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课件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课件

解:η=30% v甲=20m/s v乙=15m/s g=10N/kg (1)S’=150×4cm2=0.06m2 由表可知m=1860kg F压=G=mg=1860kg×10N/kg=1.86×104N P= F压/S’=1.86×104N/0.06m2=3.1×105Pa (2)【分析】由示意图可知,S甲=4.8m+550.2m+5m=560m t乙= t甲= S甲/v甲=560m/20m/s=28s S乙=v乙t乙=15m/s×28s=420m △S=450m-S乙=450m-420m=30m (3)行驶200km总耗油V=2×10L=20L=0.02m3 m= ρV=0.7×103kg/m3×0.02m3=14kg Q放=mq=14kg×4.6×107J/kg=6.44×108J W= Q放η=6.44×108J×30% =1.932×108J
(3) m石=G/g=6.0N/10N/kg=0.6kg V石=V 排=F浮 ρ水g=2.4N 1.0×103kg/m3×10N/kg=2.4×10-4m3 ρ石=m石/ V石=0.6kg / 2.4×10-4m3=2.5×103kg/m3 答: (1)在湖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是2.4N;(2)湖水对此处湖底的 压强4.8×104Pa;(3)石块的密度2.5×103kg/m3。
W有用=Gh=800N×2m=1600J (2) W=FS=500N×4m=2000J P=W/t=2000J/50s=40W W总=2000J 4 答:(1)货物对地面的压强2×10 Pa; (2)拉力F的功率是40W; η=W有用/W总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600J/2000J=80%
学法指导 力学计算题的主线是”力” ,解题 时按以下思路进行: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③根据有关定律,原理或规律建立 关系式; ④解关系式及分析解答。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 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 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doc
“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复习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活动知识回顾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实战准备
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
一、回顾解决力学综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
1.密度公式
2.重力公式
3.压强公式
4.浮力公式
5.功的定义式
6.滑轮组 费距离公式
7.滑轮组自由端拉 力
8.机械效率
二、重点题型解析:
【例1】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13.1-1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
求:(1)混凝土块的体积
(2)混凝土块的质量
(3)混凝 土块受到的重力
(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混凝土的密度 为2.8×103kg/m3)
(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例 2】如图13.1-3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为2.4×104N的钢材匀速提高10m。已知拉力F为104N。则这个过程中: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记密度、重力、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2.熟练运用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
行力 学综合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计算能力。
重点
1.公式的选择及应用2.受力分析
难点
寻找解题思路及公式的转换和变形
教学方法
2.若题目中涉及物体浸在水中,对应人和物体有两个受力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对应上述公式中的和。则等价公式为。
3.若题目中给出人对地面的压强,则用于求。反之,若知道了F支,便可求出。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力学计算题解题策略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力学计算题解题策略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解题策略》教学设计的练习。

设计意图:1、复习力学公式和力学单位换算,及注意事项;2、为模型分析写下伏笔。

三、导学•我尝试(一)力学计算秘籍1、记——熟记公式2、找——读题目,找已知量和所求量3、用——把已知量代入相应公式计算温馨提示:单位统一,解题规范设计意图:1、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力学计算技巧;2、引导学生规范做题。

(二)解决问题×107 N的箱梁运到铺设位置。

(1)当箱梁静止在水平桥面时,箱梁与桥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m2,箱梁对桥面的压强;(2)工作时,“昆仑号”将箱梁自桥面竖直向上提升0.6 m,固定好后,载着箱梁水平向前运动了30 m。

此过程中克服箱梁所受重力做的功为多少;(3)如图所示,“昆仑号”将箱梁运到桥墩A、B之间的正上方时水平静止。

图中l表示MN1表示ON的水平距离,G表示“昆仑号”与箱梁受到的总重力(不包括轮车A受的水平距离,l2到的重力)、其重心在O点,F表示桥墩B上的支腿对“昆仑号”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那么支腿对昆仑号的支持力F的表达式怎么表达?学生上台演示第一问和第二问问题。

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点评。

点评结束后询问学生第三问完成情况,引导学生讲解出第三问的难点,以及后面对第三问的突破。

(三)交流小结1、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收获;2、总结本节课计算专题的秘籍,加强学生对力学计算难点的理解;3、根据力做功的公式,与学生分享学习的成功秘籍。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加深对力学计算专题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

