维 持 , 疗 个 对 疗月检 查尿常规 、 常规 、4 尿蛋 白定量 、 血 2h 血 清 白蛋 白、 肝功能 、 能、 肾功 电解质 、 。 血脂 统计学 方法 : 结果以均数 ± 标 准差 ( ) is 表示 , 用 冯 验 及X检 验 , <0 0 为差 异有 显著性 。 采 金 以P .5 13 疗 效判断标 准 .
药 临 物与 床
CARNDLE E圈 量 H E I A N ——盟 I0GEARMT N I CT T ■ F M —
难 治性 肾 病 综 合 征 的诊 治 探 索
付 忠强 王辉
(. 1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分局 中心 医院
黑龙江北安
1 4 9 ; 2. 05 6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四医院
12 治疗方 法 .
格雷能改善难治 眭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 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与来
氟 米特起 到协 同作用 。
综上所述, 我们的观察初步显示 , 对于难治眭肾病综合征病例可以
试行 用来 氟米特联 合氟吡 格雷联 合治疗 , 可以减 少激素剂量 、 疗程 , 短
期观察未见严重毒副作用。 当然由于观察病例数尚少, 观察时间尚短, 需进一步扩大病例进行多中心、 多系统的研究。

达格列净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

达格列净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

达格列净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达格列净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摘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是指经典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或以上,仍存在蛋白尿>3.5g/24h、伴有低蛋白血症和伴随水肿。

本文报告一例经达格列净治疗后长期稳定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关键词:达格列净;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引言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治疗难度较高的肾脏疾病。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近年来,达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通过一例患者的临床病例,探讨达格列净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病例报告患者为一名37岁的男性,因反复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就诊。

患者既往健康史无明显异常,家族史无肾脏疾病。

入院时患者血压132/82 mmHg,体重75 kg,有明显的水肿。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为6.8g/24h,总蛋白为38g/L,白蛋白为16g/L。

肾活检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增生,光镜下见系膜区呈现颗粒状沉积物。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患者被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治疗方案患者开始接受传统治疗方案,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血液滤过等方法。

然而,经过6个月以上的治疗,患者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并未明显改善。

为此,医生决定尝试达格列净治疗。

患者开始的剂量为100mg/日,分为一次口服。

治疗后两个月,患者的尿蛋白减少到2.0g/24h,总蛋白升高到45g/L,白蛋白升高到20g/L。

此后,患者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服用达格列净治疗。

随访观察在达格列净治疗之后,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该如何应对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该如何应对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该如何应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多发,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即在治疗过程中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出现抵抗或者频繁出现蛋白尿。

大概有33%-50%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会发展成难治性肾病综合症,在肾病综合症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病程迁延时间长,预后效果不良等问题,所以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积极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1.哪些因素致使肾病综合症难治?1、对于引起肾病的原发性疾病难以有效治疗,比如糖尿病肾病、淀粉样病变以及与肿瘤相关肾病等疾病会严重损害肾健康,致使肾病综合症难以有效治疗。

2、肾病病理类型与病理损伤的程度、范围:比如非常严重的膜性肾病、系膜增值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成重度以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同时出现其他并发症:比如静脉形成血栓、发生急性肾损伤、合并感染以及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时。

4、激素治疗过程中不规范:如果激素治疗用量不足、停药时速度太快、维持治疗的时间比较短等都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造成难治性肾病综合症。

5、遗传学机制: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当足细胞相关的基因和编码蛋白发生异常时,比如NPHS2发生基因突变,或者nephrin蛋白功能缺陷,以及糖皮质激素NR3C1发生基因突变等,都会引起顽固性尿蛋白,发生难治性肾病综合症。

6、影响药物吸收或代谢因素:如果病人胃肠道出现水肿时会影响激素吸收效果,患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时也会不利于激素的组织分布与吸收效果,若使用激素治疗时还合用利福平等药物也会影响激素药代动力学,致使效果不理想。

二、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治疗1、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口服治疗和冲击治疗。

