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签十三、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jsp

合集下载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目录[隐藏]
1.明十三陵简介
2.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3.陵区特色
4.神路
5.长陵
6.定陵
7.昭陵
8.永陵
9.献陵
10.庆陵
11.茂陵
12.康陵
13.景
14.泰陵
15.德陵
16.裕陵
17.思陵
18.旅游提示票价
交通
自驾车线路
[编辑本段]1.明十三陵简介
[编辑本段]4.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 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 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 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 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 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 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 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明十三陵题一

明十三陵题一

明十三陵题一: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两位老师好,今天我将带领两位老师来参观一个陵墓群,它可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较多的帝王陵墓群。

两位老师一看就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想必您已经猜到了,要给您介绍的是——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顾名思义,里面埋葬有十三位皇帝,除此之外呢,其陵域面积约80平方千米,里面还埋葬有皇后23人,皇贵妃1人和一座太监墓等等。

听到这儿两位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十三陵看一看了吧,那么就跟我来吧。

好的,两位老师,现在我们就在去往十三陵的路上,这里先给您说说有关十三陵的明朝那些事儿吧。

说到十三陵,不得不提到明成祖朱棣。

在明永乐五年的时候,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虑,命人在北京卜选陵址,2年后,终于选中了北京昌平这一块风水宝地。

它距离市区50公里,非常符合“风水理论”中的“山川大聚”之势,朱棣看后十分满意,将此山改名为天寿山,并开始兴建陵墓。

一直到朱棣死后三年,第一座陵墓长陵才大体完成,历时18年之久。

当然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规模宏大,保存如此完好的十三陵,除了明朝统治者的努力,还得益于清朝统治者对十三陵的保护。

清朝入关后,不惜工本修葺明十三陵,并且设置了守陵太监和陵户。

康熙曾拟旨寻找明朝皇室的后裔,承祀明皇陵的香火,到雍正年间,找到了朱元璋第三子代简王后裔,让其世代负责明陵的管理。

乾隆更是赐其后代为一等延,世袭。

到了民国年间,取消了其爵位,分位明陵保管委员之职,但其有监守自盗的嫌疑,后来民国政府撤销了世代守陵人的职务,从此明陵的香火就断绝了。

说十三陵,到十三陵。

两位老师请看窗外,车子正行进在神道上,刚刚经过的这个五间六柱十一楼的牌坊,是十三陵的标志性建筑,您可能会纳闷,这个牌坊看上去只是木质的,怎么可以经过几百年屹立不倒,其实它是我国现存营造时间较早,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的石牌坊。

两位老师再往前看,有一个红色的门,它的名字也就叫做大红门。

门前左右立下马碑二方,正反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个字。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明显陵明显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

显陵的墓主朱祐杬生前为兴献王,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

他出生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为兴王,弘治七年(1494年)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正德十四年(1519年)薨逝。

时明武宗朱厚照赐谥为“献”,在松林山择地,按亲王规制营建茔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崩殂,据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年号为嘉靖。

后朱厚熜为自立体系,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 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戎边、革职等官员达115余人,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大礼仪”之争。

此后,嘉靖皇帝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明孝陵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

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

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

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

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明十三陵 定陵 神道

明十三陵 定陵 神道

明十三陵定陵神道
明十三陵的定陵神道,是一条连接定陵陵园和主神道的道路,也是定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陵神道总长约 730 米,宽约 9 米,神道的两侧分布着许多精美的石雕,包括狮子、麒麟、骆驼、大象等,这些石雕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极具艺术价值。

沿着神道前行,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神功圣德碑亭,碑亭内立有一座巨大的神功圣德碑,碑上刻有明朝皇帝朱棣的丰功伟绩。

继续向前,就可以看到定陵的陵门和棂星门,陵门和棂星门都是红色的木结构建筑,门楼上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瓦和雕刻。

进入棂星门后,就可以看到定陵的主体建筑——地宫,地宫是定陵的核心部分,里面安葬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和他的皇后。

地宫的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内部装饰精美,展示了明朝时期高超的建筑工艺和艺术水平。

总的来说,明十三陵定陵神道是一处非常值得游览的景点,它不仅展示了明朝时期的皇家建筑和雕刻艺术,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和礼仪制度。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

明长陵神道介绍

明长陵神道介绍

明长陵神道介绍
01明十三陵神道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5A级景区。

目前,已开放景点有除了长陵、定陵、昭陵,还有就是神道。

神道是长陵的附属建筑群,是为长陵而建,但其他各陵的神道也以此为主干,分支而建,所以又名十三陵神道或总神道。

神道总长约7.3公里。

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孔桥、大宫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02明十三陵神道——石雕艺术的宝库
十三陵的每座帝陵是由神道和陵寝两大部分组成。

