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石器工业的性质的分析

合集下载

观今宜鉴古———以山西陶寺鼍鼓为例的形制探析

观今宜鉴古———以山西陶寺鼍鼓为例的形制探析

观今宜鉴古———以山西陶寺鼍鼓为例的形制探析作者:施艺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24期摘要:本文以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鼍鼓为例,通过对古代和现存的木质蒙皮鼓进行分析,探讨该类型乐器在形制、演奏及历史文化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关键词:鼍鼓;形制;历史;文化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4-0001-06中国图书分类号:K878文献标志码:A自上古时期以来,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在我国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考古所证,现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所在地。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考古科研工作取得重大发现,通过对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进行挖掘和考察,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陶寺遗址产生在距今4 500年前后,在对出土文物、地下墓穴等遗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后,考古团队最终确定该遗址竟是帝尧都城的遗址。

在对遗址的墓葬进行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件由空心的树干与鳄鱼骨板构成的空腔圆柱型器,经专家学者研究后确定,所发现的筒状器物是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名为“鼍鼓”的鼓类器物,应该是作为祭祀的神器或陪葬的器物与墓主一同安葬。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农业文明较早且发展时间较长的国家,以农耕劳作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先民们,世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人文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

这一点体现在艺术方面,即表现为古代歌词的内容、舞蹈动作等,古代的音乐和舞蹈总是伴随着那些具有农耕文化色彩,与氏族、部落或种族息息相关的习俗和活动,如祭祀、祈雨、丧葬等。

鼓作为集响器、礼器、乐器等多种功用于一身,且兼可为歌、舞、乐三者进行伴奏的打击类乐器,有着与其他类型乐器完全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文献记载以及相关考古发现,华夏民族早期的鼓可根据鼓框材质的不同,分为木质鼓和陶质鼓两种,青铜时代产生的金属制鼓应属后来者。

大部分鼓的鼓框都以空腔筒状或窄条箍圈为原型发展而成的;少数是由实心木料制成的。

陶寺遗址发现的价值与意义

陶寺遗址发现的价值与意义

陶寺遗址发现的价值与意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陶寺遗址呀!这陶寺遗址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地儿!你说这陶寺遗址像不像一个巨大的时光宝盒?它把几千年前的故事、生活、文化都好好地保存了下来,就等着我们去打开,去发现呢!走进陶寺遗址,你仿佛能听到几千年前人们的欢声笑语,能看到他们在农田里劳作,在屋里生火做饭。

那时候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就和我们现在一样啊!这里发现的东西可多了去了,什么陶器啦、石器啦,还有那些古老的建筑遗迹。

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它们就像是历史的拼图,一块一块地拼凑出了那个遥远时代的模样。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发现,我们怎么能知道古人是怎么生活的呢?陶寺遗址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那意义可太大啦!就好比你要了解一个人,你得知道他的过去,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陶寺遗址就是这样,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古代文明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

它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

难道你不想跟着它的脚步,去看看那个神秘而又精彩的古代世界吗?而且啊,陶寺遗址还让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此灿烂的文化和高超的技艺,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这可不是吹牛,这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啊!咱再想想,要是没有陶寺遗址的发现,我们对古代的了解岂不是少了一大块?那得多遗憾呐!所以说,陶寺遗址真的是太重要啦!它不仅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的宝贝,也是我们每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的宝藏。

我们可以从这里学到很多很多,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朋友们,陶寺遗址就是这样一个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让我们一起好好保护它,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它的风采吧!反正我觉得,陶寺遗址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珍惜啦!。

陶寺遗址——精选推荐

陶寺遗址——精选推荐

陶寺遗址陶寺遗址日期:2009-12-15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崇山西麓的坡地上。

面积约500万平方米。

1958年发现。

1978~198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7000平方米。

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主要遗存特征明显,从而为中原龙山文化确立了一个新的类型,即陶寺类型(或称陶寺文化)。

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2000年。

陶寺遗址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寺遗址陶寺遗址-遗址简介居住址房址基础房址多为小型,有地面上起建、半地穴式和窑洞3种,以后二种居多。

长、宽一般2~3米。

室内陆面经焙烧或涂白灰面。

中央有灶坑,墙面上往往有壁龛。

周围有道路、水井、陶窑、窖穴和灰坑。

水井平面呈圆形,深达10余米,近底部有用圆木搭垒起来的护壁框架,井底堆积大量汲水陶扁壶的碎片。

陶窑为横穴式,窑室直径0.7~1.4米,有多股呈平行状或叶脉状的火道。

窖穴有筒形、袋形,有的坑内筑有半环形坡道。

在建筑中已广泛使用白灰,曾发现烧制白灰的窑和盛储白灰的窖穴。

另外夯土碎块和刻划几何形花纹白灰墙皮的发现,为发现高规格的大型建筑提供了线索。

墓地在遗址东南隅,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

年代大致与龙山文化居住址相始终。

已发掘墓葬1300余座,形制都属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除很少的二次葬、屈肢葬和个别俯身葬外,一般为成人的仰身直肢单人葬,头向一致。

由于数百年间集中使用同一块墓地,入葬时间早、晚不同的墓之间,存在着繁复、错综的叠压、打破关系,有的一组打破关系涉及160多座墓。

约当公元前二千四、五百年间的早期墓群,排列较规整。

还发现男、女性分排埋葬的情形。

约当公元前2000年或稍早的晚期墓群,则已分割成若干小的墓区,似乎标志着家族墓地的出现。

墓葬大致可分大、中、小3类,每类墓中又可分出不同的层次。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

