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出走者”行为探究
三个男人,一个命题:王蒙小说中的“男娜拉出走”现象
57
三个男人,一个命题:王蒙小说中的“男娜拉出走”现象
沈杏培
在王蒙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值得关注,即男性由于厌倦或觉醒,而要决绝挣脱
既有婚恋束缚或伦理规范,继而选择离家“出走”,
并孤绝地在家庭之外寻找爱情、自由和理想生活。
这 些 出 走 的 男 性 有 倪 吾 诚 ( 《活 动 变 人 形》,
张结果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崩溃,而且是传统意义世
中国尚不是一个独立、国泰民安的民族国家时,这
界的瓦解,它已达到了中国基本的东方符号系统受
种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出走事件必须被纳入民族国
到怀疑和挑战的程度。可以这样说,当这种危机加
家叙事的总体话语体系里,只有这样,个人化的娜
剧时,敏感的心灵自然会感到有必要设计新的世界
放的文化旨归与思想意义。娜拉出走的故事,通过
生称之为“自我主义”,即“我首先希望你具有真正
胡适等人译介,经由鲁迅的杂文体与演讲体的阐
强烈的自我主义,这种自我主义一时促使你把同你
释,再经过茅盾、巴金、张爱玲、庐隐等作家的文
自己有关的东西看成是唯一有价值的和重要的东
学演绎,逐渐得到塑形,并形成大致稳定的思想和
条件包含很多方面。你吃不饱肚子,挣不上钱,个
诚重走父亲陷入革命的凶险老路,却让其承受了身
体是没有幸福可言的;恋爱双方如果没有足够的文
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这种痛苦一方面来自吸食鸦
化,缺少和而不同的基础也不会太幸福;如果恋爱
片所导致的与高大俊美极不协调的罗圈腿的身体残
双方身处恶劣的环境,就像 《伤逝》 中的子君和涓
“当新女性的生存遭遇到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撞
击之后,由此发现了主导性女性解放话语的根本没
“出走”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解释是否有所不同?
“出走”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解释是否有所不同?一、古代中国文化中的“出走”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出走”一词主要指的是离开家乡、背井离乡、迁徙他乡等意义。
古代中国人认为,一旦离开家乡,就是背离自己的根本,是一种失去立身之地的无奈之举。
因此,古代中国人对于“出走”持有较为负面的态度,将之视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逃避行为。
二、西方文化中的“出走”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出走”则具有一种个人追求自由、寻求更好生活的含义。
西方文化倾向于赋予“出走”一种积极和进取的价值,将之视为一种探索和冒险的勇气。
无论是探险家的远行,还是移民者的迁徙,都被西方社会所推崇,被视为实现自己梦想和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
三、东方文化中的“出走”与古代中国文化相似,东方文化中的“出走”也常常带有一种逃避和无奈的意味。
特别是在东方传统价值观念较为保守、重视家族纽带的国家中,“出走”被看作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逃避责任的表现。
然而,随着东方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年轻人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出走”持有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四、“出走”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在当代社会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人们对于“出走”的态度已经相对开放和包容。
尤其是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个体的自由和追求。
因此,“出走”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解释也逐渐趋于一致。
无论是离家求学、外派工作还是背井离乡探索世界,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选择和发展,不再对“出走”持有过分偏见的观点。
五、结语“出走”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解释确有不同,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和文化的交流,人们的观念和态度也在逐渐趋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人们对于个体追求自由、寻求更好生活的意愿都是共通的。
愿我们在探索世界的同时,能够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开放的未来。
巴金小说中的“出走”主题研究
巴金小说中的“出走”主题研究
论文以现代文学中的“出走”主题为论述线索,选取巴金30、40年代的相关小说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巴金对出走发生、发展与反思的文学想象;同时,引入现代文学语境,关注巴金的叙事与五四语境中的“出走”主题以及同时代的作家书写的距离与差异。
试图从纵横两个方向把握巴金“出走”叙事的特点。
在全面梳理巴金“出走”叙事的脉络之外,论文还试图透过这一梳理挖掘“出走”行为背后深刻的现代性意义。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论文首先从语境入手,讨论以留学为最初形式的出走行为发生的历史语境,以及“出走”如何从行为和观念的实践进入到新文学启蒙的框架中,成为现代文学主题书写的一部分的。
在语境的支撑下,论文以《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憩园》、《寒夜》等小说为范本,进入到对巴金“出走”主题的细致考察。
从《激流》中对五四“走出家”寓言的回应与超越,到《爱情》中“走向何处”的叩问与设计,再到《憩园》、《寒夜》中“出走——归来——再次出走”模式的生成,巴金完成并反思了五四启蒙叙事下的“出走”书写。
在巴金的叙事中,“出走”从一种行为、观念中抽离出来,成为作家考量现代个体生命的一个标本。
个人与传统的冲突、自我重建中的艰难、无处可去的现代性处境都被集中于“出走”主题之下。
在这一意义上,“出走”叙事成为考察时代夹缝中的知识分子与传统血缘之家、现代核心家庭关系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成为追寻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重要线索。
出走_三位湘西作家创作的共同主题_黄丽梅
出走:三位湘西作家创作的共同主题黄丽梅 湘西曾是一块被时代和文明放逐,却被文学收容与膜拜的土地。
因为文明的疏远,它蛮野苦难;因为文学诗意的抚摸,它又变得美丽神秘。
文学这只手在30年代从湘西作家沈从文那儿已伸出,它指给你“边城”,指给你“长河”,指给你那些不知苦难的不幸女子,野性又多情的土匪水妓,展现出湘西独特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历史翻到80年代这一页,又有一批土家族作家把笔触伸进湘西,其中尤以孙健忠、蔡测海和田瑛三位作家最具代表性。
三位作家有着共同的族属,又都来自湘西,他们不约而同地描画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山川风物,叙写它的历史变革,探索它的文化之根,测试它的特质性格。
孙健忠大声呼唤变革,他的人物在现代文明面前充满了骚动与不安;田瑛被大山重重围困的人物也作着种种突围的努力,正如郭小东所说:“他迄今所做的一切包括文学创作,都处于山的包围和山的奔突之中”¹;蔡测海小说集《母船》的母题便是“出走”。
凌宇认为,在蔡测海这类以“出走”为母题的小说中,有着一个一以贯之的叙事模式:本土地域环境刺激、呼唤走出自己的影子外部世界环境º这大致也是其他以“出走”为母题的作品的基本叙事模式。
这是由作家的经历体验与作家的认识过程决定的。