四、中考•我能行让学生课堂完成《中考•我能行》的练习。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超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103kg/m3,g取10N/kg。

(1)水面下4m处的船体上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2)若“天鲲号”×104m3,则它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某次作业时,水下重为G的泥沙沿着输送管匀速运动,泥沙运动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常见力学现象,能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3)学会使用力学公式和图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3)学会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学基本概念(1)力、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基本概念;(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功、功率、能量等基本概念。

2. 第二章:平面图形的力学分析(1)力的合成与分解;(2)摩擦力的计算与运用;(3)斜面、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

3. 第三章: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1)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2)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规律;(3)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4. 第四章:浮力与压强(1)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2)液体压强的计算与运用;(3)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应用。

5. 第五章:机械能(1)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2)功的计算与机械能的变化;(3)简单机械能的测量与转换。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问题;2. 利用实验、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力学现象的感知;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力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 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4.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基础1.1 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解释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 力的计量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并解释1N的定义。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力的认识,如拉力、压力等。

第二章:运动和力的关系2.1 运动的概念解释物体位置变化的含义,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2.2 力与运动的关系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的概念。

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如加速度和减速度。

第三章:重力与摩擦力3.1 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的定义,即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3.2 摩擦力的概念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分析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摩擦力的增大和减小。

第四章:浮力4.1 浮力的概念解释浮力的定义,即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力。

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4.2 浮力的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即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杠杆的原理解释杠杆的分类,包括一、二、三类杠杆。

引导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即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5.2 滑轮和斜面的原理讲解滑轮和斜面的作用,即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分析滑轮和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压强与浮力6.1 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即压强等于力除以受力面积。

6.2 压强与浮力的关系讲解液体和气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分析压强对浮力的影响,如液体密度和深度对浮力的影响。

第七章:牛顿第二定律7.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解释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引导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7.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受到的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中考力学、电学计算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中考力学、电学计算题复习教案

中考力学、电学计算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熟记力学、电学、热学中的计算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求解物理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完成例题,并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2)使学生养成细心、严谨分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解题技巧的训练。

教学难点:养成规范答题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复习课教学【专题解读】【考点典例剖析】考点1 力学计算题型1:速度、重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相结合如图所示,叉车在10 s 内将质量为2 t 的大理石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1 m,发动机所做的功是5×104 J。

(g 取10 N/kg)求:(1)大理石在10 s 内被提升的平均速度。

(2)叉车的支持力对大理石做的功。

(3)叉车提升大理石的功率。

(4)叉车提升大理石的机械效率。

题型2:密度、压强和浮力相结合如图甲所示,将一个质量为5.4 kg,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物块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块长0.2 m,宽0.1 m,高0.1 m。

(g 取10 N/kg)求:(1)物块的密度。

(2)图甲中,物块水平放置时对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把物块竖直放置于足够大的容器内,然后倒入水,直至水深0.3 m,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力学计算题解题的思维方法:1.正向思维法:由已知条件入手。

2.逆向推理法:由待研究量入手。

3.双向交叉法: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涉及知识点多的复杂题目需由已知条件入手看能推出什么新条件,同时由待定研究量入手向前推理,看需要哪些相关量,使前后能联系到一起。

【考点典例剖析】考点2 电学计算题型1:欧姆定律有关的计算如图甲所示,在2022 年某工厂要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的承受的撞击力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由静止自由释放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随压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的电压为24 V,定值电阻R0=10 Ω.求:(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多少?(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多少?题型2:电功、电功率有关的计算如图3-13 甲是某款电热水龙头.即开即热、冷热兼用.图乙是它的原理电路图,R1、R2为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带动开关S 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实现冷水、温水和热水之间切换.有关参数如表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丝值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开关与1、2接触时,水龙头放出的水是_____( 填“温”或“热”)水,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多大?(2)水龙头放热水时,正常工作50 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R2的电阻值多大?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1、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电学试题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明显给出,而是隐藏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而这些隐含条件可从物理现象、关键用语等已知条件中挖掘。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学计算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一)力学计算秘籍1、记——熟记公式2、找——读题目,找已知量和所求量3、用——把已知量代入相应公式计算温馨提示:单位统一,解题规范设计意图:1、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力学计算技巧;2、引导学生规范做题。

(二)水平模型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引导学生知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F 拉。

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2、根据水平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质量为60kg 的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千灯湖公园上匀速直线行驶,单车的重力约120N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在5min 内行驶了1500m 的路程。