2020年第1期铸造#备与工艺2020年2月FOUNDRY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Feb.2020N q I •艺术铸造.doi:10.16666/ki.issn1004-6178.2020.01.015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胡春良(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044402)摘要: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距今4500余年,是一处重要的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的史前遗址。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器,证实了陶寺人最先系统掌握了铜的冶炼和铜器铸造技术。

这也表明了新石器时代以来,陶寺文化经历了冶铜术的起源与发展的全过程,孕育了山西举世闻名的青铜文化。

本文简单介绍陶寺遗址出土铜器情况,特别是铜齿轮的形制、历史意义、以及铜器配方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陶寺遗址;铜器;铜齿轮;铜器配方;冶铜术的起源中图分类号:K8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694(2020)01-0047-02龙山文化时期黄河流域普遍发现了一些铜的冶炼与铸造的相关遗物,主要证据是发现了冶炼的CD、铜液凝块、铜渣和铜矿石。

而陶寺遗址是龙山文化为主的典型遗存,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距今4500余年。

1陶寺遗址出土的铜器陶寺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

1978年至1984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6000余平方米,主要收获是发掘了1300余座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墓葬,获得了一大要的葬,的铜器。

陶寺遗址现的铜铜齿轮形各1件,能确在陶寺文期2300年至1900年,是的时期山了铜的和。

现一件铜环和铜。

1983年,一件铜铜, 1.件铜了铸造,形,,,是铜的物。

2000年至2002年发现了件铜齿轮形。

2005年3至5,了件铜。

齿轮形,是在挖掘的。

时位于遗址西方的Q1,—块12座墓葬的墓为M11的墓主,面,一物,蚌片;手臂上套一玉&和件铜齿轮形胸部另收稿日期:2019-09-24作者简介:胡春良(197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艺术铸造的设计与管理。

尧的都城遗址啊

尧的都城遗址啊

20XX年尧的都城遗址啊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东北约7公里处的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一处超大型都邑遗址,那么这是不是尧帝的都城遗址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尧的都城遗址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尧的都城遗址介绍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东北约7公里处的陶寺遗址,总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是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一处超大型都邑遗址。

1978年至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对陶寺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主要发掘了居住址和一大片重要墓地,发掘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墓葬1100余座。

发掘获得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玉器、工具、礼乐器、装饰品等珍贵文物。

早期王级大墓随葬象征王权龙盘、陶鼓、鼍鼓、石磬、彩绘木器、彩绘陶器、玉石钺等等奢华的随葬品。

这一阶段的考古工作,确定了陶寺遗址的范围,明确了陶寺文化的早、中、晚三期的分期及文化性质,判定了陶寺文化主体来源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提出了陶寺文化大致年代为公元前2450~前1900年。

早期王级大墓随葬数以百计的高等级奢侈随1/ 4葬品,与80%空无一物的平民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现出社会复杂的等级制度、极度的贫富分化甚至阶级对立。

第二阶段发掘为基本确定早中晚三期宫城遗址,1999年开始,又对陶寺遗址开始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20XX年起,陶寺遗址考古工作被纳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预研究阶段”至今,已进入第IV阶段,研究的目的在于判定陶寺遗址是否是都城,陶寺文化的社会组织是否进入到国家。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何驽介绍,从20XX年起,经过十余年考古工作,陶寺文化遗址发掘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基本确定了陶寺早中晚三期的宫城、早期外城(下层贵族居住区)、至少280万平方米以上的中期外郭城、中期小城、中期宫殿夯土基址、集郊天祭日与观象授时于一身观象祭祀台、祭地礼制建筑、中期王族墓地、王权控制的独立仓储区、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以及调查判定了普通居民区,使学界认识到陶寺遗址是目前考古探明功能区划最为齐全的、具有典型双城制模式的都城遗址;陶寺文化社会已进入到邦国形态。

史前时代知识点整理

史前时代知识点整理

史前时代知识点整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时间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早期的直立猿人/能人(旧石器时代早期)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早期智人/古人(旧石器时代中期二三十万年至四五万年)大荔人;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许昌人●晚期智人/新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氏族公社开始产生)晚期智人是人类体质进化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体制特征已基本和现代人相同。

代表:河套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细石器文化:以使用细小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

●原始群时期:人类最早的的社会组织形式(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古猿群体,旧石器时代前、中期)特征: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群体,过乱婚、群婚生活;仅母子关系明确,父子关系尚不存在。

班辈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发生婚姻关系,由这样的婚姻关系结合成的社会组织叫做“血缘家庭”●新时期的主要文化遗存●新石器时期时间:开始于一万年前,结束于距今5000多年至4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文化遗存裴李岗文化:河南中部,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老官台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陕西、甘肃境内的渭河流域,又称大地湾文化,率先使用彩陶:彭头山文化:长江流域(中游),发现了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磁山文化:华北地区,冀南、豫北一带。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家畜饲养有一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文化遗存●仰韶文化也叫彩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种粟为主)、畜牧业(猪、狗)、制陶业(彩陶)有相当程度发展。

遗址有西安的半坡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出现了较为发达的中心聚落。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

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越向边缘规格越低,表明出现了社会分化。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

陶器以泥质红陶、夹沙红陶为主,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发达,渔猎经济仍占一定比例。

高考历史《多元一体与家国同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典型模拟题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多元一体与家国同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典型模拟题复习资料

主题1多元一体与家国同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主题解读]中华文明是人类重要的文明代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考向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

