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有哪些著名藏书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邦述,字孝先,号正暗,晚号群碧翁。江苏江宁人,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卒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入湖北巡抚端方幕府,随游欧美考察。宣统二年(1910年),出任吉林民政司使。民国九年(1920年),选为江苏参议员。邓邦述身在端方幕中,心羡其收藏之富,乃自光绪三十年(1904年)始,大肆搜罗旧籍。光绪三十二年游欧美归,途经上海,喜获黄丕烈士礼居旧藏二部宋刻唐人诗集《李群玉集》、《碧云集》,遂各取一字,名其书楼曰“群碧楼”,并因此倾心于宋、元旧刻之瑰集。十年间,耗银七八万两,及至宣统三年,所蓄善本已有宋本816卷、元本2,743卷、旧抄本5,338卷、明本15,488卷。当时藏家看重明嘉靖刻本,邦述贮架150部之多,乃名其室“百靖斋”。然好景不长,后邓氏渐陷窘迫,无奈陆续出售宋刻善本,以还欠债。民国十六年(1927年),群碧楼大部分珍藏精本售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抗战前,又将所余善本卖与杭州王体仁九峰旧庐。邓去世后,家人尽售其余。故群碧楼旧藏,今多在台湾。邓邦述编有《群碧楼书目》、《群碧楼善本书录》、《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等藏书目录。

傅增湘,字沅叔。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川江安人,幼岁随父游宦,定居天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授翰林院庶起士,辛亥革命后曾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抗战时期隐居北平(今北京),1949年病故。傅氏从辛亥革命后开始藏书,三十余年辛勤蓄积,贮书多至二十余万卷。所藏宋、金刻本150种,元刻本数十种,明清精刻旧抄、名家批校本数以百计,自许庋架之精,不让海源阁。因珍藏南宋绍兴浙东路茶盐司刻本《资治通鉴》和南宋淳熙内府写本《洪范政鉴》,故名其藏书处曰“双鉴楼”。晚年潜隐校书,又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句,称其室曰“藏园”。傅增湘擅校勘,通流略,精鉴赏,所撰《双鉴楼善本书目》等,皆书目之经典。他去世前,已向北平图书馆捐赠善本书三百余种,殁后,家属又遵嘱将藏书捐赠给国家和家乡四川。至今,双鉴楼遗藏仍完好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图书馆。

民初岭南藏书,首推莫伯骥五十万卷楼。伯骥字天一,广东东莞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广州光华医学堂毕业后,自办仁寿西药房,又助堂兄莫伯伊创办《羊城报》。抗战后避居香港,再迁澳门,1958年病卒。莫氏以儒入商,性嗜蓄书。其藏书处原名“福功书堂”,后积聚至50万卷之巨,乃以命名其楼。莫氏藏有宋刻38部、元刻80部,其中宋刻唐李翱《李文公集》、唐孙樵《孙可之集》,奉为镇库之宝,其他明清精刻旧抄、名家批校,屈指难数。所编《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和《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共收录善本一千三百多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莫氏仓卒避难,随身携出仅4箱书籍。大乱之中,留存广州的一千四百余箱藏书,丧失殆尽。

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浙江吴兴人,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贡生,捐银获四品卿衔。民国初年流寓上海,1963年病卒。南浔刘氏以丝业发家致富,亦商亦官。宣统二年(1910年),30岁的刘承干参加南洋劝业会,流连于金陵书肆,遂有志藏书,并多收归庋架,数年之内,俨然已成巨擘。民国十二年(1923年),刘承干在南浔宅居小莲庄,旁筑嘉业堂藏书楼,藏书最盛时,计有12,450部、20万册、60万卷。其中宋刻65部、元刻74部、宋元明三朝递修本21部。最具特色的是二千多种明刻本、千多种地方

志、二千多种抄校稿本和44册《永乐大典》。其网罗储蓄之富,可与同时南北公立图书馆相比。书楼聘用专职编目员编撰《嘉业堂藏书总目》,并聘请缪荃孙等专家编撰《嘉业堂藏书志》。抗日战争时期,嘉业堂藏书陆续分批售让散出。辗转至今,其善本主要归台湾中央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处收藏。嘉业堂藏书楼现为浙江省图书馆之书库,是省级文物保护建筑,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徐树兰、徐显民父子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绍兴古越藏书楼,是在西方图书馆制度影响下,由私家藏书楼转为公共藏书楼的典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徐树兰出银33,000两,在家乡绍兴买地筑楼,购图书置器物,仿图书馆模式,筹办古越藏书楼。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书楼落成未久,徐树兰不幸病逝。子显民承继父业,续作不辍。光绪三十年(1904年),古越藏书楼正式对外开放,供人借阅。徐树兰主张学问当博求古今,贯通中外,是以书楼所藏,既有经史子集,也有洋务实学翻译之书,总计七万多卷,并订购学刊、日报,供读者阅览参考。徐树兰亲自制订的《古越藏书楼章程》,对书楼的专职岗位设置、保管借阅方法、购书经费使用等都一一规范。故其名虽仍袭称藏书楼,其实质已与近代私立图书馆并无二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