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型国家

合集下载

治理理论的三种模式浅析——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治理理论的三种模式浅析——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hn s o it gv r a c . a c n u p r frC iee sce o e n e t y n Ke o d : o e a c ;Mo e ;G v rme tL a ig ;C roain ;C vl n S ce yW r s G vr n e n d s o en n e dn op rt o ii a o it i y
c vl n s c ey’ o p r tv d e a d c vla o it S la i g mo e,h pig t r vd s i・ iii o it Sc r o aie mo a n iiin s c ey’ e d n d o n o p i e a ss o
p bi m a n rc c d rf m.H n e h oe ac er ’ oa zt n bc ete u l a g gpat e a e r c n i i n o ec ,tegvrn et o Sl l a o ea n h y ci i m h
p e s n a i t e l e t e t e r .T e e s y p o td t r e d v lp n d p a t i g mo e r mi a d b ss o r ai o e z h h y h sa r moe e e eo i g a r ci n d h n c f rd v lp n o n r sg v r a c ,i e ,t e g v r me t S la ig mo e h o e me ta d o e eo i g c u t y’ o e n e . . h o e n n ’ d n d ,t e g v r n e n n n
第 3期
2 0 0 9经

顺势应时而为的权宜之计——浅析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的原因

顺势应时而为的权宜之计——浅析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的原因

顺势应时而为的权宜之计——浅析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的原因顺势应时而为的权宜之计——浅析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的原因?????市场经纬?MARKET 顺势应时而为的权宜之计浅析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的原因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其货币汇率变动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者规定.汇率作为有关汇率的一种基本原则, 通常具有普遍适用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一种汇率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规定维持汇率的措施;规定汇率应怎样调整.我们通常根据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和频繁程度,把汇率制度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前文/于磊者指汇率决定于铸币平价,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后者指汇率不受铸币平价限制,取决于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从十九世纪末至1973年,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主要是固定汇率制;从1973年以后,则主要采用浮动汇率制.目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汇率制度可分为三类: (1)盯住汇率制度,包括盯住单一货币和盯住篮子货币.(2)有限灵活性汇率, 表选择各类汇率制度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包括对单一货币具有有限弹性和合作安排.(3)更灵活的汇率,包括根据一整套指标调整,其他管理浮动和独立浮动.各类汇率制度的成本收益情况详见下表:由上述可见,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各有利弊,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浮动汇率制度已经慢慢成为主流,对盯住汇率制度批判也越来越多.我们知道钉住汇率制在保持名义汇率不变的同汇率安爿}收益成本典型代表外币化系统弹性不足:逆向外部冲击由实际1.无独立法可靠性强:降低货币危机可能性;强经济吸收;中央银行失去最后贷款人巴拿马(美元化)定货币的化财政纪律;避免货币贬值:为长期的作用;失去货币发行收入. 汇率安排融资提供保障.系统弹性不足'逆向外部冲击实际经欧元区货币联盟济吸收;货币联盟内政策协调比较困难.2.货币局制可靠性强;提高稳定的货币信心;系统弹性不足;逆向外部冲击由实际中国香港在高通胀的经济体.对降低通货膨经济吸收;中央银行失去最后贷款人胀有明显的效果.的作用.3.传统的固定钉住制固定汇率可减少国际贸易,投资的重新调整(贬值)常引起不确定性和1944一l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确定性:允许汇率可调整.使系通货膨胀压力.时.大多数国家采用该制度. 统具有一定的弹性.4.水平调整的钉住制综合了弹性和可靠性的优点;波动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波动带窄,经带,中心汇率有助于引导公众预济政策与波动不一致).系统将有损欧洲货币体系期;波动带内名义汇率波动可缓冲经济稳定.易受投机冲击.对经济的冲击.5.爬行钉住汇率制名义汇率可以依一整套指标周期回厕旺,5彳于钉住会弓l入通货臆;胀惯性.2Oltt纪六七十年代智利巴西采用爬性小幅调整;高通胀的经济体可以最终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去名义基准行钉住;哥伦比西亚长期实行(1999避免本币实际价值的高估.作用;实际汇率均衡变动难以吸收.年9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l.6.爬行带内浮动汇率制中心汇率可以随时问变动;系统允确定爬行方式蕴涵着巨大风险.回顾以色列1999年12月采用该许高通胀的经济采用波动带体系式爬行会l入通货臆;胀惯性,前看式机制:1985—1999年智利采用时.无须采用中心汇率逐步调整.(若目标通胀率设定有误)会引起本该机制;1995年5月一2OO1年币高估.导致投机冲击.3月波兰采用该机制.7.管理浮动汇率制中央银行不定期-t=预外汇市场.干如果中央银行行为不透明会l起很多预方式因时而变:名义汇率变动可不确定性;一般干预短期有效,有时-t=许多发达国家实行管理浮动以承受内,外部冲击.但需要大量的顾不起稳定作用.汇率.例如/jn拿大,澳大利亚外汇储备;可以防止汇率:过度波动.等.8.自由浮动汇率制汇率由市场自由决定.汇率变动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过度波动刺激以反映资产和商品供求的实际和投机;失去了货币政策的所谓"锚".实行上没有一个经济体实行预期变动;应付外部冲击无须大量货币政策必须自律以防止高通胀的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美国,瑞的外汇储备.