神道是整个陵寝的前导部分。

神道的风水布局:神道是蜿蜒曲折的,即十三陵神道在石像生处拐了一个弯。

古代,神道应该位于案山与陵墓之间,以达到远朝近案的风水效果。

神道的弯曲,除了挡一挡直冲之气,也更符合中国审美的观念。

石雕的艺术宝库:
石牌坊,用于彰显帝王功德。

石牌坊全部用汉白玉雕砌。

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云龙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斑驳的痕迹告诉我们它曾经是彩色的。

石牌坊建于1540年,共有5门6柱11楼,宽约29米,高14米,是目前我国营建时间最早、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楼。

恢宏的结构,精美的雕刻,无不反映了当时石雕艺术水平,成为石头文化的千古绝唱,也被清代帝陵所效仿。

明十三陵景点讲解题一: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

明十三陵景点讲解题一: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

(历史沿革)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下,因明代迁都北京后,有十三位皇帝埋葬于此,故称十三陵。

自明永乐七年(1409)开始建长陵,到清朝顺治初年建思陵,在方圆8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此外还有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丛葬宫女等。

营建时间前后达200余年,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较多的墓葬群。

明成祖朱棣选定在北京营造皇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政治方面。

北京是朱棣经营多年的根据地,所以自从他登基起,就计划者迁都北京,故而皇陵随之建在北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其次,战略方面。

明朝初年,蒙古等的残余势力逃到漠北,成为明朝北方的一个长期威胁。

若身处南京,未免有些鞭长莫及,难以达到控制北方局势的目的。

所以,朱棣迁都北京的同时在北京卜选陵址,是极具战略意图的举措,这对明朝疆域的巩固也的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棣的决策影响可谓深远。

永乐五年(公元l07年),永乐皇帝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工部及术士风水先生等人前往北京一带开始选择“万年吉壤”。

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营等处,朱棣都不满意。

后来在江西术士廖均卿的推荐下,选中了昌平这块风水吉壤。

整个陵区东,西,北三面群山如拱似屏,南面龙山,虎山分列左右,构成天然门户。

陵区大宫门正好建在两山之间,门里是一片开阔的盆地。

整个陵区以长陵位关键,以大宫门一一长陵一线为中轴线。

北面以天寿山为镇山,东面有蟒山,西面有虎峪,正和风水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再加陵区内温榆河从西北蜿蜒流向东南,形成陵区的抱水,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自永乐七年(公元l409年)正式在此建长陵,到1644年明王朝灭亡,明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了二百多年,从没间断。

十三陵以时间先后,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除以上十三位皇帝外,陵内还葬有皇后23人,皇贵妃1人,及殉葬宫人数十人。

概况神道

概况神道

明十三陵概况神道明十三陵位于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山麓,因明代迁都北京后游十三位皇帝埋葬在这里而得名。

自明永乐七年开始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建思陵,营建时间前后达200余年,这里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

明成祖在北京建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政治上,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他自登基之初便计划迁都北京,皇陵随之建在北京,顺理成章。

其次是战略上的考虑:①明朝初年,蒙古的残余势力成为明朝北方的威胁,在南京难以控制北方的局势。

②这一举措对巩固明朝疆域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棣定陵于北京的目的就是“示子孙不拔之计也”。

永乐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为表明自己迁都北京的决心,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最终选中今昌平区的康家庄楼子营。

这一带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植被茂盛,土深地厚。

北面的“龙脉”太行山奔腾而来,如拱似屏,山前一马平川,明堂开阔,蟒山绕其左,虎峪居其右,外围层峦叠嶂,群山罗列回护如万骑簇拥,千官侍从。

是只配帝王享用的形胜宝地。

朱棣亲临阅视后十分满意,封这座山为“天寿山”,择吉动工兴建。

永乐十一年,玄宫建成,皇后徐氏入葬,并命名为长陵!正统初年,建成神道。

嘉靖年间又建成大石牌坊和长陵内龙趺碑亭。

长陵最后建成历时130余年!十三位明代皇帝的陵墓以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间。

以时间先后,依次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昭、定、庆、德、思。

今天的十三陵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开放的景点有神路、长陵、昭陵、定陵,其中定陵地宫已经发掘。

2003年7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

<世界遗产名录>的评价是: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了500余年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十三陵的特点是之一是整体性强,一条总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组石像生把整个陵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一、明十三陵概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山麓,因明代迁都北京后,有十三位皇帝埋葬于此,故称十三陵。

自明永乐七年(1409)开始建长陵,到清朝顺治初年建思陵,营建时间前后达200余年,总面积124余平方千米,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1961年十三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