如果常规性口服治疗效果不好,可采用冲击方式治疗,使用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每天500mg-1000mg,连续注射3天后再改为口服用药。

冲击治疗最大的优势可使大量激素在短时间里起到最大的抗炎、抗免疫效果,激素在血液中浓度快速下降避免发生沉积引起不良反应,但要注意一点,短时间内身体注入大量激素,会减弱机体自身抵抗力,要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

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在肾小球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引起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等。

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肾病患者也快速增加,肾脏病除了继发性肾脏病与肾上腺问题外,主要原因均由肾小球受损。

然而,现有治疗手段仍无法完全消除其病因,难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这使得肾病综合征成为长期困扰医学领域的难题。

肾综系列方是由多位中医名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经验总结,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效。

因此,本研究旨在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及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定其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三、研究内容1.纳入标准:先明确筛选研究的病例对象,肾病综合征所致进行筛选,符合以下纳入标准方可纳入研究:(1)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2)两次Urine PRO:(+)~(+++); 24小时尿蛋白量≥3.5g;(3)外周水肿、贫血等症状存在者;(4)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正常者;(5)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介绍: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病例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3,6个月时两组患者肾功指标如血清肌酐、血尿素、尿蛋白等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肾综系列方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

3.数据收集及分析: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以及采用方差分析来判定多组间比较的差异性。

四、研究预期结果1.观察两组患者自治疗前到治疗6个月期间肾功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估肾综系列方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对策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对策

04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肾功能
免疫治疗
1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伤
2
免疫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脏损伤
3
免疫吸附疗法:通过吸附剂吸附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减轻肾脏损伤
4
免疫细胞治疗:如T细胞、B细胞等,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脏损伤
01
血清白蛋白:反映肾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02
血肌酐: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3
尿素氮: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4
电解质: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5
血压: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6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7
肾脏体积: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8
Hale Waihona Puke 肾脏病理: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
09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10
手术治疗
01
肾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02
肾动脉栓塞术:适用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03
肾切除术:适用于单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减轻症状和保护对侧肾功能
04
肾活检:适用于诊断不明确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尿蛋白定量: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治疗困难,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遗传缺陷等
01
环境因素:感染、药物、毒素等
02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等
03
其他因素: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等

莱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莱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莱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莱氟米特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

治疗组接受莱氟米特治疗,对照组接受霉酚酸酯治疗。

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以及用药期间所有不良反应症状。

结果通过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分析,治疗组有效11例、显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8例、显效7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30g/l,肾功能正常;有效:尿蛋白下降≥50%以上,血清白蛋白上升或≥30g/l,肾功能无变化;无效:尿蛋白>3g/24h,或下降不到50%,血清蛋白上升>50%,肾功能明显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均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见表1。

由表1可见,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莱氟米特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霉酚酸酯,治疗组中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有改善程度也优越于对照组。

同时,临床副作用观察中治疗组出现皮疹2例,过性转氨酶升高1例,上腹部不适、恶心1例;对照组出现皮疹5例,过性转氨酶升高2例,上腹部不适、恶心1例,由此可见,莱氟米特的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霉酚酸酯。

3讨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多表现为: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微小病变型等[4]。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变常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发展为慢性肾衰,最终演变为终末期肾病,因而,成为世界医学研究攻克的难题。

依据现代药物学理论进行分析,莱氟米特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免疫抑制剂,药物进入患者机体内可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5]。

莱氟米特主要通过抑制二氢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阻断嘧啶的从头合成,以及核因子(κb)的活化,并进一步达到阻断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使t、b淋巴细胞的活化受抑制的临床目的[6]。