现: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异常波动有士较接近该体系.损资源有效配置.时扩大了真实汇率的波动幅度,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在钉住汇率制度下,政府对汇率水平的公开承诺极易引发投机冲击;而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自由浮动使实行钉住汇率制度的货币愈发偏离其实际的均衡汇率.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了盯住汇率制度,环顾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转轨国家.在其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形成过程中,几乎都经历了一个盯住美元或盯住其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如英镑或欧元的过程.原因何在?本文将运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对其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个有效的汇率制度一定是根据一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态适时进行的选择,同时也一定是与其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特点分不开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一定可以从这些因素中找到原因.首先,发展中国家对汇率的波动反应脆弱,对来自内部的冲击敏感,偏好宏观经济的稳定,导致他们多数选择盯住汇率制度.这个世界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只有少数主要发达国家具有市场力量,影响世界经济和左右国际金融市场, 能够影响汇率短期和长期的走势,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的市场参与者,只能接受汇率大幅度变动的既定事实.正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描绘的那样,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变动将影响汇率走势.而发展中国家必须对这些变动做出被动的适应. 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国内投资所需的资金不足,往往对资金流动加以限制,同时又缺乏发达的金融避险工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个体对汇率的易变性反应相当脆弱,只能选择盯住汇率制度,将本外币之间的价格固定住,政府将金融市场投资的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冲销,从而使微观经济的个体(如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家庭)一定程度降低了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汇率风险,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另外,盯住的汇率制度还是防止来自国内货币市场的冲击的需要,自动阻止冲击影响实体经济;如果确实发生了需求冲击,在货币当局购买外汇储备以阻止本币升值的同时,货币供给将会增加,而实际产出不变.相反,弹性汇率制度则需要降低收入以使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到实际货币供给未发生变化时的水平. 而且,发展中国家选择盯住汇率制度,也是防止他们容易发生的通货膨胀的需要.一般认为,固定汇率制度在控制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实践效果要好于浮动汇率.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政府往往将经济增长视为基本国策工作重心, 而微观经济的私人部门又不活跃,因此易推行扩张型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甚至替代私人部门的投资,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但是如果通过强行实行国内紧缩货币的政策势必又要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所以那些本来国内金融体系与外部联结就不紧密,市场自由度不高的国家更乐于选择钉住汇率制以约束本国政府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其主要体现在:钉住汇率建立了清晰的,可操作的目标,同时捆住了政府的手,使得政府反通胀的承诺更加可信;钉住汇率可以帮助价格和工资制定者围绕一个新的低通胀均衡协调它们的行动和预期;钉住汇率制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使得家庭和企业能够在高通胀时期渡过后,将它们从海外撤回的离岸资产转化为本币资产.当本国的通胀率与被钉住国的通胀率严重背离时,资本的跨国流动将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或升值压力. 若本国通胀率显着高于被钉住国,资本外流将造成贬值压力,为了维持钉住汇率制将减少甚至耗尽其外汇储备.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的风险性和重要性.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不具备货币的职能,所以它们必须考虑无法支付MARKET?市场经纬?—?_以外币计值的负债的危险,随着对外贸易占发展中国家的GDP份额越来越大, 他们就更加处在汇率风险之中.汇率超调将造成产出的剧烈波动和物价不稳定.另外,其外贸部门一般是经济的重点增长部分,其国内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高,内需不足,对出口依赖很大,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或者具体说就是出口是其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举足轻重.国际收支逆差对它们来说可能就意味着危机,使得它们的经济陷入萧条或衰退,所以其汇率制度的选择必然要考虑外贸出口的要求.又因为其出口产业结构单一,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对价格的影响力,为了保证外贸部门的稳定发展和风险的规避,其一般倾向于选择固定的汇率制度,钉住其主要贸易出口国(一般是某个发达国家, 比如东亚主要钉住美元,非洲一些国家主要钉住法郎的汇率政策,在法郎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改为钉住欧元)的货币的汇率制度就成了首选.最后,以在2O世纪7O,8O年代东亚国家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为例来具体证明,发展中国家选择钉住汇率制度是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的理性安排.东亚各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吸引外资促进资本形成,并通过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带动经济腾飞.