(g 取10N/kg) 求:(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小明骑单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3)小明骑单车在水平面匀速前进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设计意图:1、从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引入,达到由浅到深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熟记水平模型相关公式;3、进行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践应用。

(三)斜面模型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引导学生知道物体在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 支不做功,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属于有用功,拉力做功属于总功,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属于额外功。

强调在斜面上,拉摩F f 。

创设情景,让学生解出所求物理量;2、根据斜面模型,让学生完成同类型练习。

小明停放好共享单车后,看到一位工人正苦恼如何将笨重的货物搬上货车时,他看到了旁边有些长木板,马上帮工人搭成如图所示的斜面帮助工人将货物搬上货车。

斜面的长与高分别是2m和1m,工人用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800N的货物匀速推到车上。

(g取10N/kg) 求:(1)此过程中有用功是多少?(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设计意图:1、通过斜面模型分析,引导学生熟记斜面模型的相关公式;2、突出斜面重点公式,突破斜面易错点知识;3、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基本概念1.1 力的定义及分类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单位(牛顿)区分不同类型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1.2 牛顿三定律掌握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掌握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二章:固体、液体与气体的力学性质2.1 固体的力学性质了解固体的密度、比热容等基本性质掌握固体压缩的原因及效果2.2 液体的力学性质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及计算方法2.3 气体的力学性质了解气体的压强、温度等基本性质掌握气体的膨胀与压缩第三章:力学题目解题技巧3.1 受力分析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识别各种力的作用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3.2 力学方程的应用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动能定理、势能定理等解决力学问题3.3 力学图形的分析掌握力的图示法、力的分解图等图形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力学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力学实验与探究4.1 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学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4.2 常见力学实验了解并参与弹簧测力计、液体压强计等实验掌握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4.3 力学探究活动参与探究活动,如研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关系等学会提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第五章:力学综合练习与模拟考试5.1 力学综合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力学综合练习题分析错误原因,巩固所学知识5.2 力学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分析考试成绩,查漏补缺第六章:静力学6.1 静力平衡理解静力平衡的条件学会使用平衡方程解决静力问题6.2 重心与支撑面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理解支撑面对物体稳定的影响6.3 摩擦力区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第七章:动力学7.1 直线运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7.2 曲线运动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会计算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7.3 圆周运动掌握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学习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第八章:能量与功8.1 动能与势能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学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8.2 功与能量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理解功与能量的关系8.3 机械效率学习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第九章:动量与碰撞9.1 动量的概念与计算学习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动量守恒定律9.2 碰撞的基本类型理解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学习碰撞中的能量转化9.3 爆炸与反冲学习爆炸产生的反冲力理解反冲现象的应用第十章:力学热点问题与拓展10.1 重力加速度学习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变化掌握重力加速度的应用10.2 宇宙探索理解万有引力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学习宇宙探索中的力学问题10.3 新能源技术了解新能源技术中的力学问题学习新能源技术对力的需求和应用十一章:浮力与阿基米德原理11.1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理解浮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学会计算浮力的大小11.2 阿基米德原理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应用学会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11.3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学习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规律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二章:简单机械12.1 杠杆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学会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12.2 滑轮与斜面掌握滑轮和斜面的原理和应用学会计算滑轮和斜面的机械优势12.3 机械能的转化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原理学会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十三章:力学实验与数据分析13.1 实验设计与方法学习力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13.2 实验数据分析学会使用图表和数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理解实验数据分析的意义和目的十四章:力学综合练习与模拟考试14.1 力学综合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力学综合练习题分析错误原因,巩固所学知识14.2 力学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分析考试成绩,查漏补缺十五章:复习策略与考试技巧15.1 复习策略学习有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和目标15.2 考试技巧学习物理考试的解题技巧和策略提高考试时的时间管理和题目应对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重点:力的定义、分类和单位,牛顿三定律。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3)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学会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3)教育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功、能等;2.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力定律、相互作用定律;3. 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作用;4. 浮力、压强、大气压等与力相关的现象;5.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模型等辅助工具,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力学知识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 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4.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力学知识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资源1. PPT、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2.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斜面等;3. 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教师自编或选用教材配套练习题;4.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最新】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最新】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力学综合计算专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记密度、重力、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2.熟练运用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行力学综合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计算能力。