(一)历史沿革明永乐五年(1407)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

最初他们看中了京西的“燕家台”,此地不但地形地貌符合王霸之业的要求,而且也有历史遗迹和传说,朱棣曾被封为“燕王”,再用“燕家台”座坟墓岂不更好?但这“燕家”和“晏驾”是谐音,皇帝死了叫“晏驾”,不能用专咒皇帝死的地方做陵地,这不吉利。

后经一番对圣意的揣摩,认为巴陵址选在燕京周围,是符合朱棣的心思的,于是便在口外的屠家营看中了一块山清水秀,王气氤氲的地方,这里地形地貌虽好,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杀,因避讳而弃之重选。

第三个地方他们看中了昌平西南羊山脚下的“狼儿峪”,后又因“与狼为邻”,弃之。

第四次选中谭拓寺,这里风景虽好,但是地处山涧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还是不能当选。

足足跑了3年多的时间,至永乐七年(1409),他们来到昌平北20多里的地方,周遭看了几遍,这个地方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小盆地又有无限发展的前途,山水明秀,景色宜人, 廖均卿一下看中了,认为这里是上好的“吉壤”、“风水胜境”,这个地方当时叫黄土山。

二人把选好的地址驰报南京后,朱棣亲自北上察看。

他见这里山间地面广大,群山若封似闭,中间水土身后。

山势如屏,易守难攻,如若驻军把守,即可守卫陵寝,又便于保京师。

再加上术士们从“风水”的角度对此处倍加推崇,正所谓风水理论中的“山川大聚”之势,真正是只配帝王享用的形胜宝地,于是朱棣十分满意,便降旨圈地80里作为陵区禁地,开始动工修建长陵,并将原来的黄土山(又名康家庄)改名为天寿山,择吉动工修建。

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神路及长陵

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神路及长陵

明朝一共十六个皇帝,为什么是十三 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 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 (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 文帝不知所终。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 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 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 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 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 郊玉泉山。
祾恩殿
明长陵是十三陵中的首陵,规模最大,保 存最完整。特别是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 祾恩殿,在十三陵中仅存此一座。
长陵祾恩殿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所建,下面台基由三层汉白玉石
雕成,高3.13米,占地面积达4400多平方米。台基周围绕以三层荷叶净瓶纹饰的栏板和雕有云龙
翔凤的望柱。台基前后设踏垛三道,古称"三出陛",即古代宫殿前的石阶。中间御路石雕,下层 是海水江崖,云腾浪涌,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龙在云海中上下翻腾,追逐火 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上得丹陛,前面是一块平坦的月台,衬得大殿更加雄伟。
明清皇家陵寝
明十三陵
整个十三陵区域极大
是哪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 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 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 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 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 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 陵。 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十三陵的风水
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 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 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后来他在 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黄土山,山前 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 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 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十三陵之长陵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中文名称:明十三陵 外文名称:MingDynastyTombs别名: 十三陵所属地区: 北京市昌平 地理位置:40°18′12″N116°13′55″E 类型:文化遗产概况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明长陵(明成祖)、明献陵(明仁宗)、明景陵(明宣宗)、明裕陵(明英宗)、明茂陵(明宪宗)、明泰陵(明孝宗)、明康陵(明武宗)、明永陵(明世宗)、明昭陵(明穆宗)、明定陵(明神宗)、明庆陵(明光宗)、明德陵(明熹宗)、明思陵(明毅宗),故称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

