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周 No.1 甲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甲藻门 (Pyrrophyta)
本门及其常见种属的特征
重 点
甲片式的编写
甲藻门与隐藻门的异同点
在渔业养殖生态中的作用
一 生态分布
甲藻分布广泛,海水、淡水、半咸水均有分布。多数种类生活于海洋中, 其产量可作为海洋生产力的指标 甲藻经常白天在水表层聚集,夜晚在水体亚表层聚集或随机分布, 即昼夜 垂直迁移现象 大量繁殖形成赤潮,造成缺氧(夜光藻),放出毒素(短裸甲藻),危害渔业 和人类健康 淡水种类较少,作为鱼类的优质饵料(e.g., 真蓝裸甲藻——鲢鳙)
Suborder Dinophysidineae(翅甲藻亚目)
Suborder Peridiniineae(多甲藻亚目)
1.纵裂甲藻纲
海水产,壁左右两片合成,
无纵、横沟,二条鞭毛着生 于细胞顶端,不等长,一条 伸向前方,另一条螺旋环绕 于细胞前端
1
Order Desmonadales (纵裂甲藻目)
左旋
右旋
甲片式(板式)
• 表示甲藻纤维质小板嵌合而成
的细胞壁上、下甲板片的数目、
形状和排列方式的式子称为甲
片式,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1)上甲板片 顶孔板:位于顶端,中间有一明显的孔,以P表示。 顶板:围绕顶孔板的板片,以“′”或Ap表示。 沟前板:位于上锥部横沟上面的板片,以“″”或P表示。
前间插板:顶板与沟前板之间的板片,以a表示