少数民族作家,多从封闭落后的区域环境中走出来,他们在地域和外界的对比中获得双重观照,当他们以外部文明观照区域的滞后时,看到本土与外界的巨大落差,感到了不安,便开始以人物以文学呼吁区域滞后文化的变革,区域创造精神的觉醒,敦促区域民众尽快走出自己的阴影,走向世界。
一、外面的诱惑关纪新在《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一文中认为,新时期不同民族的作家曾推出过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任何一个民族社会,其内在的勃勃活力,就在于它的成员们若干个性的充分显示和展开,为了不让传统的道德观念再阻碍民族健全精神的成长,是我们来正视与疗治自己精神疾患、打破旧式群体意识一统天下的时候了”»。
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严肃审视和反思后,少数民族作家们得出的结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指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影响力。
本文从重要性和意义两方面引入该主题,阐述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和原因。
在现状分析中,指出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逐渐增加,但与西方文学仍存在差距。
原因分析中,从政策支持、作品质量、翻译团队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传播中的不足之处。
展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强文学创作、推动翻译质量提升和加强与国际文学交流合作等建议,以促进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现和传播。
【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现状分析,原因分析,重要性,意义,未来发展1. 引言1.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
中国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国外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文学“走出去”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崛起,中国文学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也应该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
中国文学“走出去”也可以为中国作家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多的机会,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灵感。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多样化和交流,还可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2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意义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意义在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和认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之一,其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可以让更多的外国读者接触和欣赏中国文学的精髓,从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中国文学“走出去”也可以为中国作家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让其作品得到更多国际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不仅可以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激流三部曲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绪论 (2)1 作为“被困者”时的表现以及被困的性格根源 (4)1.1彻底的“俘虏” (4)1.2“被囚”的性格根源 (6)2 作为“求生者”求生成功的原因 (9)2.1各式各样的“帮忙者” (9)2.2环境上的“走运” (13)2.3绝望中萌生叛逆 (14)3 作为“逃生者“的意义 (16)3.1结构上的“别有用心” (16)3.2主题上的深刻和“前卫” (17)3.3“连锁式”的鼓舞效应 (19)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文文献 (24)中文翻译 (29)幸运的逃生者——浅析《激流三部曲》中高淑英的形象摘要:一部《激流三部曲》,写尽了高公馆的荣辱兴衰,作者把旧式封建家族式生活的各色风貌鲜活的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有那么些让读者可爱又可恨的经典人物,这部作品也不例外。
巴金先生在《激流三部曲》里面,塑造了一大批神采各异的青年形象,尤其是女性青年形象,这群女性中,有悲剧陨落的,也有奋起反抗的,诚然,高淑英在其中不是最耀眼最出彩的的,也不是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但是她却是极为特殊的,她的身上有着不可复制的性格色彩和存在价值。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论述高淑英形象,分别凸显出她作为‚被困者‛、‚求生者‛、‚逃生者‛时的特点。
关键词:高淑英;女性;逃生;《激流三部曲》Abstract:Baking's book, Trilogy, describes ups and downs about the Gao. The author presented readers with all things about the old feudal family .Any works will has some classical figures who are loved or hated by readers. This work is not an exception .Baking shaped various shapes of the image of youth, especially young women image in the work .Among these women , some ended in tragedy , and some eventually rise up against .Although Gao shuying is not the most dazzling and outstanding one ,nor dose she be shaped very successful ,she is very special .She has a unique character .And the existence value about her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Gao shuying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1)Gao Shuying 's performance as "trapped " and the character reason why she was trapped;2)Reasons for her success to survive as a "survival";3)Her significance as an "escape".Key Words:Gao Shuying ; Female; escape; “Trilogy”绪论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永远矗立着的丰碑,这位世纪老人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写下了的这部鸿篇巨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残雪小说“出走”主题文化分析
《残雪》中表姐“出走”的文化分析一、出走(一)出走的内涵1.出走的含义“出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