在这种战略下,理性的汇率制度选择必然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增强西方投资者的信心以保证外资持续流入;二是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它们通过接手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起本国的工业体系,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鉴于价格竞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和主导因素,而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短期内基本上不会有太(下转第97页)2006?14经济论坛51历.他在书中写道:我们将超越功能上的需要,服务业,无论购物,用餐或理发,都变成一种预先设计的经历.这就是说,服务行业除了要为消费者解决种种实际问题之外,还应该成为.经历的制造者.比如先前提到的在不同地点用餐来说,人们在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气氛中用餐,哪怕吃的是同样的饭莱,其感受也会大不相同.为什么呢7因为饭菜虽然一样,.经历却大不相同.如果餐厅的经营者,要像托夫勒所说的那样,让客人得到预先设计的经历,那就不仅要考虑让客人吃什么样的饭菜,还必须考虑客人用餐的环境,气氛等等.托夫勒指出,目前,经历还像是"糕点上的糖霜,因为它还只是作为附属品随某些传统服务一起出售的.但是,将来它也会像实实在在的物品一样,严格地以其自身所固有的价值来出售.到那时,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行业,它既不出售物质产品, 也不出售普通的服务,而是出售预先安排好的.经历. (二)用体验经济形式满足人1门的.饱目的心理需要所谓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是指企业I艮务为重点,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或经历. 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在美国《哈拂商业评论》双月刊 1998年7—8月号发表的《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中指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来临.他们认为体验经济强调亲身体验的特性.简言之,就是创造一种独特的氛围,用一种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你的顾客为了获得这种舒适的过程而愿意为之付费.MARKETING?营销导师?????人们认识到,可以用体验经济来满足人们.饱目的心理需要.体验经济正好具备满足饱目心理需求的各个条件.体验经济要求以体验为基础,开发新产品,新活动;强调与消费者的沟通,并触动其内在的情感和情绪;以创造体验吸引消费者,并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取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人们消费体验经济产品的过程就是一个.饱目的过程.举个例子,目前悄然兴起了.农家乐旅游,.农家乐旅游就是一种体验经济产品.其顾客群就是在大城市工作,不容易接触大自然和农村田园生活的上班族.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有自己的车.周末开车到郊区的农家来体验自己钓鱼,自己拔萝卜, 自己采摘水果等等,然后享受劳动果实的乐趣.并且农村空气清新,生活节奏较慢,可以缓解疲惫的身心.一般认为,.农家乐顾客去追求饱腹的同时,更多的是去追求饱目.随着需求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体验经济产品的可体验性,开始追求一种.美好的回忆.通俗的说就是顾客.花钱买感受,.花钱买体验或者说花钱买'饱目一. 总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人们的需求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关注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个体饱腹到饱目的心理需求的变化原因在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个理的影响,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所以研究饱腹到饱目心理变化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辛集市房管局)(上接第51页)大变化,汇率将直接影响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市场汇率形成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为了避免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价格波动,汇兑风险及市场不确定性对出口贸易和外资流入的致命打击,发展中国家选择钉住汇率制是理性的,而且这种选择符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它是针对贸易领域全球化所作的制度安排,而对金融全球化基本是采取管制和排斥的态度,将金融全球化的收益和风险一并隔离在国门之外.这也可以解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东亚各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国际资本形成过程之中的同时,国际资本形成金融化进程也迅猛发展,从而使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在国际资本形成金融化进程中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力不从心,而且固定汇率与金融市场开放后所产生的市场影子汇率之间的背离,以及后者在一定条件下的泡沫性膨胀,逐渐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目标.所以,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纷纷进行汇率制度安排的改革,向浮动的汇率制度过渡.综上所述,汇率稳定对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要,它们没有条件让汇率完全自由浮动,选择钉住汇率制度是有其深刻道理的.选择钉住汇率制度是发展中国家防止汇率的波动和来自内部的冲击,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的需要;是防止他们容易发生的通货膨胀,限制政府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是保证其经济增长主要力量——外贸部门的稳定发展和对风险的规避等方面的需要.清洁浮动汇率对他们来说不是好的选择. 清洁浮动汇率只能是有成熟的经济政策的大型发达国家能够享用的奢侈品.所以,发展中国家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条件实行清洁浮动汇率制度,选择钉住汇率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是无奈的选择,是顺势应时而为的权宜之计.但是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将承受越来越大的潜在风险,所以发展中国家也应考虑逐步尝试实施其他的汇率选择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O??l4经j7论坛97。