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

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

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

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

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

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

导游词:明十三陵英文(仅供参考)题一: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历史沿革;今日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石像生;棂星门)The ming tombs are located in changping district, about 50 kilometers northwest of Beijing. It covers an area of 8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13 ming emperors, 23 empresses, many imperial concubines buried here.The ming dynasty reigned from 1368 to 1644, lasting 276 years. There were altogether 16 emperors who ruled in the ming dynasty. But only 13 of them were buried here.The first emperor built the tomb here was emperor zhudi. Having been a frontier commander in Beijing for many years, emperor zhudi realized that a peaceful northern frontier was very important to the ming court and Beijing was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for the whole country. Emperor zhudi decided to move the capital from Nanjing to Beijing. Another reason for emperor zhudi to move the capital was that the dethroned emperor jianwen was nowhere to be found, and the former officials in nanjing refused to accept zhudi as the third empeor. That threatened his power, so he decided to move the capital to Beijing.Upon the deci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erial palace started in 1406, but unfortunately in 1407 empress xu died. In order to show his determination on moving the capital from nanjing to Beijing, emperor zhudi decided to bury her in Beijing instead of nanjing.First, He sent an official and a fengshui master to Beijing to find the best place for building the imperial tombs. Based on fengshui and after serious consideration, the present site was finally chosen to be the best place, because this area was located in a basin encircled by mountains.Rolling hills formed a natural protection screen to the north. Dragon hill, and tiger hill, stood just like two generals guarding the gateway for the tomb area on both sides. So, this area was screened by mountains on three sides.Emperor zhudi was satisfied with this place and ordered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tomb. Upon the decision, in 1409,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tomb changling started. The whole construction took 18 years and was completed in 1427. But the underground tomb was completed in 1413, and then empress xu was moved from nanjing and buried here first.A sacred way is always found in an imperial cemetery. The sacred way of the ming tombs is7.3 kilometers long from the marble archway to the gate of changling.The main structures along the sacred way are: the marble archway, the great palace gate, the tablet tower, the stone statues and lingxing gate.The stone archway is made of white marble for promoting the virtuous deeds of the feudal rulers.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marble archway is a symbol of the tomb area. It has 5 arches supported by 6 marble pillars with beautiful relief carvings.The great palace gate i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tomb area. The gate has three passageways: the central passageway was for the deceased emperor’s coffin only, the living emperor used the left gate, the ministers and the imperial family members used the right side when they came to pay respects to their ancestors.According to the statute of the ming dynasty, Nobody could enter the gate on horseback. There were two stone tablets, placed on each side of the gate, inscribed with the words: officials and others should dismount from their horsebacks. So it was called “dismount stele”, The tablet tower is about 600 meters north of the great palace gate. Inside the tower there is abig stone tablet on the back of a big stone tortoise. The big stone tablet is inscribed with the words: the tablet of divine merits and sagely virtue of changling of the great ming. An inscription of3000chinese characters is carved on the front side. It records the life story of emperor zhudi .The inscription of 30-line lament over the ming tombs on the back side was written by qing emperor qianlong.The stone statues along the sacred way are altogether 36, with 24 stone animals and 12 stone human figures. There are 6 kinds of animals, 4 in each group. The first group of animal is lion in the front, followed by xiezhi, camel, elephant, qilin and horse. They are in pairs; one pair is standing and the other pair is kneeling down. The stone human figures are: 4 military officers, 4 civil officials and 4 meritorious officials. The stone statues were put here served as ceremonial guards.Lingxing gate is also known as dragon and phoenix gate, it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road of the stone statues. The gate here represents the heavenly gate, it means by going through this gate he would be able to ascend to heaven. The 13 tombs are behind this gate.。

明十三陵的神路

明十三陵的神路

明十三陵的神路神路,又名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

明十三陵总共开放了四个景点,除三座陵墓外,就是这条800米长的神道了。

神道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孔桥、大宫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神路石牌坊神道上的第一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和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楼。

建于1540年,是朱厚熜为旌表其祖先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功德牌楼。

牌坊主体由白石和青石雕琢组装而成,阔28.86米。

五门六柱十一楼。

此坊体量宏伟,比例谐调,制作精美,通透空灵,是我国现存石牌坊中少有的上乘之作。

大宫门大宫门墙体为红色,设置了三个门洞。

中门是已故皇帝、皇后棺椁和神主、神牌、祭品、仪仗通行之门;左门(东门)是皇帝谒陵通行之门;右门(西门)是谒陵官员谒陵进入陵区所经之门。

华表立于神功圣德碑亭四角,白石雕刻而成,高10.81米,对称而设。

四座华表形制和纹饰相同。

在顶部蹲立着一只昂首长嘶的神兽——蹲龙。

这四座既是墓前的标志,又是碑亭的石雕装饰物,使周围的环境更显庄严神圣。

石像生800余米的神道,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

这些石兽、石人在古代称作石仪卫,明朝以后称“石像生”。

在陵园的神道两侧树起石人和石兽,展示出帝王驾前的威仪,取“形状如生”之义。

狮子、骆驼、象、马四种动物,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

它们或生性凶猛,或性情温顺,或象征吉祥,或伴人左右。

而獬豸、麒麟则是传说中的神兽。

石兽之后为石人——将军、文臣和功臣。

石人,又称“翁仲”。

相传,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

他身高力大,驻守边疆。

因其防范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纪念他,就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为他铸了铜像。