重点 1.公式的选择及应用2.受力分析难点寻找解题思路及公式的转换和变形教学方法“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复习模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实战准备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

一、回顾解决力学综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1. 密度公式2. 重力公式3. 压强公式4. 浮力公式5. 功的定义式6. 滑轮组费距离公式7. 滑轮组自由端拉力8. 机械效率二、重点题型解析:【例1】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13.1-1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

求:(1)混凝土块的体积(2)混凝土块的质量(3)混凝土块受到的重力(4)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 (混凝土的密度为 2.8×103kg/m3)介绍中考考察内容和要点展示课件展示课件重点强调展示课件引导总结强调回顾思考观察理解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成果展示讲解理解例题讲解分(5)混凝土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例2】如图13.1-3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为2.4×104N的钢材匀速提高10m。

已知拉力F为104N。

则这个过程中:(1)拉力F做了多少功?拉力F的功率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3)题中少了哪两个数据仍能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讨论分析图像,挖掘已知条件。

实物投影学生解题过程,学生分析讲解解题思路方法。

三、经验总结1.对公式1()F G Gn=+动物的正确理解。

F是的拉力,G物大小等于的拉力,通常用该公式或其变形式来求得和。

2.若题目中涉及物体浸在水中,对应人和物体有两个受力示意图。

其中和,分别对应上述公式中的和。

则等价公式为。

3.若题目中给出人对地面的压强,则用于求。

初中物理初中中考力学计算专题总结复习有关公开课优选教案

初中物理初中中考力学计算专题总结复习有关公开课优选教案

更合中学九年级物理公然课教课设计物理科组梁健课题:力学计算专题复习执教班级:九年级 7 班公然课时间: 2013-5-17教课模式:作业调控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并熟记力学中的计算公式。

2.依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采用适合的公式,求解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指引学生达成优选的练习和作业,并进行剖析、归纳、总结方法,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升学习兴趣。

2.使学生养成仔细、谨慎剖析问题的优秀学习习惯。

教课要点:稳固力学计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教课难点:力学公式的综合应用解题。

教课准备:学生:达成《力学计算复习卷》课前作业部分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教学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教师经过发问所部署的课前作业引入新课,认识学生对力一、作业复学公式的基本掌握程度。

学生口头达成老师对56 分钟习与导入【详细内容】:发问《力学计算作业的发问。

复习卷》课前作业填空题和解说讲堂自主作业的第 1 题。

二、出示目教师向学生展现本节课学习目学生迅速阅读教师展标,明确标和德育目标【详见本教课设计的教示的教课目的与德育 1 分钟重、难点学目标、要点和难点】目标教师指引学生达成本节课三、讲堂作的作业(即讲堂教课知识点、教各个学生自主独立完学内容以作业形式展现)。

成相应作业内容,让学业,自主学【详细内容】:指引学生达成《力生代表把解题过程写习学计算复习卷》讲堂自主作业的到黑板上。

第 2、 3 题。

教师联合教课要点,对讲堂作业学生在达成讲堂作业四、讲堂作进行解说【详见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自查解题过业评论并对黑板上的解题过程进行评程存在的问题,与同价。

学、老师共同解决。

五、讲堂作指引学生提炼和归纳讲堂作业学生以小组议论的形式提炼和归纳讲堂作业提炼归中的知识、技术和方法。

【详见业中的解题知识、技术纳。

多媒体课件的学法指导。

】与方法,师生互动。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10专题(力学)计算题复习教案(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10专题(力学)计算题复习教案(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10专题(⼒学)计算题复习教案(2)课题:⼒学计算题(第2课时)复习⽬标:知识⽬标:1.熟记密度、重⼒、压强、浮⼒、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2.熟练运⽤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学综合计算。