湿热病邪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关系探讨

湿热病邪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关系探讨
重 的主要 原 因 。 因此, 强 调 重视 R N S湿 热证 的研 究 , 气, 水 湿 内停 , 外感 湿热病邪乘 机侵 袭 , 内外 相 合
注意辨证论治 , 已在 中 医 肾病 学 界 达 成 共 识 , 并 成 而发 病 。 为 目前 中医 肾病 学术 领域 的研 究 热点 之一 。现 就二 l _ 3 内外合 邪 清 代 薛 生 白 云 : “ 太 阴 内 伤 ,湿饮 客邪再生 , 内外 相 引 , 故病湿热 , 此 皆 先 有 内 者关 系 略作 探 讨 。 以期对 R N S的 临床 辨 治 有 所 帮 停 聚 , 伤. 再感 客 邪 。 ” 即 内外 合 邪 , 新感引动伏邪之说 。 助。
1 R NS湿 热证候 的形成
R N S经 长 程 激 素及 免疫 抑 制 剂 治疗 ,抑 制 了 细胞
R N S中湿热 之 邪 的形 成 原 因极 其 复 杂 , 既 有 外 及 体 液 免 疫 , 机 体抵 抗 力 明 显 减 弱 ; 长 期 大量 应 用 感. 也 有 内生 . 还 有 内外 合 邪 以及 药 物 饮 食 不 当 等 激 素 易 助 火 劫 阴 , 伤阴耗气 。 而细 胞 毒 药 物 及 雷 公 原 因. 湿 热 之 邪羁 留而 发展 为 湿 热 证 。结 合 临床 分 藤 制 剂 耗 气 伤 正 ,容 易 招 致 反 复 感 染 :在 脾 肾 亏 析. 具 体原 因有 以下几 种 : 虚、 水 湿 不 运 的基 础 上 , 若 外感 湿热毒邪 , 即 可 形 1 . 1 外 感 外 感 风 寒 、 风热 、 湿热 之邪 , 从 卫 表 侵 成 湿热 证 。从 R N S形 成 来 看 ,由单 纯 外感 引起 者 袭, 阻遏肺气 , 肺 失宣降 , 均使 肺 不 能 通 调 水 道 , 水 少 , 而 内外 合邪 者 为 多 , 大多数 R N S复 发都 属 于此 液代谢失常。 津停为湿 , 湿 聚 为水 , 水 湿 郁 久 化 热形 型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难治因素与对策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难治因素与对策
1 合并感染 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从尿中丢失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之长期激素的治疗,极易合并感染。感染的存在又伴随着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导致激素治疗的不敏感,或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或者难以忍受激素的副作用而停药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见消除感染病灶,提高患者抵抗力是提高激素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敏感性,减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环节,首先要积极寻找感染病灶,尤其要注意象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易被忽视,易反复发作的炎症,合理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其次要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感染发作期,要“急则治其标”。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其感染的发生,常与中医学中的湿热郁毒密切相关。我们分析其机制可能是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长期应用伤脾,脾虚生湿,湿郁而化热成毒,湿毒侵淫,故使肾病综合征患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而难治。这时要选用清热利湿解毒的中药,如甘露消毒丹,五味消毒饮等加减治疗。在未感染时,要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预防感染发生。一方气固表护卫的功能,预防外感的发生。另一方面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健脾化湿的中药使脾气健运,湿浊生化无源,提高蛋白摄入,吸收,合成,使血浆蛋白的水平趋于正常,从而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 血浆蛋白低下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蛋白从尿中丢失,盲目大剂量激素应用促进蛋白分解等原因促使其血浆蛋白低下。血浆蛋白低下不仅可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且可导致低蛋白水肿;甚至可使激素在体内发挥作用依靠的蛋白载体减少而影响激素的效果。因此,纠正血浆蛋白低下亦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静脉输入的血清白蛋白,在1~2天内即经肾脏从尿中丢失殆尽,故只能维持很短的疗效。在难治性肾综治疗中,谋求提高白蛋白的水平,而长期间歇输入昂贵的白蛋白,实为不智之举。只有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有严重的全身水肿,而静脉注射速尿不能达到利尿消肿之效,方可短期应用[3]。可见,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低下的治疗不可急于求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1)增加蛋白的吸收,促进蛋白的合成。我们认为血浆蛋白应属人体的水谷精微物质之一,它主要由脾胃所化生。因此,在临床上可选用四君子汤、归脾汤等加减以开胃健脾,同时给患者配合食疗,进食甲鱼、鲫鱼、牛肉、牛奶、豆浆等易于吸收和利用的高蛋白食物,从而使患者的蛋白生化有源。(2)减少蛋白在尿中的丢失,即治疗顽固性蛋白尿。临床上除治疗诱发或加剧因素如抗感染、抗凝外,祖国医学认为脾气散精,肾藏精。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因病情长久,势必致脾肾气虚,而致脾失散精,肾失藏精,精气下泄,而见大量蛋白尿丢失。故在临床上可采用健脾补肾之法,选用补中益气汤,肾气丸等加减,补益患者脾肾之气,防止水谷精微物质的流失而治蛋白尿。另据现代研究证实:中药黄芪(30~60 g/天)煎服,具有明显促进肝合成白蛋白的作用[4]。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巯甲丙脯酸(12.5~25 mg Tid po),既可防止由于高蛋白饮食而引起的尿蛋白增多,又可促进肝脏白蛋白的合成[3]。因此,尚可配合应用以上专药,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蛋白浓度,从而改善低蛋白血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探讨
5 12 . ) (0 0 48 . (00)
近年来 IA肾病 、 I 系膜增生性肾炎 的中医药治疗报 g 非 e a 道 日趋增多 , 但提及其他病理 类型肾小球病血尿 的中医药治疗
报道则少见 , 文资料提示 , 本 除系膜增生性 肾炎外 , 特发性局灶 节段性肾炎 、 膜增 生性肾炎虽属少见。但亦可 为单 纯性血尿 的
型疗效最为 显著 (4 2 , 阴 两虚型 次之 (6 7 , 肾气 8 . %)气 6 . %) 脾
虚 型 差 (0 o ) 2 .% 。 参 考 文 献