”在文学作品中,“出走”有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含义,往往代表着不负责任、背叛、逃避、远离、叛逆、冲突、决裂、选择、分手等情感色彩。
2.女性出走“女性出走”,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母题,在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中叛出伊甸园的夏娃,东方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也是最早出走的女性代表之一。
尽管东西方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但是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以中国社会为例,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男权中心的父系社会以来的几千年里,中国女性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特别是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下,她们一再被男性主宰的封建社会愚化、弱化、物化。
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妇女专有戒律和礼教习俗,在身心两个方面折磨着女性,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品。
于是,女性作为人的各项权利被一一剥夺,逐渐失去了自由和独立的人格,成为“第二性”。
期间,也出现过如嫦娥这类出走的女性觉醒,但是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女性还是生活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中,被压迫,被禁锢。
终于,这样的局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打破。
自1918年《新青年》上刊出“易卜生专号”,将“娜拉出走”带入文坛以后,中国女性看清了自己真正的处境,在娜拉“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的号召中,打破原有的生存处境,义无反顾地去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女性出走”,走出原有的生活空间,走出家庭,走出婚姻,走进社会,这对于传统的以男权主导的社会秩序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与反抗。
“女性出走”,在实质上就是女性追求自由幸福,女性要从男性那里夺回自己被压制的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权利。
至此,“女性出走”现象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质便成为中国作家探寻的主题。
二、“女性出走”模式的解构从“娜拉出走”进入中国以来,中国的作家们一直在探讨着“女性出走”的话题,他们试图立足于中国这片原始的土地,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汲取写作的营养,找到一条属于中国女性自由解放的道路。
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现象
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现象作者:王琴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9期摘要:自从《新青年》上刊出“易卜生专号”,将《娜拉》这出社会问题剧介绍到中国文坛,娜拉的出走就吸引着无数正在急切寻求出路的青年男女们。
于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涌现了大量“出走”的作家以及人物形象,折射出对时代的批判、对自身的反省、对生活的选择以及对更大更新的理想世界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家自我的出走、作品中出走主题的揭示来对“出走”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文学出走叛逆追求一、出走的最好时代“出走”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女子们如卓文君、红拂女早早地践行了“为爱走天涯”,到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走”,强有力地冲击着“家”的既定格局,也预示着中国传统的家族伦理秩序面临溃败。
“五四”时期普遍宣传的个性解放,成为一种热涨的潮流,并以空前的气势和冲击力试图推翻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堡垒。
许多封建家族中的年轻一代认识到了自己家庭的罪恶,他们试图冲破家的藩篱,走向外面广阔的天地。
于是,作为一个即时性的动作,在现代文学中关于“出走”的描写来了一个大爆发。
这种现象相当大程度上要归因于1918年《新青年》刊出的“易卜生”专号将《娜拉》一剧介绍到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男女们从中受到启发,将娜拉当作自己的偶像并用实际行动效仿。
直接模仿《娜拉》的作品是胡适的《终身大事》,严棣的《心影》、凌均逸的《生死关头》等一批作品都是在易卜生的戏剧直接影响下出现的。
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如侯曜的《弃妇》、欧阳予倩的《泼妇》、郭沫若的《卓文君》等也是娜拉式的社会问题剧。
这个现象并不是一时热潮,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也一直有佳作。
二十年代鲁迅《伤逝》中的子君、茅盾《虹》中的梅行素;三十年代巴金《家》中的觉慧与淑英、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林语堂《朱门》中的杜柔安;四十年代曹禺《北京人》中的曾文清和愫方、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少祖和蒋纯祖、师陀《无望村的馆主》中的陈世德、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瑞全、无名氏《海艳》中的印蒂等等,他们的“出走”见证了“出走”现象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历久不衰,这与它的恒定性、包容性密切相关,“出走”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意象。
文学原型分析:中外文学中的出走
文学原型分析:中外文学中的出走作者:王欣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摘要】出走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也是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原型主题。
在对出走原型进行分析演绎的基础上,归纳出主动出走、反省式出走和逃避式出走等几种类型,总结了中、西方文学中对于出走原型的一般性差异。
【关键词】原型主题出走差异在千差万别的文学形态中,能把握住其中的原型主题,就会为我们认识文学现象、了解文学规律提供有力的切入点。
近年来,原型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取相应的模式,而更多的是与相应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原型。
出走原型就是其中之一。
一、出走原型探究出走这一种举动,体现了人类的生存的基本状态和精神要求,因此成为文学重要的原型主题。
原型理论来源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的研究认为集体无意识来源于人自身从祖先那儿继承来的原始的经验和意象,就像动物有先天遗传的某些本能一样,人生来就具有这种先天性的倾向和意识,使人不用亲身经历就可以采取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来应对自然。
集体无意识的核心结构形式就是原始意象或者叫做原型。
①荣格曾详细地描述过其中的关系:“人生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