论朴正熙时期韩国发展型国家的形成与演变

论朴正熙时期韩国发展型国家的形成与演变

之 间的合 作层 面 , 而忽 略 了威 权 政 体下 对 社 会 的压 制性 排他 特征 。其 实 , “ 国家 、 在 强 弱社 会” 的社 会 型 结构 里 , 正熙 以反 共和 自由价值 的名义 , 行压 制 朴 实
性社 会控 制和独 裁 统 治 , 会 部 门对 此 只 能 相应 地 社 做 出被动 的 反 应 。 但 随 着 工 业 化 进 程 的 进 一 步 加 快 , 会结构 也 发 生 了变 化 。 面对 日益 高 涨 的 了 加 强威 权 政 体 的 政 治路 朴
径 , 使社会 分 裂—— 发 展 型 国家 面 临 空前 的发 展 致
危机。

否有 能力 规划 政策并 有 效执 行这 些政 策—— 是 国家 成 功 介入 市场 的基 本 前 提 , 是 国 家 要具 备 这 种 强 但 国家 能力必 须 把 国家 自主性 作为 它 的必 要 条件 。国 家 自主性 使得 国家 决 策 能 够 拒 斥 私人 利 益 的影 响 ,
为典 型 的发 展 型 国 家之 一 。 作 为 以 威 权政 体 为 基 础 的 发 展 型 国 家 , 济 快 速 发 展 与 随 之 带 来 的 社 会 结 构 变 化 加 大 经
了对 威权 政 体 的种 种 压 力 , 政 治 决策 者 错 误 的 战 略 选择 , 使 韩 国发 展 型 国 家 面 临 空 前 的 发展 危机 。 而 致 关 键 词 : 国 ; 正 熙 ; 展 型 国 家 ; 权政 体 ; 会 结 构 ; 治 选择 韩 朴 发 威 社 政
这 样 , 们失 去 了深 入 理解 朴 正 熙 执 政 时期 发 展 型 我 国家发展 的内在逻 辑 , 尤其 是 从 政 治社 会 学 的角 度
把握 这一 时期 国家 与社会 关 系本质 特 征 的机 会 。笔 者认 为 , 过去发 展 型 国家 论 者 过 于 强 调 国家 与 资 本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者:刘炎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6期【摘要】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类国家群体,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情况复杂,其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多的问题,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诸多差异,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本国的经济发展,还要依赖经济全球化这趟快车,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确定发展策略。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划分方法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根据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成不同的类型:按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标准来划分是目前最普遍的分类方法,据此可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可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最不发达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

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普遍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福利、改造传统社会使其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任务。

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就在于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实施适当的发展战略。

在此问题上,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各自的不同国情、不同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同认识,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外经济关系模式和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可将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东亚发展型体制:逻辑、结构及其限度

东亚发展型体制:逻辑、结构及其限度

性。 因此 , 发展型体制形成 了一种有助 于经济增长 的强国家一 弱社会 的官僚 式威权 主义 结 构, 历史经验表 明, 这种结构对发 展型 国家取得 成功 有着不 可或缺 的作用 。但随着 发展 型
国家国 内政 治经济情况 的变化和 外部全球 化压力 , 亚发展 型体 制面临着 民主化和全球 化 东
作 者 简 介 : 联 兵 ( 9 9 ) 男 , 西咸 阳 人 , 旦 大 学 国 际 关 系 与 公 共 事 务 学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弓 I7 一 , 陕 复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治 学 理 论 和 比较 政 治 。 政
① 陈尧著 : 难以抉择——后发展 国家 的政 治发展 战略研 究》 上海人 民出版社 , 0 年 版, 1 8 。 《 , 2 8 0 第 0页 ② 郁建兴 、 石德金 : 发展型 国家 : “ 一种理论 范式 的批评性 考察” 《 史哲 》 20 年第 4期。 ,文 ,0 8
1 O
太平洋学报
第 1 9卷
型 , 资本主义发展型国家” ① 这类 国家既非 即“ 。 社会 主义类 型也 非 自由市 场类 型 , 是 计划 理 而

书中也对东亚发 展型 体制 的政 治合法 化逻辑
进行 了解 释 , 他认 为 东亚 发展 型 国家 是 一种 独
性 的资本 主义 发展 型 国家 , 具私 人 所有 和 国 兼 家指导 的属性 。 这 虽然 是对 东 亚 国家 和地 区 ② 经济现象 的一 种理论 概 括 , 但其 解 释 范 围却并 不局限于东亚地 区, 东南亚 、 拉美 等地 区的经 济 发展 模式也 同样适 合这种理论分 析。
第 1卷 第8 9 期
2 1 年 8月 01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缴费型养老保障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缴费型养老保障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缴费型养老保障一、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底层经济基础较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难以真正地覆盖所有农村老年人。

此时,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制度的提出,对于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缓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

二、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定义与特点非缴费型养老保障,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进行任何缴费或财务投入的养老保障方式。

其特点如下:1.以地方政府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配合社会、家庭等其他力量,实现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2.养老服务由基层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公益性组织提供,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需求为主要目的;3.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实行的是现金直接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方式,未来还可能推行老年人服务券。

三、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在现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1.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存在养老保障难度大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无法提供保障;2.居民对于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缺乏信任,认为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保障工作难以推广开展;3.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保障缺乏制度保障和可持续性;4.受制于农村老年人素质、教育水平等因素,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服务水平和效果差异较大,难以实现公平和公正;5.部分机构和个人会为各种利益驱动而盲目开展养老服务,导致偏差和浪费资金。