后来,人们就把守护庙宇、陵墓的石像、铜像统称为“翁仲”。

十三陵神道上这六组石人,雕刻精细,神态逼真。

将军头戴凤翅盔,身着铠甲,威风凛凛,一派虎威;文臣和功臣身着朝服,头戴七梁冠,手持朝笏,神态肃穆。

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因埋藏了明代13位皇帝而得名,随葬的还有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以及从葬宫女等;1992年,明十三陵被专家评定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作为南京明孝陵的补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都知道明代有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13位葬在这里,那么其他三位是谁,葬于何处呢;我们知道抗曹,、,死后自,;明正统,率50,;景泰元年1450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将英宗送回,景泰帝就将他软禁在南宫今南池子一带;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十七日深夜,朝臣徐有贞、石享等人带一千名军士从南宫救出英宗,直奔大内,英宗一行来到东华门,以太上皇身份大声喝退门卫;最后闯进奉天殿今太和殿,宣布重新登基,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将朱祁钰降为郕王,不久朱祁钰死于西宫,以亲王礼制葬于金山;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为朱祁钰平反,复称景泰帝,并以皇陵规格改、扩建了金山陵;说起这个明英宗朱祁镇,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宦官制度;起源、宦官来源、宦官弄权和王振其人明十三陵建造还要从明永乐皇帝登基说起,燕王朱棣夺取了王位后,在南京称帝,为政权的巩固一心想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为了表示其迁都北京的决心,下令在北京郊区选址建陵帝陵通常选在京城附近;最终选定昌平的天寿山作为“寿宫吉壤”,永乐七年1409年正式在此建长陵,到永乐十四年1416年三月,明,猪进,也不能用;,龙要真;察砂,,天寿山是太,但气遇风则散,镇山,东有蟒山,西有虎峪,正合风水的左青龙、右白虎之说,南面有龙、虎二山做为案山,温榆河二水从正北流向东南,斜贯“明堂”群山中的盆地,合乎抱水之说,所以这里确实是风水宝地;十三陵陵区占地40平方公里,陵区内苍松翠柏,建筑红墙黄瓦,既庄严肃穆,又金碧辉煌;但后来地面上的建筑曾几次遭到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清军入关;明末清太祖崛起于东北,有人说清兵的强盛和他们的祖坟风水有关,他们祖坟在房山,如果捣毁,清兵则灭;所以明天启年间就派人毁了房山金陵,并建关帝庙镇之;所以清兵入关后就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到了乾隆年间,为了笼络汉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下令修缮了明陵;民国时期,当地豪绅争夺产权,明陵又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又对明十三陵进行了开发和保护;十三陵的陵号按所葬皇帝在位的历史顺序分别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十三陵;这13座陵墓,现仅有长陵、定陵向游客开放,其中定陵地,是陵区;碑,碑背面石雕群,,两卧两立;人有文臣、武臣、勋臣各4人;这些体现了帝王生前的威仪和死后的尊严;石像生北端有一座门叫棂星门,俗称龙凤门,三门六扉,门额是端各饰有火焰宝珠,俗称“火焰牌坊”;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第一陵,占地10公顷,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他以“靖难”之名,大军南下进入南京,于建文四年1402年夺得皇位,当年六月在南京奉天殿登基,年号为“永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亲征漠北,病逝在榆木川;同年十二月葬入长陵,谥号“文”,庙号“成祖”;朱棣在明代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作燕王时,多次亲帅出征,为平定北方立下战功;称帝后,仍征战南北,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并作出了迁都北京的重大决策;他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出好关系,,,成大殿仿明代皇宫金銮殿而建,宽9间,深5间,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上面是黄色琉璃瓦;此殿的大小构件,用材均为名贵金丝楠木;殿内有60根楠木支撑,中间最粗的4根直径在1米以上;祾恩门和祾恩殿是我国最好的楠木殿;殿后是明楼,明楼是每座陵墓的标志,也是每座陵墓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楼顶为重檐歇山顶,明楼两侧是宝城,宝城圆丘为宝顶,下面即是地宫,长陵地宫没有挖掘;现在我们前往定陵进行参观;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万历帝朱翊钧及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朱翊钧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48年,但其贪婪怠惰、视酒如命;他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当年9岁;即位初,在首辅大臣张居正的辅佐下,各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1582年,张居正病故,亲政不久的万历帝便利用祭陵的机会为自己选定陵位;他花费白银800万两,历时6年,修建了工程质量极佳的定陵;竣工后,他还亲往查验,觉得十分满意,;,国运日衰,,天启年间光宗朱常洛,孝端皇后一起下葬;,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因其好负重,故用其驮石碑;定陵出土文物陈列室内详细提供了墓主及其陵墓发掘过程的介绍,南北两个展室内陈列了出土的随葬品;明楼是陵墓的标志;此明楼为石结构建筑,彩漆雕饰;明楼是定陵地面上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在明楼的黄色琉璃瓦顶上,有一块高大的石榜,刻有陵号“定陵”二字;明楼内碑额上有“大明”二字,碑身刻有“神宗显皇帝之陵”,“神宗”是庙号,“显”是皇帝的谥号;定陵是十三陵中惟一挖掘了地宫的陵墓;1956年5月正式开始动工,1958年结束;工作人员最先发现定陵宝城西南侧墙上露出了一条券门,于是在正对券门的位置开了第一条探沟,大家看这里就是第一条探沟所在处,在探沟底部发现用城砖砌成的隧道;3个月后,沿隧道的方向在明楼西面开第二条探沟,大家看就是这个方向;在此挖掘中,碰到了刻有“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文字的石碑,从而为打开地宫指明了方向;沿着石碑指明的方向,又开了第三条探沟,就在明楼后正对着墓门的方向,找到了石隧道,石门;;下厚上薄,周,明楼与宝城相连;成,,;后殿是最大的殿堂,地面铺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前、中、左、右殿地面铺的是“金砖”,“金砖”又称澄浆砖,此砖铺在地上,光润耐磨,越擦越亮;在定陵地宫中,前殿没有任务陈设;中殿陈设有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皇后的汉白玉神座,神座前有黄色琉琉五供和青花云龙大瓷缸;后殿白石镶边的棺床上有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棺椁,还有装有随葬品的红漆大木箱26个;左右配殿没有任何设施,有人推测原是放两位皇后棺椁的,但万历皇帝和孝端皇后死后一个月,光宗朱常洛也辞世,两位皇帝及一位皇后下葬,另还有一位皇太后要迁葬,这些工作都落在明熹宗朱由校身上,准备工作十分仓促,下葬当天三个棺椁一同下葬,当时正值雨季,皇后配殿的墓道可能不便打开,所以三个棺椁都从正门进入地宫,由于配殿甬道太窄,皇后的棺椁进不去,只好和皇帝棺椁一并放入后殿;汉白玉神座形状象皇帝、皇后生前的御座;万历皇帝的上面雕有龙头,象征皇帝;两位皇后的上面雕有凤头,象征皇后;三个神座原来是“品”字形摆放,后为便于参观,摆成“三”字形;;,名为“长明灯”;,,内填黄土,,右边一个是可以沟通阴阳,;,到。