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

这说明()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答案 B解析考古发掘反映长江流域出现原始农业、手工业、定居生活和祭祀活动遗迹,而且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由此可见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故B项正确;城市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并非“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一般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首要标志,排除A项;“已摆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出当时原始农业等的发展,无法体现迈入阶级社会门槛,排除D项。

2.(2023·1月浙江选考,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良渚古城遗址”及所学可知,已有私有制的产生,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遗址,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良渚遗址不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①错误,排除A、B、C项。

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陶寺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

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年代约公元前2500~前1900年。

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

良渚、陶寺等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居住址房址多为小型,有地面上起建、半地穴式和窑洞 3种,以后二种居多。

长、宽一般2~3米。

室内地面经焙烧或涂白灰面。

中央有灶坑,墙面上往往有壁龛。

周围有道路、水井、陶窑、窖穴和灰坑。

水井平面呈圆形,深达10余米,近底部有用圆木搭垒起来的护壁框架,井底堆积大量汲水陶扁壶的碎片。

陶窑为横穴式,窑室直径0.7~1.4米,有多股呈平行状或叶脉状的火道。

窖穴有筒形、袋形,有的坑内筑有半环形坡道。

在建筑中已广泛使用白灰,曾发现烧制白灰的窑和盛储白灰的窖穴。

另外夯土碎块和刻划几何形花纹白灰墙皮的发现,为发现高规格的大型建筑提供了线索。

墓地在遗址东南隅,面积在 3万平方米以上。

年代大致与龙山文化居住址相始终。

已发掘墓葬1300余座,形制都属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除很少的二次葬、屈肢葬和个别俯身葬外,一般为成人的仰身直肢单人葬,头向一致。

由于数百年间集中使用同一块墓地,入葬时间早、晚不同的墓之间,存在着繁复、错综的叠压、打破关系,有的一组打破关系涉及 160多座墓。

约当公元前二千四、五百年间的早期墓群,排列较规整。

还发现男、女性分排埋葬的情形。

约当公元前 2000 年或稍早的晚期墓群,则已分割成若干小的墓区,似乎标志着家族墓地的出现。

墓葬大致可分大、中、小 3类,每类墓中又可分出不同的层次。

早期大型墓只发现 6座,约占墓葬总数百分之一;小型墓占80%以上。

【原创】山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思考与展望

【原创】山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思考与展望

【原创】山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思考与展望近年来由于黄河中游地区山西襄汾陶寺、绛县周家庄遗址、陕西神木石峁、山西兴县碧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收获,使得有关这一地区的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山西属于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文化面貌,考古汇网站邀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专家田建文研究员,结合多年的研究思考,谈一谈山西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考古汇:山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十分发达,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提法,您在山西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三十余年,对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比较了解,请您对我们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解析:我们知道,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不是一夜之间发生改变的,一定经历了漫长的过渡和演变。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在山西已经发现不少,如柿子滩遗址、下川遗址等等,柿子滩遗址还发现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加工种子和作物的工具,但是,山西早于7000年的文化的遗存目前还没有发现。

我想您一定也对这个问题有过关注和思考,您能谈一谈吗?柿子滩遗址及出土器物田建文:1991年5月我与同事薛新明、杨林中调查翼城枣园遗址,发现了枣园文化,找到了距今7000年的山西新石器时代文化,从那时起我们梦寐以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寻找到早于枣园文化的遗存(遗迹、遗物),在晋中、晋南、晋西南以南多次调查过,结果不尽人意。

山西有400多处旧石器地点,按理说不应该没有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环节,奇怪的是就是找不到。

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不可能不认识它们,而错过山西7000年以前的遗存。

2010年9月我参加《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西卷的编写工作,由我写第一章“山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便对山西的旧石器文化做了个系统学习,逐渐感到山西的旧石器要到了8000年前才结束自己的使命。

2012年9月底,与同事王京燕谈及此事,她也有同感。

接着国庆、中秋两节长假期间,将积蓄已久的认识整理成《柿子滩与南庄头》一文(南庄头在河北徐水),跳出了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的时间范畴,来全面认识柿子滩遗址群。

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相关性浅析

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相关性浅析

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相关性浅析蔺长旺摘要本文从民间传说与历史真实、历史年代与地理空间等层面着手,对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相关性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石峁城址的历史归属。

关键词石峁遗址陶寺遗址相关性历史归属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2年末公布的最新考古成果,发现神木石峁遗址内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它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构成。

有媒体称其为我国史前最大的城址。

内城城内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城内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城址。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北部分别距长城10公里、黄河20多公里。

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

专家初步认定石峁城址应当始建于龙山中期,延续至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无疑是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间的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是黄河流域除陶寺和二里头之外的又一个重要史前遗址。

这次对石峁城址外城东门遗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构筑技术先进的门址、石城墙、墩台、“门塾”、内外“瓮城”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玉器、壁画及大量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遗物。

石峁遗址的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

有国内专家直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石峁城址的发现。

石峁城址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所对应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聚落形态演变、人地关系及遗址的功能。

石峁城址还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背景,更对进一步了解早期的历史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间传说与历史真实的相关性对于陕西神木发现的史前石峁城址,有专家称“史书中尚未找到针对性的文字记载”,而更为有趣的是,它的发现竟然是始于山西的民间信息:“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陶寺遗址:最早的“中国”

陶寺遗址:最早的“中国”

陶寺遗址:最早的“中国”作者:王学涛来源:《华声文萃》2021年第12期从1978年至2016年,历经38年、两大阶段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研究表明,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遗址具有完备的都城功能,已经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