这种镂刻,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没有作为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
”②这些也许一时被忘却或被人控制的意识组成了原型。
原型也由于人生情境的丰富而类型众多,一方面存在于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中,有时出现在人的臆想或梦境里,“原初的神话原型以种种‘面貌’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③原型被衍生出来以后,继续承担着传递原始信息的职责。
它仅仅通过人物、情节、背景、事件来完成人类主体无意识的积累和总结,长期的历时性经验的积淀使我们在之后的文学发展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情节、人物、主题等。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困境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困境郑穹【摘要】莫言荣获诺奖凸显出中国文学外译的乏力;凸显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困境:译入过多译出过少,现当代文学比例偏低,中国文学外译到底由谁来承担.应提高翻译报酬重视文学翻译学术价值,加大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力度,采用“中国人为主,汉学家为辅”的译者模式.【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33)003【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困境;翻译;译者【作者】郑穹【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此消息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终于结束了百年来无缘诺贝尔文学奖的尴尬局面。
国人纷纷为莫言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莫言的作品主要是被谁翻译的?答案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陈安娜(Anna Chen)。
第二,对于中国译界来说,我们真的值得庆贺吗?答案是否定的。
莫言的获奖凸显了翻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暴露出国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严重不足。
在莫言获奖给中国文学界带来热火朝天的大讨论之际,在莫言获奖再次触动中国翻译界敏感神经之时,国内翻译学者不仅要彻底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的现状,找出症结之所在,而且还要给出合理的解释,从翻译理论上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的困境。
下面拟从翻译方向、翻译倾向和译者模式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面临的困境,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做出理论贡献。
一、困境之一:中外互译失衡外译中过多而中译外太少已为国内学者所承认(王宁,2012:5-12)。
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但是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却很少,翻译成英文的就更少了。
汉语的这种译出少译入多正好与英语形成鲜明的对比。
英语是译出最多译入最少的语言之一(Venuti, 1998: 160)。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中国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说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研究目的。
在通过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情况。
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中国文学的历史底蕴、人才储备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在展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总结了中国文学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鼓励更多文学作品走向世界舞台,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现状、原因、展望、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分析、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文学也逐渐开始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的文学相互交流与碰撞。
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读者的关注。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象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跨国传播,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表现。
通过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不仅可以促进中外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文学“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旨在探讨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影响力,分析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原因和动因。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的格局,提升其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也可以为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外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2. 正文2.1 中国文学“走出去”现状分析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指中国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上进行传播和交流的过程。
试析自我意识的突围与文化批判—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出走”现象_85991
试析自我意识的突围与文化批判—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出走”现象_85991试析自我意识的突围与文化批判—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出走”现象[标签:来源]论文关健词:出走自我意识文化女权主义论文摘要:“出走”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显示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并自觉对束缚自我的“文化圈”突围,从而又完成了对文化的批判。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以“出走”为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转型的历史轨迹。