以单纯血尿为表现 的原发性隐匿性肾炎 , 又称无 症状 肾小 1 叶任高 , . 沈清瑞 . 肾脏病诊 断与 治疗 学. 京 : 民卫生 出版 北 人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难 治性 肾病 综 合 征 的探 讨
黄 顽 强① 陈俊辉②
难治性 肾病综 合征 ( NS 是 困扰 医患 的顽症 , R ) 治疗 棘手 , 发 ;3 反复发作 : () 完全缓解后复 发 1年超过 3次或 半年 内 2次
缠绵难 愈 , 预后较差 , 单纯西 医疗法往往难 尽人 意, 因此如 何提 以上 ;4激 素治疗过程出现严重并发症而被迫停药者 。 () 高 RN S的疗效是 临 床研究 的重要 课 题之 一。1 9 9 9年 1月 ~ 2 研究 对象 本 资 料共 6 2例 , 系住 院及 门诊 随访 病 均 20 年 1 05 2月期间 , 我们应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 素( 激素 )环磷酰 例 , 、 随机分为 两组 。治疗组 3 0例 , 1 男 8例 , 1 女 2例 , 平均年 龄 胺( ) 中医辨证 三联疗法 对一组 RN 、 S患 者进行 治疗观察 。 ( 5 9 36 岁 , 3 . ±1 . ) 平均病 程 ( 1 7±1 . ) 月 ; 3. 89 个 内生肌 酐清 除 旨在探讨其疗 效及 安全性 。现 总结报 告如下。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一)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一)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一)摘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在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

对疗效显著的典型病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验案分析;体会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过强的松标准疗法(成人每天1mg/kg,连续治疗8周)无效者,或经强的松标准疗法治疗缓解,但经常复发(1年内复发3次或半年内复发超过2次以上)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所以难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感染、血液高凝状态、血浆蛋白低下等难治因素有关。

从中医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故笔者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多发病日久,迁延不愈。

久病气机阻滞而致血瘀;日久正气损耗,气虚而致血瘀;或因湿热郁久不解导致血瘀。

瘀血的形成一方面会使肾病综合征的病情更为复杂,如瘀血与水湿互结,就使得水肿的消除更为困难,另一方面可以产生一些并发证,从而使整个病情日趋严重。

此外,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及补体的漏出,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正气不足,卫外失固,极易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水湿与邪热互结而为湿热,使病势缠绵,正如有学者认为中医湿热理论在现代医学肾脏病的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肾脏病的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胆固醇、氮质滞留、尿素积聚,都与湿热病理有直接的关系1]。