这比河南二里头文化还早约500年,成为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

陶寺遗址的发掘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告诉记者,考古工作者最开始是为了寻找夏朝的遗存,发掘了与文献所谓的“夏墟”有联系的陶寺遗址。

后来通过对陶寺遗址考古的连续发掘和系列研究发现,居彼时“天地之中”的陶寺遗址很可能是最早的“中国”。

2021年10月,陶寺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王都”气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时代陶寺文化为主的遗址。

陶寺遗址早期城址约20万平方米,初步具备了双城制都城模式;而中期城址约280万平方米,已呈典型的“回”字形双城制都城,功能齐备而且明确。

中晚期之际,城址曾遭到政治报复性破坏平毁。

“陶寺中期城址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主流模式的形成,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先秦时期最完备的都城遗址。

”何驽说。

陶寺城址偏北是宫城,在其中最大的夯土基址出土的陶板瓦是目前中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瓦。

而铜盆口沿残片和铜蟾蜍片均为红铜铸造,奠定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短暂却承上启下的“红铜铸造时代”,开创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先河。

考古工作者在此夯土地基下还发现了陶寺早期的凌阴建筑——冰窖建筑遗迹。

此夯土地基东侧还有一处宫廷厨房建筑群,以竖窑烤肉炉最有特色,开创了夏商周三代“东厨”的宫室制度。

王权控制的仓储区相当于“国库”,面积约1000平方米,时代以陶寺早中期为主,内部仅有大型窖穴。

城址内东南部为手工业区,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一处带回廊、门塾及庭院的夯土基址是手工业区最大的夯土建筑基址,规格很高,大约是管理手工业区的衙署性质的建筑基址。

手工业区内大约有六个工业园区,分别从事石器制造和陶器制造业。

陶寺遗址IIM26出土骨耜刻文试析

陶寺遗址IIM26出土骨耜刻文试析

陶寺遗址IIM26出土骨耜刻文试析何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出土背景关系简介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合作,对山西襄汾陶寺中期小城内的王族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4座中型墓1。

其中IIM26墓口长约3.38、宽度在1.9~2.24、深3.75米。

墓室内于陶寺晚期被彻底捣毁。

底部中央残留有板灰,表明原本有葬具。

板灰范围内残留有少量人骨。

墓室内及葬具内的随葬品被洗劫一空。

图一IIM26底部壁龛分布(北视)北侧墓壁底部挖有5个壁龛,自西向东分别摆放双耳罐2件及陶盆1件(组成一套)、小口折肩罐2、动物肋骨1、骨耜1件(图一)。

图二IIM26骨耜出土状况骨耜出土时,骨壁内面朝上,刃部朝向墓主葬具(图二)。

二、IIM26骨耜及刻文描述图三a骨耜内壁图三b骨耜外壁IIM26:4骨耜长16.4、刃宽3.4、尾宽4.6、尾端厚1.4厘米。

骨耜用牛肢骨磨制而成(图三a)。

图四IIM26:4骨耜刃部痕迹细部刃部偏锋,较为锋利,但刃部有细微的锯齿状崩茬,不甚明显。

刃部保留有明显的斜向和横向磨砺痕,横向磨砺痕紧贴刃锋,打破斜向磨砺痕(图四)。

骨耜刃部有很细小的崩茬,不易确定为使用痕迹,或许均被斜向和横向磨砺痕去掉了,存在着下葬前磨砺修饰骨耜刃部的可能。

然而,从骨耜通体均无纵向使用摩擦痕迹看,该骨耜很可能就从未使用过,就是与农事有关的礼器。

骨耜外壁近远端靠一侧有一个疑似锐器锥点式人工刻痕;靠近近端,有一片植物根系状腐蚀痕迹(图三b)。

骨耜上疑似人工刻划痕长约1、宽约0.6厘米。

刻痕打破骨耜修饰磨砺痕道。

凭肉眼观察显然为人工刻划而成。

经国家博物馆王建平博士,做电子显微镜扫描,马燕如博士做立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虽不能完全肯定为人工刻划而成,然而刻划符号整体形态类似象形符号(图五、图六),且刻划符号的刻道远比腐蚀道深得多,最关键的是刻划符号有明显笔道交叉现象,这是自然腐蚀难以形成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IIM26骨耜的刻划符号应为人工刻划。

襄汾陶寺文化遗址评述

襄汾陶寺文化遗址评述

襄汾陶寺⽂化遗址评述陶寺遗址位于⼭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南北约1500⽶,⾯积约300万平⽅⽶。

是中原地区龙⼭⽂化遗址中规模最⼤的遗址之⼀。

经过研究,确⽴了中原地区龙⼭⽂化的陶寺类型;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

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

1978年⾄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队与临汾⾏署⽂化局合作,揭露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千余座。

其中⼤贵族墓葬9座,出⼟了陶龙盘、陶⿎、鼍⿎、⼤⽯磬、⽟器、彩绘⽊器等精美⽂物,确定了陶寺⽂化。

1999-2001年,确定了陶寺⽂化中期城址,城址呈圆⾓长⽅形,东西长1800⽶,南北宽1500⽶,中期城址总⾯积为280万平⽅⽶,⽅向225°。

从此陶寺遗址的⽥野发掘与研究的⽬的从探索⼀个龙⼭⽂化晚期的超⼤型聚落,转向探索⼀个都⾢聚落的布局与性质,追寻其社会组织发展⽔平是否已经进⼊到国家社会。

⽽从考古的⾓度探索⼀个都城遗址,可以通过城墙、宫殿、王陵、宗教礼制建筑等考古遗存在判定。

2002年春季开始,陶寺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直被纳⼊中华⽂明探源⼯程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队与⼭西省考古研究所和临汾市⽂物局合作,在陶寺城址共发掘4000平⽅⽶,确定了⾯积为56万平⽅⽶的陶寺早期⼩城、下层贵族居住区、宫殿区、东部⼤型仓储区、中期⼩城内王族墓地以及祭祀区内的观天象祭祀台基址。