自1918年《新青年》上刊出“易卜生专号”,将《娜拉》带给中国文坛后,“娜拉的出走”便一直影响着中国作家的写作。
呈现于文本显现为“出走”现象的普遍化、“出走”形象的多样化以及“出走”主题的深刻化。
“出走”一直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由于这一现象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质,使得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出走”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20世纪中国人精神的裂变史和文化批判史。
(一)文化是民族结构中最厚重、最稳固的层次,这种特性使文化常常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变动常常需要外力的批判与颠夜。
文学必然是一定文化背景中的意识形态,它在承担一定的社会拯救功能的同时就不可能不承担一定的文化批判功能。
因此文学价值的获取就更多地来自于批判所期待的自我与文化的和谐状态。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文化冲撞:一次新文化运动,一次改革开放。
西方文化的传人,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中此消彼长,至今尚无结局。
这中间文化的斗争表面看来水波不兴,其实内部已潜流暗长,斗争的激烈同样让人惊心动魄。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是在这种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严格地来说,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一种文化批判,是用一种文化批判另一种文化。
但这种文化批判方式只是一种外部批判,极易成为浮于形式的改头换面,而不能深人血液与骨位去改变传统文化的疲疾。
一方面,传统文化经历了致命的冲刷;另一方面,由于文化自身的特性而使其又有些积重难返。
因此,这种批判极易引起文化的混乱,历史的发展其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 引言1.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推广和传播,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和交流。
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也能够为世界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为人类文学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方面。
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感。
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
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也能够为中国作家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有利于激发作家们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潜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舞台。
【2000字】1.2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学也逐渐走出国门,逐步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翻译出版数量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语,被引进到国外读者的视野中。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学的影响力。
中国文学在国际文学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一些中国文学作家通过其优秀的作品赢得了国际文学奖项,如诺贝尔文学奖等,为中国文学的国际声誉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文学的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
中国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为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信与魅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正文2.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原因分析2. 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中国文学作品的版权售出和海外推广也成为一种经济增长点。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翻译成各国语言,进入国际市场。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莫言的作品在国际上颇受欢迎,尤其是在美国。
本文将以莫言的英译作品为例,探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模式,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问题。
一、背景与意义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通过翻译文学作品,可以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其作品代表着中国当前社会特点和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他的作品包含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的内涵,同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可以向西方读者展示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二、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译介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当前,存在两种主要的译介模式,即直译模式和改译模式。
直译模式是指将原文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追求原汁原味的翻译效果;改译模式则是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对原文进行调整和修改。
以莫言的英译作品为例,可以看到两种模式的运用。
一方面,直译模式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节奏,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一些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得西方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莫言作品在美国的译介情况莫言的作品在美国的译介情况较为成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接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红高粱》、《蛙》等。
首先,莫言的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中采用了直译模式,力求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味道。