明十三陵历史介绍

明十三陵历史介绍

明十三陵历史简介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西北约44公里处昌平区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

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陵内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

十三陵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

因此,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显示了帝王的尊宠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就已出现。

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相对集中又各自独立的皇家陵园群落。

而明十三陵的特点在于它第一次体现了中国皇家陵寝建筑群的整体性。

每一位皇帝的陵墓虽有各自的享殿、明楼、宝城,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成为一条贯穿各陵的“总神道”。

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区的建筑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整体。

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具有青山环抱、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

这一陵址位置的经营方式与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观显得更为赏心悦目,更能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严和恢宏的气势。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评价说:“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陵的楠木殿其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北京导游考试口试标准导游词之十三——明十三陵题签一:概况及神道

北京导游考试口试标准导游词之十三——明十三陵题签一:概况及神道

北京导游考试口试标准导游词之十三——明十三陵题签一:概况及神道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天寿山脚下,因明代迁都北京后,有13个皇帝埋葬在此,所以叫明十三陵。

自永乐七年(1409)开始修建长陵,到清朝顺治初年建思陵,营建时间前后长达200年之久。

明十三陵体系完成、规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较多帝王陵墓群。

2003年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这里只有十三个陵墓呢?那是因为明朝有三个皇帝没有埋在这里,一个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是明朝的第二皇帝朱允炆;还有一个是明朝的第七个皇帝——景泰皇帝朱祁钰。

明朝第一个在北京修建陵寝的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乐五年(1407)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大臣和风水术士(礼部尚书赵羾(hóng)和江西术士廖钧卿)在北京一带选址建陵。

最后选中今天昌平区康家庄楼子营一带。

朱棣亲自现场考察后,非常满意,封这里的山叫“天寿山”,选择“黄道吉日”开始动工修建陵寝。

从永乐七年到宣德二年(1409-1427),历时18年之久,陵寝才大功告成。

徐皇后先入葬,然后是明成祖朱棣本人。

朱棣生前把自己的陵墓命名为“长陵”。

长陵的后续装修工程并没有结束。

明朝嘉靖年间,朱厚熜下旨修建了长陵的神道。

大石牌楼等建筑。

如此算来长陵最后建成历时130余年。

这条长陵的神道,也随着明朝后续几位皇帝的陵寝依次完工,成为了明十三陵的主神道。

当年朱棣为什么要在北京修建陵寝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政治原因,一个是军事原因。

政治方面是因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在南京登基后,曾多次派人寻找朱允炆,可一直杳无音信。

再加上后来他又发动“壬午殉难”,大肆屠杀朱允炆的朝臣。

朱棣在南京当皇帝,心里不安,对朱棣的统治是个威胁。

北京是朱棣的旧封地,他曾经在北京当燕王,亲信、心腹多在北京。

所以他自登基之初,就计划迁都至北京,皇陵建在北京也就顺理成章了。

十三陵神路

十三陵神路

十三陵神路
神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明十三陵神路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