陶寺遗址是⼀个位于中原腹地的⼤型中⼼聚落,2002年,在这⾥发现的⼤型城址⾯积为300万平⽅⽶,当时号称“东亚地区最⼤的史前城址”。

但是仅仅过了⼗年,陕北榆林神⽊⽯峁古城址便以425万平⽅⽶的超级规模,成为新的中国史前第⼀,或者东亚史前第⼀。

在“中华⽂明探源⼯程”中,陶寺遗址的地位和性质引发了巨⼤的争议,这个遗址因为处于中原核⼼位置,并且⼜是⼀个距今4500年~3900年的遗址,经历了龙⼭⽂化时代到夏代的早期,那么她究竟是什么⼈留下的呢?关于她的性质,⽬前有“尧舜之都”说、“夏代早期都城”说和“黄帝以及帝喾之都”说三种。

陶寺古城介绍

陶寺古城介绍

陶寺古城介绍
陶寺遗址,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境内,是黄河
流域龙山文化的中心,距今5000多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
的都邑遗址。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曾经生活着许多古国的居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陶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和玉器等。

这些东西集中
反映了龙山文化时期人类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中华文明起
源的标志之一。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陶寺乡境内,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

根据发掘结果来看,陶寺遗址有城墙、宫城、宗庙、市场等。


前考古工作者已发掘了城墙面积约9000平方米,宫城面积约3
万平方米。

宫城为正方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55米,东西
宽495米。

城墙南起侯庄村南边沟外,北至陶寺村南边沟外。


城墙四角有角楼遗址和望台遗址各1座。

在宫城之内有房基、水井、灶台、灶坑等遗迹,表明当时居住者已经拥有了定居生活所
需的基本条件。

其中有玉璧、玉圭、玉璋等礼器和兽面纹方鼎等炊食器。

—— 1 —1 —。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名词解释旧石器时代:从三百万年前起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左右才结束。

此时期人们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在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上相当于前氏族社会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旧石器时代是由人类最初出现并逐步发展到现代人的时代,恰恰与地质学上的第四纪更新世相当。

元谋人: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猿人的两颗牙齿,是晚期猿人中的早期类型。

共存近三十种动物化石。

遗址中有七件石器和用火痕迹。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蓝田人:旧石器时代早期,属晚期猿人。

1964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上颌骨和十余颗牙齿,石化程度很深,同属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个体,脑容量为780ML。

属于晚期猿人,时代约距今五十到八十万年之间。

石器多以石英岩和砂岩为原料,器物分化不明显。

金牛山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智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

据测定,金牛山人生活在距今约28万年前北京人:因1929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遗址发现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而命名。

时代为50至60万年前。

已能控制用火,直立行走。

脑容量平均为1059ML。

体质特征介于现代人和猿之间,在许多方面已具备了人的特征,某些方面还残留有猿的特点。

郧县人:1975年发现于湖北郧县梅铺杜家沟的龙骨洞。

包括4枚人牙,有上内侧门齿、下外侧门齿、上第二前臼齿和上第一臼齿,都是左侧的。

总的形态与北京人的牙齿相似,只是尺寸要大些。

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嵌齿象、桑氏缟鬣狗和小猪等。

其地质时代有可能早到早更新世。

郧县人的时代比北京人稍早,或许属于早期直立人范围。

大荔人: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甜水沟更新世中期较晚的砂砾层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人类头骨化石,这就是大荔人。

顶骨相对较大,枕骨隆突位置下移,吻部不太突出,脑容量达1120ML。

是早期智人较古老的类型,绝对年代距今二十万年前后。

马坝人:1958年在广东省韶关市马坝乡发现的一个人类头盖骨。

是介于北京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中间类型,其时代为距今十五到二十万年。

名词解释陶寺遗址的意义

名词解释陶寺遗址的意义

名词解释陶寺遗址的意义陶寺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约10公里的陶寺村。

它是一座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的古代城市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和长江流域中原地区历史的重要窗口之一。

陶寺遗址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

遗址内发掘出的大量遗物和文物,包括陶器、石制品、玉器、铜器、骨器等,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这些遗物既有普通民众的生活用品,也有贵族阶层的奢侈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这些遗物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也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审美追求。

陶寺遗址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我们了解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使得这里成为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在商周时期,陶寺遗址就曾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政治核心地区。

通过对陶寺遗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的结构和发展趋势,了解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互动,有助于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另外,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也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技术,用于从遗址中获取信息并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改进,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推断和还原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陶寺遗址的研究为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除了学术研究意义,陶寺遗址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陶寺遗址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珍视的体现。

在保护和传承陶寺遗址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增强公众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考研中国历史的开端(一)

考研中国历史的开端(一)

考研中国历史的开端(一)中国历史的开端(一)(总分:61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父权制确立的标志是( )。

(分数:2.00)A.私有财产的出现B.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C.家畜饲养业出现D.种植业的出现解析:2.( )发现储藏粮食的窑穴达80多座,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已脱离原始的阶段。