情感⽬标:培养学⽣的逆向思维和综合计算能⼒。

复习重点难点重点:1.公式的选择及应⽤ 2.受⼒分析难点:寻找解题思路及公式的转换和变形。

教学⽅法:“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复习模式⼀、知识回顾按上节课要求下⾯默写⼒学公式:1、速度:______________2、重⼒:______________3、密度:______________4、压强:_____________5、液体压强:________________6、浮⼒:(1)、F浮=___________(压⼒差) (2)、F浮=___________(视重⼒) (3)、F浮=_______(漂浮、悬浮) (4)、阿基⽶德原理:F浮=____________7、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8、理想斜⾯:____________9、理想滑轮:F=__________ 10、实际滑轮:F=___________ (竖直⽅向)11、功:W=_____=_________(把物体举⾼)12、功率:P=______=_________13、功的原理:W⼿=______________14、实际机械:W总=______________15、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___16、滑轮组效率:(1)、η=_____________ (竖直⽅向) (2)、η=___________(竖直⽅向不计摩擦) (3)、η=_______________(⽔平⽅向)⼆、经典例题例1、密度和重⼒有关的计算⼩明利⽤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求:(1)量杯的重⼒;(2)液体的密度.(取g=10N/kg)学⽣展⽰,分析解题思路。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学会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3)解决实际问题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提问:什么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 课堂讲解:(1)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2)学生动手操作,演示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现象,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的掌握情况;2. 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能力;4.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情况;5.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计算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更合中学九年级物理公开课教案
物理科组梁健
●课题:力学计算专题复习
●执教班级:九年级7班
●公开课时间:2013-5-17
●教学模式:作业调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熟记力学中的计算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求解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精选的练习和作业,并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2.使学生养成细心、严谨分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力学计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力学公式的综合应用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力学计算复习卷》课前作业部分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课后)。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力、重力、摩擦力、压强等;2.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熟悉力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提高解题技巧;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力的分类:按性质和按效果分类。

2. 第二章:重力与摩擦力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和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章: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第四章:简单机械杠杆的分类和特点;滑轮和轮轴的原理和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

5.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观察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力学现象;3. 采用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操作和观察;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力学公式的运用和解题能力;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力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物理力学部分;2. 教辅资料:力学练习题和实验指导书;3.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4.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六、第六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七、第七章:动能和势能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势能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八、第八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能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量转化的效率计算。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力学专题复习章世波教学目标:.加深对力学专题基本概念地理解、基本规律地应用、基本公式地运用..指导复习要抓好知识重点和关键点,掌握物理解题地思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力学解题关键点是平衡力概念及物体地受力分析.教学难点: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加深对知识地理解和掌握,培养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课题,说明专题知识内容包括物体运动、力、力和运动、密度、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等章节.及解题思路主线是”力”.解题时按以下思路进行: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③根据有关定律,原理或规律建立关系式;④解关系式及分析解答.二、出示引例,解题了解抓基础重要性:、例如:一个重牛地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试画出该物体对桌面压力地图示.、例如:请画出铁块浸没于水中地情况,铁块浮于水银中地情况力地图示.三、出示例题,变式训练解题:例题: 给你重为,边长为地正方体物块,用细线栓其上表面中心,然后挂在一弹簧秤下() 物块受几个力作用?()把该物块浸没在水中,求物块在水中受到地浮力多大? 在水下深处所受压强是多大?用一弹簧秤拉着该物块在水平地面以地速度匀速前进,这时弹簧地示数为.那么:()合金块还受到哪几个力地作用? 大小多少? 方向怎样? 画出它地受力图?()合金块与地面间地摩擦力多大?克服摩擦力所做地功多大?()如果拉力减小到时, 物块仍继续向右直线滑动, 这时物块所受合力多大? 方向如何?()物块在上述过程中, 动能、势能、机械能是否改变? 如会改变, 怎样改变?() 物块在上述减速直线运动中, 秒内向右移动了厘米地距离, 此过程中重力和拉力对它做地功各是多少?拉力地功率多大?()如果物块没有受到动力作用,为什么还会继续运动?为什么又不会总运动要停下来?动能消耗到那儿去了?() 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产生地压强是多大?() 如再在物块上放一个同样大小和形状地物块,请你猜猜,这时弹簧秤至少要用多大地力去拉它,才可能拉动?()一动滑轮地重力为,现把该物块挂在动滑轮下,然后用拉力匀速提升米(不考虑摩擦).则:克服物块地重力做地功多大?拉力做地功多大?动滑轮地机械效率多大?四、课堂小结:力学部分重点是力地种类、物体受力分析、平衡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而关键点是平衡力概念及物体地受力分析.抓好基本概念地理解、基本规律地应用、基本公式地运用.典型试题总结发散和变化五、布置作业:力学综合练习卷。

[中考物理]人教版初三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人教版初三力学复习教案

力学复习教案(共十三课时)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课时、物质的属性)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原子的结构。