由此可见,湿热也是此病难治的一大因素。

另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大量或长期运用了激素,激素类似温阳药,过用温阳药必然会耗伤津液而导致阴虚阳亢,病之后期由于阴虚日久必损气(阳)而至气阴两虚之象。

因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当审明瘀、虚、热三方面的关系,依其孰轻孰重,辨证施治。

针对“瘀”有活血利水、行气利水之法;针对“虚”有温阳利水、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健脾益气之法;针对“热”有宣肺利水、分利湿热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有哪些?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有哪些?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有哪些?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即临床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对常规用药干预不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患者病情多反复发作,近年来伴随慢性肾病的高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诊疗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是诊疗难度较高的一类以代谢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总发病率的30~50%左右。

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本文主要就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介绍与分析。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类以重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以激素耐药为主要特征的肾病综合征,本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及医学研究的重点在本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诊疗中较为棘手的疾病,常规治疗的效果难以达到予以,且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预后效果欠佳,这也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继发重度感染、血栓、急性肾衰竭等不良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对患者的家庭、生存质量、生命安全均有较大的威胁。

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多采用联合给药方案以提神药物控制的效果,现就本病的药物治疗干预进行具体分析。

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哪些?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积极改善血脂代谢、抗凝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降低尿蛋白、利尿等,因本病对常规药物治疗不敏感,因而在治疗中积极控制症状与病因的重视度较高,合并不良并发症时须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尽早给予对症处理,如合并急性肾衰竭时针对性给药改善肾功能,合并感染时积极给予敏感抗生素及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同时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须在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及病理分型,开展个体化治疗。

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有哪些?2.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等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其中环孢素A是目前诊疗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能够高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孔径及电荷选择性,从而降低尿蛋白水平。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探讨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探讨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探讨
陈美卿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04(010)010
【摘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足部分对激素敏感的肾病综合
征患者,由于合并感染,高凝血和血栓栓塞形成或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

肾实质性损害,结果转化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一方面是部分合并明显血尿或高血压或贫血及肾功能减退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他们对激素抵抗,与前者比较该类型患者从病理上多提示为重痛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和膜增殖性肾炎等。

对于前者我们只要去除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种种因素,然后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还能使不少患者肾病缓解,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而对于后者运用常规的激素诱导无效,多应使用二、三线药物或特殊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疗效。

下面就部分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行探讨。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陈美卿
【作者单位】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汕头,5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激素抵抗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J], 金淑雪
2.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结合治疗探讨 [J], 蒋文功;肖笑;郑缅华
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因素及治疗探讨 [J], 李健
4.49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 [J], 陈美卿
5.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难治因素与治疗探讨 [J], 李锋;张仲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如何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如何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如何治疗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不同病因及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等症状。

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归范治疗可以获得缓解,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难治性病情,对治疗反应较差。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如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减轻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1.什么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是指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激素依赖、激素抵抗或频繁发作的肾病综合征。

其特征为持续性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

据临床统计,约有 30%~50% 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2、是什么原因可导致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免疫因素被认为是导致该疾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若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则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和通透性增加,进而造成蛋白尿和其他症状的发生;特定的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疾病等是常见的病理类型。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糖尿病等,也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病相关。

此外,患者合并感染、血栓栓塞性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患者一次性差等亦是导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很大部分原因。

由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本身已经具有较高的风险,如果不进行规范的治疗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个体化的方案及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

常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物,但一些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需要更强效的免疫抑制剂、抗凝治疗、血液净化或肾移植等进一步的治疗手段。

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挑战在于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所谓难治性肾病综合症,其主要是指反复发作、依赖激素治疗及激素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它是临床医学中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