(分数:2.00)A.磁山遗址√B.裴李岗遗址C.良渚遗址D.仰韶遗址解析:3.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根据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地区多为干栏式建筑。

(分数:2.00)A.南方√B.北方C.西北D.东北解析:4.传说中进行“绝地天通”的氏族首领是( )。

(分数:2.00)A.太昊B.少昊C.颛顼√D.帝喾解析:5.古人时期人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 )两大部门。

(分数:2.00)A.捕鱼和狩猎B.采集和狩猎√C.农业和手工业D.农业和畜牧业解析:6.猿人制造的工具主要是稍加敲击的石器和木棒,考古学上把使用这种工具的时代称为( )。

(分数:2.00)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D.青铜时代解析:7.我国历史上的原始人群时期,从距今一百七八十万年前开始,到距今四五万年前结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 )。

(分数:2.00)A.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B.旧石器时代的晚期C.新石器时代的早期D.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解析:8.在黄河中上游的关中平原和河东盆地一带,有姬姓的黄帝部落和姜姓的炎帝部落,他们世世通婚,结成部落联盟,称为( )。

(分数:2.00)A.华夏√B.东夷C.西戎D.南蛮解析:9.陶寺遗址位于我国的( )。

(分数:2.00)A.山东省B.山西省√C.陕西省D.浙江省解析:10.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分数:2.00)A.血缘婚B.杂婚C.族外婚√D.一夫一妻制解析:11.火的使用,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开始使用天然火是在( )。

陶寺遗址带来的华夏古文明起源的思考

陶寺遗址带来的华夏古文明起源的思考

提要从“陶寺城址”的“王都”气魄与观象台基址的发现;“尧都”当时在临汾盆地的社会基础与地位;史前“农业革命”为唐尧时代的到来预作的历史铺垫;陶寺遗址中的“王墓”;“陶唐氏”的“龙”崇拜与“蛇型原龙”;陶寺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与“陶文”六方面的考古观察,最后认定,陶寺城址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初期国家权力中心已经形成的标志。

作为“都城”,这座“都城”的主人只能是“唐尧”。

陶寺遗址尧都文源国家众所周知,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在夏禹前,文献记载还有尧、舜。

尧都在那里,舜都在那里,这是弄清中国文明肇始之地和其发展脉络之关键。

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事关国家之声誉、民族之威望。

人们通常把“城市、文字、金属器、礼制器物”等作为文源的主要因素,即国家起源的标志。

但某一文明的起源,除了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之外,同时受制于这一地区原始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

在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下所诞生的文明,其表现的物化形式是不一样。

所以,我们不必将文源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三要素”由此看来,唐尧时期,不仅在首都设有主观象台,而且在东、南、西、北之暘谷、南交、西土、幽都设有“观象分台”。

其在天文历象观测方面已取得相当成就。

这在距今四千二、三百年以前,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ⅡFJT1观象台基址的发现,更进一步增加了陶寺城址为尧都之墟的可信度。

同时,也说明司马迁《史记》对“五帝”历史的记述,绝非空穴来风!通常,一般学者都把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源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这样评价城市的出现“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说文》云“城以盛民也。

”《释名》说“城,盛也。

盛受国都也。

”《吴越春秋》云“尧听四岳之言,用鲧修水,鲧曰‘帝遭天灾,厥黎不康,及筑城造郭,以为固国。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课题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时1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的文化遗存,知道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学习目标:1.通过对良渚、陶寺遗址的分析,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文字史料,了解华夏族的形成,概述禅让制的相关内容,理解禅让制的含义。

(历史解释)3.通过阅读教材和识读图片,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良渚古城、陶寺都城遗址、禅让制。

难点: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源成果为导入,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文明起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目标引领出示素养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2.知道良渚(zhǔ)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重点)3.了解炎黄时期相关传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难点)三、合作探究学习探究(对应学习目标,教师高精点拨的预设及嵌入评价双色笔标注)评价任务一: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是如何产生的?(一)文明之源——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阅读教材,归纳我国早期国家和文明是如何起源的?【问题1】距今约5000年,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依据问题课件出示的问题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何为国家?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教师总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成果有了剩余,一些人开始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于是,出现贫富差别,私有财产开始萌芽。

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阶级社会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形成。

国家和文明的印证:牛河梁遗址,阅读“相关史事”师生共同归纳: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课标要求:“通过

课标要求:“通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目标:1. 结合出土文物,了解石器时代物质文化遗存;结合相关地图,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2. 分析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发展历程,运用唯物史观的原则推导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3. 梳理原始国家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认识夏商周三代的制度建设、文化成就、经济发展;4. 结合甲骨文、铭文、文献记载,分析早期国家的特征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从课题导入,指出本课学习内容:1.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及特征;2.早期国家形成发展过程及特征文明的主体是“人”——“人”的诞生—劳动,最早的劳动工具—石器,导入原始社会的两个阶段:旧、新石器时代。

(二)新课讲授:1) 旧石器时代:梳理教材内容,总结其含义、时期、代表古人类、特征(结合出土文物简单展示)、社会组织形式、分布特点(结合地图简单分析)2) 新石器时代:梳理教材内容,总结其含义、时期、代表遗址(内容较多,制作表格梳理归纳)、特征(结合出土文物简单展示)、社会组织形式、分布特点(结合地图简单分析;重点在于理解“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3) 从社会组织形式角度梳理原始社会发展历程:以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为例总结原始人群时期群居特征;从原始人群到氏族部落的发展强调血缘联系的作用,以姜寨遗址图为例分析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与父系氏族社会(重点)形成对比;以课本中出现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为例详细分析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发生的变化,关注这一时期出现的国家雏形所具备的普遍特征。