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

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

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

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

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

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

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

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

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北京明十三陵游记,神道篇

北京明十三陵游记,神道篇

北京明十三陵游记,神道篇明十三陵是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它位于北京昌平北部的天寿山下,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帝王陵寝建筑群。

陵区周围群山环抱,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来到十三陵,首先看到的是通往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神道,这条神道纵贯陵园南北,它全长7.3公里,直达长陵陵门。

自永乐帝建造长陵后,以后的十二位帝陵也先后建于长陵的左右,长陵神道便成为通往其他帝陵的总神道。

长陵神道是明十三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像生、棂星门组成,这些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气势恢宏。

虽然神道的尽头是一座座陵墓,但这里却很少有那种陵墓特有的阴森与恐怖,更多的是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和来往的游人。

大红门是十三陵的正门,也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其规制为单檐庑殿顶,红墙黄瓦,开有3洞券门。

中间正门为帝后棺椁及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门供皇帝谒陵时行走,右门为大臣谒陵时行走。

谒陵的官员来到门前,必须落轿下马,步行进入陵区。

穿过大红门,迎面是长陵神功圣德碑亭。

碑亭呈正方形,为重檐歇山顶,四面辟门。

亭内立有高约十多米的石碑,碑首刻“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九字。

碑正面是明仁宗为朱棣撰写的功德碑文,清乾隆时期,在碑的左侧添刻了乾隆御制诗。

清嘉庆时期,在碑的右侧增刻了有关明朝亡国的御制文。

关于明十三陵,这要从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去世说起。

永乐年间,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命礼部在北京附近卜选陵址。

发现此地青山环抱,绿水长流,北面是气势磅礴的山峰,山前一马平川,蟒山绕其左,虎峪踞其右,正是风水学中的“山川大聚”之势,是只有帝王才配享用的宝地。

于是朱棣封其山为天寿山,并动工兴建陵寝。

陵寝建成后,从南京迎皇后的棺椁北上入葬,并将陵寝命名为长陵。

朱棣在北京建造皇陵,第一个原因是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政权后,又大杀朱允炆的朝臣。

因北京是他的根据地,他登基后便迁都北京,皇陵自然也就要建在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签十三、明十三陵概况及神道
各位老师好,今天由我来陪同大家参观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较多的帝王陵墓群—一明十三陵。

希望能与各位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主要讲解的是明十三陵的概况及神道。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北郊昌平区天寿山脚下,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整个陵区面积80平方千米。

其建筑特点是:陵区整体性强、地宫为宫殿式墓室且保存完好。

明十三陵以长陵为中心的13位明代皇帝陵墓.用一条总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组石像生,把整个陵区联系在一起。

明十三陵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在北京营造皇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在政治方面,因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的皇位,惟恐朱允炆的朝臣不服,而且北京是朱棣营造多年的根据地,这里有他亲信的部下,其次也是战略方面的考虑,明朝初年,蒙古的残余势力不断的南侵,对明王朝始终是一个威胁,为了控制北方的局势,朱棣作出了极具战略意图的举措,它对明朝疆域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乐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羾(gòng)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至永乐七年选中今昌平区康家庄楼子营。

这一带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植被茂盛,土深地厚。

北面的“龙脉”太行山奔腾而来,气势磅礴.至此三峰并峙,如拱似屏,
山前一马平川,明堂开阔,南面温榆河从山前流过。

整个陵区以天寿山作为主山,东有龙砂,西有虎砂,南有案山;另外在龙砂虎砂外还有龙山(青龙)虎砂(白虎),案山的南面还有朝山(朱雀)作为外护。

这里四象俱全,正所谓“风水理论”中的“山川大聚”之势,真正是帝王享用的形胜宝地。

朱棣亲自视察后非常满意,择吉日破土动工。

永乐十一年玄宫竣工,此陵寝被命名为“长陵”,徐氏入葬。

直至宣德二年朱棣死后三年长陵才大体告竣,历时18年之久。

加之陆续建成的神道等,最后建成历时130余年。

这便是十三陵中第一座陵墓——长陵。

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陵寝的修筑几乎没有停止过。

明末,陵寝遭到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的破坏。

清初,又遭清军毁坏,后来,清朝统治者又对明陵加以保护,乾隆年间部分陵寝得到修复。

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准备找明朝皇室直系后裔,来承祀明皇陵的香火。

雍正年间找到了朱元璋第三子朱廷(木赦)的后裔。

乾隆年间赐其后代为一等延恩侯、世袭。

还设陵户负责看守陵园建筑及陵区内树木。

规定每陵守陵户若干,每年缴租银若干,以为祭陵费用,但这些待遇对定陵比较苛刻。

从第一代朱之琏开始,朱氏侯爵身份延续了ll代。

直到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之后政府就下令撤消其职务,将明十三陵交由昌平县管理,陵区内设护陵警察所.从此明十三陵香火断绝,延恩侯退出历史舞台。