四、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推广方向推广非缴费型养老保障,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充实资金,保障资金来源;2.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和需求;3.完善法律和制度,规范保障工作流程,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保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4.加强老年人素质、教育、文化建设,提升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权意识;5.倡导社会参与,加强公益性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扩大养老服务的覆盖面。

第三章_国家-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_国家-发展中国家
3. 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PPP美元)来表示。
0.80是高人类发展水平、0.50-0.79之间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指数、 低于0.50是低人类发展水平。
11
12
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 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
– 1.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 2. 石油输出国 – 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 4.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 5. 最不发达国家
38
(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 重。曾大量借用外债,以提高增长率,一度形成借 债增长型经济。
(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 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
39
四、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40
(一)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
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 (%)
22
《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
世界银行,1993。
东亚诸国经济增长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1. 东亚各国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2. 高度开放自由与适当的政府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3. 通过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4. 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23
(一)亚洲的经济奇迹
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区内合作、市场开放、内需扩大、信息通讯 等新技术蓬勃发展,使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最快 的地区。IMF,该地区 2003年经济增长与 2002年持平,为 6.4%。 而亚洲开发银行则,2003年该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 5.7%(2002年为 5.6%),其中东亚和东南亚为 6.l%和4%。 2004年南亚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超过了6%和7%。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1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1

浅析当今时代国家战略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论文摘要:当今时代国际战略格局走向多元化。

我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中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道路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际战略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间的相互对比。

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导致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一、走向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世界国际关系长达近半个多世纪。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进行新的组合,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美国欲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其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有所下降,但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看,仍将是各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

2、是欧盟力量在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超发展。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现由19国组成,人口合计达4亿多。

欧盟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两个席位,在处理全球或地区事务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在南北关系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3、是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受到削弱。

浅析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 、 环 经 济 法— — 发 达 国 家发 展 循 环 经 济 的法 律 支 撑 循
从 上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日本 、 在 德国 、 国 、 典 等发达 国家 , 美 瑞 基于 可持续 发展理 念 的生态经 济 已成
为政府 追求经 济社会 和谐 发展 的一种 全新 战略选 择 。 发展 循环经 济是 一项 系统工 程 , 但 它需 要各 种新技 术 作为 支持 , 需要 法律规 章作 为支撑 。因此 , 达 国家政府 纷纷 以立法 的形 式加 以推进 。 更 发
收稿 日期 :0 8 0 — 0 20 — 4 3 作者简介 : 贾庆 军 (9 4 , , 苏徐 州 市 人 , 建 警 察 学 院侦 查 系经 济 学 教研 室讲 师 。 17 -) 男 江 福
— —
4 — 3—
浅 析 发 达 国 家 循 环 经 济 法 的 构 建 及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建立 循环 型社会 视 为实施 可 持续 发展 战 略的重 要途 径 。 达 国家 的这些 经验 对我 国发 展循 环 经济 、 发 实现
循 环经 济立 法具 有重 要 的借鉴 意 义 。


循 环 经 济— — 世 界 各 国 实 施 可 持 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展 战 略 的 必 然 选 择
以知识经 济 和循 环经 济为 代表 的新 经济 , 世 纪之 交世 界各 国经 济 发展 的趋 势 。 已为 人们 所熟 知 是 早 的知识 经济, 在经 济运 行过 程 中智力 资 源对 物质 资源 的替 代, 现经 济活 动 的知识 转 向 。 环经 济就 是 是 实 循
由英 国环 境 经 济 学 家 D ere和 R .T re 在 其 《 .P ac .K un r 自然 资 源 和环 境 经 济 学 }E o o iso a rl } cn m c fN t a ( u