鉴于此,本文以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为例,通过对其利用公藤多甙及中药辨证临床治疗分析,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诊疗效果。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本文所选取的20例病例,均满足以下五点要求:①对无法坚持服用中药治疗的病患予以排除;②对存在继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予以排除;③对非中药辩证和公藤多甙治疗患者予以排除;④在经过为期8周激素治疗后,仍未能取得治疗效果;⑤满足肾病综合症诊断标注。

1.2 临床表现本文所选取的20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尿少与浮肿,其中出现纳差及乏力情况患者有14例,有胸腔积液情况的患者5例,血浆白蛋白<25g/l,且有浆膜腔积液情况的患者12例。

1.3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

24h尿蛋白定量:本组20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均大于3.5g/l,其中3.5-6g/l者16例,6-12g/l者3例,大于12g/l者1例。

血脂检查: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18例。

血浆白蛋白水平:35-40g/l者2例,30-35g/l者2例,25-30g/l 者3例,20-25g/l者6例,15-20g/l者5例,10-15g/l者1例,5-10g/l者1例。

1.4 b超检查对所选取20例患者进行肾脏b超检查后发现,存在双肾无异常回声情况的患者有3例,存在双肾皮质回声增强情况的患者有13例,无肾脏缩小患者。

1.5 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有6例,其中伴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此外,笔者还发现,在16例肾功能皆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及血磷增高情况的转折有14例。