分类及常见种属的特征
甲藻约1100种,仅1纲,甲藻纲 Pyrrophyceae,分为二个亚纲, 即纵裂甲藻亚纲 Desmokontae和横裂甲藻亚纲 Dinokontae 。 鞭 毛 着 甲藻纲 生 位 置 细 纵裂甲藻亚纲 胞 壁 组 成 横裂甲藻亚纲
纵裂甲藻目
原甲藻目 五目,多甲 藻目为主
纵裂甲藻亚纲与横裂甲藻亚纲形态特征比较
• 细胞卵形或略心形, 右侧扁
• 鞭毛2条,自细胞前端两半壳之间伸出
• 在鞭毛孔旁两半壳之间或在一个壳上,有 一齿状突起(顶刺) • 壳面上除纵裂线两侧外,布满孔状纹
海洋原甲藻 P. micans
海洋原甲藻 P.micans,细胞侧扁,呈瓜子形 长约50μm,本种分布较广 在我国沿岸是牡蛎、幼鱼的饵料 大量生殖可形成赤潮,是太平洋东岸形成赤
细胞壁 鞭毛 纵裂甲藻亚 由左右两个壳瓣组成 位于细胞前 纲 端 具有由许多小板构成 位于纵沟与 横裂甲藻亚 的外壳,壳面有1条 横沟的相交 纵沟和1条横沟,横 点附近 纲 沟将细胞分为上壳和 下壳
甲藻纲
Subclass Desmokontae(纵裂甲藻亚纲) Order Desmonadales(纵裂甲藻目) Order Prorocentrales(原甲藻目) Subclass Dinokontae (横裂甲藻亚纲) Order Peridinales (多甲藻目)
细胞壁明显的纵沟和横沟
细胞壁由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板片数目、形状和排列方 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薄甲藻科(光甲藻科)
• 细胞大多为卵圆形,背腹略扁或腹面中央赂凹 入。 细胞壁薄,整块或由小板片组成。上壳板片数目 常变化不定,下壳板片数目恒定。 • 甲片式为:3—5’,0—2a,6—7”,1—5’ ” ,2” ” 。 • 本科大多淡水种类,仅少数生活于海洋中。
故甲藻为间核生物(mesocaryon)
(6)刺丝胞(Trichocysts )– 杆状的结构,
可长达200um, 遇到敌人时可放出用于防御;
(7)搏动胞(Pusule) – 一系列液泡,用 于渗透营养
3 鞭毛
• 甲藻具2条等长或不等长的鞭毛,为运动器 官
• 鞭毛的构造和运动方式随种类而异: 纵裂甲藻类的鞭毛着生于细胞前端,由细胞 前端的两半壳伸出,呈带状,一条伸向前方, 另一条螺旋环绕于细胞前端 横裂甲藻类的鞭毛着生于腹部,自横沟和纵 沟相交处的鞭毛孔伸出1条横沟鞭毛和1条纵 沟鞭毛
上壳、下壳、横沟及腹区各由数块大小 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其数目、形状 和排列方式随属、种而异 甲片式是重要的分类特征,一般自左 背-右排列。 如多甲藻甲片式为1P, 4‘, 2-3a, 7″, 3G, 5‴, 2′‴, 6V,即表示顶孔板1,顶板4, 前间插板2-3,沟前板7,横沟3,沟后板 5,底板2,纵沟6。
潮的重要种类
大量生殖时有发光现象
二、横裂甲藻亚纲
单细胞,或由单细胞组成各种 形状的群体。细胞裸露或细胞 表面有一层或薄或厚的纤维质 细胞壁。细胞壁由多数板片构 成 横裂甲藻亚纲Dinokontae
鳍藻目 Dinophysiales
裸甲藻目 Gymnodiniales 夜光藻目 Noctilucales 多甲藻目 Peridiniales 梨胞藻目 Pyrocystales 囊甲藻目 Blastodiniales
• 横沟鞭毛为茸鞭型:由成排的
细长毛构成,呈带状,环绕于
横沟内做波状运动,使细胞旋
转 • 纵沟鞭毛为尾鞭型:表面光滑 不具茸毛,呈线状,从纵沟伸
向体后,做鞭状运动,使细胞
前进 • 甲藻的运动为旋转式前进。
4.贮存物质和营养方式
• 甲藻的贮存物质为淀粉或油滴
• 淡水甲藻的同化产物均为淀粉
• 海产甲藻细胞内常含有黄色或红色的油滴 • 营养方式大多为自养性,也有腐生性和动 物性或混合性营养。有营动物营养的种类, 如夜光藻则无色素体
薄甲藻(光甲藻)属(Glenodinium) 单细胞,球形或长卵形,近两侧对 称,横断面圆形、肾形 具明显壁,大多为整块,板片平滑 ,有时具乳头状突起,板片结构不 明显 横沟位于细胞中部偏下甲,纵横沟 明显 色素体多数,盘状 对低温,低光照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在北方地区是鱼类越冬池中浮游植 物的重要成分。
本亚纲分6个目。种类多、分布
广也为最重要的是多甲藻目。
多甲藻目分目检索表
1.翅甲藻亚目,翅甲藻科,翅甲藻属
• 翅甲藻属Dinophysis: • 又称鳍藻 • 细胞左右侧扁,有与长轴平行的纵裂线,将 细胞分成左右两瓣;横沟明显,靠近细胞前 部;纵沟短,与纵裂线相重合;邻接横沟与
纵沟的各块板片都有翼状的边翅。壳面有孔
Subclass Desmokontae(纵裂甲藻亚纲)(全部海产)
Order Desmonadales(纵裂甲藻目) Order Prorocentrales(原甲藻目) Subclass Dinokontae (横裂甲藻亚纲) Order Peridinales (多甲藻目)
Suborder Gymnodiniineae(裸甲藻亚目)
当夜光藻N. scientillans大量
密集时则可形成粉红色的赤潮。
为发生赤潮的主要种类之一,
夜光藻受海浪冲击夜晚会发光, 为具海洋发光现象的主要发光 生物,夜光藻分布极广,除寒 带海区外,遍及世界各海区。
裸甲藻属(裸环藻属)(Gymnodinium)

卵形、圆形或椭圆形,大多两侧对称 细胞裸露或仅具周质膜,表面光滑 横沟位于细胞中部略下旋,绕细胞一周;纵沟达到
横沟旋转方式
1. 背面观左侧横沟更靠近细胞 前端的为左旋或下旋,右侧横沟 更靠近细胞前端的为右旋或上旋 2. 腹面观,则相反 或以鞭毛背面的延伸趋势来判定
2.原生质体
(1)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 特有的甲藻素 (环甲藻素、新甲藻素、 硅甲藻素)和多甲藻素。 (2)颜色:呈黄褐色、红褐色或黄绿色 (3)色素体:多个。电子显微镜下,色素体有3层膜包围, 外层是载色体内质网膜,不与核膜相连,里边两层是载色 体膜。光合片层是由3 条类囊体叠成的束纵裂甲藻的色素 体少,常呈片状。 横裂甲藻的色素体小而多,常呈盘状 全动营养的种类,如夜光藻则无色素体
• 单细胞。细胞壁可纵分为两半,但纵裂线不明显,鞭毛2条呈带
状,位于细胞前端,一条伸向前方,一条环绕于细胞前端,细胞
营纵分裂生殖。 主要代表为啮蚀纵裂甲藻
本目只一科纵裂甲藻科,纵裂甲藻属
纵裂甲藻属 Pleramonas
主要代表为:啮蚀纵裂甲藻
Pleromonas erosa。
细胞呈卵形,前端略凹入,2条带
上锥部顶部