翻译者注重传达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例如通过对汉语成语、俚语和习惯用语的解释,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在译介过程中,莫言的作品往往针对本土化需求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这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出走母题”内涵及女性出走原型追溯
“出走母题”内涵及女性出走原型追溯作者:葛冉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葛冉冉(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母题作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文学术语,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与理论之中,具有广而深厚的内涵。
“出走”行为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和精神欲求,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生存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往往将“出走”作为争取权利反抗压迫的一种手段,追寻自由争取人格独立。
随着女性反抗父权斗争的展开,“女性出走”母题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母题产生于中外文学作品中,并随着时代的更迭得到不断发展。
关键词:出走;母题;女性;反抗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60-03一、出走母题的内涵母题(motif)这一概念最早源于音乐,是指一组或多组乐曲中某一段时常重复的旋律。
随后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学当中,用来分析研究文学史上许多精神现象,例如“复仇母题”“成长母题”“战争母题”“情爱母题”“乡土母题”“都市母题”“重生母题”等。
母题作为一个广有争议的文学术语,最早由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形成体系,他在《民间故事分类学》中解释了这一概念:“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1]此外俄国著名学者普罗斯也对母题进行了定义,“母题可以分解为许多人物行为,对情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行为,他题为‘功能’(function)”[2],他认为母题并不是最小的情节单位。
母题的涵义大于一般意义上的主题概念,主题是作者通过故事或人物动作所体现出的作者对外在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理解与思考。
母题作为一个精神命题超越了具体的事件与动作,反映了人类的心理情感,所以歌德对文学母题做了一个定义,即母题是一种“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3]。
在中国,胡适于《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的一个例》中最早提出母题这一概念,随后陈建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什么是母题呢?简言之,母题就是民间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诗歌等)中最小的情节元素。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学逐渐开始走向世界。
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学走出去”。
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开始走向世界,并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崛起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根本条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种经济实力对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有助于中国文学在国际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因此,中国的经济实力是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主要力量。
其次,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是衡量“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指标之一。
政府出台的文化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文学在国际上推广,为文学推广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例如,中国政府每年都会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文化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对文学出版和推广方面有着更多的重视。
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推广,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快速地走向全球,吸引更多的读者。
同时,互联网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学创作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在国际上,中国文学作品通过各种网络活动进行推广,比如中国作家网的作品推广计划,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魅力。
最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中国文学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光辉历程,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和民族风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种文化价值在今天的中国文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对于那些更喜欢文化交流和包容的读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辨和民间故事小品也可以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总之,“中国文学走出去”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的,其背后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实力的快速提升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
随着中国文学在国际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相信它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跨地域、跨雅俗、跨学科的“现代中华文学”的系统性研究——评曹惠民教授《出走的支娃——一位大陆学人
D I 码 :0 3 6 /. s .0 8 13 2 1 .4 04 O 编 1 .9 9 in 10 —06 .0’ 0 .1 js 1
一
个 极 具 理论 穿 透 力 和 内在 逻 辑 性 的统 一 整
家 的忽视 而展开 ; 而跨 学科 的综合 研 究则 针对 以往僵 化不 变 的文 学研 究 方 法而 展开 。 三
“ 既彰 显 了作者 “ 跨” 现代 中华 文学” 论 的合 理 性 , 凸显 了该 书研 究理 论 与研 究方 法 的 之 又
科 学 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 词 : 现代 中华 文学 ; 跨地 域 ; 跨雅俗 ; 学科 跨
灯 下品 书
世界华 文 文学论 坛 2 1 . 0 14