(3)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6)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 三、知识梳理a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 、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c 、单位:kg 、g 、mgd 、测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a 、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b 、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c 、 公式:ρ=m/vd 、单位:kg /m 3 、 g /cm 3e 、物理意义:a 、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b 、使用: a 、测固体质量 b 、测液体质量c 、特殊测量 a 、测固体密度 b 、测液体密度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2、质量计算3、体积计算三、复习内容 1、物质:(1)组成:分子、原子(2)原子结构:原子核、和外电子 (3)固、液、气宏观及微观特点2、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应用 3、测密度实验1、质量2、密度 概念 1、天平 2、测质量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中考物理力学热学电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热学电学综合计算复习教案

《力学热学电学综合计算》【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力学、热学、电学的综合计算专题复习课。

虽然是复习课,但我也希望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教学理念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加注重物理知识在日常实际生活和高科技物理中的应用,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与分析讨论,逐步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感,保持探究物理问题的欲望和动力。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含有6个计算题,都是全国各省市较难的综合计算题。

教师先分析3个例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规范计算题的解题格式,提高学生解题技巧,从而在面对计算题时,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布置相应的3个练习题,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积极性评价,最终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养成主动、严谨、乐观的科学探索精神。

如果学生基础不好,本节课完成2个例题与2个练习也可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力学、热学、电学中常见物理量的表示、单位、测量工具、计算公式。

2. 熟悉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规范要求。

3. 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根据题意,找出关键有用的数据。

2. 对力学计算能作出受力分析,对电学计算的电路图会分清串联并联、部分短路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通过计算练习,体验计算题的难度,总结出解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计算题的讲解与分析,尝试分析处理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讨论,获得物理计算解题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课堂练习,增强解计算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压强、浮力、功率、效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水吸收的热量与热与热值的计算。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2)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如牛顿三定律、功的计算、能量守恒等;(3)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图形、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力学原理;(3)采用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科学态度的培养;(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测量(1)力的定义及分类;(2)力的作用效果;(3)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 质量与重力(1)质量的定义及测量;(2)重力的概念及计算;(3)重力作用的应用。

3. 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第二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3)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2)摩擦力的计算及减小方法;(3)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功与能量(1)功的概念及计算;(2)能量守恒定律;(3)动能、势能的概念及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及测量;(2)质量与重力的关系;(3)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4)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5)功与能量的概念及转换。

2. 教学难点:(1)牛顿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及运用;(2)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力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使学生掌握力学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合中学九年级物理公开课教案
物理科组梁健
课题:力学计算专题复习
执教班级:九年级7班
公开课时间:2013-5-17
教学模式:作业调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熟记力学中的计算公式。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求解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精选的练习和作业,并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提高学习兴趣。

2.使学生养成细心、严谨分析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力学计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力学公式的综合应用解题。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力学计算复习卷》课前作业部分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作业复习与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所布置的课
前作业引入新课,了解学生对力
学公式的基本掌握程度。

【具体内容】:提问《力学计算
复习卷》课前作业填空题和讲解
课堂自主作业的第1题。

学生口头完成老师对
作业的提问。

5 6分钟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教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学习目
标和德育目标【详见本教案的教
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展
示的教学目标与德育
目标
1分钟
三、课堂作业,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
的作业(即课堂教学知识点、教
学内容以作业形式展示)。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力
学计算复习卷》课堂自主作业的
第2、3题。

各个学生自主独立完
成相应作业内容,让学
生代表把解题过程写
到黑板上。

10分

四、课堂作业评价教师结合教学重点,对课堂作业
进行讲解【详见多媒体课件】,
并对黑板上的解题过程进行评
价。

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
的基础上,自查解题过
程存在的问题,与同
学、老师共同解决。

10分

五、课堂作业提炼归纳。

引导学生提炼和归纳课堂作业
中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详见
多媒体课件的学法指导。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
式提炼和归纳课堂作
业中的解题知识、技能
与方法,师生互动。

5分钟
六、课堂思维延伸
教师精选近年中考出现的
力学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本节
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分
析解答。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力
学计算复习卷》课堂思维延伸的
的第1、2题,选择性评讲部分
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进行对所归纳的解题
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
践应用。

10分

七、小结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提出学习要
求。

【详见多媒体课件小结】
学生回顾本课内容,自
查漏补。

2分钟
八、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老师布
置的作业。

1分钟
教学反思(课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