细胞上、下两端钝圆,上、下甲基本等大或不等大



多背腹扁平
色素体多个,盘状或棒状,呈黄褐色
淡水种类的真蓝裸甲藻 G. eucyaneum,在肥水鱼池会大量
繁殖形成云彩状水华,池水呈蓝绿色,可做饵料
• 代表种:
wenku.baidu.com 裸甲藻属
Gymnodinium
3.多甲藻亚目
单细胞,有时几个细胞连接成链状群体
裸露种类:具有坚硬不变形的周质 (表质)
细胞壁构造
纵裂甲藻:细胞壁由左右二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
横裂甲藻:细胞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或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 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状突起表面常有圆形孔纹或窝 纹。板片的形态构造和组合情况是鉴定种的标准。
横裂甲藻多具1横沟和1纵沟
纵沟与横沟 横沟(transverse furrow):位于细胞中部或偏上方, 可绕藻体一周或半周;把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各 称上甲和下甲 纵沟(longitudinal furrow):位于下甲的腹面与横沟 相交,也可延伸至上甲(无纵沟的一面为背面)

(2)多甲藻科
• 细胞球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多数呈双锥形。前端常成 细而短 的圆顶状,或突出成角状。后端钝圆或分叉成角 状。细胞腹团略凹入,因此顶面多为肾形。
• 甲片式为1P,4’,2—3a,7”,3G,5”,2”,6v
• 第一顶板和第二前间插板的形态及它们与沟前板的连接
方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 色素体多个,颗粒状,细胞核大,位细胞中部,细胞内
纹,色素体黄绿色; • 我国南海和东海均有分布
2 裸甲藻亚目
细胞裸露,或有固定的周质膜
具横沟、纵沟。横沟环状或螺旋状。
本亚目主要有两科:夜光藻科和裸甲藻科 。
夜光藻科
细胞圆形,呈囊状,没有外壳,具有1条能动的触手。
幼体似裸甲藻,成长后横沟及鞭毛均不明显。
夜光藻属 Noctiluca

单细胞,球形,直径可达1-2mm, 肉眼可见

纵沟与口沟相通,末端生出1条 触手,鞭毛均退化

细胞中央有1大液泡。细胞核1个 原生质浓集于口沟附近,呈黄色, 原生质丝呈放射状。
• 细胞直径0.2~2mm之间,无自养能力,靠吞噬其他
浮游植物和菌类生存和繁殖,因其异养性也被称
为夜光虫
• 细胞无色透明,高度囊泡化,有一个能轻微活动的
鞭毛,能将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送进胞 口内,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 • 夜光藻细胞受刺激时会发光,是海洋中重要的发 光生物.夜光藻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种耐污生物,在 我国富营养化海区分布很广.
(A)Gymnodinium,裸甲藻属,光合自养型;(B)Esoptrodinium,混合营养型,眼点, 红色的食物泡,微黄色的色素体;(C)裸甲藻,蓝绿色的色素体
(4)蛋白核:数个
(5)细胞核:间核,一个大而明显,圆形
或椭圆形,但在纵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不形成纺锤体,无组蛋白
甲藻核也称间核,介于原核与真核之间,
状鞭毛由此生出
细胞壁薄,分成左右大小不等的两
瓣 色素体大,片状,有蛋白核 以细胞纵分裂生殖。
2 Order Prorocentrales(原甲藻目)
1个科,2个属
细胞壁上有明显的纵裂线,将细胞分成左右两半。 本目只一科,原甲藻科Prorocentrnceae。常见为 原甲藻属
原甲藻属 Prorocentrum
有液泡,贮 藏物质除淀粉外,海产种类具很多油滴,本
科只一属。
多甲藻属(Peridinium)
(2)下甲板片包括 :
沟后板:位于横沟下面的板片。以“‴”表示
底板:下锥部末端的板片,以“″″”表示
后间插板:沟后板与底板之间的板片,以p表示。
(3)横沟:通常由3块板片组成,以G1、G2和G3表示。
(4)纵沟:一般由6块板片组成,以V表示,6块板片分别为左前板 (la)和右前板 (ra),左鞭毛孔板(lf)和右鞭毛孔板(rf),连接板(co) 和后围板(po)

体制及形态
(P77)
• 主要为单细胞双鞭运动个体, 具2条腰生或顶生鞭毛,被 称为双鞭藻;少数为丝状体 或群体
• 形态:球形、椭圆形、卵形 、三角形、针形, 大多数有 背腹之分,背腹扁平或左右 侧扁(海水种类);常具有 角或刺(角状突起),宽卵圆 形,细胞左右不对称

主要特征及形态构造
1.细胞壁 具壁种类:以纤维质为主,形成甲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