跨地域、 跨雅俗、 跨学科的 “ 现代中华文学" 的系统性研究
— —
评曹惠民教授《 出走的夏娃—— 一位大陆学人的台湾文学观》
徐 旭 赵 小 琪
摘 要 : 出走 的夏娃—— 一位 大 陆学 人 的台湾 文 学观》 书从 跨 地域 、 “ “ ” 跨 《 一 跨 雅” 俗 、 学科 的角度 对 2 0世纪“ 现代 中华文 学” 行 了多方 位 的 阐释 。跨 地 域 的整 体研 究针 对 台 进 港 澳地 区文 学在 文学史 中的缺 席而展 开 ; 雅 ‘ 的全 面研 究针 对“ 文 学” 文 学史 跨“ 俗” 俗 被
纪 中国新 文 学 的发 展 脉 络 和前 进 方 向 , 试 图 并
学观 》 作 者 “ 些 年 写 下 的 关 于 台 湾 的 文 是 这 字”2 ‘的结 集 , 现 出的是 作者 对 台湾新 文学 的 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2.《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3.《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4.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5.《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6.《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7.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8.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9.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10.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11.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12.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1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14.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15.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16.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17.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18.冰心与庐隐之比较19.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0.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21.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22.《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23.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24.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25.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26.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等)27.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28.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29.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30.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3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32.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33.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34.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35.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36.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37.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38.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39.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40.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41.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42.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43.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4.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45.“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46.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47.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48.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49.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50.《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五四“出走”文学———“私奔”传统的现代诠释
五四“出走”文学———“私奔”传统的现代诠释2016-06-22 10:04:27 来源: 作者:7天论文网【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使西方的“娜拉”成为国人心中女性解放的典范人物,而其创作的戏剧《终身大事》又开启了中国“五四”文学中“娜拉”式出走的序幕。
在“五四”这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期中,无论是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笔下,都出现了大量离家出走的“娜拉”型女性。
她们虽然家庭背景千差万别,性格特征各有千秋,但都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满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婚恋传统,敢于冲破固有的家庭禁锢,大胆高呼恋爱自由的口号,决绝地去追求婚姻自主的权利。
憧憬爱情进而去追求爱情成为她们勇敢反抗的不竭动力和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因而她们也被包裹上了中国现代新女性的华丽外衣,成为女性解放的标志性人物和反抗精神的引领者而备受推崇。
她们为情挣扎、反抗父家、奔赴夫家的出走举动自然也被赋予了现代意识的精神内蕴和个性解放的非凡含义。
就在知识精英们推崇“新女性”的可嘉勇气,畅想中国女性解放的美好蓝图时,却忽视了这些“娜拉”型女性骨子里永远褪却不去的传统烙印,那些缠绵悱恻可歌可泣的离家出走故事实则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古已有之的私奔叙事的现代诠释。