浅析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危机

浅析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危机
探索争鸣 2 0 1 4年 1月 ( 下 )
浅析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危机
姚 芸
( 新疆 大学政 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4 6 )
摘要 :政治合法性问题 是各个时期 、各 个政权都 需要 面临的问题 。一 国的政治合法l l 生 基础是 否牢固,直接影响该 国的稳定和发展 。转型时期的发展 中国家更容 易产生合 法l 挂危机 ,发展 中国家在转型过 程 中,由于政 治合 法性危机 引起 战争、革命、政 变,这严重发展 中国家政 治秩序 的稳 定以及 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图通过 对 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合法性危机原 因的探析 ,试 图找到防范政治合- 法l 出 危机 的方法。 关键词 :发展 中国家;转型 ;政治合. 法| l 生;危机
( 一) 转型期政治合法性面临双重压力 发展 中 国家的社会 转 型是传 统社 会基 本结构的瓦解 及现代社会基本结构 的生成 。
对于经历激烈转 型的发展 中国家 , 其现代化 进程与政治合 法性息息相关 。 发展 中国家在 现代化进程中 ,深受来 自国内外 的压力 。 在现代化过程 中, 社会急剧变化使得原 本稳 定 的社 会 出现新 旧无 法衔 接 的失范状 态 。社会 成员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由此 可能会引发剧 烈的政治 冲突 。 统治者 为了实 现 自身合法性 目 标, 可能会 采取对 大众传媒 限制 、 控制群众动员等的措施来调 节现代 化 进程 。 这很可能引发社会成员的不满 , 进 而 会对政治合法性 产生极 大危害 。 在全球化的今天 , 资本主义在政治 、经 济 、文化 等各领域 向发展中国家渗透 ,而任 何 国家在发 展过 程 中只 有在 民族根 本利 益 及 国家立场上 , 才能确立 自己的合法性 。然 而 。发展 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 中,由于 自身 国力与发达国家有一 定差距 , 往往 不能很 好 地 、完全地维护本 民族 的利益 ,当有损民族 利益 的行为发生 , 与统治者对 立的政治力量 往往会 向统治者发难。 ( 二 )当局者能力的缺失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 , 民主理念逐渐 占 据 了主导地位 ,民主也成为民众衡 量政治制 度合法与否 的重要尺度。与此 同时 ,民众又 以经济发展速度、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政 治秩序 的稳定作为衡 量统治优 劣的标 准 , 而 为 了保证 现代化 所需要 的政 治秩序 及政 治 效率 ,当局者往往会以伪民主的方式进行政 治治理 。统治者 加强权威 的运用 ,增加统治 效率 。而社会能量只能通过体制外的渠道释 放 出来 。 这些能量聚集起来会对政治统治构 成严重威胁 。当局者无法合理 的平衡及调试

发展型政府在经济体发展中的角色探讨

发展型政府在经济体发展中的角色探讨

发展型政府在经济体发展中的角色探讨摘要:近代以来,多数人对政府干预机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争论一直在持续。

本文在分析政府处于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角色时旨在提出一种政府观,强调市场和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市场应该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而政府要为市场机制的发展提供稳固的制度框架,促进产业升级和协调多样化的投资行为。

这将有助于国家在结构转型中起到积极作用,也要求政策制定者在围绕市场功能设计和发展战略实施的方面更加专业一些。

尽管市场机制在把资源配置到生产率最高的部门和产业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政府干预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东亚奇迹发展型政府政府角色一、发展型政府与东亚奇迹理念区别随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发展,约翰逊为了区分苏联中央计划型模式与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最早提出了“发展型政府”概念。

而“东亚奇迹”的提法来源于世界银行1993年的报告,东亚各国都经历如何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其中产生了许多相同的做法及独特的经验。

用经济发展模式,或者制度模式来定义“东亚模式”,都不准确。

因为它是从一组临近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共性出发,目的是为了方便区别于“拉美模式”、“欧美模式”而提出的。

在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的同时,通过有效的政府不同程度的干预,使得经济长期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是世界银行对“东亚模式”基本特征的总结。

二、政府干预机制讨论近百年来,对于政府干预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学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东亚国家富有特色的政府干预机制的作用分析,主流部分可以分为三种。

新古典学派的“亲善市场论”(market-friendly view)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东亚奇迹”出现的原因。

c. johnson和r. wade的“国家推动发展论”(state-development view)是一种与前者相对立的观点,它提倡政府制定发展计划促进东亚经济走向繁荣,政府干预能弥补市场失灵。

发展型国家

发展型国家

发展型国家
发展型国家是指目前已经取得比较可观的发展,主要通过实施现代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为其公民提供有效的投资、增长和稳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发展型国家一般拥有民主、自由、公正和公平等制度,重视民主性和尊重人权,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支配性,重视创新和企业创造力,特别注重男女平等,着重培育社会创新、技术投入和质量赋权等,并提高财政效能,建立更加公平的财政分配系统。

发展型国家实践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政策,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事业,着重对经济环境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力。

它们还注重技术和创新投资,提高教育水平和素质,分配资源,改革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吸引外国投资,促进大众分享经济红利等。

发展型国家的发展往往其发挥的关键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提高本国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也能向邻国和整个地区传播着进步的新意念,倡导法治国家的努力,以及强调互惠互利、相
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

同时,发展型国家也能够为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和建议,把经济和技术红利带给更多人们。

综上所述,发展型国家可以说是争取繁荣昌盛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它们不仅能够促进本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能够向全球传播着发展意识和理念,为全球发展环境提
供引导和框架。

东亚发展型国家转型的政治经济逻辑及其镜鉴

东亚发展型国家转型的政治经济逻辑及其镜鉴

东亚发展型国家转型的政治经济逻辑及其镜鉴作者:张振华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05期【摘要】东亚发展型国家的形成与维系依赖一套独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导向的政商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进入转型时刻,以新自由主义为要义的经济改革和以民主化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动摇了这种政商关系存续的基础,东亚的现代化迈入下半程,金融改革成为重要议题。