2 治疗方法2.1 激素治疗在服用8周以后开始持续性用药减量,每周减10%,减至隔日晨服0.4mg/(kg·d),持续服用至少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SGS的临床病理联系 FSGS的临床病理联系
多数有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常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 细胞性FSGS蛋白尿尤为严重,黑人多见 细胞性FSGS蛋白尿尤为严重,黑人多见 肾间质纤维化是预后不良的病理指征 病理类型与预后关系的排序 顶部病变经典型周缘型系膜增生型细胞型和塌陷 型
膜性肾病
M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少见的类型之一 M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少见的类型之一 肾功能正常而无大量蛋白尿者,无需治疗 随访3 随访3-4个月,监测肾功能、尿蛋白及血压 NS和/或肾功能下降,可试用类固醇药物 NS和 pre40mg/m2,qodx6-12月。无效则停用随访 pre40mg/m2,qodx6-12月。无效则停用随访 和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等 成人有肾功能受损和蛋白尿,推荐使用:阿斯匹 林(325mg/d)、潘生丁(70——100mg tid) 林(325mg/d)、潘生丁(70——100mg tid) 或两者合用,疗程12个月,无效则停用。 或两者合用,疗程12个月,无效则停用。
原理: 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活性 T及B细胞增殖 B细胞抗体产生 抑制粘附分子蛋白糖基化,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抗血管炎性反应 用法:0.5~0.75 用法:0.5~0.75 BID3~6M
硫唑嘌呤(AZA) 硫唑嘌呤(AZA)
原理:AZA为 巯基嘌呤(6 SP)的咪唑衍生物, 原理:AZA为6-巯基嘌呤(6-SP)的咪唑衍生物, 嘌呤拮抗作用 抑制DNA合成、抑制T细胞增殖 抑制DNA合成、抑制T 方法:AZA长期维持治疗效果>CYC与MMF相当 方法:AZA长期维持治疗效果>CYC与MMF相当 缺点:发挥作用缓慢
难治性肾综的治疗
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细胞毒性药物 CsA的使用 CsA的使用 MMF的使用 MMF的使用 FK506的使用 FK506的使用 抗凝、抗血小板和纤溶药物 调脂药的使用
影响预后的因素
持续性血肌酐上升,Cr>4mg/dl 持续性血肌酐上升,Cr>4mg/dl 高血压、尤其是难于控制的 持续性重度血尿 大量蛋白尿 年龄>45岁,病程长>6个月 年龄>45岁,病程长>6个月 尿FDP持续阳性 FDP持续阳性
微小病变肾病治疗的建议方案
首始治疗为60mg/m2(最大可达80mg/d)x4首始治疗为60mg/m2(最大可达80mg/d)x48w然后40mg/m2x4-6w 8w然后40mg/m2x4复发病人60mg/m2(最大可达80mg/d),直 复发病人60mg/m2(最大可达80mg/d),直 至尿蛋白转阴,然后再用40mg/m2x1月 至尿蛋白转阴,然后再用40mg/m2x1月 常复发的病人在使用激素的基础上使用免疫抑制 剂;小剂量激素可减少NS复发 剂;小剂量激素可减少NS复发 激素抵抗病人CsA可能有效,并回复Pre的反应性 激素抵抗病人CsA可能有效,并回复Pre的反应性
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衰竭
多见于成人MCD或轻度MesPGN 多见于成人MCD或轻度MesPGN 年龄大、NS重、血压高者易发生 年龄大、NS重、血压高者易发生 发生率约4.1% MCD占25%, MesPGN占9%。 发生率约4.1% MCD占25%, MesPGN占9%。
肾病综合征并ARF的发生机制 肾病综合征并ARF的发生机制
影响膜性肾病的因素
遗传因素 年龄 肾组织学改变 蛋白尿 肾功能 高血压 持续性大量蛋白尿 是影响MGN病人预后最重要因素 是影响MGN病人预后最重要因素
MGN进展危险的评价指标 MGN进展危险的评价指标
轻度进展危险
尿检异常 肾功能正常 尿蛋白<4g/d 尿蛋白<4g/d
重度进展危险
肾功能正常 持续性蛋白尿4 持续性蛋白尿4-8g/d
重症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全身性水肿 Ccr<50ml/min/1.73m2 尿蛋白>5g/24h 尿蛋白>5g/24h 血清蛋白<20g/L 血清蛋白<20g/L 高脂血症(正常值的2 高脂血症(正常值的2倍以上) 其他:如高血压、左心衰等
重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微小病变肾病 部分病人可出现自发缓解 2/3承认MCD激素治疗可完全缓解 2/3承认MCD激素治疗可完全缓解 反复发作者可应用CTX2mg/kg.d 反复发作者可应用CTX2mg/kg.d 或CsA3-5mg/kg.d CsA3-
咪唑立宾(MIZ) 咪唑立宾(MIZ)
原理:竞争性抑制肌苷酸至鸟苷酸合成途径而抑 制DNA合成 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DNA合成 抑制T 临床研究报告较少且集中于日本 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合并NS的肝炎患者 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合并NS的肝炎患者 超过12个月的脉冲式MIZ( 超过12个月的脉冲式MIZ(610mg/kg/d,twice/week) 10mg/kg/d,twice/week)+pred
利尿剂引起的肾损害
血液动力学异常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堵塞(结石或结晶) 低钾性肾病
抗凝、抗血小板和纤溶药物 调脂药的使用
谢谢
频繁复发 CTX+激素x8w CTX+激素x8w 或长期隔日治疗