4)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以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为例,展示这一时期出现的私有制与阶级分化的状况;以陶寺遗址为例,分析生产力发展前提下的私有制产生、推动阶级分化,最终致使原始社会解体、早期国家诞生,即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寺遗址石器工业的性质的分析何驽一、陶寺遗址石器工业研究已有成果近年来,陶寺遗址的石器工业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2006年严志斌发表了《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是对陶寺遗址石器工业探索的首篇专文,从陶寺晚期宫殿区灰沟IHG8出土的石制品入手,管窥陶寺晚期发达的石器制造业之一斑①。

图一陶寺城址中期手工业区内部区划示意图此后,翟少东博士致力于陶寺文化石器工业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翟少东博士首先以陶寺遗址石器工业考古调查入手,分析后提出陶寺遗址石器加工是经常性的生产行为,大多是在大崮堆山石料粗加工之后的生产链环节,石料以变质砂岩为主,石坯种类有矛①严志斌:《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形器坯、斧形坯、锄形坯、锛形坯、铲形坯、楔子、盘状器、石刀坯。

陶寺石器工业制造点分布范围,从陶寺早期至晚期在逐步扩大,早期仅限于赵王沟和大南沟之间,中期集中在外郭城内南部手工业区,表明陶寺中期精英阶层可能加强了对石制品生产的管理,晚期则更扩散到遗址的中部和西部①。

为了证实她对陶寺遗址石料来源主要为大崮堆山变质砂岩的推测,翟少东博士专程调查了为襄汾县沙女沟村的大崮堆山石料场遗址,对比陶寺文化其他遗址出土的石料,认为只有陶寺遗址从大崮堆山获取石料制造石器,反过来说意味着陶寺遗址垄断大崮堆山变质砂岩石料资源,并促进自己的经济快速发展②。

翟少东博士进而通过实验考古分析认为,陶寺石器工业打片制坯的工艺技术要求甚高,但耗时不多;而磨制和抛光技术要求并不高,只是比较耗费时间,尤其是变质砂岩材质的石器磨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③。

翟少东博士还通过实验考古分析认为,陶寺遗址的石器工业产能大大超过本遗址石器消费量,大量的剩余产品很可能用于出口和交换,尤其是变质砂岩石器强大的生产能力,很可能为其向外换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资提供了帮助,对维持陶寺遗址在临汾盆地的中心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④严志斌与翟少东博士的研究与精辟的分析,使我们初步看到了陶寺石器工业的发达程度,变质砂岩主打产品特点,社会集权控制石料与工业的特征,石器工业商品生产的特质。

2010年至2012年山西队对陶寺城址手工业区的钻探。

⑤与发掘,初步认识到陶寺中期的手工业区近20万平方米的范围,有负责的沟墙封闭与分割,控制严密。

除制陶手工业园区,至少有四处石器工业园区,每个园区里都有一处夯土基址,暗示有工官管理用房(图一)。

整个手工业区由大型夯土建筑IIIFJT2统领,是一座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回”字形带天井和门道的建筑⑥,从建筑级别看,整个陶寺工业区内无任何一座建筑能出其右,应当是陶寺工业区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治所。

由此我们提出陶寺城址手工业工官管理模式⑦在看到陶寺遗址石器工业发达的同时,学界也提出了更加尖锐和深刻的问题。

2015年4月20至22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我参加了刘莉教授组织的“早期中国城市化的起源与发展:从一个比较视角”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上我做了题为“陶寺:史前中国政治中心型城市化的一个考古例证”的讲演,提问环节,刘莉教授问我,陶寺政权为何要严格控制手工业区?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制陶和石器制造已不是什么尖端产品,陶寺作为都城没有直接严密控制,完全可以由下属的手工业专业聚落去制造,都城仅控制产品流通即可,比如二里头遗址与灰嘴石器制造遗址⑧的关系就是这类例证。

我当时的回应是,据钻探资料显示,陶寺遗址手工业区被严密控制的制陶业很可能是专用于祭祀和下葬的彩绘陶礼器,工艺与技术被严格控制与垄断,是出于统治阶级强化等级制度目的使然,应不是普通日用陶器制造业。

况且区域调查发现,陶寺文化确实有令伯、古署等专业化制陶遗址,似专于日用陶器生产⑨①翟少冬,王晓毅,高江涛:《山西陶寺遗址石制品及相关遗迹调查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9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1~26页。

至于陶寺遗址对石器工业的控制,我怀疑是制造比较特殊的石器产品,②翟少冬:《山西襄汾大崮堆山遗址石料资源利用模式初探》,《考古》2014年3期。

58~67页。

③翟少冬:《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与磨制工艺》,《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34卷第2期(2015年5月)。

④翟少冬:《陶寺遗址石器生产的产能分析》,《南方文物》2016年2期。

123~128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10年陶寺遗址群聚落形态考古实践与理论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

2011年1月。

46~57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III 区大型夯土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1期。

30~39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2012年度陶寺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4期。

2013年1月。

60~63页。

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偃师灰嘴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1期。

1~26页。

Liu, Li., Zhai, S., Chen, X., 2013. Production of ground stone tools at Taosi and Huizui: A comparison. In: Anne P. Underhill [Eds], 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chaeology. Wiley-Blackwell, Malden, pp. 248-299.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10年陶寺遗址群聚落形态考古实践与理论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