发展型国家及其转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而言,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发展型国家政商关系东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73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4.05.003研究缘起:东亚现代化的上下半程在现代化研究中,日本与韩国常被归于一类,它们均是东亚模式[1]的主要成员。

这两个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前期,它们是增长明星,从战争的废墟中涅槃重生,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够跻身发达经济体行列的非西方国家。

彼时人们提到东亚时,语调是欢快的。

后期,它们的光环褪去,遭遇危机,疲态尽显,经济表现不再亮眼,甚至逊于一般的国家。

“判若两国”的经历使人们对东亚的态度发生了急剧转折,人们在提到它们时多了反思和警觉的意味。

“失去”这个原本用来描述拉美“后进生”的词汇也开始频繁用在这些曾经的“优等生”身上。

经济低迷的社会后果同样令人唏嘘。

曾以“企业战士”“工蜂”的形象闻名,甚至形成了所谓的“加班文化”,频繁出现过劳现象的日本人,现在居然也“躺平”。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看来,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

[2]与之类似,近年来韩国出现了“三抛世代”的说法——年轻人正在抛弃求偶、结婚和生育。

韩国继日本之后从2021年也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

如果要找一个具体事件作为划分东亚现代化上下半程的节点,对于日本来说,这个节点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泡沫的破裂;对于韩国而言,则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发展型国家模式及其转型

发展型国家模式及其转型
~Fra bibliotek52 ~
维普资讯
经济学研 究
尔 德 ( . Go d 1 8 与 韦 德 ( W a e 1 9 ) 台 T l , 9 6) R. d , 9 4 对
家 的生 产 力 、 善 居 民生 活 水 平 、 小 与 发 达 国 家 改 缩 之 间的差 距 ; 定 的政 府组 织安 排 , 常 是成 立一 特 通 个 由理 性 的 官僚 所 组 成 的经 济 发展 的领 航 机构 , 负 责 制 定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 由 强 有 力 的 政 府 机 构 并 负责 推行 政 策 ; 产业 协会 、 业界 之 间建立 制度 与 企 化 的关 系 , 过协 商 方式 推行 发展 政策 。 通 这 样 , 于 许 多学 者 将 发 展 型 国家 上 升 为一 由 种 具有 普 遍 性 的政 治 经 济关 系模 式 , 一 模 式也 这 就 相 应地 被 运 用 于其 他 具 有类 似 特 征 的 国 家 , 如 2 世 纪 5 —7 年 代 的 巴 西 ( r W e ln , 0 0 0 Ku t y a d 1 9 ) 墨 西 哥 ( u a n o d r eg 2 0 ) 以 色 98 、 S s n e S e eb r, 0 1 、 列 ( v d L v —F u , 1 9 ) 土 耳 其 ( iH. B — Da i e i a r 9 8 、 Al a y r 19 等 。 至 有 学 者 将 1 1 a , 9 6) 甚 6、 7世 纪 的 尼 德 兰 、 8 0 —1 1 15 9 4年 的 德 国 也 当 作 发 展 型 国 家 来 进 行 分 析 ( mia Ku rB g h , 2 0 。 A y ma a c i 0 0) 尽 管 已 有 大 量 关 于 日本 、 湾 、 加 坡 、 国 、 台 新 韩

政治作业 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发展关系

政治作业 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发展关系

浅析科技与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关系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的。

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与科学的概念一样, 技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技术的概念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

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概括, 也反映了技术本身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类对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

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特点不同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表明: 科学和技术的起源、科学家和技术师的工作方式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传承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1.科学和技术的起源不同。

最早的科学源于人类对外在世界惊奇的感受和疑问, 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 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他们先是惊异于各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 对一些重大的问题, 例如日月与星的运动以及宇宙之创造,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 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相反, 技术则直接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变革客体的劳动, 包括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实践活动。

2.科学家和技术师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不同。

从具体的思维方法看, 科学家的工作是发现, 而技术师的工作则是发明。

科学的目标是获得关于客体的正确认识和系统知识, 它受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的制约; 技术手段则受主体需要的限制。

3.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传承的方式不同。

从纵向的传承来看, 科学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逻辑体连贯性, 技术的发展则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和随机性。

所以, 科学的发展是进化, 技术的发展是积累。

再从横向发展来看, 科学思想的传播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依靠思想观念的方式进行, 而技术知识的传播大都借助于直观图形或以实物模型为中介。

发展型国家名词解释

发展型国家名词解释

发展型国家名词解释
发展型国家,又称“发展中国家”,是指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有望在未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持续发展的国家。

这些国家通常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正在通过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等手段实现现代化进程。

发展型国家的发展水平通常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人均GDP低于$12,746的国家为发展型国家。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弱。

同时,发展型国家普遍存在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不足、贫困、营养不良、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展型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水平领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高等。