激素依赖 CTX2mg/kg/dx8w 或CsA3-5mg/kg.dx6-12m CsA3-5mg/kg.dx6-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无症状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各占50%,常伴有高 无症状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各占50%,常伴有高 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1/3病人,伴有镜下血尿 1/3病人,伴有镜下血尿 治疗后完全缓解者病情稳定 未缓解病人,肾功能常下降30-63%发展至肾功 未缓解病人,肾功能常下降30-63%发展至肾功 能衰竭 治疗无效病人与未经治疗病人结局相似 未治疗非肾病型患者预后较肾病型患者好 不利预后指标与其他肾小球疾病相似
难治性原发性NS定义 难治性原发性NS定义
激素依赖:应用皮质激素有效,但撤药过程中复 发2次或以上。 激素抵抗:应用强的松或相当于强的松 1mg/kg/d以上12周以上无效。 1mg/kg/d以上12周以上无效。
难治性肾综的原因Βιβλιοθήκη 感染 高凝状态 严重低蛋白血症 肾脏病理类型的转变 病人未遵从医嘱 用药不正规 其他 如高脂血症等
FSGS一些治疗原则 FSGS一些治疗原则
病人一般应用强的松0.5病人一般应用强的松0.5-2mg/kg/d 大剂量(>60mg/d) 大剂量(>60mg/d)3月以上,剂量可逐渐减至 0.5mg/kg/d 治疗6 治疗6月以上才可判断是否激素抵抗 CsA浓度150-300mg/ml可有效,停药后复发要 CsA浓度150-300mg/ml可有效,停药后复发要 保持缓解需长期治疗 细胞毒性药物(CTX,苯丁酸氯芥,硫唑嘌呤) 细胞毒性药物(CTX,苯丁酸氯芥,硫唑嘌呤) 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可用于肾移植病人复发
来氟米特(LEF) 来氟米特(LEF)
原理: 可逆性抑制二氢乳酸脱氢酶(嘧啶合成限速酶) 抑制DNA合成 抑制DNA合成 抑制T 抑制T及B细胞增殖 抑制络氨酸激酶,阻断循环抗宿主IgG的产生 抑制络氨酸激酶,阻断循环抗宿主IgG的产生 阻断多种炎症介质引起的NF-KB活化 阻断多种炎症介质引起的NF-KB活化 20~30MG/d
10-20%的病人出现重症NS 10-20%的病人出现重症NS
膜性肾病的一般情况
是成人NS的常见病因 是成人NS的常见病因 1/3的患者将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 1/3的患者将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 大剂量激素既不能使肾综持久缓解也不能保护肾 功能,因而不能单独使用 CTX和苯丁酸氮芥治疗膜性肾病均有效 CTX和苯丁酸氮芥治疗膜性肾病均有效 高危进展患者或烷化剂无效可用环孢素 10年存活率可达83% 10年存活率可达83%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5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达5-16%
中度进展危险
单用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激素+ 激素+细胞毒药物有效 环孢素有效
高度进展危险的病人(10%~15%) 高度进展危险的病人(10%~15%)
尿蛋白 单用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 环孢素A 环孢素A有效 激素+ 激素+细胞毒药物有效
膜增生性肾炎
是最少见的肾综类型,预后较差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处理原则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 一些探讨
韩学忠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定义
微小病变既系膜增生性肾炎中激素依赖或抵抗型; 膜性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及膜增生性肾炎 中激素抵抗型。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定义
激素治疗8 激素治疗8周无效 8周治疗有效,停药复发,再治无效 6月内复发>2次,12月内>3次 月内复发>2次,12月内>3次 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
单克隆抗体一新疗法
抗CD-20单抗→(Rituximab,RTX); CD-20单抗→ Rituximab,RTX) Direct anti-CD20 B细胞清除, antiB细胞清除, 改善蛋白尿和肾功能水平
重度水肿病人的处理
限制饮食中谁拿的摄入 轻度水肿可口服利尿剂 胃肠道水肿可静脉给药 重度水肿可扩容加持续滴呋塞米 利尿剂抵抗可考虑单超
Pre60mg/m2(最大80mg)x4Pre60mg/m2(最大80mg)x4-8w
有效
无效(儿童:肾活检)
Pre40mg/m2qodx4Pre40mg/m2qodx4-6w 不复发 复发
MCD 激素抵抗
其他病理类型
CTX或CsA、pre每日或隔日 CTX或CsA、pre每日或隔日 治愈 pre60mg/m2(最大80mg)x4pre60mg/m2(最大80mg)x4-6w 无蛋白尿时,改为40mg/m2x4w 无蛋白尿时,改为40mg/m2x4w
约20%的FSGS可经激素治疗后缓解 20%的FSGS可经激素治疗后缓解 激素无效者应用CTX或氦芥可上升20% 激素无效者应用CTX或氦芥可上升20% 2/3的病人可用CsA蛋白尿减少但是肾功能可出现 2/3的病人可用CsA蛋白尿减少但是肾功能可出现 进行性损害 CTX2.5mg/kg/dx8w的治疗与 CTX2.5mg/kg/dx8w的治疗与 CsA5mg/kg/dx6m相似,前者肾功能稳定 CsA5mg/kg/dx6m相似,前者肾功能稳定 ACEI目前有一定的依据 ACEI目前有一定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