2011年1月。

46~57页。

用于比较特殊的领域,比如说武器,出于“国防工业”特殊性质,严密控制与工官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翟少东博士的实验考古研究证实陶寺遗址变质砂岩石器很难磨制,似乎初露端倪。

当时,我虽回答了问题,但是答案缺乏分析和论证。

本文试图就陶寺石器工业的性质问题进行一些深入分析。

图二陶寺遗址出土打制石片二、陶寺遗址石器工业主打产品分析根据山西队历年发掘和翟少东博士的调查,陶寺遗址出土的石制品除了海量的打制石片系石器加工的过程产品(图二),石坯的主要种类有矛形坯、斧形坯、锄形坯、锛形坯、铲,还偶见石磬坯、厨刀坯。

在翟少东调查中,从概率统计的形坯、楔子、盘状器、石刀坯①①翟少冬,王晓毅,高江涛:《山西陶寺遗址石制品及相关遗迹调查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9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1~26页。

角度说矛形坯出土几率最高①,其中早期遗存中1次,晚期遗存中7次,假如按照我的判断中期遗存中原报告判定的楔子(TS2008PM01H1:4)实为矛形坯的断头,则中期遗存中也1次,矛形坯的概率总计为9次,明显高于其他石坯(表一)。

表一 翟少东调查陶寺遗址石坯种类出土概率分析从上述调查分析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陶寺石器产品中最重要的矛形坯不知最终产品是什么(图三)。

其余斧、锄、锛、凿、刀、铲(或钺)、厨刀、磬等石坯均在遗址中见到其成品②①翟少冬,王晓毅,高江涛:《山西陶寺遗址石制品及相关遗迹调查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9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1~26页。

这些能见到成品的石器除大型厨刀和石磬为礼器之外,均为日用工具。

产品出现的概率表明,陶寺石器工业产品中礼器和日用工具都不占首位,也就是说陶寺石器工业的主打产品不是日用工具,大厨刀和石磬仅为王权服务,也没有旺盛的产品需求,于是矛形坯最终做成什么作为陶寺石器工业的主打产品成为问题的关键。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临汾市文物旅游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第一册,文物出版社,2015年12月。

306~346页。

图三陶寺遗址出土矛形坯在陶寺发掘出土的石器成品中,未发现其相应的坯料的只有石镞了。

陶寺出土的石镞虽然个体形态上差别比较大,但是总体上可分为三型。

图四陶寺遗址出土A型石镞1.T394④B:32.H354:103.IIH3:254.IIH4:115.H310:366.T431④D:207.H310:37A型为片状三角形叶或桃叶形(图四),多无铤,取材于薄石片,我怀疑可能取材于大量的打制废片中筛选出的合适的原料薄片,磨制而成(图五)。

图五陶寺出土打制石片与A型石镞对比图1.TS2008PM03H1②:102. 4.IIH4:11B(图六)。

此型镞用料除了用残石刀改制外,很可能来自矛形坯(图七)。

图六陶寺遗址出土B型石镞1.T404④:92.J401:933.T432④F:174.T311③:7图七陶寺出土矛形坯与B型石镞对比图1.TS2008PM03③A:12.T432④F:17C型为棱锥体,以三棱锥为主,四棱锥为次,多带铤(图八)。

很可能是矛形坯的成品(图九)。

早期王族墓地曾出土石镞333件,其中所谓角岩(即变质砂岩)约占总数43%,页岩约占33%,泥质页岩约占14.1%,其余为各类为数很少的岩石材质。

其中A型(包括原报告I~III型)石镞约占早期王族墓地出土石镞总数的75%。

B型(即原报告IV)石镞约占0.6%。

C型(即原报告V ~IX型),约占总数的21%左右①。

图八陶寺遗址出土C型石镞1.T376④B:172.T373③B:103.J401:184.H416:105.F402:16.T421④D:8图九陶寺遗址出土矛形坯与C型石镞对比图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临汾市文物旅游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第二册),文物出版社,2015年。

737~754页。

1.TS2008PM04③:12. T376④B:17准此,我认为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陶寺石器工业主打产品应当就是陶寺遗址出土的B 型带脊柳叶形石镞和C 型棱锥体石镞以及用废料加工的A 型片叶状石镞。

从陶寺早期王族墓地石镞出土情况看,似乎陶寺早期以A 型石镞生产为主,B 、C 型石镞生产为辅。

从箭镞远射武器杀伤力和穿透力学的角度看,C 型棱锥体特别是三棱锥体箭镞的穿透力和杀伤力,高于B 型带脊柳叶形石镞,而B 型镞的杀伤力和穿透力一定远高于A 型片叶状石镞。

显然,陶寺遗址出土的取材于矛形坯的B 型和C 型石镞,是杀伤力和穿透力很强的远射武器。

陶寺石镞石质与矛形坯石质均为变质砂岩(旧称角页岩),翟少东博士经过考古对比实验发现,变质砂岩石器的磨制极其耗时①这类三棱石镞长度一般在6厘米以上,表明陶寺石镞的石质变质砂岩的坚韧性很好。

虽然变质砂岩石镞磨制极为耗时,但是磨光的表面减小了箭头穿透目标时的摩擦力,更加有助于穿透目标;而坚韧的石质,促进箭头的贯穿更深且不易折断,因为假如石料硬脆易折,则很可能在箭锋刚射入目标伊始便折断,而无法使箭头穿入目标到达更深,加大伤害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