但发展型国家拥有巨大的人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进入市场。

因此,发展型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

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
年版 ,第 79 页 。 ④ 同上书 ,第 95 页 。 ⑤ 赫尔曼 、考夫曼《: 解决转轨国家中的政府俘获问题》,载吴敬琏
主编《比较》(5) , 中信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46~52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前流行的诸多国家类型说 ,事实上是关于国 家的“理想类型”(ideal t ype) 。无论是什么样的国 家理论 ,一旦离开国家 - 社会关系的维度 ,其解释力 就会受到质疑 。国家从社会中来 ,国家独立于社会 , 但又受到社会的影响 。这样 ,国家力量相对于社会 力量所表现出的形态 , 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形态 。 具体而言 ,国家形态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因国家 - 社会互动所形成的政治形态 (治理结构) ,以及由 此政治形态产生的相应的政治过程和治理绩效 。与 我们熟悉的国家类型相比 ,国家形态是一种更加真 实的存在 ,并且任何一种国家形态都具有历时语境 中的周期性或相对性 ,而不是国家类型学所规定的
页。
比较政治学研究 5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巴黎公社起义 ,其中每一个重大现实都对马克思的 思想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宪章运动验证了国家的 阶级性和工具性 ,巴黎公社的诞生则使他产生了无 产阶级政体思想 ,同样 ,1848 年欧洲革命也孕育了 马克思特定的国家观 ———国家自主性 。
显然 ,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仍然以发达国家 为经验基础 ,20 世纪中后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 化 、尤其是 20 世纪末期苏联 - 东欧国家的转型为政 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资源 ,在国家 理论上出现了俘获型国家 、勾结型国家之类的说法 。 我们认为 ,这些所谓的新型的国家形态 ,都只不过是 工具主义国家的翻版或另一种表达 ,是工具主义国 家的衍生形态或变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发展型国家
发展型国家是对东亚经济奇迹的一种解释,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的优先性,产业政策的策略性,官僚的有效性,以及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独特性等。

发展型国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组织者,是社会转轨的主要行动者。

本质上,发展型国家的出现,其背后主要是一种政治的而非经济的原因,因为发展型国家模式及其战略、政策的选择,是后发展国家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设计,国家作为发展型国家模式的选择者和实施者具有决定性的功能。

发展型国家的出现,还是政治领导者在面临极其有限的政治环境的压力下寻求的一种出路。

这种政治环境的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任何下降将引发失控性的群众运动,从而对政权构成威胁;二是由于国家安全无法得到确保而寻求国际贸易和战争物资的需要;三是由于政府财政匮乏而导致政府预算的紧缩。

他们将这些因素互动所构成的政治环境压力称为“制度性脆弱”,一个政权如果不解决这些制度性威胁和提高政权的表现,将无法巩固自己的权力,而解决这些威胁的根本在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型国家模式是后发展国家在二战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这种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的模式,一度被认为是后发展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主要手段,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遭到重创。

随着东亚奇迹的结束和全球民主化的转型,人们对以东亚地区为代表的后发展国家的发展道路开始总结,特别是对这些国家经济成就背后的重要制度因素即发展型国家模式进行了剖析和反思。

本文对什么是发展型国家、发展型国家的主要特征以及如何超越发展型国家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一种后发展型国家模式正逐渐形成。

发展型国家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平均个人所得:韩国在1950年与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埃及相似,台湾则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之后;40年后韩国、台湾与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仅排在香港、新加坡、以色列和几个中东石油输出国之后。

1965年至1990年的平均个人所得增长以及平均国内总产值增长:韩国、台湾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分列第二、第三名。

1965年至1990年的平均制造业产出增长:韩国、台湾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分列第一、第二名。

针对东亚经济奇迹,许多发展理论家开展了对发展型国家的研究,由此形成的一种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这种范式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一、强调从国情出发,超越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

二、发展主义把发展明确作为优先目标,实行策略性产业政策。

由发展生产
力和竞争力定义的经济发展,构成了国家优先考虑的目标。

通过对任何
平等和社会福利不做出承诺,避免了目标的冲突。

这也是发展型国家的
主要特点。

此外,高度选择性的产业政策是发展型国家的重要特征。

三、紧密的公私合作。

在这种关系中,企业家不承受单独追求企业短期经济
效益的压力,因而有足够的余地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

四、相对自主,有效的官僚和官僚机构。

这种官僚性受到来自经济优先目标
的制约。

五、革命国家主义是发展型国家获得和巩固合法性的基础。

这种独特地国家
主义赋予发展型国家以合法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包括东亚国家在内得的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型国家的固有局限性日益暴露。

关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关系讨论的热潮,引导人们通过重构国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来超越国家主义,推进政策规制的国际化;通过重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来超越发展主义,把改善人们的福利置于更优先的地位;通过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超越传统的二分法,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通过上述三种转变发展型国家可以获得和增强新的合法性来源,推动发展型国家的持续发展。

10国政经
王少博
104302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