文革期间陵寝再次受到破坏,解放后,国家多次出资进行修复。

2003年7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长陵,永陵,定陵是皇帝生前就动工修建的。

明代十六位帝于中,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朱允炆由于“靖难之役”不知所终,朱祁钰则以亲王礼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口。

所以在此只有十三个陵墓。

十三陵的陵名按时间顺序排列是: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

除此之外,这里还葬有皇后23人,皇贵妃1人,殉葬宫人数十人,另外还有7座妃子坟墓和一座太监墓。

长陵神道总长约7.3千米,其走向不取笔直,而是随地形变化回转起伏。

是因“风水”中有“生旺而弯环则吉,衰死硬直则凶”的说法。

神道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石像生、棂星门、七孔桥、北五孔桥等建筑。

清代有人称之为“总神道”。

我们进入陵区迎面即看到一座石牌坊,石牌坊位于神道最南端,建于明嘉靖十九年,是我国现存营造时间最早、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坊。

此牌坊以青白石料组装雕琢而成.面阔五间,结构为“五间六柱十一楼”。

高14米,宽28.86米,每个夹杆石上都有一对镇墓兽,两侧的夹杆石每一面都雕刻一结狮子滚绣球图案,共8对,中间的四个夹杆石每一面都刻着一幅云龙图案,共有16条。

所有图案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它是明十三陵的标志性建筑。

大红门为陵区正门,距石牌坊大约1.25千米。

大红门两侧原设有高墙,墙内属陵区范围。

其规制为单檐庑殿顶,红墙黄琉璃瓦,红墙开券门三洞。

门两侧明朝时建有红墙,红墙下设左右掖门以便日常出入。

门前左右立下马碑二方.正反面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字。

大红门正门为帝后棺椁及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门为皇帝谒陵时走,右门则为大臣们谒陵时通行。

明朝规定“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

陵区内的草木不得擅动,否则以“谋毁山陵”论罪,“山陵内盗砍树木者斩,家属发配从军”。

穿过大红门继续向前就来到长陵神功圣德碑碑亭。

碑亭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亭顶初为木架梁,后因塌落,清乾隆年间,刘墉督办修葺,改为石制。

碑亭外壁为红色山墙,四辟门,顶部覆盖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

碑亭南北各有一对汉白玉华表。

这4座华表为墓前标志,也是附属碑亭的装饰性建筑。

碑亭内便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它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碑上为盘龙碑首,碑上刻“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9字。

“神功圣德’指的是对帝王历史地位的评价。

这通石碑的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炽为其父所撰写的3000余字的碑文。

清朝时,在碑身北面补刻了乾隆的御制诗《哀明陵十三韵》。

碑身左侧刻乾隆的御制诗一首,右侧则刻有清仁宗嘉庆御制文一篇,说的是明亡国的教训得失。

碑座下为龟蚨驮碑。

大家穿过碑楼,走在神道上,可看到两侧设置的石像生。

陵墓前设置石像生始于秦汉.以象征死者生前仪卫。

这里的神道是仿照南京的明孝陵建造。

石望柱位于碑亭北面,高7.16米,呈六边形,分为三部分,顶部为云龙纹装饰的柱帽,柱身雕刻有云纹图案,基座为中间收腰的一层须弥座,在石望柱后800米神道上排列着石兽12对,石人6对,石兽每种两对,两卧两立。

石雕最大的达30立方米.其顺序依次是:石狮。

因其形象威武雄壮,凛然不可侵犯所以多置于皇宫前为驱凶辟邪的镇物;石獬豸,此为公平正义的神兽;石骆驼,象征运输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石象,象征力量和祥瑞;石麒麟,象征太平和祥瑞;石马,象征皇帝御用仪仗;将军,象征帝王朝会中的将军;品官,象征帝王朝会中的各级官员;功臣,象征帝王朝会中的有功之臣。

大家走过神路迎面可见棂星门,为三座,一字排开,因每座门的大额枋上都刻有火焰宝珠,又称火焰牌坊,也叫“龙风门”。

它象征尊贵之门,人们常把它比喻为“天门”。

在坛庙,陵寝等高等级建筑群中,多设棂星门,以示尊贵。

比作天宫之门。

宫殿、坛庙,陵寝中的棂星门均有尊天子宫寝之门为天门的意思。

十三陵的概况及神道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