虽然五四文学中“娜拉”出走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变迁,但无论是出走的原因、形式还是最终的结果都与中国古典文学中传统女性的私奔故事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虽然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巧妙地用“出走”这一现代名词置换掉“私奔”的传统概念,并将其妆点成西方文学中“娜拉”的文明标签,一再厘清中国现代文学爱情叙事与中国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传承关系,但是欲盖弥彰的屡次辩解,却终究无法遮蔽两者本质上的相通之处。
一、私奔叙事的历史私奔叙事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由来已久。
上古时期的《诗经》就有多篇描写男女私奔故事的诗作。
《国风·鄘风·蝃蝀》中塑造了一个“大无信也,不知命也”[1]74,为了爱情敢于“怀昏姻”的奔女形象;《国风·卫风·氓》中的女子钟情于“嗤嗤”之“氓”,在没有“良媒”的情况下,用“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85的方式私定终身;《国风·王风·大车》中男人“畏子不奔”,用“谷则异室,死则同穴”[1]107的誓言打动女子,坚定女子与他私奔的决心。
现代文学中的出走话语叙事研究
以说 , 出走 是二 十世 纪先进知 识 分子精 神历程 最恰 当 主为 父 , 家之 主为君 。中国社会 制度 的根本 就是 家 大 的概 括 。最先觉 醒 了的人们 的精 神属 于另一 世界 , 族 制 度的政 治化 。 而 因而 , 一部 中 国历 史 , 就是 一部 家族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2月
延安大学学报 ( 会科学 版) 社
J u n l f n n Unv r i ( o il ce c ) o r a o Ya a ie st S ca in e y S
Dec, 00 2 6
第2 8卷第 6期
自鸦 片 战争 以来 , 国知识 界 睁眼看世 界 的人越 中
一
个不合 时宜 的先 觉者 , 正是 现代作 家们 想要追 求 这
来越多, 中国与西 方列 强的差 距也就 得到越 来 越真切 达 到 的文 学 效果 , 是 出走 话 语 备 受 关 注 的 内在 原 也
的认 知 ; 化 论 、 性 时 间观 、 新 的世 界 地 理 观 念 因 。 进 线 崭
这与 当时人们 对 于家和社 会 的认 知 成为 一代人 最喜欢 使 用的词语 。 如果 说走 向世 界展 现 家族制 度 的存 在 。 首先 , 为 最先觉 醒 的青 年知识 分子 , 出传统 作 走 的是 地域 发展 的不 平 衡 , 向现代 化 突显的则 是新 旧 有 关 。 走
时代 的差 异 , 走 ” 走 向” 当“ 与“ 与这 些差 异的描 述 与选 家庭 的束 缚 , 至为 此 而经 历 几 番艰辛 奋 斗 , 得 个 甚 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出走者行为探究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长廊中,大多数作家都在探索在新思想、新文化冲击下,思想解放的新青年的出路问题,而出走主题更成为很多作家青睐的主题。
有些学者认为,出走是一个现代性的行为和事件。
他的出发点是对于传统、对于不合理现实的反抗,同时又在反抗之中孕育着建设的种子,孕育着对于未来的希望。
但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出走者都是时代的先锋,倡导思想解放的楷模。
关键词:出走者;表现;出走行为;思想解放
中国现代文学中,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思想解放使许多作家都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心中不满,表达内心愿望,出现了一大批塑造出走者人物形象的优秀作品。
如鲁迅的《伤逝》、茅盾的《蚀》、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雷雨》等等,都在不同层次或角度探讨出路和出走的问题。
本文即是通过对作家作品中出走者出走的表现及其行为分析,来探索出走者们的真实心理,从而让人们重新认识作品人物。
出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
出走代表着不负责任、背叛、叛逆、决裂、选择、逃避等多重含义。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出走者存在于左、中、右不同的作家笔下。
其一方面是因为每次文学思潮开始之际大行其道,出走主题总能凭借其强烈的反抗精神而引起读者和作家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一直有着强烈的目的性和使命感,这当然有着士人传统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由于现实社会对中国现代作家的规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小说中的故事都是历史中的故事,任何小说中的人物也都是历史中的人物。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开端和成熟的标志,而他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立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
无论是《故乡》、《祝福》,还是《在酒楼上》、《孤独者》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绝望和反抗,他笔下的人物出走也成为了时代的领跑者,思想解放者的代名词,但归乡模式也明显的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担忧,出走之后怎么办?鲁迅不愧是中国现代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他仍能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让出走者在现实中寻找希望,而后失望。
例如小说《伤逝》中主人公子君是喊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而离家出走的,这种自由的呐喊意味着抛弃旧制度、旧秩序、旧文化,具有强烈的革命意义,但革旧之后怎样建新,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革命革得怎样彻底,也不能说革命取得成功。
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地位,鲁迅把子君这一人物设定为第二个娜拉,明显带有反思五四启蒙成败的色彩,可反思又不只是反思,而是体现了某种超越的色彩。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剧中人物周冲的出走之路是艰难而矛盾的,家庭关系的突变,爱情的破灭,让他无法忍受。
他的出走不仅是对眼前现实生活的绝望,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思想上根深蒂固的矛盾对旧家庭的憎恶和依恋。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让年轻的周冲无法面对,他只能选择出走来抚平伤口,寻找心灵的另一方净土。
曹禺为周冲设置的出走结局是希望他能够找到幸福。
巴金《家》中的出走者觉慧看到了封建家族的没落和腐朽,在绝望之际又重生,觉慧希望在出走后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对于主人公觉新而言,出走却是如此艰难,他肩负着自己的使命,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放弃家庭。
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得读者更多的记住了觉新而淡忘了觉慧。
可见,出走者并不一定就能引起大众的认可,反而是悲剧的顾家者能让人们意识到旧社会的黑暗与冷漠。
当然,在现代文学中,也有以逃避对生活的出走者。
他们不是在反抗社会的不公,而是在躲避眼前的困境,他们不想改变家,更不想改变社会,他们的行为幼稚、可笑,他们的存在只会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无奈。
如沈从文《边城》中的傩送,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大哥,也不敢面对翠翠对他的爱,他用逃避来解决亲情与爱情的矛盾,他让心地善良的翠翠苦苦等待,他的出走是懦弱和自卑的表现。
因此,现代作家笔下的人物并不都是思
想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